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QQ与360的战争 腾讯危机公关的失败

QQ与360的战争 腾讯危机公关的失败

QQ与360的战争 腾讯危机公关的失败
QQ与360的战争 腾讯危机公关的失败

腾讯与360的战争.腾讯危机公关的失败

摘要:“原来说互联网时代没有人知道电脑背后上网的是不是一条狗,现在不仅知道是否是条狗,还知道这条狗爱吃什么骨头。”2010年,“3Q”大战爆发,从俩人互相抹黑对骂到双双诉诸法律,再到公开道歉。面临危机双方见招拆招,你来我往。然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360未胜利,腾讯却失败了。腾讯在这次危机公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处理问题不及时、没有找到问题核心、道歉不诚恳等不仅体现了腾讯危机公关的不成熟,也让那我们看到了我国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完善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如果腾讯的反应及时、诚恳相对、就问题的核心做出有效的沟通,或许有时另一种结果。危机公关对于腾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网络的时代!

关键字:危机公关危机管理媒体和谐发展

一.危机公关概述

1.危机定义:

危机是某种特定的态势,该态势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构成威胁,并且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

2.危机公关定义:

组织预防组织潜在危机的发生,管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使危机向组织希望的目标发展下去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

3.危机公关处理原则:

著名的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的“3T原则”,即“Tenyourowntable;Tellitfast;Tellitan”,强调在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l、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yourowntab一e)

以“我”(组织)为主提供情况,即在遇到危机时,组织切勿采用“鸵鸟政策”,应主动跟新闻媒体沟通,迅速占领信息的制高点,以此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从而主导舆论,避免发生谣言四起的情况。

2、尽快提供情况(TeUitfast)

尽快提供情况,即强调危机发时,组织不仅要主动联络新闻媒体,还应第一时间联络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否则一旦谣言产生,就很难对危机发展的态势进行控制。

3、提供全部情况(Tellitall)

二.存在的问题

1.处理问题不及时

早在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利用假期速推“QQ医生”抢滩360市场,周鸿

祎守阵狙击。这时双方就已经产生矛盾,期间经过腾讯宣布推出“QQ电脑管家”,功能设计与360安全卫士极其类似,再次抢滩;鸿祎刚和金山公司宣布正式起诉腾讯;周还是妥协了一次,与马沟通,希望马放弃研发“QQ电脑管家”,转而投资360,并联合打击百度,马称360公司无投资价值,并拒绝了周的所有“条件”;随后周在9月27日推出360隐私保护器,爆“QQ隐私门”,双方开始前期的抹黑对骂。后来还有“扣扣保镖”和拉拢阵营等。终于2010年12月27日一纸声明的形式发出通知:“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至此,双方的纷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整个事件也上升到威胁企业自身的危机。

历时10个多月,危机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至最后引爆网络,不受控制。从时效性来说,确实是不敢恭维,而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中及时处理是放在首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他们在矛盾刚产生的时候就高度重视,如果把这次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或许不管是奇虎还是腾讯,这都是他们喜于接受的。可惜的是他们当初却没这样去做!

2.不寻找问题的根源,而是无谓对骂

360指责QQ“窥探”用户隐私,9月28日,腾讯科技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称,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投资黄色网站,在这之后就是双方的各路“水军”互相发帖先下对骂,这是根据回帖数量看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他们的无畏争执以及技术上所谓的“见招拆招”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看到这些都让人感觉到好笑,不敢想象这样的举动是拥有1亿或者更多用户的腾讯公司所做出的对策,好听点是缺乏理性,说的难听点根本就是幼稚。腾讯看似是很努力的在应对这次危机,可是实际上却通过无畏的对骂吧这次危机推向更高。如果说腾讯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应该要比争的面红耳赤而无济于事要强的多。

3.忘记了用户,缺乏有效沟通

在这次危机中,很多网民都是“被迫围观”,原因就在于腾讯与奇虎的“弹窗战争”。双方都是通过自动弹出窗口的办法来发布自己的消息、决定以及对对方的指责。360的《致网民求助信》,腾讯的《公开信》,联合声明,艰难的决定等。俨然已经把众网民的电脑变成了战场,只是在注意怎样的去对付敌人,而忘记了自己的亲人。不得不让人感到失望以及对腾讯企业形象的重新判断。

腾讯的二选一策略,让它彻底的成为了孤家寡人。在这之前腾讯与360的支持

旗鼓相当,不过在这之后,腾讯听到的只是铺天盖地的叫骂。就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与受众沟通,就贸然的要挟网民的选择自由,愤怒的围观者终于忍无可忍。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在整个事件当中,360的表态似乎迎合了大众的诉求和需要,但腾讯只是通过两次“公开信”来和公众沟通,显然无法满足公共对组织信息的需求。另外,腾讯的高管表态也一直表现的非常强势和极端。在危机面前如果企业服务或产品有可能涉及“错误”,应该及时停止错误行为并勇于承担责任,如果是被冤枉的,在沟通方面应该极力的宣传企业积极发展的愿景、努力向上、发展为用户的正面形象,努力展示企业社会责任,将舆论焦点转向积极的一面配合法律和技术部门的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

4.把自己塑造成强势的一方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人们总是同情弱者。而腾讯却恰巧把自己塑造成强势的一方,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当时的巨能钙与河南商报,巨能钙虽然赢得了诉讼,却无奈丢了市场。圣元的“性早熟”事件,虽然本身问心无愧,就是因为自己的强势让更多的让你对产品产生怀疑。

腾讯也许是在想,我是龙头老大,我怕谁。是的,你是老大,可是别忘了,你与360的斗争并没有谁对谁错,而你们的斗争也是客户端的竞争。况且马化腾也说“真正能听懂的只有百分之十”,也就是说赢得更多的支持就是胜利,网民们也并不清楚你们谁对谁错,他们支持的只会是他们心中的弱势一方。

5.过分依赖政府及司法机关

腾讯与360的“隐私大战”升级到对薄公堂。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360对此作出回应,称将提起反诉。今年6月,搜狐、腾讯互诉不正当竞争的“中国输入法软件第一案”暂告一段落。还有网易、百度等多是通过诉讼。不难看出遇到问题亲一色的起诉。就算是真的委屈,真的是胸有成竹,这样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过分执着于分清对与错,不是危机公关的目的。危机公关的目的,是制止乃至消除不良影响,保护品牌的形象和市场份额。一个优秀的危机公关行动,应该着眼于转危为机,把危机事件当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机会。作为政府,有着自己的行事方式和准则,企业应对危机公关事件,不应该过分的依靠政府。首先在处理事件的效率上,过分依靠政府,必然会延长时间,延长时间意味着危机事

件有了足够的传播时间。政府针对一个事件作出结论,所需要的时间,不可能太短。

6.不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一味的推卸责任

在一开始面对公众的时候,腾讯就是指责对方不正当竞争、威胁QQ安全、没有道德底线

以及“安全恐吓”、“安全欺诈”等。所以的矛头都指向360,却从来没有冷静下来,从自己的角度反思问题。难道真的在这次危机中自己没有一点责任?不应该为给广大网民带来的诸多干扰和不便说一声对不起?

