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2016版(2017年3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2016版(2017年3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2016版(2017年3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2016版(2017年3月)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2016年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主编冯雁杨顺秋金丽芬制定) 【评估】 1、环境安全:排除不安全因素,如:电源、有毒气体等。 2、评估患者: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需要分秒必争,患者的评估与操作同步进行。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呼吸)。 3、有无禁忌证:胸部严重挤压伤、大面积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 2、物品: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棉签、脚凳(必要时)、复苏板、屏风或布帘、快速手消毒液、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全,患者床单元周围宽敞,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仰卧位。 【方法】 发现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判断意识的同时检查脉搏(时间<10秒)→双手拍击患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唤(喂/ 呼姓名,您怎么啦)→呼救(快来人啊)或请人拨打“120”,记录时间,安置患者仰卧在坚实表面(在病室内迅速去枕仰卧位,卧于软床者,肩背部下垫复苏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有口腔分泌物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异物→快速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示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喉结旁开两

横指部位,判断时间5—10秒→无动脉搏动→行胸外心脏按压→确定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 3处(男性为双乳头连线的胸骨中点;女性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 3处→另一手掌重叠放在手背上,两手手指相扣,并拢翘起不接触胸壁,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快速、有力、均匀地向下压,使胸骨下陷深度5㎝以上→放松时掌根应紧贴胸壁,并使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按压次数30次,按压频率>100次/分。 人工呼吸: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开放气道→仰头举颏头法→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头后仰→ 压额手拇指与示指捏闭患者鼻孔,另一手抬颏→深吸气后张口用双唇紧包住患者口唇(口包严)用力吹气1--2秒/分,使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吹气间隙放松鼻翼的手→再次捏鼻吹气连 续2次(吹气频率为成人10—12次/分)。 心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操作共计5个循环在2分钟内完成→再次判断:触摸颈动脉,观察颈动脉有无搏动和呼吸情况→若无搏动,继续心肺复苏→若复苏有效,进一步生命支持→撤除复苏板,头部垫枕→记录时间→洗手→继续后期高级生命支持。

2018年度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2018 年修订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儿科呼吸领域专家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进行了再次修订,用以指导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家庭正确选择和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从而规范和完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以下为2018年修订版共识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相关内容。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1、基本概念 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采用吸入疗法时,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由于气溶胶具有很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其中,直径1 ~ 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5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 雾化吸入 ICS主要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既可作为医院内缓解急性期发作的合并治疗手段,也适用于家庭的长期控制治疗。目前国内有三种用于儿童雾化吸入的 ICS 混悬液,包括布地奈德(BUD) 、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丙酸氟替卡松(FP)。布地奈德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药目录(适用于 12岁以下儿童)中唯一推荐的抗哮喘 ICS ;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定为妊娠安全分级为 B类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制剂),也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可用于≤ 4 岁儿童的雾化 ICS。丙酸氟替卡松目前仅适用于4~16岁儿童轻度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ICS经吸入装置后,大部分停留于口咽部,仅有小部分沉积于肺内。沉积在口咽部的药物经吞咽进入胃肠道从而被吸收,经肝脏首过代谢后进入血循环。吸入肺部的药物沉积在各级支气管而发挥其局部抗炎作用,其中直径< 2 μm

2016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4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 建立深静脉通道; D 准备电除颤

