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

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

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
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

《史林》2005年第6期

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

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

程 郁

[摘 要] 一般认为,贤妻良母主义必然反对女子就业,而中国的贤妻良母主义源自日本。至少在20世纪初,中国近代各个政治派别,包括中国近代贤妻良母主义的首倡者,几乎都曾力倡女子就业。最早开展近代女子教育的外国传教士带来了近代贤妻良母论,在其最初的设计中,培养“贤妻良母”与职业妇女同是女子教育的目的。梁启超等的贤妻良母主义,来自美国传教士和日本近代思想家,但他们未批判传统“贤妻”观,而将“男女平权”寄望于将来。

[关键词] 女子就业;贤妻良母;女子教育

[中图分类号] 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873(2005)06—0066—13

[作者简介] 程郁,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0234

近代的“贤妻良母主义”本是一个由西方引进的概念,最初作为女子教育宗旨之一,以后逐渐演变为女性生存目的。在激荡的20世纪初,这个概念几乎与女权主义、无夫主义等一同涌入中国人的视野,于是它一出现,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直至上世纪末,赞赏与反对两派始终未能取得绝对胜利。

对历史的回顾往往基于对现实的关怀。1949年至1980年代,“贤妻良母主义”基本处于被否定的状态。否定者以周恩来发表于1942年的文章为基调,即:“‘贤妻良母’成为一个固定的连结在一起的名词,其含义便不同了,他是专门限于男权社会用以作束缚妇女的桎梏,其实际也的确是旧社会男性的片面要求。在这一名词下,妇女的地位,便被规定得死死的,只能牢守在家庭做一个伺候丈夫的妻子,做一个养育儿女的母亲,而不能在社会上取得一般地位。所以凡是主张‘贤妻良母’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其妇女在社会上一般的是没有政治地位的,而这些国家也永远保持着男权社会的浓厚传统。”①这个基调便是将近代的“贤妻良母主义”等同于传统的儒学妇女观。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出现若干反省“贤妻良母主义”的论文,②吕美颐论文回顾了近代以来围绕“贤妻良母主义”的几场主要争论过程,要求区分近代以来“贤妻良母主义”与古代封建“贤妻良母”概念的不同。而李卓的论文反思“贤妻良母主义”未能在中国实现的恶果,认为:“近代以来的贤妻良母观虽然是受日本的影响而产生,但是从来就没有知识和教育的内涵,这是中国的贤妻良母观与日本的良妻贤母观的根本区别”。由于长期批判贤妻良母观“使许多女性身上中国妇女传统的温柔、贤惠的美德越来越少了,不屑做贤妻良母的多了。”

然而,在重新研读近代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产生如下疑问:第一,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观,是否“从来就没有知识和教育的内涵”?第二,中国近代的贤妻良母主义是否只有日本一个来源?第三,主张妇女就业,是否就必然与贤妻良母对立?

① 周恩来:《论“贤妻良母”与母职》,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0日。

② 较为重要的有王兆胜:《贤妻良母:一个古典的审美文化模式》(《文学评论》1989年第6期),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张德伟、徐蕾:《日本儒教的贤妻良母主义女子教育观及其影响》(《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林吉玲:《中国贤妻良母内涵的历史变迁》(《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李卓:《中国的贤妻良母观及其与日本良妻贤母观的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胡澎:《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日本学刊》2002年第6期),沈倩:《贤妻良母与英雄豪杰——晚清时期男女异路的女权运动》(《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66?

一 清末以前“贤妻”、“良母”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变迁

上述诸论文总结说:“三从四德是传统贤妻良母的最高境界”,其要点为三:“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和“女子无才便是德”。

然而,即使是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观,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内涵也往往因时代的演变而相异。“良”包括“善良”与“有才能”两方面;而“贤”亦指“德才兼备”,在中文的词汇中,“贤”与“良”有相通之处。对于“良母”,从古至今都指善于对自己的孩子言传身教的好母亲,歧义不大,只不过古代更重于“道德”方面的教育。焦点在于对“贤妻”的理解方面。“贤”本可以修饰从君主到一般的男子,可称“贤主”“贤相”及“贤夫”,即便是“贤惠”二字,在汉代也是“贤明仁慈”的意思,并不专指妇女,①而在今天只用于形容善于理家的妇人。对于“贤妻”,近代以来反对与赞成之两派直至今天的研究者,皆望字而会意,认为“贤妻”就是“贤惠的妻子”,即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妻子。

试检索儒家的基本经典“十三经”,并未找到“贤妻”二字,在清代编集的《四库全书》中所检索到的401个“贤妻”,大部分出于明清书籍,而在宋以前的古籍中找到的“贤妻”,与明清具有不同的特征。试观这些词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讲述的并非“三从四德”的妇人典范。宋代类书祝穆编的《古今事文类聚》卷十五人伦部有“贤妻”条,列有先秦以来诸多“贤妻”故事,试例举如下:《韩诗外传》:楚庄王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即谓妇:“楚欲以我为相,如何?”妇曰:“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前方丈,所甘不过一肉之味,而殉楚国之忧,其可乎?”于是遂不应聘。

《孟子?离窭》: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厌酒食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厌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怪问故,羊子曰:“久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趣机曰:“君子寻师,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往终业,七年不返。

《汉书?王章传》:汉王章与妻居冬无被,卧牛衣中涕泣,妻怒诃曰:“京师尊贵谁如仲卿,不自愤激,乃反涕泣!”后章至京兆尹,欲上封事,妻止曰:“人当知止。”不从,竟死狱中。

其他还有许多故事,其标题如“妻羞其夫”,“妻戒骄矜”,“妻戒夫学”,“妻诃夫泣”等,在这些故事中,妻子的形象或比丈夫聪明,或比丈夫明理有远见。因此,至少到宋以前,所谓“贤妻”之“贤”,为贤明的意思,并不专指“不预外事”的“贤惠”妻子,而妻子比丈夫聪明也并非坏事。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是后来才成为闺中法则的。

近年来,从社会性别视野考察中国古代女性地位,逐渐为中国史学界所接受,但往往会遇到一个难题:即在中国家族与家庭内部,所有的关系都是相对的,除了性别关系的对比外,长幼与阶级也决定身份的尊卑。一个妇人,相对其丈夫是卑,但对其儿子是尊;一个女儿,相对其父兄是卑,又可对兄长之妻颐指气使;一个媳妇,相对于公婆丈夫是卑,但相对于家中的妾与婢则是主人。②这与中国特有的大家庭和家族制相关,在一个中等以上的家庭当媳妇,所需的政治智慧恐怕不亚于一位大臣,古语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非虚语。因此,直到清末,所谓“贤慧”主要是指一位妇女善于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而顺从反在其次。举中国人熟知的例子来说,《红楼梦》中迎春最软弱,结果死于恶夫毒妾,但在中国人心目中,八面玲珑的宝钗才算“贤慧”,而迎春虽值得同情但决不能算“贤慧”。所谓“贤内助”通常便是指妻子使丈夫摆脱复杂的家庭矛盾,能帮助他“齐家”。

吕美颐引用《战国策?赵策》中“故从母言之,之为贤母也”一言,但查其原文意为,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里的贤母和近代所谓贤母,并不相干。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

① 汉王充:《论衡?治期》曰:“案富饶者命厚所致,非贤惠所获也。”

② 姚毅论文提出一个问题:为何近代中国女性未将母性作为武器来批判男性社会?她的回答是集团主义和“阴阳二元论”限定了中国的女性观。或许于此处有一点误解。如同《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解释,中国的“阴阳”也是一个随时变化的概念,一个男人,相对于妻子是阳,但相对于君主或父亲便是阴;一个妻子,相对自己的丈夫及自己的父亲是阴,但相对于奴婢却是阳。

?67?

