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资料

第三部分: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个中间(边缘)科学。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稳定的差异的特征。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性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活动,心里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5.心理学的体系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叉组成。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敢于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变化”的思想,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学科的基础就是心理学。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1877年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又扩充了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他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60年代,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而加涅则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的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产品分析法;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分析和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从教育情景,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心理问题

8.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9.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10.中区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1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独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发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12.神经活动主要是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13.心理师客观现实的反映表现在: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14.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5.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是: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心理学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技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提出意识流的概念);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的《认知心理学》、皮亚杰)

1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17.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18.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19.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成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20.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1.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2.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是:注意的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23.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被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不稳定性表现为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24.注意的分配是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有: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时已经熟练;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都已熟练;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25.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26.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是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7.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表现: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在教学,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师安静;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是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另一方面要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里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29.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觉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敏度,也称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30.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感受性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3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2.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3.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为显著,它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34.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35.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6.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中,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食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程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运动对象的速度。此外,错觉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37.知觉的基本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知觉的理解性是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38.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

39.观察力是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0.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做到: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4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是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模像直观是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言语直观是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4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的表现是: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44.记忆的分类:

①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尝试记忆;②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③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程序性记忆;④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线记忆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程序性记忆是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5.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46.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47.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48.识记的分类:根据识记的有无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先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目的,并运用一定的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机械识记是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

49.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包括:有无明确的实际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方法

50.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51.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来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即以往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52.影响以往进程的因素是: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

53.实验证明,过度的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

54.遗忘的原因是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

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55.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掌握复习的量

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56.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再认是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把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7.记忆结构由是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是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特点:时间极短;容量极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图像记忆保持时间约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其特点是:时间很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是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实验表明,精细复述而不是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其特点是: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久。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分为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58.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

59.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60.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其特征是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其中,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61.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种类分为: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像

62.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想象的加工方式包括: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63.想象的品质:想象的主动性;想象的丰富性;想象的生动性;想象的现实性;想象的新颖性;想象的深刻性

64.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它产生的需要具备以下: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食物标致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65.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66.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原型启发是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67.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是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资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68.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69.个体内部语言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出生思维时期;过渡时期;无声思维时期

7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其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

71.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为再造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72.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派生出来的。

7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其分类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74.概念的学习,实质上就是要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是说,使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特殊的事物。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是概念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75.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或否定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概念形成的标志是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

76.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同化

7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②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③充分利用“变式”;④正确运用语言表达;⑤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78.采用“变式”进行教学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各种方式改变其非本质特征,呈现该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另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特征,改变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呈现概念的内涵发生的变化

79.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其中,灵活性是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式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

80.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81.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82.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83.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它们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84.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统称为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产生的心理反应是生理唤醒

85.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首先,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并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其次,情绪、情感又不同于认知;再次,情感反过来对认知过程起调节作用。此外,情感参与认知主体对客体的创造性加工,引导认知发展的方向

86.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87.心境是一种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同时,应激状态持续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有害健康

88.情绪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情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89.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冬季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此外,情绪情感还具有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和协调功能。同时,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90.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的调节控制力增强,冲动性减弱;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对异性的情感;

91.逆反心理是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

92.中小学生良好情感的培养:培养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提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情感的调适

93.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景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94.心理学家指出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是:警觉反应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

95.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

96.文饰即合理化,个人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

97.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情绪: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98.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其特征是: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的行动;意志对行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99.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100.动机斗争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是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多重趋避冲突

101.意志的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坚韧性

102.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表现在: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的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103.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04.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0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强弱顺序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中前四种是缺失需要,后三种是成长需要

106.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分为生理性行动和社会性行动

107.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和外在条件是诱因。其中,诱因是指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凡是使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称为正诱因,反之则是负诱因

108.动机的功能是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109.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10.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111.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113.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114.能力的分类:根据能力适应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从事活动是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15.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16.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来智力的三维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小

117.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它对当前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118.美国耶鲁大学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119.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20.评定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度、效度和标准化。其中,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121.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是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122.能力的培养的表现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123.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24.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125.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包括性格、气质、自我调控三方面126.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127.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理智特征128.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29.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130.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31.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里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

132.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3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卡特尔以他的特质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制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能力、气质(特质)

134.凯佩斯的“大五”人格理论是指: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就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

135.巴普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现代的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36.内-外向人格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将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斯普兰格将人分为六种性格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