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016.11.12

团队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操作要求: 1、6名团队组员着工作服、戴手套、整洁、大方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除颤仪,导电糊,呼吸球囊,气管导管,导丝,纱布3张,吸氧管,血压计,药品,注射器,输液器。 组长: 今天展示的是团队心肺复苏。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对每一个人的效用以及患者的整体存活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团队合作越密切,患者的预后就可能越好。 组长介绍病史:病人是一名65岁的女性,因上腹部和背部不适被送入急诊室就诊,患者诉头晕、恶心,,开始是上腹疼,现在是后背疼,现在安置心电监护。 组长:1号组员(护士),患者的生命体征怎样? 1号组员(护士):患者BP:74/40mmhg,心率:46次/分,呼吸:16次/分, Spo2:92%。 组长:1号组员给予患者氧气,氧流量2L/min,女士,我们要给你一些氧气,使得你的呼吸更容易一些。 1号组员:Spo2:95%,氧流量2L/min。 【患者出现病情变化】 1号组员(护士):女士,女士,你能听到我的话吗?患者没有反应。 (2号组员检查脉搏:001/002......006) 2号组员(护士):感觉不到脉搏(同时呼救:王医生、陈医生、廖医生,患者需要抢救,请带上除颤仪及其他抢救器材)。 组长:开始抢救,患者发生室颤。1号组员(护士)建立静脉通道,2号组员(护士)负责记录,3号组员(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号组员(医生)准备除颤,5号组员(医生)管理气道。(2号组员记录开始抢救时间。)组长:1号组员静脉通路是否建立完成? 1号组员(护士):静脉通路建立完成。 3号组员(医生):23、24、25、26

(5号组员:医生清理呼吸道,球囊支持呼吸) 4号组员(医生):200J,电击准备完毕,各组员离开,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持续CPR) 组长:我们将继续进行2min的CPR,然后评估是否需要再次除颤,2号组员我要靠你来监测胸外按压的质量,1号组员你需要在每次检查心率前抽取好药物,如果心脏持续停博,我们就迅速进行药物治疗,首先抽取1mg肾上腺素。 1号组员:抽取1mg肾上腺素。 2号组员提醒:2分钟到了。 组长:分析患者,交换角色(3号组员负责除颤,4号组员负责胸外心脏按压)患者仍持续室颤,这种情况的治疗方案是加大电量,我们用300J再次电击。 3号组员:充电至300J,充电完毕,离开患者,我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 组长:继续CPR。 4号组员:继续按压1、2、3、4、5、6、7.... 组长:1号组员请注射1mg肾上腺素。 1号组员:注射1mg肾上腺素,并冲管完成。 组长: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次电击和1mg肾上腺素,接下来,考虑的药物是胺碘酮,1号组员请准备300mg胺碘酮 1号组员:抽取300mg胺碘酮 组长:5号组员患者胸部隆起情况良好吗? 5号组员:是的,患者胸部隆起情况良好。 组长:好的,继续。 2号组员:两分钟到了。 组长:分析患者,交换角色(3号组员胸外按压,4号组员除颤),患者仍持续室颤,我们再次加大电量,用360J,再次电击。 4号组员:充电至360J,离开患者,我数到三开始电击,1、2、3电击,电击完毕。 组长:继续CPR。 3号组员:CPR继续1、2、3、4、5......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要点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要点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雾化吸入疗法的不规范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1 常用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输送装置。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一般小于10mL。根据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器可分为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3种。 1.1 射流雾化器 射流雾化器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物较多?尤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有低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气管插管患者常选用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支气管痉挛,然而气管插管可影响气溶胶进入下呼吸道?若欲达到相同的疗效,一般需要较大的药物剂量。 1.2 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工作时会影响混悬液(如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制剂)雾化释出比例?并可使容器内药液升温,影响蛋白质或肽类化

