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AATCC 135-2004织物经家庭洗涤后尺寸变换的测定

AATCC 135-2004织物经家庭洗涤后尺寸变换的测定

AATCC 135-2004织物经家庭洗涤后尺寸变换的测定
AATCC 135-2004织物经家庭洗涤后尺寸变换的测定

提高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的探讨_柳世龙

提高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的探讨 柳世龙 南通职业大学 226007 摘 要 分析了纬编针织物的变形机理,介绍了提高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关键词:纬编针织物 线圈结构 变形 尺寸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S181.723 1 前 言 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一定的延伸度,穿着舒适透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近年来,多种多样的化纤原料和各种花式纱线的出现使针织产品的应用领域从内衣发展到外衣,从服用为主发展到工农业、医疗、土工和航天等。这无疑对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义上讲,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是指针织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按规定条件洗涤、清洁、干燥后保持原来几何尺寸的能力。 2 纬编针织物的变形机理 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也是针织物的主要特征。全松弛状态下线圈的几何形态、其他结构单元的种类及同线圈的连接情况,直接影响针织物的外观,同时也对针织物的厚度、弹性、延伸度和尺寸稳定性等起重要作用。有此优化结构参数的针织物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纱线在纺纱和编织过程中受到拉伸、弯曲、扭转、压缩和摩擦等作用,造成纱线的变形。这些变形一般都可分为急弹性、缓弹性和塑性变形。在热湿和振动的情况下,能有效促进拉伸缓弹性变形的恢复,这一过程如在适当的整理过程中完成,而不是加大这种变形,成品的缩水率就能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尺寸稳定性。 针织物在使用和洗涤干燥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向、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这些作用靠纱线和纱线间的摩擦力来承受。作用于针织物的外力转换成对纱线的作用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例如:对针织物的拉伸作用能转换成对纱线的拉伸、弯曲、压缩和纱线间的摩擦等作用。针织物在受远小于断裂负荷的外力连续或重复作用下,会产生蠕变现象和疲劳现象,造成针织物几何尺寸的增大,直至被破坏。 由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特点,在拉伸过程中线圈的形状会改变,以纬平针组织为例,横向拉伸时,针织物的沉降弧变直变长、圈柱变短、纱线发生了一定程度转移。这种转移的多少受外力的大小、纱线的弹性和强力、纱线间的摩擦力和织物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在外力去除后,线圈回复原有形状的过程也要克服纱线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纱线间的压力和纱线的摩擦系数μ。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结构紧密的针织物,纱线摩擦系数μ较小时,外力去除后,线圈的形态比较容易恢复,有利于针织物弹性和尺寸稳定性的提高。 3 提高针织物尺寸稳定性的方法 3.1 选用弹性好、强度高、缩水率低的纱线 3.1.1 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混纺能提高天然纤维纱线的强力,降低其缩水率。如在棉纱中渗入少量涤纶短纤(0.8dtex×38mm),就能使针织物的实际缩水率下降至4%以下。采用合纤长丝为芯纱、外层为天然纤维的包芯纱能取得同样良好的效果。3.1.2 纯棉丝光纱线,由于丝光过程提高了棉纤维大分子的取向度,缩水率降低,表面光滑。用纯棉丝光纱线加工的针织产品表面光洁、手感好,尺寸稳定性比一般纯棉产品好。如对针织产品再进行丝光整理,效果则更好。 3.1.3 氨纶纤维具有极高的弹性和回复性,在针织物中能以裸丝、包芯纱或包缠纱等形式参加编织生产,与其他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结合使用。少至仅2%含量的氨纶就足以改变织物的品质,制成的服装舒适合身,不易走样,尺寸稳定。 3.1.4 在上机编织前,对纱线进行蒸纱消除纱线的内应力,降低缩水率。根据不同的纱线控制好蒸纱的温度、时间和相对湿度。 3.2 合理确定上机工艺 根据需要选择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合理确定线圈的结构参数和上机工艺。 39 2001年8月·第29卷·第4期上海纺织科技针织缝纫

