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drc orcad设置

drc orcad设置

drc orcad设置
drc orcad设置

60分钟学会OrCAD中文教程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21144923.html, 60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 作者:于争 博士 2009年4月28日

目录 1 建立工程及设置......................................................................................................................- 1 - 2 工程管理器..............................................................................................................................- 4 - 3 原理图页相关操作..................................................................................................................- 5 - 4 创建元件库..............................................................................................................................- 6 - 5 元件库编辑一些知识技巧......................................................................................................- 9 - 6 如何创建不规则图形元件....................................................................................................- 10 - 7 分裂元件................................................................................................................................- 15 - 8 把一个元件分多个部分画出来............................................................................................- 16 - 8.1 Homogeneous类型元件画法......................................................................................- 16 - 8.2 Heterogeneous类型元件画法..................................................................................- 17 - 8.3 分裂元件使用方法.....................................................................................................- 19 - 9 加入元件库放置元件............................................................................................................- 21 - 9.1普通元件放置方法......................................................................................................- 21 - 9.2 电源和地的放置方法.................................................................................................- 23 - 10 同一个页面内建立互连......................................................................................................- 24 - 11 不同页面间建立互联的方法..............................................................................................- 26 - 12 使用总线..............................................................................................................................- 27 - 12.1 如何创建总线...........................................................................................................- 27 - 12.2 放置非90度转角总线.............................................................................................- 28 - 12.3 总线命名...................................................................................................................- 28 - 12.4 总线与信号线连接...................................................................................................- 28 - 13 浏览工程及使用技巧..........................................................................................................- 29 - 13.1 浏览parts................................................................................................................- 30 - 13.2 浏览nets..................................................................................................................- 31 - 14 原理图中搜索......................................................................................................................- 32 - 14.1 搜索元件...................................................................................................................- 33 - 14.2 查找网络 flat nets...............................................................................................- 34 - 15 元件替换与更新..................................................................................................................- 35 - 15.1 批量替换 replace cache.......................................................................................- 35 - 15.2 批量更新 update cache.........................................................................................- 36 - 15.3 两个命令的区别.......................................................................................................- 36 - 16 一些基本操作......................................................................................................................- 36 - 16.1选择元件....................................................................................................................- 36 - 16.2 移动元件...................................................................................................................- 37 - 16.3 元件的旋转...............................................................................................................- 37 - 16.4 元件的镜像翻转.......................................................................................................- 37 - 16.5 修改元件属性放置文本...........................................................................................- 37 - 17 添加footprint属性..............................................................................................................- 38 - 17.1 单个元件添加Footprint属性...............................................................................- 38 - 17.2 批量添加Footprint属性.......................................................................................- 41 - 18 生成Netlist..........................................................................................................................- 44 - 19 生成元件清单......................................................................................................................- 47 - 20 打印原理图..........................................................................................................................- 51 -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课程开发是指以提高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他是校企联合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 这种以职业能力为需求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价值取向。 2、关注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需求。 3、课程围绕职业分析进行设计。 通信技术专业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共同开发课程,主要体现在:教学师资、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下面以光传输技术为例,来说明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具体过程及特点。 一、教学团队的组建 以往的授课方式,以理论为主,同时授课的主体为学院的教师。但是这样的教学团队并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团队组建时,吸纳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教师加入。这些教师的加入能带来行业中最新的操作规程及方法。同 二、教材的选取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必须要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实际授课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采用的是分情境的任务式驱动教学,必须要有对应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将课程的内容进行贯穿和组织。基于以上的考虑,采用的是由中兴公司开发的任务驱动式教材,这本教材改变了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

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进具体的项目中。 三、教学内容 在对具体教学内容选取时,选取了一个光传输网络由组建到维护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划分成三个情境,再将任务情境划分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一个到多个单项工作任务,而每个单项工作任务对应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职业

在进行授课时,采用课程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场所三方面的变化。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同时结合通信行业的特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一体;教学场所将传统的教室、专业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融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环境。