事。春秋时“公甫文伯仕于鲁,病死,女子为自杀于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而战国时人评述说:‘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妇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妇’。①这个故事正可说明同一个“贤”字,对母与对妻是不一样的。清末的传教士杂志《万国公报》初期所载中国教友所写的记事,往往反映当时士大夫的思想:1878年有《孝妾

室,貌中人,性幽闲,陈妻不贤,虐遇之,夫妇四十无子,恒禁林不与陈同宿。”②可见,直至清代,所谓“贤妻”很重要的一个标准,便是不嫉妒丈夫之妾。

中等家庭以上的男子在妻子以外拥有妾,是中国婚姻制度中畸形的一面。尽管欧美的贵族有公开的情妇,直到明治初期日本的华族也有妾的存在,但这和中国大不一样,日本的妾通常住于别馆,妾子的地位也远不能与嫡子相比。但在中国,直到民国时期,妻妾与夫同居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而妾生子拥有与嫡子基本相同的权利。休妻有“七出”的理由,其中就有“无子”与“嫉妒”。③因而,在中国,妻子不仅不能嫉妒,如清代笔记《浮生六记》中所描述的,她们往往主动帮助丈夫纳妾,这才是公认的所谓“贤妻”。很明显,这样的“贤妻”标准是绝不被日本欧美的妇女所接受的。

当然,顺从男子是传统的女德之一,儒家经典《礼记?郊特牲》曰:“妇人,从人者也,幼则父兄,嫁则从夫,夫死从子。”这便是所谓“三从”,而“四德”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即女性的行为举止规范。如五四时期的名人陈独秀所说:“三纲五常之名词,虽不见经,而其学说之实质,非起自两汉唐宋以后,则不可争之事实也。教忠,教从,非皆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三纲之实质也耶?”④而所谓“片面之义务”主要指妇女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到明清时,在朝廷的鼓励下,殉死守节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的禁锢和完全失去财产权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缠足恶习的形成原因虽十分复杂,但和明清时对女性的禁锢有密切关系,父母的包办婚姻使女性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女性的“不预外事”、“不出中门”更成为普遍认可的女德。但正如近年来明清史界的学者所说,中国古代社会由不同阶层构成,各阶层的“女德”并非完全一样,严格的守贞守节及不出外参与社会劳动不过是上层妇女的“女德”。⑤即使是在古代,劳动妇女一直要在家门外谋生,所以近代以来所谓令妇女走出家门,主要是欲使中上层妇女走出家门。

若对中国古代的历史稍有了解,便知道自先秦至清代,大家闺秀受教育并非罕见,中等以上家庭为子择媳虽然首先考虑“妇德”,但也并非以不识字为上的,受过教育的女孩仍然是书香门第的首选。清末时严复说:“大家妇人非不知书,而所以不能与男子等者,不阅世也。”当然,在近代以前,女性的普及教育从未得到提倡,而且在宋以后,女性的聪明超过男性已被认为是有害的,这便是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也是一个变化的历史概念,相对来说,“良母”所具有的内涵变化较小。姚毅论文曾指出一个现象:中国女性于近代并未提出类似于日本新女性的口号,“通过成为母亲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即将“母性”作为自身解放的武器。很明显她没有考虑儒家褒扬“母性”的传统,也没有考虑近代以前中国“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及这种地位所带有封建身份制色彩。而在宋以前,“贤妻”被赋予更多的“聪明”色彩,妻的聪明甚至可以超过丈夫;于明代以后,“女子无才便是德”方才深入人心。与日本近代的“贤妻良母主义”相比,⑥(1)二者都以“温良贤淑”作为女德标准,即要求妇女对男性忍耐和顺从,都以“男主外女主内”作为宗旨之一,这一点双方一拍即合;(2)

①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

② 《万国公报》卷491(1878年6月1日),缩印本(下同)6本,第5032页。

③ 参见程郁:《民国时期妾的法律地位及其变迁》,《史林》2000年第2期。

④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1月1日。

⑤ 参见王跃生:《清代中期妇女再婚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李伯重:《“男耕女织”与“妇女半边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农家妇女劳动问题探讨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⑥ 据姚毅:《中国における贤妻良母言说と女性观の形成》「论集中国女性史」

吉川弘文

?68?

日本的“贤妻良母主义”赋予妇女教育孩子、管理家政的权力,客观上提高了日本妇女在家中的地位;而在中国,中等以上家庭的妇女本来就具有处理家政的权力,有教养的妇女作为丈夫的“贤内助”也曾为原始儒家所赞赏,而传统所谓“贤惠”主要是指善于处理家庭矛盾,因此在这一点上双方并无矛盾;(3)日本的“贤妻良母主义”将全体女性视作“国民”的根本,力主女性全体走出家门接受教育,正是这一点与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大相径庭。“走出家门”与禁锢女性及实行绝对贞节相矛盾,而女子的普及教育不仅危及男子的威权,更会损害家庭内部女性之间的尊卑次序。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观”中严格的贞节要求与对蓄妾制的容忍,都是日本欧美的“贤妻”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中国所谓“贤惠”的实现,往往便与“不出中门”、维持妾制、包办婚姻、缠足等紧紧纠缠在一起。早在女子教育初兴之际,严复就发现中国培养现代“贤妻良母”是相当艰难的,因为要普及女子教育,就要使上层妇女走出家门“阅世”,进而“使国中之妇女自强,为国政至深之根本;而妇女之所以能自强者,必宜与以可强之权,与不得不强之势。禁缠足,立学堂固矣,然媒妁之道不变,买妾之例不除,则妇女无自立之日也。”严复深知改革非常艰难,便指望于将来:“妇女之出门晋接,与自行择配二事,实为天理之所宜,而又为将来必至之俗。而以今日之俗论之,则皆无能行之理。然则此俗又何以能行乎?仍不外向所言读书阅世二者已而。”①

二 传教士开展女子教育的两个目的——贤妻良母与职业妇女

“贤妻良母”作为熟语,虽由留日学生引进,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之前,“贤妻良母主义”的根本内涵已在中国出现。最早开展近代女子教育的是西方传教士,而第一批职业妇女出自教会学校,第一批新式的“贤妻良母”也出自教会学校,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美国教会学校。

“1834年,伦敦妇女会议在远东提倡女学。英教士古特拉富之夫人(Mrs. Gutzlaff)遂于是时莅澳,初设一塾,专授女生。”②其后,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广东及江南一带陆续开办女学堂,“到同治八年(1869年)全国教会女学生,有五百七十六人,天主教会的女学生,还不在内。到光绪三年(1877年)这数目增至二千零六十四人。”③这些女学的学生,最初主要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初期并不收学费,甚至还以支付费用给家长作招揽学生的手段。

传教士的目的当然主要是为了传教,当时“中国各地盛行早婚,女儿长到十五六,也已成为家庭中极需要的体力劳动者了。因此,常常等不到学校把她们训练成一信徒,家庭便来要了回去,这在热心的洋小姐看来,自然是功亏一匮的大损失,后来,既然有人愿意把女儿交给她们教养,她们便规定,在学生入学时,必须要家属填一愿书,不到她的女儿‘学有所长’,决不来要回去。”于是,教育的内容既有基础文字及女红,也包括帮助女子谋生的课程,并鼓励女子为社会服务。“这些女学生的出路,自然急切的路是出嫁。关于她们的婚姻,学校并不直接加以干涉,可是,间接的影响当然在所不免。大都是嫁与牧师,只有少数嫁与教外人。也有一部分从事职业,那大概是限于和教育有关系的,例如教堂里的女传道、教会学校的教员之类。” ④这些由教士撮合婚姻的女子,大多是下层的妇女:“耶稣教传入中华各处,传道西国教士开设男女义塾,收养男女生童,衣之食之者有之。……女则能工传教者亦派之传诵圣书于妇女之中,且幼小读书时,犹教习女工针黹,厚德最大。男女长大则配之,以成婚媾,必拣年纪相称,年貌相当者匹配,定期于礼拜堂中完婚,诚善举也。”由于这些男女自幼受到众生平等之教育,这样的婚姻已不同于当时传统的婚姻。而且,这些受过教育的女孩这时就有了两种出路:结婚与成为教职人员。但由于这些女学毕业生人数很少,又出身于下层,因而对社会影响不大,尤其是中上层的妇女更不屑以她们为榜样。

女学发展到一定规模,教会女子学校也开始收费,但鼓励女子自谋生路的风格并未消失。如设于福

① 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国闻报》1898年1月10、11日。

② 朱有

?69?

?70?

