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下科学复习提纲

三下科学复习提纲

三下科学复习提纲
三下科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常见的力知识点

一、小车的运动

1、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例:推或拉都能使小车运动。

2、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3、小车过桥时,用力的方向是先向上,再向前。

4、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5、影响小车跑得速度和距离的因素:

①斜面的高度;坡度越大,小车跑的越快②斜面的光滑程度;②外力的大小和方向;④小车重量。斜坡上,小车重量越重,跑的越快越远。

6、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答:①增大对小车的拉力或推力;②将小车放到接触面平滑的地方;

③将小车放到斜坡上。

7、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答:因为有地球引力,在斜坡上地球引力又有一个向斜下的分力,这个力让小车跑了。

二、摩擦力

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

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2、玩滑梯时坡度越陡,下滑速度越(快);越光滑,滑下来的速度越(快)。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物体的重量)、(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拉一个身体重的同学滑行,用的力(大);拉一个身体轻的同学滑行,用的力(小)。这说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轻),摩擦力越(小)。

5、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足球与草地之间有(摩擦力)。

6、给四驱车加上润滑油,可以使车跑得更快,因为这样做(减小)了车轴之间的摩擦力。

7、在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因为摩擦力(小);在水泥路面上行走时,摩擦力相对(大)。

8、生活中增大摩擦力方便人们生活的例子

使用橡皮用力摩擦;短跑运动员穿钉子鞋;运动员手上涂镁粉;鞋底花纹;轮胎花纹;雪地撒煤渣

9、生活中减小摩擦力方便人们生活的例子

行李箱转轮子;衣服拉链涂蜡油;零件涂润滑油;旱冰鞋轮子

三跷跷板

1、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制成的。

2、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包括(托盘)(指针)(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

3、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镊子)夹取。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将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内,即左物右砝。

5、使用天平前,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再调整天平平衡。

6、天平是用来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

7、当放置的砝码合适时,天平左右会平衡,如果此时不平衡,则需要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

8、大人和孩子玩跷跷板时,孩子离跷跷板中心的位置要(远)一些。

四弹簧里的学问

1、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两手握住弹簧,用力向两边拉,拉得越长,需要的力越(大)。拉得越短,需要的力越(小),这说明,弹簧形状的变化与力的(大小)有关。

3、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的(长度)会发生变化。

4、日常生活中利用弹力的物品有(沙发)(弹簧秤)(摩托车减震器)等。

5、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分析这样应用的好处。

答:沙发利用了弹力,这样可以让人坐起来更舒服,且容易恢复原状;弹弓利用了弹力,这样可以使弹出去的东西更远更有力度;

摩托车减震器利用了弹力,这样可以减小地面的震动,使人坐在上面更舒适。蹦蹦床有弹簧,可以使我们跳得高;

自动铅笔有弹簧,可以让我们自由调节笔芯长度等。

五有趣的磁铁

1、无论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2)个磁极,分别是(南极),用(S)表示;和(北极),用(N)表示。

2、当磁铁自由旋转的时候,它总是一头指向(南端),一头指向(北端)。

3、磁铁可以吸铁,可以隔着物体吸铁,磁铁的(中间)磁性弱,(两端)磁性强。

4、磁铁的形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条形)(圆形)(蹄形)(环形)(柱形)。

5、两块磁铁相同的磁极接近时,会(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接近时,会(相互吸引)。

6、磁铁能吸引(铁)制的东西,这种性质叫(磁性)。

7、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指南针、磁性围棋、磁力黑板、磁力画板、电冰箱门、磁悬浮列车、收音机、文具盒、手机套盒等。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空气在哪里知识点

六空气在哪里

1、空气在我们周围,比如杯子里、教室里、水里、土壤里都有空气。

2、空气是气体,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动。

3、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4、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用杯子、塑料袋等把它收集起来。

5、将干燥的纸团放入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6、空气也有重量,可以利用托盘天平做实验,托盘的一边放空气球,一边放吹起来的气球,发现吹起来气球的一边比较重。

