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12831X (2003)0120069203

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Ξ

曾艳华,何 川,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成都 610031)

摘 要:运用回路自然风压理论对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有竖井隧道中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均会发生变化,并将影响竖井主风机工作,在通风设计及运营通风管理中应给予重视。

关键词:自然风压;回路自然风压;竖井;主风机

中图分类号:U453.4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公路隧道内形成自然风流的原因有三:隧道两端洞口的大气压差、隧道内外的温差和隧道外大气

自然风的作用。上述三项形成隧道内自然风的压差之和为隧道内的自然内压P n ,它作用于隧道两洞口之间。目前的通风设计中,对于无竖井的隧道,规定按对通风不利的隧道内的自然反风V n =2~3m/s 计算。对于有竖井或斜井的隧道,较一致的习惯是以竖井所在位置进行分段,类似无竖井情况分段计算隧道中各段的自然风压。实际上在有竖井的隧道中(如图1),由于通风线路改变,竖井对隧道内自然风的影响很敏感,隧道与竖井中的自然风的风向、风速,将随竖井、隧道的阻力状况而异。本文将用回路自然风压法对此进行探讨。

图1 有竖井抽出式通风示意图

2 回路自然风压理论

回路自然风压理论认为:在一通风网络中,风流出入口与n 个独立的通风回路相联,则该网络存在n 个独立的自然风压,其余的自然风压不存在(一个风流出口与一个风流进口)或可由这些自然风压计算而得(多个风流出入口)。对无竖井的隧道通风系统如图2,与风流出入口相关的通风回路只有一个,为:洞口A →隧道内→洞口B →隧道外→洞口A 。根据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的风压平衡定律,有:

H f +P t ±P n -P r =0(1)式中:P r ———隧道内通风阻力;

P n ———自然风压,当作用方向与风流流向一

致时取“+”,反之取“-”;

P t ———交通通风力;H f ———风机风压。

则H n 即为唯一的自然风压。

对图1的设竖井通风的隧道竖井吸出式通风系统,存在两条通风回路,分别为洞口A →竖井底部D →竖井C →隧道外→洞口A 和洞口B →竖井底部D →竖井C →隧道外→洞口B 。设竖井C 的风机风压为H f ,则有:

回路1:A →D →C →A

H f +P tAD ±P n 1-P r AD +P rDC =0

(2)

第23卷 第1期2003年3月 地 下 空 间UNDERG ROUND SPACE

V ol.23 N o.1

Mar.2003

Ξ

收稿日期:2002206208

作者简介:曾艳华(19682),女,四川人,在职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下工程结构与通风的研究。

图2 无竖井隧道通风示意图

回路2:B→D→C→B

H f+P tBD±P n2-P r BD+P rDC=0(3)式中:P

n1

、P n2———分别为两回路的自然风压;

P r AD、P r BD、P rCD———分别为隧道AD段、BD

段和竖井CD段的通风阻力。

P tAD、P tBD———隧道AD、BD段的交通通风力。

从上可以看出,对于该通风系统,独立的自然

风压存在于两回路中。根据自然风压的定义,P

n1应为隧道洞口A与竖井井口C间的全压力差(无

风机作用时),P

n2

应为隧道洞口B与竖井井口C间的全压力差(无风机作用时),而隧道洞口A、B的

自然风压P

nA B

为:

P nAB=P n1-P n2(4) 由于竖井的存在,隧道中的自然风流向、大小均有变化,不能再按无竖井情况简单推算。

3 有竖井通风自然风压理论分析以图1有竖井抽出式通风为例,根据前述自然

风压的来源,在回路1中P

n1、P n2是由洞外和洞内间的温度差(热位差)、洞口和井口C间的超静压差(水平大气压梯度与自然风共同作用产生)与隧道外的风流的动压共同组成,下面分别进行分析。311 热位差

热位差的计算公式为:

ΔP

t

=hΔρg(5)式中:h———洞口与井口C间的高差;

Δρ———隧道内外空气的密度差;

g———重力加速度。

其作用方向为:夏季井口C为进风口,洞口A为出风口,冬季则相反。

312 超静压差

超静压差是指风流由洞口流向竖井口C的气

流压差ΔP

r

ΔΡ

r

=P1-P2-ρH(6)

式中:P

1、P

2

———分别为A、C两标高的绝对静压;

ρ———隧道外A、C间空气的平均密度;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根据文献[2],隧道外自然风速为v时,山前正压为+0.9

ρv2

2

,山后负压为-0.3

ρv2

2

,山顶负压为-0.6

ρv2

2

,则隧道两端的超静压为:

回路1:ΔΡ

1

=1.5

ρv2

2

回路2:ΔP

2

=0.3

ρv2

2

313 隧道外大气自然风动压

隧道外吹向隧道洞口的大气压,在两洞口超静

压差的作用下进入隧道,带给气流以动能ΔP

v

,

ΔP

v

=

1

2

ρv2ΔC

p

(7)式中:v———指向隧道洞口方向10m高度处的风速;

ΔC

p———与风向有关的压差系数;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其中,ΔC

p与自然风的入侵角、洞口形状及周

围环境有关,一般取ΔC

p

=0.60~0.65。

4 自然风压对主风机工作的影响自然风压也是通风能源,当竖井主风机通风回路中存在自然风压时,

就形成了通风机与自然风压串联工作。因此,自然风压对竖井主风机的影响,

图3 竖井风机的性能曲线

可以通过对风机的性能曲线的分析得到。如图3,曲线Ⅰ为无自然风压影响的竖井风机的性能曲线,曲线Ⅱ、Ⅱ′为影响风机工作的自然风压曲线,在冬季自然风压方向与主风机工作方向一致,风压值为正值(曲线Ⅱ),在夏季自然风压方向与主风机工作方向相反,风压值为负值(曲线Ⅱ′)。根据“风量相等,风压相加”的原则,求得主风机风压与自然风压

07地 下 空 间 第23卷

串联工作的合成特性曲线Ⅲ(Ⅰ+Ⅱ)和Ⅲ′(Ⅰ+Ⅱ′),Ⅲ、Ⅲ′与隧道的风阻特性曲线R的交点M (Q,H)与M′(Q′,H′),即为风机实际工作的工况点,M点为冬季的工况点,M′点为夏季的工况点, Q,Q′为存在两种自然风压时,隧道的总风量:N (Q

