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预后因子,对于NSCLC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我国肿瘤医务工作者来说,CEA、CYFRA21-1和NSE是否适用于中国晚期NSCLC人群化疗检测和预后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入选患者为组织或细胞病理确诊、影像学分期为IIIB和IV期的NSCLC初治患者,都具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预期生存时间大于三个月,无主要器官功能障碍,且骨髓象及肝肾功能正常。对入选患者,本项研究采用三代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至少4个周期。所有样本在-77?冷冻保存,采用商业化的CEA,CYFRA21-1和NSE试剂盒进行标本的检测。在第一次化疗之前和第二个化疗周期之后分别采集样本。选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分析法统计生存率差异,ox’s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多因素分析,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并采用RE-CIST标准在每两个治疗周期进行有效性评估。TTP(疾病进展时间)和OS (总生存时间)自化疗开始时间算起。研究发现,治疗有效组的TTP时间显著延长,PR(部分缓解)对照组的TTP中位值为9.7个月,而进展(PD)组的对应值仅为2.1个月。显示疗效和TTP显著相关。肿瘤标志物CEA降低与升高或保持的患者,其TTP中位值为分别为9.2个月与4.3个月;CYFRA21-1降低与升高或保持的患者为9.1个月和4.2个月;NSE降低与升高或保持的患者为8.7个月和4.7个月。可见,放疗有效和CYERA降低是TTP的预测因素。此外CEA降低组及NSE降低组也显示出TTP延长的治疗效果。OS方面,研究所选35名患者的一年生存率为69.4%,OS中位值为19.2个月。和TTP的情况类似,治疗有效组的OS同样显著延长。而除NSE无相应反应外,其余两种肿瘤标志物都显示出指标下降和OS显著延长的对应关系,CEA和CYFRA基线正常组OS都显著延长。CEA降低与升高或保持的患者,其OS中位值为分别为30.1个月与14.1个月。这说明CEA降低,CEA基线和CYFRA21-1都是OS的有效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CEA、CYERA、NSE等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评估治疗的疗效、选择后续的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尤其对影像学不可评价的肿瘤意义重大。其中CYFRA21-1可作为TTP的独立预后标志物,CEA可作为OS的独立预后标志物。不过,肿瘤标志物用于初次治疗后无症状人群的随访仍存争议,但选择合适的标志物连续监测对肿瘤手术效果和复发提供早期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新辉,胡晖,杨杰,等.C-12多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国医师杂志,2010,6(7):34-36.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张春丽

文登市整骨医院,山东文登2644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老年人人口增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痛和骨折直接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分析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吸收抑制剂;异黄酮;骨矿化药物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1.7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4812-02

1骨吸收抑制剂

1.1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缺乏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可以有效预防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雌激素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凋亡。长期应用雌激素可能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肌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心脑血管病,有研究表明口服标准剂量雌激素能够明显的增加骨密度和降低骨转化,而且不增加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和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但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常雌孕激素合用,孕激素不仅能对抗雌激素的子宫内膜增殖作用,同时可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1.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非激素制剂,可以选择性的与不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对不同的组织雌激素受体表现出不同的激动或抑制作用,从而产生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其根据结构不同,在组织中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骨、脂肪代谢和脑组织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而对乳腺和子宫则具有雌激素拮抗作用[1]。因此其治疗效果和雌激素相似而没有潜在的乳腺、心脏上的副作用,临床常用的是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

1.3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抗骨吸收的一种人工合成药。它能紧密地吸附在羟磷灰石的表面,在体内和体外均显示出强的抑制骨吸收作用。其特点是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抑制破骨活动,阻断病理性骨溶解,对抗癌症引起的高血钙症,但无抗癌作用。其抗骨吸收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直接改变破骨细胞的形态学,从而抑制其功能;②与骨基质理化结合,直接干扰骨吸收;③直接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如IL-6、TNF的产生;

④双膦酸盐与骨的羟磷灰石结合后,羟磷灰石被溶解成“无定型”磷酸钙和“无定型”磷酸钙转变成羟磷灰石的双向过程均被抑制。但当其一旦结合进骨基质后,在骨吸收活动期也能被破骨细胞摄取,进入细胞的双膦酸盐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如减少乳酸的产生,抑制溶酶体酶、焦磷酸酶的活性以及前列腺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破骨细胞“麻痹”。其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制动引起的骨质疏松、骨肿瘤、炎性骨病等;还可用于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肝素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采取低剂量连续给药,或者采用间歇周期给药。

1.4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激素,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目前常用的有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人降钙素和猪降钙素(pCT)。以前2者最为常见。对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效果尤其好。是治疗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其具体作用是[2]:①高钙血症时,CT分泌增加,抑制骨钙释放入血液和细胞外液,但血钙仍继续进入骨内,导致血钙降低。②直接与其在破骨细胞的受体结合,刺激产生cAMP,再激活蛋白激酶。短期内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长期则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减少其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③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使尿钙、磷排泄增加,血钙、磷降低,同时增加钠、镁和氯的排泄。有研究表明CT的作用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对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间歇性给予CT,而对正常或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则应联合应用骨形成促进剂。

