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FDI技术外溢_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

FDI技术外溢_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

FDI技术外溢_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
FDI技术外溢_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

第29卷 第1期2008年 1月科 研 管 理

S ci en ce Research M anage m en t Vo.l 29,No .1January , 2008

收稿日期:2005-12.

作者简介:陈钰芬(1973-),女(汉),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

理,统计分析理论与应用。

陈劲(1968-),男(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08)01-008-0122

FD I 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

文献综述

陈钰芬1

,陈 劲

2

(1.浙江工商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35;

2.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 I)通常被认为是先进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重要渠道,而近年来对于FD I 是否能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正日益成为学者们和产业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回顾近年来FD I 对东道国技术外溢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力图对为什么FD I 技术外溢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是不确定的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理解,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FD I ;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F 270 文献标识码:A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资本输出将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伴随跨国公司而来的直接投资已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和先

进技术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吸引外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 以市场换技术 的引资战略,试图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我国国内的技术进步。至2004年底,我国已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621亿美元,从1993年起连续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3年受到SARS 影响,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仍有535 05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流入FD I 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606 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 3%。目前FD I 占中国GDP 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龚雯,2005)。

外商直接投资(FD I)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动力。随着总量规模的扩大,外资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由于对外资及外资技术的过度依赖,中国制造的平面同质性扩张以及大量出口导致的贸易摩擦等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以市场换技术 的战略效果如何?FD I 是否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FD I 战略,国内外的学者们陷入情绪激烈的唇枪笔战之中。

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以后,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和过程对东道国本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外溢效应产生机制是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研究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透彻理解将有助于正确认识外资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将有助于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技术外溢效应的产生,更有效地利用外资,促使和引导FD I 能够有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轨道上来。

第1期陈钰芬,陈 劲:FD 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123

!

1 国内外关于F D 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

国际上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M ac Dougall (1960)在研究FD 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首次把技术外溢效应作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了分析。

F i n d lay(1978)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内生动态化模型,检验了技术差距、外资份额等静态特征对技术扩散的影响。F i n d lay认为FD I可以通过示范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FD I输出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外资公司在当地的资本份额越高,扩散的速度就越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Ro m er,1986)、卢卡斯(Lu cas,1988)等学者提出新增长理论,认为引进外商投资,可以使一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提高,产生正的外部性。众多学者利用各国截面、时序数据或平行数据对 FD I技术外溢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入发达国家的FD I对东道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Caves(1974)、

G l o ber m an(1979)、N adiri(1993)、I m brian i&Rega nati(1997)对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洲国家的检验结果均表明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Branstetter(2001)对美国、日本双向投资检验结果也发现存在显著的双向外溢效应。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FD I技术外溢效应假设检验却难以得到一致性的结论,B lo m stro m&Persson (1983)、B lo m stro m&W o lff(1994)、Kokko (1994)、Kokko,Tansini&Zejan(1996)、S j o hol m (1999)等人分别发现FD I技术外溢效应假设在乌拉圭、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成立;但是B lo m stro m(1986)、Young(1992)、

H addad&H arri son(1993)、Kokko(1994)、Go ldar(1994)、H aksar (1995)、De M ello(1997、1999)、A itken&H arrison (1999)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却不支持FD I技术外溢假设,或者发现FD I的技术外溢效应比较微弱、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对普遍意义上的LDC而言,FD I与技术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非相关的,除了那些出口推动型国家(Balasubra m anya m,Salisu& Sapsford,1996)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国家(Boren

sztei n,De G rego ri o&Lee,1998)以外。

FD I是否带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学者之间也存在不同观点。汤文仙、韩福荣(2000)提出了 技术缺口这一概念,指出中国经济存在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所导致的 技术缺口,外资的引入正是为了弥补我国的 技术缺口。沈坤荣(1999)利用各省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的相关分析,得出FD I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单位可以带来0 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何洁、许罗丹(1999)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方程,得出的结论是: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我国国内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就提高2 3个百分点。江小涓(2002)认为外资经济的贡献体现在对GDP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出口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增强研究与发展能力的贡献等许多重要的方面。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程惠芳(2002)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就FD I对高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三种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FD I能内生技术溢出和技术进步,从而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流入增长对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作用比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作用更明显。但FD I流入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原因与FD I流入规模和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关。

但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FD I的技术外溢持怀疑态度。包群、赖明勇(2002)证实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作用存在较大波动性。王飞(2003)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地区层面上估测FD I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净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在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关税上的减免和优惠的同时,并未形成明显的外溢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没有明显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江小涓和中

!124

!科 研 管 理2008年

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春法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两人在引进FD I是否会带来技术溢出这一关键问题上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按江小涓的观点,FD I进来后就会带来技术进步,这是没有前提的。跨国公司要占领中国市场,自然就会带来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但王春法认为机器设备和技术能力是不一样的。FD I技术溢出并不明显,相反,FD I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挤出的、替代的。同样北京大学的路风教授认为FD I技术能够在全球扩散,但扩散是不平衡的,最大的技术转移发生在美日之间,并没有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高世楫教授强调指出,外资企业在产生技术外溢的同时,还可能同时产生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国内对外资技术的依赖和外资研发机构对国内研发机构的排挤,可能使国内研发能力降低。

关于FDI是否能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究竟外资进入对一国研究开发活动是产生了激励效应、替代效应还是补充效应?是刺激了东道国的技术自立还是强化了东道国的技术依赖?对于这些问题,迄今为止的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一致的结论。

迄今为止国内研究大多局限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经验性检验,激烈的争论往往仅限于是否存在技术外溢效应,FD I的流入是否能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方面。而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技术外溢效应产生的机理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对于我国企业自身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影响认识不够。

实证中对FD I技术外溢效应检验出现不一致的结果,除了研究方法的差异以外,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仅仅从外资企业的角度来考虑FD I 对东道国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实际上技术外溢不是自动产生的,应该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两个角度考察。技术外溢的过程和程度等是由外溢技术的拥有者(跨国公司)和外溢技术的接受者(东道国企业)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N a rula&M ari n,2003)。东道国国内企业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收FD I的技术外溢反过来也必然影响到技术外溢效果,即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外溢效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发达国家的实证检验发现存在着普遍的技术外溢效应,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假设检验却难以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各国吸收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技术外溢效果。

2 技术外溢和吸收能力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不会自动地提高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外溢的效果是与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相联系的。Cohen&Lev i n thal(1989)在分析企业研发作用时首次提出了 吸收能力(ab sor pti v e capac ity)的概念,认为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研发成果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企业研发投入增强了企业对外部技术的吸收、学习、模仿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吸收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子集,企业的技术能力越强,则它对外部技术和知识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不仅仅指简单的模仿,吸收能力包括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调整外部知识和技术使之与内部特有的流程和规程相适应,并产生新知识的能力(Narula&M ari n,2003)。吸收能力是将FD I外溢的技术知识内生化。

N ar u la(2004)指出,东道国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本水平。东道国获得技术外溢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东道国拥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人力资本。Borenszte i n,Grego ri o& Lee(1998)设计了同时包含FD I、人力资本存量H 和FD I与H交叉项等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回归的结果表明,FD I与H交叉项的回归系数远远大于FD I的系数,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关,FD I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FD I流入并不直接导致技术外溢效应,而是受东道国人力资本阈值的影响(thresho ld effect),只有当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经济才能吸收FDI的技术外溢。Xu(2000)对Borensztei n(1998)关于以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 阈值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随着样本的人力资本存量值增加,FD I的

第1期陈钰芬,陈 劲:FD 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125

!