这场持久战本来可以轻轻的来,也轻轻的离去,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腾讯的闪烁其词,推卸责任,让这矛盾转化为危机。作为一个企业,不论是遇到什么问题,其实都应当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作为前车之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成功的人总是找原因,失败的人总是找借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7.道歉不诚恳

“道歉就要像个道歉的样子,不要攻击别人,也不要自我辩护,就是道歉。”,这是引自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的一句话。从中不难看出其真诚恳切,也确实符合道歉的本意。相比之下,腾讯的道歉就只能说是“伪道歉,真攻击”了,腾讯的“情书式道歉”,字里行间有着“公司领导认为”以及“起初,我们……”这样的语句,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充满了自我辩护的味道。

永远不要玩弄公众,在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市场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不公众认为是无知愚昧的个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在面对公众的时候,真诚恳切才是聪明的做法,而不是玩弄文字游戏。

三.原因解析

1.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的不成熟

(1)薄弱的全员危机公关意识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危机公关意识薄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几乎没有危机公关意识。只有50.4%的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危机管理”这个词,25.07%的人对危机管理不太清楚,高达24.53%的人则根本没有概念。

②仅有6成管理者学过危机管理。仅有31.33%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危机公关的学历培训,18.96%的人自学职业化地应对危机;11.61%的人参加过应对危机的短训班,3.68%的人听过专门的讲座。但有17.99%的人表示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如何面对危

机,16.05%的人没有想过是否需要参加相关培训,还有0.3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危机应对的培训。

③危机公关责任不明确。28.3%的人认为应该由企业专门的机构,如公关部门负责,这样更专业,更有助于危机的转化,利于问题解决。25.94%的人认为,企业高管、组织领导责无旁贷,并且高层具有决策权力,能够随时做出决定。23.11%的人表示,谁的事谁负责,哪个部门犯下的错就该由哪个部门“摆平”,他们更熟悉情况,而且也不应该因为危机而影响到其他部门的正常运作。另外,还有22.64%的人认为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处理企业危机。

④危机识别能力差。调查显示,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0%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以上的调查表明,企业的管理者虽然意识到危机预防和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存在着自我感觉良好的侥幸心理,危机的防备工作不到位、危机处理分工不明确的现象比较突出,其实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所在,还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危机公关意识不足造成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没有危机公关意识,即使它拥有完善的危机公关制度,也无法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我国政府提倡“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这个思想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管理中。一个企业设立如此多的规章制度,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治,让人的思想和行为依照企业的意愿去行动,为企业赚取利润。纵观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虽然它们在管理过程中吸取了西方的危机公关思想,但是实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对国外制度的生搬硬套,只注重危机公关制度等“硬件”的完善,却忽略了“软件”的升级一一全员危机公关意识的培养。一个企业的员工缺乏危机公关的意识,往往会有以下坏处:其一,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员工可能会惶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缺乏应有的危机公关技巧。危机还未扩散就自乱阵脚,整个企业犹如一盘散沙,企业又怎么能安然度过危机?其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某些企业陷入危机的时候,大众媒体往往能够收集到企业内部各个不同的声音。面对各种各样的说发,公众无所适从,不知道相信谁说的话才是真的,大大降低了该企业发言人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最后损害的还是企业的利益。

在全员危机公关及其意识的培养上,某些国外企业就相当出色。其中有个著名的例子一一商店的35个紧急电话。美国女记者基泰丝和丈夫回日本探望公婆的时候,在东京的奥达克余百货商店购买了一台索尼唱机,可等她回家打开包装的时候,

却发现是一台里面根本就没有内件的空心唱机。基泰丝非常恼火,决定第二天到商店去交涉,并且立即以《笑脸背后的真面目》为题撰写了一篇新闻稿件,传真到了美国的报社。第二天,基泰丝正准备出发去商场的时候,她接到了商店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商店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并许诺商店副经理将很快带人送来一台全新的唱机。不到一小时,副经理就和一位职员风尘仆仆地赶来,向基泰丝鞠躬请罪。原来,在头一天下午,售货员发现唱机漏装内件之后,就立即通知保安人员寻找基泰丝,却为时已晚。随即,售货员报告了监理员,监理员又报告了监督,监督又向副总经理报告。商店方面感到事件的严重性,当晚连续打了32个紧急电话向东京和四周的旅馆寻找基泰丝。但是毫无进展,最后商店凭借基泰丝留下的名字和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打听到了她父母的电话,然后通过她母亲知道她东京公婆家

的电话。而打给基泰丝的电话就是他们为此事打的第35个电话。副经理除了送来新的唱机外,还额外给了基泰丝一些小礼品表示歉意。这让基泰丝非常感动,她重新撰写了一篇新闻稿,题目为《35次紧急电话》。后来,日本报纸对这两篇文章争相转发,奥达克余百货因此而名声大振。而这一事件被美国公关协会推举为世界性公关范例,作为危机公关的教材。

如果奥达克余百货商店的售货员、监理员、监督、副经理等其中一个人不重视这次失误,如果他们在打了32个紧急电话仍然找不到基泰丝而选择放弃,我们可以想象基泰丝的第一篇稿件能够给商店带来多大的危害,到时候在来危机公关就为时己晚了。几乎所有的危机公关专家都认为,最好的危机公关就是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可见,全员危机公关意识的培养是企业防范危机、解决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2)幼稚危机管理机制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成熟的管理机制,而一个长寿的企业则必定有一个成熟的危机管理机制。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能在各种各样的危机的威胁下而生存下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各个企业都纷纷仿照国外公司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危机管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以及企业领导者的忽视,企业的危机管理机制依然显得幼稚。数据表明,虽然超过半数(58.5%)的企业意识到了危机管理计划的重要性,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的同时会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但是近四成(39.5%)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时并没有制定正式的危机管理计划。

本来就先天性不足的危机管理机制,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良,使我国大部分企业出现过早“夭折”的怪现象。目前,中国企业几年间大起大落的怪圈已经引起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普遍关注。数据表明,国外大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而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年,民营企业只有2.9年,生存超过5年的不到9%,超过8年的不到3%。形势如此严峻,但是危机管理依旧没有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很多企业家平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的管理上面,等到危机到来时才临阵磨枪,匆匆忙忙抱着书本就处理危机去了。在我国,即使是号称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37位的南方电网,也只是在2007年才刚刚建立起危机公关机制,其他的中小型企业危机公关机制的建设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或许有些人还记得三株公司一一那个如流星般绚烂但又短暂的企业。三株公司94年成立后,凭借三株口服液在短短两年间急剧成长为保健品行业的龙头老大,曾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保健品行业的神话。但是也正因为它幼稚的危机管理机制,让它在四年后如流星般陨落。1996年,退休职工陈伯顺服用三株口服液后病逝,湖南汉寿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1998年湖南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服用三株口服液使陈伯顺的死因,责令三株公司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并没收三株公司“非法”收入1000万元。期间,三株公司既没有派出人员调查事故起因、安抚受害者,也没有主动与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进行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专注于蝇头小利,和受害者对簿公堂,却没有主动停止三株口服液的销售,只是反复念叨自己是“肯定没有问题”。“8瓶三株喝死老汉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全国各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恐慌,从1998失高达年4月开始,三株的销售额急剧下滑,两个生产厂全面停产,他们纷纷退货索赔。全年的直接经济损40亿元。直到1999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才一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三株胜诉。事实真相是,陈伯顺根本就没有喝过三株,买三株的发票是假的,医院的诊断书也是假的。这时候,三株公司才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但是气数已尽,己经无力回天了。低层次的媒体公关手段

2.大企业有恃无恐

(1)巨大数量的用户

正因为有几亿人民群众使用QQ传递交换各种信息,红的黄的白的黑的,正大光明的见不得人的信息都在上流动,在各色网民之间传递交流,所以腾讯不但赚了大钱,有了300多亿的市值,60多亿的现金,还让腾讯成了一个监视了解几亿网