137.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投射式人格测验(罗夏克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138.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3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是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学方式;民主型教学方式140.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联系:①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②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②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③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高。

141.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同意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142.社会态度的功能是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143.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44.印象形成是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145.印象形成效应包括: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其中,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是社会刻板印象。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146.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147.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理论,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148.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49.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150.社会助长是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这种当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社会惰化是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成员每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51.利他行为是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做是唯一目的的行为。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152.中小学中经常出现侵犯行为应当如何控制: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

153.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其类型分为: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154.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影响服从的因素是: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景压力

155.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前期(6、7岁-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156.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是:①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②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③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能性;

157.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158.关键期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59.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初期,高中阶段,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时期

16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指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图式是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其中,同化是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顺应是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他讲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感知运算阶段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上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前运算阶段思维的特征是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时,儿童去自我中心得到了发展,获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又叫命题运算,特征是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主要是①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61.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指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为促进教学发展,他认为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16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指人格的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即,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应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应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应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应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应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163.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心理角度看,包括认知差异和性格诧异。其中,认知差异包括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164.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智力性别差异等方面。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165.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表现在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具体型与抽象型;发散型与复合型;

166.性格的特征差异表现是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学习困难,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167.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学困生与优生在知识水平上的差异;学困生与优生在认知加工方面的差异;学困生与优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168.学习困难应对的策略是: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学法指导,即教会他们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169.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其特点是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程度的被动性

170.学习的分类是:从学习主体上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按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按学习的意志水平,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按学习的内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17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形成分为:巴普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讲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其中,有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且条件刺激被后人称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如果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应,则出现了刺激的分化。

桑代克联结论的基本观点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上。其表现在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同时,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率律。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映频率。程序教学是他的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的典范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其中,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即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即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172.认知派学习理论包括: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苛勒关于学习本质的观点是: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是形成了新的完形;从学习过程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托尔曼认为学习首先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其次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构成。其中,期望是他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来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讲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在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有意义的学习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是: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原则。其中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

17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指: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他非常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17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知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①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②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观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③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17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①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②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③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上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17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77.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178.学习动机分为: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行动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按动机的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按照学校情境中的就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79.认知内驱力是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代替了对长者的依附。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80.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主要表现是一定范围内有一致性;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着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体不同而不同。

18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说,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

182.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观因素: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客观因素: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183.学习动机理论包括: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184.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成功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185.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186.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87.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包括: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先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188.学习动机的培养表现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论

189.学习动机的激发表现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19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91.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并对它们间的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192.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它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视学习材料或刺激。精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193.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即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

194.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及控制的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95.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监控策略是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调节策略是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改

196.学习策略的训练的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197.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包括: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有效运用教学反馈;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19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99.学习迁移的类型包括:①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②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性迁移和逆向性迁移;③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④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⑤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分为自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⑥根据迁移的路径,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⑦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前移

200.早期的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但它缺乏科学的依据;相同像素说,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贾德提出,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他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201.当代的迁移理论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情境性理论

20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知识背景,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的定势和态度;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策略的水平

203.定势(心向)是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20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表现是: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05.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206.知识表征是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207.传统教育心理学将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其中,知识的应用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审题、联想、解题

208.知识学习的类型分为: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上位和并列结合学习

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是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念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即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209.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知识的直观和知识的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知识的概括是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想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210.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教学策略包括: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提供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觉概括

21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其教学策略是: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注重示范与讲解;运用变式与比较;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212.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技能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13.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其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214.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定向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15.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216.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217.问题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感到疑难的情境。任何问题都是有三个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问题的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218.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其中,提出假设是219.的关键阶段

220.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算法和启发法。算法策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启发法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已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221.常用的启发法策略有: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22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定势(即心向)是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23.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224.一般认为,创造性是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25.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力;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26.创造性的培养表现是: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造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227.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是: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228.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措施是: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229.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它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30.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23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

232.皮亚杰把儿童的品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其中,权威阶段也称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的特征是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233.科尔伯特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案例是“汉斯偷药”,他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或小学中低年级,该水平包括两个阶段服从或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的定向阶段。习俗水平是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该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3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表现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其中,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35.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内化

236.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有效的说服;(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

237.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两种

238.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239.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加涅的分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240.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

241.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分为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和学习共同体取向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可以称为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

