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对棉铃虫保护酶系的影响_焦振龙

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对棉铃虫保护酶系的影响_焦振龙

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对棉铃虫保护酶系的影响_焦振龙
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对棉铃虫保护酶系的影响_焦振龙

粪便中寄生虫卵的定量方法与制作流程

提供了确定环境样品(特别是粪便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寄生虫蠕虫卵的方法和试剂盒。该方法包含卵捕获方法和N乙酰基D葡糖胺特异性配体用于卵检测的用途。 技术要求 1.检测环境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蠕虫卵或原生动物卵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的环境样品的溶液; 使该溶液流过具有在约85微米和约350微米之间,在约100微米和约300微米之间,在约125微米和约250微米之间,或在约150微米和约200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一滤膜,形成第一滤液; 使该第一滤液流过具有在约5微米和约45微米之间,在约20微米和约40微米之间或在约30微米和约35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二滤膜; 使由第二滤膜捕获的蠕虫卵和/或原生动物卵囊接触与可检测部分缀合的N-乙酰基-D-葡糖胺结合结构域;和

2.确定环境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蠕虫卵或原生动物卵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的环境样品的溶液; 使该溶液流过具有在约85微米和约350微米之间,在约100微米和约300微米之间,在约125微米和约250微米之间,或在约150微米和约200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一滤膜,形成第一滤液; 使该第一滤液流过具有在约5微米和约45微米之间,在约20微米和约40微米之间或在约30微米和约35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二滤膜; 使由第二滤膜捕获的样品接触包含在荧光激发光下发出荧光的几丁质结合染料的第一种试剂; 用荧光激发光照射第二滤膜上捕获的样品;和 基于荧光强度或荧光颗粒的数量评价样品的荧光,以确定粪便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蠕虫卵或原生动物卵囊。 3.确定环境样品中存在或不存在蠕虫卵或原生动物卵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得包含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的环境样品的溶液; 使该溶液流过具有在约85微米和约350微米之间,在约100微米和约300微米,在约125微米和约250微米之间,或在约150微米和约200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一滤膜,形成第一滤液; 使该第一滤液流过具有在约5微米和约45微米之间,在约20微米和约40微米之间或在约30微米和约35微米之间孔径的第二滤膜; 使由第二滤膜捕获的蠕虫卵和/或原生动物卵囊接触包含N-乙酰基-D-葡糖胺结合蛋白的第一种试剂,形成第一种试剂样品; 将第一种试剂样品接触包含特异性地结合N-乙酰基-D-葡糖胺结合蛋白的抗体的第二种试剂,其中抗体与可检测部分缀合;和

医学寄生虫,线虫重难点

红色粗体部分是难点,其它部分是重点 医学蠕虫学 医学线虫—概述 一、形态特点: 1.体形为线状或圆柱状 2.体腔为原体腔 3.具口和肛门,消化系统退化 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发达 二、生活史特点:生活史简单,成虫危害大于幼虫 1.土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 2.生物源性线虫:生活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蛔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2.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经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盘曲在壳内。 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虫卵、脱蛋白质膜卵的鉴别是重点和难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体内移行: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变态反应;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 五、流行因素: 1、生活史简单,产卵量大 2、虫卵抵抗力强 六、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2、加强粪便管理 3、普查普治

第二节钩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一、形态 1、成虫:A、虫体细长,10mm 雌虫:尾端呈圆锥状 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 B、头部具头腺,可分泌抗凝素 C、口囊发达:十二指肠钩虫: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一对板齿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2—4细胞钩虫卵与脱蛋白质膜蛔虫卵的区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成虫 体内移行:真皮的血管、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三、致病 1、幼虫: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 3、成虫:⑴贫血:成虫吸血,且边吸边排

医用寄生虫线虫部分总结,个人亲手总结

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和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成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形线虫必须在中间宿主内发育才能感染宿主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卵在外界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受精卵中的卵细胞发育成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这种虫卵就做感染期卵 人吃感染期卵,虫卵先到达胃和小肠,在小肠诶幼虫释放出孵化液,幼虫孵出,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者淋巴管,气管,进入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幼虫沿着气管支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随着吞咽下行到胃和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皮,称为童虫,经过数周发育,形成成虫 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 成虫常寄生于盲肠,但是感染严重时,也可以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寄居,以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卫视 虫卵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之后返回长枪,移行至盲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生活史