技术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效果比较明显,而欠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就是欠发达国家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吸收跨国公司转移的技术。

3 中国FD I技术外溢效应

下面从吸收能力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技术能力和吸收能力,分析中国FDI技术外溢效应状况。

Chen(1996)从跨国投资外溢效应的作用方向入手,把FD I的外溢效应分为水平联动效应(horizonta l effect)和垂直联动效应(vertica l effect)。他认为水平联动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渠道: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进入和存在,在东道国市场引进竞争,迫使国内同类企业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管理手段;经跨国公司培训的本地工人和管理者逐渐地从跨国公司流入本地企业,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跨国公司通过示范效应加速国内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有助于本国企业效率的提高。纵向联动效应表现为:国内中间产品(或上游产品)供应商为满足跨国公司中间产品质量和标准要求主动学习带来的效率提高;跨国公司直接向本国供应商提供技术和生产方面的培训使生产效率的提高;下游产业通过利用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制造的质量更好或者成本更低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制造时从中获得的效率提高。前面两种情况可称为前向联动,后一种情况可称为后向联动。这里参考Chen(1996)对外溢效应的分类把FDI的外溢效应分为技术传播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依据中国的实际技术能力和吸收能力分析FD I的外溢效应。

3 1 技术传播效应与本地企业吸收能力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相对于本地公司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理论上各国学者普遍认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外溢的潜力,新增长理论(Barro& Sa la-I-M arti n,1995)认为在国际技术外溢过程中,技术外溢效果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成正比。技术差距越大落后国家的模仿回报率越高,落后国家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效应,即存在技术趋同效应。但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外商直接投资都具有相同的技术外溢潜力。FD I带来的大量领先技术将对当地产业价值链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I mbrian i&R eganati(1997)对意大利的检验表明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果与内、外企业技术水平差距成反比,Kokko(1994)、K okko,Tansi n i& Zejan(1996)对墨西哥、乌拉圭的研究也发现,如果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企业,则几乎不存在任何外溢效应。关键原因在于如果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过大,虽然可供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模仿、学习的机会很多,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粘性,大量的技术知识是缄默知识,而不是可以表达的显性知识,只有在经验中才能掌握。内资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吸收、模仿外资企业的技术,导致最后技术外溢效果很小,不能使引进的技术内生化。正如Borensztei n等人(1998)的研究所示,先进技术的引入和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经济增长中的一对孪生要素。只有当东道国达到某种最低人力资本存量(m ini m um t h reshold stock o f hum an capital)的限制之后,FD I 才能比国内投资有更高的生产率。D e M e llo (1999)发现,FDI只对技术领先国的TFP有正向影响;而在技术跟随国,FD I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贡献不仅取决于外资所带来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国内企业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以及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经营并相互作用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一般而言,直接投资所引进的技术必须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相适应,如果之间出现不协调,东道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时一味地考虑高新技术,就会牺牲自身在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不能使引进的技术内生化,从而不利于技术在本国的扩散与转移。

跨国公司作为技术溢出源,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实现技术转移。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不同,决定了其技术外溢的潜力也不同(Narula和M arin,2003)。Ku m ar(1999)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设立相应的R&D机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际上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与当地的技

!126

!科 研 管 理2008年

术能力有关,东道国可获得的工程师数量、当地R&D经费支出、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等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由于我国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技工的缺乏,跨国公司往往把价值增殖链上的重要环节,例如R&D等高级技术活动、关键性中间投入品的生产等技术比较复杂的生产活动大量配置于发达国家,较少在中国进行此类投资,他们仅仅将产业链中最没有附加利润的组装环节放在了中国,看重的就是中国无限供应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当地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本丰裕程度对引入的FD I的质量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地较强的技术能力、丰裕的人力资本供给和完善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对跨国公司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研发活动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诱使跨国公司转移更多的先进技术。而当地企业较强的吸收能力使得FD I外溢技术内生化,产生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往往比发展中国家有更明显的技术转移效应。

3 2 竞争效应与本地企业竞争能力

Caves(1974)发现,如果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东道国的垄断性市场,会打破市场中原有的垄断平衡,本地企业则会在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提高效率。这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一种体现。W ang&B lo m stro m(1992)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内外资企业在相互竞争中的决策机制,他们认为FD I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效果取决于本地企业的行为和能力。在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内资企业不得不投资于学习过程,而对学习过程的投资越大,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越强,将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外资企业为保持原有的利润空间和竞争能力,不得不越多越快地向东道国子公司转移技术,这为本地企业获取技术外溢拓展了新的空间,体现为由于内资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导致了FD I的溢出效应。如此循环形成一种 螺旋式上升的竞争拓展机制,其中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对外溢产生重要影响。Kokko (1994)在一项针对墨西哥制造业的经验研究证中实了W ang&B l o m str o m的研究结论。Kokko指出,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后,会对东道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促使其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迫使国内企业更加重视对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市场主体的有效竞争,在各产业领域形成一种竞争压力,以推动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靠什么来提高呢?必须要有完备的技术力量和拥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力与之相配套。由于跨国公司拥有比国内企业先进很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的进入和存在垄断了东道国原来的竞争市场,排挤了原有的国内企业,降低了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如A it k en和H arrison(1999)指出,跨国公司的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将降低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引起国内企业缩减生产,从而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K okko(1994)也认为,当跨国公司在某国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并且其与本国技术水平差距太大时,没有证据表明此时的FD I对本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任何作用。跨国公司投资,通过并购国内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导致被收购企业的创新活动被削弱,被转移或被关闭,进而削弱当地研发能力,使东道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过分依赖外国,降低东道国技术阶梯,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低价收购或资助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形成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压制,妨碍中国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竞争效应促进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是内外资企业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外资的进入对一国研究开发活动是产生了激励效应还是替代效应,是刺激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还是强化了东道国的技术依赖,其中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

3 3 技术关联效应与本地企业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

技术力量和资本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其生产价值链基本上包括了从R&D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跨国公司与当地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可能对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产生关联效应,促使技术溢出到有垂直联系的企业和服务供应商。一般而言,外资企业产品的关联程度越高,产生知识和技术外溢的可能性也越大。Rodri g uez-C lare (1996)指出当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微弱时,FD I与本国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有许多因素将对技术关联效应产生影响,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在整个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

第1期陈钰芬,陈 劲:FD 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127

!

