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介评 朱永生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介评 朱永生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介评 朱永生
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介评 朱永生

学 论 经 纬

合法化语码理论对Bernstein知识

结构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10)

知识是社会教育实践的基础,知识的创造、传播、讲授和学习是使教育成为有别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键特征。然而,澳大利亚社会学家Karl Maton (2000a ,2000b ,2004,2005,2007,2013,2014)发现,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学理论建设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教育实践重视的是哪些社会因素与教育有关,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重要性;现有的知识理论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Maton 认为,产生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主观主义倾向,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关注的是不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则把注意力集中于权力关系对学习过程的决定作用,因此教育学只关心知识获取(knowing )而不关心知识(knowledge )本身,看不到自己的研究对象应该是Popper(1979)所说的“客观知识”(objective knowledge ),而把注意力放到个人或群体的主观心理过程上。产生第二个问题的原因是现有的知识理论虽然重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但对知识结构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对知识结构的组织原则根本没有触及。在这个历史背景下,Maton 试图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建立一种新的理论或一个可以操作的概念框架来发掘知识的内部结构及其组织原则,并试图纠正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只注意学习知识而不关心知识本身的偏向,以使知识本身重新回归教育。这个概念框架就是他在最近10多年内创建的“合法化语码理论”(Legitimation Code Theory ,以下简称LCT )。

正如Maton 本人多次承认的那样,LCT 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回顾1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LCT 依据的主要是英国社会学家 Basil Bernstein 的知识结构理论(Knowledge Structure Theory ),其次还有法国社会学大师Pierrie Bourdieu 的场域(Field )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J.R. Martin 的“权力三合一”(Power Trio )分析方法。相对而言,LCT 受Bernstein 的影响最大。

本文将探讨LCT 在哪些方面传承了Bernstein 的知识结构理论,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以及这些创新之处对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有哪些价值。

1 LCT对Bernstein知识结构理论的传承

Bernstein (1999;2000:157-160)发现,人类所使用的话语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认为可以把话语分为“水平话语”(horizontal discourse )和“垂直话语”(vertical discourse )两大类。水平话语表达的是日常知识,其特点是“局部、零碎、有赖于语境变化,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话语的参与者及其习性”。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通过若干没有内在联系的片段和环节获得的,在这个场景中获得的知识与在另一个场景中获得的知识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而垂直话语表达的是教育知识即学校传授的知识,其特点是“具有专门性和象征性,所表达的意义与其他意义之间有联系”。具体地说,垂直话语既具有自然科学连贯而清晰的结构体系,又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专门术语以及文本产生和传递的专业标准。这种话语的习得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来实现的(朱永生,2011)。

作为教育社会学家,Bernstein 很自然地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垂直话语上。根据不同的知识习得机制,Bernstein 主张把垂直话语结构进一步分为“水平知识结构”(horizontal knowledge structure )和“等级知识结构”(hierarchical knowledge structure

)两种。水平知识结构由一系列的专业DOI:10.13564/https://www.sodocs.net/doc/882456451.html,ki.issn.1672-9382.2014.06.001

10

F L C N o v . 2014

V o l.11 N o .6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62) 化语言构成,并伴有专业化的解释模式及文本生成和传递的标准,最典

型的是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其特点是方法不系统、标准不统

一。等级知识结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整合性,最典型的是自然科学

知识,其特点是明晰、连贯、有系统的原则和对知识的分层组织。图1

(Bernstein ,1999:162)和图2(Bernstein ,1996:172)分别概括了文科语

篇和理科语篇的知识结构特点。

这两种结构的区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问题:等级知识结构是靠结合与包容以前的思想而发展的,水平知识结构则是靠增加另一个不成体系的方法而发展的。

此外,Bernstein (1971)使用了“语法”(grammar )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语法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语法,而是指“意义与其他东西之间的关系”。Bernstein 还把他所说的“语法”分为“内部语法”(internal grammar )和“外部语法”(external grammar ),前者指的是某个理论内部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指的是概念与

