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

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姓名: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论二胡独奏曲中的形象思维:

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

[摘要] 形象思维是人类众多思维形式中最为鲜活和生动的思维形式之一。它以已有的直觉形象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贯穿于二胡演奏过程的始终。本文先阐述形象思维的概念及其发生和形成,以此说明音乐的鲜明音乐形象,不仅限于人物形象,还包括乐曲中蕴含的复杂特殊感受。最后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例,具体分析形象思维在演奏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形象思维二胡演奏

目录

一、引言 (1)

二、“形象思维”的发生和形成 (2)

三、“形象思维”在乐曲中的表现运用 (4)

(1)《洪湖人民的心愿》的乐曲特点 (5)

(2)《洪湖人民的心愿》的演奏要点 (5)

1.通过模仿来对乐曲最初的“感知” (5)

2.通过形象思维的运用对乐曲做进一步处理 (6)

结论及不足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声明 (13)

一、引言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曲作者将他自己成熟的音乐思维谱写成为乐谱就够了,还需要演奏者在开始时视奏乐谱时的“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联想”等形象思维的运用,辅之以扎实、丰富的演奏技巧,才能完满的完成。这就让作为演奏者的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是形象思维?如何将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同形象思维巧妙的结合,从而去好好的完成一部音乐作品?

二、“形象思维”的发生和形成

最初学习二胡演奏的时候,不知是年龄太小不能深入理解对乐曲,还是由于其它原因。每首乐曲,就只是形式上的将它拿下,搭了空空的“架子”,没有情感没有血肉。让人听者觉得平平淡淡,自己也没味儿。

老师为了让我们的曲子不是一副“空架子”想了很多的办法。她知道讲深奥了,我们听不懂,便都是以最简单明了的解说让我们对那“形象思维”有所理解。有一次记得很深刻:老师给我们说了“刮风”在我们脑中所形成的“形象思维”。她说“在刮风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天上的云朵或者烟囱里的烟在飞舞,树们在向我们摇摆招手,红旗在飘扬。我们脸上也会风有被风拂过的感觉,凉飕飕的,痒痒的。这时候刮风这一自然现象为我们感知,当它停了之后,我们的脑袋中也会存有刮风时的各种状态和画面。音乐也是一样的,它是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的。

我当时没懂,就像听故事一样的听完了。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将刮风这样一个自然现像在我们脑中所形成的形象和音乐中的形象思维说一块。现在大了,貌似也能明白其中的微妙关联之所在。那“风”就是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形象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吧。我们二胡演奏过程中的形象思维就是我们演奏者在直觉、心象、想象、投情、设想等思维模式下的作用下,将一首二胡独奏曲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种思维形式。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由乐音组成,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这样的一门声音艺术。听赏的时候能使我们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在音乐的表演中,各种音乐形象都是由力度的强弱、速度、节奏、优美的旋律及节奏型和音色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的演奏都是一样的。

话说两千年前,有一个叫伯牙的人在山中弹琴,他是一个很棒的乐者,他弹奏他自己谱写的高山时,心中有景,加上他的弹奏技巧。那音乐被他表现的是淋漓尽致。让一个砍柴的叫钟子期的樵夫听见了,对伯牙形容了自己听赏音乐时的感像,他说“威威兮若高山”。后来伯牙再次在山中弹奏他自己谱写的流水时,钟子期又听到了,对伯牙曰“洋洋兮若江河”。再后来钟子期死了,就再也没人能懂伯牙的音乐了,伯牙悲痛万分,一怒之下摔了琴再也不演奏曲子了。①这就是传诵千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①参考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这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伯牙的音乐塑造了高山,流水两个明确的音乐形象。当我们听赏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都先是依靠听觉来联想音乐给我们塑造的音乐形象。比如“抒情的”“悲伤的”“诙谐的”“辽阔的”“欢愉的”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情绪或情景。在音乐停止后,这些情绪或者情景还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折射出来,这就是听赏的记忆。

对于音响效果中音乐形成的形象和情绪的感知首先是人的生理器官作用于大脑的反应。通过“感知”人们在根据不用的音响所产生不通的“联想”,从而加深了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一个一个的鲜明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就会随着音乐的不断流出而涌现在人们的脑中。

由此可见,“形象思维”就是先由初步的“感知”再通过不懈的深入理解所产生“联想”出一连串的音乐形象的一种心里活动,一个感知音乐的过程。

三、“形象思维”在乐曲中的表现运用

作为人类众多思维形式中最为鲜活和生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在我们学习和演奏二胡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时候,曲中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的波动变化都是以音乐的表现方式在他脑中浮现出来的。那种细致的内心意识流动的状态和形象的思维活动过程,全都被曲作者用他那深厚的作曲技巧给一一的在谱纸上谱写下来。

作为演奏者的我们,如何将无声的乐谱变为生动的音乐形象在听众们面前展现出来,就要充分地、准确的运用各种演奏技巧。还有了解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曲目明显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表达出曲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乐曲的精髓。听众如能从演奏者的演奏中,做到有所听,有所想,那才是对一个出色的演奏者的一种成功的肯定。

在我学习二胡的记忆中,每拿到一份新的谱例,老师会先给我们把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曲子的特点先介绍一下。再手把手的教会我们拉其中的音符。这就是搭“架子”。“架子”搭好后,老师还会采用很多种途径来帮我们往“架子”里填东西。因为一首曲子光有“架子”没有肉感,没情感。是不算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曲子加以处理,不论技巧上的还是情感上面的,这就关系到了形象思维。

只要“形象思维”这个过程在脑中能清晰的走一遭,那曲子就成了。在我们演奏出来后能与听众达成一致的感受,使听众有所听,有所感,那样这曲子才算完整的演奏下来了。学习《洪湖人民的心愿》这首曲子的历程也不例外。

在初学《洪湖人民的心愿》这首二胡曲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对这首曲子做了介绍。《洪湖人民的心愿》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根据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曲改编而成的。乐曲诉说了洪湖人民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