被认为是影响关联效应的关键因素(Ferrero& M affiol,i2004)。另外跨国公司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也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一些学者认为,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将影响跨国企业进行当地采购的倾向(Rodriguez-C lare,1996;G l a ss &Sagg,i1998;A lfar o&Rodriguez-C lare, 2004)。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的投资绝大多数只从事最终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求保护自己的科技和制造业专门技术,它们与中国本地生产基地整合的速度很慢。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发现,大约一半在华日本制造商所用的零部件中,从中国本地采购的不到20%(戴维!皮林,2004)。由于最终产品的产业关联度很小,而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关键中间产品一般由公司内部筹供,因此对该产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产生关联效应十分有限。这种状况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与跨国投资相关的研究中,东道国的产业与外商投资企业融合度较低,是一个长期被关注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出于全球化生产战略的考虑,在全球领域里配置价值增值链上的各种职能行为,以此挖掘其所有环节上的竞争优势。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合格配套产品的能力较低。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主要来自其母公司,在中国境内也很少进行R&D,中国企业只是其全球生产的一个加工链条。外商投资企业在整个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受当地企业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因此关联效应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是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生产相应配套产品的能力。

以上分析表明,FDI带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可能自动地转移给本地企业,FD I带来的技术流动并不能轻易转化为东道国内生技术能力。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确实是溢出效应产生的有效机制,但必须以国内企业相应的吸收能力为基础,以国内企业相应的技术能力为前提条件。FD I对一国内生技术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取决于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国内技术能力与吸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FD I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强度。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FDI对我国的技术外溢效应比较微弱。外资投入在带来正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

4 结语

从东道国经济自身的吸收能力的新视角去分析考察FD I的技术外溢效应,可以对众多研究工作中得到的不同检验结果给予合理的解释。FD I 的技术外溢不是自动产生的,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不会自动地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FD I技术外溢效果不明显的区域,往往是东道国的吸收能力不强的区域,如当地自身技术水平落后、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匮乏、金融体系不健全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引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于如何建立在自身吸收能力的基础上来制订本国的引资政策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因此,如何从提高本国吸收能力出发,加大国内研发投入,积极培育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国内企业技术能力,才是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带动本国技术进步的根本所在。

许多研究都表明了东道国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果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对于如何准确地度量技术外溢效应、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度量指标的选择和准确定义对研究吸收能力、人力资本和技术外溢关系非常重要,选取不同的度量指标必然导致不同的结论。国际上许多研究都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然而这一指标只能从数量上侧面反映人力资本存量,并不能很好地从质的方面反映人力资本状况,因为不同地区教育质量可能差异较大。对于吸收能力的测度,因为考虑到内部研发投入对吸收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国际上许多研究采用当地企业的研发投入来度量吸收能力,也有学者将多种衡量吸收能力的指标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来进行综合研究,如O lfsdotter(1998)认为不仅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了吸收能力的大小,而且像经济开放度、技术缺口、政府政策、人口增长率、基础设施状况和知识产权保护这类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技术外溢效应的衡量,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存在困难,也是政府和产业界

!128

!科 研 管 理2008年

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现有的文献一般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技术能力的提升(如专利申请数)或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代表,通过考察外资的存在是否提高东道国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率来确定FD I技术外溢的效果。但是这很难将由FD I的技术外溢效应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国内自主研发而获得的技术进步很好地分离,只能借助于新古典生产函数模型测算FD I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准确计算技术外溢效应。从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出发对FD I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分析,依赖吸收能力将 技术外溢效应给予内生化,结合新增长理论对吸收能力、技术外溢效应建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A i tken, B.J.&H arris on A.,(1999).D o do m esti c fi r m s

b enefit from f orei gn i nvest m en t?Evidence fro m V enez uela

[J],Am erci an E cono m ic Revie w,89,605-618.

[2] A lfaro,L.&Rod r guez-C l are,A.,(2004),M u lti nati on

a l s and Li nkages:An Em p i rical Investi gati on.Soci ety f or E

cono m i c Dyna m i cs[C],2004M eeti ng Papers,145.

[3] Balasubra m anya m,V.N.,Salis u,M.and Sap sf ord,D.,

(1996).Fore i gn D irect Invest m en t and G ro w t h i n EP and IS

Coun tri es[J],The E cono m ic J ourna,l106,92-105.

[4] Barro,R.&Sala-I-M arti n,X.,(1995).Technol og i cal

Diffus i on,C onvergence,and Grow t h[C],NBER W orking

Paper,No.151,J un.

[5] B l o m stro m,M.&Pers son,H,(1983).Forei gn Invest m ent

and Sp illover E ffi ciency i n an U nd erdeveloped E cono m y:E vi

den ce fro m t h e M exican M anufacturi ng Indus try[J],W orl d

Devel opm en t,11(6),493-501.

[6] B lo m stro m,M.(1986),Forei gn Invest m ent and Produ cti ve

E ffici en cy:The Case ofM ex i co[J],Journa l of I ndu stri al E

cono m i cs,15,97-110.

[7] B lo m stro m,M.&W olf,f E.N.,(1994).M u ltinati onalCor

porati ons and Produ cti vit y Convergen ce i n M ex i co[C],

NBER W ork i ng Pap er3141,C a mb ri dge,M assachusetts,Au

gust.

[8] B l o m stro m,M.&S j ohol m,F.,(1999).Techn ol ogy tran s

fer and s p ill overs:Does l ocal partici pation w it h mu ltinati onal s

m atter?[J],Eu ropean E cono m i c R evi ew,43,915-923. [9] Boren ztei n, E.,J.D e Gregori o,and J.W.Lee,1998.H o w

does Foreign Invest m ent Affect E cono m i c G ro w th?[J],J our

nal of In ternati onal E cono m i cs,45:115-135.

[10] B rans t etter,L.G.,(2001).AreKn o w ledge Sp illovers In t er

nati onal or In tranati onal i n S cop e?M icroecono m etri c E vi den ce

fro m Japan and t h eUn ited States[J],Jou r n alof Internati on al

E cono m i cs,53,53-79.

[11] Caves,R.E.,(1974),M u lti nationati onal F i r m s,C o m peti

tion and Producti v i ty i n H ost coun try M arkets[J],E cono m i

ca,41,176-193.