语料之间的联系。Bernstein 还根据联系的强弱,

把“语法”分为“强语法”(strong grammar )

和“弱语法”(weak grammar )。强语法的典型

例子有逻辑学和数学,弱语法的典型例子有社会

学、社会人类学和文化研究,语言学和经济学介

于两者之间。Wignell (2007)曾用图3清晰地显示

了这两种知识结构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

自2000年起,Maton 就十分关注Bernstein

的知识结构理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Bernstein 有关知识结构的见解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把知识建构置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重新激发了社会学和语言学对知识实践的研究兴趣,帮助人们看到了不同学术领域话语实践之间的差异,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与教育的关系(relations to education )转到了教育内部的关系(relations within education )上。然而,Maton 发现Bernstein 的研究成果只看到不同场域使用不同的知识结构,却未能提供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指导原则。Bernstein 本人也承认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Bernstein ,2000:124),但他在后来的研究中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Maton 才产生了丰富Bernstein 知识结构理论的想法,并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使他创立的LCT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

2 LCT对Bernstein知识结构理论的创新

Maton 在肯定Bernstein 知识结构理论成功之处的同时,认为除了知识结构以外还有其他值得研究的因素。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因素是“知者”(knower )。这就是他提出对知者开展研究的动因。所谓知者,指的是已经获得或者正在获得某种场域知识的参与者。值得肯定的是,Maton 没有满足于对知者及其结构和语码进行纯理论探讨,而是力图把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发现,对于改进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LCT 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1 LCT 的理论创新

Maton (2007)认为,知者及知者结构(knower structure )这个教育领域应该关注但长期忽视

的重要因素应该成为研究的对象,因为有知识势必有知者。他发现,和知识结构一样,知者也有自身的结构,而且每一个知识结构都有一个相应的知者结构。知识结构显示的是知识如何被创造、被分布、被再语境化并被评价的,知者结构显示的是知者如何被创造、被分布、被再语境化并被评价的。与Berstein 划分的等级知识结构和水平知识结构相对应,Maton (2007)把知者结构分为等级知者结构(hierarchical knower structure )和水平知者结构(horizontal knower structure ),并指出前者有着较强的“知者语法”(knower grammar ),后者有着较弱的“知者语法”。对知者以及知者语码

的重视,使社会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不仅关注客观知识的特点和教学,而且关注参与者的主观作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既要关注“你有什么知识”,也要关注“你是什么样的人”。

图2 理科的知识结构L1 L2 L3 L4 L5图1 文科的知识结构图3 知识结构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上接扉页)

112014年11月

第11卷 第6期 (总第62期)中 国 外 语Maton (Moore & Maton, 2001)认为,要做到上述两个关注,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框架,

并对这个框架的建立提出了3项基本要求:(1)以客观的态度把教育看作一种不能被简化的社会结构;(2)以明白无误的方式对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概念化;(3)从生成的角度对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概念化。Maton (2004:84;2007)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这个框架的4项原则:自主性(autonomy )、紧密性(density )、专门性(specialzation )和时间性(temporality )。后来Maton (2011)又增加了语义性(semantics )。所有这5项原则加在一起便构成他所说的“合法化手段”(legitimation device )。

Maton (2007;2013;2014)认为,每个合法化手段都有相应的合法化语码(legitimation code ),而每一类语码都有自己的模态特点。表1(基于Maton, 2012:18)从维度(dimension )和语码模态(code modality )两个方面概括了合法化手段与合法化语码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合法化手段指的是那些能使知

识领域得以维持、再生、转换和变化的途径和

方法;合法化语码指的是那些能通过认知手段的使用来表达认知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语言形式。在Maton 看来,认知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人只要能控制认知手段,就会拥有设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场域结构和语法的方法,并表达和实现对知识、地位和资源的诉求。