缩水率_AATCC135

自动家庭水洗尺寸稳定性 AATCC 135测试方法 1. 测试仪器及材料 1.1自动洗衣机 1.2 滚筒式干衣机 1.3平衡箱或烘干架 1.4 滴水晾干装置 1.5 AATCC 标准洗涤剂 1.6 尺寸为92 x 92厘米(36 x 36英寸)缝边漂白布(陪衬布类型1)或涤棉漂白布(50/50)和丝光府绸(陪衬布类型2),或50/50涤棉漂白丝光平纹布(陪衬布类型3) 1.7 标记笔,标记尺,或标记模板 1.8 起码精确到毫米,十分之一英寸的比率尺 1.9 量程至少为 5Kg 的天平 2.测试样品 2.1样品的准备 2.1.1每块试样上取三块样品求平均 2.1.2 如若可能,样品经向与纬向的纱支数各不相同。 2.1.3 若样品在未经洗涤之前,已发生扭曲、变形,其结果可能不准确,因此不推荐用这种样品。 2.1.4 在做标记之前,将测试样品分开放在样品架上作前处理。样品在大气中至少放置4小时,温度为21+1C(70+2F),湿度为65+2%。 2.2 作标记 在38 x38cm 的测试样品上做3组与经向平行25 cm 的标记。 每一个标记与各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cm。同方向的标记至少相距12cm, 若使用50cm或18in 长的标记,通常是在要求更精确的测试中。 缝纫线作标记时用一组标记。 3.测试过程 3.1 具体程序设置见表I,II,III. 3.2 洗涤 3.2.1 设定好规定的水位,洗涤温度及漂洗温度,其漂洗温度不应超过29C. 3.2.2 加入66+1g的AATCC标准洗涤剂,在软水中,可适量少放以避免过多的泡沫. 3.2.3 加入测试样品及足够的陪衬布,使总重量达到1.8+0.1Kg或3.6+0.1Kg. 设定洗涤程序及洗涤时间. 3.2.4 样品通过A,B,D过程进行晾干时,允许经过洗涤程序中最后的脱水甩干程序。脱水过后,迅速将样品拿出,尽量将其展开,不要使其变形,扭曲过度,然后按照A,B,D方法进行晾干。

照片常见标准尺寸大全

照片常见标准尺寸大全 小一寸 2.6×3.2cm 一寸2.5×3.5(厘米); 大一寸3.3×4.8(厘米) 二寸3.5×4.9(厘米); 小二寸3.5×4.5(厘米); 大二寸 3.5×5.3(厘米) 身份证大头照 3.3*2.2390*260 2寸 3.5*5.3cm626*413 小2寸(护照)4.8*3.3cm567*390 5寸5x3.512.7*8.91200x840以上100万像素6寸6x415.2*10.21440x960以上130万像素7寸7x517.8*12.71680x1200以上200万像素8寸8x620.3*15.21920x1440以上300万像素10寸10x825.4*20.32400x1920以上400万像素 12寸12x1030.5*20.32500x2000以上500万像素 15寸15x1038.1*25.43000x2000600万像素常见证件照对应尺寸 1英寸25mm×35mm 2英寸35mm×49mm 3英寸35mm×52mm

港澳通行证33mm×48mm 赴美签证50mm×50mm 日本签证45mm×45mm 大二寸35mm×45mm 护照33mm×48mm 毕业生照33mm×48mm 身份证22mm×32mm 驾照21mm×26mm 车照60mm×91mm 照片尺寸与打印尺寸之对照 (分辨率:300dpi) 照片尺寸(英寸)打印尺寸(厘米)10x1525.4x38.1 10x1225.4x30.5 8x1020.3x25.4 6x815.2x20.3 5x812.7x20.3 5x712.7x17.7 4x610.1x15.2

热处理变形

热处理变形: 一:钢的内应力及应力变形: 1.热应力:冷却初期表面为拉应力,心部为压应力.冷却最终则是表面为压应力,心部为拉应力. 组织应力:冷却初期表面为压应力,心部为拉应力.冷却最终则是表面为拉应力,心部为压应力. 附加应力:因表面和心部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及钢件内部的弹塑性变形不一致形成的内应力. 局部淬火或表面淬火:表层呈现压应力,中心呈现拉应力. 渗碳件淬火:冷却初期表面为拉应力,心部为压应力.冷却最终则是表面为压应力,心部为拉应力.(最大的压应力不在渗碳层的最外层,而存在于渗碳层表面以里约50-60%的深度处,此处碳浓度低于0.5%). 2.影响钢的内应力的因素: 1)钢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在全淬透的情况下,试样表层和中心显现压应力,中间层显现拉应力,故表层的应力分布以热应力为主,而内部则以组织应力主.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热应力减弱,组织应力逐渐增强,因此表层的压应力减小,中间层的拉应力略有下降,心部的压应力则增大,且中间层的拉应力最大值随含碳量的增加而移向表层.因切向应力较大,故对高碳钢极易产生纵向裂纹. 在未淬透的情况下,钢件表层为压应力,心部为拉应力.淬透性愈小,表层压应力愈大. Ms点温度较高的钢,热应力作用较强烈,残余拉应力最大值移向中心,表层显现压应力. 2)淬火工艺的影响: 淬火加热温度愈高,产生的淬火应力愈大,但径向应力变化较小,切向和轴向应力变化较大.加热温度高,还易于造成钢的过热,即组织粗大化而导致脆性增大,易引起开裂. a:水淬钢全部淬透时,其应力分布为表面和心部呈压应力,中间区域呈拉应力,即属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重叠型的分布规律.当中心未淬透时,表面被淬火部分受压应力,中心受拉应力作用. b:油中全淬透时,表层具有拉应力,心部为压应力,即属于单一的组织应力分布规律.未淬透时,表层具有压应力,心间为拉应力,但应力变化较缓和. c:在穿透淬火时,水淬钢的最大拉应力值显现在钢件表面附近,油淬钢的拉应力显现在钢的表面.这种表面附近的拉应力是形成淬火裂纹的主要危险.这时切向应力大于轴向应力,易形成纵向裂纹. 3)钢件尺寸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内孔直径很小的圆套筒的淬火应力是内孔的表面和外表面具有压应力,中间层为拉应力.内孔直径稍大时,随壁厚的减小热应力的影响急剧减小,从而其残余应力的分布是内表面和外表面具有拉应力,中间层具有压应力.在淬火效果差时,内表面产生的拉应力将很大,故内径小的高碳钢套筒内壁易产生淬火裂纹.内径进一步增大,壁厚进一步减小时,组织应力的影响增强,热应力分布减弱,则总的淬火应力趋于降低. 4)钢件表面脱碳的影响:脱碳使得钢伯的脱碳层具有拉应力. 脱碳层浓度不同,其应力分布也有差别:随脱碳层浓度的增加,表面的切向应力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轴向应力则随脱碳层浓度的增加,开始为拉应力而后转为压应力.