242.发现学习是指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243.经典的个别化学习包括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是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他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为此,他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即使强化、自定步调(反馈)、低错误率。掌握学习有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244.与传统的教学相比,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的优越性:交互性,即人机对话;及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245.教学评价的类型:按照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照点,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标准参照评价以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的多少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246.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教师自编测验、观察评价、档案评价

247.课堂管理是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24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249.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被称为非正式群体。

250.不管是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质以及群体人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251.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常作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252.课堂纪律是为保障或促进学亨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分为四类:教师促进的纪律;集体促进的纪律;自我促进的纪律(课堂纪律的最终目标);任务促进的纪律253.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此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5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控制;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255.健康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到的健康等

25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包含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57.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258.心理健康具有的标准是: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259.心理评估是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已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60.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

261.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是心理测验和评估性会谈。值得注意的是,各种标准化的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的施测与解释,要求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施测人员来进行

26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6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

264.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辅导发展为主要内容。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265.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是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模范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266.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松弛训练;系统脱敏疗法;肯定性训练;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即ABC理论,A是诱发性事件,B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是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267.常见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儿童厌学症、人格障碍。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是8-10岁。焦虑症是以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最常见的焦虑是考试焦虑。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质。学生中社交恐怖最为常见。厌学症又称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的一系列症状

268.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体现在: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269.在教师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即: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270.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学归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动。教师的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271.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课前计划的差异;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其他差异

272.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她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贝克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273.新教师的成长途径表现在: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学习;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其中,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274.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75.布鲁巴奇在1994提出四种反思方式: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276.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②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方式;③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④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⑤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⑥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⑦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277.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它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278.马勒斯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279.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表现: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组织有效的干预;构建社会支持网络280.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社会磨砺;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校报、广播)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规范,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 晶体智力: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儿童的行为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异于常态且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 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外显学习: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正式学习: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中发生的学习,是通过课程、教学、实习以及研讨等形式进行的。 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自主的、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合、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而进行的学习。 强化程序: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减弱行为 连续强化程序:如果在每一个适当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强化这叫连续强化程序 断续强化程序:只在有些而非所有反应之后呈现强化 间隔程序:根据历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安排强化 比率强化:根据历次强化学习者做出适当反应的数量而安排强化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心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知识编辑: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安德森等把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编辑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学习共同体:{或称,学习社群} ,即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支架性教学:j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自下而上的知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学习者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叫做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称为自上而下知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7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心理安全感:指无条件的接纳别人,提供没有外在评价的气氛以及移情理解。 心理自由感:指允许个人有符号表达的自由,使其自由思考和感觉,来增进其经验的开放性,以及知觉和理解的松快自如和自发性。 动机: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 需要: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的状态,推动人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A。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 B 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A B E 。 A发散性 B 流畅性 C 独特性 D 变异性E变通性F新颖性 7.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A B C D E F 等。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2.人格(个性)包括两方面:人格倾向性(如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人格心里特征(性 格,气质,能力) 3.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4.管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组织的社会生产效率。 5.标志着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里维特出版《管理心理学》。 6.1879年,冯特建立心里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7.最先讲心理学用于工业企业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薛恩。 8.“工业心理学之父”------闽斯特伯格。 9.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Y理论”。 10.“经纪人”与“X理论对应的管理方式是—任务管理,实行的奖励政策是“胡箩卜加大 棒”,“泰勒制”是“经纪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11.“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梅奥—霍桑实验---“参与管理”。 12.“自我实现人”与“Y理论”---马斯洛---“采访者”。 13.“复杂人”与“超Y理论”---薛恩---权变理论。 14.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属于调查法。 15.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主要依赖与对周围环境的看法,这种看法一般是通过知觉作用。 16.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个体的兴趣;需要与动机;个性特征;过去的经验。 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方式。 17.社会知觉是指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对个人或群体特征的整体反映。 18.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知觉者的经验;知觉者的性格;知觉者的需要。 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知觉情境的特点。 19.社会知觉的特点: ①最基本的特点------直接性(表面局部的,生动具体的)------容易产生社会错觉 ②显著特点--------一致性-------歪曲事实,消除不一 ③选择性--------是自觉性的重要表现 ④防御性--------有意歪曲,减少压抑-------目的是为了维持自我的完整性 20.社会知觉的偏差有:晕轮效应;首因效应(感知陌生人时作用大);近因效应(感知熟 人时作用大);刻板印象;心理定势;投射效应(“以己度人”,有两种表现:感情投射; 认知缺乏客观性)。 21.根据有关外部信息对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退出行为的原因----归因(过 程)。 22.归因理论创始人------海德。 23.海德素朴心理学: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内在的因素(称为本性归因) 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称为情境归因)。海德认为对行为进行归因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24.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倾向性归因和情境性归因。推断程序是:先推断动机, 再由此判断品性。影响推断的因素:①行为的自由选择性②社会赞许程度③个体行为是否是社会角色的一部分。 25.维纳的归因理论:除把行为原因分为内在和外在,还提出另一种维度,把原因区分为暂 时的和稳定的。稳定的内在因素可以预测未来。 26.凯莉的三维归因理论------协变性原则,三个维度:①刺激客体②行为主体③情境 归因时需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针对性); 共同性信息(不同主题对同一对象反应是否相同);

