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什么是光圈

什么是光圈

什么是光圈
什么是光圈

什么是光圈、主光轴、光心、焦点、物距、像距、景深?

一、什么是光圈?

1、光圈的结构

照相机镜头中间有一通光的孔,一般称为“通光孔径”或称“入射光瞳”俗称“光圈”。光圈是由光圈叶片组成一个可以改变孔径大小的部件,调节镜头的光圈调节环,可以改变光圈孔径的大小。光圈叶片都是用金属薄片组成,光圈叶片一般由一片、两片、三片,最多乃至六、七片组成。(光圈的结构)

2、光圈的功能

照相机镜头有一个光孔,叫“通光孔径”也叫入射光瞳,俗称“光圈”。镜头的通光孔径与通光量以及影像的明亮程度成正比关系。镜头的孔径越大,通过的光线(光通量)越多,在焦平面上影像就越亮。通光孔径与光通量成正比关系。

(1)镜头的有效孔径

所谓镜头的有效孔径实际就是该镜头的最大一级光圈,它是“入射光瞳与焦距之比”,通俗的说法就是:通过镜头前镜片光束的直径与焦距之比。广角镜头例外,因广角镜头前镜片与焦距不成比例的大。鱼眼镜头的前镜片又凸又大,球面弧度很大,不能按此计算。

有效孔径的大小决定焦平面上影像的明暗程度,有效孔径越大,焦平面上的影像就越亮。焦平面上影像的明暗程度与镜头通光孔径的平方(也就是镜头的通光力)成正比关系。摄影镜

头的孔径每增大一倍,射入镜头光束的截面积和光通量就要增大四倍,(通光孔径的透光力

(2)镜头的相对孔径

所谓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各级光圈光通量多少相比较的孔径。镜头的透光力必须由通光孔径和焦距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其中任何单独一项都不能作为衡量镜头通光能力的强弱标准。相对孔径和有效孔径都是用“f”表示的,光圈的孔径越大,f数值越小。这是因为通光孔径与焦距之比的缘故。例如:50mm焦距镜头,f 4的光圈,那就是说在50mm的长度中有4个f 4的光圈,(50÷4=12.5),f 4光圈的直径是12.5mm。同样是50mm焦距镜头,使用的是f 16的光圈,这样在50mm的长度中就有16个f 16的光圈直径的长度。(50÷16=3.125),f 16光圈的直径是3.125mm。由此可见f 4的光圈直径是12.5mm,而f 16的光圈直径是3.1 25mm,f 4的光圈要比f 16的光圈孔径大得多。所以说的f数值越大,光圈的孔径越小。摄影镜头的相对孔径

3、光圈系数的排列

光圈系数的代表符号是“f”,或写成“F”。例如:有效孔径(也就是最大一级光圈)是f 1.4,则写成f/1.4、f:1.4、f=1.4、1:1.4等。

现在生产的照相机基本上都是使用英国制排列的,具体的排列方法:见下图。

光圈的排列方法

光圈系数排列于下:1.4、2.0、2.8、4、5.6、8、11、16、22、32 ……。

光圈每差一级,光孔的面积要差一倍,通光量也差一倍,在摄影实践中,两个相邻的光圈是相差一级曝光量的。

4、光圈的作用

(1)控制和调节镜头的通光量,使感光胶片得到准确的曝光。

(2)根据创作的需要,可以利用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景深。光圈与景深的关系是:光圈小、景深长;光圈大、景深短,光圈与景深成反比例关系。

(3)在拍摄时用小光圈,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镜头残存的某些像差。

二、什么是主光轴?

透镜一般多是由两个以上的凸凹圆形透明体组成,每个透明体均有两个曲率半径和两个球心,连接两个球面的中心就是主光轴。通俗的说法是:通过透镜两侧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所谓曲率半径就是球面的半径,也就是从圆的中心至边缘的长度。见图6。

三、什么是光心?