,H0)为无自然风压影响的工况点。

从图上可知,Q>Q

>Q′,即冬季时隧道的风量,风机的实际工作点的风量比没有自然风压作用时的风量大,风机的实际工作风压也高,这种影响对隧道通风是有益的,但若风量风压富裕太多,将造成能源浪费。而在夏季,风机的实际工作点的风量比没有自然风压作用时的风量小,提供的风机风压也小,这种影响对隧道通风是不利的,将引起隧道供风量的不足,导致隧道内污染物的浓度超标。因此,在夏季必须对主风机的实际工况点作调节,以满足隧道通风的需要。

5 实例分析

对中梁山左线隧道,A端为成都端,B端为重庆端,竖井高度为223m,根据实例计算两回路的自然风压结果如表2。

自然风压计算结果表表2

序号热位差

(Pa)

超静压差

(Pa)

大气自然风动压

(Pa)

自然风压

(Pa)

回路1-51.4911.02 4.4236.05

回路2-52.79 2.21-4.42-55.00

则隧道两端的自然风压为:

P nA-B--55.00-(-36.05)--18.95Pa

由上可知,由于存在竖井,两回路的自然风压和隧道两端入口的自然风压在数值上各不相同。竖井与两端洞口间的自然风压主要由热位差组成,在数值上远大于隧道两洞口间的自然风压,并且将随着竖井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两回路的自然风压和主隧道的自然风压的作用方向也不相同。对于回路1,自然风压的作用方向为竖井C→竖井底部D→隧道A端,对隧道通风起阻碍作用;对于回路2,其作用方向为竖井C→竖井底部D→隧道B端,同样对隧道通风起阻碍作用。对隧道两端的自然风压,则由A→B端,在竖井以左的A端对隧道通风起帮助作用,而在竖井以右的B端对隧道通风起阻碍作用。若在冬天,各自然风压的作用相反。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表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有竖井隧道中,自然风压不仅存在于主隧道中,而且存在于竖井口,即隧道中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流向均发生变化,自然风压的这种变化在中梁山隧道中得到证实。

(2)由于竖井的存在,自然风压将直接对风机的工作产生影响,冬季的影响是有利的,夏季的影响是不利的,必须对风机的工况点作适时调节,以满足隧道通风的要求。

(3)竖井的热位差是竖井自然风压的主要部分,自然风压的大小随竖井高度增加而增加。

(4)笔者建议,在已建成的隧道中应通过实测确定自然风压的大小及方向,掌握其对隧道通风的实际影响,为主风机的调节提供依据。在有竖井隧道的通风设计中,特别是多竖井、高竖井的长大或特长隧道中,必须进行自然风压的专题研究,内容包括气象资料的调查和隧道内气温的计算。其中隧道内气温的计算可通过汽车通过隧道时消耗的总功率所放出的热量、隧道中各种电力设备所散发的热量、以及隧道周围岩体所散发的热量等计算,作为通风设计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1铁道隧道运营通风[M]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1

[2] 金学易,陈文英1隧道通风及空气动力学[M]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1

[3] 黄元平,等1煤矿安全手册:第一篇1矿井通风与空调[M]1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1

[4] 黄元平,王明生1多进风口、多风机矿井自然风压的电算方法[J]1煤炭工程师,199411

[5] 郑晋丽1道路隧道交通工况频率分析[J]1地下工程与隧道,199614117

2003年第1期 曾艳华等:有竖井隧道自然风压的研究

?DISASTER PREVENTION ,ENVIR ON MENT ?

Static Analysis of the N e w Defensive Structure under Explosive Loading SHI Shao 2qing et al (66)……………[Abstract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 oftware ANSY S ,a numerical analysis is done for the response of com posite box structure of steel plate 2rein forced concrete and normal rein 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under the same explosive loading.The com 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tw o structures is presented.It is proved that the new defensive structure is w orth applying.

[K eyw ords ]defensive structure ;blast wave ;com posite box structure

R esearch on N atural V entilation in Tunnel with V ertical Shaft ZE NG Y an 2hua et al (6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pressure in the tunnel with vertical shaft is studied with the theory of natural ventilation pressure of loops.It suggests that there were changes in magnitud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pressure ,which will affect the primary fan ’s w ork in the vertical shaft.Therefor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in the ventilation and ventil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K eyw ords ]natural ventilation pressure ;natural ventilation pressure of loops ;vertical shaft ;primary fan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re in H ighw ay Tunnel CHE N Li 2dao et al (72)…………………………[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with the fire prevention ,material selection as well as the traffic or 2ganization ,fire fighting ,ventilation and sm oke exhaust and refuge of the pers onnel during fire were investigated.The design of fire prevention was expounded taking the tunnel through the river in Shanghai as an exam ple.[K eyw ords ]highway tunnel ;fire in tunnel ;design of fire fighting ;fire prevention

?ACADEMIC DISCUSSION ,RESEARCH DEVE LOPMENT ?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 atic Direction Control of the Shield Machine

LI Hui 2ping et al (75)………………………

…………………………………………………………………………………………[Abstract ]T o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construction ,the automatic technique of the shield machine is developed and underg oing extensive research.H owever ,the research is mainly in developed cou 2ntries while seldom at home.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f automatic direction control of the shield machine was sum 2marized.The necessary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t home was expounded.[K eyw ords ]machine shield ;direction ;automatic control

Some Vie wpoints on Consolidation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CHE N X in 2nian et al (79)…………………………[Abstract ]From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deformation in foundation w ork with consideration of relationship be 2tween cons olid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oundation ,the cons olidation of s oft s oil foundation is divided into passive and active ones and the deformation control and design idea for both versions of cons olidation of foundation are ana 2lyzed.

