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巧设练笔,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巧设练笔,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b10207102.html,

巧设练笔,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作者:李永红

来源:《师道·教研》2012年第03期

作文难一直是学好语文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疏于积累,懒于动笔,是小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我注重教学课文时巧设练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补写课文“空白”,陶冶美好情操

“情之所至,自然流为至文。”意思是说: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写出来的便是好文章。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只有“厚积”才会“薄发”,长期的多元化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内化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犹如滔滔江水的情感,久而久之便会化作涓涓细流,绵绵流淌于笔尖。补写课文“空白”,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陶冶美好情感,激发表达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唯一的听众》讲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热情地鼓励“我”,使“我”重拾信心并刻苦练琴。当“我”知道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后,心灵自然受到震撼。但是,课文没有写“我”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只用了一个省略号,这就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抓住这个“空白”,我为学生设计了一次练笔:当“我”听了妹妹的话,知道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后,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这样的练笔不难,很多学生都能在字里行间表达震惊、感激、敬佩之情,“我”此后的努力也写得合情合理。有学生这样写:“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我却一直以为她是聋子!……谢谢您,敬爱的老教授!您用心良苦,用善意的谎言使我重拾信心,没有您的关心、鼓励,我的琴技就不会提高!放心吧,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学生通过练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感情,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学会感恩并化作前进的动力。当然,补写课文“空白”,不仅仅在于陶冶美好情操,还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细致描写的方法。

二、紧扣课文巧命题,引导选材生活化

有了充盈的、美好的情感,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慧眼,才能用文笔书写生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不可能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指导他们观察和选材,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因而,我们要在有限课堂与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紧扣课文巧命题,可以说是作文教学中,有限课堂与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的联系纽带。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撷取素材的能力定会增强。例如,关于鼓励在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课文《顶碗少年》也有反映: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一个少年表演顶碗杂技,因表演难度极大和失误,第一、第二次表演都失败了。正当观众喧哗、顶碗少年信心顿失时,是杂技团里的一位白发老者的宽容和鼓励,使少年取得第三次表演的成功。我紧扣课文命题:《唯一的听众》《顶碗少年》都让我们感受到鼓励对于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