1.5异黄酮及其衍生物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样效应而无明显雌激素样副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具有确切的防治作用。其主要存在于大豆及其制品中,俗称大豆异黄酮。可用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对维持骨的柔韧性也具有一定作用,可避免或减少骨折的发生

2骨形成促进剂

2.1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参与骨代谢及骨转换的重要激素之一,由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PTH可与受体结合,通过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及钙离子依赖的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途径发挥生物作用。既有成骨作用,又有破骨作用。间歇给药PTH可以增加小梁骨,改良小梁骨和骨皮质微结构参数,从而促进骨形成,使骨量增加。有研究表明睡前给予PTH加补钙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3]。

2.2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甲羟戊酸。而甲羟戊酸可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的启动子[4]。从而能刺激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恢复骨骼微细结构、增加骨强度,使骨更强健,降低骨折发生率。

3骨矿化药物

3.1钙剂钙剂治疗骨质疏松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这类药物能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的过渡分泌,促进骨的形成和保持骨骼强度,使骨质疏松的症状减轻。钙入量不足可降低骨峰值和随衰老所致的骨量丢失,因此补钙对所有患者都是很重要的。

3.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活性维生素D药物可促进钙的吸收,并可协同PTH、降钙素的作用,使旧骨释放磷酸钙,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促进骨钙化和骨细胞功能。常作为辅助治疗。

4中药

中医药认为肾虚、脾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其治疗多以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总之,临床上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病因,合理应用各种药物,预防和治疗并重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1]Verit FF,Oguz H,Ozkul Y,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tibolone onocular function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Arch Gynecol Obstet,2007,275

(4):255-261.

[2]屈悦.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蛇志,2008,20(1):50-54.

·

2184

·No.11(下)2012

中国保健营养

CHINA HEALTH CARE&NUTRITION综述

[3]Chuengsamarn S,Suwanwalaikorn S.Comparing 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post meal and bedtime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crosslinks and PTH levels in postmenopausal lost eopenic women[J].J

Med Assoc Thai,2005,88(1):S12-S20.

[4]郭世拔.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其理论基础[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94.

内镜技术在妇科不孕症中的应用新进展

陈双凤1(综述)王维琴2(审校)

1.内蒙古医学院研究生学院2011级临床五班,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摘要】目前,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以及女性患者对其手术创口的美观性要求的增高,内镜微创技术作为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的方向已逐渐为医患双方所接受并在妇科疾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宫腔镜、腹腔镜)也正在日益更新,以此来丰富和完善传统的治疗模式。本文就内镜技术在妇科不孕症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为今后利用内镜技术对妇科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生育镜;不孕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1.7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4813-02

不孕症,是指在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妊娠者。其中,未经不孕而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一年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引起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因素为输卵管炎,其次为排卵障碍、子宫因素、宫颈因素等[1]。21世纪,不孕症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2]。现在,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以及女性患者对其手术创口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镜微创技术作为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的方向已逐渐为医患双方所接受并在妇科疾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内镜技术(宫腔镜、腹腔镜)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正在日益更新,以此来丰富和完善传统的治疗模式。本文就内镜技术在妇科不孕症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为今后利用内镜技术对妇科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1宫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宫腔镜是一种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它不仅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并且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在直视下取材或定位刮宫。它大大提高了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更新、发展和弥补了传统诊疗方法的不足。

1.1单纯宫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上的应用Feghali等[3]在研究宫腔镜下的体外人工受精时回顾分析了145例体外试管人工受精前宫腔镜检查的结果,发现有45%的受试者宫腔有异常。其中最常见的异常为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等,其次为子宫肌瘤。以下病变在治疗后,其妊娠率基本等同于正常宫腔妇女。其中,子宫内膜炎的患者在经抗生素的规范治疗后有40%患者一个月后妊娠。所以,宫腔镜因其体积小、创伤少、可直视宫腔内病变等特点,大大减少了传统方法如常规宫腔内输卵管通液、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等,造成的宫腔疾病漏诊率和误诊率以及副反应,明显提高宫腔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因此被誉为现代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标准[4]。

1.2超声与宫腔镜联合应用在不孕症上的临床应用价值Taylor等[5]在研究子宫和生育的关系时发现在复杂的生殖器官畸形(如单角子宫等)的女性患者中妊娠率降低,所以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可以改善此类疾病患者的正常妊娠率。最新研究[6]表明,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及定位诊断性刮宫可以明确宫内残留妊娠组织的性质、位置、大小及是否合并其他宫内疾患。因其在清除子宫内妊娠物残留时避免子宫创伤,所以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7]。

2单纯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项专业性技术很强的内窥镜手术因其创伤小,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不留疤痕等优点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8]。