两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其他适宜条件,温度在25-30 经第一次蜕皮可变为第二期杆状第二次蜕皮可以变成丝状幼 进入感染阶段钻入宿主皮肤,进入血液护着淋巴管,随着血液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它的穿刺能力逐渐消失,沿着湿润的肺泡壁,向阻力最弱的方向前行,借助支气管,器官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运动移动至咽,随着吞咽,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到达小肠的幼虫,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第四次蜕皮发育成虫 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居与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回肠下段,也可出现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处,以其头端附着于肠粘膜或者呈游离状态 以肠腔内容物,血液,组织为食 雌雄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后脱离宿主肠壁,在肠腔内向下移行,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下,一般不排卵或者只排少数卵,当宿主睡眠时,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雌虫可以从肛门爬出,受到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开始大量的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干瘪死亡,少数雌虫可以爬进肛门或者阴道或者尿道,开始异位损害 虫卵在肛门附近,氧气充足,很快可以发育成感染期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附近的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自身感染,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着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再到结肠蜕皮一次发育成成虫 丝虫生活史 旋毛形线虫生活史 幼虫:刚产出的幼虫为新生幼虫在骨骼肌发育成为成熟的幼虫称为感染性幼虫成囊期幼虫肌肉期幼虫 成熟幼虫蜷曲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一个囊包通常有1-2条幼虫,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薄 成虫寄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则寄居于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 因此被旋毛形线虫寄居的宿主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旋毛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再外界发育,但是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代生活史 宿主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制品而感染,囊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从囊包中出来,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粘膜中,之后又返回肠腔,幼虫经过4次蜕皮发育成成虫,少数虫体可以侵入腹腔或肠系淋巴系统,之后雌雄虫交配,雄虫就死亡,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成幼虫之后雌虫产出又幼虫,产生于肠粘膜的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者静脉,随着血液或者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在幼虫周围形成囊包,幼虫最终定居于骨骼肌,成熟囊包对新宿主有感染性 幼虫若侵入骨骼肌以为的器官组织,则不能形成囊包,并且很快会死亡,人体感染一般是旋毛虫的终结

医用寄生虫线虫部分总结,个人亲手总结

土源性线虫:似蚓蛔线虫钩虫蠕形住肠线虫(蛲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和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成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形线虫必须在中间宿主内发育才能感染宿主 成虫的特征 虫卵的特征

致病

幼虫

旋毛虫卵胎生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卵在外界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受精卵中的卵细胞发育成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这种虫卵就做感染期卵 人吃感染期卵,虫卵先到达胃和小肠,在小肠诶幼虫释放出孵化液,幼虫孵出,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者淋巴管,气管,进入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幼虫沿着气管支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随着吞咽下行到胃和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皮,称为童虫,经过数周发育,形成成虫 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 成虫常寄生于盲肠,但是感染严重时,也可以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寄居,以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卫视 虫卵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之后返回长枪,移行至盲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生活史 两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其他适宜条件,温度在25-30 经第一次蜕皮可变为第二期杆状第二次蜕皮可以变成丝状幼 进入感染阶段钻入宿主皮肤,进入血液护着淋巴管,随着血液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它的穿刺能力逐渐消失,沿着湿润的肺泡壁,向阻力最弱的方向前行,借助支气管,器官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运动移动至咽,随着吞咽,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到达小肠的幼虫,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第四次蜕皮发育成虫 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居与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回肠下段,也可出现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处,以其头端附着于肠粘膜或者呈游离状态