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中,氮气最多,占空气总量的78℅,氧气占空气的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

七热空气

1、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2、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重量减轻就会上升。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3、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抽油烟机放在厨房的上方。

5、请你说说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冷空气可以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方,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6、蜡烛上方旋转的纸蛇、受热膨胀的塑料袋等都证明了空气受热上升。

7、热气球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中国是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907-960年),在欧洲,人们直到18世纪后期才发明了热气球。松脂灯是原始的热气球。

8在一只小碟子内倒入少量酒精并点燃,将一个不漏气的大塑料袋套在上面,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答:(1)会看到大塑料袋慢慢鼓起来,松手后塑料袋会上升的现象。(2)说明了空气受热以后会上升。

9把硬纸剪成螺旋状(小纸蛇),用线悬挂起来,下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答:(1)实验现象:悬挂的纸蛇旋转起来。

(2)解释这种现象:蜡烛加热了空气,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蛇旋转。(3)实验说明了:热空气会上升。

八风的形成

1、风的形成: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的流动产生风。

2、风的形成与气温有关,地球上各地区冷热不均,造成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区空气下降,形成气压差,从而使空气流动,也就形成了风。

3、风是从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

4、破坏范围最广的风是飓风/台风。

5、问答题:风是如何形成的?

风带来的灾害:1、龙卷风卷走树木房屋2、台风吹倒建筑物3、森林火灾遇风难以扑灭4、海上大风引起风暴潮

风有益于生活1、风力发电2、帆船利用风行驶3、夏季,风带来凉爽4、风吹干衣服

九地球的大气层

1、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2、大气层作用

1000km外层/散逸层航天飞机500km热层/电离层手机信号80km中间层防陨石/流星50km平流层适合飞机(臭氧层)防紫外线10km对流层天气现象

3、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1)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2)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使用。(3)减少开车次数。(4)处理废气中的污染物

十土壤里有什么

1、土壤是由(空气、砂、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静止后土壤分两层,(下层颗粒较大是砂,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说明土壤中有砂和黏土。

2、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加热,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脏)的痕迹,说明土壤里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用火烧,冒烟有刺鼻气味,烧过后土壤变干。颜色变浅,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用手摸一摸土壤,会感觉很湿润,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十一土壤的种类

根据含沙量土壤分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叫做(黏质土);砂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壤土)。

2、三类土壤特点:(砂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黏质土)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壤土)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

3、我国的土壤种类及分布: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在70厘米左右,

最后的可达1米以上。

4、在土壤的渗水室验中:不同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

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还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

(2)是很好的“储藏室”。通过根向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学成分。

(3)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其他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为无机物,为植物的生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达到翻土的目的,增大空气含量。同时蚯蚓的粪便又能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

2、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会不同

3、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1)相同的条件是什么?①都放在阳光下;②浇同样多的水③植物相同

(2)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土壤不同

实验现象: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

实验结论: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

4、土壤对植物的意义

(1)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

(2)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5、保护土壤(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的根本办法。(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2)草可以保护土壤。(3)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4)植物可以保护土壤

十三认识岩石

1、(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

2、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6、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建房、铺路、修桥、造纪念碑

2、岩石是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石磨、石头工具

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玉石做的首饰、挂件

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石灰岩)烧石灰,制水泥。还是制玻璃的原料,用(油页岩)来炼石油。

十四做个岩石百宝箱

1、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

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做标签。

十五蚂蚁

1、一个完整的蚂蚁群体通常由(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共同组成。

2、像蚂蚁、蝴蝶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部)(胸部)(腹部)。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3、(昆虫)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都最多的动物。

4、、蚂蚁大家庭中有哪些成员?它们是怎样分工协作、共同生活的?蚂蚁大家庭包括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蚁后负责产卵;工蚁负责照顾雄蚁、看护蛹、储存粮食。

十六它们都是鸟

1、像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一般都是鸟。

2、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鸟类。

3、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鸟类(1400)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

4、、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

①有角质喙,没有牙齿;②身体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心脏为四室;④体温恒定;⑤卵生。

6、我们当地常见的鸟有哪些?