2.1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中的腹腔镜应用在不孕症的患者中,女性不孕症者所占比例为50%-60%,其中又以输卵管性不孕最为常见[1]。因此,准确判断输卵管的通畅度及阻塞部位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Papaioannou等[9]在输卵管评估测试中明确指出,应用可视盆腔脏器腹腔镜的同时行美蓝通液,可迅速准确地了解输卵管的通畅度、阻塞部位。因此,腹腔镜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最佳方法。

2.2无排卵性不孕症中的腹腔镜应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也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学和生理学改变主要为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以及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增高。其治疗一般为促排卵药物及一些中药。但PCOS常合并有其他不孕因素如输卵管黏连闭锁等原因使PCOS患者在服药疗程后仍无法妊娠。因此,Thessaloni-ki[10]认为行药物促排卵大于等于3周无效者应行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治愈率。

2.3子宫因素性不孕症在导致不孕症的子宫因素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很大比例。并且据报道[11],在不明原因的不孕者中有1/3的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腔镜的使用改善了以往传统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特别是“内凝热-色实验”能够发现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从而可以确诊I、II期无临床症状与体征仅表现为不孕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随后,Liu等[13]在研究腹腔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证实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的最佳方法。

3宫腹腔镜联合技术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近几年来,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对于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的报道层出不穷,本文就不一一列出。现就最新进展作一概述。Godinjak等人[14]在探讨是否需要在应用过诊断性腹腔镜的不孕症患者身上常规应用诊断性宫腔镜时一致提出,在治疗前完成诊断性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断性宫腔镜的检查在不孕症患者的病因上尤为重要。据最新报道[6],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和(或)B超诊断和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疗效确切,从而能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4生育镜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生育镜,其前身为经阴道注水腹腔镜(THL)。THL是一种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的妇科内镜新技术,它是用一穿刺套管经过阴道进入盆腔,然后再顺其管道注入温生理盐水作为盆腔膨胀介质,最后放入微型腹腔镜(3mm),观察盆腔。Brosens等[15]在研究THL时提出THL由于可以直视盆腔内宫体后方、输卵管、卵巢、盆腔有无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所以可准确检查出导致不孕症的盆腔因素,经计算,其与标准腹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为81%并且无阳性结果。最新研究[16]表明,超声监视下经阴道穿刺成功率高,可避免穿刺针具意外损伤盆腔脏器,超声显示盆腔粘连与腹腔镜检查有相似结果,对提高不孕症的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5微型腹腔镜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微型腹腔镜是指直径<5mm的腹腔镜(包括显微腹腔镜)[17]。毋庸置疑,其对腹壁创伤更小,术后腹痛更少、更轻,恢复更快,预后腹壁更美观[18]。它体现了腔镜外科技术已向着更加微创的方向发展。

6无气腹腹腔镜在不孕症上的应用

无气腹腹腔镜,是应用特别的腹壁牵引器引腹壁,代替CO2气腹暴露盆腹腔空间而施行手术操作。适用于有气腹禁忌或无气腹条件的边远及高原地区。无气腹腹腔镜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开展,因其操作简便、费用低、患者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在妇科手术中,因其可直接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情况而可行不孕症检查及相应治疗。[19]

7结论

内镜微创技术作为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的方向已逐渐为医患双方所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各种内镜技术在优势上互补不足,使得安全性逐渐提高。我们相信内镜微创技术在妇科不孕症的诊治上必将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从而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多的不孕症夫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1.

·

3184

·

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

CHINA HEALTH CARE&NUTRITION No.11(下)2012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完整版)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 写在课前的话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危害较大。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患病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本课介绍的重点内容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通过学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危害及诊断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 WHO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NIH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由于这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所以其危害比较大。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及规范治疗必要性 骨质疏松的第一个特点是发病率高,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骨质发生率是女性56%,男性29%;大于6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70%的骨折可以归因于骨质疏松。第二个特点是致残率高, 1/4的人需要家庭护理,长期卧床带来褥疮、肺炎、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第三个特点是死亡率比较高,髋部骨折两年内的死亡率是25%。所以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危害较大,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思路