展现了赤卫队的斗争画面。和对未来的畅想。最后,以磅礴的气势表达了女英雄韩英大义凛然为人民解放事业现身的决心。

(1)《洪湖人民的心愿》的乐曲特点

如何将韩英这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给活灵活现的用音乐表现出来呢?就得了解《洪湖人民的心愿》的乐曲特点:1,此曲原是一首声乐作品,歌唱性是它的首要特点。2,乐曲所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革命者,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她同时又是一位女性,有着女性所特有的柔情。3,乐曲的时代背景和场合是处在革命胜利前夜的白色恐怖之中,是狱中母女诀别之时。音乐中饱含着悲痛、愤恨、忠诚、斗争、理想、大义凌然等多种情感因素。情感之复杂,变化之繁多,为二胡曲中所罕见。4,乐曲在结构上吸收了戏曲声腔的特点,随着情感的展开层层推进。最后在“叫散”的高潮中结束全曲,而不同于其他众多的二胡作品。

(2)《洪湖人民的心愿》的演奏要点

鉴于《洪湖人民的心愿》的乐曲特点,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紧紧地抓住乐曲这些特点来加以充分的发挥。

1.通过模仿来对乐曲最初的“感知”

在知道了乐曲的创作背景及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后,这对我们演奏者来说,就如黑黑的夜空突然出现了一道亮光,为我们指明了目标。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拉,我跟着学,这是对乐曲最初的模仿。后来在我将《洪湖人民的心愿》这个曲子的“架子”搭好后,老师会更深一步的帮我处理这个曲子。记得刚开始拉《洪湖人民的心愿》时,第一句就好难进入状态。拉出的声音一点都不内在,不圆润,干巴巴的。后来上课老师给我讲解了这段乐曲的背景:“在歌剧中,这个唱段是韩英在狱中母女最后诀别时,通过对阶级仇、民族恨的回忆,深切地抒发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和大意凛然、誓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我们演奏的时候要突出一个‘唱’字,主要表现在旋律进行的连贯性与温婉度,以及乐句间换气的感觉上。第一句旋律

是在深情的呼唤着自己的娘亲,在此时演奏的力度别太大。发音要内在,别让人觉得干巴巴的、发虚的声音。情感要真挚······”

听完老师的见解解说,我回家后有好好的揣摩。还将《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这歌曲听了一遍,感受唱的那味儿。真觉的那首曲子太棒了。但到自己手上,味儿还是不对。后来,老师再帮我出了一招,就是跟着碟片拉。各个“版本”的《洪湖人民的心愿》都听了,名家们对曲子的处理都不一样,但情还是表现的一个情,音乐形象还是一个。那段时间只要去老师家学琴,老师都会叫我跟着名家们拉。我模仿着她们,模仿着她们对曲子的处理,基本上是有样学样。更甚至拉到哪个地方,名家们皱了一下眉,我也跟着皱眉。拉到欢快的地方,名家们拉的很大气,我也敞开了拉。虽然不懂为什么这样处理,但觉着这样好听就模仿了。到最后,拉的曲子也蛮好听了,当然这是给外行听,挺好听的,因为我不仅模仿名家们怎么处理曲子,我还跟她们学演奏的板眼。唯一不足就是光只有“外在”了,没“内容”不生动。这就是我刚开始拉《洪湖人民心愿》通过各大家的模仿对这首曲子朦胧的“感知”。

2.通过形象思维的运用对乐曲做进一步处理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感情似乎也丰富了很多。对于曾经曲子上面处理感情的问题,不能解开的,似乎逐渐的明朗了很多。并不是说年龄增长了,就自然而然的对曲子感情处理就一步到位了。并不是这样,确实需要自身阅历,再加上对《洪湖人民的心愿》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的理解。通过一连串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的运用,加上自身过硬的演奏技巧很好的相融合,就会把乐曲中所要表达的音乐感情,音乐形象很好的诠释出来了。

(图一)

《洪湖人民的心愿》由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引子是以扬琴伴奏的形

式奏出,连续上行的三连音音型(见图一),在我们面前展现了洪湖人民抗敌斗争的壮丽画卷。伴奏上板后的一小节过门,为我们演奏者的进入提供了速度和节奏的律动。这时作为演奏者的我们要和伴奏很好的衔接起来。将唱词的唱调同曲子结合起来,脑中有画,同技巧结合起来。踏着伴奏给我的节奏和律动,脑中想着唱词。就如同自己就是韩英在深情的呼唤着自己的妈妈。相信每个人同母亲的情是很深很深的,想着妈妈流眼泪,自己比刀割的还难受,更何况当时韩英是在和母亲在狱中诀别的情景,光想想就难受了。

(图

2)

己已成了韩英在歌唱,在对自己的母亲诉说。

(图3)Array当“唱”到“彭霸天”的时候,这个时候乐曲实际

上已经进入了第二段慢板。(见图3)

演奏2音的时候弓毛要在瞬间“咬紧”琴弦,发出

短促的“嘎”的一声,放佛是痛恨的感情从心中迸发出来一样。那种“抢船、撕网、逼死父亲”的仇恨是多么的深。不共戴天啊!控诉过后,逐渐的平静了下来,音乐情绪由悲伤转变为坚定。那种痛定思痛后对革命的期盼之情要表达出来。慢板的最后一小段,主人公韩英母亲不得不带着她背井离乡的讨生活,其中对家乡的不舍,离去······采用了渐弱的结束方式。

这根据背景材料来“感知”、“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加上各种演奏技巧的有机结合,

最终以“内心听觉”和“真实的音响”完成了“唱”,那味儿就很意味深长了。

其实我最喜欢演奏的还是《洪湖人名的心愿》快板的部分。因为这段情绪是热烈的,让

人激动的、期盼的。四小节伴奏过门,为我们的二胡进入提供了速度和节奏的律动。这段这段快板以热烈的情绪“唱”出了“自从来了共产党,穷苦的人民见了太阳”的欣喜之情。我能想象的出,受了那么多年压迫、压榨的劳苦人名,见到解放他们的解放军时是多么开心的事。这时候,演奏速度可以不快,但发音要明快。有一种“雨过天晴”的快感。这个时候,我演奏这里,是痛快的,是敞开了的,因为我也在为劳苦人民欢呼,解放万岁!在伴奏两小节的音型过门之后,就进入快板后半部分畅想性的段落中了,这段音乐二胡与伴奏呈紧拉慢唱的形式。其曲调连贯、流畅、深切感人、深情地抒发了主人公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同时也唱出了主人公作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运弓的时候要宽阔,情感内在,发音通透,旋律呈横线条进行。从124小节的第三拍起力度要减弱,感觉要松弛,音乐中有主人公对亲人的嘱托时的亲切感。也为畅想主题的第二次呈现做好了准备。主人公韩英对母亲的嘱托,是很感人的。那种亲切感,那种情感的内在流露。不将自身亲临其境,就把握不住那味儿。

