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状评估

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状评估

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状评估
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状评估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前言
1、项目由来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 18 号,大连星海 会展中心 1996 年建成,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筹资兴建的大型现代化展览场所,占地 面积 8.6 万 m2,建筑面积 9.49 万 m2,拥有室内展厅 1.4 万 m2,分东、西两个厅, 每个展厅 7000 m2, 东厅可搭 367 个展位, 西厅可搭 368 个展位, 室外展区 6000 m2。 会议面积 8000 m2,共五个会议室。主要从事场地租赁;展场、会场布置;展具租 赁;展览展示服务;物业管理;停车服务等业务。每年承办各类展览 60 个左右, 会议 60 多个,全年超过 300 天有展会举办,高峰期每天数万人进行参观。 2008 年 6 月,大连星海会展中心改制成立大连星海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 资本为人民币 2.27 亿元,是隶属大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国有独资 企业,2011 年 7 月改名为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职工 70 人。 依据《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评估及备案审查工 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属于未批先投产的项目,应开展环境现状评估工 作。为此,受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 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本次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环境影 响现状评估工作。 2、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营运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设备噪声、生活垃圾。 3、现状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能较好的执行环境保护工作,运营过程中产 生的各项污染物均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污染物排放达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 会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工作重点是积极补办各相关手续,特别是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完善环境
1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等环保手续。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及 《辽 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评估及备案审查工作的通知》的 有关要求,在项目现场调查、资料调研、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影响 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 评估报告,供建设单位提交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和决策参考。 结论:本项目加强生产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正常运行,可以做到污染物 达标排放,使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本项目的实施从环境保护角 度是可行的。
2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1 总论
1.1 编制目的
本次评估采用收集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 有限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调查,本着科学、严谨、求 实的态度,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企业污染物达标情况,针对现有工程运行过 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以此为环保管理部 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12 修订) (7)《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现状评估及备案审查工 作的通知》(环函[2016]13 号) (8)《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 知》(大连市人民政府,大政发[2014]47 号,2014.12.8)
(9)《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5〕17 号 )
1.2.2 导则、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3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1.2.3 项目文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监测报告》(大连 市环境监测中心,2016.4)。 (3)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
1.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3.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设备噪声等。
1.3.2 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水环境:生活污水(COD、SS、NH3-N、BOD5、动植物油、石油类); 声环境:社会噪声、设备噪声;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
1.4 评估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 知》(大政办发[2005]42 号)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 量功能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 见表 1.4-1。
4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表 1.4-1 污染物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览表(摘录)
浓度限值(μg/m3) 备注 24 小时平均 1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80 300 150 (GB 3095-2012) 中二 级浓度限值
1 小时平均 SO2 NO2 TSP PM10 500 200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大连市近海域水功能区划,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排口所涉及的入海口海域 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二类水域水质标准,见表 1.4-2。