州的毓英女子学校,“到1899年完全自费,其中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因认识到自食其力的光荣,宁可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去找工作,赚些钱以自给,不接受学校供给。……‘毓英’ 从1888年第一次颁发毕业文凭起到1909年共毕业了117人,毕业生中,有11个人去学医,8个人当幼儿园老师,23个人与牧师结

婚,4个人当教师,5个人在公立学校当教师,5个人留美和4个人留日,其余十个人毕业后去世。”

①传教士所办的女学,一贯提倡女性的自尊自立,到二十世纪初,在注重养成“贤妻良母”的同时,更强调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如设于上海的启明女子中学,其章程谓:“一、本校设立宗旨:在养成道德健全,智识丰富之优秀女子,对于来校学生,施以严格教育,充实学问,使能散布光明、真理,为家庭、社会、国家切实服务。二、本校教育方针,不但使学生有良好习尚,尤注重于道德、智识方面之培养。务使学生认清自身对于家、国社会所负之责任后,能用相当之知能、才力,为国家利益、发展、

繁荣,而完成其应尽之任务。”②因而当时中国的开明人士说:“自耶教东来,第一以释放女子,提挈女

子为事,其释放与提挈之法,即在兴女学,使女子与男子,同受教育,同有学问,同有见识,但荷其天与之责任,同享用其天赋之权利 。夫女子既得释放,则自主;既得提挈,则自贵。在自重与尊贵之地

位,于是乎发现其才能,以共赴社会之一点,此社会之所以能文明,而国之所以能兴存也。”

③在职业女性的培养方面,美国教会学校的影响不可低估,最早的职业女性出自教会学校,甚至职业妇女难以兼任“贤妻良母”的观念,也来自教会学校。上世纪初,中国最好的医学院都为欧美人所办,“据一九一六年之调查,中国全土医学生人数约在一千九百四十人左右,其中百二十九人为女学生。女

医校有三校(即北京、苏州、广东),男女共学者则惟广东一医学校耳。”④北京的协和医学院培养有一

批优秀的女医生。名医叶恭绍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其二哥官至北洋政府的交通次长,家有七个姐姐,一个妹妹。小学毕业后,进入教会办的天津中西女校,目的是为了做一名小学教师,以达到经济独立,因为她对母亲及姐姐、嫂子们的生活方式很反感,不愿做一个只会打牌、管家务的富家太太,认为这是一种寄生的生活。因而中学毕业后进入协和医学院深造。1935年她毕业后在协和医学院工作,而当她告诉科主任将结婚时,科主任简直不能接受,多次劝她不要结婚,还说“协和医学院是不送已婚女医师出国进修的,因为女医师结婚后必定随她的丈夫去留。协和培养了,又不能用,太不合算!而且女医师生了孩子,就可能不再工作了。他还举了杨崇瑞、林巧稚由于不结婚,事业才取得成功的例

子。”⑤而叶恭绍未被说服,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仍工作得很出色。但叶大夫应是一个特例,协和毕业的女医师的确大多终身未婚。

创办于1913年的金陵女大,一开始就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1919年,设在美国纽约的金陵大学托事部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托事部,也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对金女大学士学位的认可。在金

女大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美国大学的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⑥该校培养了众多的职业女

性,“像其他教会女大的毕业生一样,金陵女大的校友也认为自己是女子教育领域中杰出的先驱,并且有许多人进了中国或西方的研究院深造。例如,金陵女大首届43名毕业生中几乎有一半在国外取得学

位。”⑦而正是这个金陵女大以毕业生多单身而著称。

始于1861年的上海清心女校,是由美国传教士的妻子范约翰夫人创办的,其后有不少女教师在该校任教。“教会对聘请教师规定很严,一定要是基督徒的女教师,又是不结婚的,一旦结了婚,就要辞

退。”⑧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将“贤妻良母”与职业分离的选择,为何出于受西方影响最深的女校。但是,同样是教会学校,也被认作“贤妻良母”的摇篮。教会女学比中国人办的女学更重视女红、① 李淑仁:《记福州毓英女子学校》(1980年撰写)

,转引自朱有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辑,第237页。

③ 范

达译自日本《帝国教育杂志》,《教育公报》第8年第1、2期,1921年1、2月,转引自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1073页。

⑤ 林恭绍:《协和医学院对我一生的影响》,《杏坛忆旧》,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⑥ 吴贻芳:《记金陵女大的四十年》,《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第1-5页,1983年6月。

⑦ [美]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年)》,

转引自朱有

烹饪课等家政课,如上述清心女校,在校舍不完备之时,范约翰夫人便搭了一个棚子教烹饪;毓英学校建有专门的家政楼。开办于1861年的裨文女校,在经费无着时,校长“乃令学生停课,专事女红,由彼携售洋商,以维持校用。” ①

然而,这种情形在后来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特别是女学兴盛之后,大部分教会学校的学生出自中等以上的家庭,教会女子学校的毕业证书甚至被社会认作贵夫人的通行证。成立于1893年的上海中西女子中学(初名中西女塾)便是一所这样的学校。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于设立之初就立意建一所贵族学校,昂贵的学费、讲究的衣饰礼仪,很适合新式上流社会的口味。其家政课与其说是生活技能,不如说是生活的点缀。“于分院内另设女学,命长女美丽教授女徒。按美丽幼年勤学,精通各国文字语言,并晓华文,兼精女红。半日教西学,半日学西法针黹。想女弟子亦获益无穷矣。”②在1902年章程中有“住馆学生,……洗衣服役有人,不须该生亲自劳动,亦无分外费,以归简净。”③等条款。由此可见,从这所学校走出的,不再是吃苦耐劳的旧式贤妻良母。“中西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从‘头等’家庭来的,有的是从‘二等’家庭来的,但她们选择对象总是‘头等’家庭的子弟。1936年,竟有一个家长一定要送女儿到中西读书,但这个学生成绩很差,未能录取,这个家长走了14个‘门路’,想硬把女儿塞进中西,原因是为把女儿‘高攀’。只要能做中西学生,即使入学一个月,三个月也行,一订婚就停学也没关系。”从课程来看,“中西女中的课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地讲,一切都是从美国的角度,来灌输所谓西方文明的。(一)重英文轻中文;……(二)美国家事训练 在学校初开办的时候,有刺绣课,但没有烹饪课。因为厨房工作是下等的,学生既是‘高贵’华人的女儿,就不需要这种本领。但学校本身就是宣扬美国生活方式的阵地,因此处处觉得需要西方的家事知识。于是第二任校长连吉生特地从美国请了他自己的嫂子来,在一九一四年秋天,正式开设了这一课。初办时是选修的,只有二十五个学生参加训练,后来发展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三年的课程分配大致是这样的:第一年,分两个单元:1.如何美化自己。2.如何美化家庭和环境。第二年,按照美国当时情况,青年女学生如何对待男朋友,如何选择对象,和如何组织家庭等等。第三年,如何在家中和公共场所招待宾客,如何开茶会、宴会和舞会以及怎样做西点、西菜。有时亦做一些中国的名点、名菜。……有一段时期,还怕学生的接受能力考核成绩不够,因而变本加厉地和高三英文老师合作,干脆采用美国的《礼仪》一书当作英文课本。” 学校教学生以奢华为荣,以简朴为耻,特别注意传授西方上层社会淑女的生活方式,十分讲究礼仪,从坐立言行各方面进行训练。因而“许多有钱、有地位的公子视中西女中的毕业生为女性之典范,以能娶中西毕业生为幸。”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及上海市市长的女儿都出身于该校。④教会学校的教育方法对中国女子学校影响极大,从其效果来看,也最接近新式“贤妻良母”的目标。

但同是这所女中,也培养了不少职业女性,“当1990年时,举行初次毕业,计毕业生三人,即曹孙素馨女士、舒侯臣夫人、史凤宝女士,皆占教育界重要位置。此后毕业之学生,所组之同学会,共得三十四人。由本校留美者二十余人,去年考取清华而留美者九人。其他出校之生在各界中占有至大之势力,如医界,学界,著作界限,慈善界等至不可以数计。”⑤

培养职业女性与“贤妻良母”,似乎是两个矛盾的目标,但统一于同一所学校之中,这种看似矛盾的实践,其实自有理论作为基础。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所办的《万国公报》对中国近代的文明开化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变法派,都曾通过该杂志了解近代世界,接受西方文化,从近代科学知识到马克思主义,都是通过该杂志传入中国的。《万国公报》还是中国近代非妇女专门报刊中,对妇女问题最为关注的一家。登载了不少有关西方与日本妇女的信息。在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尚未去过日本,不仅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都来自《万国公报》,梁启超本人还当过林乐知的中文秘书。如果说近代贤妻良母论起于梁启超等人变法期间的言论,那么他的这些思想并非直接来自日本,而主要来自林乐知主办的

①《圣玛利亚女校沿革》(《圣玛利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1931年)

,引自朱有

?71?