[K eyw ords ]foundation pit ;s oft s oil ;cons olidation

9

012003.N o.1 C ONTE NTS AND ABSTRACTS

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大庄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地质、水文情况 (1) 3.施工准备 (4) 3.1交通 (4) 3.2供电 (4) 3.3供水 (6) 3.4通讯 (6) 3.5设备、机械、人员的调配 (6) 3.6技术准备 (6) 3.7施工现场布置 (7) 4.总体施工方案 (8) 5.施工工艺流程 (9) 6.施工方法 (11) 6.1排水、地面设设施施工 (11) 6.2风水电、砼供应 (14) 6.3测量控制 (14) 6.4竖井的开挖及支护 (14)

6.6壁座施工 (22) 6.7竖井排烟风道、联络风道施工 (25) 7.施工组织 (26) 7.1组织机构 (26) 7.2劳动力安排计划 (27) 7.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28) 8.特殊季节施工 (29) 8.1雨季施工措施 (29) 9.工程质量管理 (30) 9.1组织保证措施 (32) 9.2管理保证措施 (33) 9.3技术保证措施 (34) 10.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34) 1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5) 10.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6) 11.不良地质段施工 (41) 11.1涌水 (41) 11.2断层破碎带施工 (42) 11.3塌方 (42)

12.进度保证措施 (43) 13.文明施工管理 (44)

大庄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大庄隧道通风系统施工图设计》 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3《现场施工调查所获取的相关资料》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1-2004 1.5《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1.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大庄隧道竖井位于利川市谋道镇上坝村,桩号为K31+372,竖井深h=85.499m,上部3m围岩级别为Ⅴ级采用SS0衬砌,往下5m围岩级别为Ⅲ级采用SS5衬砌,往下19m围岩级别为Ⅲ级采用SS3衬砌,往下48.45m围岩级别为Ⅳ级采用SS4衬砌,最后10m围岩级别为Ⅳ级采用SS5衬砌。竖井下设计有联络风道、排烟风道等将竖井与主洞相连,形成完整的排烟通风系统。 2.2地质、水文情况 大庄隧道竖井外露为砂岩,岩石为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质软,手捏易成砂,岩芯较破碎,成碎块状;井底为泥岩,岩石为暗黑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岩芯较完整,成柱状及短柱状,局部含砂质较重。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笔者工程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竖井二衬的施工工艺、设备选型、安全防护措施和施工计划安排,为类似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通风竖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1 工程概述 本隧道是XX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左线长6750m,右线长6765m,隧道中部设置两处竖井,2#竖井位于笔者承建的标段,井口标高496.7,井底标高279.3,井深217.4米。 竖井断面为圆型,内轮廓线直径7.0m,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隔板。井口段为钢筋砼衬砌结构,井身段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采用复合式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采用模注砼结构,初支和二衬之间设置防排水层,二次衬砌砼抗渗要求为S8。 2 施工方案 首先选择竖井二衬的施工机具,目前使用的有拉杆式液压滑模、提升式整体模架,吊盘式组合钢模等,通过技术、经济、安全、进度方面综合比较,确定采用提升式整体模架二衬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缺点是配套设备(稳车)相对较多。 采用自下而上二衬顺序,先行施作竖井底板部分用C30砼进行浇筑并调平,按设计要求植入预埋钢筋;然后在底板上拼装整体模架,最后按施工放样采用提升稳车准确定位。 图1二衬整体模架平面图 二衬混凝土输送方法竖井底部利用隧道砼输送泵供应,当衬砌高度超过泵送能力时,改用竖井口搅拌站供料,采用溜灰管将砼料送入模仓后浇筑。 模架在中隔板处隔开,由6台JZ-10/600A提升稳车控制,进行定位和脱模后向上提升至下一模处。中隔板模板顶面下10cm处预留3个PVC定位孔,方便下模螺栓穿孔定位模架。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工艺流程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范围 XX 通风竖井位于XXX 村,竖井为φ500cm 单心圆形,全长218米,井口标高385.000。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概况 1. 2.1 工程地质 竖井地处剥蚀低山,植被发育,线路正穿山峰,山体自然坡度15~25o ,局部为陡坎。井口残坡积粉质黏土和晶屑凝灰熔岩的全风化层,厚10~15米;下部分别为晶屑凝灰熔岩强-弱-微风化层。 1.2.2水文地质 竖井位于地山丘上顶面,顶部未存在大的沟坎,水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局部大雨亦造成泥石流或滑坡。 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残积层孔隙,基岩风化壳,构造断裂带及岩脉穿插带中,对井身影响不大。 1.2.3施工区气象条件 隧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较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5o C ,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雨量丰富,每年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并常伴有台风暴雨出现,全年无霜期296天。 1.4设计概况

竖井井口设C25钢筋混凝土锁口盘,厚度155cm,高度100cm 。井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井口设计为Ⅴ级衬砌结构,分别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超前支护采用φ42mm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L=4.5m 、环向间距40cm, 纵向间距3m/环,灌注M20水泥砂浆。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网、喷结构形式联合支护,钢架采用I16钢架,纵向间距1.0m ,纵向连接钢筋采用Φ22螺纹钢,锚杆拱部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 ,间距@80×100cm ,钢筋网为φ8mm (20×20cm )钢筋,喷砼为C25砼,厚度为20cm ,喷射混凝土添加改性聚脂纤维1.2kg/m 3,二次衬砌钢筋砼,砼采用C25模筑砼,厚度为35cm 。具体支护参数如下表: 竖井施工支护参数表 2 施工方法 2.1总体施工方案及展开程序 本竖井井口段围岩较差,为保证孔壁安全,故采用超前注浆固结洞口围岩,然后施作锁口井圈,再进行井身掘进。 施工顺序为:井口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超前小导管施工→注浆→锁口支护→井身掘进。 2.2 井口场地平整施工 首先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平整洞口场地,同时对井口场地进行硬化,并尽早完

几种隧道通风方案

几种隧道通风的通风方式比较 一、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双向交通隧道:L*N≥6*105时需机械通风。 2、单向交通隧道:L*N≥2*106时需机械通风。 其中L表示:隧道长度(m),N表示设计交通量(辆/h) 二、机械通风通风方式可分为纵向式、半横式、全横式以及这三种方式的组合。 选择机械通风方式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交通条件 ②地形、底物、地质条件 ③通风要求 ④环境保护要求 ⑤火灾时的通风控制 ⑥工程造价、运行费用、维护费用。 三、隧道通风要求: 1、单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宜大于10m/s,特殊情况可取12m/s;双向交通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宜大于8m/s;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设计风速不宜大于7m/s。 2、风机产生的噪声及隧道中废气的集中排放均应符合环保有关规定。 3、确定交通方式在交通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便于防灾时的气流组织。 4、隧道内通风的主流方向不应频繁变化。

四、机械通风的通风方式:射流风机通风方式、集中送入通风方式、竖井排除通风方式、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竖井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静电吸尘通风方式。 1、射流风机通风方式,其模式如下图所示。 适用于单向交通隧道,送风方向与车行方向相同。 2、集中送入通风方式,其模式如下图所示。 集中送入通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充分比选送风机房结构形式和风道连接方式,减少压力损失;对送风口结 构形式也要做比选,确定经济、合理的风口形式。 ②应结合结构工程尽可能使送风口喷流方向与隧道轴向一致,并在弯曲部位设 置导流装置。 ③该通风方式可与其他通风方式组合采用,宜用于单向交通隧道。 ④3、竖井排除通风方式,其模式如下图所示.