表 1.4-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pH BOD5 CODCr 无机氮 石油类 活性磷酸盐 粪大肠菌群(个/L) 溶解氧 海水水质标准(mg/L,pH 除外) 标准值 7.8-8.5 ≤3 ≤3 ≤0.3 ≤0.05 ≤0.03 ≤2000 >5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二类 备注
3、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6]190 号)规定,企业所在区域为 1 类标准适用区,执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1 类功能区标准,具 体见表 1.4-3。
表 1.4-3 类别 昼间 1类 55 夜间 45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等效声级 LAeq[dB(A)] 标准值
4、其他规范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国发[2013]37 号 2013 年 9 月 10 日;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国发[2015]17 号 2015 年 4 月 16 日;
5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国发[2016]31 号 2016.5.28。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水 生活污水排入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出水排放标准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表 2-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 准”,具体见表 1.4-3。 表 1.4-3 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 1 2 3 4 5 6 7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pH CODcr BOD5 SS 氨氮 动植物油 石油类 单位:mg/L 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最 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6~9 300 250 300 30 10* 20
备注: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无动植物油的排放标准,根据该标准的说明:本标 准中未包括的水污染物项目,从严执行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对应国家行业标准及国家清洁 生产标准。因此本评价中动植物油的排放标准按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
2、噪声 噪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 2008)中 1 类区标准,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1.5 评估范围
1.5.1 大气环境评估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有关规定,本项 目环境空气评估范围为:以污水站排气筒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圆形区域。
1.5.2 水环境评估范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到要求后排至马栏河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因 此本环评水环境评估范围为医院总排口。
6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1.5.3 噪声评估范围
项目主要为公用设备产生的噪声,同时考虑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 将本项目噪声评估范围定为本项目厂区边界。
1.6 区域环境概况
1.6.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沙河口区位于大连市区西部,东以不老街为界与西岗区相连,北至南松路与 甘井子区毗邻,西至由家村铁路线与高新技术园区相望,南临黄海。总面积 48.32 平方千米,陆地面积 41 平方公里,山林面积 6.4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 8 千米。沙 河口区交通便捷,哈大铁路贯穿辖区境内,并设有沙河口火车站。东至大连港 4 公里,北到周水子国际机场 3 公里。辖区内共有路街 352 条,其中路 37 条,街 223 条,巷 92 条。华北路、西安路、中山路、五一路、西南路、黄河路、疏港路纵横 交错,构成了全区道路交通骨架,城市快轨、公交线路密布在城区每条街巷。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 18 号,地理位置 见图 1.6-1。
7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项目所在地
图 1.6-1 (2)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图
项目所在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东北部,二级构造单元为胶辽台隆, 三级构造单元为复州台陷,四级构造单元为大连 —复州凹陷的南部;大黑山山 前剥蚀 —冲积准平原的西南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未发现近期明显活动断裂分布,场地区域稳定性 良好,地层由上至下划分为: 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黄褐色,松散~稍密,干~稍湿。以 泥灰岩碎石、粘性土、早期回填和近期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为主。建筑垃圾粒 径 20~500mm 不等, 含量 3~10%不等。 场地内普遍分布。 揭露厚度 0.40~9.00m。 层底标高 13.10~28.10m。 含碎石粘土: 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层。 黄褐色, 可塑~硬塑, 内含 3~25% 的石英岩和泥灰岩碎石和角砾,一般粒径 1~5cm,最大粒径 35cm,层位分布不
8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连续。揭露厚度 0.20~4.80m。层底标高 16.40~28.60m。 溶洞:见于中风化泥灰岩层中。主要沿中风化泥灰岩的层理和节理裂隙发 育带分布出现。根据钻探资料,溶洞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为红粘土和残余的 泥灰岩角砾碎屑,多数溶洞内没有充填满。红粘土呈软塑状态。钻探穿越溶洞 的高度为 0.20~10.00 m, 出现的标高和位置无明显规律, 根据现有的钻探资料, 溶洞出现的最低标高为- 3.90 m。 全风化泥灰岩:为震旦系马家屯组。黄褐色~灰色,岩石呈土状、砂状和 碎屑状。 内有风化残存的泥灰岩碎屑。 普遍出现但局部不连续。 揭露厚度 0.50~ 5.50m。层底标高 14.20~24.40m。 中风化泥灰岩:为震旦系马家屯组。灰色,风化裂隙较发育,溶洞比较发 育,结构面较清晰,岩芯较完整,局部夹薄层页岩。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 长度 10~40cm。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 量等级为Ⅳ级。揭露厚度为 19.90~35.20m。控制标高-0.30~-14.10m。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 (3)气候特征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使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总的特点是 温和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春秋晴日多,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属北温 带半湿润气候。
1 温度 ○