心理学经典实验

·心理学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x 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sodocs.net/doc/8f18982440.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2014年)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1.心理学源于哲学和生理学。 2.冯特(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实验室,来从事心理现象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相关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个案法 (2)实验方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现象产生的过程:感觉通路、运动通路、脑的低级中枢、大脑 3.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脑的基本成分。 4.神经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信息从身体的一个部分传到另一个部分。 5.大脑皮层的三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哑”区 6.胼胝体:两个大脑半球通过一种特殊的组织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组织称为胼胝体。功能:连接左右脑,共享信息 第三章:人的毕生发展 1.儿童的主导活动的表现: 儿童的主导活动从以游戏活动为主导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导 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 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 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转向重视伙伴关系。 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第五阶段青春期阶段最为重要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 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说需要的刺激量越大,则感受性越大。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现为:E=1/R在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4.后像的概念:(名词解释)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形式的科学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为有意后注意。 4、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是感知的高级形式。 5、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7、想像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8、再造想像再造想象是根据阅读、符号、模型、图样等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9、思维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反

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10、创造性思维这是指人们遇到按现成的知识经验、常规的方式无法完成思维任务时,有些人会积极寻求新异的、突破常规的解决途径,这种新颖的、不拘一格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类型,它能提供新颖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11、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非智能因素,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能因素以外的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说来,它由以下一些心理因素所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 12、动机动机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此种内在过程的表现。13、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积极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1 心理旋转实验Cooper & Shepard,1973 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如R,J,2,5。将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每面六中不同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并在反应之后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 结论: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的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直至正立位置,然后再进行辨认,这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 实验2 短时信息编码实验 Posner,1972 实验安排两种材料:一种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Aa。并安排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两种模式,而继时呈现有多种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形异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继时呈现时,随着两个字母呈现间隔增加,形同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间急剧增加;而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 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先时视觉,而后逐渐过渡为听觉编码。 实验3 反应时相加因素法实验 Sternberg,? 让被试先看1至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 结果:识记集合的大小,反应的肯定或否定、测试项目等因素分别独立作用于反应时间结论:短时记忆提取反应过程包括四个独立阶段,即刺激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 实验4 开窗实验 Hockey,1981 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其中字母和最后的数字由被试自行控制相继呈现。要求被试将字母按照后面数字转换为字母表上对应数字之后的那个字母,比如“KENC+4”,先呈现“四个字母+4”,然后被试每按键后出现一个字母,他要出声进行转换“L-M-N-O”,然后按键出现下一个字母……,直至四个字母都出现,再进行一次总回答“OIRG” 结果:获得的12个数据可明显看出此字母转换作业的不同加工阶段 结论: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a.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 b.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用的总时间 c.储存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 实验5 音笼实验 Pierce & 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容易混淆 结论: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实验6 锥体暗适应实验 Hecht,1921 整个实验在黑暗环境进行。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出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若用红色视标,由于基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如果用紫色视标,则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果: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差别,锥体适应能力差,但速度快,棒体