[12] Chen,E d w ard K.Y.,(1996),Transnati onal Corporati ons

and Techno l ogy Tran sfer to Devel opi ng Coun tri es[C],i n

UNCTAD.Tran s nati onal Corporati ons and W orld Devel op

m en t,181-214.

[13] Coh en,W.and D.Lev i nthal(1989),Innovati on and l earn

i ng:The t w o f aces of R&D[J],E con o m ic Journ a,l99,

569-596.

[14] D e M ello,Lu i z.R.Jr.(1997).Forei gn D irect Invest m ent i n

Devel op i ng C ountries and G ro w th:A Selecti ve Su rvey[J],

The Journ al ofDevelopm ent S t ud ies,34(1),1-34.

[15] De M ello,Lu iz.R.Jr.(1999).Forei gn D i rect Invest ment-

led Grow th:Evidence fro m T i m e Seri es and PanelData[C],

Ox f ord E cono m ic Papers,51(1),133-151.

[16] Driffiel d,N.,&Love,J.H.(2002).Does t h eM otivati on

for Forei gn D irect Inves t m ent A ffect Producti v i ty Sp illovers to

t h e Do m es tic S ect or?[C],A st on Bus i ness S chool Research

Instit u t e,W ork i ng pap er,0202,M arch.

[17] Ferrero,L.&M affi ol,i A.,(2004),Th e Interacti on be

t w een Forei gn D i rect Invest m en t and Sm all and M ed i um-

sized En terp ri ses i n Lati n Am erica and t h eC ari bbean:A Look

at Reg i onal I nnovati on Syste m s[C],W or k i ng paper seri es,

N o.6A.

[18] F i nd l ay R.(1978),Rel ati ve B ackw ardness,D irect Fore i gn

Invest m en t and t h e Transfer ofTechnol ogy:a si m p l e dyna m ic

M odel[J],Quarterl y Journal ofE conom ics,92,1-16. [19] G lass, A.&S agg,i K.(1998).In tern ati 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 he techno l ogy gap[J],Journa lof developm ent

E cono m i cs,55,369-398.

[20] G lob e m an,S.,(1979),Foreign D irect In vest m en t and

Sp ill overs E ffici ency B en efits in Canad i an M anu f act u ri ng In

dus tri es[J],Canadian Journa l ofE conom ics,12,42-56.

[21] H addad,M.and H arris on,A.(1993).A re there pos i ti ve

s p illovers fro m d irect d i rect f ore i gn i nvest m ent?[J],Jou r n al

of Devel op m en t Econo m i cs,42(1),51-74.

[22] I mb ri an,i C.,and Reganati F.(1997).In ternati onal E ffi

ci en cy Sp ill overs i n to t he Itali an M anu f acturi ng Sector.Eng

lis h Summary[J],E conom ia Internazi on al e,50,583-595.

[23] Kokko.A.,(1994).Technology M arket Charact eristics and

s p illovers[J],Jou rna l of D evelopm en t E conom i cs,43,

279-293.

[24] Kokko.A.,Tansi n i R.and Zejan,M.(1996).LocalT ech

nological C apab ility and Productivit y Spill overs fro m FDI i n

t h eU rugu ayan M anu f act u ri ng S ect or[J],Journa lof Devel op

m en t S t ud i es,32(4),602-611.

[25] L i u,X.H.,W ang,C.G.,(2003).Does f oreign i nvest m ent

第1期陈钰芬,陈 劲:FD 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关系的文献综述!129

!

facili tate technological p rogress?Ev i dence fro m Ch i n ese i n

dus tri es[J],R esearch Poli cy,32,945-953.

[26] Lu cas,R.E.,(1988),On the M echan ics of E cono m i c De

vel op m en t[J],J ournalM onetary E cono m ic.22,342-369.

[27] N ad i r,i I.M.,(1993).Innovati on s and T echnol ogical Sp ill

overs[C],NBER W ork i ng Paper,N.4423.

[28] N aru la,R.&M ari n,A.(2003).FDI spill overs,ab s orpti ve

capacities and hum an cap i tal devel op m en t:E vi den ce fro m A r

gen ti na[C],M ER I T Research M e m orandu m seri es,16.

[29] N aru la,R.,(2004).Understand i ng Absorpti ve Capacities

i n an Innovati on S yste m s C ontext:Conquen ces for E cono m

ic and Em p l oy m en tG ro w t h[C],M ER I T Res earch M enoran

dum series,003.

[30] O lof sdotter K.,(1998).Foreign D i rect Invest m en t,C ountry

Capab ilities and Econo m ic G ro w th,W elt w irtschaftli ches A r

ch i v[J],134(3),534-547.

[31] Ro m er,P.M,(1986).Increasing Ret u rns and Long Run

Gro w t h[J],Jou rnal of Politi cal E con o m y,194(5),

1003-1034.

[32] Rodri gu ez-C lare, A.,(1996).M u l ti nati onals,L i nkages,

and E cono m ic Developm ent[J],Am erican Econo m i c Re

v i e w,86(4),852-873.

[33] S j ohol m,F.,(1999).Producti vit y Grow t h i n Indones i a:The

Rol e ofReg i onal Character i sti cs and Forei gn D i rect Invest m ent

[J],E cono m i c Devel op m en t and Cu lt u ral Change.47(3),

559-584.

[34] W ang,J.&B l o m stro m,M.,(1992).Forei gn i nvest m 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A s i m p lem odel[J],E urop ean E co

no m ic Revie w,36,137-155.

[35] Xu,B.,(2000).M u lti n ati on al en terp ri ses,technology d if

f u si on,and h ost country produ cti v i ty grow th[J],Jou rnal of

Devel opm en tE conom ics.62,477-493.

[36] Y oung,A.,(1992).A T al e ofTw o C ities:Fact or Accumu

lati on and Technology Ch ange i n H ong K ong and S i ngapore

(C),NBER M acroecono m i cs Annua.l M I T P ress,13-54.

[37] 陈飞翔,郭英.关于人力资本和FDI技术外溢关系的文献

综述[J].财贸研究.2005(1):17-23.

[38] 程惠芳.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

研究.2002(10):71-78.

[39] 戴维!皮林(Dav i d P illi ng),亚历山德拉!哈尼(A l exand ra

H arney).日本公司在中国慢半拍[N].英国金融时报,

2004-04-01.

[40] 龚雯.利用外资5621亿美元专家称不会危及我经济安全

[N].人民日报,2005-01-28.

[41] 郭虹.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国际问题论坛观点综述

[J].国际经济评论,2004(2):5-8.

[42] 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

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1999(2):16-21.

[43] 江小涓.内资不能替代外资[J].国际贸易,2000(3):

4-8.

[44]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

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4-14.

[45] 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

1999(1):22-34.

[46] 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

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

学,2001(5):82-93.

[47] 赖明勇,包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J].经济评论,2002(6):63-66,71.