最后乐曲的尾声是一个完整的华彩乐段,其气势雄浑,情绪悲壮激越,字字铿锵有力,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充分的表现主人公为寻求共产主义真理,为天下穷苦人民求解放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气节。最后的那句,从第三拍起由慢渐快的高音“2”音要依靠右臂、腕的合力,甩出沉稳而刚健的音头。且渐快的过程不要进行的过快。颤弓音的音尾要以一个强弓将弓子推至弓根部位,紧接着便用全弓拉出宽广、激昂的高音“4”,并在弓尖“切”住。深吸一口气后,再特强突弱地奏出颤弓的结束音:高音“1”音——延长——坚强,最后在一个强推弓中结束全曲。(见图4)

(图4)

《洪湖人民的心愿》就这样的演奏完成了。在演奏的过程中,脑中所浮现的场景与演奏

技巧结合。就能很好的将这首曲子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二胡那酷似人声的特长,运用滑音,揉弦等各种演奏手法,将乐曲用琴声“唱”出来,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入自我之中,自然的把乐曲复杂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很好的塑造了主人公那既具有共产党人应有的钢筋铁骨,又有女性所特有的柔美,做到了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的这么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

结论及不足

通过分析二胡演奏过程中的星星爱那个思维及其运用,本文旨在强调:任何的曲子,只要反复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模仿、不断的创新。在“感知”、“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的驱动运用中,精益求精地将各种演奏技巧反复的加工,演奏者最后定能准确的,有把握的掌握真实的音乐表演感受,向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的、更加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形象。

分析深入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我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所感对“形象思维”及其在二胡演奏中的意义进行剖析,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首先是笔者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制约了本文在分析的深度。其次,本文难以对于分析框架的每一部分都详尽论述,这对于全面分析和认识“形象思维”显然是不够的。第三,受笔者驾驭和分析能力的限制,不问在论述思路上条理性还不是很明确。针对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到更多。

致谢

初夏的校园已然是花满枝头,欣欣向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就在我一字一句地敲出这篇毕业论文得时候,心中涌现的不是想象已久的欢欣,却是难以言喻的失落。站在白城沙滩上数着浪花一朵朵,遥想入学当时,恍如隔日,不免感叹时光易逝,韶华难追;转眼已是大学毕业时,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虽自有百般不舍,这一天终究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中来临了。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的过程中,在此毕业论文进入尾声之际,我深感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单薄。无论是四年学业的完成还是毕业论文的最终敲定,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每每想到此处,我心潮澎湃,内心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千言万语,在此刻就让它都化为了一句真诚而朴实的“谢谢!”吧。

签名:

2010年5月18日

参考文献

[1]赵寒阳.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刘长福.谈二胡演奏中的形象思維[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M].钟仁校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二胡鉴赏

二 胡 鉴 赏 系别新能源工程系 班级 16风电3班 姓名刘丽红 学号151780074 二0一七十二月二十五日

二胡十大名曲 二胡十大名曲分别是: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宝佛、光明行这十首曲子。《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曲中二泉,即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家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人生。作者运用二胡五个把位的演奏,配合多种弓法的力度变化,流露出压抑悲怆的情调,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呈微型流动,恰似作者端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出现六次,它从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而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各种技法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挥发。此曲缠绵情深,如泣如诉,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和强

二胡演奏理论新起点

二胡演奏理论的新起点1 ——宋国生教授《二胡演奏艺术》简议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岳峰2 1982年秋天,当我在河南大学音乐系任教时,我的导师王寿庭先生收到了一本新书。十年之后,王先生把这本书郑重的送给了我,从此,这本书伴随我走过了二十年的二胡教学生活,给予我不少教学理论的滋养。这就是宋国生教授的二胡专著《二胡演奏艺术》。 近年来,当我带着研究生们为文献中的二胡史做课题时,在近百年中国二胡文献的坐标系中,又重新认识了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知道,中国民族器乐的大家族里,二胡算得上是年轻的一员了。与古琴、古筝、琵琶和箫笛相比,胡琴类的文献,据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可能是清末民初的一些京胡胡琴曲谱。1918年陈星桓的《京调胡琴秘诀》3,开始出现胡琴类教本,随之,1927年周少梅的《国乐讲义》)4中,正式出现了二胡曲谱。1932年,中国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的《刘天华纪念册》5,奠定了二胡文献的基石;到了1952年,由中国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曹安和、储师竹三位先生合编的《瞎子阿炳曲集》6,又为百 1在天津音乐学院2011“宋国生教授执教50周年学术成果展及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3陈星桓:《京调胡琴秘诀》(工尺谱),新中华书馆1918年。 4周少梅:《国乐讲义》(工尺,石印),江苏省立锡中1927年印行。 5刘复:《刘天华先生纪念册(南胡、琵琶及合奏)》(工尺、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处1933年捐资印刷。 6杨荫浏曹安和储师竹:《瞎子阿炳曲集》,音乐出版社1952年。