变化率和导数(三个课时教案)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 )(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16.01 2)1()2(L dm r r ≈-- 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思考:当空气容量从V 1增加到V 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1 212) ()(V V V r V r --

1.1.1变化率问题教案

§1.1.1变化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2.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 3.会求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处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以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 一、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二、求曲线的切线; 三、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四、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 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二.新课讲授 (一)问题提出 问题1 气球膨胀率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 气球的体积V (单位:L )与半径r (单位:dm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33 4)(r r V π= ? 如果将半径r 表示为体积V 的函数,那么3 43)(π V V r = 分析: 3 43)(π V V r =, ⑴ 当V 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62.0)0()1(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62.00 1) 0()1(L dm r r ≈-- ⑵ 当V 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16.0)1()2(dm r r ≈- 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 )/(16.0) 1()2(L dm r r ≈-

热处理变形基础知识

热处理变形 工件的热处理变形—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应力造成的。工件的结构形状、原材料质量、热处理前的加工状态、工件的自重以及工件在炉中加热和和冷却时的支承或夹持不当等因素也能引起变形。 凡是牵涉到加热和冷却的热处理过程,都可能造成工件变形。但是,淬火变形对热处理质量的影响最大。严重的淬火变形往往很难通过最后的精加工加以修正,即使对淬火变形的工件能够进行校正和机加工修整,也会因而增加生产成本。工件热处理后的不稳定组织和不稳定的应力状态,在常温和零下温度,长时间放置或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生转变而趋于稳定,也会伴随引起工件的变形,这种变形称为时效变形。时效变形虽然不大,但是对于精密零件和标准量具也是不允许的。 工件的热处理变形分为尺寸变化(体积变形)和形状畸变两种形式。尺寸变形归因可相变前后比体积差引起工件的体积改变,形状畸变则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在各种复杂应力综合作用下,不均匀的塑性变形造成的。这两种形式的变形很少单独存在,但是对具体工件和热处理工艺,可能以一种形式的变形为主。 1>工件热处理的尺寸变化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体积。常见组织的比体积表如下; 组织wc(%) 室温下的比体积/ (cm3/g) 奥氏体0—2 0.1212+0.0033(C%) 马氏体0---2 0.1271+0.0025(C%) 铁素体0---0.02 0.1271 渗碳体 6.7+-0.2 0.130+-0.001 ∈-碳化物8.5+-0.7 0.140+-0.002 石墨100 0.451 铁素体+渗碳体0---2 0.1271+0.0005(C%) 低碳马氏体+∈-碳化物0---2 0.1277+0.0015(C%-0.25) 铁素体+∈-碳化物0---2 0.1271+0.0015(C%) 工件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相变引起的体积差造成的体积变形。 碳钢组织转变引起的尺寸变化 组织转变体积变化(%) 尺寸变化(%) 球状珠光体->奥氏体- 4.64+2.21(wc) - 0.015+0.0074(wc) 奥氏体->马氏体 4.64 – 0.53 (wc) - 0.0155+0.0018(wc) 球状珠光体->马氏体 1.68 (wc) 0.0056(wc%) 奥氏体->下贝氏体 4.64 – 1.43 (wc) 0.0156 – 0.0048(wc) 球状珠光体->下贝氏体0.78 (wc) 0.0026(wc) 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 4.64 – 2.21(wc) 0.0155 – 0.0074(wc) 球状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0 0