合物的稳定性。超声雾化器的释雾量较大,但由于药物容量大,药雾微粒输出效能较低,不适用于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疗。1.3 振动筛孔雾化器 振动筛孔雾化器是通过压电陶瓷片的高频振动,使药液穿过细小的筛孔而产生药雾的装置,减少超声振动液体产热对药物的影响。筛孔的直径可决定产生药雾颗粒的大小。振动筛孔雾化器雾化效率较高且残留药量较少(0.1~0.5mL),并具,有噪音小、小巧轻便等优点。与射流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比较,震动筛孔雾化器的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上方,方便增加药物剂量。 2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 2.1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1 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作用机制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使药液形成粒径0.01~10μm的气溶胶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发挥治疗作用。 2.1.2 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经雾化吸入后可产生局部及全身作用,理想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在肺部和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副反应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即在气道黏膜表面停留时间短、血浆半衰期短和局部组织滞留时间长。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标准与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7.01.001 通信作者:邵宗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300052,Email :shaozonghong@https://www.sodocs.net/doc/9e10963466.html, ;张连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730030,Email :zhangliansheng@https://www.sodocs.net/doc/9e10963466.html,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2017)Red Blood Cell Disease (Anemia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Shao Zongho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General Hospital,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52,China.Email:shaozonghong@https://www.sodocs.net/doc/9e10963466.html,;Zhang Liansheng,Department of Hematology,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Lanzhou 730030,China.Email:zhangliansheng@https://www.sodocs.net/doc/9e10963466.html,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 )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诊治指南及近年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意见,重新制订了以下AA 诊断与治疗新版中国专家共识。 一、AA 定义及发病机制AA 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 )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 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 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 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 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先天性AA 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 )、先天性角化不良(DKC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 )、Shwachmann-Diamond 综合征(SDS )等。绝大多数AA 属获得性,故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性获得性AA 。 二、AA 的诊断建议(一)诊断AA 的实验室检测项目1.必需检测项目:(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红蛋白(HGB )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PLT )和形态。(2)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3)骨髓活检:至少取2cm 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4)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5)肝、肾、甲状腺功能,其他生化,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V 、CMV 等)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查。(6)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 12水平。(7)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克隆(CD55、CD59、Flaer )。(8)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 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 等)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造血干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9)细胞遗传学: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 (5q33)、del (20q )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10)其他: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 线或CT 等),以评价其他原因导致的造血异常。 2.可选检测项目: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以下项目:(1)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检测;(2)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基因突变检测、体细胞基因突变检测。 (二)AA 诊断标准1.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HGB<100g/L ;PLT<50×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9/L 。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7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0版)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诊治指南及近年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专家建议和意见,重新制订了以下AA诊断与治疗新版中国专家共识。一、AA定义及发病机制 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BMF)综合征。其年发病率在我国为0.74/10万人口,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AA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原发性获得性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新近研究显示遗传背景在AA发病及进展中也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如端粒酶基因突变,也有部分病例发现体细胞突变。先天性AA罕见,主要为范可尼贫血(FA)、先天性角化不良(DKC)、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DBA)、Shwachmann-Diamond综合征(SDS)等。绝大多数AA属获得性,故本指南主要讨论原发性获得性AA。 二、AA的诊断建议 (一)诊断AA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1.必需检测项目: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形态、血红蛋白(HGB)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血小板计数(PLT)和形态。(2)多部位骨髓穿刺:至少包括髂骨和胸骨。骨髓涂片分析:造血细胞

增生程度;粒、红、淋巴系细胞形态和阶段百分比;巨核细胞数目和形态;小粒造血细胞面积;是否有异常细胞等。(3)骨髓活检:至少取2 cm骨髓组织(髂骨)标本用以评估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造血组织分布(有无灶性CD34+细胞分布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骨髓浸润、骨髓纤维化等。(4)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34+细胞数量。(5)肝、肾、甲状腺功能,其他生化,病毒学(包括肝炎病毒、EBV、CMV等)及免疫固定电泳检查。(6)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7)流式细胞术检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克隆(CD55、CD59、Flaer)。(8)免疫相关指标检测:T细胞亚群(如CD4+、CD8+、Th1、Th2、Treg等)及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0等)、自身抗体和风湿抗体、造血干细胞及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标志检测。(9)细胞遗传学: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del(5q33)、del(20q)等]以及遗传性疾病筛查(儿童或有家族史者推荐做染色体断裂试验),胎儿血红蛋白检测。(10)其他: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以评价其他原因导致的造血异常。 2.可选检测项目: 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以下项目:(1)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检测;(2)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基因突变检测、体细胞基因突变检测。 (二)AA诊断标准 1.血常规检查:

2016年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唤双耳,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没有意识。 3、检查呼吸及颈动脉搏动:用左手小鱼际压前额以保持头后仰,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胸廓起伏5----10秒(默念1001、1002、1003、100 4、1005…1010)告知无呼吸,无颈动脉搏动。 4、呼救:来人啊!请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5、将患者放在硬板上,去枕平卧,使头、颈、躯干、下肢在同一直线上,上肢位于躯干的两侧,松解衣领及裤带,打开衣服,暴露胸壁。施救者位于病人右侧,靠近病人,双膝跪下,与肩同宽,左膝与病人肩部同一直线。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2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按压时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7、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双手抬颌法(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假牙等异物。 8、人工呼吸: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

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连续吹2口气,每次缓慢吹气,持续大于1秒,不要过分用力,吹气毕,松开口鼻,确保胸部升起,频率:成人8-10次/分,当口腔有伤时可行口对鼻人工呼吸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继续心肺复苏,往复循环,直至到达终止心肺复苏指征。 11、尽早电除颤,进一步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500-600毫升,最大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 2、双人抢救时,有高级气道时,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3、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4、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 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收缩压可达8kPa(60mmHg)以上

2020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各种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如昏迷、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和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慢性意识障碍(prolonged DoC,pDoC)是指意识丧失超过28 d 的意识障碍。本专家共识旨在梳理近年来pDoC领域的重要进步,对于使用混乱的名称、诊断及治疗方法,建立相对统一的认识、评价与实施标准,以利于pDoC 临床及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由于pDoC 涉及领域较多,本共识仅就该领域专家已达成一致的部分予以总结,之后将完善和更新共识的范围及内容。本文对pDoC的诊治要点进行总结。 pDoC的诊断与评估 1. 临床诊断 推荐意见:正式的病案系统及法律文书中,建议统一使用ICD-10 诊断,即“持续性植物状态”。一般性医学文件及学术交流中,建议使用意识状态+时间,如:MCS 3 月,VS 6 月等。

2. 临床评估 推荐意见:采用CRS-R 作为pDoC 检查与评估的标准临床量表。使用CRS-R 作为预后评估首选工具,GOS-E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量表。 3. 神经影像与电生理评估 推荐意见:由CRS-R 量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及神经电生理技术联合的综合评估体系可减少临床误诊,提高预后预判。必须进行的评估项目包括多次的CRS-R量表评分、头部MRI、EEG;应该进行的评估项目为fMRI、MMN、qEEG;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帮助的评估项目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MRI、TMS-EEG、ABR、SEP。 pDoC的治疗 pDoC 目前缺乏确切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缺乏系统性研究及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但鉴于大量的pDoC 患者人群及巨大的治疗需求,临床对pDoC治疗的研究与尝试一直在进行。

心肺复苏2016

2016年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后报告“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分别对患者双耳呼喊:“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应答、没有意识。 3、检查呼吸脉搏:俯下身子,脸颊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患者有无气息;眼睛观察患者胸部轮廓是否起伏;触摸颈动脉,看有无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 凹陷处(颈动脉搏动处),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告之无呼吸无脉搏,立刻呼救:“快来人呐,快打120!”。 4、摆放抢救体位:端正体位,宽衣松裤。 5、胸外心脏按压:跪在患者左侧,自己的左膝盖与患者肩部持平;找准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十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用力垂直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6、清除口腔异物和假牙: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用衣领擦拭口唇。 7、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左手压住发际线,右手捏住患者下巴一侧并抬起至垂直地面;人工呼吸吹气时左手捏住患者的鼻子,口对口完全包住密闭,吹完一口气放开患者的鼻子,4秒后再吹一口气。 8、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同第3步骤),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说: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皮肤嘴唇甲床颜色转红润,收缩压大于等于60mmHg。