年二胡文献立起了一座丰碑。这两本文献,一本来自文学家的视野,一本来自史学家的角度,不仅留下了刘天华、阿炳这两位二胡巨人的珍贵史料,还使他们的二胡作品得以完整流传,成为半个多世纪二胡演奏、教学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 有趣的是,这两本重要的二胡文献,都不是从事二胡专业的人编写的。与此同期,陆续出现的二胡书著多为二胡教材和二胡曲集,并多以演奏法和作品集的形式呈现着,发挥着20世纪中叶二胡教学和演奏的主要文本作用。譬如,40年代储师竹7的《国乐》(含二胡谱),陈振铎先生的《南胡曲选》和《怎样习奏二胡》8;50年代田光等的《二胡基础教程》9,杨其铮、闵季骞的《二胡教材》10和张韶的《二胡广播讲座》11;60年代朱郁之、唐毓彬的《怎样拉二胡》12和陆修棠的《怎样拉好二胡》13;70年代张韶、汤良德的《二胡演奏法》14等等。从70年代中叶开始,二胡类书籍逐渐出现了由技术层面向艺术分析以及理论性研究渗透的态势,像赵砚臣的《二胡基础训练》15和王国潼的《二胡曲九首及其演奏艺术要求》16,预示着二胡演奏书著的一个转机……这其中,有意思的是,七、八十年代两本影响深远的二胡书著,都出自天津音乐学院。 7储师竹:《国乐》(国立劳作师范学校国乐讲义,石印本),巴县青木关精业印刷社、国立劳作师范学校校友会1946年发行 8陈振铎:《怎样习奏二胡》(简谱),梅厂琴庐1945年 9田光娄生茂徐易:《二胡基础教程》,万叶音乐家出版社1953年 10杨其铮闵季骞:《二胡教材》,音乐出版社1956年 11张韶:《二胡广播讲座》,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12朱郁之唐毓斌:《怎样拉二胡》,音乐出版社1961年 13陆修棠:《怎样拉好二胡》,上海文化出版社1965年 14张韶汤良德:《二胡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73年 15赵砚臣:《二胡基础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年 16王国潼:《二胡曲九首及其演奏艺术要求》,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器乐演奏理论与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973 ] 考试科目名称:器乐演奏理论与实践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技法演唱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技法演唱或演奏考试。 3)试卷内容结构及所占分值 音乐分析约占50分 器乐演奏约占100分 4)题型结构 分析论述题:共50分 1曲式图示,25分 2 分析报告,25分 器乐演奏: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音乐分析部分 考试目标: 考察学生对于音乐发展逻辑的把握能力。其中包括:音乐陈述结构特点、曲式结构特点、调性布局特点等。在此基础上,能够用简明的曲式图示说明音乐的逻辑运动过程,并用文字就音乐本体的发展特点进行简要说明。 考试内容: 1、陈述结构类型:乐汇、乐句、乐段、乐段的扩展、群结构、自由结构 2、曲式结构类型:单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合再现三部曲式、变奏曲 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 2)器乐演奏部分(接收手风琴、扬琴、古筝、二胡方向考生) 请考生们准备四首大型器乐曲目: 三、参考书目: 杨儒怀著:《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吴春福编著:《音乐考研复习精要曲式与作品分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 谢福源编著:《音乐分析谱例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 夏雄军著:《手风琴演奏与教学》2009年上海百佳出版社 李聪、葛佳麒主编:《流行手风琴曲集合-缤纷手风琴世界》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4 张自强、李遇秋,主编,任士荣、杨文涛、闪源昌、杨屹、李锐。《全国手风琴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第九级、第十级](最新修订本),全国乐器演奏(业余)委员会、手风琴专家委员会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3月 黄河主编《全国扬琴演奏考级作品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 桂习礼主编《跟名师学扬琴:学扬琴三十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王中山编著:《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九级,第十级)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5 于红梅编著:《二胡音乐会曲集》华乐出版社2005 《全国二胡演奏考级作品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以及相关书目

音乐欣赏 浅谈对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理解

浅谈对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理解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众所周知,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的;琴筒的一侧是用蟒皮蒙制的,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二胡的音色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具有柔美抒情之特点,能够发出的声音极富歌唱性,宛如人的歌声。 若要对一部作品有深刻的了解,首先要对作者的人生有一个了解。而这部作品的作者——阿炳先生的一生一世崎岖坎坷的。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饱经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 阿炳是母亲与道馆的道士的私生子,生下阿炳之后,阿炳的母亲终于难以忍受时尚的目光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母亲死后,阿炳被道士华清和(也就是阿炳的父亲)带到了寺庙。华清和精通各种乐器,在华清和的教授下,阿炳也逐渐掌握了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直到阿炳21岁的时候,华清和去世,阿炳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成为了新一任的主持。 但是,这个当家到时开始放任自流,沾染各种坏习惯。并最终导致自己的眼睛失明。同时也失去了对道观的控制。开始流落人间。与寡妇董彩娣相依为命。以街头卖艺为生。从此便有了瞎子“阿炳”。阿炳的后半生是艰难的。也许正是这种艰难的人生是他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才如此深刻! 回过来,我们看这部作品,闭目遐想,体会着阿炳与生活与社会的抗争,这首曲子满载着老人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包涵着他坚强不屈的意志,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骨气!听着让人感动得落泪.凄凉中透露人间冷暖,悲切中反映世事兴衰.人生在世,苦亦何多,怨亦何在?几多哀愁,江水东流.悲切渗透灵魂深处,三叠九折,一曲终了,岁月无痕,人生如歌,只有月华如水,淹没了奏者和听者的双眼.好的音乐,是让人告别颓废、恢复信心、意气风发、才思泉涌最纯净的圣水,洗涤灵魂,沁人灵魂! 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却还活在我们的心中,他所创作的歌曲也还在音乐艺术上长久不衰,被人们所传诵。很多人可能认为阿炳的一生是不幸的,天妒英才。如此有才华的一个人却失去了双眼。但是他自己却不认为这是对他的祸,而是对他的一种福,他把这些困难当成激烈他前进的动力,坚强的与病魔做斗争,坚持不懈的创作,创作出了著名的乐曲。也许正是对于生活的深刻体验,才使得阿炳创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上海 音乐课欣赏二胡曲《赛马》教案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听赏----《赛马》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赛马》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多彩的歌声”中的乐曲欣赏《赛马》,乐曲描写内蒙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式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同,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中引用了内蒙民歌《红旗》,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的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地结合,妙趣横生。尾部作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的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华彩乐段的音调高亢舒展,运用小三度颤音,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最后再现第一段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 【学情分析】 我校是闸北区一所普通公办小学,本次执教班级总数32人。作为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学生们已经累积不少音乐学习的经验和能力,但对于歌曲中的休止符、以及对歌曲情绪处理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同时,高年级学生在对于音乐的体验和表现的激发上较为不易。因此,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运用身体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中逐步体验感受我国民族乐曲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及演奏特点 2、在欣赏中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及蒙古族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3、在律动、哼唱、比较等音乐活动行驶证,理解各段音乐所表达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2: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能辨别乐曲《赛马》两个主题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和次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入室 2、欣赏《鸿雁》 二、欣赏乐曲《赛马》 (一)感受体验 1、初听 【关键设问】 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我 们刚刚听的这首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课题及作曲家 说明: 1 、 学习要点:听赏蒙古歌曲,营造宽广美丽的大草原情境 2、 教学意图:在音乐听赏的感受中,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 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感受学生对于蒙古草原的情感。