Maton 提出的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理论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揭示了文理两个学术领域或者说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别。理科的最大特点是不考虑参与者个人的社会阶层、习性和文化资本等因素,只看所做的研究能否发现客观事物的生成和发展规律;而文科的最大特点不是注重知识的客观性和可检验性,而是知者本身及其社会烙印、性格和文化修养。就知识结构而言,理科的知识结构通常是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而文科的知识结构通常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就知识语码而言,理科的知识语码通常具有较弱的语义引力和较强的语义密度;而文科的知识语码通常具有较强的语义引力和较弱的语义密度。概括地说,理科讲究的是知识的客观性,其语码通常不受具体学科(如物理、数学)特点的限制而具有一致性;文科注重的则是知者的主观性,其语码通常因知者主观因素的不同而体现不同学科(如历史、英

语)各自的特点。表2(基于Maton, 2007)概括了

文理两种文化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知者结构特点。

第二,在Bernstein 概念框架(conceptual

f r a m e w o r k )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关系

(Epistemic Relation ,简称ER )和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 ,简称SR )对文理两种文化的合法化语

码特点进行了全新的研究。所谓认知关系,指的

是研究内容即知识之间强弱程度不等的关系;所谓社会关系,指的则是知识与研究者之间强弱程度不等的关系。表3从LCT 5项原则之一的“专门性”角度出发,概括了文科文化和理科文化的认知关系和社会关系所具有的分类(Classification ,

简称C )和框定(Framing ,简称F )特点以及合法

化语码所具有的认知关系和社会关系特点。所谓专门性,指的是某个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参与者和话语所具有的特殊性或唯一性;所谓分类,指的是不同语境或种类之间知识边界的强弱程度;所谓框定,指的则是同一个语境或种类内部知识的控制核心。+C 和+F 分别表示对分类和框定有较高的要求,而-C 和-F 则分别表示对分类和框定的要求较低。该表显示,合法化语码由知者语码和知识语码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文科文化的合法化语码是知者语码,其特点是注重社会关系而不是认知关系,而理科文化的合法化语码是知识语码,其特点是注重认知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

表2 作为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两种文化文科文化理科文化知识结 构┴┴┴┴┴┴(水平的)△(等级的)知者结 构△(等级的)┴┴┴┴┴┴(水平的)表3 文理两种文化的专门化合法语码文科文化理科文化认知关系-C ,-F +C ,+F

社会关系+C ,+F -C ,-F

合法化语码知者语码(ER -,SR+)知识语码(ER+,SR -)

表1 合法化手段与合法化语码之间的关系

维度 语码模态

合法化手段自主性 位置自主性+/-,关系自主性+/-合法化语码紧密性 情态紧密性+/-,道德紧密性+/-专门性 认知关系+/-,社会关系+/-语义性 语义引力+/-,语义密度+/-时间性 时间定位+/-,时间定向+/-

12

F L C N o v . 2014

V o l.11 N o .6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62) Maton 的上述理论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研究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且还帮助人们看到了知者结构这个长期被社会学和教育学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和描写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2.2 LCT 的应用价值

Maton 不仅从5个不同的维度对不同场域(如自然科学、英语、历史和音乐)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内部关系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丰富了Bernstein 的知识结构理论,而且还把他的研究方法用来分析和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下面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论述LCT 的实践价值。

第一,LCT 可以提高人们对不同学科知识语码和知者语码的

认识。在学校教育中,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有自己的教学大纲,而

以前人们没有完全认识不同学科的教学大纲之间为什么会存在

较大的差异。LCT 首先应用了Bernstein 的知识结构理论,把学校

的教学大纲结构分为等级教学大纲结构(如理学、音乐等学科)

和水平教学大纲结构(如历史和英语等学科)两大类,然后把

Maton 提出的知者结构理论引入到教学大纲的分析之中,认为不

同学科的教学大纲应该对知识语码和知者语码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图4(基于Maton ,2014:30)所示,Maton 从专门性所包含的认识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角度把这些要求分成知识语码(knowledge codes )、知者语码(knower codes )、精英语码(elite codes )和相对语码(relativist codes )等4类。

