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吞吐率取决于MAC层调度选择的TBS,理论峰值吞吐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可以选择的最大TBS。TBS由RB数和MCS阶数查表得到,具体计算思路如下:

①针对每个子帧计算可用的RE数,此处要根据协议物理层资源分布,扣除每个子帧里

PDCCH,PBCH,S-SS,P-SS,CRS(对于BF还有DRS)等开销。这些开销中,PBCH,S-SS,P-SS是固定的;其它的开销要考虑具体的参数设置,如PDCCH符号数,特殊子帧配比,4天线以上时映射到2端口还是4端口等,CRS和DRS的时频占用位置参考协议36.211的6.10节;【天线端口指用于传输的逻辑端口,与物理天线不存在定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天线端口由用于该天线的参考信号来定义。等于说,使用的参考信号是某一类逻辑端口的名字。具体的说:p=0,p={0,1},p={0, 1, 2, 3}指基于cell-specific 参考信号的端口】

②计算每个子帧RE可携带的比特数,可携带比特数=可用RE × 调制系数(64QAM

为6)

③依据可用的RB数选择满足CR(码率)不超过0.93的最大的TBS,其中CR = TBS/可携

带比特数。

④计算出每个子帧选择的TBS后,根据时隙配比累加各个子帧的TBS,如果是双码字

还要乘以2,计算出最终吞吐率; 【36.213中7.1.7.1】

下面以20M带宽,2×2 MIMO,子帧配比1,特殊子帧配比7,PDCCH符号1为例进行计算,下行传数的子帧有:0,1,4,5,6,9。【CRS占用如何区别的??】

子帧0:可用RE=(((符号数-PDCCH-PB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4-1-4-1)*12-8)*6+((14-1)*12-12)*(100-6))*6=84384,查100RB对应的TBS,可以选择75376(MCS28)

子帧1:可用RE=(((符号数-PDCCH-主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

-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0-1-1)*12-8)*6+((10-1)*12-8)*(100-6))*6=59568,TBS选择55056(MCS24)

子帧4:可用RE=(((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RB)*调制系数

=(((14-1)*12-12)*100)*6=86400,TBS选择75376(MCS28)

子帧5:可用RE=(((符号数-PDC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4-1-1)*12-12)*6+((14-1)*12-12)*(100-6))*6=85968,TBS选择75376(MCS28)

子帧6和子帧9分别与子帧1和子帧4计算相同

下行吞吐率=(子帧0+子帧1+子帧4+子帧5+子帧6+子帧9)*2*100/1000000

=(75376+55056+75376+75376+55056+75376)*2*100/1000000=82.323Mbps

2*2MIMO是2天线端口配置,CRS配置见下,上面计算公式中CRS有的减去8,有的减去12,区别就在于有的帧中间有占用,如子帧0中间的PBCH(所以中间是-8),子帧1整体的PSCH,GP,所以全部是-8

上行计算思路和下行基本一样,只不过上行需要考虑扣除的开销没有下行那么复杂,只需要在时域考虑每个子帧扣除2个符号的DMRS,频域考虑扣除PUCCH占用的RB数,和PRACH周期到来时,再扣除6个RB。

以20M带宽,1×2 SIMO,子帧配比1,特殊子帧配比7,PUCCH 16RB,PRACH周期5ms 为例计算,上行传数的子帧有:2/3/7/8,假设PRACH在子帧3和子帧8。

子帧2:可用RE=((符号数-DMRS)*每RB12个子载波*(总RB数-PUCCH))**调制系数

=((14-2)*12*(100-16))*6=72576,TBS选择61664(MCS28阶)

子帧3:可用RE=((符号数-DMRS)*每RB12个子载波*(总RB数-PUCCH-PRACH))**调制系数

=((14-2)*12*(100-16-6))*6=67392,TBS选择57336(MCS28阶)