民思想动态的超级工具。这个工具的巨大作用随时都在显现,随时都在发挥作用。需要者是绝不会放弃这个工具的。在邓玉娇事件中,有一个帖子提到一件事:一个高官收到的汇报材料中有数据显示当时有上万个QQ群在议论邓事件。这个统计数据那里来的,怎么来的?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腾讯内部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在监视用户的话题,内容及邮件,并作各种统计汇总,甚至进行敏感词汇语句的监视预警,并快速地把各种监视统计结果送达有关方面。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成了中国最大最有效的网民监视工具,应该才是腾讯胆大腰硬,敢于威逼几亿网民的真正原因。当然了,网民自愿使用,自然是自愿被监视的。

(2)腾讯只有两怕,一怕官府,二怕微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不与官斗之说,实质是民不敢与官府斗,也斗不过官府。正所谓与天斗与地斗就是不能与官斗。腾讯做到这个规模,肯定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即使手眼通天也绝不会想着去与南天门斗。更何况互联网企业中其所受官方礼遇之高,几乎没有可与其相比者。国家领导人视察过的互联网企业,除腾讯外还谁呢?腾讯正是倍受呵护之时,还怕360这样得“小企业”。

至于微软,IT行业又有几家企业不怕呢?腾讯怕,360也一样。360与腾讯打得火热,咬得不可开交,都以为自己可以掐住对方的七寸,其实可以真正一招让它们毙命的IT业的大佬微软。360与腾讯只不过是在微软的windows舞台上撕咬而已。如果微软也像腾讯一样脱光了来打斗,一脚就可以把QQ和360踢下台去。这就是即使某一天腾讯收购了WPS OFFICE ,腾讯也绝不敢逼迫用户在MS OFFICE 与WPS OFFICE 中二选一的原因。因为微软只需要对WINDOWS 操作系统和IE 作简单的控制和处理,QQ就很可能经常无法正常运行,腾讯的网站也总是经常无法访问。腾讯离死期也就不远了。腾讯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不露痕迹地曲意逢迎,对微软示好。在腾讯的新闻和跟帖中,关于微软的负面信息非常少,正面的宣传报道则是既多又突出醒目。只是广大网民既不是官也不是微软,所以做出了“二选一”的艰难决定。

3.忽视网络的力量

2010年10月28日零点左右推出到晚上8时许,360的主题声明上已有网友评论118261条,平均每分钟246条回复。据360有关人士介绍,该弹窗声明一经推出,短时间内就收到了用户评论5万条,“凌晨1点到两点半回复最猛烈,达到了每秒接近300回帖的最高峰。

由此可见,在这个Web2.0时代,网络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而恰巧这股力量被360抓住了,而却被腾讯给忽视了,致使360得到了大量的支持,相反腾讯得到的就是一片骂声。这对于腾讯这样一个互联网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在我看来,网络危机公关虽然与一般的危机公关存在不同,或者是网络公关不被人认同,不过既然有它的出现,就一定有对于它的需求,如果好好利用,也是会起到好的效果的。

4.相关法律不完善

“在没有有效司法约束的中国互联网丛林,需要一种像自然界所存在的制衡力量,来把垄断公司作恶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可以忍受的范围。”

腾讯不仅仅是面临与360的矛盾,其实最为人们说诟病的是它的抄袭。从模仿IC 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 IC Q (腾讯Q Q的前身)开始,一直到Q Q秀、腾讯游戏、拍拍网、团购网及财付通等,与同行出奇的相似让业内人始终没停止对腾讯“抄袭”的指责,尽管腾讯一直在否认。某杂志刊登文章《“狗日的”腾讯》认为“抄袭是腾讯遭人恨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的法律很难界定抄袭者所获的利益和被抄袭者的损失,所以尽管是“拿来主义”,也不会受到约束。

盛邦(中国)首席顾问、知名律师于国富说,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过在今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明确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应承担停止侵害等法律责任。同时,将隐私权归为民事权益,“隐私权”与“网络”在同一部法律中出现,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而在中国的网络侵权领域,究竟什么是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侵权责任法中仍无具体界定。不仅如此,中国现有法规界定的侵犯隐私行为都过于笼统。而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先后制定了《Internet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等相关法规,为用户和网络服务商(ISP)提供了清晰可循的隐私权保护原则。所以目前并没有一款防隐私泄露软件能够完全确保信息不泄露,能做的只是努力去降低泄露的可能性。而无论是360还是金山的隐私保护器,都只是一种对隐私保护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治本之道还得寄希望于立法保护。

四.解决的办法

你对彩虹QQ外挂的最终态度令人心寒,伤害了一小部分用户的实际娱乐精神,伤害了大多数用户的对你的信任度。扫描用户硬盘?为什么?你的解释是难以服众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道理不懂吗?互联网网民最忌讳的安全问

题是什么?是隐私,退一步,你为什么不提供可关闭扫描的选项呢?你说你为用户想是防止病毒木马,可是你并不是一流的该类软件供应商,我为什么非要你的附加服务?你把用户当傻瓜?不要为公司的方便收集公司有用的用户信息而挑战网民的最后底线.不要为追求最大利益而使得用户对公司产品在隐私安全方面对产品持怀疑态度,那样将失去用户。关于跳出新闻窗口,你只提供会员可关闭的选项?你的用户绝大多数应该是普通非会员吧?即时通讯软件,是互联网网民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习惯开启不关闭的桌面常态,象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一样,似想如果象微软和杀毒软件也如你那样也久不久自己跳新闻窗口?何况人家是在做类似股票期货和其它正式工作的时候,你不是在干扰用户吗?有时这种干扰是极其讨厌的和误事的。腾讯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态度积极,处理及时

在组织处理危机公关时,无论面对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的事件,企业都应主动承担义务,积极进行处理。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积极是赢得时间、争取主动的心理动力。出现了危机,千万不要相互埋怨,或陷入悲观、消极之中,而应抱着认真负责、乐观向前的态度去处理。此外,就是注意迅速及时,目的在于尽最大的努力控制事态的恶化蔓延,把因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塑或挽回组织原有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腾讯应该在矛盾刚产生的时候,也就是因为“QQ医生”以及“QQ电脑管家”出现那是与360进行私下调解。这个时候双方的矛盾相对较小,协调比较容易。不应该再继续技术上的战争,更不应该把360的谈判果断拒绝。而是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便双方冷静的寻找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及时阻止事态的发展,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应为战争永远没有赢家,即使没有硝烟。

2.诚恳相对,承担责任

真诚是危机公关的前提。处理危机的基本态度是诚恳,对问题是非分明,是自己的责任绝不推诿。在情况尚不明朗时可明确表态:一旦查清责任在组织,一定承担并消除影响,不要感情用事,不尊重事实。组织在危机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批评、责难和压力,无论言辞多么的难以接受,都不可推卸责任,置公众利益于脑后。拒绝、否认、推脱、辩解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冷漠强硬的态度也只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是企业危机更加的严重。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听取意见,才

能挽回影响,度过难关,恢复形象。

在道歉中很多人都人为腾讯是虚伪的道歉,实际的攻击。相对于腾讯,360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道歉就是道歉,诚心诚意,也得到了支持。而腾讯却只是在玩文字游戏。

所以腾讯应该做的是诚心道歉,承担责任。重点对这次事件的受害者广大的用户道歉。正视大众的质疑,诚心回答:

(1)对一些使用付费增值业务的用户造成损失的进行赔偿。

(2)对此次事件中的“二选一”的决定无视用户的使用自由做出道歉,并且收回决定。

(3)向用户承诺今后将以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理念为大众服务,争取大众的支持,消除此次事件带给企业的不良影响。