在此基础上,Maton (2014:30-31)还分析了上述4种语码合法性的决定因素,认为知识语码的合法性取决于个人对某个学科(如自然科学)专门知识的掌握;知者语码的合法性取决于个人习性以及学习某个学科(如英国文学)知识所需要的先天能力;精英语码取决于个人具备学好某个学科(如音乐)知识的能力和习性;相对语码的合法性对个人学习某个学科(如历史)知识的能力和习性都没有特殊的要求。

我们认为,尽管Maton 的这种看法是否完全符合相关科学的知识语码和知者语码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但对于学生填报升学志愿、学校招生、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估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LCT 对语篇意义识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与此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作为LCT 5项原则之一的语义性。所谓语义性,指的是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 )和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 )的变化在建构合法化社会文化行为中所起的作用(Maton ,2007;2013;2014)。引力和密度这两个概念都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语义引力指的是意义与其语境的关联程度。意义的生成越依赖于语境,语义引力就越强;意义的生成越能摆脱对语境的依赖,语义引力就越弱。语义密度指的是社会文化行为中意义的浓缩程度。符号浓缩的意义越丰富,语义密度就越高;符号浓缩的意义越少,语义密度就越低。在知识建构中,当某个概念从具体的语境或事例中被抽象出来时,它的语义引力是减弱的;而当抽象的概念被具体化时,它的语义引力是增强的。当复杂的描述被浓缩为一个术语时,语义密度是增强的;使用细节去丰富某个抽象的概念时,语义密度是减弱的(Maton ,2011: 66)。

我们认为,这个发现对于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如何做到符合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教师课堂讲授如何做到层层推进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如何做到深入理解都具有实际的帮助。但在应用LCT 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以下两个现实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水平话语结构和垂直话语结构的整合。在学校教育中,水平话语和垂直话语两者都有,如何整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一些水平知识已被当作背景

知识而纳入垂直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空间、社会关系和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发生了变化,这些背景知识的拥有并不一定对垂直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朱永生,2011)。从另一个方面看,在推崇文理渗透、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文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理科知识以及如何学习这些理科知识,理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文科知识以及如何学习这些文科知识,都需要社会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做进一步的探讨。第二个问题是知识语码与知者语码的矛盾。虽然同时进入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学科的学生在知识

方面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但其家庭背景、以前所接收的教育、本人的性格与修养等知者因素都会对入学以后的学习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迅速掌握能体现精英

认知关系ER ER SR +SR -知识语码相对语码精英语码知者语码社会关系图4 专门化基础上的合法化语码

132014年11月第11卷 第6期 (总第62期)

中 国 外 语主义和话语霸权的垂直知识语码,但并非人人都能顺利达到这个目标,成绩上的差距将会带来心理

上的落差,过度的挫折感则会导致部分差生放弃对垂直话语语码的追求而回归到水平知识语码的使用,以达到宣泄不满或张扬个性的目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灾难性的社会后果。

3 结语

以上论述表明,LCT 不是一种只研究诸如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等社会学本体课题的理论,也不是一种只研究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而是一座连接社会学本体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桥梁。在建立这座桥梁的过程中,LCT 在认同Bernstein 对知识的重视及其创立的知识结构理论的同时,看到该理论未能发现知识结构的深层组织原则,因此在传承的同时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入手,作出了新的努力。在理论层面上,LCT 增加了对知者的研究,从自主性、紧密性、专门性、时间性和语义性等5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了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组织原则,以及合法化手段与合法化语码之间的关系,对推进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研究具有不可否认的开拓意义;在应用层面上,LCT 分析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知者结构的具体特点,这种努力对教学大纲修订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到目前为止,LCT 依然处于初创阶段,还没有达到Maton 所期望的那样能解决Bernstein 等前人遗留的所有问题。今后的任务是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我们看来,具体课题可包括LCT 与Bernstein 语码理论的关系、与Bourdieu 场域理论和文化生产论的关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场和语义波理论的关系、与Michel Foucault 权力理论的关系、与Piaget 和V ygotsky 认知发展理论的关系、与儿童语言发育的关系、与二语习得机制的关系等。(作者简介:朱永生,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E-mail: zhuyongsheng@https://www.sodocs.net/doc/882456451.html, 。)

参考文献

[1] B ernstein ,B.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2] B ernstein ,B.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 An essay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1999,20 (2): 266-279.