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五台到盂县段高速公路 佛岭隧道 1#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二月

目录 一、设计概况 0 二、编制原则 (1) 三、施工方案 (2) 1、施工准备 (2) 2、施工工艺流程 (3) 3、施工方法 (4) 3.1小导管结构型式 (4) 3.2、注浆工艺参数 (4) 3.3、注浆施工流程 (5) 3.4、小导管注浆注意事项 (6) 3.5、破除洞门拱部井壁砼 (6) 3.6、架立洞门拱部前两榀钢拱架 (6) 3.7、沿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 (6) 3.8、开挖并架立拱部第三至五榀钢拱架 (7) 3.9、封闭上半拱掌子面 (7) 3.10、下半断面破洞门施工 (8) 四、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标准 (9) 五、安全防护措施 (10)

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一、设计概况 佛岭隧道全长8.8Km,通风方式采用送排式纵向通风,设置竖井一座,佛岭隧道竖井中心里程桩号为K16+410,深432m,半径5.25m。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两洞边墙距离最大约为31.36米,位于K21+130附近,最小间距约14.5米,位于五台端洞口。右洞全长8805米,K12+555-K21+360(LJ4标施工K12+555-K17+000);左洞全长8803米,ZK12+570-ZK21+373(LJ4标施工ZK12+570-ZK17+000)。隧道左右线均属特长隧道,总体走向近南北向。 五盂高速公路佛岭隧道设通风竖井1座,位于正洞K16+410位置上方,佛岭隧道竖井设计净直径为10.5m,井深432m,初衬采用锚杆、网、钢骨架及喷射混凝土支护,内衬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设计混凝土标号为C25。 佛岭隧道竖井内设置三道内隔板将通风竖井分为四部分,分别作为左右线的进、回风井,竖井底部通过四条联络通道分别和左右洞相连。联络通道加强段图。

1、特长隧道竖井通风系统概述

宁武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概述 特长隧道通风系统概述 洞宫山隧道通风系统设计 分水关隧道通风系统设计

宁武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概述 宁武高速公路南平段全长205Km、沿线共有隧道41座,其中洞宫山隧道长度6.538Km与宁德交界;分水关隧道长度6.043Km与江西交界,均属于特长隧道,采用竖井通风的方式加强通风,通过在竖井上端装设大型轴流风机的方式实现对隧道的送风和排风,同时配套隧道内射流风机来实现纵向通风。 一般长隧道采用纵向通风方式即可满足正常和事故状态的通风要求,纵向通风方式是隧道内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的流动方式,纵向通风需要在隧道的适当位置安装射流风机,由风机通风产生的压力,使空气沿隧道轴线方向流动,从而达到通风目的。 本项目选用射流风机为具有消音装置且可逆转的公路隧道专用射流风机,成组多台以一定间距按隧道轴线平行悬吊式安装,其可环境温度250℃情况下运行60分钟,满足消防排烟的工作要求。其平时和突发情况的开启运行及正反转,可实施就地及远程控制,并依据本项目设计运行模式实施。射流风机安装支承强度保证静荷载大于15倍,设备安装时并应逐台做强度荷载试验。 对于特长隧道工程,当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时,其在隧道后半程往往会发生达不到稀释气体浓度的规范标准,因此需要采取通风井集中通风方式。集中通风方式设施一般由通风机、风道、风井构成。风井与隧道贯通,其位置依据通风系统方案设计确定。

洞宫山隧道为宁武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按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双洞单向行车,单洞2车道,左右洞分离布置,其中左洞长6541米,右洞长6532米,如只采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后半程往往会发生达不到稀释气体浓度的规范标准,因此隧道采用竖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式。 分水关隧道全长超过6公里,一旦发生火灾,只通过进出口排烟,烟雾在隧道内短期内不易排散,于防灾救灾非常不利。而且只靠射流风机排烟,风速、压力效果不理想,洞内环境差,隧道行车安全性及服务水平较低。综合以上因素,分水关隧道采用竖井送排式+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式。 宁武高速特长隧道集中通风设备,采用单向大型轴流式风机,大型轴流式风机一般由叶轮、电机、导叶、导流罩、机体、两端软连接及法兰、减振装置、接线控制盒、外接电缆等组成,成套大型轴流式风机系统安装于专用机房内,由风机、风机连接管、消音器、风阀、防护网等组成。风机通风流量和压力配比关系,依据隧道内通风需求和管网设计确定。其开启运行,应可实施就地及远程控制,并依据本项目设计运行模式实施。本项目多台成组大轴流风机并联安装,其安全运行要求高,需要设置设备运行的温度、振动、压力等设备运行技术参数监控。

隧道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xx段高速公路 xx隧道 1#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二月

目录 一、设计概况 (1) 二、编制原则 (2) 三、施工方案 (3) 1、施工准备 (3) 2、施工工艺流程 (4) 3、施工方法 (5) 3.1小导管结构型式 (6) 3.2、注浆工艺参数 (6) 3.3、注浆施工流程 (7) 3.4、小导管注浆注意事项 (7) 3.5、破除洞门拱部井壁砼 (8) 3.6、架立洞门拱部前两榀钢拱架 (8) 3.7、沿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 (8) 3.8、开挖并架立拱部第三至五榀钢拱架 (8) 3.9、封闭上半拱掌子面 (8) 3.10、下半断面破洞门施工 (10) 四、施工措施及质量控制标准 (10) 五、安全防护措施 (11)

通风竖井马头门施工方案 一、设计概况 xx隧道全长8.8Km,通风方式采用送排式纵向通风,设置竖井一座,xx隧道竖井中心里程桩号为K16+410,深432m,半径5.25m。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两洞边墙距离最大约为31.36米,位于K21+130附近,最小间距约14.5米,位于五台端洞口。右洞全长8805米,K12+555-K21+360(LJ4标施工K12+555-K17+000);左洞全长8803米,ZK12+570-ZK21+373(LJ4标施工ZK12+570-ZK17+000)。隧道左右线均属特长隧道,总体走向近南北向。 五盂高速公路xx隧道设通风竖井1座,位于正洞K16+410位置上方,xx隧道竖井设计净直径为10.5m,井深432m,初衬采用锚杆、网、钢骨架及喷射混凝土支护,内衬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设计混凝土标号为C25。 xx隧道竖井内设置三道内隔板将通风竖井分为四部分,分别作为左右线的进、回风井,竖井底部通过四条联络通道分别和左右洞相连。联络通道加强段图。