大连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北纬约 38°左右),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 候,由于三面环海所以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温度变化比较明显, 年平均温度 10.4℃,市区极端最高气温 35.3℃,极端最低气温-21.1℃,年平均 逆温天数为 175d,出现逆温的时间多为早晨与傍晚。累年统计出的各月气温变 化情况见表 1.6-1,各月逆温情况见表 1.6-2。
9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表 1.6-1 气温要素 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4.8 -3.2 2.4 9.4 16.0 19.9 23.2 24.0 20.0 13.7 5.7 -1.3 10.4 -1.0 0.6 6.5 14.0 20.7 24.1 26.6 27.3 24.0 17.6 9.6 2.4 14.4 表 1.6-2 时间 项目 月份 出现天数(天) 出现频率(%) 1 16.5 53
累年各月气温变化统计(℃)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7.9 -6.2 0.8 5.9 12.0 16.5 20.7 21.4 16.9 10.3 2.5 -4.5 7.2
极端最高气温 9.6 14.4 20.1 27.8 33.8 35.3 33.5 34.2 30.7 28.2 21.7 13.6 35.3
极端最低气温 -21.1 -17.9 -15.3 -3.7 3.6 14.2 14.2 14.8 7.5 -1.2 -12.6 -18.0 -21.1
大连逆温天数出现统计表 07 4 7 10.8 35 10 13.8 44 1 13.0 42 4 20.3 68 19 7 14.0 45 10 14.2 46
22.2 74
2 气压 ○ 气压的升降变化,伴随着风速变化也对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起着一定的制 约作用。根据大连市累年统计出的气压参数值证明:月平均最高气压值主要分 布在 1 月和 12 月份,最低气压值出现在 7 月份,累年统计的各月气压变化趋势 见表 1.6-3。
10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表 1.6-3 月份 气压 (Kp) 1 2 3 4
累年统计各月气压变化趋势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压 101.4 101.3 100.9 100.4 99.9 极端最高
99.3
99.3
99.6 100.2 100.9 100.2 101.4 100.5
103.2 102.9 102.8 102.1 101.4 100.6 100.4 100.8 104.5 102.3 102.8 108.0 108.2 气压 极端最低 99.1 气压
3 降水 ○
98.8
98.8
99.2
97.7
97.7
97.5
97.1
99.5
99.0
99.2
99.0 97.1
大连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6、 7、 8、 9 月) 四个月, 累加降水量为 501.9mm, 占全年降水量(687.8mm)的 72.97%,各月及全年降水、降雪分布见表 1.6-4。
表 1.6-4 月平均降水 月份 量(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9.1 7.9 12.6 37.0 45.5 85.9 183.2 156.4 76.4 37.7 24.5 11.6 687.8
4 湿度 ○
累年各月降水、降雪统计 各月平均降 一次连续最 日最大降水 水时数 大降水量 量(mm) 40.7 19.8 45.8 53.6 58.7 120.7 198.5 127.0 103.96 52.5 35.8 40.4 198.5 (mm) 53.3 26.6 51.8 77.0 93.8 121.2 216.8 193.7 218.0 78.4 54.8 42.8 218.0 1.0 13.0 12.0 37.0 度(mm) 23.0 37.0 4.0 ≥5mm(hr) 最大积雪深
各月占全年 百分率 (%) 1.3 1.1 1.8 5.4 6.6 12.6 26.7 22.8 11.1 5.5 3.6 1.7 100 144 12 19.2 57.6 57.6 88.8 144 139.2 79.2 52.8 38.4 14.4 717.6
大连地区由于三面环海,因此受海风影响,湿度较大,特别是夏季(6、7、 8、9 月)刮南风和东南风,湿度明显高于其它月份,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统计整 理的各月及年平均相对湿度见表 1.6-5。
11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表 1.6-5 月份 平均相对湿度(%)
5 日照 ○
累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4 56 5 59 6 74 7 86 8 82 9 70 10 64 11 61 12 59 年 66
1 58
2 59
3 57
根据累年气象资料统计, 大连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计为 2748.3h, 其中 4、 5、6 月日照时间较长(超过 250h/月以上),冬季日照时间较短,一般日照时 间在 200h/月以内,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见表 1.6-6。
表 1.6-6 月份 日照时数 pw 日照百分 数% 56 66 65 64 65 59 49 54 66 619 63 63 62 119.8 200.0 241.3 253.2 288.7 261.9 219.1 227.9 246.7 236.3 189.2 184.2 2748.3 1 2 3 4 5 累年各月日照时数 6 7 8 9 10 11 12 年
6 风情特征 ○
风向:大连地区冬季由于蒙古高压势力较强,多北和西北风。夏季则受太 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多是南和东南季风,春秋是冬夏两季的转移时期, 气旋过境频繁,风向多变。根据多年累积的气象资料统计:各月最多风向及频 率见表 1.6-7,并分别作出各季及全年风向玫瑰图,见图 1.6-2。
表 1.6-7 季节 风向 频率% 北 北北东 东北 东北东 东 东南东 东南 南南东 南 南南西 西南 西南西 春(四月) 8.4 1.0 0.9 0.8 7.0 4.6 5.6 2.9 12.2 2.5 4.5 2.5 夏(七月) 5.4 0.8 1.4 1.8 9.4 3.6 6.5 4.1 16.7 2.1 2.9 1.7 秋(十月) 14.0 2.8 1.1 0.7 1.9 0.9 1.2 0.9 6.6 2.4 4.5 2.1 冬(一月) 19.9 2.3 0.9 0.6 1.5 0.8 0.9 0.4 25.6 1.3 3.0 2.4 全年 12.1 1.7 1.1 1.0 4.8 2.5 3.6 2.1 9.7 2.1 3.7 2.1 大连市区各季节、各方位风向频率表
12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西 西北西 西北 北北西 静
4.9 3.7 6.6 7.2 24.8
3.7 1.5 4.9 4.1 29.6
5.5 2.6 6.4 7.9 38.6
5.8 4.3 7.7 12.0 33.6
4.9 3.0 6.4 7.8 31.4
N NW NE NW
N NE
W SW S SE
E
W SW S SE
E
全 年 ,静 风 31.35% N NW W NE E
春 季 ,静 风 24.76% N NW W NE E
SW S
SE
SW S
SE
夏 季 ,静 风 29.57% N NW W NE E
秋 季 ,静 风 38.59% N 15.0 10.0 5.0 W E
SW S
SE S 图 例 (%)
冬 季 ,静 风 33.56%
图 1.6-2
各季及全年风频玫瑰图
13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风速:大连市区一年四季由于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以及地面粗糙度,海陆 分布协同作用,风速呈明显的年变化规律,近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见表 1.6-8。