畜禽常见寄生虫

牛、猪、鸡、鱼常见寄生虫的介绍 姓名:杨昌龙 (动物医学院08级兽医三班,学号200840307326) 前言:根据动物寄生虫学书上,第三篇兽医寄生虫病内容的学习和实习中常听闻病种归纳出以下常见寄生虫病。将网上的资料与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各病的病因、症状与诊断、防治。三个内容的介绍,了解该种寄生虫病。以下资料大部分为百度百科上的内容,经过我的理解删减得到。望老师批评指正。 一、牛的常见寄生虫 (一)牛球虫病 1、病因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文献上记载的牛球虫有十余种,寄生于牛的各种球虫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常见。 球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为直接发育型。当牛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孢子在肠道内逸出进入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产生裂殖子;裂殖子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由配子生殖法形成大、小配子体,大小配子结合形成卵囊排出体外;排至体外的卵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孢子化的卵囊,只有抱子化的卵囊才具有感染性。 2、症状与诊断 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粘膜碎片。约1周后,当肠黏膜破坏而造成细菌继发感染时,则体温可升高到40--41℃,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临床上犊牛出现血痢和粪便恶臭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患犊粪便,查出球虫卵囊即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3、防治 牛球虫病预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舍饲牛的粪便和垫草需集中消毒或生物热堆肥发酵,在发病时可用1%克辽林对牛舍、饲楕消毒,每周一次;③被粪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干净;④添加药物预防,如氨丙啉,按O.004%一0.008%的浓度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或摩能霉素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3克,既能预防球虫又能提高饲料报酬。

寄生虫

寄生虫 1.下列概念中不正确的是寄生虫都是寄生于人体内的 2.下列哪种生物与人是营片利共生(共栖)生活? 结肠阿米巴 3.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最主要适应性的表现是 对宿主体内环境的适应 4.寄生虫病分布的地区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5.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有5钟是寄生虫病,它们分别是: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 6.蠕虫感染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 7.下列对土源性蠕虫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在终宿主体内均有经血移行的过程 8.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是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9.间接型生活史的寄生虫发育是指经中间宿主或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期后再感染人 10.蛔虫病不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11.不是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是蛔虫 12.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作用不包括非消除性免疫 13.医学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带虫免疫14.目前寄生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是病原学检查 15.人体感染寄生虫产生的免疫主要表现为非消除免疫线虫 1.属于卵胎生(直接产幼虫)的是丝虫和旋毛虫

2.进入人体后需经过肺移行方可到达寄生部位的寄生线虫是钩虫和蛔虫 3.线虫幼虫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都有蜕皮过程 4.经口感染、幼虫必须经过宿主体内移行的线虫有似蚓蛔线虫、旋毛虫 蛔虫(似蚓蛔线虫) 1.疑某人有蛔虫感染,应首选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查 2.产卵量大的线虫是蛔虫 3.蛔虫引起的并发症(胆道蛔症)是由于钻孔习性 4.幼虫在宿主肺泡内蜕皮并发育的线虫是蛔虫 5.蛔虫卵的形态与其他线虫卵主要不同是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膜 6.人患蛔虫病是由于误食入感染期蛔虫卵 7.蛔虫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由于成虫的扭结、钻孔而造成的多种并发症钩虫 1.饱和盐水浮聚法主要检查钩虫卵 2.俗称的“粪毒”是指钩蚴性皮炎 3.钩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成虫 4.钩虫幼虫侵入人体最常见的部位是手指、足趾间 5.钩虫排离人体阶段和感染阶段分别是虫卵和丝状蚴 6.诊断钩虫病,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阳性率最高?饱和盐水漂浮法 7.预防十二指肠钩虫感染,勤剪指甲勤洗手是错误的 8.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寄生虫是钩虫 9.钩虫成虫引起临床症状,下来错误的是皮炎

