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哈姆雷特的人生抉择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哈姆雷特的人生抉择

/视界·外国文学研究

SHORT STORY 2012/12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哈姆雷特的人生抉择

刘艳芳

一、引

《哈姆雷特》是世界戏剧史中的一部经典巨著,讲述的是众人皆知的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内容情节和历史传说中的差别不大,没有非常奇特之处。但是在人物性格、形象刻画上却独具匠心,引人深思,可谓是戏剧史上一个巨大的突破。作者用语言

赋予了这个灵魂人物—

——丹麦王子当时先行的人文主义思想,并把他创作成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物,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文学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形象。

每一个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形象各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这表明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多重性,也表明了其性格魅力的永恒性。人的性格展现于人的行为、语言及作出的人生抉择中。是什么样的言行和抉择成就了哈姆雷特这一恒久的人物形象呢?有人根据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出解释,有人根据某种相关理论寻求答案,也有人根据自己想当然的推论得出结论,种种解释,总不能让读者和评论者完全同意接受。以理论为依据的解释,见解虽独特却有种“理论为先”的牵强附会和扩展无限的弊端,如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恋母情结”来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特征,认为叔父的“霸母窃国”某种程度上替他实现了童年“恋母嫉父”的无意识欲望,因此他对这一特殊仇人的敌视仇恨被良心的踌躇犹豫所取代,故而延迟了复仇的时间,使他成为一个忧郁王子;(弗洛伊德,1986:165-170)一些西方评论家认为,哈姆雷特的复仇悲剧是由于他忧郁失望,向往死亡造成的;(马迅,2007:7)这些结论不免牵强,因为没有足够的文本论证予以证明。因此,对于如何阐释哈姆雷特的人生抉择,须紧紧围绕文本本身,做到有的放矢。据此,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视角,紧密联系文本来实现这一目的。

二、哈姆雷特人生抉择的解读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的学说,并主张每一真理,每一行动,都

包含有人类的背景和人类的主观性在内”

。换句话说,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认为人的主观性是人的一切抉择以及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同时,存在主义又非常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和创造性,认为个人具有超越性,能不断超出自己的界限;而

且,在此过程中,个人亦能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造就自己。人生的蓝图是个人自己设计的,实现的多少决定着人的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刘放桐,1996:473-536)

人是在社会历史中存在的,具有历史性。人的存在的历史性表现为每一个人总是处于某种处境(状态)中,这种历史限制个人的自由抉择,以此在不同的处境下,相同的个人总会作出不同的抉择。

哈姆雷特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极具戏剧性,使他短暂的生命也很戏剧化。最初,他是一个具有理想报复、勇敢智慧、热爱生活的人文主义者;但命运多舛,父死母嫁、王位被占、权力丢失。诸多骤变让哈姆雷特开始迷茫,怀疑人生的真谛,使无忧无虑、纯真善良的他陷入沮丧和痛苦之中。生活的变化改变了哈姆雷特对世事的看法,他开始试着寻求真实的生存法则,他计划复仇。但敌人算计周密,使复仇时机拖延;也因证据不足,而不能轻举妄动,致使复仇迟疑拖延。从表面上看,他一筹莫展、孤独无助,事实上,这正是个人存在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作出的自由抉择,是个人面向未来而进行的谋划、生活和行动;是个人在不断地设计、选择、创造自己,从而超越自己的一个历程。哈姆雷特在其人物形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即他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三种存在方式,即从快乐王子到痛苦王子,进而到积极王子的身份存在,这三种先后不同的存在也是就他个人所作出的人生抉择。

(一)以“快乐王子”而存在

存在主义能揭示人的存在状态背后的深刻社会根源,认为社会的矛盾和危机与由此加剧的人的异化现象有着密切联系。这说明了不同时期个人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和感悟。

正如存在主义的主张—

——人的存在状态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人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一样,哈姆雷特作为快乐王子而存在有其特定的家庭和历史环境,他的这种存在状态也是被决定的。首先,哈姆雷特出身皇家,是丹麦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一出生,即从他存在的开始便决定了他的王子身份。作为王子,他的家庭是幸福的,父王深爱母后,国富民安,社会和谐。其次,他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思潮形成的年代,求学于当时的新文化中心—

——马丁大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此种情景下,他是快乐的。快乐生活让他有美好的憧憬,内心充满奇异梦幻。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美妙无比的,

070

视界·外国文学研究

/

2012/12SHORT STORY

美好的一切让他坚信,人类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人类是了不起的上帝的妙笔,人类是天神,是万物中的精华。(梁实秋,2002:12)崇尚人性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点,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哈姆雷特和当时具有新思潮的人对世界的看法相同,他崇尚真善美,厌恶丑恶;他期待忠诚的友谊和美好的爱情,他尊敬父王,热爱母后,喜欢奥菲利亚,善待同学。在和周围的人交往时,他关注的是人自身的价值,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时代环境下,哈姆雷特选择了以快乐王子的身份而存在,他的这一抉择印证了存在主义的这一主张,即“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的学说,个人的每一真理,每一行动,都包含有人类的背景和人类的主观

