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6《散步》导学案

6《散步》导学案

6《散步》导学案
6《散步》导学案

《散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赏析课文的精妙之处。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背景: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将你认为生疏的字词写在下面,与同组同学交流。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3.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

→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二、课堂探究

1、精读6-7自然段,思考问题: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2、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3、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4、“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5、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处:

第二处:

6、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课堂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煎熬()(2)波光粼粼()(3)一霎时()

2.解释下列词语。

各得其所:

3、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粗字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1)、春天总算来了。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二、阅读理解课文

1、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3、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a我说:“走大路。”

b(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参考答案

一、1煎熬(áo)水波粼粼(lín) 霎(shà)时

2、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1)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2)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身体和精神所经受的折磨之巨。二、

1.地点人物

2.“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3.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

4.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朗读语气、节奏的技巧。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的美好情感——亲情。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B.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散步》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写一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经历,让人领悟到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2、走近作者 莫坏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学习之旅(温馨提示: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理解)(建议你这样读: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画线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霎( )时桑( )树 水波粼粼( ) 强 ( )壮 ( )起了母亲散步( ) 散 勉强( )( )(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选择填空。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合作探究】 1.读6-7自然段(建议你这样读: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思考问题: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体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2.齐读最后一段,(建议你这样读: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 家作示范朗读一样。)探究问题: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从文段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可以看出作者把散步这件小事写得像是一件很大的事,谈谈你的看法。

《散步》导学案(学生版)

《散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理清叙事思路,体会叙事的曲折美。 2、文章语言平易朴实却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反复揣摩那些对称的句子,这些都很有情趣。 3、细读品味后,同学们还会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 【自学导引】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霎( )时桑( )树水波粼粼( ) 背( )起了母亲 散 ( ) 步勉强( ) 我背( )上的……散( )文强( )壮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散步→②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④“我”决定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走小路。 4.在文中圈画出你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道德?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3.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5、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②但是春天终于 ..来了。 ③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6、请在文中圈画出自己认为写的优美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分组讨论,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然后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除例句之外还能找出其他句子来谈谈吗) ①“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③“……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7、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8、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9、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10、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学后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散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导学案 6 散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写一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经历,让人领悟到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2.走近作者 莫坏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学法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学习之旅(温馨提示: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理解)(建议你这样读: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画线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霎( )时桑( )树 水波粼粼( ) 强 ( )壮 ( )起了母亲散步( ) 散 勉强( )( )( )文(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选择填空。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读6-7自然段(建议你这样读: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思考问题: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体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散步》阅读练习带答案

《散步》阅读复习导学案 一、回答问题: 假设“我”把母亲冷落在家,那会怎么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决定? 3、为什么“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答案: 1、那会让老人觉得很孤单,何况春天来临,老人家呆在家里难以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美好,还有家人同行的快乐。 我体会到:应该尊敬师长,孝顺长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我的决定是走大路。因为我认为孩子还小,未来的路还长,母亲年事已高,时日不多,应该充分尊重老人,为老人着想。 3、因为我和妻子背上的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孩子,我们组成了一个家庭,一个家就是一个小世界。同时,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我们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我来说,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整个世界。 二、 1、课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_。2.文中“委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反映了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4.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试用“________”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1、地点人物 2.使……受委屈,在文中指不接受儿子走小路的提议3.尊老爱幼,相互理解 4.“那里有……鱼塘。”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三、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

最新1《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1散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未来,一只递给过去;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lín)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

《散步》导学案-答案

《散步》导学案 备课人:贺少华上课时间:2017.9.26 审核:油中七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积累“信服、严冬、分歧、霎时、各得其所、时日、蹒跚、不知所措、 委屈”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味浓浓的亲情。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一)走近文本: 1、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写作背景。 《散步》写于1985年。写作此文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叹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捡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 3、预习检测 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咕咕()水波lín lín()()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 4、理解词义 信服: 严冬: 分歧: 霎时: 各得其所: 时日: 蹒跚: 不知所措: 委屈:

(二)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读文入境 散步的人物 散步的地点 散步的时间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散步的结果 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 看到了怎样的家庭?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2、注意文中四个人物的情态表现,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母亲、妻子、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示例一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句还有一个字也极富表现力,是那个呢?) 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 示例二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导学案 莫怀戚

