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左权宏远学校李瑞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一角硬币、直尺、两张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2)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3)米尺长度是100()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

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

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宽?有多长?(估计后测量)

谁估计得准呢?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测量后交流)

纸条的长正好是6厘米吗?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学生交流:6厘米多一点或6厘米多3个小格)

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无法准确地表示出这张纸条的长度,我们今天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毫米。

对,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3、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从哪到哪是2毫米呢?5毫米呢?这条刻度线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从这到这是多长?(6毫米、8毫米、10毫米)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2厘米可以说成?5厘米?30毫米?90毫米?

小结:刚才我们量的这张纸条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也就是多少毫米?(63毫米)

4、小练习

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长度是多少毫米(指甲的宽、硬币、数学书的厚度等)

活动二:认识分米

1:出示10厘米长铅笔,先让学生估计长度。

师:到底铅笔有多长呢?

在桌面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和这枝铅笔一样长的纸条,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量一量吧!

师:汇报你们量的结果吧!(10厘米)你们知道还可以怎样表述这张纸条的长度吗

师:它还可以叫做1分米。

小结: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你都了解有关分米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长。(学生估计)

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谁先说说量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动手测量)

这张纸条长是10厘米,我们又可以说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一分米大约有多长,用尺子或1号纸条检验一下你比划得准吗?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高、一拃长、手掌宽)

3、课件演示依次找出1分米、2分米、5分米、8分米和10分米的长度,并说出分别是多少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

4、解决问题:

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长度是多少分米(课桌的长、宽、高等)

四、整理长度单位

我们现在一共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将这些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一下吗?(生说师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用手势分别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

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数学书厚约5()。

课桌高约7()。

小红身高138()。

一栋楼高25()。

一张光盘厚1()。

2、画线段

(1)30mm (2)2cm5mm (3)1dm

六、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其实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从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七、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毫米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 =10dm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 鼓楼办中心校 锁云 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一一43页《测量 -- 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测量一一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实践、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交流合作,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学生应用意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分米和毫米建立初步的认知, 知道分米和毫米的用途以及1分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并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较准确地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喜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问:老师手里有一把尺,你们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生答后继续提问:测量物体就要有测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呀? 我们都学过那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你们都了解那些知识呢? (以上问题可以指名回答,并且是针对同一问题指定多名同学来回答。) 激趣导入:除了这些长度单位,你们还知道其它长度单位吗? (学生随意回答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些新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分米的认识: (1)初步感受1分米的长度: 师:刚才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相同长度的纸条,请大家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长。 (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长度为1分米的纸条。) 指名说说各自的估计并做好记录。 (2)体验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测量的是同样长的纸条,它既可以表示为10厘米,也可以表 示为1分米,那么就请大家想一想:10厘米和1分米有什么关系呢?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分米毫米练习题(一) 一、填空。 1千米=()米6000米=()千米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8分米=()厘米9厘米=()毫米 40分米=()米70厘米=()分米9米=()厘米 15米=()分米100厘米=()米4分米=()毫米 3千米=()米80毫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1米-6分米=( )分米 8千米=()米+()米38米+54米=( )米 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二、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6毫米()4厘米 4厘米○4分米9分米○2米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5厘米()7毫米2米()2分米 9毫米()3厘米18毫米()1分米34毫米()9厘米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8分米()90厘米3分米()23毫米 5毫米()1厘米-2毫米50毫米()5厘米3分米()100厘米三、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 7、10张纸厚1()8、旗杆高9()9、课桌高65()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13、课桌的高大约是8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16、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17、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18、从寿光到潍坊的路程大约是46(),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 四、下图是小飞学具盒里的小棒,你知道它长多少毫米吗? 五、改错(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改正)。 20014年3月15日星期二天气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 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及文具。 五、教学过程 1、认识毫米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他们有多厚吗?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用直尺测量它们并且将记录写在本上。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三年级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练习题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练习题(一) 一、填空。 1千米=()米6000米=()千米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8分米=()厘米9厘米=()毫米 40分米=()米70厘米=()分米9米=()厘米 15米=()分米100厘米=()米4分米=()毫米 3千米=()米80毫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1米-6分米=( )分米 8千米=()米+()米38米+54米=( )米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二、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1米50厘米○1米5分米6毫米()4厘米 4厘米○4分米9分米○2米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5厘米()7毫米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34毫米()9厘米1米()100厘米 60毫米()6厘米8分米()90厘米3分米()23毫米 50毫米()5厘米3分米()100厘米2米()2分米 5毫米()1厘米-2毫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 7、10张纸厚1()8、旗杆高9()9、课桌高65()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13、课桌的高大约是8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身高138(),他的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16、我们测量学校东西长度是多少时,用()做单位比较合适。 17、小兔子身长4(),尾巴长约7()。 18、从寿光到潍坊的路程大约是46(),坐客车大约1个小时能到达。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实际活动中经历测量物体的过程,体验分米、毫米的产生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2、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正确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知道米、厘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比一比谁的眼力好、估一估大约长多少、猜一猜大约有多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估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小兔拔萝卜:(让学生体验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毫米 1、观察直尺,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再说说自己的发现。(每个1厘米中都有10个小格) 2、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请每位同学在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划比划。 4、再任意找出两个数,数数它们之间有几个小格?并把它记下来。