寄生虫

一、名词解释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在生活史中,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2.人畜共患 3.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某些原虫(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获得性免疫,使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低密度,并对同种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用药,当药物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后,获得性免疫逐渐消失,这种免疫类型称为伴随免疫,广义上也称为带虫免疫。 4.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称为生活史。 5.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指在免疫功能正常时的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当宿主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的寄生虫。 6.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关系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 7.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人或某些脊椎动物可作为某些蠕虫的非正常宿主(转续宿主),当其侵入人体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肤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8.夜现周期(nocturnal periodicity):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微丝蚴夜现周期性。 9.再燃与复发(recrudescence and relapse):疟疾初发停止后,经过数周或数月 10.疟疾(malaria) 11.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寄生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至性成熟,待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后方能正常发育。这种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2.棘球蚴砂(hydatid sand):从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节、育囊、子囊、均可悬浮于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的棘球蚴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二、填空 1、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引起痢疾和阿米巴性结肠炎,有脓血便,检查时,急性病人查出的是滋养体,脓血便里查出活动的滋养体 2、篮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小肠,滋养体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十二指肠或空肠诊断:1病原检查(1)粪便检查对于急性期腹泻患者,取患者新鲜粪便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后,镜检查找或滋养体。(2)小肠液检查用粪便检查方法未能查到虫体的临床可疑者,可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或胆汁,能查到活动的滋养体,也可用肠检胶囊法,具体方法:禁食后,嘱患者吞下一个装有尼龙线的胶囊,尼龙线另一端在口外。3-4小时后,缓缓拉出尼龙线,取线上的黏附物镜检。(3)小肠活组织检查2免疫学检查ELISA、IFA等方法。 3、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人体内最大的原虫,寄生于大肠,结肠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腹泻。猪是该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与传染源。临床检查常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检查粪便里的滋养体和包囊。 4、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细胞刷状缘的纳虫泡内,能引起腹痛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5、绦虫:猪带绦虫比牛带绦虫的危害大,因为猪带绦虫的幼虫、成虫都能在人体内寄生,并且成虫头上有顶突小钩,幼虫寄生在人体引起囊虫病,寄生在皮下、脑、眼等部位,而牛带绦虫只能寄生于人体小肠,幼虫不寄生。牛带绦虫的诊断比较常用肛门拭子,猪带绦虫的囊尾蚴的感染方式有三种:异体感染,自体外感染,自体内感染。 6.蛔虫流行广的原因:1.生活史简单2.产卵量大3.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和随地便溺的习惯,使蛔虫卵易污染土壤和环境 4.人的不良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 5.虫卵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阑尾蛔虫病,肝蛔虫病)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测寄生虫卵

实验者:杨昆霖学号:90801106 班级:08级临床一班指导教师:程眉荪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测寄生虫卵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寄生虫病粪便检查的各种方法。 2、操作并掌握其中的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二、实验原理: 粪便检查是消化道寄生虫病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检查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不同的寄生虫病宜采用相应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其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是检查蠕虫虫卵和原虫滋养体的主要方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是一种用新鲜粪便直接涂片、镜检的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三、实验材料及器材: 1、新鲜的病人粪便,生理盐水。 2、载玻片,盖玻片,小木棒,平皿,培氏皿,镊子,烧杯,盆,塑料杯,塑料袋,胶帽吸管,离心管,试管,纱布,脱脂棉,粪筛,搪瓷缸,胶塞,光学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在玻片中央滴1~2滴生理盐水。 2、用小木棒挑取黄豆大小的粪便少许,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匀成粪膜,加盖玻片、镜检。加盖玻片时先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液面,然后轻轻放下,若盖玻片一端还有多余的液体,可在加盖一个盖玻片。加盖片时注意避免空泡。 (直接涂片法示意图) 3、粪膜的厚度以透过粪膜可以看到载玻片下的教材上的字迹为准。 4、镜检前,先将光线调在合适的亮度,不宜过亮或过暗;一般来说,线虫卵色彩较淡,镜检时视野宜稍暗一些(聚光器下移)。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每个视野都要详细搜寻。为了避免遗漏,可以按一定的方向推进搜寻。遇到疑似的虫卵结构再转换成高倍镜仔细辨认。注意虫卵与粪便异物的区别。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大部分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的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5、制备好的涂片不能干燥,否则不易观察虫卵。 6、镜下观察使注意不要污染显微镜的载物台和镜头。 7、检查完毕将涂片放到指定的收集盆里。