表 1.6-8 月份 平均风速 m/s 3.6 4 4.2 4.7 4.4 3.9 3.4 2.9 2.7 3.4 3.7 3.7 3.7 1 2 3 4 5 各月及全年平均风速统计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4)水文状况 马栏河发源于甘井子区长城镇,流经甘井子区和沙河口区,于沙河口区南大 亭入黄海,为季节性河流。马栏河也是流经大连市内最大的河流,河长 19.3 公里, 流域面积 71.5 平方米,沿岸居民 30 余万人。马栏河曾是大连有名的臭水河,在市 政府投巨资后,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并且在中山路等段修 建了假山等景观。 春柳河发源于大连市甘井子区金三角附近,流经沙河口区春柳地区,最终注 入大连湾臭河套,最大支流周水子河,是一条人工河流。
1.6.2 社会经济概况
本项目选址处行政隶属于大连市沙河口区。近年来沙河口区经济和社会事 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商贸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 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构筑了以西安路为中心的商业圈、以五一广 场为中心的物流圈、以星海湾为中心的金融圈,南部沿海旅游带、西部高新技 术产业带的“三圈两带”产业布局。 2015 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 14.07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 5%;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7.5%;固定资产投资 56 亿元,;国内招商引资 81 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 5100 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0 亿元、 同比增长 8%。 区内户籍人口 65.4 万,常住人口 85 万,是一个人口大区。沙河口区人民 政府辖 9 个街道办事处、87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 个街道:兴工街道、中山公 园街道、春柳街道、星海湾街道、白山路街道、李家街道、黑石礁街道、南沙 街道、马栏街道。 区内有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人才,大多成为了 经济发展的骨干。全区共有幼儿园 96 所,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 90 个,中小学
14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47 所(其中小学 29 所,初中 12 所,高中 1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4 所,特殊教 育学校 1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 辖区内拥有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医院、大连市中心 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第五医院、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沙河口区医院、 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等 278 个医疗保健单位。方便、快捷、廉价的社区卫生服 务已遍布辖区的街街委委,全区共建各种体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 个,平均 每 4-5 个居委会、3.3 万人口就拥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初步形成了设备齐 全、功能完善、分布合理、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并在每个街道建立 了面积 200 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社区预防保健所,缓解了 “看病难、看病贵 ”问 题。 辖区内旅游资源雄厚、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星海广场、现代博物馆、大 连自然博物馆、星海公园、大连圣亚极地海洋世界、中山公园、黑石礁沿海公园、 西安路商业街等。
1.6.3 环境功能区划
(1) 环境空气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大政办发[2005]42 号 《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 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 质量功能区,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见图 1.6-3。
15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项目所在地
图 1.6-3 (2) 地表水
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图
根据《大连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项目所在区域紧邻海域为星海湾 海域,属于 2 类环境功能区,具体见图 1.6-4。
项目所在地
图 1.6-4
大连市近岸海域功能区区划图
(3)声环境
16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6]190 号)规定,项目所在区域为 1 类声功能区,具体 见图 1.6-5。
项目所在地
图 1.6-6
项目在大连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中的位置
1.7 环境敏感目标
根据企业周围环境情况,周围的具体环境情况见表 1.7-1,周围环境概况见图 1.7-1。
表 1.7-1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大连现代博物馆 星海大观 大气环境 星海花园 星海 CEO 公馆 西侧 西侧 175 90 居住
企业周围环境情况一览表
相对 位置 西侧 东侧 相对厂界 距离(m) 130 73
二类
功能 类别 博物馆
环境功 能区划
执行标准
GB3095-2012
17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大连现代博物馆 星海大观 声环境 星海花园 星海 CEO 公馆
西侧 东侧 西侧 西侧
130 73
博物馆
1类 175 90 居住
GB3096-2008
由于本项目评估范围内敏感目标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仅在环境保护目标图中标注范围。
大连现 代博物 馆
130 m
175m
73m
项目所在地
星海大观 星海花园 星海 CEO 公馆 90m
图 1.7-1
周围环境概况图
18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2 项目政策相符性分析
2.1“四条红线”相符性分析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 18 号,项目东侧 为星海大观,西侧大连现代博物馆、星海花园、星海 CEO 公馆,南侧为星海广场。 厂址位置不属于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 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本项目主要从事场地租赁;展场、会场布置;展具租赁;展览展示服务;物 业管理;餐饮服务;停车服务等。 依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2013 修正),本项目不属于该目 录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 号)第十三条“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 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符合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2 环境管理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与“气十条”、“水十条”现行环境管理要求的相符性分析见表 2.2-1。 表 2.2-1