[48] 汤文仙,韩福荣.三缺口模型:对双缺口模型的修正[J].

当代经济科学,2000,22(5):36-40.

[49] 王春法.FD 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J].国际经济评论,

2004(2):19-22.

[50] 王飞.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吗?

[J].世界经济研究,2003(4):39-44.

[51] 王晓玲.反思FD I[J].商务周刊,2004(4):60-63.

L it erature revie w on FD I technologica l spillovers,absor ptive capacit y,and hu m an capital

Chen Yufen,Chen Ji n

(1.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 athe m atics,Zh ejiang G ongshuang Un i versity,H angzhou310035,Ch i na;

2.Schoo l of Pub lic Adm i n istration,Zh ejiang Un iver sity,H angzhou310027,Ch ina)

Abstrac t:FD I has been traditionall y considered as an i m po rtant channe l i n the diffusi on of advanced techno l ogy.W het her it can br i ng the technology advance m ent for Ch i na?Th i s is t he po i nt at issue i n recentl y years.The particular attenti on is pa i d to the ro le o f absorpti ve capacity and hu man capita l on FD I techno log ical s p ill overs based on the i nternational resea rch res u lts of FD I spill o vers.A pre li m i na ry understandi ng o fwhy FD I spillovers re m a i n somewhat a mb i guous in developi ng countr i es is provided.T he pros pect and d i recti ons of f urther research on t he FD I spillovers co mb i n i ng the research act ua lity i n Ch i nese acade m ic circles are g i ven. K ey word s:FD I;techno log ica l spill overs;absorptive capacity;hu m an capita l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借鉴思考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维护与激励组织内人力资源。简而言之,最优的人力资源可以用最少的人办最大的事,其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长处,人力资本不断升值的过程。而人才差异化管理就是根据个体不同的知识经验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进而为顺利实施组织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种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自然要研究人性,即人的本性。那么,如何认识人的本性,就成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人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持不同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结合所写内容并参考有关书目明确了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人才差异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在我国,相关的人才差异化研究与德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重点介绍有关国外的激励理论研究,像我们所熟知的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 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和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等等,对于不同的人才,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 1.1、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是在前人莫瑞的研究下,进一步发展了其研究,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阐释,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其主导需要,该理论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探究人的激励和人的行为,有力的说明了人不但有经济上的物质上的需求,更有来自社会和精神上等方面的需求,给予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以启示。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此之前,费雪在1906年发表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与舒尔茨同时代及以后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贝克尔、明赛尔、丹尼森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重重阻力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贝克尔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的缺陷,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贝克尔学术研究特点在于他把表面上与经济学无关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运用经济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爱德华丹尼森对舒尔茨论证的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了修正,他将经济增长的余数分解为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改善,知识应用上的延时效应以及资本和劳动力质量本身的提高等等,从而论证了1929至1957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率应是23%,而不是舒尔茨所讲的33%。 雅各布明赛尔首次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并给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从而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另一个分支,同时他还研究了在职培训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贡献。 总之,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把它运用到微观企业层次中,特别是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会起到预防国有资产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激励企业员工,最终会形成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交易成本测度研究综述

交易成本测度研究综述 引言 不同数量的交易成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即它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市场形成和有效运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量化交易成本对研究制度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交易成本深入分析的过程是对各行业和经济整体运行态势的“定制”说明的发展,它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以一种更实际的方式与现实相结合。交易成本本身是一个开放概念,不同角度的分析各有偏颇,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合宜的定义及有效的变量对其进行描述。这可能会产生选定的理论变量与使用定义之间的偏离,实际使用的数据与替代变量之间的偏离,影响了测度结果的有效性和解释能力。本文将从交易成本的直接测度、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下交易成本对个人决策和企业决策的影响、公共政策中的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展开文献梳理和展望。 交易成本的直接测度 (一)交易成本的宏观经济学测度 理想情况下要对交易成本进行精确测度,就需要对每项市场交易进行逐一检验并对各种相关成本进行分离,但这种做法显然不具备可行性。因此,Wallis and North(1986)在其对美国经济1870-1970年间交易成本测度的开创性研究中,采取将市场交易进行逐步分解的方式,直至获得他们认为是交易成本的部分。他们首先将市场交易活动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根据是否参与市场交换划分为交易部门和非交易部门,同时进一步区分了转换费用和交易费用。虽然他们是按照传统的经济学做法考虑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但在实际测度中仅用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来最终表示交易成本的量,即以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提供交易性服务的员工工资额作为交易成本的量,并通过GNP的调整来进行纵向比较。对每一笔市场交易进行成本分离和测度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而对整体市场交易部门的规模进行估算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他们的结论显示在这100年间,美国的交易成本/GNP增长了将近一倍,交易部门的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扩大。 沿着Wallis and North(1986)的思路,Dollery and Leong(1998),Ghertman (1998),Dagnino-Pastore and Farina (1999),Van Dalen and Van Vuuren(2005),缪仁炳、陈志昂(2002)对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阿根廷、荷兰、中国等国的交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及卢现祥、李小平(2008)从三大产业角度的测度,笪凤媛、张卫东(2009a)对中国非市场交易费用变化的估算,得到了相似的结论。除了对宏观层面上的此类交易成本的测度,学者们还对行业层次的交易成本进行了研究。如Merkert(2010)进一步结合Dietrich(2003)对企业员工成本生产和交易因素的分类,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top-down approach)对英国的铁路运输企业中的交易成本进行估算;Merkert and Cowie(2012)运用Merkert(2012)相似的方法,又对英国铁路、公交以及航空公司的交易部门的交易成本进行了测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跨国公司可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瓶颈问题大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方式、影响以及我国应有之对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跨国公司,技术控制,文献综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急需引进国外大量的人才、管理和技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技术优势是其获得垄断地位或竞争优势的关键,为保持其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他们会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技术垄断控制与控制,防止技术的过度扩散,充分发挥其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回报。不可否认,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跨国公司对华的技术控制所带来的长久的恶劣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手段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的手段可以体现在技术转让、专利战略、设立研发中心这三个方面。 技术转让方面,跨国公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由母公司向国外子公司进行技术转让;2、公司通过技术许可贸易向外转让技术;3、公司向合资经营企业转让技术。 在专利方面,目前跨国公司掌握了世界上80%左右的专利权,基本上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在发达国家,大约有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被这些国家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所控制。2004 年王新华在《跨国公司专利战略分析与应对策略构建》中认为, 跨国公司专利战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 获取尽可能多的基本专利; (2) 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 (3) 专利战略与经营战略相互配合, 为公司市场战略目标服务; (4) 技术标准与专利相结合, 保持垄断性优势。 研发中心的设立近年来呈现出两个特点——数量的急剧上升与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04年6月,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到2004年底达到700多家,而2003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数才400多家,2004年1-9月就新增研发中心298家,同比增长48.2%。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行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刘玉哲1140500155 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 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舒尔茨对1929-1957 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 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 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很高。所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更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复苏或发展。 2、应该注重人的素质,更多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体。 对一个社会来说,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与较高的公民素质。关于德、日两国的经济复苏,舒尔茨认为战争虽然破坏了两国的物质 基础,但没有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其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与美国经济科技的迅 速发展,正是因为德、日、美三国在战后仍重视教育,储备了充裕的人力资本,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高技术 水平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 体。 关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站着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了人力资本对社会