3.利用权威管理部门和第三方力量

在法律没有定义的情况下,公众的恐惧需要权威证实。自已称赞自已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徒留笑柄,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要自已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公众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腾讯一直忙着“自示清白”,殊不知公众舆论此时是对自己不利的,公众在舆论当中总是习惯自觉的支持“弱者”,反感360一开始就占据了正面舆论和道义的有利战地,还带有“挑战霸权”的正义色彩。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应该及时利用权威管理部门资源,挑动第三方力量参与对公众的沟通工作,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进行有效的沟通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如果做到了这“三诚“,则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在危机面前如果企业服务或产品有可能涉及“错误”,应该及时停止错误行为并勇于承担责任,如果是被冤枉的,在沟通方面应该极力的宣传企业积极发展的愿景、努力向上、发展为用户的正面形象,努力展示企业社会责任,将舆论焦点转向积极的一面配合法律和技术部门的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答媒体记者疑问,发布最新措施。

(2)开通免费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大众疑问,虚心接纳他们的意见。

(3)选择可信度高的信息源,尽快消除公众的信任危机。

(4)统一口径,对外只能发出“一个声音”

媒体选择是企业媒体危机公关的另一个决定成败的细节问题,视事件大小及危机的严重程度,媒体选择也有不同的思路。国际大型企业的抗危机能力一般比国内企业要强,即使危机出现,处理也显得游刃有余。杜邦公司在处理2005年的“特富龙”危机时,就表现出很高的技巧,特别是在媒体选择方面,着实显示了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风采,可谓国内企业学习的典范。

5.最后,针对危机的核心,也就是“抄袭帝、山寨王”和“窥视用户隐私”两点,做出最有诚意的回应。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制造声势,表示今后腾讯将致力于自主创新和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并鼓励、支持本土软件开发事业发展,利用其业界影响力和财力设立鼓励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创新的基金或奖项。

(2)大力推广腾讯提倡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本着“用户至上”的宗旨,对其“山寨”行为进行包装,指出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让用户用上更完善、更便捷的软件。

(3)诚恳的就“扫描用户硬盘”情况向用户致歉,并推广用户的批评是用户对腾讯的最大期望,腾讯将把用户的批评作为自身不断进取的最大动力等理念。

这样可以借危机推广自己“用户至上”理念,并树立自己谦逊、有气度、有志向的形象,是转危为机的策略。

五.小结

纵观腾讯在这次危机公关中的种种策略,表现的不尽人意。先是QQ医生,再是QQ电脑管家,再后来的相互抹黑,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腾讯自己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危机。当事件终于在双方的道歉中结束,但是回过头来,这或许并不是腾讯想要的结果。腾讯不仅要做的更大,更要做的更强,让自己的危机公关愈加成熟,防患于未然,加强危机意识,远离危机,和谐发展!

“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希望在未来的路上腾讯以此为鉴,公平竞争,怀着谦卑之心,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用户,以更开放心态建设下一个十二年的腾讯。互联网行业是高速发展的行业,也是国家大力鼓励的产业,各个互联网公司该依照国家法律和谐发展,而不是相互威胁、相互残害,应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存共发展,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为后盾,大力发展优势所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为国争光,为人民造福。

四.参考文献

刘刚.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冯砚,宋继华.公共关系学:中国商务出版社.2009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中圈软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期

凤凰博报.解读腾讯危机公关失败.2010

环球网.腾讯与奇虎360隐私之争.腾讯QQ最新消息.2010

陈贺新.中国企业危机调查报告.中国乡镇企业.2008

温家宝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5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2005

叶婧.政府危机管理问题探讨. 行政与法.2003

陶学荣,朱旺力.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困境与构建:江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腾讯与360之争的法律思考

腾讯与360之争的法律思考 及市场秩序规范化之我见互联网市场大战之争素来已久,从美国较早的微软扼杀网景,到国内百度与谷歌搜索引擎之争,再到搜狐与新浪为获取奥运新闻独家网络媒体称号而倾囊而出,最后到今年9月27日,360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曝光腾讯QQ聊天软件“窥私”,引爆了360与腾讯客户端之争。直至11月3日,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种让广大网民“二择一”的方式,将矛盾迅速升级,举国上下舆论界一片哗然,3Q大战进入白热化状态。 腾讯与360的混战,不仅仅是引发网络论坛上的口水战,不仅仅是单纯计算机技术上的打击恶意软件,不仅仅是可能带来互联网市场的阵营对立,甚至是重新洗牌,更是反映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让我们从法律角度理性思考,究竟腾讯让广大网民“二择一”是不是侵权?二者不正当竞争为什么如此危害甚巨?究竟是腾讯还是360在滥用市场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又将怎样寻求解决之道? 一关于腾讯是否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认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

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那么腾讯间接强制用户“二选一”,是否侵犯了其用户,特别是付费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呢? 首先,我们应当分析腾讯QQ与其用户之间的关系。据最新版腾讯《软件许可与服务协议》第2.1条:用户可以为非商业目的在单一台终端设备上安装、使用、显示、运行本“软件”。用户不得为商业运营目的安装、使用、运行本“软件”,不可以对该软件或者该软件运行过程中释放到任何计算机终端内存中的数据及该软件运行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数据进行复制、更改、修改、挂接运行或创作任何衍生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插件、外挂或非经授权的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本“软件”和相关系统。 另外,该协议3.5条规定:使用本“软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安全,并遵守本《协议》。对于用户违法或违反本《协议》的使用而引起的一切责任,由用户负全部责任,一概与腾讯及合作单位无关;导致腾讯及合作单位损失的,腾讯及合作单位有权要求用户赔偿,并有权保留相关记录。而且,对于用户违法或违反本《协议》以及违反了利用本软件和QQ帐号访问的腾讯或合作单位的其他服务规定的相关服务条款,腾讯有权视用户的行为性质,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中断使用许可、停止提供服务、限制使用、回收用户QQ帐号、法律追究等措施。对利用QQ帐号进行违法活动、骚扰、欺骗其他用户等行为,腾讯有权回收其帐号。由此带来的包括并不限于用户通信中断、用户资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作者:————————————————————————————————日期:

2007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岁末年初,如果让我们回顾2007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的话,就不难发现:与前几年相比,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更多的企业经历了危机公关之痛。从手机、汽车、IT到食品、服饰、超市等行业,众多企业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公关危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诸多危机公关案例事件中筛选十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全面还原2007年中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现状。(以事件发生先后为序) 1、LG翻新事件 LG翻新事件起源于2006年,在2007年上半年愈演愈烈。2007年1月,在地下翻新工厂遭曝光后,LG声称背后有人敲诈;2月份又有媒体曝光工商局封存5台LG疑似翻新空调,随后LG承认更换部分产品包装;3月,湖南省消费者张洪峰披露了湖南省质量检验协会的鉴定结果,确认“其购买的五台LG空调都是翻新机器”,5月份张洪峰通过博客再次披露了LG空调的质量问题。LG翻新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从LG冰箱翻新、LG空调翻新到LG彩电翻新,不断有新的猛料被曝光,LG品牌一时陷入了空前的品牌危机。 点评:在系列产品的翻新事件被曝光之后,LG方面躲躲闪闪,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广大网友在网络上对LG翻新行为的声讨,其品牌形象与企业声誉大打折扣。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LG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无知与短视。 2、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 是指2010年中国两间大型软件公司奇虎公司和腾讯公司之间互相指责对方不正当竞争的事件。2010年9月,奇虎针对腾讯QQ先后发布了360隐私保护器和360扣扣保镖,并称其可以保护QQ用户的隐私和网络安全。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不能运行QQ软件。 《反垄断法》出台6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11月26日开庭。诉讼双方为国内互联网行业举足轻重的两位大佬,腾讯和奇虎360。 事件同时牵涉到其他奇虎软件与同类软件的纷争,如360安全浏览器与傲游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之间、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与多家杀毒软件之间的纷争。为此,金山、傲游、可牛、百度等软件公司11月5日联合召开发布会,抵制奇虎360并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 之后政府介入此次争斗事件,责令腾讯停止不兼容行为、奇虎召回360扣扣保镖。11月21日腾讯与奇虎两家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对网民的致歉信,也正式结束了此次纠纷事件。2011年4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就腾讯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一审判决,奇虎等三家公司赔偿腾讯公司人民币40万元。 2013年12月4日,腾讯和奇虎360再次在最高人民法院相见,这次不再是互联网反垄断案,而是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这也是3Q大战系列诉讼的最后一场。据了解,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担任审判长;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副厅长王闯、资深法官王艳芳、朱理担任审判员等4位法官参与审理。据了解,上一次最高人民法院5位法官出庭,还要追溯到2008年,由此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一案件的分量。 (一)执法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在这个双方斗争过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执法部门介入调查,至少是没有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以至于纷争愈演愈烈,网民也从最初的“隔岸观火”走到“深受其害”,甚至于可能威胁网络公共安全。然而,无论是《反垄断法》第三十八条: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还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六条: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进行监督检查等法律法规都对执法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可见,执法部门的滞后执法是事件恶性发展的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 (二)统一执法部门,加强执法部门权威 相关法律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和法律责任都有规定,但是具体或者主要由什么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也就造成相关部门有可能相互推诿,使得对规定的具体执行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警醒相关职能部门,促成一个更加明确、具体的执行措施的出台。 (三)加强企业行业组织法律建设,对其地位、作用、职责、处罚等加以明确 在双方争斗过程中,有一个现象不可忽视。10月15日,杀毒软件公司和卡巴斯基参战,指责360软件存在重大安全漏洞;10月27日,百度、腾讯、傲游、金山、可牛五家公司又发出联合声明抵制360。使得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恶性和低劣程度达到极致。同样作为IT 企业,在腾讯和360大战时,百度等企业想到的不是怎样从中斡旋,平息双方矛盾,维护行业信誉,反而是借机指责,激化争斗,以致最终难以收场。再此过程中,行业组织集体“失声”,甚至人们不知道是否由行业组织的存在。可见,企业行业组织协调、约束职能的缺位,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制竞争意识的现象已特别突出。 (四)加强企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设 一般而言,企业责任有三重意思:第一,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第二,为企业员工争取福利;第三,参与慈善等社会责任。但在腾讯与360双方之战中,双方无序竞争,最后甚至“绑架”用户参与,其手段几乎已达到可耻的地步,责任意思丧失。在法治社会,自己的商业信誉受到对手诋毁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诉诸法律武器以正视听。这样既可以达到挫败对手的目的,也可以在舆论上取得优势,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此谓一举两得。但是腾讯于360却是依靠技术采取对抗,通过网络和媒体大打“口水战”,完全没有大企业所应有的理性和气度,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双方的做法正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加强企业法制意识建设迫在眉睫。

浅谈腾讯360之争

浅谈腾讯360之争 摘要:由于市场及利益的冲突,腾讯公司与奇虎360公司展开了一场中国互联网界前所未有的大战,双方用尽各种招数,最终在舆论及政府的参与下暂时和解。本文通过对腾讯公司与360公司之争事件的简单回顾,详细分析这场纷争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将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腾讯 360 纷争互联网 一、引言 最近几天,中国互联网一片硝烟弥漫,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与国内最大的免费杀毒软件公司奇虎360之间激战正酣。 腾讯和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战。 前者本质是基于即时通讯的社交网络,后者主推互联网安全服务。虽然360创始人周鸿祎始终强调两者不是竞争对手,但随着360的壮大,长期独霸桌面端的腾讯也不得不将其视作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并开始布局对阵。 二、事件过程回顾 回顾腾讯与360的PK经历,首先出击的是奇虎360。2010年9月27日,360安全卫士宣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箭头直指腾讯QQ;10月14日,腾讯以360诬蔑腾讯和腾讯产品窥视用户隐私为由,正式起诉奇虎360;10月27日,互联网业内大佬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也是在这天晚上,腾讯和360上演了弹窗大战;10月29日,360推出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工具“扣扣保镖”,该软件工具发布72小时,下载量已破千万;也就在“扣扣保镖”发布的同一天,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1 如果提到当今连小孩子都耳熟能详的脑白金、黄金搭档,那么我们总是要缅怀曾经辉煌一时的三株口服液。崇拜毛泽东“农村包围 城市”思想的吴炳新显然更具战略家的能力,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 力成本优势,开展人海战略,聘用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无成本广告模式”,即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和数张三株口服液 的广告模板,要求他们把“三株口服液”刷在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 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口栏圈和茅厕上。以至于当时每一 个来到乡村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有人烟 的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三株的墙体广告。 三株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中心城市电视台购买了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发拍得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 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在广告传达上,三株也极为大胆和富有创造性 地走出了一条“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三株首创了专 家义诊的行销模式。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株就会聘用一些医 院的医生走上街头开展义诊活动,而其主旨则依然是推销三株口服液。到后期,三株更把这股义诊风刮到了乡镇、农村。据不完全的 统计,三株每年在全国各地起码要举办上万场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 不成功的公关案例分析2 相信大家对沸沸扬扬的“砸奔驰事件”也是熟悉的,我们知道,面对这种危机,作为奔驰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本应该以它出色的危 机公关团队将这个时间逐渐平息并且最大限度的帮助公司挽回形象。但是,我们去没有看到奔驰公司有这样的表现,相反,他们这次的 危机公关还是非常不成功的。

从腾讯和360的纷争看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

目录 1 引言 (1) 2 网络危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1) 2.1 网络危机的概念 (1) 2.2 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 (2) 2.2.1 网络谣言 (2) 2.2.2 病毒及黑客攻击 (2) 2.2.3 一般性事件的升级 (2) 3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形成的网络公关的面临的挑战 (2) 3.1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 (2) 3.1.1 放大效应 (3) 3.1.2 二次传播效应 (3) 3.1.3 负面报道发表频率远高于传统媒体 (3) 3.1.4 可补救:删除新闻或调整位置 (3) 3.1.5 删除后可再发,位置调低了也可以再调高 (4) 3.2 网络时代公关面临新的挑战 (4) 3.2.1 需要更快速的反应 (4) 3.2.2 需要更全面的反应 (4) 3.2.3 需要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4) 3.2.4 需要随时关注新技术和新应用 (5) 4 网络危机的防范 (5) 4.1 设立网络安全专员 (5) 4.2 建立网络危机监测体系。 (6) 4.3 建立、健全网络危机应急预案 (6) 4.4 加强全员网络安全培训 (6) 5 网络危机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7) 5.1 成立以企业高层领导为组长 (7) 5.2 发表企业声明或者道歉 (7) 5.3 采取行动解决根源问题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1 引言 2009年6月20日,作为中国网络媒体登堂入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同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倾听民意、与民互动——超越传统媒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时代的官民沟通方式正在掀开中国互联网政治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我们清晰看到,每种社会组织力量都因网络而逐渐改变了自己同公众沟通的方式,企业也不例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超过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 万人,同比增长56.2% 在2008 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 万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在互联网络世界进行公关宣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传 播力,塑造公关传播主体良好的形象,实现企业利益;有效预防与应对网络的公关危机,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关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关系实践意义也在于此。 2 网络危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2.1 网络危机的概念 网络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或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及不确定性的情境。网络危机及其后果可能会对企业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 股价) 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例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以及最近的腾讯与360之间的纷争等都是网络危机的典型。 2.2 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 2.2.1 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网络上十分常见的对企业具有很强杀伤力的网络危机。造谣者出于娱乐,发泄或者因商业竞争或政治斗争的需要散布网络谣言。例如腾讯与360之间的纷争,腾讯就曾谣言:1、根据“国家权威中心”出具的报告,扣扣保镖可以轻易造成大面积用户掉线。2、声称扣扣保镖令用户备份自己的好友列表、信息,其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全部转到360的云端服务器。3、扣扣保