名称 《大气 污染防 治行动 计划》 (气十 条)国发 [2013]3 7 号 2013 年 9 月 10 日 《水污 染防治 行动计 划》(水 十条)国
环境管理政策相符性分析
符 合 性 说明
政策要求 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 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 程建设,到 2017 年,除必要保留的以外,地级及以 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 10 蒸吨及以下的燃煤 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 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 1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 炉。 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 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 家用吸油烟机。 严控地下水超采。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 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 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 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
19
符 合
本项目采用区域集 中供热。
符 合
本项目员工就餐 依托星海婚庆广 场酒店食堂。
符 合
本项目供水由区 域供水管网提供。

大连星海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环境现状评估报告
发 [2015]1 7 号 2015 年 4 月 16 日
井,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 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污 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 年底前 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 (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 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 2017 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 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 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 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超过 50 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 2017 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2%以 内;到 2020 年,控制在 10%以内。积极推行低影 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 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新建城区硬化地面,可 渗透面积要达到 40%以上。
符 合
马栏河污水处理 厂排水执行《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 物排放标准》一级 B 标准
符 合
已开始使用感应 水龙头
《土壤 污染防 治行动 计划》 (土十 条)国发 [2016]3 1 号 2016 年 5 月 31 日
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 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有色金 符 属冶炼、 焦化等行业企业; 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 合 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 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本项目周边主要 为办公及居中用 地,不涉及工业用 地
20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旅游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 建“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的 概念规划提纲 绪论 “中国知青部落园”是依照北碚区委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百千’工程”具体要求,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以中国知青文化和生态旅游为主题进行规划的一个旅游项目。 本规划提纲集中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北碚区旅游局、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的专家们,从胜天湖的差不多情况,偏岩镇及胜天湖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胜天湖旅游开发分析、规划总则、开发原则、规划布局、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市场分析和市场策划,投资匡算及经济效益、居民参与旅游机制规划、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社会经济协调进展等十五个方面进行了对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比较全面的概念性规划。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专门年代的产物,当年全国三千多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同意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到祖国的边疆和农村。知青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形成了一个专门年代的专门文化。 利用北碚区胜天湖的资源,运用生态旅游理念,融合“中国知青文化”与“传统巴渝文化”将现代旅游意识组合为一体,形成以生态

资源为要紧旅游载体,观赏大自然风光,同意科普教育与生态旅游和知青文化构成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是我们开发北碚偏岩镇胜天湖“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 通过二到三年的滚动开发,我们相信我们必定将北碚偏岩镇胜天湖的“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打造为中国最具有中国知青文化特色和生态旅游的品牌旅游名胜风景区。 第一章引言 一、项目范围 依照重庆市北碚区政府2005年“整合资源形成特色旅游”的工作精神和“深入推进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十里温泉城,百里花卉长廊和千户星级农家乐‘十百千’工程”的具体要求。重庆勿忘我科技(集团)进展有限公司有意在北碚区偏岩镇胜天湖建设“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 二、研究人员和研究方法 本规划提纲由西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北碚区旅游局、胜天湖水库治理处、偏岩镇镇政府、重庆新综艺图文广告有限公司、西南农业大学出版部、重庆广来策划广告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人员进行研究。 在进行本规划提纲的研究过程中,要紧采纳旅游规划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展理论、区位论原理、生态学原理与环境爱护、系统理论等方法对“中国知青部落园”旅游项目进行规划研究。 