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在1918:北洋“雄风”,新人崛起

中国在1918:北洋“雄风”,新人崛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9311281912.html,

中国在1918:北洋“雄风”,新人崛起

作者:麦岚

来源:《齐鲁周刊》2018年第46期

1918年,一战终于结束了,近代中国第一次走上战胜国的舞台。北洋政府的威望抵达巅峰,又在无形中为第二年的巴黎和会储备“能量”。新的文化运动正在展开,并在第二年爆发出磅礴之势,一批年轻人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此时的中国,早已不再被世界孤立,一场发源于欧洲的大流感,悄悄蔓延而来……

尴尬的胜利

1918年元旦,府院之争过程中上任总统的冯国璋,在新年庆典例行三鞠躬后,“忽唱诵词”,被新闻媒体刊登在娱乐头条。上海县教育会在西门外斜桥体育场举办了一场同乐大会,宣布“行阳历新年,与世界接轨”。

同一天,孙中山发布《军政府公报》称:“际兹新岁,凡我忠勇国民与海陆诸将,当益奋前功,速图勘定内乱,回复平和,使法治之效果,与并世列强同轨。”翻译一下就是:新年到了,我们继续革命。

两天之后,他下令炮击观音山,却未得到陈炯明麾下陆军的响应,最终被西南军阀篡夺权力,去粤赴沪。

新年首日,即描绘出了1918年的中国:民国初生,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继起。张勋复辟才被平息,北京国会又遇危机。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军政府成立;各地军阀割据一方,内乱不断。

在北京,皖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日子不太好过:一边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一边要应对山头林立的国内各派势力,正在扯旗放炮武装暴动的革命党更是让政府焦头烂额。

前一年的8月14日,北洋政府终于宣布“与德奥两国同时入于战争之状态”,与两国所签条约一律废止。段祺瑞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向诸协约国驻华公使提出有关中国参战的要求:废除《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在军事方面反对德国的条款;延长庚子赔款支付的时限,不加利息;将中国关税率提高至7.5%;天津周围20里内允许中国暂时驻军,以防范德奥侨民。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将会以输出劳工和原料的形式参战。

1918年,中国因“宣战”而迎来了国际地位的大幅攀升。

4月,北洋政府顶住国内压力、不顾日本威胁,派遣4000名中国军人、1艘中国军舰——“海容”号巡洋舰,前往俄罗斯境内海参崴和西伯利亚接送华侨归国,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执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动用军事力量,以保护侨胞的利益和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