《万国公报》。

细究《万国公报》,可找到梁启超等人有关女学说及女性观的所有源头,如果将梁启超“相夫教子”之类的论说视为“贤妻良母论”的内容表述,那么,类似的表述在《万国公报》中简直不胜枚举。传教士办女学的目的,最终当然是想通过妇女传播福音,他们将治家揭为女子教育之旗号:“女而不学于治家之事,终有不合,故遂遍劝好善之女教士分诣中国,普教妇女,咸使读书,俾其知泰西各国救世教之良法美意。”①他们认为办女学的目的还包括使女孩学手艺和培养母亲:“有女之母当学,学则女子比男无少宝贵;女孩当学,学则有以养己之命,而成有用手艺。若视女命为可贵,则溺女之风可息。且人家有子,其母既曾学,实有大益,小孩当学言语,实由母教,不由父教,读书岂不应与此同乎?”②贤妇、贤母之辞汇也堂而皇之出现:“而谓母教可不必重,女学可不必亟哉!……夫女子一生,始女继妇终母,诚培植于为女之时,则其为贤妇何有?即其为贤母亦何有?且妇贤而天下之为夫者亦义,母贤而天下之为子者亦孝,孝子贤孙,接踪而起,一家如此,一国如此,天下如此,是其为治。”③“西方教化之真源,实肇基于家中之有贤母;造就贤母之作用,皆归功于国中之多女学。”④“故大而言之,固将担任国民一分子之义务,小而言之,则亦相夫育子,谋一家之幸福。”⑤这些文章皆译自华人,肯定带有中国人的理解,但这里的“贤”与“相夫”已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不同于传统的词汇。

传教士描绘的“贤妻良母” 形象既不同于传统的,也和维新变法派有差异。第一,“贤妻”只能产生于平等的一夫一妻家庭: “一夫一妻或治外或治内,各有专司,交相为助。以之齐家而家齐,以之治国而国治,以之治天下而天下亦无不平。若一夫而娶数妻,权纵不至旁落,而人多则疑生,疑生则情隔,情隔必至于纷争。……夫为唱,妇为随,无分轩轾,女有家,男有室,讵判低昂。”⑥“今一男而竟娶数女,是一阳而有数阴,已非造物之本旨,安得起汉梁鸿举案齐眉、晋冀缺相敬如宾之义为当世风乎?”而要建立一个和睦稳定的家庭,方法竟是自主选择:“结婚成室,须要年始相登,性情相合,又必才德相配,无判低昂,乃可定聘,又必由自择,非由勉强,方免异日怨天尤人,以至家道之有变者。”⑦为使妻子免受大家族的层层压迫,这种家庭应是核心家庭:“一夫一妇之家,直接于国,而不必以族为之卵翼。”⑧第二,受过教育的妇女更贤淑:“妇女之凶顽者,多因不学之故,且因人之轻己,己则不欲下人,于心有所不餍,不餍则争起矣。使人尽待之以平等,少之时即使读书明理,而且在家则闻母氏之善训,出阁又受夫子之善待。必能改变气质,不争夺而争让,不争进而争退,既订同心之雅,又何有反目之忧哉!”⑨“夫教育者,开知识,长德行,有科学以增其智,有名理以乐其魂,有专门以精其业,有道义以坚其志,有自主自由权利和责任以自觉其尊贵之位置,则于淫词小说,自蔑如也。”⑩第三、男主外女主内便是“夫为妻纲”:“或曰:夫为妻纲,故夫可以去妻,而妻不可以去夫。曰:非此谓也。所谓纲不过如男子治外,女子治内之意耳。”

 

创办伊始,《万国公报》便抨击缠足、纳妾等中国恶俗,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撰稿人与外国传教士的明显差异,尤其在《万国公报》的早期,登有一些宣传各地寡妇守节、烈妇殉死的报道,甚至有文章

① 李提摩太译:《期教华女》,《万国公报》47册(1892年12月),21本,第13290页。

②《中国女学》,《万国公报》卷500(1878年8月),8本,第5276页。

③ 华立熙撰、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151册(1901年8月),32本,第20366页。

④《论家之本在女》,《万国公报》183册(1904年4月),36本,第22527页。

⑤ 林乐知:《振兴女学之关系》,《万国公报》191册(1904年12月),37本,第23051页。

⑥ 艾约翰:《泰西妇女备考》,《万国公报》497卷(光绪四年六月十四日),6本,第5193页。

⑦ 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1页。

⑧⑩ 范

?72?

?73?

宣传未婚女子为订婚的男子殉死、赞赏愚妇为婆婆治病而割己肉作药的愚蠢行为,这些短文明显为中国人撰写,其论点之酸腐与当时歌颂节孝的文章并无二致,有些是中国信徒利用该报为本家妇女扬名①。然而,该志后登载了传教士撰写的文章,系统清算儒家压迫妇女诸理论。初期的反纳妾,多从纳妾使家庭不和,不利于男子节欲等论点出发,并未超过传统中国批评纳妾的理由②,而后来则在论述中触及男女不平等这一儒学痛处:“夫妇者,乃上天所创立,……此夫妇之道,必须男女相合以修身,无论女子固

从一而终,即男子亦不当有二色,稍有不检,便于修身之道有乖。”③在批评中国男子随便休妻时,夫妻

之间的不平等也被指出:“是夫之不可去妇,犹妇之不可去夫也。设妻而去夫,则人必詈之诟之矣;若

夫而去妻,何以独无诟詈乎?”④五伦“总而言之曰:刻于妇人宽于丈夫耳。救世教虽云妇当从夫,而

教为丈夫者亦当重视妇人,厚情以待之,因上帝亦赐妇人享永生之恩。”⑤在批评中国婚制的弊端时,传

教士已指出包办婚姻为罪魁祸首:“中国婚嫁全凭父母主持,又每多出童年定聘,而男女两人素不谋面,

难免家道之乖者。”⑥凭借生命属于上帝之说教,传教士逐一驳斥了妇女殉夫的理由。⑦

1905年范

这一论点后来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接受。

同时,林乐知等对欧美女性出外就职的状况津津乐道:“美国妇女之操上工者,为行医、教书、主笔、治律之属。”……或读书,或司帐,或出力之事,皆甚易于得业非谋业也,大众皆甚愿延之也。故此事不在人之愿否,有数邦焉,已入定章矣。”

“男女等人耳,何分缓急。夫欧美女子为农、为工、为商、为士,为官署之文案,为报馆之记者,为学堂之教员,为医院之医生,且其入红十字会者皆亲历枪林弹雨之间,而伤兵病卒之治疗看护为其专责,虽不与当兵之役,而已过半矣。何亚于男子?中国惟废置而不用,恐其男女无别,有辱国之忧耳。”

 

至1936年,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演说中谈到当时美国女子教育的情况:“美国总算提倡女子教育最力的国家,可是最著名的大学,如同哈佛、耶鲁、魄灵斯顿只准男生入学,John Hopking大学的工①《贤妇清操》,《万国公报》487卷(1878年3月), 6本P4925;《蔡氏节传》、《杜氏节传》,同报卷430,6本,第3538页;《孝

臂疗姑》同报卷493(1878年6月15日),6本,第5092页;

《陈烈女传》同报卷550(1879年8月2日),10本,第6551页。

② 知非子:《儒教辩谬论纳妾》,《万国公报》卷511(1878年10月26日), 9本,第5591页。

③ 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1页。

④ 知非子:《儒教辩谬论去妻》,《万国公报》卷510(1878年10月19日),9本,第5562页。

⑤ 安保罗:《救世救成全儒教说三》《万国公报》96册(1897年1月),26本,第16558页。

⑥ 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4页。

⑦ 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二?劝戒轻生》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9页。

⑧ 范

学院亦不准女生入学。……美国前几年出了一本美国的科学家American men at Science,……得到美国顶有贡献的科学家一千名,其中就有女子四十九名,却占百分之五。……在美国学校里学科学的男女已不平等,兼之女子出嫁以后,要继续研究科学,就有相当的困难。”①竺可桢曾赴美留学,其说颇为可信,而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尚且如此,则传教士所处的时代不应超过。由于撰文者多为美国传教士,因而所选取的多是最开明的欧美妇女形象,为促使老朽的中国迅速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这些报道往往有所侧重,甚至有些夸张,如林乐知所译《美女可贵说》,谓美国“万物皆卑,唯女独高”,美国女人皆衣饰华美,无下等女人,男人未有虐待女人等等,使中国人形成文明各国女子皆出外谋生的印象。林乐知还恐怕中国人误解其意,又借用美国女士之口明确说:“昔之论妇德妇才者,每谓女人之才德无他,惟有家中七件事而已。今睹女人于十九周之终、二十周之始,几于无事不合女人之所为,谁能指出七件事为女人之所不当为者乎?”②