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的思路是早期要看有无危险因素,有无临床表现,据此进一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诊断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或治疗原则。同时要进行早期的识别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骨折初次和再次发生。很多骨质疏松没有症状,有一部分人有疼痛感觉,所以最常见的两个治疗目标第一个是针对疼痛,消除疼痛,第二个是最终目标治疗骨折。对于低骨密度,没有骨折的病人干预的目的是要预防和减少发生第一次骨折。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了一次骨折,治疗目的要预防发生第二次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初次发生和再次发生。 二、抗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 (一)抗骨质疏松需治疗的人群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上) 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自然衰老过程中人体组织器官系统退行性改变在骨骼系统出现的症状,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者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后者主要与年龄增加衰老有关。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损伤骨代谢所诱发的骨质疏松,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营养状况等有关。其症状为胸、背、腰、膝等部位疼痛、四肢无力。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方法多样。鉴于其发病的因素较多,以一种药物或一种治疗方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一般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促进骨矿化剂如钙制剂、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等;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氟制剂以及对症治疗,如骨质疏松症伴疼痛者给予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选择钙制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抑制剂(双膦酸盐尤其是阿伦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这也是目前被认为较好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甚至逆转老人骨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妇女绝经后,一般主张在钙制剂加维生素D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又称替代疗法。因为绝经期雌激素分泌减少,是随后骨密度丢失的重要原因。 使用雌激素能预防骨质疏松,用于停经早期预防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快速丢失,使用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适用替代疗法的妇女仅是少数,剂量应个体化,初始剂量宜小,并视症状和不良反应适当调节到有效应的最低量,初始期1~3个月应找出适宜维持量。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使血浆中雌二醇达到滤泡早期水平,雌二醇与雌醇之比大于1。从预防骨质疏松的角度考虑,雌激素替代疗法至少要应用5~10年,甚至终生,若症状缓解后立即停药则容易复发。尽量联合用药,雌激素与钙、维生素D、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的预防或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也可减少雌激素的用量。如与维生素D和钙并用,可减少尼尔雌醇的用量,而疗效相同;雌激素与雄激素联合用药,对有乳房肿胀疼痛、性欲减退和抑郁症状者效果良好,可考虑每日加服甲睾素5mg。应用雌激素还应考虑禁忌证,如怀疑或确诊乳腺癌、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或血栓塞者、胆汁淤积黄疸史者要禁用。心功能不全、哮喘、癫痫、精神抑郁、肾功能不全、雌激素可使水潴留,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病、子宫肌瘤等疾病患者要慎用。长期服用雌激素,要定期检查血压、肝功能、阴道脱落细胞,每6~12个月应体检、宫颈癌每年刮片检查1次。长期或大量使用雌激素者,一旦停药时应逐步减量。 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药注意的事项:雷洛昔芬主要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降低椎体骨折率。应用该药时,注意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肝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者要禁用。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下) 降钙素应用注意事项:降钙素主要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尤其适用于腰椎骨折。这类药物对外周及中枢性疼痛有镇痛作用,适用于各种有疼痛症状的相关骨病,是治疗各种高钙血症的药物之一。对蛋白质过敏者可能对降钙素过敏,应用前宜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精)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YYXH/T50-135— 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 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 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 2. 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 1.3.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 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 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 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 6甘草 6茯苓 12牛膝 15苍术 12仙灵脾 15加减偏寒加附子 6, 偏湿加薏米 12,防己 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 9克,日 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 9羌活 12香附 9川芎 15桃仁 9没药 9牛膝 12地龙 6甘草 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综述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综述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目前,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有以下三类:促进骨矿化类药物;刺激骨形成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关键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目前全球发病率已超过25%,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骨质疏松患者9 000 万,占总人口的7.1%,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 2.21 亿,那时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所以研究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基础治疗”及“强力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基础治疗是“钙+维生素D”营养或“钙+维生素D”治疗。一般来说,“基础治疗”比较安全,很少有副作用的发生,但是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的效果尚不肯定。强力治疗包括双磷酸盐类药、降钙素类药、绝经后的雌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等。一般认为这些药物能有效提高骨密度,较快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并能有效降低骨折率,但需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临床还流行着“三联疗法”:一是钙+维生素D+周期性的双磷酸盐/降钙素的应用,适合于老年性的骨质疏松合并疼痛较明显的患者。二是钙+维生素D+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则较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可使雌激素对于骨的有益作用最大化,又能有效避免其对乳腺和子宫的副作用,有取代传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趋势。现将目前临床上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促进骨矿化的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 钙制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为肯定的药物之一,目前市售钙剂有无机钙类、有机钙类、有机酸钙类、中药钙制剂类等,在选用钙剂时尽量选用钙元素含量高、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好、口感佳且价廉及服用方便的钙剂。维生素D 的缺乏将导致肠道对Ca2+ 的吸收减少,血钙浓度下降,进而刺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和骨损失。维生素 D 对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均能起到维持骨量、减少骨丢失、降低骨折的效果;研究表明,钙剂的补充只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其单用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同时服用钙剂和维生素 D 可预防骨折的发生,但单用维生素 D 不能预防骨折的发生,每日补充维生素 D 可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2 刺激骨形成的药物 2.1 氟化物: 近年来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发现应用氟化物治疗的患者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并未减少。氟化物与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或雌激素受体调节药雷洛昔芬联合应用,对升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2.2 甲状旁腺激素 研究表明,PTH既具有刺激骨质吸收的功能,又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功能。特立帕肽使椎骨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增加量超过所有抗骨吸收的药物,对骨骼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其治疗对象是患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特立帕肽和雷洛昔芬合用,可明显增加腰椎和股骨BMD,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用特立帕肽。Koval等[1]报道,特立帕肽可引起大鼠骨肉瘤发生率增加,且与剂量和给药持续时间有关。因此,特立帕肽在临床上是否有致骨瘤