抢救成功操作完毕)。 9、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等待救援。 流程程图:确认现场安全——轻拍患者肩部,呼唤患者无反应——检查无呼吸无脉搏,呼叫帮助拨打120——端正抢救体位——胸外心脏按压30下——清除口腔异物,取出假牙——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5个循环后再次检查呼吸脉搏——把患者头偏向一侧,等待救援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雾化吸人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人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没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人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同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々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人治疗工作。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装置 一、常用雾化吸人装置(简称雾化器)的种类及原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器主要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 1.喷射雾化器:也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主要由压缩气源和雾化器两部分组成。压缩气源可采用瓶装压缩气体(如高压氧或压缩空气),也可采用电动压缩泵。雾化器根据文丘里( Venturi)喷射原理,

利用压缩气体高速运动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气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负压产生的虹吸作用吸人容器内的液体排出,当遭遇高压气流时被冲撞裂解成小气溶胶颗粒,特别是在高压气流前方遇到挡板时,液体更会被冲撞粉碎,形成无数药雾颗粒。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档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鼻一鼻窦雾化器为附有振荡波的喷射雾化器。在压缩机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聚脉冲压力装置,脉冲波可直接作用于药物气雾,使药物的雾粒具有振荡特征,易于穿过窦口进入鼻窦,在鼻窦内达到很好的沉积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原理是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产生振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将容器内的液体振动传导至溶液表面,而使药液剧烈振动,破坏其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形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释出。 3.振动筛孔雾化器:结合了超声雾化的特点,其原理是采用超声振动薄膜使之剧烈振动,同时通过挤压技术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的微小筛孔,形成无数细小颗粒释。

CRP2016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2016)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当场目击倒地的成人心搏骤停患者。 抢救者上场,面向评委站立,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N号选手参加单人法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比赛,准备完毕,请指示。”待评委说“开始”。 1、评估现场环境:抢救者上场双臂伸开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报告:“现场环境安全”。然后做看表动作,表示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 2、检查意识:抢救者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如果是俯卧倒地先将患者紧急翻滚为仰卧位。跪姿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操作过程中膝盖无来回移动)。判断患者反应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和疼痛刺激,观察患者是否有睁眼反应。 先给予声音刺激,要求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大声呼唤,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如果对声音刺激无反应,再加以疼痛刺激:“喂、喂,你醒醒!”,观察患者能否睁眼。疼痛刺激的方法采用用手拍打患者双肩的方法,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检查意识限时4秒钟完成。 3、启动BLS: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立即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快来人、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携带急救物品”。 4、观察呼吸及判断循环征象:发现患者无反应,抢救者低下头,抢救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右侧颈动脉搏动(如果部位正确,模拟人显示器的颈部指示灯将会点亮绿灯)。用眼睛从口鼻快速扫描至患者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五”,接着起身用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检查肢体是否有抽动,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部看有无咳嗽反射、观察病人面色。数数计时(“一千零六”数到“一千一零”),

2016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腹部起伏,告知无呼吸。 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 1-3于10秒内完成 4、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5、摆放体位,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2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按压时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cm。 7、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双手抬颌法(适用于颈、脊椎损伤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假牙等异物。 8、人工呼吸: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连续吹2口气,每次缓慢吹气,持续大于1秒,不要过分用力,吹气毕,松开口鼻,确保胸部升起,频率:成人8-10次/分,当口腔有伤时可行口对鼻人工呼吸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

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继续心肺复苏,往复循环,直至到达终止心肺复苏指征。 11、尽早电除颤,进一步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500-600毫升,最大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 2、双人抢救时,有高级气道时,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3、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4、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 1、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2、收缩压可达8kPa(60mmHg)以上 3、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5、神志恢复,有眼球活动或某些反射恢复 6、出现自主呼吸

