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乡村精英垄断治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乡村精英垄断治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65992754.html,

乡村精英垄断治理问题与对策探讨

作者:段蜜周发明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乡村治理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切身利益、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在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国家治理转型过程中,催生出了“能人治村”“富人治村”等治理模式,“能人治村”可使基层行政工作更快速、有序地推行,但不少村干部有才无德,在资源下乡过程中以权谋私,俘获众多公共资源,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的公共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集中关注当政人员基本固定的垄断型乡村治理模式,对现代乡村精英的形成进行简单历史回顧,进而分析乡村治理中精英垄断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基层治理;乡村治理;乡村精英;垄断治理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https://www.sodocs.net/doc/865992754.html,ki.1673-890x.2018.25.019

乡村治理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切身利益、基层社会稳定的大事,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本文以中西部农村的乡村治理个例为基础,力图通过典型个案,分析乡村精英垄断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进一步探索有效整改措施,以期为我国的乡村治理提供参考。

笔者采用田野调查方式,对位于H省X县境内的J村进行了实地调研。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重点分析的J村是X县L镇的重点帮扶村。J村是典型的氏族聚集村,该村村民主要由两大姓氏的族人组成,且两大姓氏中有能人、富人实现了强强联姻,最终形成家族利益集团,并通过家族势力,在村支两委选举中实现家族垄断和“子承父业”,形成了典型的精英垄断治理现象。

1 现代乡村精英的形成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族长、乡绅等乡村精英存在,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原有乡村精英逐渐消失,国家权力进一步渗入基层,建立起县、乡、村基层政权体系,将自治的村庄逐渐纳入到国家管控。到20世纪50年代土改时期,贫下中农、积极分子组成的党组织通过发展“我家人”入党,形成对大队或行政村党支部的长期掌控,基层党政组织开始呈现出家族化现象,乡村优质资源逐渐向党支部成员及其亲属倾斜,这些资源又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成员家族势力,巩固了其地位,使其逐步成为乡村领导者[1]。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涌现出一些

种养能手,凭借自身经验与技术,成为村中公认的丰收保障。到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这些既有乡村精英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能力,从农民中脱颖而出,新的乡村精英逐渐形成,并逐步发展为国家与村庄之间的中介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