各种寄生虫总结

1 蛔虫: 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土源性蠕虫。 感染期:(感染型?)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人食入含感染期虫卵蔬菜、瓜果而感染。 2 鞭虫: 寄生部位:大肠(盲肠、直肠、结肠)土源性蠕虫 感染型: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卵蔬菜、瓜果。 3 蛲虫: 感染型: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感染途径:肛门-手-口多见 寄生部位:盲肠, 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土源性蠕虫 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 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多见感染方式简单;虫卵发育快;儿童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虫卵在室内可存活3周 流行:感染率城市>农村,儿童>成人 4 钩虫: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经皮感染(经口、经胎盘)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途径:人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而感染;土源性蠕虫流行: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北方以十二脂肠钩虫为主,美洲钩虫属亚热带及热带,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感染率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平均17.17%以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微、云南及台湾为重。 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 传播途径:外界温度、湿度;粪肥使用不当与土壤接触的旱地农民、矿工多见;易感人群:10~30岁多见。 5 旋毛虫病: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必需转换宿主, 无体外生活阶段 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脂肠和空肠上段) 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内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感染途径:食入含幼虫的猪、狗肉 保虫宿主:猪、狗、猫、鼠和狐 分布:世界性分布,以欧洲、美洲较高国内西藏首次发现,云南最严重 传染源:猪、犬、猫、狐等百余种食肉脊椎动物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体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 传播途径:与猪的伺养,食入猪肉及猪肉制品有关,猪的感染率达10~50%。 预防:不食生或半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是关键 6 丝虫病:(斑氏吴策线虫) 感染阶段:蚊体内丝状蚴 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感染 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文、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为次,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马来-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班氏-阴囊精索深部、浅部淋巴系统。 流行:班氏丝虫世界性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 传染源:带虫者、急性患者 传播媒介:班氏丝虫-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线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7 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感染型: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感染途径:食入含囊蚴淡水蟹、蝲蛄 寄生部位:肺脏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石蟹、溪蟹)、蝲蛄 保虫宿主:犬、猫、虎 转续宿主:野猪、猪、兔、鼠 流行分为蟹型和蝲蛄型流行区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转续宿主(猪、野猪、兔、野鼠) 中间宿主川卷螺和蝲蛄、蟹共存。人食入含活囊蚴的蝲蛄、蟹是感染肺吸虫关键。 8 姜片虫; 感染型: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水生植物或生水而感染 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保虫宿主:猪、野猪,成虫寿命:2~4年。 流行流行于亚洲国内见于山东、河北以南人猪共患寄生虫病,青少年多见人生食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9 肝片形虫: 寄生部位:牛羊人等哺乳动物胆道内 中间宿主:椎实螺(截口土蜗);保虫宿主:牛、羊 感染型:囊蚴,感染方式:经口感染,食入水芹等水生植物(肝)。 流行:世界性分布;国内平均感染率为0.002%~0.171%,甘肃省最高;人和多种动物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慎入 12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慎入12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寄生蠕虫和/或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肠道感染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并给予适当治疗,会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疾病,但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旅行和移民的增加,发达国家中被诊断出类似的病例数量也在增长。上图显示了一种钩虫感染,吸附在肠道粘膜。【寄生蠕虫】绦虫绦 虫是长形、分节蠕虫,属于绦虫纲,包括带绦虫属、裂头绦虫属、膜壳绦虫属、复孔绦虫属、棘球绦虫属和迭宫绦虫属。绦虫成虫缺乏消化道,通过体表吸收所有营养。成虫有一个头部(术语为头节)、颈部和分节的链体,同时带有雄性和 雌性生殖腺。绦虫在其生命周期中需要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通常,虫卵是通过宿主传递到环境中,在这里它们可以被中间宿主摄取。在中间宿主体内,虫卵孵化,幼虫进入到宿主组织中并被包在囊内。然后主要宿主通过消耗新鲜的中间宿主而摄取囊孢。 上图示棘球绦虫的生命周期。人类是带绦虫属、裂头绦虫属和膜壳绦虫属的主要宿主,但可能是棘球绦虫属和迭宫绦虫属的中间宿主。感染通常来自粪-口途径或摄食受污染、未熟的肉类。幸运的是,大多数绦虫感染在美国并不常见,微小膜壳绦虫是最常诊断的类型。很多绦虫感染是无症状的。最

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厌食、体重下降和不适。裂头绦虫吸收大量的维生素B12,导致宿主巨幼细胞性贫血。猪带绦虫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囊,因脑囊虫病导致癫痫发生。 上图示细粒棘球绦虫,可以经过数年缓慢产囊,最终对所累及器官造成巨大影响;疾病的空泡类型可能在感染后5-15年无表现。这些囊破裂可能会引起发热、瘙痒、荨麻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过敏反应。有症状的肝脏损害未经治疗致死率超过2%-4%;肝泡型包虫病据估计在10-15年死亡率超过90%。绦虫感染通常通过收集两次或三次粪便样本、检测虫卵和寄生虫来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和聚合链反应(PCR)试验可以帮助确认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差异,取决于所涉及的种属。 影像学检查通常用来评估脑囊虫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和包虫囊(CT扫描、MRI或超声)。上图中,T2加权MRI显示左中颅窝的囊性病变(圆圈所示),符合脑囊虫病。大多数感染的治疗包括驱虫药物,例如吡喹酮、氯硝柳胺或阿苯达唑。手术干预措施通常用于有症状的局部感染患者,包括手术切除或吸引术。蛲虫蛲虫(人蛲虫)是美国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蛲虫寄居在小肠,但妊娠雌虫迁移到肛门并在肛周皮肤褶皱(下图所示)产卵,通常在晚上。孵化的幼虫然后迁移回肛门和下段肠腔,引起逆传染。虫卵可能会释放到空气或污染物上,然后被吞食。