性在内”

。(刘放桐,1996:473-536)但生活不是变化多端的,人的存在状态也会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二)以“痛苦王子”而存在

存在主义先驱萨特认为人的自由与个人肩负的责任、个人的烦恼、孤独、沮丧、悲观和绝望等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是个人诸多情绪变化的根源。即人在能够自由选择时,个人的情绪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人在失去自由不能自主时,容易滋生悲观绝望情绪。同时,人的自由也是人们感到烦恼的根源,正是人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所以会潜意识地追逐自由、利用自由,而不能够逃避自由;一旦人不能够逃避自由,就不可能逃避面对种种可能性作出抉择,就不能逃避对所进行的选择负担责任。烦恼意味着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感。逃避自由、逃避选择、逃避烦恼,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不诚”。人们会有孤独寂寞感,原因是人们在自由选择时无法依靠他人或者其他外在的因素,而只能依靠自己,自己行为决断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与自己有关,全由自己负责。人们之所以感到绝望,是因为只能信赖自己,无法信赖他人和社会。(刘放桐,1996:473-536)

哈姆雷特以快乐王子身份的存在因一系列的变故而很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环境和条件。大学时代的无忧忧虑、从容生活让他对人生充满幻想,然而大学的生活和当时丹麦的情况却大相径庭,丹麦的境况让他无所预料、可怕得难以置信。心中敬重的父王无端死亡,敬爱的母后竟下嫁给叔叔,叔叔成为新国王,城堡中原有的尊贵安详一去不返,却充溢着丑恶。新的君王生活奢靡无度;朝臣见利忘义、见风使舵;旧日的至亲密友也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和敌人串通一气,就连自己心爱的天使奥菲利亚也不能体会自己的苦楚,而被敌人利用。至诚的爱恋、忠贞的友谊、亲密的关系,所有这些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美好观念都成为破碎的梦。(满春燕,2007:71)面对这一切,哈姆雷特极度痛苦、精神崩溃、沮丧万分、孤苦无依、迷茫无助。从存在主义的观点看,哈姆雷特个人作为一个存在状态,所经历的种种痛苦、所产生的种种绝望、悲观情绪是他个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环境的最真切体验,正是这种亲身体验使他卷入无助漩涡,使他个人从快乐的存在转变为痛苦的存在;同时,也正是这种情绪驱使他去采取行动、进行抉择。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缺乏理性的情感、尤其是厌恶、抑郁、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甚至能扭曲个人对他人和世界的理性认识。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人的存在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志,是实现被决定的事实,因为个人无一例外地是这种被普遍接受的、纯思维的、偶然的表现。由于人的存在是被决定了的,人的自由也就成了能被理解的一种必然性,而与自由相关的人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则成为普遍理性的附属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是不自由的,从存在一开始就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自主和独立,失去自主决定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继而也终将使自己淡忘身上肩负的重任,磨灭了人们在伦理上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可能性。

王子哈姆雷特的人生梦想遭遇破灭,面对人生毁灭性的打击,他沮丧、忧郁、彷徨,种种表现如下:父亲亡灵的显现让他开始怀疑事情的真实,因害怕其敌人叔父发现,而开始假装疯癫,以查出事

情的真相;当他明白叔父克劳迪斯—

——在位的国王是杀害父王、霸占母后、窃取皇位等所有恶行的行使人时,他决定报仇雪恨。令人赞叹的是,作为一个王子,他不仅洞察了敌人的恶行,还观察到了那时整个社会、时代乃至整个世界的罪恶,认为个人家庭的不幸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不幸,而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他认为世界是一座大牢狱,他的复仇就是抗击社会恶行的斗争,他要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改变时代,根除问题。然而他意识到敌人力量强大,不能轻易行事,不能像好朋友雷欧提斯那样,暴露计划,行动失败,定要慎重、思虑周密,决不能让敌人察觉。在时机不成熟时,他决定继续装疯以掩饰其计划,边等待时机,边思考如何行动。隐藏在疯癫外表下的哈姆雷特内心非常孤独。虽然好朋友值得信托,但他家庭的秘密却难以启口。和当前的国王、王后相对抗,他又痛心地发现心爱的奥菲利亚、好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竟然支持自己对抗的一方。因此,哈姆雷特一再拖延报仇时机,这又使自己陷入迷茫,无所适从,以致自我折磨,内心极度痛苦,即使利用伶人和福丁布拉斯来诋毁自身,也无法摆脱自责。面对世间道德标准的丧失、人生信仰的幻灭、痛苦无助的孤独,复仇延缓的无奈,哈姆雷特深深自责,良心不安,陷入忧郁,产生自杀情绪。所有情况表明,假装疯癫是当时的条件决定的,即使痛苦也是必须承受的,也只有装疯,才能让自己看透世间一切丑恶,才能更加体会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为下一阶段的计划作准备。(高笑梅,2000:82)