关于工资决定理论的文献综述

中一些重要的工资理论,取长补短,对于研究和制定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西方经济学派的工资理论 (1)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理论 在早期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已经开始论述到有关工资的一些问题。虽然他们的论述末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为以后的工资理论研究莫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他认为,工资是财产所有者与劳动者相分离的情况下,作为非财产所有者的劳动者的报酬。因此,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财产所有者即雇主与劳动者的力量的对比。对于影响工资增长的因素,他认为主要是由于每年增加的就业机会,即对劳动者的需求大于劳动者的供给,导致雇主们竞相出高价雇佣劳动者。而对于劳动者需求,他认为必定随着预定用来支付劳动工资的资金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资金的增加是因为生产扩大和国民财富增加的缘故。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维持生存工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把工资和生活资料的价值联系起来,认为工资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维持生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格,市场价格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确定的实际支付的价格。他们进而从不同的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这两种价格的主要因素。这一理论存在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工资基金所占的比例和劳动力数量是随时都在发生波动的,而且在现实生产活动中,工资不仅可以从资本中支付,还可以从现实生产中支付,这样,工资就可以通过生产的增长而增长。 (2)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性工资理论 ①边际生产力薪酬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J·B·Clark,1847-1938)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创立了边际生产力薪酬理论。他运用边际生产力来解释薪酬水平,即薪酬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即雇主雇佣的最后那个单位的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等于付给该工人的薪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雇主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劳动者的边际产量,即雇佣工人而增加的总产量决定。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劳动边际产品价值不等于劳动边际产品收益,雇主将雇佣工人直到劳动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为止。 这一理论是以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理想假设为前提的。但现实育兄并非如此,企业中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工人的边际劳动生产力难以计算。所以,工资并不决定于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围绕着边际生产力摆动。建立起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本质联系,开创了工资问题研究的新时代。 ②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集体谈判工资论是工会发展的产物。所谓集体谈判,就是以工人集团、即工会为一方,以雇主或雇主集团为另一方进行的劳资谈判。从18世纪以来,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一些早期经济学家,一直就注意过集体谈判在工资决定上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工会势力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增长,因此,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引起了高度关注,集体谈判工资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对集体谈判工资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有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英国经济学家莫里斯·多布、美国经济学家N·W·张伯伦、A·李斯(AlbertRees,1921-)等。

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

学习使人进步 关于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 【摘要】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1676年的英国,我国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文从中外的研究现状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国外;国内 1.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1676年的英国,其创始人为威廉·配第,其最早在战争中人类生命的伤亡和实物及武器的损失进行比较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学术上普遍认为,这 是最早的严谨的运用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的人力资本思想萌芽。除此之外,威廉·配第在进行生 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创造价值中,将人的能力首次列为和劳动力、物质资本、土地并列的 四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在进行国家与国家实力的比较研究中,将瘟疫和战争对人口死亡和人口 迁徙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威廉·配第并首次运用“生产成本法”对英国人口的经济价值进 行了估算。估算的结果是:英国人的平均价值是80英镑,这个平均结果包括儿童、老人、男 人和女人整体社会成员的平均值,其中儿童是成年人价值的一半。古典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者和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其于1776年出版了其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并对分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决定性影响涉及了人力资本价值确定。斯密指出,作为一种具有生 产性的资本的人得知识、经验和才能对社会生产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斯密将固定成本定义为 不需要经过流通,不需要更换主人就能够提供给投资者收入或利润的那部分资本,并认为在 学习中的投资是:在学习中投入费去的资本,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并能够得到偿还,赚 取利润的那部分投资在学习中的资本。 2.亚当·斯密之后的学者,少数的经济学家继承了他的思想,如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他提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的源泉。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也是提出人力资本思想萌芽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花费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费用总和称为“累积资本”,受过教育与培 训的人的工作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还包括培训时所垫付的资本的利息,因为 教育培训是资本,特别是萨伊还明确提出了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重磅】文献综述3000字

文献综述 ——成都沁和布业有限公司融资租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持续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以融资为主线,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兼顾金融与贸易的新型金融模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中小企业广泛使用融资租赁,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小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52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开创了现代租赁的先河。20世纪70年代末融资租赁业开始高速成长,自此,租赁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继信贷之后的第二大企业融资渠道。美国在融资租赁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整体研究状况和发展规律如下: 第一,国际融资租赁正在受到亲睐:当前,美国融资租赁业有一种向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资本和商品的输出,发达的融资租赁也步入国际技术贸易领域,并不断扩大,在其金融租赁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第二,融资租赁持续高速发展并且租赁服务趋于全面:(1)融资租赁方式多样,直接融资租赁,杠杆融资租赁等;(2)出租物几乎无所不包,从单一设备到整个机器工厂,甚至某个细小零件;(3)服务对象形形色色。 第三,多元化的融资租赁经营被普遍采纳:美国企业在开创多元化经营方式时几乎都考虑到了融资租赁业务。与此同时,融资租赁企业的大批涌现,加剧了融资租赁市场竞争,迫使原有融资租赁企业向其他领域渗透,以保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二、国内研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员工个人资料的录入、职务变动的记录和管理,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将新员工的个人资料输入到数据库中。 (2)可以自动分配员工号,并且设置初始的用户密码。 (3)可根据不通过的方法对员工的资料进行查询、修改。 (4)人事变动的详细记录,包括岗位和部门的调整。 本设计是基于VB和Access2003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使用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便于单位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的分配。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发展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如今大多数公司普遍使用的是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界面友好,支持多平台,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完善,整合数据库的开发,使得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方便用户对数据的更新。开发过程采用瀑布型模式,通过对市场调研、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公共模块设计、主窗体设计以及功能分析、系统测试,最终完成代码的开发。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人力资本管理这发展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正处在一个粗放型人力资源管理到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转型中,更有部分优秀企业已完成这种战略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为MIS),是一个将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并有序地存储,以用于管理和决策,是企业增效的信息系统。它能够使企业更加及时、准确、全面、详实的了解所需的信息数据。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信息数据的进一步加工,能使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