课程设计任务书完整题目

课程设计任务书完整题目

————————————————————————————————作者:————————————————————————————————日期: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 (2)设计主接线 (3)计算短路电流 (4)电气设备选择 3.设计成果: (1)完整的主接线图一张 (2)设计说明书一份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任务的内容、设计的原则、依据和要求) 2.原始资料分析 3.主接线方案确定 3.1 主接线方案拟定(2~3个,小图) 3.2 主接线方案评定(可靠、灵活、经济) (本章要求在说明书中明确画出方案拟定示意图,针对图示可以从主接线的三个基本要求列表评价所初选的方案,最终得出结论,对可靠性的定量计算评价,不做要求)。 4.厂用电(所用电)接线设计 5.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确定 (确定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型号、容量、台数,列出技术参数表,说明变压器的相数、绕组数、冷却方式等,简要说明确定的理由,为下一章的短路电流计算做准备) 6. 短路电流计算 (画出短路电流计算用的等值阻抗图,注明短路点的选择,列出短路电流计算表,具体的阻抗变换过程、计算过程放在附录中。) 7.电气设备选择 (包括QF、QS、CT、PT、母线、电缆、馈线、电抗器等,按照参考资料积极推荐使用成熟的新产品,不得使用淘汰产品。按照主接线的电压等级,列出各级电压下的电气设备明细表,具体的设备选择及校验过程放在附录中) 8.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本次不涉及) 9.防雷设计(本次不涉及) 10.配电装置(本次不涉及) 结论 结论是课程设计的总结,单独作为一章编写,是整个设计的归宿。要求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 中国电力出版社 黄纯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王荣藩.工厂供电设计与实验[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05 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 曹绳敏.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OrCAD PSpice简明教程

PSPICE简明教程 宾西法尼亚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编译:陈拓 2009年8月4日 原文作者: Jan Van der Spiegel, ?2006 jan_at_https://www.sodocs.net/doc/821144923.html, Updated March 19, 2006 目录 1. 介绍 2. 带OrCAD Capture的Pspice用法 2.1 第一步:在Capture 中创建电路 2.2 第二步:指定分析和仿真类型 偏置或直流分析(BIAS or DC analysis) 直流扫描仿真(DC Sweep simulation) 2.3 第三步:显示仿真结果 2.4 其他分析类型: 2.4.1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2.4.2 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Analysis) 3. 附加的使用Pspice电路的例子 3.1变压器电路 3.2 使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滤波器交流扫描(滤波器电路) 3.3 使用实际运算放大器的滤波器交流扫描(滤波器电路) 3.4 整流电路(峰值检波器)和参量扫描的使用 3.4.1 峰值检波器仿真(Peak Detector simulation) 3.4.2 参量扫描(Parametric Sweep) 3.5 AM 调制信号 3.6 中心抽头变压器 4. 添加和创建库:模型和元件符号文件 4.1 使用和添加厂商库 4.2 从一个已经存在的Pspice模型文件创建Pspice符号 4.3 创建你自己的Pspice模型文件和符号元件 参考书目

《培训课程开发流程管理规定》

四个大 课程确立 对流程图的说明: 1、培训课程的确立: 培训课程设置 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课程说明置、培训 果程的说 明3个环节。 1.1、培训需求调查 通过绩效考核、民主评议等方法确认员工现 课程内容设计调查 位或期望岗位要求应 具备的观念、技能与员工现实的观念和技能的差距。分析产生上述差距的原 确定课程大纲 岗集资 因,可通过培训解决的差距就是培训需求 卷调 查法、点 调查方法:访谈法L 团队初步开发 (编写讲义初稿) 调查对象:员工、直接上级、人力资源 参与人员:文化与培训部策划处、课程 1.2、培训课程设置:由文化与培训部 根据调查得到 $培训需求结果, 1.3、课程说明:由文化 培训对象、参训人数、课时、帅资、课程开; 培对培训 II 课程进行说试 讲 包括对课程目标、 发策略(讲行开发、外部引进、 或与外部培训机构合彳 ―、 课程归档 2、课程开发: 包括课程内容设计调查、搜集资料、确定课程大纲、初步 课程开发流程规范 为“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水平” ,加强公司培训体系建设,规范培训 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工作,加强公司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制订本规范。 一、课程开发流程 培训课程开发流程主要包括: 课程确立、课程开发、课程评估、课程归档 的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具体的、更详细的环节。流程图如下所示: 培训需求调查 、部项门总经讨、总裁室成员。 开发处、实施支持处全体人员, 部门 培训负责人、培训专岗,讲师,咨询公 ____________ 对特定对象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 所需资源(培训设备、冻料、成本预算)等 -------- 已归档的课程定期更新 开发(编写讲义初稿)、专项小组研讨、编写课程资料 6个环节。 2. 1课程内容设计的调查: 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学员的问题和期望、 方面的说明。