071

/视界·外国文学研究

SHORT STORY 2012/12

以痛苦王子而存在的哈姆雷特,不愿放弃自己的信仰,但因处于异己力量的包围中,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致使丧失挥洒自己个性和自由的部分权力,丧失自己作决定和作选择的自由度,因而无法改变现实。为了能够改变现状,为了复仇,也为了最终的扭转乾坤,痛苦的哈姆雷特决定装疯。他的这一决定是其受绝望、悲观、消极情绪影响的结果,他的装疯暂时使他放弃自己对个人未来和国家未来的责任,也放弃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权利。这种

责任的忘却体现在他误杀波格涅斯却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和负罪,把背叛的

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断头台是罪有应得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复仇心理;另外奥菲利亚的变疯和溺死也和他有很大联系,这更加深了他的痛苦。痛苦的哈姆雷特也想到了死亡,他的意志被迷惑,他渴望一死了之,逃避命运的打击和进退维谷

的痛苦,但自杀又是有罪的,个人自由要服从历史背景。历史总体性在任何特定时刻都决定我们的力量,它在我们活动领域和我们真正的未来中都规定它们的限制;它制约着我们对不能的东西和不可能的东西、真正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现在东西和可能是的东西、时间和空间所采取的态度。这样,对死后的牵挂,他不能行动;叔父的恣行罪恶,他也不能屈服;父王的苦难及他对父魂的承诺,使他更不能逃脱。他的内心在痛苦的挣扎。(三)以“积极王子”而存在存在主义认为:作为自由存在的个人,在作出任何一个选择时,要为此既对自己,又对他人和世界负责,应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联系起来。这是因为个人的选择要牵连到他人以至全人类。个人不仅应关心自己的命运,也应关心他人和人类的命运。一个人选择成为基督

教徒,不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也是为了一切世人的解脱。一个人投入一场战争,不仅要冒个人风险,

也要为全人类冒险。个人通过自己的选择在塑造自

己的形象时,也正是为人类选择,塑造形象

。“每个人都是这样,他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好像是在

众目睽睽之下,众人要他用行为来指导自己。

”(刘放桐,1996:473-536)作为痛苦王子而存在的哈姆

雷特,为了国家和社会而装疯的同时,时刻保持清

醒和警惕,时刻牢记着肩负的重担。联系到自己存

在的身份和肩负的责任,想到自己存在和他人存在与社会的关系,哈姆雷特勇敢地结束装疯状态,以挑战一切的勇气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决定要拯救国家,拯救社会,以积极的行动实现个人存在的自由抉择。理性是一种不安,它不断地激励自己前进,永远不满足已达到的东西;理性促使我们同一切存在

的东西发生关系,促使我们力图超出一切现有和将来的限制,甚至去包容一切背反的东西,去掌握整体,掌握一切可能的和谐。哈姆雷特恢复了他原有的敏捷和机智,身负的重任和内心的理想让他意识到要积极采取行动来对抗命运的摆布和不公,他急需的是最大的谨慎和最快的行动。继而哈姆雷特迅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复仇行动,从假借演戏以揭露叔父的奸恶罪行到偷改密信、破坏敌人计谋即把他

逐放到英国然后谋杀的阴谋,到最终借用好友雷欧提斯的毒剑刺死敌人,托付国事给密友,这一系列

的周密计划不仅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敢和智勇,也表现了他作为积极王子的存在状态。虽然哈姆雷特个人存在行动的结果是悲剧,但他确实遵从自己内心的意向不断地计划、谋思、取舍,塑造自己至而成

为一个永恒的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主义人物。三、结语

存在主义认为先有人的存在,后有人存在的本质,个人的存在有其历史性,即人的存在不可能脱离其存在的历史环境而单独存在,个人存在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的自由抉择必须把个人与他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必须与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联系起来;认为理性能激励个人前进,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鼓励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行动,即根据自己存在的历史环境不断地提升自己、否定

自己,升华自己,这也恰恰意味着人不断地计划、谋思、取舍,塑造自己。哈姆雷特正是按照这样的心路历程作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从一个快乐的存在到痛苦的存在,再到积极的存在,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从而造就自己,使自己成为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璀璨明星。[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2]高笑梅.理性与疯狂———浅析哈姆雷特之疯[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3).[3][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 ].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4]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

社,

1996.[5]马迅.论哈姆雷特悲剧结局的必然性[J ].外国文学

研究,2007(03).[6]满春燕.对哈姆雷特的死的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07(04).[作者简介]

刘艳芳(1978—),女,河南漯河人,文学硕士,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0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