欣赏 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空山鸟语》欣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感受题目中的“空山”与“鸟语”的意境。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二胡,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3、使学生感受二胡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 理解。 5、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一只鸟仔〉,学唱第二段 先听一遍歌曲, 有节奏地读一遍两段的歌词。特别是第二段歌词。 跟随伴奏演唱第二段。 两段一起演唱。 二、欣赏〈空山鸟语〉 1、引入。 “空山”是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空山不见人”的意思。整个曲子的意境是幽静、深远,犹如山林的召唤,空谷回声。 2、先整体听一遍曲子, 能说一说听完后的感觉。 A、是不是一直都很安静?还是有对比的? B、能否听到鸟的叫声,模仿一下。 3、再复听一遍,分段欣赏,能感受乐曲的引子部分表现空山的已经以及后面模仿鸟叫的部分和人的形象。 补充: (乐曲结构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接着,以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语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因而音乐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4、提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二胡,(多媒体), 包括二胡的构造、基本演奏方法、音色等 5、介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多媒体) (补充: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也是我国30年代的国乐大师,由于他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我国的国乐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天华生活的时代,正值内忧外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民族音乐的社会地位。就在那样的环境里,刘天华抱定“改进国乐”的坚定信念,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奋战了20年,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音乐演奏家,创作了几十首二胡、琵琶曲和练习曲。人们所熟悉的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等都是他创作的。刘天华对我国民间音乐也作了许多整理工作,他就是因为在天桥收集“吵子会”锣鼓谱,在与民间艺人接触中,不幸染上猩红热病,于1932年6月8日因医治无效而病逝,时年仅37岁。) 6、对比欣赏,聆听笛子曲〈荫中鸟〉,感受不同的乐器模仿鸟叫的效果。体验音乐与自然结合的效果。 能够加深对民族器乐的热爱。 补充: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7、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自己模仿鸟叫声。 感受音乐模仿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下课

中国二胡名曲欣赏(13首)

中国二胡名曲欣赏(13首) 中国二胡名曲欣赏 请点曲名欣赏1、赛马 赛马,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流行的群众性竞技活动。但《赛马》这支乐曲,一听便知它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的赛马。这是它那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调告诉我们的。也许是由于内蒙民歌的优美旋律和它的F调式特别适合二胡的表现,许多作曲者都喜欢用作素材来创作二胡曲。其它不计,单看中国音编的《二胡曲选》(1949-1979)中,在群众中较有影响的描写草原、骏马的曲子就可找到六首;而直接以奔马为题的就有三首。也许是由于骏马奔驰的形象特别能扣人心弦,催人奋进的缘故吧!实际上,《赛马》的旋律很简单,然而,简单中却有奥妙。它的核心旋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作灵感,并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匠心独运,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黄怀海:“曲不惊人,死不休” 2、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这首乐曲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构成完整的作品,经过了很长的年代,是阿炳在旧社会流浪卖艺的过程中,通过长年累月的反复演奏、加工创造而成的。据与他同时代的、熟悉他的生活的乡邻们回忆,早在无锡被日蔻侵占期间,就经常听到他在街头巷尾拉这首曲子,特别当夜阑人静的时候拉得最为动人。那时还没有曲名,直到一九五O年夏天,杨荫浏先生等人为他录音时,经过商榷才定名为《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含蓄、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似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抒发了作者淤积在内心的幽愤、哀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传世之作。 3、江河水 朋友,你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电影吗?你还记得《苦难的岁月》中,一个头插草标的女孩与妈妈生离死别的情景吗?那段凄凉痛苦、带有特殊颤音的舞蹈音乐就是《江河水》它原是流传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经原旅大歌舞团王石路等同志加工整理成为一首完整的双管独奏曲。后来,湖北艺术学院黄怀海同志又把它移植成二胡独奏曲。乐曲传

二胡音乐欣赏与演奏

二胡音乐欣赏与演奏——左手按弦技巧教案 梧田高级中学张明德 设计理念: 如何来开设、安排演奏模块的学习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先来回顾一下演奏模块的内容标准:欣赏优秀的器乐作品,感受器乐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积极参与合奏、重奏、独奏等实践活动。学习并逐步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能,能够流畅地演奏与学生技术水平相当的曲目,能较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乐曲的情感。在合奏中,学生能够调整自己的乐器使其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能按总谱的要求进行排练,正确奏出自己声部的音乐,并能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能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并对指挥动作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发表对作品艺术处理的意见。在重奏中,能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奏任务,并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在独奏中,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器材风格,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奏乐曲。能较熟练地运用乐谱演奏乐曲。利用民间音乐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采集并学习演奏优秀的民间乐曲。针对这样丰富而全面的内容标准,在我们还尚未开设过这样的模块教学的时候,必定是实际情况实际操作的。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音乐素质普遍低下;音乐兴趣偏向流行音乐:学校不够重视音乐学科等现实条件下,很难开展如内容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活动。进行乐队教学较困难,组合乐队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把演奏模块开设成以单一乐器演奏技能学习为主的课,选择本人擅长的二胡这一乐器,演奏教学也不单是为了掌握二胡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乐器,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体验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并在演奏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以引导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兴趣为主要落点,使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和二胡名曲《赛马》了解二胡这一古典 乐器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的时尚形式,感受二胡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 2、学习二胡初级演奏技巧之左手按弦技巧,掌握D调第一把位基本音阶。 3、齐奏《小星星》使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 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二胡初级演奏技巧之左手按弦技巧,掌握D调第一把位基本音阶。 教学过程:

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

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 [摘要]风格是艺术家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等形成的艺术特色。在演奏中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技术技巧能力、打好一般的基本功,而且要掌握好有丰富表现力的风格性演奏技巧。只有这样,在二胡演奏中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及艺术情趣,更深刻地揭示丰富的音乐内涵,充分地发挥和拓展音乐的表现力。为了更好地说明演奏风格在二胡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以表演风格的时代性为脉络对其形成和发展做一简单介绍,并从二胡作品的地方音乐风格、民族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二胡作品;演奏;风格 一、二胡演奏风格的发展脉络 二胡从它最早的雏形演变发展直至今日,已历经一千多年历史,但它最初都处于卑微的地位,仅用于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伴奏,一直未能登大雅之堂。关于二胡演奏技法和演奏风格方面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因此无法追述二胡最原始的演奏形态。要想研究二胡演奏风格及其形成和发展,只能从刘天华和阿炳开始。从刘天华、阿炳到现在,二胡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已经80多年了。从刘天华、阿炳创立的二胡演奏风格的抒情性,到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风格,及至叙事性、描写性、歌唱性、戏剧性、史诗性,这些由单纯型发展到综合型的丰富多样的二胡演奏风格,其形成发展的过程,无不受时代、作品的影响。从作品和时代的角度出发理解把握二胡演奏风格的发展脉络,更有益于表现好作品的内涵及意义。 在现代二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风格大致有:第一,蒋风之先生创立的二胡演奏风格,人们习惯上称其为蒋派,其风格细腻深刻、自成一格,其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花欢乐》等。第二,北方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具有粗犷、爽朗的性格,在演奏上比较注重运弓的功力,其代表曲目有《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等。第三,苏南地区的二胡演奏风格,具有细腻、甜美的风韵,它是在江南丝竹和苏南小调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演奏上比较注重左手运指的灵巧,其独特的演奏风味是专业二胡演奏者必须掌握的课目之一,其代表曲目有《江南春色》、《姑苏春晓》等。第四,具有陕西一带地方韵味的二胡演奏风格,富有秦腔、眉户等戏曲特色,在特性音及戏曲板式的运用上极具特色,其代表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迷胡调》等。第五,具有山东、河南一带地方韵味的二胡演奏风格,常借鉴板胡、坠琴、唢呐等乐器的演奏手法,由于大幅度滑音及滑揉技法的运用,使乐曲的演奏富有浓郁的民间音乐韵味,其代表曲目有《河南小曲》、《一枝花》等。第六,具有内蒙草原音乐风味的二胡演奏风格,热烈的奔马节奏及三度颤指音等技法的运用,使音乐富有马头琴、四胡等乐器的特点,其代表曲目有《奔驰在千里草原》、《草原新牧民》等。但随着地区交流的日益广泛,二胡的演奏风格正逐渐地趋于融合的态势,掌握多种地方风味的演奏特点,已成为对新一代二胡演奏家的普遍要求。 二、二胡演奏的风格性技巧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无数的前辈民间音乐家以器乐演奏的形式为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戏曲、曲艺和歌舞音乐等托腔送韵或即兴伴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立的器乐表演形式和不同的演奏风格,在这些独特的演奏风格中所应用的技巧手段就是风格性的演奏技巧。风格性技巧是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的特殊演奏手段,是二胡演奏艺术中应用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胡的风格性演奏技巧是非常丰富的,比如,陕西音乐风格的“搂音”;广东音乐风格的“滑音”与“装饰回音”;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垫指滑音”;河南音乐风格的“滑揉”与

音乐欣赏 二胡齐奏曲《小青蛙》(徐仪曲)

音乐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徐仪曲) 执教老师:南昌铁一小罗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感情。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及审 美能力。 3、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感悟我国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乐曲表现的内涵。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彩笔、打击乐器,荷花、荷叶、水草等。教学过程: 一、听《小青蛙找家》音乐跳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这群小青蛙真可爱呀!其实小青蛙的歌声也是非常美的,你知道小青蛙是怎样叫的?把你的叫声贴出来,还有谁能和他的叫声不一样?不错,还有不同的叫声吗?真是会动脑筋的好同学,还有不同的叫声吗?老师挑三个节奏条大家分组读一读,谁贴的谁到前面举节奏条,我们模仿了小青蛙的叫声,小青蛙的叫声有长有短,有快有慢,我们的音乐也有长有短,有快有慢。 小青蛙呱呱叫的真热闹,小青蛙它在哪叫?它的家在哪里?```````大家非常了解和熟悉小青蛙,说了这么多地方,我们分组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在我们教室为小青蛙布置一个舒适而又漂亮的家。老师这有一些材料,你们看用的上吗?用的上到我着拿。 三、揭示课题,听赏第一乐段 小朋友布置的又快又好。让我们就坐在小青蛙的家里,欣赏一段有关小青蛙的乐曲(点课件)我们听音乐中的小青蛙在干什么?听完后问这首曲子的情绪怎样? 音乐中的小青蛙在干什么?小朋友都听出来了,小青蛙在欢快的玩耍,捉害虫。你们想不想象小青蛙那样在稻田里、荷塘边嬉戏玩耍,那么跳起来,乐起来。(注:扮演荷花,荷叶,稻穗、小草) 欣赏乐曲后问:这段音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二胡)还听到什么乐器的声音?对,《小青蛙》这首乐曲是用我国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非常自豪的)用钢琴进行伴奏。你还能记起它的主旋吗?跟着老师的钢琴唱一唱。我们学校也有二胡队,我们班有人学过拉二胡吗?欢迎你给大家拉一首你最喜欢的曲子。老师还带来了几把二胡,每组一把,大家亲手摸一摸,看一看,拉一拉,动动脑筋,看看哪组能弹出和别的组不一样的声音,我们来欣赏第一小组的杰作``````` 四、听第二乐段 刚才我们听到小青蛙正在玩耍捉害虫,我们接下来听,他遇到了什么? 这段音乐与前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故事发生了什么变化?刚开始

100首经典二胡演奏曲

100首经典二胡演奏曲如下:(根据时间和作曲家的方式分类) ·1920--1940 刘天华: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病中吟》(1915)、《月夜》(1918)、《空山鸟语》(1918)、《苦闷之讴》(1926)、《悲歌》( 1927) 、《良宵》(1928.1.22)、《闲居吟》(1928.6)、《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烛影摇红》(1932) (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华彦钧(阿炳):《听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1950--1959 孙文明:《流波曲》(1952)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1959) 黄海怀:赛马(1959) ·1960--1969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1960,陈钢编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协奏曲》 黄海怀:《江河水》(1962) ·1970--1979 鲁日融:《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欢乐的秦川》、《采花》、《摇篮曲》、《曲江吟》周维:《葡萄熟了》 王国潼、李秀琪:《奔驰在千里草原》(1972) ·1980--1989 刘文金:《长城随想》 吴厚元: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 朱昌耀:《江南春色》、《苏南小曲》、《欢庆锣鼓》 陈耀星:《战马奔腾》、《陜北抒怀》 张晓峰、朱晓谷::二胡叙事曲《新婚别》(1980) 陈刚、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 谭盾:二胡、扬琴二重奏《双阙》(1984) 陈能济:二胡协奏曲《明月几时有》(1988) 何占豪:二胡协奏曲《乱世情侣》、二胡协奏曲《别亦情》 杨春林:双二胡协奏曲《长恨歌》 何占豪: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幻想曲》(1987) 阎惠昌:二胡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幻》(1987) 张式业:《一枝花》(改编)(1982) ·1990--1999 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1992)、二胡与管弦乐队《姑苏行》(1995)、二胡协奏曲《杨贵妃的故事》(1998) 高韶青:《随想曲》 谭盾:《火祭》(1995) 严洁敏:《卡门主题随想曲》 黄安伦:二胡与交响乐《敦煌古谱四首》(1997) 瞿春:《霓裳曲》(浙江民间乐曲) 吴华:二胡及革胡双协奏曲《天仙配幻想曲》(1995)