子帧7、子帧8分别和子帧2、子帧3计算方法相同。

上行吞吐率=(子帧2+子帧3+子帧7+子帧8)*100/1000000

=(61664+57336+61664+57336)*100/1000000=23.8Mbps

表1:不同UE类型最大速率限制

吞吐率限制,不同类型终端最终可以达到的速率是前面几页胶片计算的理论峰值和上面的UE最大能力限制峰值的较小值。

表2:小区理论峰值速率

表3:单用户理论峰值速率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复习资料全

第二章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过程特性 数据在计算机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数据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由原系统(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组成 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2.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 ●单工通信(单项通信) ●双半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 ●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来自信源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调制: 基带调制(编码):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带通调制(需要使用载波):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常用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正电平代表1,负电平代表0 ●归零制:正脉冲代表1,负脉冲代表0 ●曼切斯特编码(常用):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向下跳变代表1. ●差分曼切斯特编码:在每一位中心处始终都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代表0,没有跳 变代表1.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氏准则(理想条件下): 在任何信道中,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的速率是有上限的,否则就会出现码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香农公式(带宽受限、高斯白噪声)指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W 为信道的带宽(以Hz 为单位) S 为信道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噪比=10 () (dB) 提高信息传输速率的方法: ●提高信道带宽 ●提高信噪比 ●提高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双扭线) 2.同轴电缆 50Ω同轴电缆——LAN/数字传输常用 70Ω同轴电缆——有线电视/模拟传输常用 3.光缆 2.3.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1.无线传输 2.短波通信 3.无线电微波 2.4 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M: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高一物理计算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计算题 1、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求:(g取10m/s2)(1)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多少?(2)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2、汽车的质量为4×10 3㎏,额定功率为30kW,运动中阻力大小为车重的0.1倍。汽车在水 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以8×10 3 N的牵引力出发,求: (1)经过多长的时间汽车达到额定功率。 (2)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运动中最大速度多大? (3)汽车加速度为0.5 m/s2 时速度多大? 3、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使斜面体向右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求: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 (3)斜面对物体做的功。 图2 4、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之间的距离(g=10 m/s2)

5、AB 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 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 ,小球的质量为m ,不计各处摩擦。求 (1)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动能 (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1 2 R 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 点和水平轨道的C 点时, 所受轨道支持力N B 、N C 各是多大?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 的小车,小车与绳子的一端相连,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吊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砝码离地h 高。若把小车静止开始释放,则在砝码着地瞬间,求:(1)小车的速度大小。 (2)在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多少? 7、如图,斜面倾角30θ=?,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 ,斜面顶点有一个定滑轮,物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 2 H 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 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 沿斜面 的竖直边下落,且落地后不反弹。若物块A 恰好能到达斜面 的顶点,试求1m 和2m 的比值。(滑轮质量、半径及摩擦均忽略) O m A B C R A B H 2 30?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 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 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 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 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 t 1. 摩托车用90km/h 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km 的卡车。追了270km 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2.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3.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4. 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 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 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 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5. 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答案(第五版)谢希仁第二章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 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 杂。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procedure),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protocol)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 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 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计算机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比特流 正文正文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输入信息输入数据发送的信号接收的信号输出数据输出信息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公用电话网?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 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 答: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1)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元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2)由于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 判决为0 或0 判决为1)。所以信噪比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香农公式可知,信息传输速率由上限。信噪比越大,量化性能越好;均匀量化的输出信噪比随量化电平数的增加而提高;非均匀量化的信号量噪比,例如PCM 随编码位数N 指数规律增长,DPCM 与频率有关等。但实际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增加电平数会导致接收机的成本提高,制作工艺 1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二物理计算题专题训练 1.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 (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 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 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 2..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1)经过10s ,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少? 3. 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 m/s 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 s 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 声=340 m/s ) 4.下面是关于舰载机着舰的报道 : 歼-15舰载机飞临“辽宁舰”上空,建立下滑线、调整飞行速度,对着航母着陆区飞去。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给人以极强的压迫感。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 /h 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 ,稳稳停在甲板上。试解答下列问题: (1)歼-15舰载机降落时飞行员为什么会感到“巨大的甲板向我们迎面扑来”? (2)“在短短2.5s 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 /h 减少为零”中“300km /h”是指舰载机着舰时的 (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合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5. 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0.4s ,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 、5200m/s ) 6.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 ,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⑵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⑶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多少?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 ,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初二( )班( )号 姓名: 命题人:物理备 课组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装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订 线

初三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三物理速度计算题 普通量型: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6m,问最初3s内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2、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上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 (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 3、 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川F-71238 日期05-09-28 上车10∶00 下车10∶05 单价 2.00元 里程6.0km 金额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4、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求:(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特殊题型一:火车过山洞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山东需要多少时间?