三、旅游开发的目标 在胜天湖开发“中国知青部落园”的目标是:利用胜天湖的资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目录 一、国内旅游市场现状 1、行业景气继续高涨 2、竞争加剧化趋势增强——融入国际竞争 3、业内区域联盟态势渐强 4、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发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5、政府重视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市场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6、旅游市场开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7、旅游产品类型多样 8、旅游市场需求的旺盛 二、国内旅游企业发展现状 1、企业优劣分化明显 2、旅游企业之间开辟合纵连横之路 3、旅游电子商务对传统旅行社业构成严峻挑战 4、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旅游市场 Cap: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中国的旅游业开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东西纵横长,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差异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人口众多,正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国的旅游现正在朝着国内旅游大国、入境旅游大国、出境旅游大国发展。 综观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建国以来到1990 年为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地位;90年后至2002年,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内旅游异军突起;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旅游市场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出境游组团社改革为标志,出境游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2005年是中国旅游业全面融入世界旅游业的竞争一年。 依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时期划分,1996年进入我国“九五”计划(1996~2000年)时期,是我国旅游市场夯实基础、为二十一世纪积蓄后劲的阶段。“十五”计划(1997~2005)时期,旅游市场更是态势复杂而又强劲发展。本文将以这两个时期为背景,阐述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行业景气继续高涨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 亿元,相当于全国GDP 的5.01%,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居世界第 4 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7 亿美元,分别比2003 年和2002 年增长48%和26%,跃居世界第5 位。国内游市场,全年全国总出游人数达到11.02 亿人次,总花费4710.71 亿元,人均花费427.5 元。出境旅游人数达2885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市场。自此,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国GDP 的比重已经连续5 年稳定在5%以上。中国被全球知名的旅游传媒TTG(Travel Trade Gazette, Asia)评定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2、竞争加剧化趋势增强——融入国际竞争 虽然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但同时竞争呈现出更加激烈的态势。一方面,很多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出台各种政策和手段争夺中国旅游客源市场,如欧洲期待、泰国价格上涨、访港创新高、印度落地签;另一方面,中国也在抓住各种时机吸引境外客源市场,如台湾,入境市场的开放。这样,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游客的流动频率,同时,导致国际旅游市场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压力,除了各自的资源优势是主要竞争条件外,经营优势比拼和市场化运作的较量也进一步加强,经营网络和客户资源的抢占更加激烈。 建设旅游强国是我国在旅游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宏伟战略。其奋斗目标虽然可以量化为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等具体指标,但其核心目的却在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即对全球旅游资源的动员能力和对全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旅游国际竞争力水平是衡量旅游强国的核心依据,通过旅游活动的国际化来带动旅游经营的国际化,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无疑是我们提升旅游国际竞争力,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旅游活动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出境旅游,都已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

分工。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业内学者陈泽炎认为这“反映着我国会展业的成长壮大和国家给予的重视与关注”。另外“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经济与政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总体布局的规划,都为我国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展市场化水平低下 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总体来说还不高,具体表现在: 1.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导向不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行业

旅游网项目分析报告

旅游网 项目管理报告 张军利刘营 黄威威王鹏 2012年10月16日

前言: 在当今全球信息化大潮中,互联网异军突起,给20世纪末的人类社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活方式。旅游业,作为一类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将如何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未来的旅游业如何发展,都是旅游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信息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在做出旅游决策前,需收集一些与目的地有关的旅游信息,比如当地的旅游发展状况、景区景点分布、旅游活动项目、活动时间及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气候、交通、住宿、消费、旅游的最佳路线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开发和建立旅游网站,为旅游者和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个性化的旅游和多极化的旅游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这种简单便捷的方式了解旅游信息。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在于供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个性化旅游日益明显。一方面,旅游人数在逐步增多;另一方面,旅游散客比例将增加,这就对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录 一、旅游网目标市场分析 二、旅游网市场定位分析 三、旅游网的经营损益分析 四、旅游网分析 五、旅游网结论分析 六、项目规划