骨质疏松疾病的中医治疗

骨质疏松疾病 1.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有什么不同? 中医治疗疾病与西医治疗疾病的显著不同是,中医比较强调对患者机体的整体治疗,认为只有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亦是如此,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其本质都是因为人体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所以其治疗主要着重于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阴阳归于平衡。它与西医那种“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2.中医对:骨质疏松症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 :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中“虚劳”、“骨痹”、“骨痿”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四型。 (1)肝肾阴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膝疼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El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宜补肾益阴,强身壮骨,方药以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 (2)肾阳虚衰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神疲倦怠、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上

宜温肾健脾,强壮筋骨,方药以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3)血虚水泛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四肢关节肿胀、麻木、乏力、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治疗上宜养血利水,方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 (4)气虚血瘀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或胸肋四肢关节刺痛、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暗、脉沉涩。治疗上宜益气养血,方药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3.目前有哪些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 :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中药主要有:人参、淫羊藿、骨碎补、川续断、熟地黄、牛膝、丹参、玄参、当归、麦冬、肉桂、杜仲、黄芪、防风、茯苓、甘草、葛根、芍药、萆薛、补骨脂、菟丝子、白术、山茱萸、甘菊花、肉苁蓉、五味子、红曲、枸杞子、蛇床子、金毛狗脊、桑寄生、阿胶、鹿茸、鹿角胶、木豆叶、自然铜等。虽然中药的不良作用比西药少,但并不是说没有,建议找专业中医医师辨证论治,指导用药。 4.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方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名的方药有很多,但治疗上应该辨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方药,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 1.1锻炼 运动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冲击练习”的孩子们,如跳跃可以导致更高峰值骨量出现在成年;对中老年人的影响为练习有利于增加或预防与年龄有关的骨质流失。 跌倒的频率和严重性可以通过保持肌肉强度,肌肉质量,柔韧性,流动性,平衡性和便于移动的练习来降低。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可通过负重有氧运动和渐进性训练来提高骨密度。 1.2补钙 适量的钙对预防骨折是至关重要的。推荐的膳食中钙的摄入量是根据年龄和性别差异每天1000到1300毫克不等。大多数人都没有达到推荐的钙摄入量,所以有时需要额外每天补充500到600毫克的钙。补充钙,特别是当结合维生素D时,可以减少在饮食中钙缺乏的人,如年老体弱者的骨丢失和骨折率。补钙也被认为是最优化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但也一些有关于补钙安全性的争论尚未解决。一项欧洲研究显示,服用钙补充剂的人心肌梗死率增加。目前关于该问题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1.3维生素D 在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是25-羟基维生素D,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骨折的发生率。建议70岁以下的人,每天至少600 IU;超过70岁的人,每天至少800 IU;那些阳光照射不足或严重缺乏的人群,每天可能需要补充1000-2000 IU。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时,应鼓励每天摄入1000-1300毫克的钙(理想的膳食钙量)。 2.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2.1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通过阻断破骨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骨吸收,能减缓骨

质流失,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大多数双磷酸盐类药物都具有相似程度的疗效。口服药物中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是首选,因为其具有成本低且每周一次给药,用药方便等优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不常使用的口服磷酸盐类药物。口服双磷酸盐受其在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影响的限制,所以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35毫升/分钟/ 1.73M2则不能服用。此外,它也能引起显著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因此吞咽困难,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也禁止服用。 2.2狄诺塞麦 狄诺塞麦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可逆地抑制骨吸收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加速破骨细胞凋亡。它增加了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并减少了椎体、非脊椎和髋部骨折。与二膦酸盐对比,狄诺塞麦可以在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中使用,但服用此药容易患低钙血症,因此钙和维生素D的水平基线评估应在开始服用此药前进行。 2.3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减少绝经后妇女骨丢失。尽管它降低了椎体骨折的风险,但它并没有减少非脊椎骨折的发生。雷洛昔芬是双磷酸盐或狄诺塞麦的一种替代药物,特别适合治疗年轻的绝经后妇女脊柱骨质疏松症。此外,雷洛昔芬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所以它适用于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者。但也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患者服药期间应给予重视。 2.4锶盐 雷尼酸锶能减少骨吸收,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2008 Cochrane 系统评价的三项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显示锶盐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后,椎体骨折发生率降低了37%,非椎体骨折在三年内减少了14%,但是,在治疗中监测骨密度比较困难。 最近有研究对此药的安全问题提出质疑,指出此药有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这也使得有缺血性心脏病,静脉血栓、外周血管或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禁用锶盐。锶在一些国家的使用量已减少,但它仍是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由于缺少活动和锻炼,见阳光的时间少,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不健康,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在年轻人中间也屡见不鲜。中医如何界定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吃什么比较好呢?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一、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