[3] B ernstein, B.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revised edition) [M].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2000.

[4] M aton, K. Recovering pedagogic discourse: A Bernsteinian approach to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 2000a, 11(1): 79-98.

[5] M aton, K. Languages of legitimation: The structuring significance for intellectual fields of strategic

knowledge claim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2000b, 21(2): 147-167.

[6] M aton, K. The wrong kind of know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the epistemic device [A]. In Muller ,

J.,B. Davies & A. Morais (eds). Reading Bernstein, Researching Bernstein [C].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218-231.

[7] M aton ,K.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A Sociology of Re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Change and the

Conditions of Emergence for Cultural Studies [D].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5.

[8] M aton ,K. Knowledge-knower structures in intellectual and educational fields [A]. In F. Christie & J. R.

Martin (ed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Pedagogy: 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7: 87-108.

[9] M aton ,K. Theories and things: The semantics of disciplinarity [A]. In F. Christie & K. Maton (eds).

Disciplinarity: 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 London: Continuum ,2011: 62-84.

[10] M aton ,K. Making semantic waves: A key to 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 [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013,24 (1): 8-22.

[11] M aton ,K. Knowledge and Knowers: T owards a Realis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14.

[12] Popper, K.R.

Objective Knowled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13] W ignell ,P.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In Chirstie ,F. & J.R. Martin (ed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Pedagogy: Functional Linguistic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7: 184-204.

[14] 朱永生. 伯恩斯坦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影响[J]. 外语教学,2011(4): 10-16.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1. 简单线性主位化推进模式(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is the theme of the nex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e.g. 小林很喜欢这只小狗。小狗浑身雪白。这白色从远处看来就像一团雪绒花。 2. 连贯主位模式(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turns to be the theme of each following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以后各句的主位。 e.g.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电灯使我们不再惧怕黑暗。 3. 派生主位推进模式(the superrheme goes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chause)同一主位贯穿于紧随其后的语义紧密相联的句子中。 e.g. 我们都应该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我们是新时期青年,我们责无旁贷。 4. 分裂述位模式(The superrheme overcontrols the themes following the firs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的各部分内容分别做后面句子的主位。 e.g. 他既成熟又幽默。他的成熟让人敬佩。他的幽默让人快乐。 5. 跳跃主位推进模式(In the claim of theme---rheme, there may be one that is omitted, but can be easily recovered in the last sequenc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但与模式1不同的是,这种主述位结构并 非不间断的延续下去。 e.g. 他爱好打网球。打网球使他精力充沛。他妻子老这么说。精力充沛使 B.胡壮麟(1955)的三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 1. T1----T2型 第一句的主位同时作为第二句的主位。 e.g. I am not asking anyone to surrender. I am asking everyone to declare the victory of peace. 2. R1---T2型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e.g. 投保人去世时如无适当委任之个人代表或指定人或代理人能够并愿意 为取得应付款额出示有效收据,此笔款额可由管理会酌情付与投保人之最近亲属。一旦最近亲属接受付款后保险公司即不再负有本保险单规定之责 任。 3. T1+R1---T2型 第一句的主、述位结合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e.g. He fail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made his parents upset. C. 黄国文(1997)的六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 1. 平行型 以第一句的主位(T)为出发点,以后各句均以此句的主位为主位。分别 引出不同的述位。 e.g. 我父亲去了台湾。他在那里住了50年,他很想念家乡。 2. 延续型 第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句的主位,这个主位又引进一个新 的述位。 e.g. 她昨天去了县城。城里变化很大。变化最大的是百货公司。 3. 集中型各句不同的主位都集中归结为同一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 e.g. A Chinese is an Asian. Japanese is an Asian. And an Indian is an Asian. 4. 交叉型 第一句的主位成为第二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成为第三局的述位,如此 交叉发展下去。 e.g. 小明喜欢动画片,但武打片更让他着迷。他父母不让他看武打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自2012年4月,毒果冻、毒老酸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又起。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破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忙着被提炼成工业明胶,被无良商人掺入食品中,被消费者吃进肚子里。于是网络一时爆红一首打油诗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