1.散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理清叙事思路,体会叙事的曲折美。 2、文章语言平易朴实却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反复揣摩那些对称的句子,这些都很有情趣。 3、细读品味后,同学们还会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散步”是文章的中心事件;“散步”是幸福的表现。即使在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一点小小的分歧,“我”也能用勇于承担责任的胸怀,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产生了体现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的幸福情景。 2、走近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新授导入】 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预习检测】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nèn)芽霎(shà)时桑(sāng)树水波粼粼(lín)背(bēi)起了母亲散步(sàn)勉强(qiǎng)我背(bèi)上的……散(sǎn)文强(qiáng)壮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极短的时间②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③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3.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

6.《散步》学案及答案

6.散步(第一课时) 姓名:班级:科组长签字: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霎.()时②chāi( )散③委qū( ) ④水波lín lín( ) ( ) ⑤各得qí( )所 2、整体感知 记叙文六要素:()()()()()() 散步的时间 散步的地点 散步的人物 散步的原因 散步的经过 散步的结果 3、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陪老人散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老人走路很慢,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歇息。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 (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6.散步(第二课时) 【研讨与联系】 1、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1)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2)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课堂小结】 1、课文主旨: 2、写作手法: 【课后巩固】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霎.()时②chāi( )散③委qū( ) ④水波lín lín( ) ( ) ⑤各得qí( )所 2、简述文章内容。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6《散步》 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过程】 一、学 名言感知 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培根2.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霎.()时②chāi()散③委qū() ④水波lín lín( ) ( ) ⑤各得qí()所 2.整体感知 ) 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 (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二、展 1.组内展示 2.全班展示 三、点 1.学生点评 2.教师点评 四、练 1.课文主旨: 2.写作手法: 【课后反思】

1.散步__导学案配答案1复习课程

1. 散步__导学案配答 案1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班级:七年级1—4班主备人:杨建军辅备人:张涌 课题:散步课型:导学课签阅: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未来,一只递给过去;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1.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 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一) ----- 预习与交流 1. 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s d n)步熬(a o) 咕咕(g u ) 分岐(q i ) 霎(sh d )时粼粼(I i n I i n) 2. 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 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 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有:“我”、 “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 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 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 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这种永恒的情感。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5. 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交流点拨】因为一切取决于“我”。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 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6. 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 得很慢很仔细? 【交流点拨】“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作者在字

初中语文《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散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B.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 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怎样理解这句话?

4. 3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 (对课文中一句话的理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答:意思+情感+作用。其中“作用”包括主旨的作用和结构的作用。) 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叙事散文时,注意品味散文的诗意和情致,而不仅仅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 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其中“走得很仔细”“整个世界”是什么意思? 三、问题探究,提升素养 1.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以下看法,你怎样理解? 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 2.这篇散文大词小用、小题大做,获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说一说。 课堂小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5、灰雀【编号:Y3007】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预习导学】——2、整体感知 (3)a、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b、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列宁是一个懂得尊重和爱护儿童人格尊严的人。 3、预习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本题要求熟练读写】 上一行:(郊外)(散步)(胸脯)(或者)(勇敢)下一行:(可惜)(高低)(真诚)(婉转)(严寒)(2)根据意思写词语。【本题要求背诵】①(婉转)②(自言自语)③(欢蹦乱跳) (3)我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 【课内探究】 (一)1、在文中(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①“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②“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在书中用“”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我从中体会到了灰雀的美丽、活泼、惹人喜爱,也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爱护。 2、读(第2—10自然段):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答: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我发现了:男孩的吞吞吐吐语言和异常的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他知道自己错了,想改正,可又没有勇气当面承认。我也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小男孩的言语、行动,运用了既不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能使小男孩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大声地批评他做错了,而是用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动他,让他改正错误。同时,也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修订:李中文年 10 月 3 日 编制人:城北中学沈君編制时间: 散步二三 】【学习目标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1 、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2 3 、培养尊老爱幼、 珍爱亲情、 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链接】 、题目解读 1 文章通过写一家 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经历,让人领悟到怎样处理家人关 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 美。 、走近作者 2 1982 到四川内江插队。重庆人,当代作家。 1966年初中毕 业,莫坏戚,年开始文学 1980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 文系教授。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 中短篇 。小说选》 【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开始学习之旅 (温 馨提示:朗读便于记忆,默读(建议你这样读: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 者写完文章后欣赏便于理解) 自己的作品一样。) 1 .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 (或多音字) 注音( ) 树 水波粼粼 霎 ( ) 时 桑 ( ) 嫩( ) 芽 背 ( ) 起了母亲 ( ) 散步壮 ( ) 强强 背 散 勉强 ( ) 我背 ( ) 上的?? 散 ( )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 是 ,使孤 苦无依的人获得 心灵的慰藉;爱心 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风筝导学案 评价班级 姓名 组别 2010 A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C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B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D 、一片冬日的阳光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导学案答案修订稿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导学案答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