透镜的主轴有一个特殊点,射入的光线通过这一点时射出,光线不改变原来射入的方向。也就是说射入透镜的光线与射出透镜的光线保持平行,不改变方向,这一特殊点就是透镜的光心。光线折射时总是向厚的一侧折射,凸透镜是中心部位厚,边缘薄,光线只能向中心部位折射,两球面最厚的一点就是中心点,而周围全是薄的,当光线通过这一点时,不能向薄的部位折射,只能直线通过,而不发生折射,这就是光心的通俗解释。

四、什么是前焦点、前焦平面、后焦点、后焦平面?

前焦点就是被摄体所在地,前焦平面就是被摄体在同等距离的平面叫前焦点平面,简称前焦平面;

后焦点就是镜头成像最清晰点,后焦平面就是胶片所在的平面叫后焦点平面,简称后焦平面。

什么是物距、像距?

从被摄体到透镜前节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前焦点距离”,简称为“前焦距”,也就是“物距”。

从透镜的后节点到后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后焦点距离”。简称“后焦距”,也就是“像距”。镜头的焦距是按像距计算和确定的。

焦点、焦平面和焦距图

五、什么是景深?

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焦点只有一个,只有把焦点调到目标上,才能使在焦平面上的感光胶片结成清晰图像。一般情况下被摄景物离镜头有远有近,我们把镜头的焦点到其中的一点上,这一点无疑是清晰的,能在焦平面位置上的感光胶片结成清晰图像的,这清晰点就是焦点。但是,在这清晰点(焦点)的前后各有一段清晰区,焦点的前清晰区叫前景深;焦点的后清晰区叫后景深,这前后景深加起来就是全部景深。

前清晰区的最前点是“景深的前界线”;后清晰区的最后点是“景深的后界线”。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和焦点的关系看来:“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的”,这前后景深的比例是:1∶2,也就是:假如前景深是1米的话,后景深则是2米。这是毫无疑问的,请见下图是把焦点调到5米上,景深的近界线是4米,远界线是7米。

根据景深这一原理:假如我们拍摄大型团体照时,人物站成10排,我们就毫无疑问的把焦点调向前边第四排,用小光圈就能保证这10排人物全都清晰,这就是充分利用景深的实例。(说明一点:前后景深的比例是以标准镜头和中、长焦镜为例,广角镜头和鱼眼镜除外,特别是鱼眼镜头,全部都是景深,如尼康的8mm镜头,视角是180,从镜头前10mm到无限远全是景深,所以不能按理论。)

高效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高效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篇一我把我们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即便是为了图省事,医生简单把病人分类,让每类病人按照一个方子去服药,恐怕这样做也不行。可我们的课堂竟然连简单的按病分类都没

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能有什么专业化真正的专业化是医生看病那样的望闻问切。遗憾的是,在我们旧式传统的课堂上找不到这样的专业化。我们让头痛和脚痛甚至没病的病人都必须服从于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进度要求,都必须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上遇到障碍,都必须按照教师课前猜测出来的难点去变着法子的强化训练。 狂欢是指向于生命的内在状态的,是指心动和神动,但提前是外在的动,即身动。也许很多人至今还没明白,课堂上让学生不开小差、不打瞌睡的,除了兴趣这个词外,还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谁见过走着路睡觉的 课堂要快乐起来,要坚决消灭苦学和如坐牢监、度日如年的感觉。我是实在无法容忍旧式传统课堂的不快活的,学生们学得太过于苦不堪言。因此,课堂必须正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学得快乐,我甚至在想,什么时候课堂能像开晚会那样,孩子们还会度日如年地盼着下课吗我们没有理由以学习的借口剥夺孩子们的快乐! 生命的狂欢,每当我说道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出了责任。因此,高效课堂一直无比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在我们的评课里,即便是课堂知识达标率是100%,如果课堂气氛是沉闷压抑的,这样的课堂依然打零分,而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一票否决。 那么如何实现狂欢 简单说,就是遵照儿童的方式。好比让喜欢饮酒的饮酒,让喜欢逛街的逛街,而喜欢表现的去尽情表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只是我们缺乏激发而已。马斯洛的五大需求,我们的旧式课堂满足了哪个遵照儿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为了兴趣而学的课堂一定是不会枯燥的。我又要评价一下减负了,我不知道咱们的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变成负担的,如果饮酒对酒鬼