隧道斜井通风方案计划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 一、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情况简介 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4+300,斜井长2510m ,综合坡率为-11.1%。1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1+285~DK306+775,长5490m;其中Ⅴ级围岩97m、Ⅳ级围岩805m、Ⅲ级围岩600m、Ⅱ级围岩3988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1.77%、14.66%、10.93%、72.64%。 南吕梁山隧道2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9+150,斜井长2730m,综合坡率为-11.4%。2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6+775~DK310+800,长4025m;其中Ⅴ级围岩1080m、Ⅳ级围岩1345m、Ⅲ级围岩1600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2 6.83%、33.42%、39.75%。 二、通风方案选择及说明: 兰渝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通风有成功经验可循,原计划1、2号斜井均采用接力式通风,后计划2号斜井改为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方案。 具体修改原因为: 1、后续斜井施工过程中2号斜井由于处于河道风口处,相较于1#通风,

2#井通风相对困难,通风量需求大,主要表现为排烟困难,炮烟、车辆尾气、灰尘集中于进洞200—500m之间。根据洞内排烟需求,只能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直接导致通风成本增加。下面是8月通风到11月份1#、2#通风耗电统计: 因此2号斜井存在新鲜空气易送入,而污风不宜排出的情况,采用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有利。 2、2号斜井线路设置有2处较大的曲线拐弯,对接力式通风风损比较大。 3、对于污风不宜排出问题,拟在2号斜井井底设置通风竖井,有效解决污风排出问题,且有利于巷道内风的循环。 4、可以通过2个近似斜井,直观比较两种通风方案,采集相关数据,为类似斜井通风提供依据。 三、附件: 附件1-1:南吕梁山隧道1#斜井接力式通风方案 附件1-2:盖雅独头通风方案 附件2:南吕梁山隧道2#斜井隔离巷道式通风方案 附件1-1:

某隧道通风竖井专项施工方案

XX隧道通风竖井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XX省XX至XX高速公路K0+000-K121+000段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其补遗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3年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三、现行《公路工程设计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有关文本。 四、XX省XX至XX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二分册。 五、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六、我公司现执行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技术能力和对于高等级公路隧道竖井施工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充分考虑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等。 第二节编制范围 K44+400行车方向右侧64.375m处,竖井地下部分总长度182.612m范围内的井口锁口圈(含进口地表排水)、各围岩级别的竖井衬砌、井地构造。 第三节编制原则 一、认真执行国家、交通部、建设单位关于公路基本建设的法令,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二、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关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充分考虑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和工程施工环境。 四、符合本合同段现有的技术水平、结合本合同段类似的施工经验及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五、以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主要工程项目、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工期的合理安排为本施工组织设计重点。 六、满足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施工方案科学优化、方法先进合理、措施切实可行,做到“方案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以满足总工期。 (二)施工机械设备配套齐全、搭配合理、并有备用,满足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三)劳动力安排和主要材料供应计划,满足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进度要求。 (四)组织机构合理,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满足施工需要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统筹安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满足环保及水土保持要求。 (六)确保达到安全、质量、工期目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切实可行、具体可靠、做到文明施工。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通风竖井设置于K44+400行车方向右侧64.375m处,位于庙洼沟沟头处;竖井地下部分总长度182.612m范围;采用地下通风机房形式。 二、自然条件 (一)、气象 本项目路线区域总体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境内地势起伏明显,地区之间温差较大,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区内1月份温度最低,7月份温度为最高,随海拔标高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3-0.6℃。区内降水量受地形地貌的控制而出现差异性,随海拔标高增高降水量增大,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份。受地形影响区内山岭与

竖井施工方案A

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 通风竖井施工 一、编制依据 1.1新建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TJ-E10、E11、E12、E13标A3合同段工程施工设计图; 1.2《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4月); 1.3《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川工咨[2009]199号; 1.4《南充~大竹~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专家意见》四川省交通厅川交规划便[2009]109号); 1.5川交函[2010]410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南充经大竹到梁平(川渝界)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 1.6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相似地质条件施工经验; 1.7南梁铁路GGTJ-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2.1 优先考虑施工安全、质量、环保。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确保无安全、质量、环境事故发生。 2.2 在施工方案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2.3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三、竖井设计概况 华蓉山隧道左线竖井桩号为Z3K110+350,距左线隧道进口4481米,直径7.5M,排风道净空面积为15.16平方,周长为16.32米,道风道净空面积为26.48平方,周长为20.15米,井深461米;右线竖井为K109+050,距右线隧道进口3181米,直径8米,排风道净空面积为18.96平方,周长为18.12米,送风道净空为28.63平方,周长为21.04米,井深393米。左右线通风竖井分别通过联络风道与地下风机房连接。井口斜坡,基岩零星出露,表层为坡残积(Q4B1+E1)粉质粘土和坡崩起(Q4B1+C)块石土覆盖,厚度一般0~7米。其下伏基由(T21)的泥岩,泥灰岩与泥质灰岩,以泥质灰岩为主。地下水不发育,隧道开挖仅有线状水或少量的股水出露。自然斜坡稳定,无不良地质。

通风竖井方案

新建铁路大瑞线大理至保山段站前工程第三标段 大柱山隧道(出口)2#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瑞 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二O 一四年三月

大柱山隧道出口 2#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大柱山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穿越横断山南段,处于澜沧江车站至保山北站区间,全长14484m,隧道最大埋深为995m。洞内纵坡设计为小“人”字坡,除出口段2750 米为3 ‰上坡外,其他段最大纵坡23.5 ‰。 根据2014 年剩余工程施组,隧道出口工区承担平导往大理方向独头掘进8km的施工任务。 大柱山隧道出口1#通风竖井位于D2K124+220处,与32#横通道相交,1#通风机设置于D2K124+270处,2#接力风机位于 D2K122+860处,目前平导掌子面里程为PDK120+56,0 通风机距离掌子面距离3710m。由于沙缥公路将通过1#通风竖井位置导致该竖井废弃,增加了隧道内施工通风困难,导致通风成本增加;为了改善洞内施工通风环境,缓解长大隧道工期压力,需在出口端另外选址修建一座通风竖井。根据我部详细勘察,在郭里村内有一处可作为井位,该井位处于大山脚下,隧道埋深89m,地势较平坦,距离居民住宅约50m,通风口周围200m约有10 户人家,洞内排出的烟尘对居民影响不大。通风竖井井口中心设于正线D2K122+668.2左侧15m处(对应平导PDK122+714.6右侧15m,27 横通道中间),实测原地面高程为1789.7m,竖井井底高