(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 骨质酥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衰老性疾病,同时妇女绝经后也多患此种病症。为了女性健康,让其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保健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从中医和西医角度进行病症的诊断、发病机理确认、治疗方案等等各有区别,想要了解最新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资料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知识的整合分析。本文通过介绍当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从病症的判断、治疗方案的确定、治疗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让读者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最新治疗手段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便能够有效防止相关病症的产生。 标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治疗方案;治疗手段 1前言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于其他病理原因的骨质疏松症,它产生的根源在于妇女绝经后雌性激素的大量减少,进而导致的大量钙质流失。病症表现为妇女全身骨量值的大幅度下降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的严重破坏,间接引发骨脆易折的骨骼病症[1]。我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受此病症影响产生的骨折、骨裂现象频繁,并且此病症在妇女绝经后几年内便初露端倪极大的影响了老年生活。由此病症产生的药疗费用以及养护金额绝大,因而它已经上升到了公共健康安全问题的层次。据调查我国有近1/2的妇女受此病症的困扰,因此其病因的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已经迫在眉睫,下文笔者将结合国内外病症研究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2]。 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发病机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表现为骨量以及骨密度的下降,因此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病情产生和发展悄无声息,不容易被患者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年老发生骨折时才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隐蔽性强、病理特征不明显等因素让体检和诊断检测成功率大大下降,因此单纯的临床病理观察确定治疗方式是不科学的。目前最为形式有效的检测技术为双能X骨密度测定[3],它根据骨量损失量进行骨质疏松症的判断,一旦受检测者低于正常健康人骨峰值2.5 SD以上,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考虑到骨质疏松症对于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需要尽早的进行病症诊断,对于患者要尽快的采取治疗和保养措施,如果一旦发生了严重的骨折、骨裂症状,在治疗外伤的同时要辅以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手段,增加骨量。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有着个体的差异:①存在骨折病史和骨脆的症状;②有家族骨质病史;③体重指数过低;④绝经较早的妇女;⑤骨质疏松治疗中的患者。具有以上特征的中老年人需要及时到相关医院部门进行定期检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症。 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产生中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解。西医认为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造成雌激素在女性体内含量大大减少,而雌激素担负着抑制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50:08.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刘萍英 [导读] 骨质疏松症根据病人的年龄,闭经日期,临床症状,X线表现,对中度和重度型的病人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刘萍英(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 163000)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9-02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断治疗 骨质疏松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按照不同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种。不论哪一种骨质疏松症,它表现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即骨质吸收增多,单位的含量减少,但现存的骨质仍属正常。 【临床表现】 发生骨质疏松部位的骨骼,可能有自发性骨痛或骨压痛,但都不太严重。老年性腰腿痛可因骨质疏松引起,但大多伴有骨质增生或增生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或压缩性骨折,特别是负重比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T12到L2之间,股骨颈、转子间和转子下等部位。老年性驼背者多有骨质疏松,老年性科雷氏骨折也与本症有关。实验室外检查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多属正常范围,而尿钙可能会增高。 【X线检查】 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表现为骨质的浓度减低,骨皮质变薄而且不均匀,骨小梁减少,小梁间的缝隙增宽。早期的骨质疏松最容易出现在骨端的部位,故有入主张以股骨颈的情况来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此外还有脊柱、骨盆也都比较明显。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为呈斑点状,骨内出现多个小的透亮区,这种现象是骨质疏松的开始阶段,随着病情的发展,转变或弥散状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的密度普遍降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其X线的表现皆如此。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变,诊断骨质疏松症关键是骨骼中骨质减少的程度如何,过去临床医生诊断骨质疏松主要根据X线平片上骨质的表现而定,这种目测法的诊断方式是很粗糙的,有时因受X线照片条件的影响,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只有在骨丢失30%~60%的情况下才能得出骨质疏松的诊断。使用股骨颈骨小梁计数法比前者稍准确一些,但受部位的限制。还有一种诊断法,是用不同厚度的铝板对比法和右手第二掌骨骨皮质厚度测量法,用计算骨皮质的厚薄来测定骨质疏松的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世纪60年代以后经过20余年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在体外测定骨密度的多种方法,例如定量CT、光子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光子散射法骨密度测量仪、中子活化分析法测量骨密度、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法测量骨密度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骨密度的测量越来越达到科学准确的地步,对了解人体骨丢失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使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我国骨伤科技工作者使用SPA法测量骨密度已建立了数据库,也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时代。 骨质疏松症根据病人的年龄,闭经日期,临床症状,X线表现,对中度和重度型的病人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须与骨转移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软化症、骨髓瘤等进行鉴别诊断。因为这些病有的有溶骨性破坏,有的有骨质结构不良,容易混淆,但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可鉴别之。 【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对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应注意供给富于蛋白质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质的食物或药物,多作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坚持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有胃肠道功能障碍者,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胃肠道的吸收机能,对绝经后的妇女,有必要时可使用雌激素,但不可长期使用,应按疗程有计划地进行,以免产生副作用。对于长期固定的肢体应及时解除,恢复活动。不过多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病进行医疗时要注意慎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及肝素等避免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近些年来,我国骨科工作者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治则,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老年型的,多主张益气补肾的治疗原则,药物有黄芪、鹿角、龟板、人参、枸杞、熟地、杜仲、骨碎补、威灵仙、透骨草、生南星、伸筋草等,或配以丹参、枳壳、牡蛎、蛇床子、肉苁蓉、黑豆、酸枣仁、山楂、神曲等安神健脾、疏肝通络、滋阴潜阳之剂,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或消失,达到密骨、健身、回春之目的。 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应以补肾坚骨、调节骨的代谢平衡为治疗原则,药物有黄芪、丹参、淫羊藿、木香、桃仁、黑豆、灵仙、杜仲、熟地、骨碎补等,有填骨生髓、补肾壮骨、调节血钙及激素的平衡,有效地缓解因激素突然减少引起的骨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密度增加。 近些年来,我国骨科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的形态学、生化学、内分泌学、微量元素及细胞学等先进仪器,验证并探索了祖国医学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则与药物疗效的正确性,发掘出多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我国和世界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改善和提高老年性群体的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居云,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年04月01日. [2]黄宏兴,柴生,黄红,陈希,陈彦东,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6月24卷3期.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附件2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1996)。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与中医学医籍中记载的“骨痿”“骨痹”“腰背痛”等近似。中年之后,烦劳过度,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内盛,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虚者愈虚,盛者愈盛,肾精匮乏,髓无以生,骨失所养而发骨痿。腰为肾之府,腰痛的病因虽多,但终与肾虚有关。可见与骨质疏松症相近的骨痿、腰痛等症,其本皆为肾虚。至于疼痛的原因,中医学认为“不通”和“不荣”均可引起疼痛,肾阴亏虚,骨失濡养,虚火内盛,灼伤脉络,可致疼痛;肾气不足,鼓动乏力,