这些自立自主的职业妇女形象,往往与中国妇女被禁锢于家内,不事生产,没有经济地位的形象作对比:“环球各国为女子者,悉是天足,乃能考入学堂,各执一业。有充报馆主笔者矣,有当学堂教习者矣,有为电报学生者矣,美国女子且有充国会议员者矣。至于绘图印书之类,女子皆优为之,其执业也,不让于男子。中国女子,因缠足故,毕生械梏,除缝洗纺绩、料理中馈外,别无能事,不遑自给,乃人人仰给于丈夫,生计日蹙,造成此拱手坐食之象。”③“可见美国女工之兴盛,今中国女子分利而不能生利者,居其大半,又何怪乎贫弱也。”④这种女子分利导致中国贫弱的论说可与梁启超言论印证。

为“贤妻良母”,或为职业妇女,至少在传教士最初的设计中,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盖男女之天资,原无二致,其进德修业,何判低昂也。妇女读书明理,可为其夫之贤内助,可为其子之训蒙师,西国多有著名之士,因受慈母之启迪,而德业益修,学业益进。亦有妇女为男女蒙塾之师者;亦有女子学医,精于妇女科者;更有博学妇女,为书院之教习,或女书院之山长者;亦有著书立说,发明实学,启人聪明者;中华之教化,果能如是振兴,则男女均受其益,通国无不读书之人矣。”⑤这种理想似乎是以美国妇女为蓝本的,听其自然,因材施教,但仍将“贤妻良母”置于首位。

对于男女平权的宣传,该报甚至超过同时代的欧美主流媒体。它曾以赞扬的口吻宣扬美国女子拥有财产权:“女虽未嫁,已有治产之权,其产或父母所传,或积赀而得,或他人所赠,皆得自主。……夫死,子归母养,产由母掌。”⑥美国传教士一般不主张女人从政,但能接受女子有选举权,该报曾报道1893年新西兰女子获得选举权说:“女子有投票权后,人民之权日大。例如一工人,向仅其夫一票,今则并其妻而有两票。”⑦林乐知曾借用美女士之言:“女人之于国政,自古以来皆以为不当使女子干预之矣。……女人虽不使之为官,亦使有举官之权,必能裨益仕途,澄清官方,使皆可无愧为民人之表率矣。”⑧某些不反对妇女从政的开明主张也公之于世:“或又谓:男女既均自由,则国政外事妇女亦可预闻,不失体统而越职分乎?曰:是无虑。夫使女而不才,岂天下之男子皆才乎?女而才也,则更较父兄夫子为善,亦何不与闻之有哉!至于职分之事,不过人之所定。”

林乐知于1902年著有《论男女之分别及其关系》,从心理、品德、才智等方面称赞女子之优点,宣称:“现在新教诸国,女人之地位,皆已得与男人平等,无论何事,皆可任令女人为之,男女共事,不以为羞,成为释放女人之极致矣。”⑨他总结说:“鄙人寓华四十余年,无日不以当行之正道,引导华人,亦无日不以当开之民智,启迪华人,而尤不能一日去诸怀者,则惟此振兴女学,释放女人,以提拔女人平等之地位。……教化衰微之源,既在于不释放女人,不提拔女人,不教养女人矣,岂不可见无论何等

① 竺可桢:《论女子教育》(1936年11月14日),《国风》8卷12期。

② 美而文撰、林乐知译:《论西国振兴女人之成效》,《万国公报》190册,37本,第22959页。

③《记天足会演说事》,《万国公报》193册,1905年2月,37本,第23185页。

④《女工兴盛》,《万国公报》190册(1904年11月),37本,第23003页。

⑤ 谢子荣:《泰西之学有益中华论》,《万国公报》93册(1896年10月),26本,第16360页。

⑥《美女可贵说》,《万国公报》125册,1899年6月,29本,第18534~18536页。

⑦《纽西兰女子之地位》,《万国公报》209册,1906年6月,39本,第24103页。

⑧ 美而文撰、林乐知译:《论西国振兴女人之成效》,《万国公报》190册,37本,第22959页。

⑨ 林乐知:《论男女之分别及其关系》,《万国公报》162册(1902年7月),33本,第21091页。

?74?

教化,苟有能释放提拔教养女人者,必当认以为最有益人类之教化乎?”①

近年研究表明,中国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接受了西方传教士的观点,而中国女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深受教会的影响,要研究中国新贤妻良母论的起源,就不能忽略这一环。日本明治以后的女子教育,主要是由国家推行的,有强烈的官方色彩,而中国的女子教育,直到民国以后,仍主要由外国传教士及中国知识分子兴办,具有强烈的私学色彩。林乐知等美国传教士所宣扬的女性自尊自立说;女子教育既培养贤妻良母,又培养职业妇女说;对传统“贤妻”观的批判;甚至女性职业与做“贤妻良母”不能兼容的观点等等,近代以来,无论是批判还是拥护“贤妻良母观”的各派,都受到传教士女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影响。

三 中国近代“贤妻良母论”形成初期的社会背景

1942年,周恩来曾概括中国“贤妻良母主义”的特征为:男子不许妇女在社会上就职。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现代的研究者也都持这一观点,认为从袁世凯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力主妇女在家相夫教子,不参与社会工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最早将做“贤妻良母”与职业妇女对立起来的,并非共产党人。

作为日本“贤妻良母主义”的代表性言论,1902年5月,菊池大麓文部大臣在高等女子学校校长会议上说:“在我国,女子的职业……就是结婚,成为贤妻良母。”②由于中国近代贤妻良母主义与日本的紧密关系,于是人们很容易将日本与中国类比,很容易将三、四十年代中国贤妻良母主义的主张,误作近代所有贤妻良母论的旗帜。

然而,打开历史资料一查,可能会使人大吃一惊,第一个主张妇女走出家庭谋求职业的,并不是共产党人,甚至也不是同盟会或国民党,而是非议“爱国主义”的传教士,而且,至少在中国贤妻良母主义形成的初期,近代各个政治派别几乎都主张妇女自谋生路,认为女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制造更多的职业妇女。这样的社会背景才是中日两国的一大差异。

1898年,梁启超与同仁在上海创办女学堂时,撰有《创设女学堂启》,今人往往将此文作为“贤妻良母主义”之最初宣言。③ 然而,如上所述,梁启超的论点多来自传教士,若仅论华人,则郑观应撰于1892年的名著《盛世危言》也有类似的论述,追溯中国近代“贤妻良母论”的起源,不可忘却此人。根据中国的现状,郑观应强调了女学培育“贤妻良母”的一面:“中国之人,生齿繁昌,心思灵巧,女范虽肃,女学多疏,诚能广筹经费,增设女塾,参仿西法,译以华文,仍将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孙之书,别类分门,因材施教,而女红、纺织、书数各事继之。富者出赀,贫者就学。由地方官吏命妇,岁月稽查,奖其勤而惩其惰。美而贤者,官吏妥为择配,以示褒嘉。至于女塾章程,必须参仿泰西。整齐严肃,庶他日为贤女,为贤妇,为贤母。三从四德,童而习之,久而化之,纱绣精妙,书算通明,复能佐子相夫,不致虚糜坐食。”④他也曾推荐日本女教的制度,这样的言论似乎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论”;但就在是书《学务》中,他又极力推崇西方职业妇女的风采,并认为女学以美国为盛,日本次之⑤,以后梁启超那篇著名的《论女学》甚至在文字上亦与此篇十分相近。他既介绍了西方女学有助于养成“贤妻良母”的事实,也介绍了西方女子在社会上就职的现状:“泰西女学与男丁并重,人生八岁,无分男女,皆须入塾,训以读书、识字、算数等事。塾规与男塾略同。有学实学者;有学师道者(学成准在女塾教授女徒),有学仕学者;有入大学院肄业,以广其闻见者。虽平民妇女不必如男子之博雅淹通,亦必能通书文,明道理,守规矩,达事情,参以书数、绘画、纺织、烹调之事,而女工中馈附之,乃能佐子相夫,

① 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万国公报》176册(光绪二十九年八月)。

② 胡澎:《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日本学刊》2002年第6期。

③ 据姚毅:《中国における贤妻良母言说と女性观の形成》「论集中国女性史」

吉川弘文

?75?