麻雀、燕子、喜鹊、猫头鹰、鸡、鸭、鹅等。

7、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呢?

①开展爱鸟周活动;②冬季为小鸟提供过冬的食物;③给它们安个家;

④不破坏鸟的栖息地;⑤不掏鸟蛋、不抓小鸟,积极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

十七猫和兔

1、家畜都是(哺乳)动物,例如(猪)(猫)(狗)等。

2、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

3、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用(卵)繁殖后代。

4、像猫、兔、虎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动物一般都是哺乳动物。

5、人身体表面有毛孔,胎生、哺乳,所以人是(哺乳动物)。

6、猫和兔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

7、虎和豹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8、蝙蝠飞翔的翅膀不是羽毛的,是肉质的薄膜,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不是鸟类。

6、请描述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①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④脑较大且发达;⑤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十八多样的动物

1、鱼类一般身体表面有(鳞)、用(腮)呼吸,用(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如(金鱼)(鲤鱼)。

2、两栖动物的特点是小时候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长大后既能生活在(水中),

也能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用(卵)繁殖后代,如(青蛙)(蟾蜍)(大鲵)。

3、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用(肺)呼吸,采用(腹部着地、匍匐前进)的方式运动,用(卵)繁殖,如(乌龟)(壁虎)(蛇)(鳄鱼)。

4、像青蛙、鸡这样繁殖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像猫、兔这样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5、鲸鱼胎生、哺乳、用肺呼吸,所以鲸鱼不是鱼。

6、对于保护动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①对于濒临灭绝的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不袭扰它们;

③不狩猎;

④食物短缺时,投放食物;⑤让受伤的动物及时得到救治。

7、昆虫: 蚂蚁、蜻蜓、蚊子、蝗虫、蚜虫、蝉、螳螂、蜜蜂

鸟: 鸡、鸭、鹅、鸽子、喜鹊、鸵鸟、企鹅、啄木鸟、猫头鹰、丹顶鹤

哺乳动物: 猫、兔、猪、狗、猴子、袋鼠、蝙蝠、鲸、牛、马、羊、人

鱼:金鱼、鲤鱼、黄花鱼、鲨鱼

爬行动物:乌龟、壁虎、蛇、鳄鱼、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

十九灯泡亮了

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哪几部分?

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

电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干电池、太阳能电池、蓄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发电厂

发电厂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水利发电厂、风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核电厂、地热发电厂等等,常见的有水利发电厂和火力发电厂。

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电池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

手电筒的金属外壳相当于电路中的导线,在电路中电池夹作用是固定电池,小灯座作用是固定灯泡,开关作用是控制灯泡亮灭

水果电池的制作方法?

答:把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用导线把他们和用电器连接成电路。给你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开关和足够的导线你能把他们连接成最简单的电路么?画出它的电路图

电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2种,分别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把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中的各用电器并列的接到电路的两点间。

红绿灯设计原理图

红绿灯电路图就是一个并联电路图,通过分别接通三色灯泡的电源达到分别控制的目的

二十一谁的本领大

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他们是绝对的么?

答: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导体能变成绝缘体,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

1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

答:①常见的导体:金、银、铜、铁、铝等所有金属都是导体,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②常见的绝缘体:橡胶、塑料、泡沫、纯净的水、干木头、玻璃、等都是绝缘体。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半导体。

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应用的例子?