洗照片常用尺寸

日常洗照片常用尺寸 1、常用尺寸 尺寸名厘米数英寸数 一寸 2.5 x 3.6 cm 1x1.4寸 二寸 3.4 x 5.2 cm 1.5x2寸 三寸 5.5 x 8.4 cm 2.25x3.25寸 五寸 8.3 x 12.7cm 3.25x5寸 六寸 10.1 x 15.2cm 4x6寸 七寸 12.7 x 17.8cm 5x7寸 八寸 15.2 x 20.3cm 6x8寸 十寸 20.3 x 25.4cm 8x10寸 十二寸 25.4 x 30.5cm 10x12寸 十四寸 28.0 x 35.6cm 11x14寸 十六寸 30.5 x 40.6cm 12x16寸 十八寸 35.6 x 45.8cm 14x18寸 十八寸以内按英寸数为准,二十寸以上按厘米数为准。备注:1英寸=2.54厘米二十寸 40 x 50 cm 二十四寸 50 x 60 cm 三十寸 60 x 75 cm 三十二寸 60 x 80 cm 三十六寸 60 x 90 cm 四十寸 70 x 100 cm 四十八寸 90 x 120 cm 五十八寸 100 x 115 cm 六十八寸 112 x 170 cm

注意事项: 我们拍摄好的数码照片一般都不是标准的照片尺寸,用数码相机所拍出的图像一般是按计算机屏幕的分辨率来设定的,所以基本上都是4∶3的比例,而标准照片尺寸的比例不同,如5寸照片的比例为10∶7,6寸照片的尺寸为3∶2,如不裁剪,在冲印的过程中,往往会在照片旁留下白边或者照片不完全。因此我们必须用软件对照片进行裁剪加工。 表一:常见的标准照片规格表二:数码照片冲印质量对照表胶卷质量:能保持原照片的最佳效果。优秀:细看能看出像素不够对照片的轻微影响,但并不影响照片质量,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打印效果。好:像素对照片的影响较明显,但冲印效果仍较满意。一般:像素不足对照片的影响明显,但照片仍可使用。1英寸=2.54厘米,我们说照片尺寸通常是讲英寸的,照片尺寸的常规标准在10寸内的规格是相差2,比如5寸照片就是5X3,7寸=7X5 8寸=8X6。如果照片尺寸大于10寸的就相差4,12寸=12X8 14寸=14X10 18寸=18X14照片的尺寸。 2、常见证件照对应尺寸 1英寸25mm×35mm 2英寸35mm×49mm 3英寸35mm×52mm 港澳通行证33mm×48mm 赴美签证50mm×50mm 日本签证45mm×45mm 大二寸35mm×45mm 护照33mm×48mm 毕业生照33mm×48mm 身份证22mm×32mm 驾照21mm×26mm 车照60mm×91mm 3、数码相机和可冲印照片最大尺寸对照表 500万像素有效4915200,像素2560X1920。可冲洗照片尺寸17X13,对角线21英寸 400万像素有效3871488,像素2272X1704。可冲洗照片尺寸15X11,对角线19英寸 300万像素有效3145728,像素2048X1536。可冲洗照片尺寸14X10,对角线17英寸 200万像素有效1920000,像素1600X1200。可冲洗照片尺寸11X8,对角线13英寸 130万像素有效1228800,像素1280X960。可冲洗照片尺寸9X6,对角线11英寸 80万像素有效786432,像素1024X768。可冲洗照片尺寸7X5,对角线9英寸 50万像素有效480000,像素800X600。可冲洗照片尺寸5X4,对角线7英寸 30万像素有效307200,像素640X480。可冲洗照片尺寸4X3,对角线5英寸 所以: 5寸照片(3X5),采用800X600分辨率就可以了 6寸照片(4X6),采用1024X768分辨率 7寸照片(5X7),采用1024X768分辨率 8寸照片(6X8),采用1280X960分辨率

面料常识(简化版)

面料知识培训 一、面料的基础概念 1、纱线的粗细的表示: 定长制 (1)旦尼尔(D):也就是9000米长的重量(克),这个越大,表示纱线越粗。一般而言,丹尼尔用来表示化纤的粗细;如涤丝纺:68D*68D,就是表示经向是68D粗细的涤纶长丝,纬向也是68D的涤纶长丝。 (2) 特克斯(号数)[tex(H)]: 1000米长的纱线的重量(克),因此,这个也是数字越大,纱线越粗。这个一般表示短纤类纱线的粗细;比如14.5tex棉纱,就是代表40英支的棉纱。号数是国际标准规定使用的。一般在技术类文章中使用较多,工厂一般使用较少。 定重制: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公支,即公制支数,单位重量(每公斤)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千米的倍数。(常以Nm表示)。(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这个如我们经常说的20支、30支、40支等,这个很明显数字越大,代表纱线越细。 通俗的讲就是单位重量(1磅)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几个840码就是英制几支纱。(常以Ne表示)。单位符号为S 2、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4)、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5)、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6)、牛仔等面料表示厚薄的盎司,也就是每平方码多少盎司。换算公式是:1盎司=28.350克。换算到平方米重量就是1盎司/平方码=33.9克/平方米。 3、常见的面料表示方法 (1)、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2)、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43/44、57/58、48/50英寸等等,如:上面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3)、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二、纤维的分类; 1、纤维的分类: 纤维主要分为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两个大类(服装上应用的) 2、天然纤维又分为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两个类别。纤维素纤维有棉、麻等产品;蛋白质纤维如丝、羊毛、兔毛、羊驼、羊绒等。 3、化学纤维是指那些以天然或者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它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人造纤维有两种,即人造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富强纤维等)和人造蛋白质纤维(如大豆纤维,花生纤维等),而合成纤维的阵营比较庞大,有聚酯纤维(即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6,锦纶66等),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 三、天然纤维 1、棉花:棉纤维常用的纤维表示方法:棉(COTTON简写为C) 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按以下的两钟方法