程1695.1 ,竖井开挖深度为 94.6m。井口坐标X=2791869.636, Y=475275.934 竖井距隧道进洞口2320m,据线路纵断面图,该段均为V级围岩。竖井净空直径3.0m,开挖直径为3.7m,衬砌钢筋混凝土厚度为 35cm。井身剖面见下图所示: 1.2 地质情况 大柱山隧道出口27#横通道岩性为灰岩夹辉绿岩,岩体极软弱、极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差,拱墙开挖易坍塌,均为V 级围岩;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富水,有可能产生涌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 1.3 增设竖井目的 1#竖井被沙缥公路废弃后,为缓解特长隧道通风压力,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 1 进度安排及三通一平 2.1 施工进度安排 竖井计划于2014年4月30日动工,2014年5月10日完成施 工便道的征地和修建,5月20日完成井口防护及井口场地布置。竖井计划开挖(包括模筑衬砌)进度为2天3循环,循环进尺1.5m,计划工期133 天。

隧道通风计算书.docx

隧道通风计算书 一、基本资料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车道数及交通条件:双车道,双向交通 设计行车速度: V=60km/h=16.67m/s 隧道长度: 3900m 隧道纵坡: 1.1% 平均海拔高度: 1352.56m,(入口: 1331.13m,出口:1374.03m)通风断面积: Ar=59.155m2 隧道断面当量直径: Dr=7.871m(计算方法为) 断面净空周长设计气温: T=297k(22℃) 设计气压: p=85.425kpa 空气参数:容重密度,运动粘滞系数 二、交通量预测及组成(交通量预测10 年) 大型车辆: 280 辆柴油车 小型车辆: 1850 辆汽油车 大型车比例: r=13.15% 上下行比例: 1:1 设计交通量: N=280×2+1850= 2410 辆 /h 三、需风量计算 L×N=3900×2410=9.399 ×106> 2×106 m●辆/h (使用错误,查

规范P22 式 4.1.1-1双向交通应为 ,单向交通为) , 故需采用机械式通风方式。 设计 CO浓度:非阻滞状态 250ppm ,阻滞状态: 300ppm(使用错误。查规范 P34 交通阻滞时,CO 设计浓度 ,正常交通时,)设计烟雾浓度: K=0.0075m-1(使用错误,查P31 表 5.2.1-1使用钠光源时,) 四、计算 CO 排放量 计算公式Q CO= 式中/ 辆 km(新规定, P42,6.3.1 正常交通 CO基准排放量0.007,交通阻滞 ),,,各种车型的,和根据相应的工况车速查表确定(P43) 1. 工况车速时,, Q CO= 2. 工况车速时,, Q CO= 3. 工况车速时,上坡,下坡

竖井施工方案31892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 (第二标段) 竖井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香江北路项目部 2012年4月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第二标段) 竖井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朝阳区香江北路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 段)》招标文件。 1.2北京电力设计院2010年10月20日编制的《地铁15号线顺向隧 道(香江北路)工程施工图设计》SH655S-T11。 1.3《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朝阳区香江北路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 段)》施工承包合同。 1.4文件、设计指定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5)《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56-2001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7)基建[2011]109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10)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5北京市政委、建委发布的工程建设等规章制度;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第二标段) 建设地点 设计起点接第一标段终点0+830,沿香江北路南红线北侧途经香江西路, 马泉营站至设计终点2+200。拟建电力隧道在9#井至15#井段上穿地铁 15#线盾构区间。 建设规模 新建2.0m ×2.3m 单孔电力隧道650m ,2.6m ×2.9m 单孔电力隧道4.0m , 2.0m ×2.1m 明挖电力隧道720m ;其中Φ4.0m 竖井3座、明挖直线井6 座,6.0m ×6.0m 竖井1座。 工程类别 市政公用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电力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电力设计院 监理单位 北京吉北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 北京东方华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工期 计划开工:2012年4月1日 总工期:113日历天 计划竣工:2012年7月22日 质量标准 合格 香江西路 起点:0+830 8# 0+940(6×6井) 9# 1+115(Ф4m 井) 明暗衔接1+150 11#直线井 1+330 12#直线井1+430 进风口 1+190 10#直线井 1+230 出风口 1+440 13#直线井1+530 14#直线井1+630 接地装置 1+600 进风口 1+690 待建三通井1+695 15#直线井1+870 明暗衔接1+777 16#竖井、通风口1+920 17#竖井、通风口2+070 接地装置 2+100 终点:2+200 香 江 北 路 树 木 树 木 树 木 草 坪 树木 草坪 北 2#风道1#风亭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朝阳区香江北路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段)总平面图 项目部 接地装置 1+100 马 泉营西路 马泉营西路香 江 北 路 香 江 北 路 地铁盾构区间地铁盾构区间 地铁盾构区间 地铁盾构区间 拟施作暗挖2.0X2.3隧道 拟施作暗挖2.0X2.1隧道 拟施作暗挖2.0X2.1隧道 拟施作暗挖2.0X2.3隧道 观唐别墅水电集团 香江花园 香江花园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新建XX铁路XX山隧道 风际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编制:金XX 审核:张XX 审批:李 X 中铁二十三局XX铁路FJ-10标项目部 二OO九年七月

XX山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 编制依据 (1)《XX山隧道设计图》 (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已批复的《XX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范围 XX山隧道风际通风竖井Ⅱ、Ⅲ、Ⅳ、Ⅴ级围岩开挖、支护、衬砌、隧道竣工前的封闭回填等所有施工方法,包括其作业要点、工艺要求等全过程。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概况 2.1.1 工程地质 竖井地处剥蚀低山,植被发育,线路正穿山峰,山体自然坡度15~25o,局部为陡坎。表层为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碎石,厚10~15米;下伏K1sh1凝灰岩。

2.1.2 水文情况 竖井位于地山丘上顶面,顶部未存在大的沟坎,水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局部大雨亦造成泥石流或滑坡。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残积层孔隙,基岩风化壳,构造断裂带及岩脉穿插带中,对井身影响不大。 2.1.3 施工区气象条件 隧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较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5o C,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雨量丰富,每年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并常伴有台风暴雨出现,全年无霜期296天。 2.2设计概况 竖井井口设C35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厚度155cm,高度100cm。 井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其中井口设计为Ⅴ级衬砌结构,分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超前支护采用φ42mm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L=3.5m、环向间距40cm, 纵向间距3m/环,灌注M20水泥浆。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网、喷结构形式联合支护,钢架采用I16型钢拱架,纵向间距1.0m,纵向连接采用φ22螺纹钢,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L=3.0m,间距@80×100cm,钢筋网为φ8mm (25×25cm)钢筋,喷射C25维纤维混凝土,厚度为20cm,二次衬砌钢筋砼,砼采用C30模筑砼,厚度为35cm。具体支护和二次衬砌参数如表1所示。