医用寄生虫线虫部分总结,个人亲手总结

土源性线虫:似蚓蛔线虫钩虫蠕形住肠线虫(晓虫)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和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成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形线虫必须在中间宿主内发育才能感染宿主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卵在外界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受精卵中的卵细胞发育成幼虫,经过第一次蜕皮,发育成第二期幼虫这种虫卵就做感染期卵人吃感染期卵,虫卵先到达胃和小肠,在小肠诶幼虫释放出孵化液,幼虫孵出,侵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者淋巴管,气管,进入肺,穿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开始第二次第三次蜕皮,幼虫沿着气管支气管逆行到达咽喉部,随着吞咽下行到胃和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四次脱皮,称为童虫,经过数周发育,形成成虫 毛首鞭形线虫生活史 成虫常寄生于盲肠,但是感染严重时,也可以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端寄居,以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卫视 虫卵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卵,经口食入,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之后返回长枪,移行至盲肠发育成成虫。 钩虫生活史两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充足的氧气和其他适宜条件,温度在25-30 经第一次蜕皮可变为第二期杆状第二次蜕皮可以变成丝状幼进入感染阶段钻入宿主皮肤,进入血

液护着淋巴管,随着血液进入肺部,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它的穿刺能力逐渐消失,沿着湿润的肺泡壁,向阻力最弱的方向前行,借助支气管,器官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运动移动至咽,随着吞咽,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到达小肠的幼虫,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第四次蜕皮发育成虫 蠕形住肠线虫生活史 成虫寄居与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回肠下段,也可出现在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处,以其头端附着于肠粘膜或者呈游离状态以肠腔内容物,血液,组织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后脱离宿主肠壁,在肠腔内向下移行,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下,一般不排卵或者只排少数卵,当宿主睡眠时,肛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雌虫可以从肛门爬出,受到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开始大量的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干瘪死亡,少数雌虫可以爬进肛门或者阴道或者尿道,开始异位损害虫卵在肛门附近,氧气充足,很快可以发育成感染期卵,当患者用手搔抓肛门附近的皮肤,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自身感染,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着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再到结肠蜕皮一次发育成成虫 丝虫生活史 旋毛形线虫生活史幼虫:刚产出的幼虫为新生幼虫在骨骼肌发育成为成熟的幼虫称为感染性幼虫成囊期幼虫肌肉期幼虫成熟幼虫蜷曲于骨骼肌内的梭形囊包一个囊包通常有1-2 条幼虫,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薄 成虫寄居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则寄居于同一宿主的骨骼肌细胞内因此被旋毛形线虫寄居的宿主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旋毛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再外界发育,但是必须转换宿主才能继续下一代生活史 宿主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制品而感染,囊包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从囊包中出来,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粘膜中,之后又返回肠腔,幼虫经过4 次蜕皮发育成成虫,少数虫体可以侵入腹腔或肠系淋巴系统,之后雌雄虫交配,雄虫就死亡,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成幼虫之后雌虫产出又幼虫,产生于肠粘膜的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管或者静脉,随着血液或者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但只有到达骨骼肌的幼虫才能进一步发育,,在幼虫周围形成囊包,幼虫最终定居于骨骼肌,成熟囊包对新宿主有感染性幼虫若侵入骨骼肌以为的器官组织,则不能形成囊包,并且很快会死亡,人体感染一般是旋毛虫的终结 三个时期侵入期肠道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去囊并钻入肠粘膜发育成成虫,脱囊幼虫和成虫侵入肠粘膜,成虫以肠绒毛卫视,加上虫体的分泌排泄大量幼虫的刺激引起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炎症,病变局部会充血水肿灶性出血甚至出现表浅溃疡 幼虫移行症肠外期肌肉期 新生幼虫随着淋巴,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及侵入骨骼肌发育成幼虫囊包的过 程 新生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可以穿破个脏器的毛细血管,其毒性代谢物质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以及过敏反应,导致全身性血管炎与肌炎