一、旅游网目标市场分析 1.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统计数据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势态。尤其是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更加使旅游业提升了一个新台阶。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相信中国的旅游事业将更上一层楼。 一下是中国旅游统计年报的数据 05-08年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05-08年入境游外汇收入统计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启示 荐 1944 刘文海原创| 2012-07-11 08:00 | 收藏| 投票 关键字:启示世界旅游业 本文出自《中国市场》杂志2012年7月,作者:刘文海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1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 《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5个月不用工作。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大同小异。美国人已有1/3的休闲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休闲度假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 纵观60年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突出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是旅游业增长高速、持续、稳定,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与之相提并论。有学者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 7亿人次;从2000到2010年的最近十年中,由于旅游者基数不断增加,增速有所放缓,但十年中仍然增加了2.7亿人次,到2010年达到9.4亿人次。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其中,从 1950 年到 1960年的第一个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0.6 %;依次第二个十年为9.1 %,第三个十年为5.6 %,第四个十年为4.8 %,第五个十年为4.3 %,第六个十年为6.5%。对比分析可见,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按每十年作为一个周期来测算,通常年均增长率在3%以下)。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二是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呈现“三足鼎立”新格局。从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板块划分来看,欧洲和北美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两大旅游胜地,是全球旅游市场的“双雄”。但最近十年来,情况却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轨迹,也打破了原有的旅游市场格局。国际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出现多样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首选目的地,从而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早在195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所接待的国际游客量不足19万人,到2000年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1.12亿人,2010年接近2.0亿人,占全球份额约20%。据预测,到2020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占全球份额将上升为27.3%,超过北美(届时为17.8%),位居世界第二,进一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牵涉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绝大多数行业均将告别高速增长,我国会展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出现了与经济新常态相呼应、相一致的会展业新常态,表现为增速减缓、体制滞后、竞争加剧等变化。目前,我市会展业也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无法更好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因此,亟需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与总结。 一、我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物质支撑,会展中心在我市的会展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举办各种展览和会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此外,XX市的交通具有海、陆、空的综合优势,全市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相互衔接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众多酒店和宾馆经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也将带动会展旅游业整体水平向高端发展。综上所述,我市举办会展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且日臻成熟。 (二)展会规模逐步扩大

展览总规模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会展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中心至今累计观展人数超过700万人次,展会品牌、拉动效益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XX会展业持续努力打造特色会展品牌,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展会发展战略,举办4场“惠货全球行”、14场“惠货全国行”活动。另一方面扩大外延、加深内涵,至今以会展中心为平台,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南国书香节暨XX书展、现代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业招商会、旅游博览会、台湾精品博览会、广电车展、鞋文化节等具有鲜明城市特色、较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这些展会逐渐形成了知名度并常态化。此外,会展中心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路线,坚持面向全国招展,提升会展的广度和内涵,先后引进了儿童用品展、华南工业展、服装节、购物节、茶博会、性文化节等项目,并重点打造了车展、房展、婚庆文化博览会等本地消费类展会。形式多样的会展活动在促进我市经贸和文化交流,活跃区域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市场消费,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推动、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 (四)会展产业链已经形成 目前我市会展产业已初步形成上下游衔接的会展产业链。会展产业链围绕会展活动的开展而形成,相关企业以会展业为依托,积极寻求商机的同时也促进会展活动的发展。在每年举办大小林立的会展活动的促进带动下,会展广告、会展物流、展会布展、会展工程设计、会展商务服务等业务得以稳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在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会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0亿元,根据会展业1:9的拉动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