课题:《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班组姓名教师评价三案用时 2课时 【预习案】 【学习目标】: 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二、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材助读】 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 卢梭名言: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预习自测】: 一、基础梳理(给以下词语注音并解释): 殷切yīn qiè:深厚而迫切 目不睱接mùbùxiájiē: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舆论yúlùn:众人的议论 遐想xiáxiǎng: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 充溢chōng yì:充满、洋溢、流露;众多。 沉湎chén miǎn: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二、整体感受文本: 1.理清思路 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我的疑问】: 【探究案】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探究一: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文本对象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则与理解文章主旨密切相关。从文本中看,作者笔下的“大自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按自己的意愿建造一个有着人类真正的快乐的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与我们平常所提到的“大自然”有所不同。在作者眼中,“大自然”是纯粹的、自由的,是一块未经人类干扰过的想像天地的载体。在这个天地中,想象是无拘无束的,思想是自由自在的,快乐是甜美纯洁的:这一切均体现着卢梭亲近自然,提倡自由平等的观点。也因此,他如此地迷恋着自然。 探究二:研读第一部分文本——生活层面 (1)请你找出作者那一天的行踪。 清早看日出上午做杂事 中午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 (2)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 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是急于想表达对逃离世俗、走向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融入大自然,和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成为自己的主宰。 (3)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开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 金色燃料木

《 散步》精品导学案

导学案 6 散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章通过写一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经历,让人领悟到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2.走近作者 莫坏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学法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学习之旅(温馨提示: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理解)(建议你这样读: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画线的字(或多音字)注音. 嫩( )芽霎( )时桑( )树 水波粼粼( ) 强 ( )壮 ( )起了母亲散步( ) 散 勉强( )( )( )文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两全:

③各得其所: 2、选择填空。 爱心是,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读6-7自然段(建议你这样读: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思考问题: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体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公开课散步导学案模板

201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我的老师》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我的老师课型:新授编写:马树国审批:备课组【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我能行】 一、整体感知 1、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基础达标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霎.()时②chāi( )散③委qū() ④水波lín lín() ⑤各得qí()所 ⑥pū()着。⑦后来发生了分歧()。 (二)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1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 4 ________ ________ .拆() 折() . 幼() 幻() .熬() 遨() . 芽() 讶() ?????? ?????? (三)、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线的词语。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3.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合作探究我快乐】 一、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陪老人散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老人走路很慢,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歇息。 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 (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二、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9)概括课文主旨: 【精彩展示我最棒】 课内阅读 (一)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导学案答案

23《散步》导学案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一、课前自读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培根※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霎.()时②chāi( )散③委qū( ) ④水波lín lín( ) ⑤各得qí( )所 2、整体感知 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陪老人散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为老人走路很

慢,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歇息。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 (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 (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要的是哪“两全” 呢? (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 (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三、学后记。 课文主旨: 写作手法:

散步导学案答案

《散步》导学案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审核人: 《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导入: 谈谈其中的道理,同样是散步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体现的又是另一种道理,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之中。 1、积累“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捷足先登预习掌握 1、走近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写作背景。 《散步》写于1985年。写作此文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叹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捡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 3、(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 水波lín lín()()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 4、理解词义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二)彰显本色自主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