常见动物寄生虫

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三节常见的动物 (六)寄生虫 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授课时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学生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并且要求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理解所学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同时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六)寄生虫一节,即学习水产动物、家禽、家畜、农林益虫、农林害虫之后,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密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动物,提前一周请学生调查有关蛔虫、猪肉绦虫的有关知识;尤其是“米猪肉”的知识,便于学生消化理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学生分析: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有跳级的有提前上学的升入初一的学生年龄一般12、13岁,他们对于课程门类的骤然增多,教学要求的明显提高,他们正处在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他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说,仍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相同,他们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爱问、爱动、好奇心求知欲强,具有好动手、好发问、好看图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界至关重要。教材中“身边事”、“探究竟”、“大家谈”、“知识链”、“实际用”等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及能力的渠道和方法,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特别重视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蛔虫、猪肉绦虫的形态结构及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蛔虫、猪肉绦虫的主要区别;

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线虫病线虫病是由线虫纲属的多种

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一、线虫病 线虫病是由线虫纲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犬、猫的食道、胃肠道或心脏等处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旋毛虫病和心丝虫病等。 (一)蛔虫病 1概述: 蛔虫病是指几种蛔虫寄生于犬、猫小肠引起的以卡他性胃肠炎为特征的疾病,常导致幼龄犬、猫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本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2、病原及感染途径: 病原主要有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基本形态为淡黄白色两端较细的线状或圆 柱状虫体 (1)犬弓首蛔虫:雄虫长40~60毫米,雌虫长65~100毫米,寄生于犬和犬科动物的小肠内,感染途径为吞食感染性虫卵、胎内和吸吮初乳感染。 (2)猫弓首蛔虫:雄虫长40~60毫米,雌虫长40~120毫米,寄生于猫和猫科动物的小肠中,感染途径为吞食感染性虫卵和吸吮初乳感染。 (3)狮弓蛔虫:雄虫长20~70毫米,雌虫长20~100毫米,寄生于犬、猫和多种野生肉食兽的小肠中,感染途径为吞食感染性虫卵感染。 3、症状: (1 )食欲旺盛,但发育迟缓,渐进性消瘦,多有异嗜现象; (2)间歇性腹泻,大便含有黏液,常随粪便排出蛔虫虫体,严重时表现血性腹泻; (3)当宿主发热、妊娠或饥饿时,蛔虫可窜入胃内引起呕吐,并被呕出; (4)虫体大量寄生可造成肠阻塞或套叠,严重时引起肠破裂; (5)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肝炎或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4、诊断: 依据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粪便直接涂片或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犬蛔虫卵为短椭圆形,直径75~85微米,深黄色,外膜厚并有明显的小泡状结构,内含 有分裂卵胚,卵囊充满卵黄细胞。猫蛔虫卵为亚球形,直径65~70微米,卵壳薄,表面有许多 点状凹陷。狮蛔虫卵近似圆形,直径60~75微米X 75~85微米,呈浅黄色,外膜光滑,内含未 分裂卵胚,卵胚不够充满,卵壳内空隙较大。 5、治疗: 投服左旋咪唑10mg/kg体重,每天一次;投服丙硫咪唑或甲苯咪唑25mg/kg体重,每天一次, 连用3天;皮下注射伊(阿)维菌素或通灭(多拉菌素)0.05~0.1ml。宠物康、德沃驱虫片、汽 巴50、100 等。 6、预防: 及时清除犬、猫粪便,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仔犬于出生后30天开始驱虫,肉用犬、工作 犬应每2个月驱虫1次。母犬配种前应进行1次驱虫。观赏犬因饲养管理条件好,可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 (二)钩虫病

