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前预习”与“课中研讨”如何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前预习”与“课中研讨”如何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d10759672.html,

“课前预习”与“课中研讨”如何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周先礼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08期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创新和求真融合在一起,充分尊重学生预习阶段的自

主性,讲求课堂研讨阶段的实效性,并且让二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中研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12-01

在一次评课会上,有位老师认为我们听的几节公开课,多多少少都有些“做秀”的成分。笔者在惊叹他直率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回想着课堂上的画面,感到这位老师的确看出了我们课堂精彩靓丽的背后所隐藏着的一些瑕疵。的确,从所听到的几节导学课中,笔者感到整个课堂流程进行得犹如行云流水,太顺畅,太完美。学生几乎个个思维敏捷,答无差错,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挑战。45分钟的教学时间,起承转合之间衔接过渡自然流

畅,教师哪一分钟该讲什么,该完成哪个环节,几乎是精确到秒,堪称“完美”。

1 真实的语文课堂

笔者认为,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师生间、学生间有思想的碰撞,有是非的争辩;课堂流程不仅要有大江入海的顺畅,更会有浊流宛转的阻滞。事实上,我们平时的课堂也的确大多就是如此。我们平时的课堂上甚至有“冷场”的时候,也有令我们执教老师“尴尬”的时刻,不是吗?

我们到底需要哪种课堂模式呢?是需要那种“中看却不中用”作秀课,还是需要这种能见老师真功夫,能增长学生真本领的原生态课堂呢?答案无疑是后一种。

2 让“预习的自主性”和“研讨的实效性”做到“珠联璧合”

要让我们的公开课具有这种健康的“原生态”形式,应该让“预习的自主性”和“研讨的实效性”做到“珠联璧合”,让二者之间“淡妆浓抹总相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2.1 课前,教师自主备课时要编写科学的导学案

课前在教师自主备课编写的导学案上,确定好适当的“课前预习”范围,特别是在“问题研讨”这一部分的内容设置上,不要让导学案上设置的问题和教师在课堂上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完全重合;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就没有新鲜感,学习的兴趣就打了折扣。因为一些问题都是他们预习时事先接触过的,心里早就有“结论”了,老师在课堂上再提出同样的问题,学生哪能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