为贤内助矣。瑞士国有大书院,准女子入内习医,如果精通,亦可给凭行道。而收生一端,关系尤重,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彻,体恤入微,既讲求妇科,即内外各科,亦可兼习也。”其言论似乎是矛盾的,但只要注意文中“因材施教”及官吏为贤女择配等语,就可明白所谓“职业教育”与“贤妻良母教育”并行的主张,其实皆来自美国传教士。

十九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当时他们尚未有机会出国游历,关于西方、日本的信息,以至办女学、解放女子等主张,几乎全都出于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①。《万国公报》第51册、52册分别刊登了李提摩太著、蔡尔康译《生利分利之法——言破万迷说》、《论生利与分利之别》介绍论述西方的生产和消费理论,很明显,梁启超关于中国女子分利说便出于这一论说。他说:“凡一国之人,必当使之人人各有职业,各能自养,则国大治。其不能如是者,则以无业之民之多寡,为强弱比例差。……中国即以男子而论,分利之人,将及生利之半,自公理家视之,已不可为国矣。况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于他人也,故男子以犬马奴隶畜之,于是妇人极苦,惟妇人待养,而男子不能不养之也,故终岁勤动之所入,不足以赡其妻孥,于是男子亦极苦。……所以酿成此一人养数人之世界者,其根原非一端,而妇人无业,实为最初之起点。” 梁启超以为,这便是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因而兴女学的目的,最主要是欲使女人有谋生之业。“吾之所谓学者,内之以拓其心胸,外之以助其生计,一举而获数善,未见其于妇德之能为害也。……西方全盛之国,莫美若;东方新兴之国,莫日本若。男女平权之论,大倡于美,而渐行于日本。……彼西人之立国,犹未能至太平世也。太平之世,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无国界,无种界,故无兵事,无兵器,无兵制,国中所宜讲者,惟农、商、医、律、格致、制造等事,国人无男无女,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而无或能或不能之别。故女学与男学必相合,今之美国,殆将近之矣。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②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他认为:无论男女各执一业,方是“太平之世”,而西方之国并未达到这一境界;其次,他认为日本之女学次于美国。无论当时人或当代人,都只注意到他前半句:“女学衰,母教失”;却忽略了后半句:“无业众,智民少”。

1898年,梁启超所撰《创设女学堂启》往往被人作为“贤妻良母主义”的宣言。试读其原文:“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不然哉!……泰西女学,骈阗都鄙,业医课蒙,专于女师,虽在绝域之俗,邈若先王之遗,女学之功,盛于时矣。彼士来游,悯吾窘溺,倡建

美国斯盛;女学布

义学,救我童蒙,教会所至,女教接轨。……夫男女平权,

?76?

所谓“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富国富民”,但是,他关于美国人“男女平权”的议论也同样不容忽视。

当时,康有为未直接发表他的意见,但从他的代表作《大同书》可知,在他的理想社会里,孩子的教育不由母亲担当,而是由育婴院、小学中的职业女性教师担当,这种梦想真是很有意思。他的女儿康同薇发表文章论女学:“夫欧美之强,度越前古,而考其制度之美备,人才之众多,

智慧之

?77?

布、缫丝诸局,需用女工甚多,每日所博工资,富于针黹所入。”①根据1898年的报章记载:“西国女工的数目,能占男工一半。有人写信来问本馆道:上海女工的数目有多少?现在查得上海缫丝厂、纺织局、南北共有五十几家,凡妇女们工作之处,其余茶栈、鸡毛栈还不在其中。无论缫丝纺织,一家大的,每天人数不下二千人;小的亦有千余人。这样统计,每家一千五百人,上海女工已有六七万数目了。这上海女工的茂盛可想见一斑。”②面对这种状况,无论是保守派还是维新派,都没有反对的言论。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更将兴女学以使女子得以谋生的主张付诸实践。

可见,至少在清末,近代各派在谈到女子教育时并不反对女子外出就业。这种众口一词的宣传,对近代中国女性观的形成,影响颇为深远。那么,分歧究竟何在?

细究之下,同是主张女子就业,各派还是不一样的,张之洞及清末学部一派,虽不反对劳动妇女就业,但并不主张中上层妇女就业,特别不赞成知识妇女就业;与传教士的主张明显不同。而劳动妇女参加社会劳动,至少在江南是十分普通的。二十年代初茅盾所言可证实这一点:“对于这问题,西洋人有过多少议论,我们都可不管,他们的主张,我们只可做为参考。……我所见过的社会生活,乡村的和都市的,情形很不相同;我对于这问题怀着两个不同的、冲突的见解。乡村生活的家庭,妇女大都和男子一样,也是生利的,而且男子能做的事,妇女差不多也可以做。……随便哪个乡村,男子闲着的尽有,妇女闲着的便很少。这是就我所见的江浙一带而言,别处不必尽同,但大概情形,想来是差不多的。……第一,就是凡乡村间的妇女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伊们的谋生不亚于男子;第二,大凡乡村妇女在职业上,或谋生方法上,是和男子处同等机会的,乡间男子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不开放给女子。……乡村妇女虽然能和男子一样的做工,虽然能自食其力,却不是不能有自己的钱袋;换句话说,就是不能自由处分自己劳力换来的钱,就是伊对于自己的钱不能有主权,就是伊的身份还是奴隶的身分。”③

梁启超虽有“男女平权”之说,但论女学主要从救国强种等现实需要出发,至于传统“贤妻”观中的无条件守节、容忍纳妾、服从家族等糟粕,非但没有批判,在上海创办女学堂时,更在章程中写入人身禁锢、尊崇节妇等条款: “凡堂中执事,上自教习提调,下至服役人等,一切皆用妇人,严别内外,自堂门以内,永远不准男子闯入。……沪滨郑卫之风向盛,而租界中桑濮秽迹,尤彰明昭著,今创设女学,各得自有之权,不先从本根上讲究起,恐流弊较男学外孔内杨者更烈。公议凡真正节妇之女,即非醴泉芝草,亦宜破格栽培, 

?78?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下的发展、表现和影响 在2014年的互联网调查中,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几大思潮中,民粹主义占第八位,在2013年的调查中占据第七位。2012年也是占据第八位。可见民粹主义思潮在我国占据一定的位置。 一、民粹主义 1.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思想史范畴,民粹主义起源于法国,命名却在俄国,19世纪中期以后,在俄罗斯知识界盛极一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赫尔岑等是其代表性人物,他们中有人提出“到民间去”口号,主张知识分子走向乡村,发动农民以反抗俄国的资本主义化;有人则提出平民主义要求,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向农民学习,走身份同化的道路,而不是向农民说教,延续了十二月党人的做法,“从来都是鞋匠们造反,要做老爷;当今却是老爷们造反,为的要做鞋匠”。朱学勤先生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民粹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卢梭,不是俄国那批‘要做鞋匠’的青年军官和平民知识分子。法国人说,谁也没有像卢梭那样,给穷人辩护得那样出色。” 20世纪初,列宁在与米海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民粹派进行思想论战的过程中对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体系进行了这样的概括:(1)否认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把资本主义当作一种“西欧病”,竭力反对俄国走资本主义道路。(2)强调俄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有独特性,特别是俄国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等有独特性,把农民村社看作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好的东西。(3)把知识分子看作超越阶级利益的自主阶层,能够领导农民避开或者说跳过资本主义,在村社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不仅概括了俄国民粹主义的特征,还揭示出民粹主义的普遍实质是一种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小农、小手工业者的破产情绪和落伍者的哀鸣。这种思潮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把资本主义的现实同对资本主义以前的制度的虚构加以比较,企图凭借他们浪漫化了的小生产的传统来对抗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按照他们“选择”的道路进入“理想社会”。 2.民粹主义以“俄国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席卷了整个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受到民粹主义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1840年以来,中国在资本主义列强的欺凌下缓慢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而深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了社会转型的痛苦,这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沃土。于是出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主观社会主义”,以章太炎、章士钊为代表的国粹主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工读新村主义、平民教育主义等等。 虽然年轻的毛泽东同志在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也曾热心于工读新村主义,但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鉴于当时中国的现实为民粹主义的生长提供了温床,毛泽东从一开始注重和民粹主义划清界限,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