ORcad元件库建立

OrCAD图文教程:创建元件库 OrCAD图文教程:创建元件库 时间:2009-03-18 19:19来源: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作者:于博士点击: 711次 通常在画原理图时,需要自己生成所用器件的元件图形。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元件库,不断向其中添加,就可以有自己常用器件的元件库了,积累起来,以后用起来很方便。 创建元件库方法:激活工程管理器,file -> new ->library,元件库被自动加入到工程中 不过我很少这么做,个人感觉还是单独建一个库,单独管理,更清楚。好了,这只是个人习惯问题,还是看看则么建立元件吧。选中新建的库文件,右键->new part,弹出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添加:元件名称,索引标示,封装名称,如果还没有它的封装库,可以暂时空着,以后可以改的。下面的multi-part package部分是选择元件分几部分建立。如果元件比较大,比如有些FPGA有一千多个管腿,不可能都画在一个图形里,你就必须分成多个部分画。要分成8个部分,只要在part per pkg 框中填8即可。下面的package type对分裂元件有说法,独立元件的话默认选项就好了。它的作用后面再讲。 我们建立元件CS5381,共24个管脚,管脚少的话就不用把元件分成多个部分了。按OK按钮,弹出器件图形窗口。 初始图形很小,先把图框拉大,图中虚线部分,然后放置图形实体的边界线,选右侧工具栏中的那个小方框即可画出,初步调整大小,能放下24个脚即可。接下来要添加管腿了。这时你可以一个一个的添加,好处是每次添加都能设定好管脚的属性。也可以一次添加24个,然后再去一个一个修改属性。这里一次添加完所有管脚。选place->pin array,弹出对话框。选项设置如图所示。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1)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职业能力需求的校企课程开发是指以提高从事某一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他是校企联合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 这种以职业能力为需求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价值取向。 2、关注个体、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需求。 3、课程围绕职业分析进行设计。 通信技术专业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基础共同开发课程,主要体现在:教学师资、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几个方面。下面以光传输技术为例,来说明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具体过程及特点。 一、教学团队的组建 以往的授课方式,以理论为主,同时授课的主体为学院的教师。但是这样的教学团队并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团队组建时,吸纳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教师加入。这些教师的加入能带来行业中最新的操作规程及方法。同时这些教师也能带来课程所需的项目资料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二、教材的选取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必须要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实际授课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采用的是分情境的任务式驱动教学,必须要有对应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将课程的内容进行贯穿和组织。基于以上的考虑,采用的是由中兴公司开发的任务驱动式教材,这本教材改变了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的

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进具体的项目中。 三、教学内容 在对具体教学内容选取时,选取了一个光传输网络由组建到维护的过程,将这个过程划分成三个情境,再将任务情境划分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一个到多个单项工作任务,而每个单项工作任务对应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职业岗位能力。

一体化课程开发框架

附件 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 (试行) 目录 1.一体化课程概念与开发原则 1 1.1一体化课程概念 1 1.2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1 2.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与方案编写体例 1 2.1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 1 2.2一体化课程方案编写实例 2 3.一体化课程开发程序 5 3.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 5 3.2典型工作任务提炼7 3.3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8 3.4一体化课程方案制定9 3.5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10 附件11 1.一体化课程概念与开发原则 1.1一体化课程概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1.2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1.2.1科学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2.2梯次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形成以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为主的人才培养课程层次。 1.2.3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开发要尊重技工院校办学现状和地域特征差异,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1.2.4规范性原则 开发课程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约定俗称的表述,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与方案编写体例 2.1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 一体化课程由一体化课程方案和一体化课程资源两部分构成,其内容与结构见图1.