快门与光圈组合的对比图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 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一组关于相机快门与光圈组合的对比图[原创] 在网上与色友们争论,也遇到小兄弟拿起单反机,对光圈和快门的关系却不甚了了,也明白不了光圈与快 门组合对照片景深的影响。 甚至有人对狗头不以为然。 我等以为:只要机身后面的那头不狗,前面的头狗一点也无妨的。 为了证明以上两个问题,拿起自家的相机和狗套头,拍几张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下的片子。由于是等量变化,所以,光线效果是一样的。从这里可以多少看出些光圈大小与快门的组合关系,也清楚光圈大小对照 片景深的影响。于我而言,算是一个作业。 为了说明问题,我没有把相机的原片传上来,而是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把资料展示出来,再用QQ截图,这样,在一个画面上,既可看到图片变化,又可看到图片数据。虽说是图片质量下降了些,但由于是等量 下降,说明问题仍然是够用的!

光圈的基本知识及作用

光圈的基本知识及作用 导语:许多摄影初学者虽然买了单反相机,可是对于单反的功能以及专业名词还是不够了解,下面就来告诉大家光圈的相关知识这篇会讲解甚么是光圈、光圈的用途及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什么是光圈 光圈的大小我们会用数字表达,数字愈细,代表光圈愈大,数字愈大,光圈相对地较小。像上图,f/2.8是大光圈,f/22便是小光圈,我们会说f/2.8比f/4的光圈为大,f/16比f/11的光圈为小。 光圈对照片的影响主要有两大项,一是镜头的进光量,二是相片的景深。 光圈如何控制进光量? 我们可以把光圈想像成瞳孔,当光线强烈时,瞳孔会自动收细,当光线变弱时,瞳孔便会放大,等于相机的「光圈」——当我们把光圈调大,自然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反之亦然。 但什么时候选用什么光圈拍照,则取决于你想拍出什么效果。例如拍照时环境光源不足,我们会使用较大光圈来获取更多进光量,减低手震令相片蒙糊的状况出现。 而光圈亦会影响照片锐利度及对比度,每支镜头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值,在这个光圈值拍摄,可以拍到最锐利的最佳影象,一般而言是落在 f/4 至 f/8 左右。 Photo by Trevor Leyenhorst——.fsbus.

人眼构造和光圈相似,在光线不足的时候,瞳孔会自动放大吸进更多光线,相反在光线充足时,会自动缩细,减少让光线进入眼睛。 光圈与景深 很多初接触摄影的朋友,都会对拍出「前清后朦」的照片感到疑惑,常嚷着为什么别人可以拍得出来,自己用同样的机子跟镜头却拍不出来,所谓「前清后朦」,在摄影中我们称为「景深」,景深和光圈有着直接关系。 浅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短) 深景深,景深(相片清晰范围阔) 「景深」是指在一幅相片中「清晰」的范围(也就是上图的「清晰部份」),在我们肉眼看起来清晰的部份,我们会称之为景深范围。 「前清后朦」的照片主要是因为「浅景深」,即比较短的景深深度,景深的深浅主要取决于以下元素: 镜头的光圈大小 镜头的焦距长短 摄影主体的远近 感光元件的大小* 景深并不会一下子突然由锐利变成模糊,而是逐渐趋向模糊。事实上,由焦点(中间的白色棋子)开始,前面或后面的部份已渐渐开始模糊,只是我们的肉眼,要去到一定模糊程度才能够察觉到有关变化。