气虚血瘀,闭阻经脉,亦可引发疼痛。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有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考虑到骨质疏松症的疗程较长,在立题之初,应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充分考虑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组方合理,方证相应。 本指导原则旨在用于指导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设计。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各有不同,临床表现、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有一定区别,因此,临床试验应作为两个病种分别设计和观察。 本指导原则所提出的要求,只是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和认识,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除了药品监管法规和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以外,其他不要求必须强制执行。如果申请人能够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临床试验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也同样获得认可。同时,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的发展,疾病诊断、治疗的手段会不断改进,临床试验的要求也会随之更新,因此,本指导原则也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在更加科学、合理和方法公认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修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指导原则不能代替申请人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现药物作用特点的临床试验设计。申请人应根据所研究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定位,在临床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进展以及临床实际,并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96—

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中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危害巨大。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历经两版面世,为指导、规范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理念、药物不断发展,指南的更新呼之欲出。 睽违6年,201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终于问世。与旧版指南相比,新指南在理论内容上更完善,在实际操作中更实用,如一座崭新的灯塔,照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之路。 纵观新指南,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更新—— 1流行病学:防治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新指南引用的最新流调数据令人忧心: 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目前估测我国患者人数已远超过以上数字。 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其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 亿元、1320亿元和 1630亿元。另一方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 1/4。笔者深有体会的是,在基层医院,受检测设备、药品等因素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率极低,防治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2发病机制: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失衡 新指南首次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进行阐明,弥补了旧版指南的不足。简单来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疾病,骨转换失衡,即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失衡是其的主要发生机制。新指南使用了下面这张图(图1),对发病机制作出高度概括,便于理解记忆: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

哈喽,亲们今天小编真的真的很努力6:00就起床了,要知道我昨晚三地点多才睡觉的,亲们不要为墨香鼓掌么?来小花花撒起来~喔耶!!!O(∩_∩)O哈哈~好了,不多说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疾病的防治方法,骨质疏松。 大家是不是认为这是老年人一定就会得这种病?其实不然。 首先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病因吧。 这是一张正常人的X片 其实看起来十分密实的骨头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

而那些细细的支柱就是骨小梁 正常人的骨小梁是很致密的,而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的骨小梁就很稀疏,我们看一下两张图对比一下吧!

因此患骨质疏松的病人的骨头承重就不行了,一压就断了。因为骨质疏松会让骨头中的支柱骨小梁越变越细,稍一受力就会造成骨头内部的坍塌,也就是医生们常说的压缩性骨折。所以病人常常骨折,疼痛难忍。这该怎么治了?有人说补钙,这貌似是对的,可是你要如何补呢?疼痛难忍的病人难道就没补钙么? 其实不是补钙没用,而是方法不对。一天钙片吃吃吃,维生素D3补补补,你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吸收,所以病还是没有缓解。 这个时候,建议去大医院找中医。因为大家知道西药的副作用很大,而骨质疏松又是一个慢性病,我们的身体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副作用。 中医开方的原则一般是补肾健脾活血止痛,补肾的药像骨碎补、川怀牛膝等,补骨脂像杜仲,健脾用像茯苓、白术等,活血用像川芎,止痛用细辛等。这些汤药一定很有效,可是味道实在很难喝,而骨质疏松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药汤喝不下而且熬汤很麻烦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病人一定想要口感好,又不要量多,携带方便的药吃一吃,这个要求可以被满足么?如果你已经喝汤药喝了两三个月,提这个要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一般是换成口服膏状体的药。临床证明,它不影响食欲,也不会影响胃部消化系统。 亲们是不是想问既然膏这么好为什么一开始不用膏呢?别急小编这就为你解答。 膏者,滋也,缓也。它的药效不及汤药迅猛。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调理,所以膏方就显得特别适合病人。中药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而汤者,荡也。它的特点是峻猛,起效迅速,急性期是最适合的,可以针对患者情况随症加减,但是当急性期过去了,就不适合用汤药了,这个时候膏方就显现它的优势了。膏方的材料要比汤药的料多很多,能够兼顾到患者的五脏六腑,用药的量比较多,力量比较强,药效时间长,但是它的劲儿并不猛,这就是它柔缓的特点。 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人人都会得,只能听天由命。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可编辑)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16 7 Vol 16 No 7 第卷第期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年月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 郭杨马勇