AATCC 158-2000 干洗尺寸变化

AATCC 158-2000四氯乙烯干洗的尺寸变化:机洗 前言:干洗﹐是使用有机溶剂来清洗纺织品的一道工序。溶解一些在水洗过程或湿态下不能膨胀﹐相互交联的油类和脂肪类及一些分散微小的污垢。为了更好的去除油渍和污渍﹐在溶剂中加入少量的水和表面活性剂。一些对湿度敏感的产品﹐在溶剂中不需加入水但要加表面活性剂使污垢容易清除并防止面料泛灰。干洗可以使用多种的有机溶剂﹐但各国普遍使用的是四氯乙烯﹐因此本方法也采用四氯乙烯做溶剂。一般在做完干洗后都会做后处理﹐包括蒸汽处理和/或热压处理。干洗缩率在经过蒸汽处理和/或热压处理后会有改进。单一的处理只能有一点改善﹐多次处理后才有提高。通常情况下﹐经3-5次干洗及后整理后﹐织物的尺寸变化比较明显。 1.目的和范围 1.1 此方法规定了干洗的过程﹐使用商业用干洗机﹐测试面料或服装经过四氯乙烯干洗后的尺寸稳定性。此过程包括了普通材料和敏感材料的处理过程。 1.2 对于特别敏感的材料﹐需要特殊预处理的﹐不包括在此方法中。 1.3 此方法不仅可以测量一次干洗和后处理的尺寸稳定性﹐也可用来测量多次循环干洗后的尺寸稳性定。通常不超过5次。 2.原理 2.1 把调湿后的面料或成衣打印标记并测量长度﹐然后把样品进行干洗程序和后处理。然后再调湿测量样品的尺寸变化率。 3.试剂 3.1 四氯乙烯(CCl2=CCl2)干洗专用。 3.2 Sorbitan mono-oleate(一种化学试剂Span 80)。 4.设备和材料

4.1 干洗机。可使用四氯乙烯溶剂的封闭式商业转笼型干洗机。转笼径不小于600mm﹐不大于1080mm﹐深度不小于300mm﹐并装有3-4个提升片。转笼的回转速度在干洗时使系数g在0.5-0.8之间﹐脱液时使系数g在35-120之间。机器上应安装温度计﹐以便测量溶剂的温度。机器应备有适当装置﹐使乳液能够慢慢加入内﹑外笼之间的溶剂液面之下。干洗机可以是洗涤/干燥一体机﹐也可以另外配一台烘干机。不论什么类型的烘干机﹐都必须配备一个温度控制器﹐可以在烘干过程中控制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温度。烘干机转笼的尺寸应该和干洗机的一致。 4.2 样品后处理所需的设备。 4.3 试验用标准试验环境。 4.4 在洗涤织物或成衣时使用的陪洗物﹐白色或浅色﹐成分为80%羊毛和20%棉或粘胶。 4.5 打印标记用的记号笔。 4.6 测量用直尺﹐最小刻度是毫米。 4.7 测试平台﹐能够使样品平摊在上面进行测量。 5.测试样品 5.1 成衣按照原样进行测试。 5.2 织物的剪样尺寸不小于500X500mm﹐四边用涤纶线包好边﹐防止脱边。 5.3 弹力圆筒型针织物应小心顺着纹路剪开﹐使之不被破坏。然后按照6进行标记和测量后﹐将剪开的边重新缝合﹐恢复成圆筒形。测试完成后﹐再沿缝线剪开﹐在打开的状态下进行测量标记间的距离。 6.样品准备

电磁感应-单棒(长度变化)