寄生虫

一、名词解释: 1.共栖:2.共生:3.寄生关系:4.寄生虫生活史:5.带虫者:6.世代交替:7.终宿主:8.中间宿主:9.保虫宿主:10.转续宿主:11.出丝现象: 12.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13.疟疾的再燃:14.疟疾的复发:15.土源性蠕虫:16.生物源性蠕虫:17.夜现周期性:18.棘球砂:19.感染期:20.滋养体: 21.幼虫移行症:22.机会致病性寄生虫:23.消除性免疫:24.非消除性免疫:25.带虫免疫:26.免疫逃避:27.钩蚴皮炎:28.半变态:29.全变态:30.包虫病: 二、单选题: 1.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关系称() A.互利共生B.共栖C.寄生D.片利共生 2.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称() A.共栖B.共生C.寄生D.互利共生 3. 土源性蠕虫在生活史发育过程中() A.需要中间宿主B.不需要中间宿主 C.需要保虫宿主D.需要转续宿主 4. 宿主对寄生虫的主要作用是() A.吞噬细胞的作用B.皮肤的屏障作用 C.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抗体的中和作用 5.吸虫的生活史具有下列共同特征,其中哪一条不对? () A.生活史阶段多 B. 有宿主更换和世代交替 C.终宿主不严格,有保虫宿主 D.感染阶段是囊蚴,均经口感染 6.人体吸虫的生活史中,都必需的中间宿主是()

A.淡水鱼类B.淡水螺类C.淡水贝类D.水生植物7.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A. 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B. 引起胆结石 C. 引起肝脏损害 D. 引起胰腺炎 8.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于() A. 十二指肠 B. 结肠 C. 肝内胆管 D.小肠上段 9.吃了未熟的鱼肉,可感染() A.蛔虫B.旋毛虫C.华支睾吸虫D.姜片吸虫10.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期是() A. 成虫 B. 尾蚴 C. 囊蚴 D. 雷蚴 11.在痰中可查到的寄生虫虫卵可能是() A.钩虫卵B.卫氏并殖吸虫卵C.蛔虫卵D.血吸虫卵12.感染肺吸虫病主要是由于() A.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 B.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类 C. 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 D. 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蝲蛄13.卫氏并殖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 囊蚴 B. 毛蚴 C. 尾蚴 D. 童虫 14.可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 A. 肝吸虫 B. 蛔虫 C. 血吸虫 D. 肺吸虫 15.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 A. 骨盆静脉丛 B. 肠系膜静脉 C. 膀胱静脉丛 D. 脾静脉16.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

寄生虫知识点

1.消化道(肠道)寄生虫:约30种 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带绦虫、阿米巴等。 其他腔道寄生虫:约10余种 胆道(肝吸虫)生殖泌尿(阴道毛滴虫) 血管内寄生虫:约5种 血吸虫、管圆线虫等。 组织内寄生虫:约20种 脑(管圆线虫)肺(肺吸虫)皮肤(疥螨)肌肉(猪囊虫) 细胞内寄生虫:约7种 疟原虫、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旋毛虫 体表寄生虫/传病媒介:约60种 虱、蚊、蝇、蚤、蜱、革螨等。 注意多组织、多器官、多部位寄生问题 2.医学蠕虫学: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包生绦虫 医学原虫学:阿米巴、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医学节肢动物:蚊、蝇及其他医学节肢动物。 3.钩虫:导致贫血和异嗜症可以经胎盘感染。 4.蛲虫:这是在课堂上学到的唯一的一种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且是发达国家偏多的虫子。与其特殊的肛---手---口传播方式有关。幼儿园是蛲虫病的重灾区 5.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 6.旋毛虫: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浮肿、肌肉酸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 7.血吸虫:雌雄合抱。感染阶段是尾蚴,生活在水中,通过皮肤钻入感染人。需要中间宿主(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的重要措施。危害严重,尾蚴钻进人体后为了能够到达肠系膜,四处游走,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脑和肺),代谢物质的沉积也会危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8.带绦虫:(猪带2-4 米,牛带4-8 米)大量吸收人体营养。误食囊尾蚴(米猪肉)导致消化不良。误食虫卵(不熟的猪肉或牛肉制品,导致肌肉的疼痛(囊尾蚴)。 9.刚地弓形虫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可通过胎盘屏障,对孕妇危害大 10.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伤除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11.疟原虫疟疾的俗称“打摆子”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一会感觉很热,一会感觉很冷。(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整个时间恰好就是这一个发冷发热周期的时间) 12.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人体小肠、胆囊。旅游者腹泻 13.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 14.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 15.专性寄生虫: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时期营寄生生活者。 消化道完全口→咽管→中肠→直肠→肛门 生殖方式丝虫和旋毛虫:卵胎生蛔虫:卵生 16.线虫生活史特点: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肠道线虫多属此型)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等。生物源性线虫:需要中间宿主(组织线虫多属此型) 17.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超敏反应。幼虫引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