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摘要】:腾讯360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IT产业的深思,中国IT产业究竟应该如何防止垄断现象的产生,如何才能促进其良性竞争,通过对于国内外其他案例的分析以及纵观整个IT产业的发展,得出必须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与国家的管理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IT现状、反垄断、知识产权 背景: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产品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集成和开发服务,IT管理外包服务等。过去几年里中国IT业可谓风起云涌,几乎在每一个时刻都经历着变革和激烈竞争。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360随即推出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态紧张发展。近日北京市朝阳去人民法院以正式受理腾讯诉讼奇虎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2010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QQ与360已经兼容。 分析问题: 国内外对比 此次的3Q大战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微软扼杀网景的事例。1995年,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兹在价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推出了Windows95,增加了文件管理等多种功能,却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的相关开发。网景看到商机,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很快推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在之后的一年中微软通过开发、兼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推出IE2.0浏览器并且实施免费发放,为了彻底摧毁网景,半年后,微软又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微软利用了windows的垄断地位为用户预装了IE从而让IE后来居上,超过了网景。 而在QQ与360的冲突中,腾讯陈述了自己的理由,请求得到QQ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但它利用的是QQ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强制要求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的霸道行为,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但与腾讯强行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的做法相比,微软的“软件捆绑”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企业危机公关成功与失败案例

对于企业来说,危机公关不可避免,虽然大部分企业在危机公关面前都会出丑,但是也不乏成功案例。具体说到快消品行业,去年的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就是个不错的案例!据说事件后期是知名的危机公关公司关键点公关协助处理的。 7月下旬,一篇发表在天涯论坛的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文,揭发了国内包装水行业龙头——康师傅“用自来水冒充优质水源”的内幕。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深陷“水源门”的康师傅终于扛不住了,于9月2日“公开道歉”,并作出停播广告、更换产品外包装等行动。 然而,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尽管康师傅控股公司的公关部门透露“暂时没收到消费者和采购商可退货的通知”,也不担心包装水产品的销售情况出现长期下滑的惨状,但涉及的水产品在广州市场的销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网上调查显示,八成水民已明确表示“不敢再喝康师傅的水”。 声音 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康师傅 抛开虚假宣传不提 康师傅抱歉“没解释清楚” 从“不作正面答复”到“公开道歉”,康师傅扛了近一个月。记者昨日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获悉,未来数周,康师傅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将前往华南、华东、华中等市场,对当地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 新瓶标删除“优质水源” 9月2日,康师傅在天津举行了面向华北地区知名媒体的“开放日”活动,活动上就其“优质水源”事件首次向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此前,有网友爆料称,曾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探秘,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由腾讯与360之争探讨经济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三十年之后,各种垄断行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大企业也经常面临垄断指控,其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滥用市场竞争优势”)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一种。作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必然是经济生活和法律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腾讯与360之争事件来分析我国实践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并对此分析以及提出一些建议,尝试在认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关市场竞争 一、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网络争端 案例概述:2010年秋天,一场始于互联网软件间的争端事件在中国民众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腾讯和奇虎360两家互联网公司的互相“掐架”不仅引起了双方用户的高度关注,更让全社会都将目光投向这场风波,甚至最后在国家工信部的调停之下双方才达成和解,恢复相互间软件的兼容,但双方在这期间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巨大的非议,许多人对腾讯公司的做法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热议纷纷。 对于腾讯公司和奇虎公司的争端,我们认为从传统的反垄断的角度看来,腾讯公司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取得在相邻市场上支配地位的行为,构成了妨碍性的滥用。但是,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的行为是否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甚至于腾讯本身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都还很难下定论。下面我们先从传统的反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角度,分析腾讯的这种行为,而后再讨论在新经济网络环境下,腾讯这种行为该如何界定。 二、对此争端的法律探讨 (一)从传统的反垄断法角度看待 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

2015年十大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回顾(一) 核心提示: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危机公关,笔者将拿出2015年最有代表性的10个危机案例,与大家深入分析危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案例来自于各行各业,有企业的,有名人的、也有政府的。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大家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以及在危机来临时应对的更加游刃有余。 1、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2015年的5月份,网上出现一段时间,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个男司机在成都街头疯狂殴打一名女司机。大家刚看到那段视频后,什么感受?笔者想大家想到的是愤怒,这个男人怎能这样欺负一个女人,这个男人怎么那么凶残等等. 但大家很快发现,网上的舆论发生了变化。大家转变了愤怒的对象,将矛头指向了女司机,都说打的好,幸好没打死,替我打几下吧等等。男司机被判了8个月后,网上仍然是这种态度,尽管打人的行为是严重触犯刑法的。这里面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人会说,是女司机先有违章,先有过错. 说的没错,女司机确实有过错。被打以后,男司机很快公布了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将完整的过程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大家发现女司机先有违章。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即使女司机先有过错,可不可以不这么被动?就是说,我错了,如果采取危机公关的话,可不可以扭转这被动的局面。这是完全可以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女司机的违章,而是她犯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错误。女司机被打后,送到了医院,在医院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被打,而实质上她知道。公众确认了一个问题,她在撒谎。违章是事实,已经发生了,是改变不了的。能改变的就是应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她的撒谎让性质发生了变化。危机处理,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信任,撒谎是破坏信任的最好的办法一旦别人不信任你时,你说的任何一句话、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将不被信任。网友就很生气,对这个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搜到了很多信息,比如她在四川乐山违章的记录。她的爸爸很快站出来说,那个是我违章的,不是我女儿违章的。大家怎么回应的?谁违章还重要吗,反正都是一家人,一个德性。她的妈妈很快站出来表示,我女儿之所以违章,是因为要赶到一个地方做公益活动。网友很快回应,难道做公益就要违章吗?!可能确实是她爸爸违章的,可能确实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做公益,但在别人都不信任你的情况下,这些事实都不再重要。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男司机的公关行为。他除了公布行车记录仪以外,还在看守所第一时间道歉了。危机处理谁先道歉谁先获得大家的原谅。这时女司机仍然不承认自己的问题,网友就更生气了,甚至她过去开房的记录都被搜了出来,很多网友根据开房的时间,将她每个月的大姨妈时间都算了出来。这是何等的被动与讽刺。后来,女司机道歉了。道歉了又能怎样,道歉了仍然不能挽回舆论上这么被动的局面。最后大家想一想,如果女司机不撒谎,坦诚自己一开始的过错,抢在男司机前面,示弱并第一时间道歉,她的局面会是怎样! 核心提示: 危机公关首要的原则就是速度,速度是关键,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陶喆在曝光后九天才开发布会,应对的速度太慢。 2、陶喆出轨事件台湾歌星陶喆出轨,被媒体曝光,好男人的形象瞬间跌倒谷底。为了挽回形象,陶喆进行了危机公关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可是这些危机公关并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同,反而是“越抹越黑”。陶喆糟糕的危机公关,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其一、应对的速度太慢。危机公关首要的原则就是速度,速度是关键,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下。陶喆在曝光后九天才开发布会,应对的速度太慢. 其二,应对负面事件,召开发布会传什么颜色的衣服合适?色彩学专家认为,颜色代表一个人的忏悔程度,颜色越深,忏悔的程度就越深。当年陈冠希、老虎伍兹应对桃色事件,召开发布会时,穿的都是深色外套。