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Exercise: Analyze the thematic progressive pattern of the following text and try to illustrate how such a pattern contributes to the coherence of the text. Teachers should take steps to prevent students from cheating on exams. (2) To begin with, teachers should stop reusing old tests. (3) Even a test that has been used once is soon known on the student grapevine(小道消息). (4) Students will check with their friends to find out, for example, what was on Dr. Thompson’s biology final last term. (5) They may even manage to turn up a copy of the test itself, “accidentally” not turned in by a former student of Dr. Thompson’s. (6) Teachers should also take some common sense precautions(防范措施)at test time. (7) They should make students separate themselves -- by at least one seat -- during an exam, and they should watch the class closely. (8) The best place for the teacher to sit is in the rear of the room, so that a student is never sure if the teacher is looking at him or her. (9) Last of all, teachers must make it clear to students that there will be severe penalties for cheating. (10) Anyone caught cheating should immediately receive a zero for the exam. (1) Teachers (T1) should take steps to prevent students from cheating on exams (R1). (2) To begin with, teachers (T2) should stop reusing old tests (R2). (3) Even a test (T3) that has been used once is soon known on the student grapevine (R3). (4) Students (T4) will check with their friends to find out, for example, what was on Dr. Thompson’s biology final last term (R4). (5) They (T5) may even manage to turn up a copy of the test itself, “accidentally” not turned in by a for mer student of Dr. Thompson’s (R5). (6) Teachers (T6) should also take some common sense precaution at test time (R6). (7) They (T7) should make students separate themselves -- by at least one seat -- during an exam, and they should watch the class closely (R7). (8) The best place (T8) for the teacher to sit is in the rear of the room, so that a student is never sure if the teacher is looking at him or her (R8). (9) Last of all, teachers (T9) must make it clear to students that there will be severe penalties for cheating (R9). (10) Anyone (T10) caught cheating should immediately receive a zero for the exam (R10). Here is the thematic progressive pattern of this text. T1 — R1 T2 (=T1) — R2 T3 (=R2) — R3 T4 — R4 T5 (=T4) — R5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 解说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梅盛王晨婕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

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 类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类型 1. 简单线性主位化推进模式 (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is the theme of the nex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小林很喜欢这只小狗。小狗浑身雪白。这白色从远处看来就像一团雪绒花。 2. 连贯主位模式(The rheme in the first clause turns to be the theme of each following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以后各句的主位。 .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电灯使我们不再惧怕黑暗。 3. 派生主位推进模式 (the superrheme goes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chause)同一主位贯穿于紧随其后的语义紧密相联的句子中。 . 我们都应该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我们是新时期青年,我们责无旁 贷。 4. 分裂述位模式 (The superrheme overcontrols the themes following the first clause) 第一句的述位的各部分内容分别做后面句子的主位。 . 他既成熟又幽默。他的成熟让人敬佩。他的幽默让人快乐。 5. 跳跃主位推进模式(In the claim of theme---rheme, there may be one that is omitted, but can be easily recovered in the last sequence)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但与模式1不同的是,这种主述位结构并非不间断的延续下去。 . 他爱好打网球。打网球使他精力充沛。他妻子老这么说。精力充沛使 B.胡壮麟(1955)的三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 1. T1----T2型 第一句的主位同时作为第二句的主位。 . I am not asking anyone to surrender. I am asking everyone to declare the victory of peace. 2. R1---T2型 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投保人去世时如无适当委任之个人代表或指定人或代理人能够并愿意 为取得应付款额出示有效收据,此笔款额可由管理会酌情付与投保人之最近亲属。一旦最近亲属接受付款后保险公司即不再负有本保险单规定之责 任。 3. T1+R1---T2型 第一句的主、述位结合成为第二句的主位。 . He fail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made his parents upset. C. 黄国文(1997)的六种常见主位推进模式 1. 平行型 以第一句的主位(T)为出发点,以后各句均以此句的主位为主位。分别 引出不同的述位。 . 我父亲去了台湾。他在那里住了50年,他很想念家乡。 2. 延续型 第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句的主位,这个主位又引进一个新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完整word版)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一、目的论的内容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的预期目标的策略。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弗米尔认为:决定译文(面貌)的不是原文(面貌),而是翻译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它可以用来指: ( 1) 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 2) 翻译结果:亦即译品( translatum)的功能;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以及发布的各种信息,同时激发其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下文将根据诺德(nord)自上而下翻译问题的分类模式,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其文化和语言两大层面的翻译问题,依照笔者所提出的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原则,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剖析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二、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层面翻译问题 博物馆解说词里常常会出现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若只是简单机械地采用音译的方式,则势必无法让外国游客了解这些专有名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试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翻译目的论述评