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会展活动往往会有旅游,把这个伴随会展活动而产生的旅游叫会展旅游,会展旅游是旅游产品的一种新兴方式,旅游业发达程度与否,会展旅游成了其中的一个风向标,由于会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可观,因而吸引了许多相关企业的参与。会展旅游可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更是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中增添了一丝轻松,因此在许多会展活动中,几乎旅游活动都存在。随着会展活动的频繁增加,人们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适当休息、增加阅历、修养身心,会展旅游也成为诸多会展及旅游专业人员的研究对象。首先,文章从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狀和发展条件着手,就会展旅游行业现狀的特点和发展会展旅游的现实条件做了简明的分析;然后,对我们国家的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狀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陈述和解析;最后,对发展会展旅游提出一系列的策略。 关键词:会展业;旅游;发展趋势;展览 1 我国的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狀和现实条件 1.1 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现狀 随着我国会展活动的高速发展,会展旅游也声名鹊起,几乎所有的会展活动都有会展旅游的伴随行之,其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都非常快。会展行业被称为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会展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称为众多旅游企业效益增长的新方式。各地方政府为鼓励本地区会展行业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无疑对会展旅游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1.2 我国发展会展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 {1}交通。国家为促进经济和地区发展,在交通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尤其是为了促进旅游的发展,专门修建了通往某旅游景区的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一些更为稍微奢侈一些的交通方式如高铁、飞机等也为旅游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2}旅游资源。我们国家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几乎每一个会展举办地的周围都会有许多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些资源内容丰富,旅游吸引力强,有许多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非常强,这些资源使得会展了旅游的目的地选择丰富了许多。 {3}会展业和旅游业。我国的会展业相关政策出台使得该行业愈发成熟,会展活动的安排愈加合理,这给许多商务人士的旅游提供了便利。其次是旅游业,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行业发展和接待能力完善而成熟,这些都给会展旅游的可行性加了分。 有了这些优良的现实条件,会展旅游的已被许多商务人士列为会展活动目的地工作安排之外的必选项目,对会展旅游的发展起了促进意义。 1.3 我国会展旅游先存的问题 第一,政府干预。许多超大型的会展活动都是由政府操办的,政府部分在安排相关的旅游活动时,其拥有许多便利条件,比如车辆成本、景区门票、景区导游的聘请等,使政府组织的会展旅游活动成本或许很低,这对于市场的会展旅游组织无疑是负面影响,使得许多旅游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缺失了优势。 第二,由于会展行业的发展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在一些展会活动中的一些瑕疵影响了商务客人心情,使其失去了会展旅游的兴趣,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分尽快完善会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会展行业有序的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使会展

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修订稿

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际市场的会展业和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工业,会展业已是一座城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文明社会建设的向前推进,人们对物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渐长,会展业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文基于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定位、市场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硬件和软件建设、会展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Abstract: Exhibition industry, tourism,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re called the world three big smokeless industries.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card of a city and the "booster"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ivilized society, people are having growing demand for mater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s. Based on the domestic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market mechanis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xhibition industry, exhibition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