《二胡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走进中国民乐奇葩——二胡音乐 教学目的: 1、通过介绍民乐二胡,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2、通过几首二胡曲的欣赏,体会乐曲所表现不同的风格,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通过介绍几位音乐家,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胡音乐欣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引导想象感受的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愉快与启发式 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二胡 教学过程 一。老师激情表演导入(师奏3分钟的二胡曲《光明行》) 提问: 1、这是什么? 2、这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国的民族乐器? 3、它有几根弦? 二、介绍二胡:

因为它只有两根弦,所以取名为二胡,二胡是现代的名称,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等,二胡看上去是一个物体,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达,但是它一但经过不同的演奏人员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加工。就会变成一个很懂感情的东西,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二胡的魅力所在。 三、欣赏音乐《赛马》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的名字吗?你们听了着段音乐能讲述一下你们的感受吗?(师生共同讨论,发挥自己的联想) 2、乐曲简析:(略) 四、欣赏音乐《空山鸟语》 1、播放《空山鸟语》引子部分,要求学生仔细倾听,想象画面; 2、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 3、教师根据引子画出一幅简单的群山图; 4、继续放音乐,完成画面 5、作者写作主要意图(让学生讨论) 6、作者生平简介(略)突出作者勤奋好学 7、乐曲简析:(略) 五、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 1、导入:(出示女子十二乐坊的图片) 2、介绍女子十二乐坊 3、欣赏音乐《自由》

浅谈欣赏二胡独奏

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一曲二泉映月深入人心。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器乐创作的优秀代表,以逻辑严谨的结构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叹,展现了古老民族的东方神韵,被视为我国民族乐曲的瑰宝,享誉世界。它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其中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继长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让听者随着那动人旋律回望那段艰辛历史,深刻感受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二泉映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它来自于阿炳的家乡——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泉水,世称“天下第二泉”。无锡二泉池设有漪澜堂,二泉亭等建筑。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二泉映月”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一生的经历。 阿炳本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华雪梅”,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华彦钧4岁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4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华彦钧天资聪颖,自小学习十分刻苦。冬天,为了弹好琵琶,他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他在练二胡时将双脚泡在水里,以防蚊虫的叮咬;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由于这种勤学苦练,他在13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6岁时已得到了无锡道教界的一致公认。此后,华彦钧不顾父亲和道教长辈们的指责,沉迷于与浪迹天涯的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并由此广泛学习了各地丰富的民间音乐。华彦钧的民族器乐演奏植根于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民族底蕴,它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民间艺术遗产中超凡脱俗,创作、改编、演奏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 中年时的阿炳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淫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在音乐艺术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的吹拉弹唱无所不

音乐理论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歌剧成型的标志。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的艺术。6、《卡门序曲》的作者是(比才),《合唱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 11、我国民族乐器约百余种,按传统习惯分为(拉弦乐器、管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 12、音乐学科具有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13、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唢呐)独奏曲,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阿炳(华韵均))。 14、(音量)是由发音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来决定的,按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 第二部分:音乐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波兰著名音乐家(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波兰民族风格,他的音乐被比作“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2、《糖果仙人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一段舞的伴奏音乐。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诞生的第一部中国新歌剧是《白毛女》。 4、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是根据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所作的同名二胡独奏曲改编而成的。 5、我国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按照其演奏形式、发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别,即(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6、1807—1808年,贝多芬在维也纳近郊创作的(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第二乐章“溪边景色”最为著名。 7、《流水》是根据西安鼓乐的开场锣鼓和陕西民间打击乐改编而成的清锣鼓乐,栩栩如生的描绘了鸭群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为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 9、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是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10、1934 年,旅居欧洲的俄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了“中国作品比赛”,当时还是上海国立音专学生的贺渌汀应征写下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一举夺得头奖。 1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儿童影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2、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十二平均律)。 一、填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2、(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3、音乐教学突出(音乐)