生本课堂的概念扭转

生本课堂的概念扭转 引言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前概念认知。学生的前概念是生本课堂的起点,学生对于问题和概念的原有认知水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走向。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概念,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淡化和弱化;而对于学生错误的概念,则注重实质性的引导,通过实验或探究,实现学生的概念的本质上的拨乱反正;而有些学生的概念认知是一个“擦边球”,总体来说不能算错,但是有部分的认识则稍有出入,对于这一部分群体,我们则要在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微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正确与错误,从而逐渐扭转自己的认知。 小学的课堂中,有很多学生的前概念的错误或偏颇。例如影响沉浮的因素和浮力的计算,例如水蒸气的形态和识别水蒸气,例如了解磁铁的磁性及能吸引的物质。学生关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或基于小时候的玩耍,或家长告知,或自己理所当然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根深蒂固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很难彻底纠正过来。学生有时候是固执的,不严谨的教学设计很容易被学生的牛角尖所质疑,也很难让学生信服。因此,关注合理的教学设计,无懈可击的教学思路,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来彻底扭转生本课堂的学生的前概

念对于教学质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我就以《水珠从哪里来》一课谈谈教学设计对于学生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和扭转。 课例陈述 《水珠从哪里来》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本节课是从上一节在观察冰融化过程中伴随着产生的一个变化:在杯子的外壁上也形成了水珠,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实践证明,揭示水珠的来历和成因,为下一节课水蒸气的特点和蒸发做好铺垫。因此这一节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在这节课中也有一个学生认知上的误区,而这节课就针对学生这个误区展开思维攻坚。 活动一,观察水珠的形成。学生观察盛有冰块的杯子,并且发现杯子外面的水珠。通过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的过程,排除操作失误的可能性,说明即使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水珠。同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冰块形成过程,并且要求学生仔细描述这一个过程:学生通过认真细致的描述,会得到这样一个现象:杯子的外面一开始形成了雾气,然后雾越来越浓,最后形成小水珠。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水珠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连贯思考下面的问题:水珠从哪里来?从外界还是从内部? 活动二,研究水珠的形成条件。每个学生从抽屉里拿

摄影入门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讲课教案

摄影入门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可以说: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 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也叫ISO,),某快门,某光圈的组合。 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拍人像用大光圈,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派运运动用快快门,强光用低感光度, 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大小比较:100>200>400>800>1600,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感光度低,噪点小,也就是相片的颗粒小,能很好表现一些细腻的主题。数字大的感光度高,但颗粒大。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曝光时间过长,拍出的照片会由于我们手的抖动而模糊,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感光度,从而增加快门速度,缩短曝光时间。但感光度太多成像质量不好,所以不宜过大。 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 (大小比较:1.4>2>2.8>4……因为真实值是对应数的倒数,所以f/1.4大于f/2,光圈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 (大小比较:1/1000 s最大,1S最小,快门每减小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

(完整版)摄影入门知识大全(初学者必看),推荐文档

常言道: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虽然我觉得尽量从实际问题说起,尽量不要说的很专业,但有几个词却是谈到摄影无法避开的词,它们是:光圈,快门,曝光,焦距, ISO,景深。 一、ISO与图片质量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的哦。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杜红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 程,并强调,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数平

光圈的作用(很详细)

光圈的作用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其中,F=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有效口径的直径。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右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

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 - f11。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越小。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优先: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 A ”代表光圈先决模式。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光圈与景深: 光圈不是只有负责控制光线进入相机时的强弱,它还掌握着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景深”。所谓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程度。景深越浅,背景就会越模糊,而主体就会被突显出来。景深越深,则背景与主体都会变的清晰。 控制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三个: 1.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例如光圈F4 的景