隧道竖井施工方案

1.5.3施工安排 1.5.3.1隧道工程 施工竖井及施工横通道,隧道施工一队从左线竖井至进口方向施工,隧道施工二队从右线竖井至进口方向施工。 2、主要施工方案 2.1 隧道 2.1.1 工程简介 隧道工程分3个断面,最大断面宽7.1m,高7.216m。 2.1.2 施工方案 2.1.2.1 施工组织方案 隧道全部采用暗挖法,左右线错开50m施工。 2.1.2.2 施工竖井设置方案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YCK21+665.678处设置施工竖井,竖井施工采用明挖。 2.1.2.4 暗挖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单线隧道段采用短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洞身段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隧道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 2.1.2.5 暗挖隧道防水层施工方案 二次衬砌外防水层考虑一定的吊挂余量,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搭接缝应为双焊缝,单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5mm。 2.1.2.6 暗挖隧道衬砌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应超前施作仰拱衬砌,仰拱衬砌应成段一次灌筑,严禁分幅施工。 二次衬砌采用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整体浇筑,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二次衬砌拱部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约3m,待衬砌达到设计强度后,实施拱顶充填注浆。 2.1.2.7 暗挖隧道运输方案 竖井施工区区间隧道采用有轨运输,运输车辆为自卸汽车。竖井垂

直运输采用10t龙门吊配2m3吊桶。 2.1.2.8 暗挖隧道通风方案 竖井施工区均采用压入式通风,在地面设一台2x110KW主通风机,从竖井、横通道再分出两个供风支管,进入两个隧道工作面。竖井、横通道内采用硬风管,区间隧道内风管采用φ1.0m软风管。 2.1.2.9 暗挖隧道供排水方案 隧道施工所需高压水,采用在竖井口建无机泵站的方式供应。施工排水采用机械排水。 2.1.2.10 施工竖井转横通道方案 开挖通道前,竖井先落底,沿通道开挖面周边打设超前小导管。通道与竖井相接处,应密排三榀钢格栅,并将井壁钢架与马头门钢格栅焊连。 2.1.2.11 横通道转单线区间隧道方案 竖井与正线区间相接处,应密排三榀钢格栅,由施工通道进入正线,洞门沿正线8m范围内,采用双排小导管超前支护。 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铺设防水前,衬砌表面不得有明水。 2.1.3 竖井施工工艺、方法及措施 2.1. 3.1. 竖井锁口段施工 根据测量组所放控制线,定出锁口圈的开挖轮廓线,井口段采用PC60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为保证井口开挖后井壁的稳定,井口分三次开挖成型。开挖土方由挖掘机挖掘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同时人工对井壁进行修整,以保证竖井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发生超挖时,必须用同等级砼喷平。 竖井开挖至锁口底标高时,先平整开挖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初支基面;然后绑扎井圈钢筋,钢筋的绑扎接头错开,绑扎搭接长度35d,采用300mm×1500mm的钢模板,同时根据测量放线预埋提升井架基础、护栏。锁口圈绑扎钢筋时向下预埋联结筋;井圈采用C25砼,一次性连续灌注。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范围 XX通风竖井位于XX卅寸,竖井为?500cm单心圆形,全长218米,井口标高385.000。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概况 1.2.1工程地质 竖井地处剥蚀低山,植被发育,线路正穿山峰,山体自然坡度15?250,局部为陡坎。井口残坡积粉质黏土和晶屑凝灰熔岩的全风化层,厚10?15米;下部分别为晶屑凝灰熔岩强-弱-微风化层。 1.2.2水文地质 竖井位于地山丘上顶面,顶部未存在大的沟坎,水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局部大雨亦造成泥石流或滑坡。 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残积层孔隙,基岩风化壳,构造断裂带及岩脉穿插带中,对井身影响不大。 1.2.3施工区气象条件 隧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较短,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5°C,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雨量丰富,每年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并常伴有台风暴雨出现,全年无霜期296天。 1.4设计概况

竖井井口设C25钢筋混凝土锁口盘,厚度155cm高度100cm井身按新奥法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井口设计为V级衬砌结构,分别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超前支护采用?42mn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L=4.5m环向间距40cm, 纵向间距3m环,灌注M20水泥砂浆。初期支护采用钢架、锚、网、喷结构形式联合支护,钢架采用116钢架,纵向间距1.0m,纵向连接钢筋采用①22螺纹钢,锚杆拱部采用 ①22砂浆锚杆,L=3.0m,间距@ 80x 100cm钢筋网为? 8mm(20 x 20cm钢筋,喷砼为C25砼,厚度为20cm喷射混凝土添加改性聚脂纤维1.2kg/m3,二次衬砌钢筋砼,砼采用C25模筑砼,厚度为35cm具体支护参数如下表: 竖井施工支护参数表 2施工方法 2.1总体施工方案及展开程序 本竖井井口段围岩较差,为保证孔壁安全,故采用超前注浆固结洞口围岩,然后施作锁口井圈,再进行井身掘进。 施工顺序为:井口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超前小导管施工-注浆-锁口支护—井身掘进。 2.2 井口场地平整施工 首先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平整洞口场地,同时对井口场地进行硬化,并尽早完成井口排水系统,以减轻雨水对井口的冲刷,避免井身失稳。 2.3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 根据测量放线在井口外周边2m布设双排小导管,小导管采用?42钢花管,长度为6m排间距1m竖直插入,然后注浆,注浆压力0.5 mpa~1.0 mpa,当注浆量达设计