不完全契约及其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92期2010年第18期Serial No.92 No.18,2010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事后再谈判,认为套牢问题源于关系专用性投资(Goldberg ,1976;Klein-Crawford-Alchian ,1978;Williamson ,1975,1985)。之后,不完全契约理论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信息可观察但不可证实和行动事前不可缔约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假设风险中性的买者和卖者在0期缔约,然后在0期与1期之间同时选择投资水平es 和eb ;在1期他们了解自然状态θ=(v ,c );2期以价格P 交易q ∈[0,1]数量的商品,至此合同结束。博弈时序(如下图): 收稿日期: 2010-03-14作者简介:刘爱东(1950-),女,山东聊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管理会计与公司理财、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融资管理、知识产权与国际技术贸易理论研究;谢刚(1977-),男,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新制度经济学、公司金融研究。不完全契约及其治理:一个文献综述 刘爱东,谢刚 (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00) 摘要:不完全契约理论强调了现实中契约的不完全性,注重信息可观察但不可证实和行动事前不可缔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挽救不完全合同效率的办法。以交易互利性为出发点,从控制权配置、逐步投资、声誉投资和连续时间缔约四个方面回顾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并讨论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控制权配置;逐步投资;声誉;连续时间缔约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18-0102-02 不完全契约的博弈时序图 他们从交易获得的效用依赖于买者的价值v 和卖者的生产成本c 。这些效用在缔约时是不确定的,且每一方早期的专用性投资可以影响它。我们假定:v ∈{v L ,v H },其中v L <v H ,且Pr (v H )=e b ,这里买者投资e b 的成本为ψ(e b ), c ∈{c L ,c H },其中c L <c H ,且Pr (c L )=e s ,这里买者投资e s 的成本为φ(e s )。 假定两个投资成本函数是递增的且凸的,它们是沉没成本与事后的交易水平无关。 买者和卖者的事后收益水平分别为:vq-P-ψ(e b )和P-cq-φ(e s )为了简单,假定c H >v H >c L >v L ,如果θ=(v H ,c L ),交易的事后有效率水平为q=1; 否则为0。由于双方被假定是风险中性的,事前效率相当于投资效率;也就是,e s 和e b 一定满足 max e b ,e s {e s e b (v H -c L )-ψ(e b )-φ(e s )} 假定存在一个内解,一阶条件给出一个最优的投资水平e s *和e b *: e *s (v H -c L )=ψ′(e *b )和e * b (v H - c L )=φ′(e *s ) 根据之前的假定,自然状态θ=(v ,c )和投资水平e s 和e b 是不可缔约的,尽管事后θ是可观察的。如果在θ实现和投资水平e s 和e b 沉没之后, 买者和卖者事后签订一份即期合同,均分交易收益,那么在均衡时存在投资不足。在一份即期合同下的投资水平e s 和e b : 12e s s (v H -c L )=ψ′(e s b )和12 e s b (v H - c L )=φ′(e s s )因为自然状态θ事先无法预知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双方当事人不可能签订一份充分状态依赖的完全合同。 一、控制权配置 强调控制权合理配置对专用性投资水平影响的是早期的产权理论(GHM 模型),其基本思路是:如果当事人在签约后进行了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的专用性投资,那么他将面临被对方敲竹杠的风险,这会扭曲投资激励而降低总产出。 102——

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 随着全球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软件产品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企业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在成为我国应用管理软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mphasis on knowledge and talent, busines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s a software product,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it; At the same tim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as an integral part,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agement software marke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in China is becoming the key development areas. Keywords: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综述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综述 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本概念入手,着重介绍以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基础和以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的人力资本测度体系,并试对人力资本测度方法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综述 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需要进行投资,而这种投资行为获取的人力资本流量、存量究竟为多大,这就需要对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进行测度,本文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入手,力图对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做一个综述。 一、人力资本测度的角度 对劳动力要素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的提出,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本概念不同程度的理解也决定了人力资本测度的角度。 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看作是活的资本、投资的结果、能带来收益的资本。作为活的资本,它凝结于劳动者体内,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体能,其中真正反映人力资本质量的是劳动者的智能,人力资本数量即为拥有智能来创造价值的劳动力的数量。但是对这种无形的劳动力智能本身无法进行精确度量。因此测度人力资本一般从两个角度:一是从人力资本的直接投入角度度量,即认为人力资本由投资费用转化而来,没有费用的投入就不会得到,因此对人力资本的计量,是对人力资本投入费用的归集;二是从人力资本的产出的角度度量,认为劳动力拥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可通过生产劳动的转移、交

换、并实现价值的增值而体现,对人力资本贡献的度量实际上也是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测度。 二、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的雏形 应该说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的,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对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研究。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阐述中可以找到有关人力资本测度的基本思想,其劳动与产出的静态分析模型:L=G÷q,其中L为劳动力数量,G为产出,q为劳动生产率,虽然他们不否认劳动者技能的作用,但以经济增长中劳动投入要素为基准的测度模式,人力资本存量等同于劳动力的数量,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测度方法。 具有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的雏形的是经济学家沃尔什、丹尼森。沃尔什于1935年出版了《人力资本观》一书,在该书中,他从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丹尼森在他的劳动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将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投入要素分得比较详细:dG/G=α+β·dK/K+y·dL/L+…+φ·dX/X,式中K、L、…、X为丹尼森对投入的分类,β、γ、…、φ分别为各投入要素的份额,且β+γ+…+φ=1。其中,对劳动投入的细分和测量是丹尼森模式在前人方法基础上的一大进步。他把劳动力构成的各种因素,如就业、工作时间、教育程度、性别和年龄等都考虑在内,并利用各种不同特征的劳动小时收益作为权数对劳动投入进行加权,得出劳动投入指数。丹尼森运用该模式不仅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产资料的提高;从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从以食物、房屋等为主的物质消费向以教育、医疗保健等为主的精神消费转化,这已经可以被视作对人自身的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资本扩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在整个经济和管理的领域内,人力资本理论扩展了“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并不是对人的物化,而是强调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以前,人们认为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物化的生产资料的投入,管理的重点也是在如何让生产资料与劳动的投入更匹配,如何让机器更有效的运转。对于人在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是零星的洒落在一些大师的论述里,如:马克思、亚当·斯密。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则是全面地而且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人在社会财富增长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鸟扎华的范围得到了扩展,资本不再仅仅包括过去的厂房、机器、资金,更包括了人。而且人是生产资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人作为劳动力在质量上是存在差异的。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在人力资本的数量背后,人力资本的质量极大的影响着生产结果和收益。资本是异质的,人力资本尤为突出。 特别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更加显现。有学者提出,过去是“资本雇佣劳动”,而知识经济下是“劳动雇佣资本”。这些思想凸现出人力资本在众多生产要素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最为主导的要素。这些思想与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与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本理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用众多的、具有说服力的资料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要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如贝克尔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人力资本理论让管理者认识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中包含了对学校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既有宏观的分析也有微观的分析。以我们熟知的专业培训为例,人力资本理论中将培训分为了专业培训和一般培训,两类培训的收益是不一样,从而在投资方式上也存在差别。 这些分析框架和相关的研究结论为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宏观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到各个企业自己的职工培训,都是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水平还较低,人力资本投资还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J·海克曼在《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提出,中国当前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很低的。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与实物投资之间的不平衡降低了实物投资的回报水平。’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及范围。学校教育、在职,海克曼著.曾湘泉等译.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4页. 276 October 2013 日尺兰阵 35 化人力成本为人力资本 文j喻德武 什么是人力成本,什么是人力资本,这个界限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贡献的测度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贡献的测度 王文颖 摘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且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测度人力资本及其对CDP贡献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国家或地区为测度对象,能够进行国际或区域比较。 关键词:人力资本贡献测度 当我们在经济领域用统计数据测度一些理论概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理论概念与统计数据间只是部分吻合,理论上清晰的界限在实际中却很难界定。因而本文仅期望尽可能周全地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比较合理和较为接近实际的测度方法。 一测度的前提 (一)以“资本”为纽带 人力资本理论以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报酬或收益为主线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三者的关系见图1。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生产能力——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那些能够提高人们的技能,增加人们的知识,改善人们的健康的投资。投资报酬或收益则是人力资本投资与可观察的收入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增大了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增大最终体现为收益增加。显然,“资本”概念贯穿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 图1 投资与回报 通常我们讨论生产要素中的资本,多指物质资本。其物质形态,诸如厂房、机器、原材料等为资本品——物质形态的资本;资本品价值之和为资本——价值形态的资本。在人力资本这个范畴下,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是资本品,各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其价值表现,加总起来为资本。 将人力或人们的生产能力转化为价值形态的资本,运用资本理论的原理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是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新的分析思路。按图1所示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分析架构:一是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测度生产能力,然后确定生产能力与收益的关系;二是直接测度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前者从理论上讲更为合理,但生产能力难以量化。为此,我们将采