翻译目的论述评 薛金凤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翻译目的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它被引进中国也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的论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它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主要区别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行为理论;局限性;传统翻译理论 f中图分类号】1"1059[文献标识码JA【文章编号J1009一s489(2008J08-0062—02 目的论是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的翻译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目的论面世以来,赞同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文而对目的论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目的论的研究现状 目的论的主要思想在弗米尔与他的导师赖斯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里有系统的阐述。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的研究是目的论形成的基础。赖斯在以“对等”(译文应该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为研究的实践中发现有时译文与原文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的.有时这种等值是不应该追求的,因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译文行不同的要求,译者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小足对等原则。弗米尔在他导师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以“对等”为l}1心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目的论。他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因为第一,翻译并不单单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应该在目的的指引下,考虑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而选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 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核心法则。这就是说,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即产生一个能达到预期功能的译文就是其最重要的目的。而且弗米尔所阐述的“目的”有三种解释的:译者的目的(比如为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其结构直译的办法)。这里的“目的”主要指交际目的,指翻译发起人把任务交给译者,译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与发起者协商,以得出最后双方都满意的目的。诺德则认为译者无权参与翻译目的的决定。弗米尔还认为原文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当忠实原则失效时,翻译过程的标准是“充分性”,即译文只要达到其预期的文化交际功能即可,译文与原文相差多远是不必考虑的。另外两个法则是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连贯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背景下的语内连贯,换句话说就是译文必须能让读者在其文化背景下能够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忠实法则指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语际连贯。在他对基本法则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忠实法则排在最后一位。这是目的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阶段。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的研究。贾斯塔.赫兹.曼塔利着重研究翻译行为过程,把翻译看作是实现特定目的复杂活动,强调参与者(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这是目的论发展的新阶段。诺德还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法则,即译文除了所需的材料必须与原文提供的材料相容之外,译文的功能也必须与原文意图相容。 而现阶段,人们对目的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许多人以“功能目的论”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或干脆把目的论放在功能翻译理论里讨论。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我们发现大部分对目的论进行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如翻译目的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或译者如何使文本达到翻译目的,或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研究。 在实践领域中,目的论已经被用于解释一些翻译现象、用于指导操作性文本的翻译,尤其是广告翻译,商标翻译,旅游翻译等。关于目的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分歧较大。按目的论的要求,只要译文达到委托人所希望的预期目的,那么译文就是成功的。那么晚清的小说的代表林纾和严复的翻译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拿严复为例,虽然他的翻译有大段的删改,有时甚至加入他个人的言论,可是他当时处在一个额旧交接、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弱肉强食,他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介绍西方先进思想以唤醒民意,呼吁国民奋发图强,抵抗外来侵略。实践证明,严复的翻译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他的译大受欢迎,一版再版。从这个角度来说,目的论是适用于解释晚清小说的翻译现象的。同样,目的论也为一个译本有多个层次的译本提供理论基础。如同一本小说,根据不同的目的可翻译成明白易懂的儿 收稿日期:2008-08-20 作者简介:薛金风(1980_.)女,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翌!亟r丽百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