2 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 10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 律方法检索近年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 对其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处方多以右归丸左 归丸归脾汤身痛逐瘀汤等加减用药多涉及熟地黄杜仲 淫羊藿枸杞子黄芪当归白芍蛇床子桃仁红花等结论骨 质疏松症的中医内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 大法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处方分析中医内治 〔〕 R285 6 〔〕 B 〔〕 1005 -9903 20 10 07 -0 188-04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2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中基本处方 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针对其肝肾不足脾通过归纳分析发现所有验方的基本方都来源

气亏虚瘀滞阻络病机用药组方通过提高骨量纠 于右归丸左归丸归脾汤身痛逐瘀汤等在此基础 正骨结构及改善骨转换 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方上加减化 裁而成各自的经验方有的以经方加减 10 35 〔1 〕 降低了骨折发生率对近年位医者防治骨质 为名如加 减左归丸有的自拟方名如壮骨益髓 35 〔1-3 1 〕〔2 〕 疏松症的张经验方进行总结分析 汤等

1 处方中常用药物 2 1 右归丸 右归丸为明代名医张介宾所创记载 35 84 在张常用验方中涉及中草药味使用频 《》 于其著景 岳全书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 10 率最高的有味依次为熟地黄杜仲淫羊藿枸 效方中附 子肉桂鹿角胶补肾温阳益精养血熟 10

骨质疏松常见治疗药物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伤,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二、骨质疏松的分类 临床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的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目前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三、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常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静悄悄的流行病”,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后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严重者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骨质疏松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骨质疏松的诊治 其诊断主要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和(或)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五、生活方式的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及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和营养,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上午11:00至下午3:00间,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

15~30min,但避免强烈阳光直晒,每周2次,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规律运动包括适度的负重训练、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乒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应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六、骨健康补充剂 01 骨健康补充剂主要包括钙剂和普通维生素D,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同时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补充剂。 温馨提醒 1.碳酸钙含钙量高,易溶于胃酸,吸收率高,但需注意上腹部不适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2.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反应小,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3.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02 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常见的钙制剂中含有维生素D成分),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日照不充足的骨质疏松患者,每天建议补充600~1000IU的普通维生素D,也有研究报道对于维生素D缺乏患者每天补超过2000IU的维生素D,可增加骨密度。 温馨提醒 1.定期监测患者血清25-OH D和甲状旁腺素水平。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西药主要用骨营养补充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上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手段之一。骨质疏松症与中医的“骨痿”、“骨痹”等比较相似。 一、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的专业术语,从临床症状看,与中医的“骨痿”、“骨枯”、“骨痹”、“骨极”比较一致。《素问》中曾记载痿躄、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骨重不举、骨髓酸痛等,与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表现中的足疼不能着地、腰背痛、驼背、关节屈伸不利等相符合。而《备急千金要方》对于骨极描述为: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因此,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骨极”等范畴。 二、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其中大多临床医家认为与肾虚精亏、脾胃虚弱、肝失条达、血淤等有关。 (1)肾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肾生骨髓”,说明肾的生理功能与骨及骨髓有关,若肾精不足,骨髓失养,骨骼生长发育不良,骨质脆弱,易于骨折或者骨质疏松症。《景岳全书·痿证》曰:“肾气热,今水不胜火,则腰脊不举,则骨枯而髓虚,发为骨痿”。无论是《素问》还是《景岳全书》都道明了肾与人体全身骨骼的关系。有研究发现临床通过补肾固本治疗的方法可以改善骨钙素、降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从而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还可以提高激素水平,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肾虚患者临床症见腰酸背痛、肢体软弱、女子经少或提前绝经等,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总结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 甘肃中医学院张卫成 骨质疏松的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 1、脆性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最终体现,有过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2、骨密度测定: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骨折发生的危险与低BMD有关,若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 (1)骨密度测定方法: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其他骨密度检查方法如各种单光子(SPA)、单能X线(SX 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等根据具体条件也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 (2)诊断标准: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现在也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为正常,-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