D90人像和风景最佳设置及最佳光圈

D90人像和风景最佳设置及最佳光圈 人像风景 1.转盘模式:A档 1. A档 2.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对焦在眼】 2. 矩阵测光 3.对焦模式:AF-A 3. AF-A 4.AF区域模式:单点 4. AF自动区域 5.优化标准:人像 5. 风景 6.感光度:200 6. 200 7.白平衡:自动 7. 日光 8.焦距:50mm 8.尽量用大光圈或最佳光圈 9.用最佳光圈 注:18-105最佳光圈f8 50-1.8最佳光圈F4 关于D90的AF区域模式设置 D90的AF区域模式有单点、动态区域、自动区域和3D跟踪。一直以来,不是很明白,看了说明书也理解不了具体应用时的区别,询问身边的人,发现原来大家都不是十分清楚。 昨天,我做了测试,简单的写一下个人的体会,供有类似疑问的朋友参考。 因为水平有限,如有哪里不妥,请各位大侠指出,咱们共同探讨。 重点讨论一: 单点对焦和动态区域在AF-C时,单点和动态区域对焦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相机会对选定的焦点重新对焦(对焦的物体变化) 在AF-S时,单点和动态区域对焦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相机保持对原来物体的对焦 从对比看不出两者的区别,但在AF-C时动态对焦感速度觉稍快一点,这样对于轻微晃动/移动的物体用AF-C+动态区域对焦调整会更快更准确些。 重点讨论二:

动态区域和3D跟踪在AF-C时,动态区域结果同上,会在原选定的对焦点上,重新调焦;3D跟踪会跟随原对焦物选择最近的对焦点重新对焦(对焦物体不变),但是由于对焦点数目相对较少(11个)个人感觉并不是很好用。从这个对比结果表明3D跟踪更适合跟踪拍摄一个物体。 在AF-S时,此时3D跟踪时失效的,如果先调了3D跟踪,然后将AF-C/A改为AF-S,AF区域模式会改为动态区域;如果本来在AF-S模式,在AF区域模式选择时3D跟踪是灰色的。动态区域测试结果同上。 NX2 基础照片优化教程快速调节,控制点,色彩强化器,自动修复画笔 NX2每个人都说很强,每个人都说很好用. 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再博客上面教过人怎么使用. 论坛里面充斥著照相技术好可惜再后期处理仍然使用光影魔术手的朋友们. 再这里我根据我自己所使用的经验跟对NX2还不熟悉的人. 一个简单的讲解. 相信再讲解完毕后. 大家一定会更喜欢这个软件,并且在使用他后能够有更多人得到自己所期待的产品. 1. 快速修正

课堂教学改革----概念

课堂教学改革----概念 依安县中心中学何福军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掌握的最为基础知识。很多初中生对概念只机械的记忆,缺乏对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从而导致对数学应用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无法建立数学的基本模式。要对概念深刻理解,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建立数学模型。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以往教学中结论已不再适用,下面是我对个人的教学经验讲一讲我的看法: 第一、在教学基本概念中,应让学生学会理解 要记住数学概念、定理、定义,首先要理解透彻,不能囫囵吞枣,尽量让教师在讲概念时讲清。例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的时候,教师会通过大量的实例建立数学模型,提出问题,你能否根据上面的函数的共同特点写出这种函数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教师则通过学生的回答去关注学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是否到位。让学生从不同的关系式中找到反比例函数,让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养成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得到的概念学生是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在后面的数学实际运用中就应该很从容。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数学的一些事物有了足够的了解,然而这些不足以说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高度以经达到理性的高度,所以教师

要通过对概念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升华,从而得出经验。我认为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最简单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上,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达到获得数学基本技能的目的。 第二、在基本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会记忆的习惯 要理解数学概念,还应该进行必要的识记。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记忆来加深理解。 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记忆:1、 用顺口溜记忆。如:讲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我编了:“同大取出大,同小取出小,大的小、小的大中间找,小小和大大取不了。”有效的让学生克服了求不等式解集时常犯的错误。2、用数形结合法帮助记忆。如:讲实数的相反数时,既要讲其代数意义,同时又要讲几何意义“: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又如讲一次函数函数(0)y kx b k =+≠的性质“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在初学函数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这可结合具体的函数图象来讲解: O 2y x =+