电磁感应“切割模型”中导体棒长度变化类试题 1.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2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 一个由两条曲线状的金属导线及两电阻(图中黑点表示)组成的固定导轨,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 1 =3Ω、R 2=6Ω,两电阻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两条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且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位于纸面内),导轨与磁场边界(图中虚线)相切,切点为A ,现有一根电阻不计、足够长的金属棒MN 与磁场边界重叠,在A 点对金属棒MN 施加一个方向与磁场垂直、位于导轨平面内的并与磁场边界垂直的拉力F ,将金属棒MN 以速度v=5m /s 匀速向右拉,金属棒MN 与导轨接触良好,以切点为坐标原点, 以F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 轴,两条导线的形状符合曲线方程 x y 4 sin 22π ±= m ,求: (1)推导出感应电动势e 的大小与金属棒的位移x 的关系式. (2)整个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 (3)从A 到导轨中央的过程中通过R 1的电荷量. 2.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存在B=2T 的匀强磁场,OA 与OCA 为置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导轨,其 中OCA 满足曲线方程 ) (5 sin 5.0m y x π =,C 为导轨的最右端,导轨OA 与OCA 相交处的O 点和A 点分别接有体积可忽略的定值电阻R 1=6Ω和R 2=12Ω。现有 一长L=1m 、质量m=0.1kg 的金属棒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 作用下,以v=2m/s 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设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 1、R 2外其余电阻不计,求: (1)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时R 2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2)外力F 的最大值 (3)金属棒滑过导轨OCA 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 3.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电阻为R 的均匀圆形导线圈,线圈平面跟磁场垂直(位于纸面内),线圈与磁场边缘(图中虚线)相切,切点为A ,现在A 点对线圈施加一个方向与磁场垂直,位于线圈平面内并跟磁场边界垂直的拉力F ,将线圈以速度v 匀速拉出磁场.以切点为坐标原点,以F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 轴,设拉出过程中某时刻线圈上的A 点的坐标为x. (1)写出力F 的大小与x 的关系式; (2)在F -x 图中定性画出F -x 关系图线,写出最大值F 0的表达式. 4.如图所示,MN 、PQ 是相互交叉成60°角的光滑金属导轨,O 是它们的交点且接触良好.两导轨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并置于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图中经过O 点的虚线即为磁场的左边界).导体棒ab 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并在弹簧S 的作用下沿导轨以速度v 0向左匀速运动.已知在导体棒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如图.当导体棒运动到O 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导轨和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 ,导体棒ab 的质量为m .求: (1)导体棒ab 第一次经过O 点前,通过它的电流大小; (2)弹簧的劲度系数k ; (3)从导体棒第一次经过O 点开始直到它静止的过程中,导体棒ab 中产生的热量.

热处理后组织分析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金相分析) 一、概述 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非平衡组织。因此,研究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相图,而且更主要的是参考钢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铁碳相图能说明慢冷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下的组织以及相的相对量,C曲线则能说明一定成分的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C曲线适用于等温冷却条件;而CCT曲线(奥氏体连续冷却曲线)适用于连续冷却条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C曲线,也能够估计连续冷却时的组织变化。 1、共析钢等温冷却时的显微组织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列于表1中。 2、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 为了简便起见,不用CCT曲线,而用C曲线(图1)来分析。例如共析钢奥氏体,在 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1中的υ1)应得到100%的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υ2时

(相当于空冷),得到的是较细的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υ3时(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至υ4、υ5(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瞬时转变成马氏体,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υ4)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图1 图2 3、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 亚共析钢的C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只是在其上部多了一条铁素体先析出线,如图2所示。 当奥氏体缓慢冷却时(相当于炉冷,如图2中υ1),转变产物接近平衡组织,即珠光体和铁素体。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即υ3>υ2>υ1时,奥氏体的过冷度逐渐增大,析出的铁素体越来越少,而珠光体的量逐渐增加,组织变得更细,此时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 因此,v1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v2的组织为铁素体+索氏体;v3的组织为铁素体+屈氏体。 当冷却速度为v4时,析出很少量的网状铁素体和屈氏体(有时可见到少量贝氏体),奥氏体则主要转变为马氏体和屈氏体(如图3);当冷却速度v5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钢全部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如图6,图7)。 过共析钢的转变与亚共析钢相似,不同之处是后者先析出的是铁素体,而前者先析出的是渗碳体。 4、各组织的显微特征 (1)索氏体(s):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片层比珠光体更细密,在高倍(700倍以上)显微放大时才能分辨。 (2)托氏体(T)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比索氏体还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无法分辨,只能看到如墨菊状的黑色形态。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着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呈大块黑色团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层(见图3);

常用照片纸张规格

1英寸25mm×35mm 2英寸35mm×49mm 3英寸35mm×52mm 港澳通行证33mm×48mm 赴美签证50mm×50mm 日本签证45mm×45mm 大二寸35mm×45mm 护照33mm×48mm 毕业生照33mm×48mm 身份证22mm×32mm 驾照21mm×26mm