雾化吸入专家共识word版

雾化吸入专家共识(草案) 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近年来雾化吸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8%~68%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pressure inhaler,pMDI)和干粉吸人器(dry power inhaler,DPI)。导致雾化治疗无效。不同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的机制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应根据各种雾化器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给药途径和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雾化治疗的效果。 为规范我国雾化治疗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进展,制定本共识。其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 分级标准,将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 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分级分为A~E 级,其中A级为最高。 一、雾化治疗影响因素 药物在呼吸道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溶胶大小、气溶胶的形成和运动方式,以及患者的气道结构和呼吸形式。 (一)气溶胶大小和物理特性 气溶胶大小是决定雾化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用气体动力质量中位数直径(MMAD)来表示。气溶胶呈动态悬浮,由于蒸发或吸收水分子,气溶胶会互相结合和沉积。当吸水性的气溶胶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吸收水分而体积增大,从而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沉积。 气溶胶在呼吸系统沉积的主要机制有3个:碰撞、重力、沉降和弥散。直径较大的气溶胶(MMAD>10μm)由于惯性碰撞通常在上呼吸道或鼻咽部过滤;5—10μm的气溶胶可到达下呼吸道近端;1~5μm的气溶胶则经气道传输至周围气道及肺泡,其中3~5 μm的气溶胶易沉积于支气管或传导至气道;<1μm的气溶胶则通过布朗运动弥散至气管壁或肺泡后沉积,但其中大部分会随呼气呼出。 推荐意见1:肺内沉积的气溶胶大小最佳范围为1~5μm(推荐级别:A级)。建议选择雾化器时,了解雾化装置产生的气溶胶大小。 (二)与患者相关的因素

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 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 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 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 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 入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 药学组于2018年6月2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2018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 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撰写项目,在会议上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并对共识大纲进行专业细致的研讨。2018年7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 确定共识大纲内容。2018年11月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进行共识中期审稿,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并提出近50条专业修改建议,对共识内容的准确性与药学特色进行了严格的把关。经过多次专家审稿和修订, 2018年12月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 员会议”,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的内容进行最后修订,得到编 委会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 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 组专家,以及游一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顾问组共同努力下完成编写,旨在提高我 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雾化吸入疗法的不规范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促进雾化吸入药物在临床的合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4)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 2014-05-28 22:22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作者:宿英英 字体大小 - | + 对于神经重症(neurocritical care)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欧洲脊髓灰质炎的流行,近20 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5年美国神经亚专科联合会(UCNS)对神经重症这一独立专科进行了认证,负责对神经重症医师培训并进行监督。作为新兴的神经病学亚专科,将神经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交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并且高质量的医学监护与救治是神经重症肩负的最高使命,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的最基本单元。 2012年美国神经病学会(AAN)针对神经科住院医师神经重症培训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4%的医院建立了NICU(102个),75%的NICU至少配备1名神经重症医师。2010年中国一项针对NICU的调查显示:NlCU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多种模式并存,规模大小不一,专业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推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建设中国专家共识》,供各医疗单位参考,从而推进神经重症专科建设,并为与国际接轨做出努力。 我们对2012年12月之前Medline数据库中相关的临床试验、meta分析、指南或共识进行文献检索。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摊荐的证据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证据确认,并根据证据水平提出推荐意见。对暂无相关证据,专家高度共识的部分,按最高推荐意见推荐。 一、NICU建制 (一)NICU模式 2001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40284例患者)显示:与NICU相比,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增加(OR=3.40,95%CI1.65~7.60,P=0.002)(1b证据)。2011年一项meta 分析(基于12篇文献,24 52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综合ICU相比,NICU可明显降低病死率(OR=(0.78,95%CI.64~O.95,p=0.0lO)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预后(OR=1.29,95%CI 1.ll—l.5l,P=O.001)(1a证据)。 ICU按人员管殚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lCU:重症医师直接负责患者诊治,并决定患者的转入与转出。开放式ICU:患者转入ICU后,仍由主管医师负责诊治,并选择性接受重症医师会诊。1996年一项前瞻性ICU封闭前(12例患者)与封闭后(121例患者)的对照研究显示:封闭式ICU的标准化死亡比率(实际死亡率/预测死亡率)低于开放式ICU(O.78,3l%/40%;0.9,23%/25%)(1b证据)。 1998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lCU封闭与开放相比,ICU停留天数缩短(6.l d与12.6d,P<0.01),住院天数缩短(19.2d与33.2d,p<0.01),机械通气天数缩短(2.3 d与8.5d,P<0.01)(1b 证据)。2001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ICU开放式改为封闭式后,ICU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从28%下降至20%(p=0.01),经相关因素校正后,病死率下降了将近一半(OR=O.51,95%CI0.32-0.82,P=0.005)(1b证据)。 2008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NICU配置神经重症医师后(259例患者)与之前(174例患者)相比,卒中患者出院率增加21%(P=0.003),N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日分别缩短了1.92d 和1.70 d(1b证据)。20l2年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096例患者)显示:ICU配置神经重症医师后,缺血性卒中住院期间病死率下降(22%与28%,P=O.023),住院天数缩短(11.09d与11.89 d,p=O.00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均下降(18.5%与3l.7%,P=0.006; 20.8%与33.7%,P=0.OlO),但ICU停留天数延长(11.55 d与3.74d,p