(有可能出现:1厘米=10毫米3厘米=30毫米) 5、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6、学生量1分硬币的厚度,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猜一猜:大概几页书的厚度是1毫米?再合作验证。 8、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 9、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小结:测量比较精细的物品或要求量得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如:手表的零件,测量降雨量也用毫米作单位。) 10、每人在袋子里找出一件这样的物品。(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二)认识分米 1、小兔继续拔萝卜:测得萝卜的长是10厘米。 2、谁知道1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0厘米=1分米) 3、国际上把10厘米规定为1分米。从刚才老师的叙述中你听懂了什么?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同伴相互交流。 5、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同桌相互验证。 6、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用手势表示时教师要注意作方法上的指导) 7、先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的长度,再比划验证。 8、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分米? 9、小组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二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_人教

《分米、厘米、毫米的 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习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习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测量的需要,是对以前知识的补充。它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并为以后学习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十分注重联系以前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直尺,体会新知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通过画、估、数、比、量等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长度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课件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 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甜甜的梦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 硬币一枚(一分的) 四、教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交流 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练习 60毫米=()厘米120毫米=()厘米8厘米=()毫米 教材自主练习第二题 (6)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习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一角硬币、直尺、两张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2)、 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3)、米尺长度是100()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 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新版)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金钥匙。因此在这节课里要向学生展示学习思路:建立1分米的观念—理解米、分米、厘米的进率、建立1毫米的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的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实际测量。 2、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页《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 2 页《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 思 《测量——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通过一系列与数学有关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实践、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交流合作,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 发展学生应用意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学情分析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一一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 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分米和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2. 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提问:你们都学过那些长度单位?学生:米和厘米 2 、关于米和厘米你们都了解那些知识呢? 3 、你能用手比划1 米、1 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探究新知:除了这些长度单位,你们还知道其它长度单位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新的长度单位。 (一)分米的认识: 1 、初步感受1分米的长度: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和了解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孙悟空图片)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谈话:同学们,我们试着在刻度尺上找出1毫米,看看谁找的对。

(课件出示:直尺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毫米) (2)巩固交流。 (课件出示:一分钱硬币)同学们,这是一枚一分钱的硬币,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汇报,然后课件出示银行卡、纸张等物品) (3)画出3毫米、5毫米。 同学们,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3毫米和5毫米。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换,用你手中的直尺测量一下,看看别人和你画的一样吗?如果他画对了,就向他竖起你的大拇指夸夸他;如果她和你画的不一样,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他。 (4)探究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1厘米=10毫米 (5)动手测量 先让学生们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厚度,再用刻度尺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课件演示),小组合作完成。汇报结果,给予肯定。 2、认识1分米。 (1)猜测。 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3页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下面我通过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板书等方面,来进行说课。说教材分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比较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所以,教学难点 是学生对物体的估测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情景导入的时候采用谈话方式,述说方式。 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 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金钥匙。 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0厘米) 这一复习导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米和厘米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要学习的新单位。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说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感知、认识、猜想、判断、测量、应用等学习过程,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物体长度。 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要一段时间内形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区分四个长度单位,正确建立长度表象 教学策略: 通过故事设疑、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学具:厘米尺、米尺、1分硬币、小棒(10厘米长)、1厘米小棒、一元硬币、电话卡、 教具:1米、1厘米、5毫米的“金箍棒”各1根。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1.老师提醒大家:小组长安排组员分工合作,合理分配学具,同学们不要把学具袋里的学具含在嘴里,要注意个人卫生! 2.谈话: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老师把齐天大圣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孙悟空有一件非常神奇的兵器,知道是什么吗?(课件1:出现金箍棒视频)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一会立于天地间、一会握在手中、一会又塞进耳朵里,可以变来变去,多神气啊,金箍棒里会有什么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来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这里就有几根金箍棒,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先来估测一下。 【教师出示相应的小棒估测】 (1)师:【出示1米的】目测一下,它的长度大约是(),学生:估测长度大约是1米。 师:估计很准确,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就是1米。你会用手势再比划一下一米大约有多长吗?(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贴出1米长的纸条,并板书“1米”) 师:【接着出示不足1厘米的】目测一下,它的长度大约是(),学生:估测大约是1厘米。 师:估计很准确,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会用用手势再比划一下一厘米大约有多长吗?(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并板书“1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说课稿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对于毫米学生虽然没有正式学过,但他们每人的学生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 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而毫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又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毫米和分米都可以用形象思维来记忆理解,所以教学是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毫米和分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具、学具: 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小学王红梅刘婧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的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有)请同学说一说。老师小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想当一名宇航员,到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想)好,老师准备了一些有关的图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成功的背后有许多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在研制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说道测量,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师:1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 1厘米大概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2、测量纸条。(创设问题情境) (1)师:看来大家对以前学的知识记的比较扎实。老师还想考验一下你们动手测量的能力,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 号纸条,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生汇报:纸条长(5 )厘米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你们很棒都量对了。 (2)师:再请你们拿出学具袋中的2号纸条,开始量一量。 生汇报:8厘米多一点(这多的这段还不够1厘米)。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的单位厘米,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这纸条了。那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 (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3、认识“毫米”。 (1)师:那你对毫米了解有多少呢?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出示课件)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那大家思考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1厘米=()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4)加强练习: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生答。 师:硬币到底多厚呢,让我们动手量一量吧。生量 汇报:1毫米。 师:老师也测量了一下,一起来看一下吧。跟你们的答案是一样的。 (出示课件)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1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四、教法和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五、教具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