车照60mm×91mm 数码相机和可冲印照片最大尺寸对照表 500万像素有效4915200,像素2560X1920。可冲洗照片尺寸17X13,对角线21英寸400万像素有效3871488,像素2272X1704。可冲洗照片尺寸15X11,对角线19英寸300万像素有效3145728,像素2048X1536。可冲洗照片尺寸14X10,对角线17英寸200万像素有效1920000,像素1600X1200。可冲洗照片尺寸11X8,对角线13英寸130万像素有效1228800,像素1280X960。可冲洗照片尺寸9X6,对角线11英寸080万像素有效786432,像素1024X768。可冲洗照片尺寸7X5,对角线9英寸 050万像素有效480000,像素800X600。可冲洗照片尺寸5X4,对角线7英寸 030万像素有效307200,像素640X480。可冲洗照片尺寸4X3,对角线5英寸

5寸照片(3X5),采用800X600分辨率就可以了 6寸照片(4X6),采用1024X768分辨率 7寸照片(5X7),采用1024X768分辨率 8寸照片(6X9),采用1280X960分辨率 按照目前的通行标准,照片尺寸大小是有较严格规定的 1英寸证明照的尺寸应为3.6厘米×2.7厘米; 2英寸证明照的尺寸应是3.5厘米×5.3厘米; 5英寸(最常见的照片大小)照片的尺寸应为12.7厘米×8.9厘米; 6英寸(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照片大小)照片的尺寸是15.2厘米×10.2厘米;7英寸(放大)照片的尺寸是17.8厘米×12.7厘米; 12英寸照片的尺寸是30.5厘米×25.4厘米。

AATCC 150 家庭洗涤后服装尺寸的变化 中文版

家庭洗涤后服装尺寸的变化 1、目的与范围 1.1、本试验方法是为了测试纺织品在经过消费者的家庭洗涤程序后的尺寸变化。目前,消费者使用的洗衣机一般包括以下可选择的程序:四个洗涤温度;三个搅拌速度;两个漂洗温度;以及四个干燥程序。 1.2、经过家庭洗涤程序后服装尺寸的变化,是通过测量服装上由台形记号标定的区域来得到的。服装尺寸变化的测量受到服装结构、张力、缝纫线或者除织物尺寸变化外的整理的影响。 1.3、作为一种可选择的程序,织物的尺寸变化可以通过台形记号在服装面积内的织物进行标记来测定,但是不能包括接缝或缝纫的线路。 1.4、本试验方法不适合用弹性织物做成的服装。 2、原理 2.1、在洗涤前在服装上做好一组组的基准线,按照一般的家庭洗涤之后,测量服装的尺寸变化。 3、术语 3.1、尺寸变化:在特定的条件下,织物试样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上的改变。尺寸变化,通常用试样的这部分的变化与原尺寸相比的百分率来表示。 3.2、服装:纺织织物或其他的柔软材料的成型物品,并能够遮盖人身体部分。 3.3、伸长:尺寸的变化导致试样在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增加。 3.4、洗涤:它是指利用水性清洁剂溶液进行处理(清洗),旨在清除污垢或污迹的过程,通常包括接着进行的冲洗、吸水和干燥的过程。 3.5、收缩:尺寸的变化导致试样在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减少。 4、安全预防 注:这些安全保护措施仅供参考。它是对试验程序的补充,并非包括所有的措施。采用试验方法中安全和正确地处理织物的工艺是用户的责任。有关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制造厂商的其他建议等详细的资料,必须向制造厂商咨询。也必须参考和遵守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署的所有标准和规定。 4.1、要切实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在实验室内的任何区域,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4.2、1993 AATCC标准洗涤剂会引发炎症。应该小心使用,以防止接触眼睛和皮肤。 4.3、在使用实验室试验装置时,应遵守制造厂商的安全建议。 5、仪器与原料 5.1、自动洗衣机(见12.1) 5.2、自动翻滚式烘干机(见12.2)。 5.3、调湿/干燥样品架:可拉式筛板或带孔的晾衣架(见12.3)。 5.4、滴干和悬挂晾干装置。 5.5、1993AATCC标准洗涤剂(见12.8、12.9)。 5.6、尺寸为920×920mm的漂白翻边棉质织物(第一款陪洗物),或50/50涤棉平纹漂白织物(第三款陪洗物)(见12.4、12.9)。 5.7、不褪色的墨水记号笔(见12.5),合适的直尺、卷尺、标记卡板或其他标记装置(见12.6)。做标记时使用的缝纫线。 5.8、测量装置 5.8.1、直尺或卷尺,有毫米刻度,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英寸的刻度。 5.8.2、直尺或卷尺,能直接读出尺寸的变化率至0.5%或者更小的刻度(见12.6)。 5.9、天平:最少能称量5.0kg。 6、试样 6.1、样品与准备 6.1.1、每件服装就是一件试样。用作试样的服装应该是很多服装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果可能,应该测量三个试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服装,一个或两个试样也是可以的。 6.1.2、由于不完善的织物整理、服装附件或包装,从而导致在未经洗涤状态下服装就有尺寸扭曲的现象,不管经过任何的洗涤程序后,其尺寸变化的结果都是不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使用这件服装作为试样,如果测试了,这个结果也只是象征性的。 6.1.3、在标记前,把试样放在ASTM D 1776(试验用纺织品的状态调节方法)环境中调湿。在温度21±1℃、相对湿度65±2%的大气中,把每件试样挂在一个合适的衣架上调湿4小时以上。如果服装不能正常挂在衣架上,如:T恤、拳击短装等,则把每件试样分开放在调湿架的筛板或带孔的晾衣架上。 6.2、标记 6.2.1、根据表1来选择服装试样的测试位置,在服装试样的测试位置上作台形记号。每一个服装试样至