20世纪文化思潮

文化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所致,是现代化变迁的结果。是在新的历史背景——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发生了语境的转变。如“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全球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等等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1、从封闭走向开放;2、从保守走向创新;3、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4、从一元走向多元;5、从斗争走向共生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 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 1、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 2、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1、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2、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3、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 (二)从保守走向创新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自明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主要特征为: 1、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 2、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提出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长老型文化→青春型文化长老型文化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在文化主体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要理解这一走向,必须认识中国文化在空间层面的三大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主流文化: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艺术等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 现代主义思想特征: (一)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 (二)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a自然与人的关系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艾略特《荒原》奥尼尔《毛猿》;b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异化,表现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卡夫卡《变形计》;c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d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伍尔夫《波浪》艾里森《隐身人》。 现代主义艺术特征: (一)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二)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三)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四)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多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涩,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跳出个人情感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意象发展到普遍意象,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主要称呼是诗歌。代表人物:艾略特、叶芝。 叶芝,爱尔兰诗人,《丽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拜占庭》《基督重临》《茵纳斯弗利岛》。 瓦莱里,法国诗人,“20世纪法国最大的诗人”,诗论著作《纯诗》,长诗《海滨墓园》,诗篇《年轻的命运女神》,短诗集《幻美集》。 里内壳,奥地利诗人。 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青鸟》。 庞德,美国意象派诗人,《在一个地铁车站》。 ?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 善于通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生命冲动。 卡夫卡,奥地利作家,《变形记》《判决》 奥尼尔,美国作家,《人猿》。 斯特林堡,瑞典人,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到大马士革去》(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灵魂鸣奏曲》 恰佩克,捷克科幻小说家和戏剧家,《鲵鱼之乱》《万能机器人》。 ?未来主义产生于意大利 马里奈蒂,意大利人,未来主义创始者和理论家,论文《未来主义宣言》,剧本《他们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适应现代性以及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要求的产物。在现代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于是就形成各种文学思潮的流变: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工具理性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动;现代主义是对现代理性的反叛以及对生存意义的反思;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针对40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介绍了4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两种状态: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 关键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时代背景七月派和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风骚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下面两幅图是另取一段) (1217字) 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分野出两种状态:一是七月派的理论和创作,一是工农兵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七月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胡风为代表的“揭示‘精神奴役的创伤’”和“高扬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是现实主义理论在此时的重要发展。七月派主张关注残存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神奴役的创伤”,要求作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同时,七月派还主张同步追求社会功能与审美意识,并在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诗歌创作上,呼唤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人物精神奴役的创伤方面而言,七月派后期的政治抒情诗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如绿原的《哑者》、阿拢的《纤夫》等塑造了顽强的战斗者形象,强调了生命的力、生命的体验。在小说创作上,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中的郭素娥,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着强烈求生愿望的女性,作品既写她肉体的饥饿,又写她精神的饥饿,在她身上,张扬着原始生命力,用胡风的话说是“用原始的强悍碰击了这社会的铁壁,作为代价,她悲惨地献出了生 命”。 在40年代,中国工农兵文学思潮是一股发展迅猛、影响深远的文学潮流,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解放区的特殊发展。工农兵文学是以工农兵为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工农兵文学做了简洁的概括:“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文学在《讲话》的指引下,为抗战服务, 讴歌胜利,号召人们在屈辱中奋起,在血与火的搏斗中换来祖国的新生。解放区作家大量塑造传奇抗日英雄形象,创作出一批深受欢迎的抗日英雄传奇小说。他们在文学形式上,普遍采用人民尤其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文学观念上,自觉为政治服务。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发展,使解放区文学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工农兵文学对政治过分贴近,甚至把文学功能阐释为具体政策的宣传品;过分强调、歌颂光明,不能描写和反映革命内部的阴暗面和黑暗;过分强调学习民族民间形式,忽略向世界文化、现代文学形式的学习,从而造成文学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片面化。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反映出现实主义文学在各个时期与社会、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强大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寨.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1987.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 A. 白话文运动 B. 诗界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2.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3.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4.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D. 谭嗣同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7. 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 现代戏 B. 新戏 C. 文明戏 D. 艺术戏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9. 运用“ 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10.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A. “省力” B. “免枉读” C. “便幼学” D. “炼心力” 2.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概括为: A.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 B. 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C.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D.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 3. 《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 B. 《春》 C. 《火》 D. 《秋》 4.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 《报复》 B. 《悼橘宗一》 C. 《伟大的殉道者》 D. 《可爱的人》 5. 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 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 C. “戏拟” D. 虚构的真实性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①描写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②描写现实的揭露批判性。③描绘生活画面的广阔性。④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葛朗台)。⑤艺术上的独创性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①产生早,发展快。②有广阔的历史视野。③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站在中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暴露资产阶级的阴暗面。④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主人公大多是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的形象。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以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②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成功的表达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生活经历,③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教色彩比较浓重。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勃朗特姐妹。夏洛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①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②文学与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重点。③具有悲怆的情调,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沉重的焦虑,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④产生了独特的形象系列,如贵族知识分子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系列”,胆小怕事而又麻木愚昧的小人物形象系列,骄横愚蠢的地主形象系列,专制贪婪的官僚形象系列。⑤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目录 1概述 1 1.1 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标志 1 1. 2 来源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第一节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程。它曾经一度蔚为壮观,大放异彩,后来几经反复、波折,逐渐趋于中落。具体说来,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激荡澎湃,成绩斐然、盛况空前的阶段。当时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文学社团,除了创造社、浅草社、新月社等外,就连以提倡现实主义著称的文学研究会的一些著名作家,也无不或多或少地显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如冰心,她创作的小诗、散文,饱寓情感,以情取胜,吟唱出了一曲曲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母爱、童真、自然的颂歌。庐隐则以非常接近郁达夫的笔调,用书信体、日记体的形式,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内心的主观情感。还有许地山,则用别一种笔调,表现了浪漫主义另一方面的特色。他早期的作品《缀网劳蛛》等充满浓郁的宗教意味,富于传奇色彩和异域情调。即使是具有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叶绍钧与王统照,他们早期的创作也仍然流露出较多的主观因素,强调“美”与“爱”,甚至将“美”与“爱”的力量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如王统照的《微笑》。(分析略)时常在灰色的现实人生上点缀一两点“光明”的理想,同时,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人物内心的镜面去折射社会现实,表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还有,沅君、王以仁等的创作。当然,在这一阶段,最能代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是作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这个社团中的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成仿吾的评论,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显示了

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倾向。这个基本特征和倾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的精神,焕发出昂首天外的英雄主义气度,如郭沫若的《女神》;二是展示了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与苦闷的心灵,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气氛与忧郁情调,如以郁达夫的创作为代表的一大批自我抒情小说。前一个特征和倾向,在当时是曲高和寡,因为,人们虽然仰慕《女神》,但却无力效法。后一个倾向却吸引了创造社内外的众多作家,使得感伤主义一时间几乎主宰了文坛,就是郭沫若也向这个方向靠拢,如郭沫若随后创作的《星空》等诗歌。与此同时,作为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组成部分的还有浅草社(沉钟社)、弥洒社和新月社。它们都受到了创造社的影响,从而极为有效地丰富了五四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浅草社(沉钟社)的作家,主要为创造社对现实的强烈反抗精神和真挚坦率的自我表现以及感伤主义情调所吸引。如沉钟社的陈翔鹤的小说,多以C君为主人公,带有明显的“自叙传”的性质,显然是受到了郁达夫小说的影响。但他们又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剖析,更注重吸取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方法,因而更具有现代感。这正如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说,他们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见心里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弥洒社,当时大力提倡浪漫主义,认为在死囚牢里初解放出来的民族中间,在古典文学还没有十分驱逐完了的时候,有提倡浪漫主义运动的必要。并认为,浪漫主义运动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 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 D. “先在知识”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2. 《塔铺》的作者是: A. 方方 B. 池莉 C. 刘震云 D. 刘恒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 “义法”说 B. “肌理”说 C. “清空雅正”说 D. “道统”、“文统”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满分:2 分得分:2

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 A. 《可爱的人》 B. 《路上所见》 C. 《报复》 D. 《悼橘宗一》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 B. 左联 C. 太阳社 D. 研究会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12. 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 《迷舟》 B. 《信使之函》 C. 《访问梦境》 D. 《请女人猜谜》 满分:2 分得分:2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朋林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这就为民粹主义思潮的滋生和泛滥提供了温床。不管是瓮安的群体性事件,还是乌鲁木齐的7·5事件背后都有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子。而大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容易对民粹主义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本文通过对民粹主义思潮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民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民粹主义思潮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粹主义思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of chang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which for Populism breeding and spread provides a breeding ground. Whether Weng'an mass incidents, or July 5 incident in Urumqi has populist shadow behind ideological trend. And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knowledge and life experiences, easy to empathize populist and ideological identity. Based on Populism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Popul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generated, and try to make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ought to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reat Populism. Keywords: Populism;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双百”方针:1956年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文化科学问题上要贯彻两个口号,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是双百方针。毛泽东将其定为党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名词解释) 当代17年(1949-1966)诗歌的特点: 第一:抒情主体的国家定位。诗人的定位不是个体和诗歌要求的定位,而是面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定位。 第二:个人话语空间的紧缩。当代诗歌的意识形态化和“工农兵”化的双重演进,导致消失了个人意识。对外部生活的关注,代替了个人感受的抒写,每当个人与外在发生对立、矛盾时,往往通过对个人的谴责和自我批评来解决。 第三:诗歌情境的抽象化。在当代诗歌语境中,许多符号都失去了它的自然与本真,语言的能指特征迅速萎缩,一些意象都有了固定的所指。 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诞生于五十年代,1959年才成为“诗歌中的一个崭新的形式”,并有了理论上的阐述。形式上看,政治抒情诗是现代自由诗在当代意识形态场域中的变形。历史地看,政治抒情诗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对《女神》式融合抒情与批判表现方式的改造,它的前辈三十年代前后的“普罗诗歌”。除内容必须表现政治外,它还具有颂歌的文体风格。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名词解释) 散文新三家:杨朔、刘白羽、秦牧。 《茶馆》的艺术成就:王立发,常四爷,秦仲义 从主题上来看,《茶馆》是献给三个旧时代的葬歌;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看,《茶馆》中绝大部分台词兼有交代事件、体现性格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多重功能甚至有用说一个字来写活一个人物的神来之笔,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人物形象来看,《茶馆》中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刻画得非常具有代表性,让读者可以在人物只出场一次的时候就印象深刻地记住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结构即艺术特点来看,《茶馆》用一个小茶馆反映一个大社会,主要人物自始至终,次要人物“子承父业”,更次要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时代三部戏同一个茶馆,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用茶馆串起三个时代,真实再现了普通中国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人生百态。 李隼《李双双小传》:李双双,孙喜旺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水利局副局长老田 周立波的【反映农业合作化】农村题材作品《山乡巨变》:盛佑亭,陈先晋,李月辉,邓秀梅 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三里湾》:王金生,范登高 柳青《创业史》的主要人物:梁生宝、梁三老汉、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的主要人物:徐义德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教学提纲