第一章 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第一章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研究对象:研究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在国际间转移的全过程。 研究目的:促进我国的技术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重要性:缩小差距;赶超先进。 一﹑技术(technology) (一)技术的概念 1﹑制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 2﹑采用一种工艺的系统知识; 3﹑设计﹑安装﹑开办﹑维修﹑管理工商企业的系统知识。 (二)技术的特点: 1. 技术是特殊的知识 ﹡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技术-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 2. 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产品 3. 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使用的不灭性 ﹡所有权的垄断性 ﹡价值的时效性 ﹡交易的不彻底性 (三)技术的分类: ⒈按技术的所有权状况分 ﹡公有技术 ﹡私有技术 ⒉按技术的法律状态分 ﹡工业产权技术 ﹡非工业产权技术 ⒊按技术的表现形态分 ﹡软件技术:表现在纸面上和体现在头脑中的技术(活件技术)。 ﹡硬件技术:指机器设备﹑测试仪器等,作为软件技术实施手段的有形物。 ⒋按技术的来源分 ﹡经验性技术 ﹡科学性技术 ⒌按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角色分 ﹡核心技术 ﹡一般技术 ⒍按技术的适用范围分 ﹡专门技术 ﹡通用技术 ⒎按技术的发展程度和预示作用分 ﹡现有技术 ﹡未来技术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企业之间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地处不同国家的企业﹑团体或个人之间,依照一般商业条件转让或许可技术的行为。 (二)国际技术转移的分类 ⒈按转移的方向分(Ⅰ) 垂直型技术转移:由技术水平高的国家转移到技术水平低的国家 水平型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相同或近似的国家间的技术转让 ⒈按转移的方向分(Ⅱ) 技术出口国技术进口国 基础研究成果①基础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成果②应用研究成果 开发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 ①表示水平型技术转移(直线) ②表示垂直型技术转移(斜线) ⒉按技术转移的效果分 A B 简单技术转移:B照搬照套 吸收型技术转移:B创新提高 ⒊按技术转移的途径分 无偿的技术转移 有偿的技术转移 (三)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 ①技术贸易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②技术贸易加速了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的进程。 2. 区别: ①贸易标的不同 商品贸易标的-有形(所有权发生转移) 技术贸易标的-无形(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②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 国际技术贸易:同行 国际商品贸易:非同行 ③政府干预强度不同: 国际技术贸易-普遍存在政府干预 国际货物贸易-较少政府干预

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英文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英文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的动因,以及如何实现及维持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与多马两位经济学家将凯恩斯所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动态化,推导出了长期增长的均衡路径,即人们所熟知的“刃峰上的增长”。1956年,索洛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建立了著名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假设资本和劳动可以完全替代,得到了稳定的持续增长路径。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没有解释经济持续增长问题。为此,罗默和卢卡斯等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研发因素和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开创了内生增长理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教育、研究、人力资本等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梳理20世纪中期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对前人研究的梳理:理论流派 在人们为增加未来收入而放弃消费的意义上,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是一种投资。由于劳动者通过教育对自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对不同的劳动者来说,一小时劳动投入的产出并不相同。教育提高了未来的劳动生产力和未来收入,因此可以被看作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由人来体现。这一思想在Adam Smith 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已经出现,按照Adam Smith的见解,创造专业化的工人,被认为需要使用稀缺

性的投入,通常是教育或学习。在《经济学原理》中,Marshall 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优价值的是投资于人的资本。 1962年,Kenneth Arrow发表了《干中学的经济学含义》一文,很快成为关于技术进步、教育和增长内生演进的文献的参照,他将知识与生产率的提高相关联,从而显示出积累机制。后来,Sheshinski(1967)又进一步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他们并没有论及和现实更相关的知识积累机制,即新产品的发现和专业人力资本技能的提高是什么样子。之后的研究大概有一下几个流派。第一是Romer(1990)的内生增长理论,并强调了创意、非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对理解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性。Nelson和Phelps (1966)提供了一种结合人力资本和后进优势考虑技术转让的方法。第二,Mankiw et al.(1992)等人的研究证明,一个简单的新古典模型最多可以解释人均GDP对数中80%的跨国方差,特别是当它包含跨国人力资本投资差异时。第三,Barro和Lee (1993)以及Bils和Klenow(1996),Barro和Lee提供了众多国家的受教育程度样本数据,数据范围十分广泛。Bils和Klenow认为,应当以明瑟工资回归方程一致的方法,将受教育程度纳入模型中。第四,Benhabib和Spiegel(1994),Islam (1995),Pritchett(1996),和Judosn(1996),这些文章以各种方法讨论了涉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难题。在产出增长率对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的简单或多元回归方程中,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均为负。第五,Weitzman(1996)提出,可以用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