危机公关的四步法——以腾讯老干妈事件为例

危机公关的四步法——以腾讯老干妈事件为例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公关》 2020年第5期 封智勇 广州森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时下,以自媒体与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尤为迅猛,让很多企业纷纷加大自媒体、 社交媒体平台的企业宣传力度,但不可避免也让很多企业危机四伏,其危机公关难度可想而知。对于新媒体时代,舆论风向稍纵即逝,企业危机公关极为紧迫。前有腾讯老干妈事件,后有钉 钉在线求饶,这些互联网企业不断自嘲卖萌、拼命卖惨营销,甚至还有很多传统企业接二连三 出现翻车,如狗不理、厉家菜等老字号被喷上热搜,这不禁让人陷入深思,企业如何正确地制 定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 一、明晰危机:找准来源,认清位置 危机公关的第一步,是要明晰危机。顾名思义,明晰危机就是要对危机要有全方位把握知晓。具体来说,就是冷静分析危机的来源,以及认清自己所处危机中的位置。找准危机来源, 是危机公关的前提。对于深处危机之中的企业,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更好地化解危机。 腾讯老干妈事件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合同纠纷案件,但极不寻常的是涉事双方的特殊身份,以及剧情反转尺度之大、速度之快,让公众可谓目瞪口呆、脑洞大开,一夜之间,腾讯老干妈 事件就上了热搜,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表面上看是广告合同纠纷官司,其实是对腾讯和老干妈 的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之战,危机公关的攻与防在双方之间不断切换,首先是腾讯起诉,老干 妈如何应对,其次,老干妈发声,剧情反转,腾讯如何化解危机。不管是老干妈还是腾讯,核 心在于找到此次危机源头。 此次事件刚一爆出,普通大众仅凭深圳南山法院的一纸裁定,老干妈合同违约属于既定事实。再加上原告腾讯素有南山必胜客的美誉以及互联网最强法务团队,势必会对老干妈造成极 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对此,老干妈的危机公关极其简单,当天发表声明澄清,老干妈与腾讯从 未有过商业合作,并已报案处理。次日贵州警方发布通告,宣布案件侦破。可以说,老干妈很 好掌握了危机公关处理的黄金24小时法则,不仅使事件还未多次发酵和失控的情况下,就得到及时处理,而且还让该事件对老干妈的负面影响以及给公众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自此,老干 妈乾坤大挪移,成功实现其危机公关的“由防到攻”的大转变。 与此同时,由于事态的反转,明明掌握主动权的腾讯公司反而变得极为被动,一时间让腾 讯成为公众密切关注和质疑的焦点,并深陷舆论旋涡不可自拔。对于腾讯而言,如何分析危机 来源,界定自己在危机中所处的位置,成为腾讯危机公关处理的第一步。对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的危机要尽早洞察及全面感知,同时对自己在危机所处的位置要有足够清晰地认知,为后面的 危机公关打下基础。 二、降低危机等级:尊重事实,主动认错 危机的爆发,不仅能让企业发现自身的短板或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求企业要勇于承担应 有的责任,并对危机进行有效冷处理,快速降低危机等级。因此,尊重事实、主动认错是企业 应有的担当。一般而言,危机公关冷处理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2-7-19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5、百度被黑事件 6、谷歌“关闭门” 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8、雪碧“汞毒门” 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10、丰田汽车召回案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腾讯QQ与360大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大,绝大多数工作都离 不开网络,尤其是腾讯 QQ,数亿人都以此为联系的主要方式;而 360 安全卫士,覆盖了近 75%的网民,用户量超过三亿。此次关于腾讯与 360 之争,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极大的侵害。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一些企业为了自 身的利益,无视消费者的权益,无视法律的规定。同时也反映出,网络的 法治建设的完善,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企业之中由来已久,通过百度公司诉 3721 公 司案件、阿里巴巴诉 360 案件以及金山软件诉 360 案件和“3Q”事件等几起知名案件反映出,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正当竞争和侵权手段的运 用也越来越多样化。 腾讯与 360 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国家法律的挑战。两企业行为 有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嫌疑,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理 应依法参与市场活动,不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或打击竞争者。保护消 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目标,也是行业和企业能够得到发展 的基本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能以违背法律、更不能以违背基 本商业道德的手段,来获取一己之利和一时之利。腾讯公司在装有 360 的电脑上停止运行 QQ 软件,这一行为是利用其垄断地位侵害用户选择权, 构成强迫交易之嫌;而企业出面号召消费者抵制特定企业的商品或服务, 同样超出企业应有的经营者角色,同样构成损害消费者自主消费权的不当 宣传。 腾讯为维护其利益强制要求用户卸载 360,对其进行封杀,其做法违反 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之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 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 者的公平竞争;以及第十二条之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 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腾讯公司凭 借其在网络领域的独占地位,要求用户在腾讯与 360 之间做出选择,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其本意是对 360 的排挤,以求将其封杀,明显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利于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 2 博弈论角度 腾讯与 360 的博弈 从短期来看,假设双方选择不对抗,各自获得的收益为 150,那么整个 社会获得的收益将会是 300;如果一方对抗,另一方不对抗,对抗的一方收益为 200,不对抗的一方收益为-150,全社会的收益为 50;如果双方均选取对抗的措施,两者均会得到-100 的收益,全社会收益则为-200。显然,双方不对抗使社会收益达到了最大化,也符合双方利益,而双方对抗尽管达 到均衡,却是最差的选择。我们都看到,两家企业相互对抗,引发了一场 电脑桌面上的战争。 从长期来看,双方的收益将会发生变化,各自采取的策略也将发生改 变。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在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领域一家独大,在其他各领域也占据较大份额,市场地位难以动摇,而且腾讯也有进 行安全软件的开发——QQ 电脑管家。因此,在长期博弈中采取对抗策略更有利于腾讯。反观 360,尽管其免费的营销策略使其能够迅速扩展杀毒软件

公关案例分析

海底捞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首先事件回顾: 2011年8月22日信报报道《记者卧底"海底捞"·揭秘》,直指骨汤勾兑、产品不承重、偷吃等问题,引起社会轩然大波,一直人类无法阻止的海底捞,终于遇到了一个大坑。 2011年8月22日15:02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关于媒体报道事件的说明》,声明语气诚恳,承认勾兑事实及其他存在的问题,感谢媒体监督,并对勾兑问题进行客观澄清。此微薄被转发 1809,评论690,用户基本接受海底捞的态度。 2011年8月22日16:18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关于食品添加剂公示备案情况的通报》,笔锋更加诚恳,“多年厚爱,诚惶诚恐”之类的词语都用户。 2011年8月23日12:00 海底捞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出《海底捞就顾客和媒体等各界关心问题的说明》就勾兑问题及员工采访问题进行重点解释。 2011年8月23日20:00 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一篇微博,个人认为尤为经典,在这里转载一下:“菜品不称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实不到位,我还要难过地告诉大家我从未真正杜绝这些现象。责任在管理不在青岛店,我不会因此次危机发生后追查责任,我已派心理辅导师到青岛以防该店员工压力太大。对饮料和白味汤底的合法性我给予充分保证,虽不敢承诺每一个单元的农产品都先检验再上桌但责任一定该我承担”。

