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1-3 分析概括推断文本观点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1-3 分析概括推断文本观点

[课时训练]

限时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200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

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义。

D.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较前代有增长,就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答案】A(B项,“过于绝对”。原文提及的是“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并不能得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问题”的结论。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过度的平均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而非“平均意识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D 项,“曲解文意”。“后代人的标准较前代有增长”有误,结合文意应为“后代人的标准与前代持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

要前提。

【答案】A(A项,“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新”的历史源流,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B.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根据现实具体情况灵

活处理。

C.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

容的系统。

D.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

要区别。

【答案】D(D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的本质区别”,意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而非“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

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

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

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

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

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看世界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

“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建文明之路,增强文化

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

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

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答案】A(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理解有误,原文是“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D项,“消除文化冲突”无中生有。原文是“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

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

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

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

的思考。

【答案】B(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应该是以“文化自信”为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

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

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

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

世界秩序。

【答案】C(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限时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作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到达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做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

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作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答案】A(原文第一、二两段并没有谈到“《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也没有说《诗经》中的诗歌“没有深刻的含意”。曲解文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C项,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中,子展的意思是虽然晋侯为了卫国的叛臣才羁押卫侯,但人言可畏,因为一个叛臣而羁押国君,不合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

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有可能进入

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

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

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B(B项,“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

三段的内容可知,“徒歌”也是有曲调的,比如原文中说“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

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

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

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

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

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而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

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一

眼就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

其实毫无关系。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

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事情;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摘编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比较文明研究需处理好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关系,一般而言,先关注整体再研究个体。

B.比较文明研究即使前提正当,也未必能得出有益的结论,因为比较文明研究受伦理约束。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主要意义。

【答案】B( A项,文章并没有对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做先后主次之分,只是强调比较文明不能脱离整体。C项,“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D项,“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不是比较文明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让读者全面认知比较文明,文章从多个维度全方位进行论述,层次清

晰。

B.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突出比较文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

C.文章多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比较文明的

理解。

D.文章通过对微观文明比较两个范畴的阐释,论述了两个范畴不同的价值和

意义。

【答案】B(论述比较文明两个层面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而且也没有突出两个

层面的差异和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

文化自信。

B.要理解某一文明就不能脱离世界维度,这样才能对它理解得更加完整、更

接近真实。

C.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

较有价值。

D.比较文明无需关注文明是否进步与落后,这是时代和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

所决定的。

【答案】C(强加因果,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