现实主义文学特征

精品资料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理解 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之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潮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每种文学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各方面的因素,现实主义思潮也不例外。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导致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随之转变。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或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于是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形成,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自然科学与哲学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突出的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说和进化论三大成就。作者们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把自然科学成果用于文学创作。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和孔德的实证哲学,以及空想社会等都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描绘,以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的深刻性和描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都被纳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视野中, 在上述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尽管流行的范围很广,时间也有先后,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在思想特征上,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巴尔扎克在写《人间喜剧》时宣称:“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他力求“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史。”他的《人间喜剧》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善于用小说全面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规模宏伟,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非常广阔,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甚至是某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其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和“哲学研究”三大部分,而“风俗研究”又被按照不同场景分类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在《人间喜剧》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场景,有农村、街道和沙龙内室等等,作者把人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写出了不少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共出现了三千多个形象有资本家、政治家、教士和贵族等等。展现了各阶层人的精神心理面貌,反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述评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述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6卷(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6α 闫虹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部,上海200336) 摘要:近代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机会,。中国无政府主义基本主张主要是:第一,反对强权和专制统治,,和社会结构。第二,强调“互助”是人的天性,合群是人的本能,,大贡献也许在于提出了不断进行社会革命的主张,它注定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一、无政府主义的由来 无政府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几乎与马克思主义同步诞生。当时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并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时期,机器大工业生产使生产力获得了释放,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社会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小资产阶级日益沦为雇佣者赚钱的工具,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政治上被边缘化。他们对现存政权强烈不满,仇视私有制度和强权,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早期无政府主义的奠基人主要有德国人施蒂纳、法国人普鲁东。普鲁东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他崇尚绝对的个人主义,他仇视一切组织、制度、国家和政权,认为国家纯粹是人类愚昧的虚构的产物,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以个人领

有为基础的互助制[1]324。在他之后又有俄国人巴枯宁与克鲁泡特金。巴枯宁鼓动暴动、暗杀等极端的推翻政府的手段;克鲁泡特金则认为,互助是人类的本能,主张以没有权利支配的各个团体的自由联合代替国家政权,以共产代替私有,强调个人的无限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主张通过恐怖行动,以绝对平均主义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1]323-326。无政府主义主张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比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反对阶级压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公正、平等等等。因此,起初,人们常常把两者混同,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很快意识到两者的区别,并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批判无政府主义观点,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许多误解。 二、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 中国人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大约在20世纪初期。当时留学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首先接触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在20世纪初期的日本,社会主义思想非常流行,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思想都在日本得到传播,日本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混同,陆续介绍给日本的早期革命者。如烟山太郎翻译的《近世无政府主义》、宫崎梦柳翻译的《虚无党》等著作。此外,流亡日本、深受巴枯宁思想影响的俄国民粹主义者也给日本人带去了俄国无政府主义思想。这些鱼龙混杂的思想成为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吸取的主要思想来源[1]328。中国无政府主义早期主要在国外活动,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份报刊是巴黎的无政府主义者创建的《新世纪》和东京无政府

_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_序_郑伯农

2005年11月 第29卷第6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e m b e r 2005V o l .29N o .6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① 序 郑伯农 (中国作家协会,北京 100029) 摘 要:《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坛上存在的一股颓废主义 思潮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这部著作不为流行的社会风气所左右,敢于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敢于 恢复文艺理论批评的批判精神。虽然存在不足之处,却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穿透力。 关键词:当代文学;颓废主义思潮;文艺理论;文艺批评 中图分类号:I 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5)06-0098-02近几年来,方家们撰写了许多梳理新时期文艺思潮的书。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如今,我国文艺思潮变化之迅速、剧烈,是历史上少有的。有人说,西方一百多年来各种文艺流派的更迭,各种文艺思潮的变幻,我们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把它们演习了一遍,迅速引进、迅速应用、迅速超越。得风气之先者喊着创新的口号,穿起西方各种主义的服装,像走马灯一样在文艺舞台上穿梭而过。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文艺思潮的变化,和国外思想潮流的影响有关系,和国内外经济、政治生活的变动也有密切的联系。 张器友等同志的这部专著并不是全面分析新时期文艺思潮的书。作者选择了其中一个重要现象“颓废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在作者的笔下,颓废主义既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一个褒义词。它指的是欧洲19世纪后半叶出现,后来风靡全世界的一股文艺潮流;也指的是打倒“四人帮”后在我国兴起,此后一直势头强劲的一股文艺潮流。它既不是全盘肯定的对象,也不是全盘否定的对象。作者从摆事实开始,勾勒出这股思潮的大致发展脉络,列举出它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书中主要梳理了诗歌和小说两大门类的发展情况,进而把创作成果和创作主张、创作宣言结合起来考查,归纳出它的基本特征,指出它的社会意义及它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股思潮的思想渊源、艺术渊源和社会根源。可以看出,作者在收集资料上下了大功夫。读了这本书,不论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都会感到有所收获,因为其中有大量在其他书籍中难以见到的资料。并且,作者走的不是那条学院派研究者容易涉足的路子: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而是紧紧抓住创作实践,从分析创作成果入手,把研究作家作品和研究创作主张、创作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名长期和文艺思潮打交道的理论批评工作者,我深深被这部书所吸引。 “左”的错误带来的严重恶果之一是把文艺批评简单地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在多次政治运动中,文艺批评起到了“大批判开路”的作用,产生了令人痛心的后果。纠正这种错误是完全必要的,我们今后仍要防止文艺批评的简单粗暴。但是不能不看到,在纠正“左”的错误中,确实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取消文艺批评的批判功能,只说好话,不说缺陷,只“栽花”,不“栽98 ①《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是安徽大学中文系张器友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中的颓废主义思潮研究”的结项成果,即将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收稿日期:2005-10-11 作者简介:郑伯农(1937~),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欧美的一股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它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发端与19世纪中叶的唯美主义文学,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了形形色色、数不胜数的文学艺术流派,如: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等,各个流派之间的更迭迅速,“各领风骚数十天”。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开始出现衰微,并逐渐向后现代主义文学过渡。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由于流派纷杂众多,整体观念的演变和价值取向是复杂的,但它作为20世纪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总称,在总体上又有它们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普遍体现出对社会和人的绝望,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人在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当时西方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而紧接而来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本就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更加剧了人们心理上的危机感,使得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怀疑,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转而接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上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认为以往的文化传统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摒弃。这在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如:表现主义着力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苦恼与焦虑,对文明发展的意义采取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而未来主义主张扫除一望的一切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他们的作家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明显而又强烈的破坏欲。表现现代人在荒诞的世界中的异化是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主题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这4个方面表现出来。像艾略特的《荒原》描写了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毁灭的可怕情景;以及奥尼尔的《毛猿》中表现了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使人的价值等于甚至低于禽兽,他们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物质世界成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大自然也是丑恶的,物质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威胁感与恐惧感。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是指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相矛盾甚至相敌对的关系,现代主义作家对社会采取批判的态度,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社会就像一个强大而又无情的魔掌,掌握着个人的命运,而主人公“格里高尔”成为了一只软弱无力、惶惶不可终日的“甲虫”。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