心理学复习资料

变态心量学: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包括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功能就会完全丧失,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不同作者各有侧重1:精神分析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两个命题目: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认为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神经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命题推也的判断1力必多2口欲期肛欲期生死器期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相对应的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4本我是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原则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人的异常心理由如下缘由造成的:1固着2焦虑3 压抑。2行为主义的解释。巴莆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他认为神经症和神经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上的区别,巴莆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他认为神经衰弱的特征是兴奋过程的优势的抑制过程的薄弱。癔病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提出潜能概念,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心理异常的区分1标准化区分李心天1991 年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提出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映,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三节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对于精神障碍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要满足如下条件:必须是在经过系统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可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就是社会功能的康复的预防复发,三是须密切配合精神医生一起实施!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病也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综合症。知觉障碍:1错觉2幻觉感觉到的现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包括言语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多见于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 是患者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产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2假性幻觉的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问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 1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多见于神经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反致的精神障碍或其分障碍2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回响是特殊形式的幻觉其表现是患者能听见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心 1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是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多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词汇丰富,诙谐幽默音联,意联多见于燥狂状态和情绪性精神障碍燥狂发作2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思维奔逸相反,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3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简单,回答时语速并不减慢,这是和思维迟缓的鉴别要点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4思维松弛和思维散漫表现在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在交谈过程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答非所问,多见于神经分裂症早期,5破裂性思维6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9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12词语新作 13逻辑到倒错性思维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如下A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也不符合实际的结论B圣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 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C具有自己我卷入性 关系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被害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和偏执性精神障碍3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

大学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 心理:只要属于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个性。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由于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故又叫工作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即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用的对象。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式冲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的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

心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名词解释理解: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找找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P4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如:望梅止渴)P5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也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问答题方面: 8、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P6 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③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9、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P7 ①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②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③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P16-18 心理过程:①认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故称之为认识过程。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③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主要研究的内容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环境、教育、主体实践),分析相关问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的机体从父母身上所获得的一些天赋特质,是人体的某些生理解剖上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的特点等等。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发展遵循若干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成为的行为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对其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资料第一讲 1、心理学定义:关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行为我们做了什么 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梦境思想信念触觉 科学可观察可检验可重复的理论假设 2、心理学起源标志性事件 1879年,威廉·冯特和他的学生们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结构主义- 铁钦纳 用内省法 (注意内心)来寻找组成人类心理构造的基本元素 (人是怎样心动的 1+1=2) 4、机能主义(实用主义)威廉·詹姆斯和卡尔金斯 注重于行为的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怎样使有机体适应,生存以及发展兴旺(人为什么这样行动 1+1≠2 可能>或< 2 ) 5、心理学的麦哲伦: 冯特—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詹姆斯—美国哲学家 巴普洛夫—俄罗斯生理学家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 皮亚杰—瑞士生物学家 21世纪心理学迅猛发展并逐渐全球化 6、心理学最大的争论点:天性与教养 (基因和经验的贡献促成了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发展) 7、当前心理学的观点 神经科学进化论行为遗传学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 认知角度社会文化角度 8、神经科学 身体和大脑如何产生情绪、记忆以及各种感官体验 问题:信息在体内如何传递血液中的化学物质与情绪动机如何相关 愤怒——产生“脸红脖子粗”等生理状态的大脑回路 9、进化论(达尔文) 特质的自然选择如何促使基因永存 问题:进化如何影响行为倾向 愤怒——分析愤怒对生存提供了多大的益处 10、行为遗传学 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差异的影响有多大? 问题:智力/人格/性取向/抑郁等心理特质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如何 愤怒——研究遗传和经验对气质的个体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11、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 行为如何从无意识的驱力和冲突中爆发? 问题:人格特质/人格障碍如何用性驱力/攻击性/潜在创伤加以解释 愤怒——把愤怒的爆发视为无意识敌意的发泄 12、行为主义(华生): 人们如何从观察到的反应中进行学习 问题:人如何学会恐惧某事物/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戒烟/减肥 愤怒——研究伴随愤怒情绪所出现的表情或身体状态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8.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和语义

心理学重点概括总结

心理学重点概括总结 第三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育- 1.遗忘 含义: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与永久遗忘。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初级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有的识记材料甚至可以永久保持。 遗忘的克服:1做好信号编码、2提高加工水平、3适量过度学习、4各种感官协同记忆、5合理的复习 干扰理论 ①含义:认为遗忘主要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记忆就 难以恢复。干扰主要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②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 ③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前面学习材料的抑制作用。

2思维 含义:是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地反映基本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问题解决方法 ①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是思维发展的最初形式。②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对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③逻辑思维:又称抽像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是揭示事物本质和基本规律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个体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2)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①常规性思维:又称再造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新程序,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征:①思维的深刻性增强②思维的独创性日益发展③思维的批判性增强④思维的调控能力增强。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①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②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③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④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认知心理学经典实验总结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

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 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以“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 5、Peterson和Peterson有关遗忘进程的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