分钟学会OrCAD中文教程

60 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 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 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 作者:于争博士 2009 年 4 月 28 日 文章来源:于博士信号完整性研究网分钟学会OrCAD Capture CIS 目录 1 建立工程及设置......................................................................................................................- 1 - 2 工程管理器..............................................................................................................................- 4 - 3 原理图页相关操作..................................................................................................................- 5 - 4 创建元件库..............................................................................................................................- 6 - 5 元件库编辑一些知识技巧......................................................................................................- 9 - 6 如何创建不规则图形元件....................................................................................................- 10 - 7 分裂元件................................................................................................................................- 15 - 8 把一个元件分多个部分画出来............................................................................................- 16 - Homogeneous 类型元件画法......................................................................................- 16 - Heterogeneous 类型元件画法..................................................................................- 17 - 分裂元件使用方法.....................................................................................................- 19 - 9 加入元件库放置元件............................................................................................................- 21 - 普通元件放置方法......................................................................................................- 21 - 电源和地的放置方法.................................................................................................- 23 - 10 同一个页面内建立互连......................................................................................................- 24 - 11 不同页面间建立互联的方法..............................................................................................- 26 - 12 使用总线..............................................................................................................................- 27 - 如何创建总线...........................................................................................................- 27 - 放置非90 度转角总线.............................................................................................- 28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与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课程目标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应用开发工具,掌握网络协议应用开发技术;进一步熟悉网络设备,学习组网技术,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寻求解决方案。 二、设计题目说明 设计题目设置上,采取了分类、分级的形式。 分5个类别,分别是:网络协议或算法、网络服务、组网设计、网络应用编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分3个级别,从高至低分别是A、B、C。题目的级别综合依据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难度等因素,不同级别,成绩起评分数有别。 A级题目<良-优):较难;综合性强、有明显或突出的创新、探究性较强、实际课题或项目的一部分<实用性);工作量非常饱满;富有建设性;有很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级题目<中-良):难度适中;工作内容侧重于设计或研究或较高水平应用;有一定综合性、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实用性;工作量饱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C级题目<及格-中):难度不大或偏小;工作内容侧重于验证或学习或简单应用;基本上无创新;工作量不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完成形式 <1)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 <2)通过现场验收或答辩 <3)交付完整的设计作品<或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 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相关数据文件; 对于第三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网络拓扑文件、网络仿真配置文件; 对于第二、五类题目,必须交付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要求有一定的文字或声音解说。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对于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内容包括:设计任务、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不包含查资料时间)。 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2. 实用技术<编程、或组网、服务器技术) 3. 环境与工具<系统平台、开发或仿真工具)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5. 系统实现<编码与调试、或配置与测试)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20﹪+验收或答辩成绩x50﹪+报告成绩x30﹪

java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

课程设计任务与指导 学习计算机语言,是为了能够编写程序,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设计就是一次完整的系统开发过程,它与穿插在课程中的程序设计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任务的大小、代码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表现在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上。所以课程设计不但是课程的延续,还是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系统化。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化的完成课程设计,本附录中给出的课程设计任务适宜集中在安排1~2周时间。课题的精简和扩展可随课程设计安排的时间和个人设计能力而定。 一、考核评估 通过设计答辩方式,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报告、答辩水平以及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考评。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参考比例如下: (1)设计报告和答辩30%。 (2)综合编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50%。 (3)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20%。 二、课题要求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功能模块分析正确; (2)系统设计要有经济价值,要实用; (3)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4)系统界面外观和布局,可个性化设计,总体原则是“界面简洁、操作便捷”; (5)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6)应用程序打包发布。 三、课程设计任务布置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将通讯方式保存在计算机内已代替了纸质的通讯录。通讯录保存在计算机中,便于分组,还便于增加、修改、删除好友信息。 本次课程设计是开发一个简易的、小型的通讯录,我们命名为“通讯录”,主界面如图A-1所示。菜单项如图A-2、A-3所示

】= 图A-1 “通讯录”主界面 图A-2 “组操作”菜单 图A-3 “好友操作”菜单 2、课题名称 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名称是——《“通讯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3、设计要求 (1)基本设计要求如下: a、“通讯录”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设计。课题的功能包括:好友分组、增加组、 删除组、修改组名、查询好友、增加好友、删除好友、修改好友。所有的操作必须 进行确认。

OrCAD_Capture_CIS原理图设计教程

OrCAD Capture CIS 原理图设计教程

目录 第1章概述 (4) 1.1原理图设计基本过程 (4) 1.2原理图编辑窗口 (6) 1.2.1主命令菜单 (6) 1.2.2工具栏 (11) 1.3本章小结 (13) 第2章原理图绘制 (14) 2.1添加元件库及放置元件 (14) 2.1.1添加元件库 (14) 2.1.2放置普通元器件 (16) 2.1.3放置电源和地 (17) 2.1.4元件的基本操作 (17) 2.2创建电气连接 (18) 2.2.1在同一个页面创建电气互联 (18) 2.2.2在不同页面之间创建电气互联 (19) 2.2.3使用总线创建连接 (20) 2.3原理图绘制的其它操作 (21) 2.3.1放置文本 (21) 2.3.2放置图形 (22) 2.4打印原理图 (22) 2.4.1原理图页的相关操作 (22) 2.4.2原理图设置及打印 (22) 2.5本章小结 (24) 第3章原理图的后处理 (25) 3.1检验原理图 (25) 3.1.1原理图初步检查 (25) 3.1.2设计规则检查 (26) 3.2原理图的添加修改 (27) 3.2.1批量替换 (28) 3.2.2批量更新 (28) 3.2.3元器件编号 (28) 3.3添加封装属性 (32) 3.3.1单个添加 (32) 3.3.2批量添加 (33) 3.4生成网表与元件清单 (34) 3.4.1生成网表 (34) 3.4.2生成元件清单 (36) 3.5单元小结 (38) 第4章层电路设计 (39) 4.1拼接式电路 (39) 4.2分层式电路结构 (39) 4.3简单分层式电路图的绘制 (39) 4.4复合分层式电路图的绘制 (44)