2020年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规范化操作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年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规范化操作中国专家共识 (完整版) 复杂腹壁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困扰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是要恢复腹壁的解剖完整性与外观,更要恢复腹壁的功能,通过腹壁重建达到治疗腹壁缺损的目的。腹壁重建的核心是关闭腹壁缺损,而如何关闭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是腹壁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于对腹壁解剖、生理及功能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出现的组织结构分离(component separation,CS)技术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由于其能够帮助实现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的关闭,因此,该术式及其各种改进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2-3]。我国于2010年左右开始应用CS技术治疗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缺损[4],目前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和例数明显增多,但尚缺乏相应的手术操作规范。因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实用技术分会腹壁修复与重建外科学组在参照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与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多次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意见,组织编写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规范化实施CS技术提供帮助。 1 CS技术原理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肌肉及其腱膜组织的存在是保证腹壁解剖与功能完整的重要条件,采用具有收缩性的肌组织及其腱膜对腹壁缺损进行功能性修复是腹壁重建的理想选择[2]。腹壁的肌腱膜结构主要是由中央两条纵行的腹直

肌和两侧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腱膜构成,肌肉间的筋膜与腱膜相互交叉融合形成腹白线和半月线,共同构成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复合体,在保护腹腔内容物,发挥正常呼吸、消化、分娩等功能及在维持姿势、站立、弯腰等运动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复合体某一层肌肉或腱膜的松解,可使肌肉或腱膜层相互间产生滑移、延伸,进而达到降低腹壁缺损关闭时的张力,实现腹腔重新由具有正常神经血管所支配的肌腱膜组织所包绕,即腹壁重建的目的[2,5-6]。 CS技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CS(anterior component separation,ACS)与后入路CS(posterior component separation,PCS)两种方式,传统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CST)与内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endoscopic 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ECST)均属于ACS技术,而腹横肌分离(transversus abdominis release,TAR)技术属PCS技术,CS技术可通过开放、腹腔镜、机器人辅助等方式实施[7]。化学性组织结构分离(chemical component separation,CCS)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botulinum toxin A,BTA)产生暂时性、可逆性的肌肉驰缓,达到类似机械性CS效果的一种技术[8]。本共识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各种大或巨大腹壁疝的双侧CST、ECST、TAR技术及CCS技术。 2 传统开放CST 2.1 主要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2-3,9-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