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常见的纺织面料缩水率及影响因素 前言: 缩水率最小的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丝织品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物。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 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 一. 纤维及织缩的影响 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通常纤维的溶胀都是各向异性的(锦纶除外),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 通常把织物下水前后的长度差与其原长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吸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差。 织物本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纱(丝)线长度是不同的,通常用织缩率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织缩率(%)=[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织物长度

织物在下水后,由于纤维本身的溶胀,使织物长度进一步缩短,产生缩水率。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 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织造张力小,织物紧密厚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的缩水率就大。在染整加工中,为了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常采用预缩整理的方式来加大纬密,预先提高织缩率,从而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二. 缩水产生的原因: (1) 纤维在纺纱时,或纱线在织造及染整时,织物中之纱线纤维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或变形,同时纱线纤维及织物结构产生内应力,在静态干松弛状态,或静态湿松弛状态,又或在动态湿松弛状态、全松弛状态下,不同程度内应力之释放,使纱线纤维及织物回复至初始状态。 (2) 不同的纤维及其织物,其缩水程度都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特性-亲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大,例如棉、麻、粘胶等纤维;而疏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少,例如合成纤维等。 (3) 纤维在润湿状态时,因浸液的作用下产生膨化,令纤维直径变大,如在织物上,迫使织物之交织点之纤维曲率半径增加,引致织物长度缩短。例如棉纤维在

热处理变形的原因及分类

一变形的原因 钢的变形主要原因是钢中存在内应力或者外部施加的应力。内应力是因温 度分布不均匀或者相变所致,残余应力也是原因之一。外应力引起的变形主要 是由于工件自重而造成的“塌陷”,在特殊情况下也应考虑碰撞被加热的工件,或者夹持工具夹持所引起的凹陷等。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尺寸 变化主要是基于组织转变,故表现出同样的膨胀和收缩,但当工件上有孔穴或 者复杂形状工件,则将导致附加的变形。如果淬火形成大量马氏体则发生膨胀,如果产生大量残余奥氏体则相应的要收缩。此外,回火时一般发生收缩,而出 现二次硬化现象的合金钢则发生膨胀,如果进行深冷处理,则由于残余奥氏体 的马氏体化而进一步膨胀,这些组织的比容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大,故含 碳量增加也使尺寸变化量增大。 二淬火变形的主要发生时段1加热过程:工件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内应力逐渐 释放而产生变形。2保温过程:以自重塌陷变形为主,即塌陷弯曲。3冷却过程:由于不均匀冷却和组织转变而至变形。三加热与变形 当加热大型工件时,存在残余应力或者加热不均匀,均可产生变形。残余 应力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当存在这些应力时,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屈 服强度逐渐下降,即使加热很均匀,很轻微的应力也会导致变形。 一般,工件的外缘部位残余应力较高,当温度的上升从外部开始进行时, 外缘部位变形较大,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加热时产生的热应力和想变应力都是导致变形的原因。加热速度越快、工 件尺寸越大、截面变化越大,则加热变形越大。热应力取决于温度的不均匀分 布程度和温度梯度,它们都是导致热膨胀发生差异的原因。如果热应力高于材 料的高温屈服点,则引起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就表现为“变形”。 相变应力主要源于相变的不等时性,即材料一部分发生相变,而其它部分 还未发生相变时产生的。加热时材料的组织转变成奥氏体发生体积收缩时可出 现塑性变形。如果材料的各部分同时发生相同的组织转变,则不产生应力。为此,缓慢加热可以适当降低加热变形,最好采用预热。 此外,由于加热中因自重而出现“塌陷”变形的情况非常多,加热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塌陷”现象越严重。 四冷却与变形 冷却不均时将产生热应力导致变形发生。因工件的外缘和内部存在冷却速 度差异,该热应力是不可避免的,淬火情况下,热应力与组织应力叠加,变形 更为复杂。加之组织的不均匀、脱碳等,还会导致相变点出现差异,相变的膨 胀量也有所不同。 总之,“变形”是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共同所致,但并非全部应力都消耗在 变形上,而是一部分作为残余应力存在于工件中,这种应力就是导致时效变形 和时效裂纹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