OrCAD_PSpice简明教程

xiaoylly PSPICE简明教程 宾西法尼亚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编译:陈拓 2009年8月4日 原文作者: Jan Van der Spiegel, ?2006 jan_at_https://www.sodocs.net/doc/821144923.html, Updated March 19, 2006 目录 1. 介绍 2. 带OrCAD Capture的Pspice用法 2.1 第一步:在Capture 中创建电路 2.2 第二步:指定分析和仿真类型 偏置或直流分析(BIAS or DC analysis) 直流扫描仿真(DC Sweep simulation) 2.3 第三步:显示仿真结果 2.4 其他分析类型: 2.4.1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2.4.2 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Analysis) 3. 附加的使用Pspice电路的例子 3.1变压器电路 3.2 使用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滤波器交流扫描(滤波器电路) 3.3 使用实际运算放大器的滤波器交流扫描(滤波器电路) 3.4 整流电路(峰值检波器)和参量扫描的使用 3.4.1 峰值检波器仿真(Peak Detector simulation) 3.4.2 参量扫描(Parametric Sweep) 3.5 AM 调制信号 3.6 中心抽头变压器 4. 添加和创建库:模型和元件符号文件 4.1 使用和添加厂商库 4.2 从一个已经存在的Pspice模型文件创建Pspice符号 4.3 创建你自己的Pspice模型文件和符号元件 参考书目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的“就业教育”特点,结合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以网站建设与维护岗位为背景,介绍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提出了适用于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课程开发方案。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导向;课程开发 1引言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精神,结合首钢工学院计算机系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际,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中心,在计算机系开展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开发实践,目的是通过全新的课程体系架构,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陈旧教学观,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世界上公认的工业和制造业大国德国和日本,无不具有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坚强的后盾,其中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是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目标是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职业行动的整体性,即在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开发”的教研立项和教学研究,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 2课程开发的准备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通过学习、调研、听专家讲座以及参加培训的方式对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及课程体系开发进行改革思路的观念更新;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以技能为基础的相关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网站建设和管理,走访了大量计算机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行业、企业,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进行了大量毕业生就业知识、技能需求的市场调研,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了计算机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的应知应会,为后续的“计算机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专家访谈会”的举行奠定了基础。

ORCAD使用教程

ORCAD Capture 9.2使用教程 MSN:leal_huang@https://www.sodocs.net/doc/821144923.html, Email:leal_huuang@https://www.sodocs.net/doc/821144923.html,

目录 (2) 前言 (3) 第一部分ORCAD capture常用快捷键 (4) 第二部分ORCAD capture设计流程及窗口 (5) 2.1ORCAD capture流程 (5) 2.2ORCAD capture工作窗口 (5) 2.3 电路图形绘制工具栏 (6) 第三部分ORCAD capture使用技巧 (7) 3.1 任意角度线的画法 (7) 3.2 节点连接网络的查看 (7) 3.3 部分电路的保存 (8) 3.4 群组的应用 (10) 3.5 局部电路的放大 (10) 3.6 在多窗口中显示同一电路 (11) 第四部分Capture中的DRC (12) 4.1 DRC的介绍与应用 (12) 第五部分 网表及BOM的产生 (16) 5.1 网表的生成 (16) 5.2 BOM的产生 (17) 第六部分 元件的管理 (19) 6.1 新建元件 (19) 6.2 添加元件到自己的库文件中 (24) 第七部分 电路设计架构 (27)

本文主要是平时工作中使用ORCAD Capture软件时的一些笔记,当然其中的一些内容也参考和综合了其他ORCAD Capture相关培训教材。本文呈上的目的是希望借鉴本文所列举的一些事例能对阅读的朋友有所帮助。我的这篇应用笔记不是ORCAD Capture 的基础培训讲义,因此阅读该资料的朋友需要有一定的ORCAD Capture基础. 文中基本都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并且在文字的叙述上纯属于个人言语,目的是方便阅读的朋友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当然文中许多叙述一定存在错误之处,希望阅读的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及时纠正。 我同很多朋友一样,不是一名专业的EDA软件工作者,在软件的使用上仍然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希望能同大家交流与沟通,上面附上了我的MSN同电子邮件,大家有什么心得同疑问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式联系。 注:文中所有事例都是ORCAD Capture9.2版本的.我不保证在其他的版本中能一一对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