题型二:两车相遇 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题型三:追击类题目 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题型四:回声类题目 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多少?(设声速v=340米/秒) 针对性练习: 1.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8秒钟的速度是7m/s,则它在第4秒钟的速度是多少?在10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 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求两车运动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3.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有关速度的计算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1、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1=2min,在乙站停车t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2=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千米赛跑。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以8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0.36km/h的速度缓慢爬行,?1min后兔于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便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2h后兔子醒来发见乌龟已快要爬到终点了!于是兔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 度? (2)计算列车从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24Km/h的速度行驶了18Km的路程时,刚好遇到乙车,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8、站在两判刑峭壁之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9、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30,飞行速度为180m/s,她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机场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10、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n,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离?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11、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飞行的速度多大? 12、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的树洞奔跑,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 面飞行追击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两种解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TDD物理层理论峰值速率计算方法 吞吐率取决于MAC层调度选择的TBS,理论峰值吞吐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可以选择的最大TBS。TBS由RB数和MCS阶数查表得到,具体计算思路如下: ①针对每个子帧计算可用的RE数,此处要根据协议物理层资源分布,扣除每个子帧里 PDCCH,PBCH,S-SS,P-SS,CRS(对于BF还有DRS)等开销。这些开销中,PBCH,S-SS,P-SS是固定的;其它的开销要考虑具体的参数设置,如PDCCH符号数,特殊子帧配比,4天线以上时映射到2端口还是4端口等,CRS和DRS的时频占用位置参考协议36.211的6.10节; ②计算每个子帧RE可携带的比特数,可携带比特数=可用RE × 调制系数(64QAM 为6) ③依据可用的RB数选择满足CR(码率)不超过0.93的最大的TBS,其中CR = TBS/可携 带比特数。 ④计算出每个子帧选择的TBS后,根据时隙配比累加各个子帧的TBS,如果是双码字 还要乘以2,计算出最终吞吐率; 下面以20M带宽,2×2 MIMO,子帧配比1,特殊子帧配比7,PDCCH符号1为例进行计算,下行传数的子帧有:0,1,4,5,6,9。 子帧0:可用RE=(((符号数-PDCCH-PB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4-1-4-1)*12-8)*6+((14-1)*12-12)*(100-6))*6=84384,查100RB对应的TBS,可以选择75376(MCS28) 子帧1:可用RE=(((符号数-PDCCH-主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 -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0-1-1)*12-8)*6+((10-1)*12-8)*(100-6))*6=59568,TBS选择55056(MCS24) 子帧4:可用RE=(((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RB)*调制系数 =(((14-1)*12-12)*100)*6=86400,TBS选择75376(MCS28) 子帧5:可用RE=(((符号数-PDCCH-辅同步)*每RB12个子载波-CRS)*中间6RB+((符号数-PDCCH)*每RB12个子载波-CRS)*剩余RB)*调制系数= (((14-1-1)*12-12)*6+((14-1)*12-12)*(100-6))*6=85968,TBS选择75376(MCS28) 子帧6和子帧9分别与子帧1和子帧4计算相同 下行吞吐率=(子帧0+子帧1+子帧4+子帧5+子帧6+子帧9)*2*100/1000000 =(75376+55056+75376+75376+55056+75376)*2*100/1000000=82.323Mbps 上行计算思路和下行基本一样,只不过上行需要考虑扣除的开销没有下行那么复杂,只需要在时域考虑每个子帧扣除2个符号的DMRS,频域考虑扣除PUCCH占用的RB数,和PRACH周期到来时,再扣除6个RB。 以20M带宽,1×2 SIMO,子帧配比1,特殊子帧配比7,PUCCH 16RB,PRACH周期5ms 为例计算,上行传数的子帧有:2/3/7/8,假设PRACH在子帧3和子帧8。 子帧2:可用RE=((符号数-DMRS)*每RB12个子载波*(总RB数-PUCCH))**调制系数 =((14-2)*12*(100-16))*6=72576,TBS选择61664(MCS28阶) 子帧3:可用RE=((符号数-DMRS)*每RB12个子载波*(总RB数-PUCCH-PRACH))**调制系数 =((14-2)*12*(100-16-6))*6=67392,TBS选择57336(MCS28阶)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带答案