此篇微博瞬间转发近4000次,评论1500次,在如今遇事自保,互相推诿,丢车保帅的职场中,张勇的敢担当,人情味十足,与当时的高铁事件部分领导的做饭形成鲜明对比。张勇的人格魅力化解掉此次事件80%的危机。 随后,海底捞邀请媒体记者,全程记录骨汤勾兑过程,视频、照片瞬间布满网络,事件就此暂时画上圆满句号。 回顾海底捞事件,只是为了回答lz的问题,成功危机公关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企业,由于产品和服务的不同,所面临的危机各不相同。 1.主动承认错误比解释更加有效。危机触发的时候,解释=狡辩,事实会被理解为歪理。 2.主动放低身段比高高在上更加有效。你越低,对方自我感觉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大人从来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总能包容孩子。 3.主动承担责任比推诿更加有效。“丢帅保车”在现代社会品牌危机时,更加有效。 4.主动透明流程比规避更加有效。看的越清楚,就会更少的猜疑,而且消费者如果猜疑,就不会向好的方向猜疑。比如动车追尾事件,可能当局者觉得有些事情公布会有负面影响,其实你遮遮掩掩,大伙猜测的更加要命。 最后,危机公关没有固定模式,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公关公司存在的必要性,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是做危机公关的根本。 三星Note 7爆炸门:企业应对危机失败的反面教材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时间:2004-04-01 00:00 文字选择:大中小 在2003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着诸多考验和危机,比如SARS、洪水。而作为社会重要的经济体——企业也不能例外,从年头至年尾,公关危机持续不断。面对公关危机,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有的则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其实,危机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引用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先生的一句话:“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 鉴于长期浸淫于“危机公关”课题的跟踪和研究,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2003年发生在中国市场上的包括跨国公司和内资企业具有代表意义的危机公关案例加 以汇集和总结。我们试图通过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因素提炼和分析,并给予评价分值,故而形成本“十大案例”专题。 2003年度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案例一: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 2003年2月,南京的个别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中电通信CECT928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翻译意思是“你好,中国种的狗”,消费者随即向新闻媒体反映。此事经媒体一曝光,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众多此手机的用户准备向厂家讨个说法。 事件发生当日,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解决此事,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随即,中电通信公司发表公开声明:1、我公司(中电通信)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供应商之一,一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绝无伤害国内用户民族尊严的想法与行为;2、CECT 928是我公司2002年8月推出的产品,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强大的功能、时尚的外观、精湛的工艺、合理的价格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Hello Chow”是该手机产品的问候语,意为“你好,可爱的宠物狗”,是该手机人性化的开机界面;3、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购机用户如不喜欢该界面,CECT可提供免费软件升级,并公布了售后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 公关得分:40分 理由及点评: CECT手机“HELLO CHOW”事件出来以后,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调节此事,并在第一时间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这一点表现了中电通信对这个公关危机的重视程度和反应及时性。包括中电通信所发表的公开声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一则非常简单的声明是很难解决问题并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见中电通信对这起公关危机的处理是不到位不成功的。笔者认为,中电通信这

腾讯内部公关手册

腾讯内部公关手册 ((一)如何处理上门负面新闻采访? 案例1:某大腕记者A上午十点采访公司CEO,八点A打电话说来不了了,派根本不熟悉你们公司和行业的B代为采访,结果B来了就是把A的问题读了一遍,CEO很不开心。 马上做啥:与A记者联系,告诉他现场情况,希望由A来完成稿件或对内容把关。后期紧密跟进,提供更多资料。如果开头不够完美,过程的努力也能打磨出一个理想结果。 时光倒流:如果能提前知道出现问题,考虑延期甚至取消,比勉强采访更明智。不管时间多紧,与B记者在采访前进行充分沟通。采访前,告知被采访者相关情况。 案例2:中午接到通知,说有电视台带用户来公司采访用户投诉事宜,且用户情绪激动,已经和保安有言语冲突,电视台正在录像。 马上做啥:向媒介通报此事,并请他赶快到现场。面对媒体和用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降温”。请用户到公司会议室,打开空调,送上水。向用户和媒体了解情况,如无法当场解决,也要表明公司态度。与电视台记者沟通,争取报道中立。当你不得不面对镜头时,必须表现出冷静和真诚。如果沟通不太好,要后续给出书面回复,以便保持统一口径。 时光倒流:发生危机后,第一时间制定统一的对外口径,并将其统发

给客服、公关等相关部门,并通报此事的进展和准备采取的策略。案例3:下班前,你接到记者电话说需要公司的一些数据用于写稿,1小时内截稿。这几个数据之前未公布,内部确认一小时无法完成,直接拒绝,可能会让记者觉得你不愿意配合。 马上做啥:回答:“现在就去问,不过这么短时间不确定能否要到准确的数据,第一时间回复你。”表明态度,也打了“预防针”。放下电话,马上与相关部门问询。实在没结果,在承诺时间内告知记者。即便不能满足媒体,也要让对方看到你的努力和诚意。一旦得到数据,尽管错过截稿时间,也要发给记者,希望对方在将来的报道中选用。 (二)如何防止“会虫” 一个新品发布会,由于媒体到场比较集中,经常有人冒充**报的记者签到并领走了资料和礼品。面对假记者“会虫”,如何识别和防范呢? 如何识别: 1、会虫通常出没于举办活动频繁的五星级酒店和大型活动中心。 2、到场后不马上签到,而是外围观望。或到签到台前,不主动报家门而是查看签到表。 3、对会议资料或礼品的关注度远远高过活动本身。 4、不肯出示名片,或出示的名片明显有复印效果或内容上有明显错误。 如何防范: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213990687.html, 腾讯QQ和360之争始末 作者:沁沁 来源:《市场周刊》2010年第11期 腾讯PK360,“拉锯战”不断升级 影响人数过亿的腾讯与360之间的“拉锯战”,其源头要追溯到2010年的春节前后。当时,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高达近40%。 而真正掀起双方纷争高潮是在今年9月27日,360高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即时通讯软件——腾讯的QQ。腾讯随即发表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10月11日,处于风口浪尖的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详细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同时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把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及公开化。 两天后,腾讯QQ与360之间的“隐私之争”开始转战用户桌面,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360则对外声明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力监督QQ。 10月27日,这场“口水战”升级成五大公司对360的声讨。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一份《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称倡导同行公平竞争、呼呼主管机构介入调查。随即,360给以反击,在一份声明中披露腾讯偷偷扫描用户硬盘的最新证据——“超级黑名单”。10月29日,双方拉锯战进一步升级。360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 止木马盗取QQ帐号以及给QQ加速等功能。对此,腾讯方面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 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安全,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隐私战“变味”,网民不愿“被”代表 一场原本被冠予“保护用户隐私”的互联网之争,却演变成引发民愤。 “对于普通网民而言,我们是否使用“扣扣保镖”是我们的自由,是否讨厌QQ的一些功能 也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可以客观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少网友透过微博等平台,透露出不愿意让腾讯或360在纷争的措辞上代表网民的意愿。也网友直言,“无论是腾讯PK360,或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