二胡独奏曲《兰花花叙事曲》赏析

二胡独奏曲《兰花花叙事曲》是关铭根据一首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而创编的,其音调取材于《兰花花》的音乐主题和故事情节。乐曲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兰花花爱情悲剧”,本文从作品的结构以及演奏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试对该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以期对二胡演奏民乐改编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首先是引子部分: 引子由三个音的四度进行将兰花花的主题进行了简单的呈现,此处演奏时右手不宜用太大力量在擦弦上,而应以柔和的音色进行展示。高音re以泛音形式发出,其以独特的音色透出空灵之感,仿佛把听者带入一个古老的传说之中。在引子的演奏中强调“神散意不散”,尤其是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连续出现,要处理好缓急相交替,直至最后处,圆滑的回滑音re带领后面四个音结束了引子部分。 接下来是展示部:兰花花好 第一次主题完整的呈现在听者面前,并以描绘人物形象的演奏方式向听者展现了兰花花这个年轻女孩的可爱美好一面,其歌唱性十分重要,正如词中所写“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一十三省的女儿哟,就数那兰花花好”。在主题出现时,一个四拍的长音la 似乎展开了叙述的语气,在伴奏的推动下,高音re以泛音为起点带出以意味深长的下滑音,其甩腔味道便自然而出。接着两个前后出现的mi音要注意左手技巧的运用,如此处:即第一个mi音用二指伸展下去,带以滑音回到re音上。这样演奏便巧妙的将女孩委婉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在接下来的演奏中滑音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不但将乐曲的风格突显出来,同时也将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空过六拍后,弱起小节再次带动旋律走向,接连出现几个高音re此处二胡的高音在音量上不如中把位的浑厚,但是正是在下把位演奏,回滑音的处理上只要细腻到位,那么其发音效果会直击人心,这种声腔化的演奏只有弦乐器才能做到。这一部分连续使用了这种特殊的连接技巧,直至出现主奏声部与伴奏声部的对话,情绪才逐渐放缓,演奏状态也松弛下来,最后以长音re连收带起进入下一段。 再来看展开部: 进入小快板的演奏首先值得一提的是c调指法的调整。它采取了“半把式掐把”,把通常用二指按的do音,改为用一指来按。这样在进行音阶do、re、mi时可以一次用一二三指交替而无需在一把位和二把位之间用换把来解决,既科学又保证了音准。在右手的运弓方法上要区别于前一段连贯的走法,而是采取短促而跳跃的换弓,大部分在中弓运行。在切分音的演奏上,用右手小臂带动弓子快速切换弓法以保证时值、力度和声音的干脆,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短促的顿弓。这种很活跃的演奏方式恰好可以突显处人物活泼纯真的性格,一个开朗的小女孩形象便从音符的跳动中呈现在听者面前,这种欢快的情景如同迎亲的队伍由远及近,夹杂着兰花花欢喜的心情。在此段演奏中干净的音色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十六分音符进行中,左手没有太多技巧上的负担,演奏者最重要的是右手弓段的均匀。快弓在推拉之间的距离、力度、速度保持一致且充分,那么快弓在这一段旋律的推动中便能更好地引出下面如歌的小广板。 广板的右手擦弦十分重要,连续换弓的痕迹要尽量减小,并保证擦弦的力度及弓毛与弦的接触面立体、丰厚,在音色的质感上和听觉上便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效果。左手要一直保持揉弦状态,滚揉既可,不能太过,否则乐曲演奏到后面就毫无张力可言。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琵琶与二胡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琵琶与二 胡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感知民族乐器琵琶与二胡,了解它们的异同(构造、音色、演 奏方法) 2、欣赏琵琶、二胡所演奏的乐曲,对民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琵琶、二胡各一把,乐器展示架两个,民乐演奏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在学乐器?”(钢琴是外国人发明的,是西 洋乐器,而古筝、二胡可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制作出来的,我们 叫它民族乐器) 二、感知民族乐器琵琶与二胡,了解它们的构造、音色、演奏方法。 (1)展示琵琶: 1、这是什么乐器?(它是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 2、琵琶它像什么?(像半个切开的梨,上面大,下面小) 3、琵琶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请幼儿上来摸一摸) 4、介绍琴弦,摸了一下这几根像细绳一样的东西就会发出响声, 这是什么?(它叫琴弦,琵琶有几根琴弦) 5、琴弦上面是什么?(琴轴)猜猜琴轴有什么用? 6、介绍琵琶的音箱(抱琵琶在幼儿耳边拨琴弦,感知音箱的功能)。

7、老师弹琵琶,让幼儿感知琵琶的音色。 8、欣赏VCD(演奏家演奏琵琶名曲“高山流水”) 提问: 1、你们觉得叔叔弹得好不好?为什么会弹得这么好? 2、这首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节奏怎么样?好象听到了什么? (2)展示二胡: 1、你们知道它叫什么乐器?(它也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 2、它长得什么样?和琵琶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也有弦,只有二根;有两个琴轴;有一琴筒即音箱;有琴弓。) 3、二胡是用琴弓在弦上推、拉演奏曲子的。(请幼儿上来尝试) 4、欣赏二胡曲“赛马”,并请幼儿说说二胡的声音及听了曲子后 的感觉。 小结:琵琶、二胡都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用指甲弹叫弹拨乐,二胡用弓拉叫拉弦乐,它们的声音都很优美、动听,能演奏各种曲子。 三、辨听琵琶与二胡的音色。 (老师放几段音乐,幼儿认真倾听后分辨出是琵琶还是二胡的声音。并模仿它们的演奏方法。) 四、延伸活动:中国的民族乐器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吗?

二胡独奏曲《光明行》

二胡独奏曲《光明行》 欣赏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刘天华的功绩,激发学生对他崇敬的情感, 使学生了解其作品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到天花是怎样立志为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与 世界音乐并驾齐驱。 三、教学难点:了解曲式结构,采用复三部曲式。 四、教材分析: 1、《光明行》是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韵教育家刘天华的作品。 2、作曲家刘天华从小生长在清贫的教师家庭,勤奋刻苦是他的 良好品质,他多方面地掌握音乐的技能,虚心地向民间艺人学习二胡、琵琶、古琴。借鉴西方音乐技法,不断实践,发展二胡,琵琶的演奏 技巧。 3、他善于将学到的西洋音乐理论和技巧运用在民族教学和创作中,创作了十二首二胡曲,之首琵琶曲,在短短的37年人生道路上,为我国音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教学过程: 1、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旋律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有 弹性。 2、这首曲他借鉴了西洋音乐进行曲式转调手法,但音调完全保 持了民族音乐的特点。 3、初听时,让学生边听边阅读课文,听后漫谈个人的感受。 4、再听时欣赏金曲,要求学生感受音乐中军鼓的敲击声,进军 的号角声,进行曲的节奏特点。 5、引导学生从刘天华所处历史时期,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 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追求光明进取精神。 六、参与、探索、欣赏时,让学生用体态律动、手势划拍的力度等不

同形式,表现自己对音乐情绪的体会。 七、课堂小结

《春游》《问》《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案 综合课 一、教学目的:通过介绍中国早期“学堂乐歌”创始人李叔同等四位 音乐家,作曲家作品让学生从近代音乐史的角度看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状况,在学唱及赏析这个时期作品的过程,了解前辈为振兴中华,摆脱贫穷落后进行的奋斗。 二、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学习欧洲巴罗克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让 学生广泛接触与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字名曲,力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重点:了解各时期作曲家创作意图 四、教材分析: 1、《春游》的歌词淡雅清秀,描写了春游的诗意与春天的景色,通俗易懂。 2、体会乐曲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3、《问》让学生了解到作曲家萧友梅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作品,是学时最有影响的作品。 4、整首曲是单一形象的手段结构,旋律潇洒蕴藉; 5、《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刘半农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6、歌曲表达作者深切思念祖国和家乡而作。以景抒情,真切地表现了歌中主人公内心丰富、真挚而又复杂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 1、《春游》是6/8拍,在学唱前应对6/8拍及变音记号#4进行练习,有了节拍感,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就能体现出来。 2、学唱时先放慢速度把强弱力度在声音半表现出来。 3、《问》歌曲中出现的“三连音”通过拍一拍,读一读进行区分,找到“三连音”的节拍感。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是启发学生体现歌曲感情的有效办法。 5、《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曲以欣赏为主,听赏前让学生唱一唱音乐主题,体会具有民族特点歌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