速度.加速度练习题( 带答案) 1、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质量 D.加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4.由t v a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5.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B 、一定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C.一定与位移方向一致; D 、一定与位移变化方向一致。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7.右图为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快 B 、在0-t 1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t=t 1时,A 、B 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8.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 ) A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速度大2m/s 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速度大2m/s 9.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0.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 v 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11.以下对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等于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102s m 比102s m 小 D .加速度方向可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相反 1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初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1.3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速度是40km/h 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 A 行人 B 卡车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2、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A 一定都不相等 B 不一定都相等 C 一定都相等 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距离比乙大,而乙所用的时间比甲短,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 A 甲较快 B 乙较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6、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可知道(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火车速度为72km/h,汽车速度为18m/s,则( ) A 火车速度大 B 汽车速度大 C 两者速度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 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 末甲乙 两同学速度相等 9、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 则运动快的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一样快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可知( ) A. 甲车快 B. 乙车快 C.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大 D. 甲走的路程比乙车小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 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A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 C .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3∶2 B .3∶1 C .3∶4 D .4∶ 3 第8小题图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学法指导.doc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 河南 张书生 在《直线运动》一章的学习中,会遇到两种平均速度:一种是“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另一种是“等位移段”的平均速度。对这两种平均速度,你会计算吗? 1. 等时间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时间为 t 1 ,后半段时间为 t 2 ,则 t 1 t 2 ,全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 由题意有: s v 1t 1 v 2 t 2 。 故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s v 1t 1 v 2 t 2 v 1 v 2 t t 1 t 2 2 推广 把经过全路位移 s 的时间分成 n 个等时间段(每段时间对应不同的平均 速度),经过 s 的平均速度可用 v v 1 v 2 v n 表示。 n 2. 等位移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位移中前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位移为 s 1 ,后半段位移为 s 2 ,则 s 1 s 2 , s 1 s 2 s 。设全程 s 的 平均速度为 v 。 s 1 s 2 由题意知,通过 s 的时间为 t v 2 v 1 所以经过 s 的平均速度为 v s 2v 1 v 2 (s 1 s 2 s s 1 s 2 v 1 v 2 ) 2 v 1 v 2 推广:如果 s 被分成 n 段,s 1 s 2 s n s ,相应各段的平均速度为 v 1、 v 2 v n , n 可 求 得 经 过 s 的 总 时 间 t t 1 t 2 t n , 则 经 过 s 的 平 均 速 度 满 足

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设计

(无线局域网场景) 一、PBL问题二: 试设计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要求满足以下指标: 1. Data rate :54Mbps, Pe<=10-5 with Eb/N0 less than 25dB 2. 20 MHz bandwidth at 5 GHz frequency band 3. Channel model :设系统工作在室内环境,有4条径,无多普勒频移,各径的相对时延为:[0 2 4 6],单位为100ns ,多径系数服从瑞利衰落,其功率随时延变化呈指数衰减:[0 -8 -16 -24]。 请给出以下结果: A. 收发机结构框图,主要参数设定 B. 误比特率仿真曲线(可假定理想同步与信道估计) 二、系统选择及设计设计 1、系统要求 20MHz带宽实现5GHz频带上的无线通信系统; 速率要求: R=54Mbps; 误码率要求: Pe <=10^ (-5)。 2、方案选取 根据参数的要求,选择802.11a作为方案的基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使实际的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802.11a中对于数据速率、调制方式、编码码率及OFDM子载波数目的确定如表1 所示。

与时延扩展、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及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相关的参数如表2 所示。 关的参数 参考标准选择OFDM系统来实现,具体参数的选择如下述。 3、OFDM简介 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信息数据编码后分配到并行的N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每个载波上的调制速率很低(1/N),调制符号的持续间隔远大于信道的时间扩散,从而能够在具有较大失真和突发性脉冲干扰环境下对传输的数字信号提供有效的保护。OFDM系统对多径时延扩散不敏感,若信号占用带宽大于信道相干带宽,则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OFDM的频域编码和交织在分散并行的数据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由部分衰落或干扰而遭到破坏的数据,可以通过频率分量增强的部分的接收数据得以恢复,即实现频率分集。 OFDM克服了FDMA和TDMA的大多数问题。OFDM把可用信道分成了许多个窄带信号。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练习题含答案 一、速度选择器和回旋加速器 1.某一具有速度选择器的质谱仪原理如图所示,A 为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压为U 1;B 为速度选择器,磁场与电场正交,电场方向向左,两板间的电势差为U 2,距离为d ;C 为偏转分离器,磁感应强度为B 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今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正粒子(初速度忽略,不计重力),经加速后,该粒子恰能通过速度选择器,粒子进入分离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打在照相底片D 上。求: (1)磁场B 1的大小和方向 (2)现有大量的上述粒子进入加速器A ,但加速电压不稳定,在11U U -?到11U U +?范围内变化,可以通过调节速度选择器两板的电势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得加速后的不同速度的粒子都有机会进入C ,则打在照相底片D 上的宽度和速度选择器两板的电势差的变化范围。 【答案】(1)2112U m B d U e = 2)()()11112222m U U m U U D B e e +?-?=,()11min 1 U U U U U -?=() 11max 1 U U U U U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加速电场中 2112 U e mv = 12U e v m = 在速度选择器B 中

2 1U eB v e d = 得 1B =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由可得加速电压不稳后获得的速度在一个范围内变化,最小值为 1v = 1 12 mv R eB = 最大值为 2v = 2 22 mv R eB = 打在D 上的宽度为 2122D R R =- 22D B = 若要使不同速度的粒子都有机会通过速度选择器,则对速度为v 的粒子有 1U eB v e d = 得 U=B 1vd 代入B 1 得 2U U = 再代入v 的值可得电压的最小值 min U U =最大值 max U U =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 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 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 问(1)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