答:①导线的材料是金属材料是导体外面的“皮”是橡胶做成的,是绝缘体。

②我们常用的工具钳子的前面部分是金属材料是导体,把手外面的“皮”是橡胶做成的,是绝缘体。

我们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前面部分是金属材料是导体,把手外面的“皮”是橡胶做成的,是绝缘体。

插座的外面部分是塑料做的,是绝缘体;里面是金属材料做的,是导体

二十二安全用电

不正确用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答:不正确的用电会使人触电造成残疾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电路短

路会造成火灾,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5、安全用电常识

答:(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2)、了解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伤亡;

(3)、通常水也是导电的;

(4)、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切断电源;

(5)、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

(6)、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7)、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8)、见到脱落的电线时,千万要躲远;

(9)、电匣盒旁,危险重重。

(10)、雨天防雷电。

16、家用电线外部有一层塑料或其他材料做成的“皮”,它起什么作用?

答:起到绝缘、用电安全的作用。

17、验电笔、电工钳、电线的那个或那些部分用的是导体材料?哪个或哪些部分用的是绝缘体材料?

答:验电笔的笔柄和外包装部分,电工钳的外包装部分,电线的外包皮部分都是绝缘体材料。:验电笔的验电金属丝部分,电工钳的金属部分,电线的金属线部分都是导体材料。

18、产生电流的两个必要条件?

答:第一个条件是电路必须成回路;第二个条件是回路中要有电源。

19、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

答:①.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②.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③.房子周围有许多电线,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

④.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⑤.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带上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⑥.小学生因为人小,无法对触电实施救护,应该及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

20、电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答:电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有了电,我们能够使用多种多样的电器,令我们的生活更有趣更舒适。电被誉为现代科技的血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电经过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种神奇的能量,为人类造福。

21、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电的现象?如何节约用电?

答:不看电视节目时,仍开着电视;出门时不注意关闭电灯、空调等电器;房间内光线充足时开着灯等。

节约用电办法:出门或睡觉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不使用电器时,注意及时关闭电器;还要使用节能电灯、冰箱、空调等电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 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2、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一种无色、无味、 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3、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 4、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5、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 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6、一般写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 7、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8、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 (板书:吸收热量) (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 (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 (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 9、(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 量是不同的。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2、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3、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 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 1831 )年,(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 5 )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或(问题)。 5、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6、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7、达尔文寻宝的过程: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8、指南车诞生于西汉初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9、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三类。 第二单元 1、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 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3、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霸王花。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5、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第三单元土壤 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2.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3.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 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4.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 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5.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在春秋 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来改良土壤。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6.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7.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 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8.证明土壤是否有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土壤放进水中,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 9.土壤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10.分离土壤的方法: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第四单元水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 2、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这一发明对长时间从事(碾米)劳动的人们来说,上 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说明了流动的水有力量) 3、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 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判断物体是否溶解的标准是:(1)看不见颗粒,(2)均匀分散。 4、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doc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 2.下列各图与相应描述相符 的是 ( 机械能增加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D.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A.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 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右移动D.透镜向右移动 6.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卜列哪种光学仪 器 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眼 7. 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 的 C 、用棉花塞住耳朵 D 、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T.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基础巩固练习 %1. 选择题 1.在举世瞩目的2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体操王 一李宁点燃奥运会主火炬。他在匀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被守门员接住过程中,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受到球拍的作用力 C.冰壶被发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D.垒球被抛出在空中飞行时球的机械能增加 3. 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苹果受到的重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 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 B ) C D A B C D 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教科版三上科学知识点

班级:姓名: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3、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5、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8、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8、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9、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0、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终考试试卷