摄影入门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可以说: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 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也叫ISO,),某快门,某光圈的组合。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拍人像用大光圈,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派运运动用快快门,强光用低感光度, 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大小比较:100>200>400>800>1600,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感光度低,噪点小,也就是相片的颗粒小,能很好表现一些细腻的主题。数字大的感光度高,但颗粒大。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曝光时间过长,拍出的照片会由于我们手的抖动而模糊,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感光度,从而增加快门速度,缩短曝光时间。但感光度太多成像质量不好,所以不宜过大。 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 (大小比较:1.4>2>2.8>4……因为真实值是对应数的倒数,所以f/1.4大于f/2,光圈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 (大小比较:1/1000 s最大,1S最小,快门每减小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讲座稿)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 2013/10/22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热潮中。对传统的听评课进行专业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课堂观察与评价走进学校的日常教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团队的合作研究。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特征:课堂观察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信息,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课堂评价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是一种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框架设计 (一)课堂观察的框架及设计依据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 研究者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 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么意思

大光圈和小光圈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自学摄影技巧,有些教材里说的大光圈小光圈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光圈数值的大小吗? 光圈越大,进量越多,光圈越小进光越少,(f/ 3.5是大光圈,f22是小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希望能帮到你兄弟!再送你个相机的关键词: ISO与图片质量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 写: 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 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 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 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 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 0.5秒。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 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 看机型不 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 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 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 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 在CCD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 度才是当务之急。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的大小。

高效课堂概念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1、定义: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二者达到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组织听“高效课堂”课,教师座谈,问教师感觉怎么样,一个教师代表大家说了一句话:“高效课堂不高效!”。问其何故,她坦言,学生自学还可以,交流展示太费时间,过去一节课的内容现在2节、3节,甚至4节课才能完成。 是教师讲的快,完成讲授时间短就叫高效,还是学生学得好,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叫高效呢?是单纯的从这一节课看学生知识掌握多少;还是从一段时间、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或整个人生的发展的影响大小来看高效不高效呢? 其实,在高效课堂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变化都是他们一生需要掌握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争辩探究。比如,交流时的尊重他人、倾听、问题归纳,展示时的自信、大方、表述风度、声音等等。比如,小组竞争时的速度、效率和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等等。可以说,通过自学、合作交流、展示、小组对抗、当堂检测等各个环节,学生真的是生活在一个生态的课堂、一个自主的课堂、一个鲜活的社会,课堂真的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接了轨。他们会在这个课堂上学会很多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是学生自己“长肉”的过程,是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重知识输灌,现在推行的高效课堂重学生自己拿食,自己吃饭,自己消化。过去容易有拔苗助长的高效,现在的课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学生不适应这个模式,教师也不适应这个模式,彼此都还有个适应的过程,一旦学生适应了,习惯了,掌握了方法,运用灵活了,小组展示交流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名副其实地高效起来,就可以一单元——单元地进展,甚至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的进行,还可能一学期学会一学年甚至更多的内容。学生还可以把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延伸到课外,灵活地运用。 2、现状:全国名校共同体建立,理事校、核心校、加盟校。九大范式: 二、高效课堂的理念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使用方法

从零开始玩单反相机参数之光圈/快门篇随着当今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数码相机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玩意已经越来越普及,基本上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数码相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的是更加高端的单反相机。当您将一台崭新的单反相机拿到手中时看见上面有很多的按键,以及菜单里非常多的参数设置时您是不是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呢?每个按键都是干嘛的?它都有什么作用?调节这些参数对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您都了解吗。不了解没关系,今天我就为您详细讲述相机各个参数的作用。