(完整版)隧道施工通风方案(设计、计算等)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依据 (2) 1、采用的标准规范 (2) 2、通风编制标准 (3) 三、工程概况 (3) 四、通风原则 (5) 1、通风系统 (5) 2、通风设备 (5) 五、通风方案 (6) 1、姚家坪隧道出口通风方案 (6) 2、庙埂隧道进(出)口通风方案 (6) 3、庙埂隧道横洞通风方案 (7) 4、田坝隧道通风方案 (8) 5、高坡隧道1#横洞压入式通风方案 (13) 6、高坡隧道2#横洞巷道式通风方案 (14) 六、通风验算 (16) 七、施工通风监测 (17) 八、主要通风设备 (18) 九、施工通风保证措施 (19) 十、施工通风技术措施 (19) 十一、施工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22) 1、施工通风安全措施 (22) 2、通风管理制度 (24)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安全需要。 2、XX公司对隧道施工的相关要求。 3、原铁道部《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函[2007]102号。 4、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11标段的设计文件。 5、《成贵铁路CGZQSG-1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8、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我单位类似工程地质的施工经验。 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 二、编制原则 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高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 1、采用的标准规范 ⑴ XX铁路11标隧道施工图; ⑵《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⑸《煤矿安全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号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等煤矿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 设计文件及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等。

通风竖井

第十一章通风竖井 通风竖井是指用于隧道运营通风的竖井。特长隧道内的污染物排放达到一定水平时,通常需要设置通风井来解决隧道的换气问题[1]。即根据隧道内污染物的浓度分布、隧道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等情况,设置竖向的通风井,并借助通风机等设施,向隧道内输送新鲜空气或排除洞内的污染空气。由于通风竖井在几何形状、结构受力和施工方法等方面与普通的隧道有很大区别,国内外隧道竖井工程相对较少,许多隧道在通风竖井设计与建设中未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本章介绍隧道通风竖井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节竖井分类与断面形式 一、竖井分类 根据使用功能,竖井可分为通风竖井和施工排渣竖井,前者用于运营期的隧道通风;后者用于施工期隧道的排渣,形成开挖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由于竖井功用的不同,结构形式和断面大小有很大的差异,以后只讨论与通风竖井有关的问题。 根据竖井施工期的排渣方式,可分为上排渣竖井和下排渣竖井。前者以往称为正井法施工竖井,即用传统方法自上而下钻眼、爆破、排渣、支护,由地面施工至井底,然后再自下而上进行井壁防水与衬砌,其爆破的岩渣通过提升设备排至地面;后者以往称为反井法施工竖井,这种方法通常先用地质钻由地表向下钻孔至井底;然后经通道在井底安装向上作用的钻头,通过反井钻机将已有钻孔由井底向上逐渐扩大至地表;再自上而下钻眼、爆破、排渣、支护,循环作业,直到井底,最后自下而上完成井壁防水与衬砌,与上排渣竖井不同的是,所谓的反井法的岩渣通过扩大孔坠至井底,经装运由隧道排出。 二、通风竖井断面形式 通风竖井的横断面主要是圆形。当通风竖井仅用于向隧道内送风或排风时,圆形断面为最佳断面形式。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其它断面形式,圆形断面通风阻力小,建井工程造价小。 当隧道采用排、送组合纵向通风时,通常需对通风竖井进行横向分割,即沿竖向设中隔墙,将通风竖井分割成排风井和送风井。值得强调,当一个圆形断面的通风竖井一分为二成两个通风井时,圆形断面未必是竖井断面的最佳形式,而椭圆形断面可能是竖井的最佳断面。下面比较井深同为l、过流面积同为S、流速同为v,空气密度同为ρ、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同为λ的半圆断面竖井和半椭圆断面竖井的沿程通风阻力,借以说明椭圆形断面通风竖井在减小通风阻力和隧道运营节能方面的优势。 图11-1 圆形断面竖井图11-2 椭圆形断面竖井 半圆通风竖井与半椭圆通风竖井的比较表11-1

竖井施工方案

竖井施工方案 1.施工竖井提升系统沿井口设门式提升架其长16m高6m.提升架所用材料:立柱用28a工字钢,横梁采用32a工字钢,承重走行梁采用32a工字钢。该提升系统只限于隧道初、二衬时使用。 2、施工竖井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在竖井一侧设人行梯道一座,作为人行通道,供施工作业人员岀入使用。在竖井的一侧设通风、供风、供水、排水管道,在另一侧设电缆线,所有管线均紧靠井壁直接引入隧道至工作面。 3、隧道内运输方式隧道内土方、材料采用手推车的运输方式。 4、竖井内垂直运输 竖井垂直运输设备:5t电葫芦、5t巻扬机。 5.龙门架设计计算 1)荷载统计: 5T电葫芦:k1=10×670=6.7KN查32a工字钢52.717kg/m:K2=52.717×6×10=3.18KN/m料斗自重:K3=273.18×10=2.7KN 料重:K4=0.6×2200×10=13.2KN每根工字钢所承担总重设计值为:K =(K1+ K2+ K3+ K4)×1.5(安全系数)=(6.7+3.18+2.7+13.2)×1.5 =38.67KN 2)计算简图确定:38.7KN

3)内力计算:M图:69.7KN/m Mmax=PL=38.7×1.8=69.7KN/m Q图:38.7KNQmax=38.7KN

4)强度验算:由M图可知工字钢承受Mmax=69.7kn 查I32a工字钢Wx=692cm3Ix=11100cm S=403.64cm t=15mm=Mmax/Wx=69.7/692×10ˉ6=100.72Mpa <[ ]=160 Mpa 满足要求。 由Q图可知 Qmax=38.7KN τMax=QmaxS/ Ixt=38.7×403.64/11100×15=93.8Mpa<[τ]=95Mpa 满足要求。 5)刚度验算: υ=5k 4/384EI=5×38.7×64/384×2.1×105×103×11100×10-8=0.0028<[υ]=l/250=1/250=0.004cm 满足要求。 6)稳定验算:查I32a工字钢得 b=0.41=215Mpa Mmax/ b.Wx=69.7×106/0.41×692×103=205.6Mpa<=215Mpa 6)龙门架安装要求 1)所有施工竖井架子在吊装前,一律刷橘黄色漆(橙色),不少于2遍。剪刀撑严禁使用钢管,必须采用不小于∟100×100的角钢。 2)主梁、吊梁必须设置门形加固,行梁不小于32#工字钢,立柱不小于25#工字钢,所有钢梁接口处,采用加固板进行焊接。土斗子重量、大小必须经过计算,上报项目部验算后方可投入使用。 3)电葫芦修理平台宽度不小于1.5m,大板满铺,,用铅丝绑牢,不许有探头板。并设置护栏,挂设安全护网。电葫芦钢丝绳卡环不得少于4个。 4)电葫芦操作平台,采用∟100×100角钢,平面尺寸1m×1.2m,栏杆高度1.4m,水平护栏不少于3道,水平护栏要求封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