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终考试试卷-1 温馨提示:本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问题1-20:每一道题附有4个答案,选择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编号写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以编钟为主演奏乐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远在商周时代就用编钟演奏了,所谓“编钟”是一列大小不同的乐钟,按谱打击就可以演奏。乐钟的大小不同,主要影响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乐 2.下面有关声和光的现象及对应的连线中,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光的折射 C、月球上寂静无声——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直线传播 3. 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右图 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0分 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A、小于9厘米 B、大于9厘米 C、等于9厘米 D、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6.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大楼 B、地面 C、彩云 D、观察者自己 科学热身区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姓名: 1 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就要知道它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方位,距离有多远。 2、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地图名称)、(方位)、(图例)、(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辨方向 1、人们用“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2、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背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西,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3、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8时,太阳在东;10时,太阳在东南;12时,太阳在南;14时,太阳在西南;16时,太阳在西。 4、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如:太阳在东,影子就在西;太阳在东南,影子就会在西北。 5、太阳越高,影子就越短,太阳越低,影子就越长。12时,物体的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时物体的影子长些。 6、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看太阳辨方向;利用指南针辨方向;利用北极星辨方向等) 3 看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地图名称、方位、图例和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人们用符号表示建筑、道路、河流等,这叫做图例,图例一般放在地图的边角上。 2、为什么一幅小小的地图能表示很大的一个地方?(答:因为地图是根据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图形,所以能表示很大的一个地方。) 3、地图有什么用途?(答:地图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旅游、探险、交通等方面。利用地图可以找到最合理的行动路线。) 4、古代地图较简易,不够准确;现代地图更加准确!掌上电脑的电子地图,是最先进的电子地图,地球仪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图。 4 物体的特征 1、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橡胶、塑料、陶瓷、玻璃、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等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 2、杯子可以按用途起名字,如茶杯、酒杯等;也可以按材料起名字,如纸杯、塑料杯、玻璃杯、金属杯等。 3、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有: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借助橡皮筋来比较等。 4、天平的使用方法: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再把被测的物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里,用镊子把砝码放在右边的托盘里,待天平平衡时,就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5、测量长度的工具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来估量物体的长度。如,用手测,用脚测等。 6、怎样才能准确地测量长度,减少误差呢?(答:1、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换一种更精确一点的测量工具;3、多测几次,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5、物体的分类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 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 ,小苏打5g 。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电铃声传入人耳 B、枯黄的树叶落地 C、太照射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6秒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的速度一定是() A、12米/秒 B、3米/秒 C、6米/秒 D、无法确定 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4.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5.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A、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都是静止的 D、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8. 一本科学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甲、乙、丙三辆自行车参加比赛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是18km/h,乙车速度是 300m/min,丙车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同时到达 10. 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11.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 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1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 五棵树镇小学陆兰 一、教材分析: 《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的材料: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猜的都是同 一种物质,猜猜看是什么? (1)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2)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物质) 2、师: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板书课题) 3: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你见过哪些山水美景? 4、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非常漂亮的水的美景,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5、师:这些就是大自然中水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景象。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然后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的一些山水美景,加深对自然界水的印象,再通过课件中对一些精美水景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要研究水的兴趣。) (二)、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 1、师: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水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网状图) 2、生:观察PPT 了解网状图的意图。 (设计意图: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 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了解的关于水的知识。 4、生:小组讨论。

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 发芽→ 生长→ 出现花蕾→开花→ 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1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3、蚕的一生总共要蜕6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15题;共60分) 1. (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 . 千克 B . 牛 C . 焦耳 D . 牛/千克 2. (4分)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 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 C .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 D .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 3. (4分)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3 cm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开的茎中,两天后新的苦瓜苗就能长成,这一技术可以提高苦瓜的抗病性。下列培育技术中与这种苦瓜苗的繁殖方式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 . 番茄的组织培养 B . 葡萄用枝条扦插成活 C . “竹稻”利用竹子开花授粉,进行杂交育种 D . “多莉”绵羊通过克隆产生 4. (4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A . 英国 B . 美国