·开篇:光圈和快门是什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图为:光圈叶片位置

图为:单反快门组件 今天笔者就要为大家详细讲述相机最重要的这两个参数——光圈和快门。这两个参数具体有什么作用呢?欲知详情请接着往下看。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相机的最佳光圈与光的衍射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镜头衍射光圈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不是镜头决定地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是像素密度决定地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光地衍射()指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偏离直线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地现象. 光经过圆形口径后成像,并不会汇聚成绝对地点,而是形成明暗相间,距离不等地同心圆光斑,其中中央斑最大,集中了地能量,可以看作衍射扩散地主要部分,被称为(爱里斑). 衍射极限()是指不考虑光学系统几何像差,一个完美光学系统地分辨率仅受衍射(光波波长)限制地情况. 判据:如果两个相邻点形成地地角距离小于一个角距离时,这两个点无法分辨.翻译成人话就是如果两成像点(其实是两个斑点)混到一块地时候,自然就分不清了.因此对于光圈为圆形或类圆形地镜头,其衍射极限分辨率就是地直径.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是小于这个光圈值,成像质量会打折扣,越小越明显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如果加上镜头本身在小光圈时分辨率下降,这个折扣就更大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昆明水木清蓝() 上午 老师,那呢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在 所以这块表现并不算好 尤其上小光圈镜头 对微距摄影影响更大 微距时经常要收到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这个时候镜头衍射对像质影响已经很大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武汉遗梦千寻() 上午 除了信噪比,镜头地衍射对数码相机像素地提升也具有非常大地制约作用.衍射是光学现象,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盲目地提升像素,会导致镜头较大地光圈值(即较小地光圈)失去实用价值. 光地衍射()是指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障碍物、小孔或狭缝时,偏离直线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地现象.光通过圆形小孔成像,会形成明暗相间、距离不等地同心圆光斑,其中中央光斑最亮,称为爱里斑().如果爱里斑等于数码相机地像素尺寸,感光元件地分辨率就等于镜头地衍射极限分辨率,相机能够充分利用镜头地分辨率.如果爱里斑大于数码相机地像素尺寸,则衍射极限分辨率成为瓶颈,感光元件地分辨率无法发挥——用一个像素点分辨一个

我的教育 应答 之二 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

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 与原理 原文地址:(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作者:李炳亭高 效课堂的"概念" 我把我们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 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 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 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 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 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 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 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即便是为了图省事,医生简单把病人分类,让每类 病人按照一个方子去服药,恐怕这样做也不行。可我们的课堂竟然连简单的"按病分类"都没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能有什么专业化?真正的专业化是医生看病那 样的"望闻问切"。遗憾的是,在我们旧式传统的课堂上找不到这样的专业化。 我们让头痛和脚痛甚至没病的"病人"都必须服从于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进度要求,都必须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上遇到"障碍",都必须按照教师课前猜测出来的"难点"去变着法子的强化训练。 "狂欢"是指向于"生命"的"内在状态"的,是指心动和神动,但提前是外在的"动",即身动。也许很多人至今还没明白,课堂上让学生不开小差、不打瞌 睡的,除了兴趣这个词外,还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谁见过走着路睡觉的? 课堂要快乐起来,要坚决消灭"苦学"和如坐牢监、度日如年的感觉。我是 实在无法容忍旧式传统课堂的不快活的,学生们学得太过于苦不堪言。因此, 课堂必须正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学得快乐,我甚至在想,什么时候课堂能像开晚会那样,孩子们还会度日如年地盼着下课吗?我们没有理由以学习的借口剥夺孩子们的快乐! "生命的狂欢",每当我说道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出了责任。因此,高效 课堂一直无比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 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在我们的评课里,即便是课堂知识达标率是100%,如果 课堂气氛是沉闷压抑的,这样的课堂依然打"零分",而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一票否决"。 那么如何实现狂欢? 简单说,就是遵照儿童的方式。好比让喜欢饮酒的饮酒,让喜欢逛街的逛街,而喜欢表现的去尽情表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只是我们缺乏 激发而已。马斯洛的五大需求,我们的旧式课堂满足了哪个?"遵照儿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为了兴趣而学的课堂一定是不会枯燥的。 我又要评价一下减负了,我不知道咱们的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变成"负担"的,如果饮酒对酒鬼意味是负担,那只能说明你并不了解酒鬼的嗜好,因而与其忙 着给学生减负,不如把精力放在尽可能多得让课堂充满情趣上,可咱们现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