C . 德国 D . 法国 5. (4分)如图甲所示,t=0时刻,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t=t1时刻,在物体表面施加一个如图乙所示水平压力F,F的大小变化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当t=t2时物体恰好在墙上静止,则下列四幅关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4分)桃形李有“江南名果”的美誉,它是通过嫁接培育而成.下列有关桃形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B . 它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 . 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细胞质 D . 桃形李果实是生殖器官 7. (4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B .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8. (4分)下列各项中,对一些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②③④ 9. (4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用精练的一句话,概括了蝉的一生:蝉沐风浴露,饮天地之灵气,吸万木之精华,蛰伏四年,换来的只是短短一个月生命的“春天”。蝉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似,关于蝉的一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蝉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湘教版小学三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 1.1831 年,()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 20多年研究,于 1859年 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或()。 5.土壤有三类()()和()。 6.砂质土含砂较多,()含黏土较多,()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7.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是(),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8.早在(),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9.无土栽培是指() 10.土壤是人类()的基础。 11.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来改良土壤。 12.他们把野草割来()或是(),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13.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第三单元 1.()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有三类()()() 3.()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4.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不同的土壤要采用()的改良措施。 5。()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 6、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14.水是一种()()透明的()。 15.水()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 16.测水的体积用()或() 17.早在公元前()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18.水磨对长时间从事()劳动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19.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20.()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 21.()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22.地球可供利用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 第四单元 1.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就出现了() 2.物体在水中有的(),有的() 3.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齐平。 4.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作用。5.量筒上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3.空气是一种()()的气体。 24.空气()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历法中,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是( A ) A、阴历 B、阳历 C、阴阳历 D、公历 2、下列不属于女性第二性征的是( D ) A、声调较高 B、骨盆宽大 C、乳腺发达 D、饭量增加 3、地球自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D ) A、太阳 B、经线 C、北极星 D、地轴 4、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后,会开花结果,在花的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 D ) A、柱头 B、花药 C、胚珠 D、子房 5、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C ) 6、地中海上的斯特龙博火山,它每隔两三分钟就要喷发一次,夜间在150千米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 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该火山属于( B ) A、死火山 B、活火山 C、休眠火山 D、都不是 7、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00时,代表悉尼(东10区)时间是(A ) 8、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伤亡惨重。地震时,正确的逃生 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 ..的是A A、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9、根据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B )

A 、C 处是山脊 B 、D 处是峭壁 C 、A 位于B 的西南方 D 、海拔最高的是B 处 10、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B ) A 、东边日出西边日落 B 、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 、初一新月十五满月 D 、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11、国庆节,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城市是(C ) A 、北京 B 、杭州 C 、广州 D 、哈尔滨 12、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D )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13、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空降兵乘 飞机空降到灾区。伞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人和伞受到的重力等于空气阻力 B 、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C 、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D 、人受到的重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 1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C ) A 、0N B 、2N C 、4N D 、8N 15、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C) A 、照相机、幻灯机们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 16、图中画了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F 1>F 2 B 、F 1=F 2 C 、F 1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的材料: 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猜的都是同 一种物质,猜猜看是什么? (1)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2)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物质) 2、师: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板书课题) 3: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你见过哪些山水美景? 4、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非常漂亮的水的美景,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5、师:这些就是大自然中水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景象。(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然后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的一些山水美景,加深对自然界水的印象,再通过课件中对一些精美水景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要研究水的兴趣。) (二)、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 1、师: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水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网状图) 2、生:观察PPT,了解网状图的意图。 (设计意图: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了解的关于水的知识。 4、生:小组讨论。 5、指名汇报,教师填写网状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就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内部构造相同,都有胚根与胚芽。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根的生长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目的就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的作用:①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②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书P8:研究根的作用实验,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变少了,证明根能够吸收水分。 8、凤仙花的叶子都就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就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与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就是(绿)色的。 10、植物的叶的作用:绿叶就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就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就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阳光(提供能量) 叶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氧气 + 养料 绿叶 (地点) 书P11:为什么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立即死亡:因为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植物的叶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所以小老鼠没有立即死亡。 11、植物的茎的作用:①支撑植物;②运输水分与养料。 书P13:研究植物茎的作用:芹菜放在红色水中一段时间,发现茎的横切面有许多小红点,证明茎能够运输水分。 植物的茎内有许多小细管,叫做导管,能运输水分与养料。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生命周期): (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这四个阶段。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14、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与温度)等。(注:植物的生长未必一定需要土壤,例如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植物的萌发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与花、果实都就是长在节上的,所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