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古汉语介词和连词

第一节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数量不多,但有些介词的功能比较复杂,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介词所引介的

成分

例词

时间、处所和范围

于、于、乎、以、在、即、及、自、从、由(繇)、当、方、到、迨、逮、至、比、竟、投、向、临、先、

工具和凭借以、因、用、于、于

原因以、为、于、因、缘

行为对象于、于、乎、为、与、及、从

行为施事者于、于、乎

从上表可以看出,“于”“于”“乎”的功能最为复杂,将“于”“于”“乎”的用法搞清楚了,其它介词的用法差不多也就搞清楚了。“于”作介词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很常见了,“于”“乎”则是春秋以后出现的。这三个词语音相近,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词的不同变体也是可以的。它们在句子中差不多可以引介各种成分,所以要分辨它们所引介的是哪一种成分,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它们所引介的成分与谓语动词的关系来判断。

(一)引介处所或范围成分

根据处所、范围成分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又可以分为起点、经由、活动或存在场所、方向目标和终点等。

1、引介起点和经由成分,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可翻译为“从”。例如:

(1)穆姜出于房。(《左传·成公九年》)

(2)仲尼适楚,出于林中。(《庄子·达生》)

(3)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孟子·梁惠王上》)

(4)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战国策·燕策二》)

以上四个例子中,例(1)“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位移的起点;例(2)“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主体经由的处所;例(3)“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点;例(4)“乎”引出的处所成分表示行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点范围。

在上古时期,引介处所起点或经由成分的介词除了“于”“于”“乎”之外,还有“自”“从”“由”等。与“于”“于”“乎”不同的是,“自”和“由”及其所引介的成分既可以出

现在谓语动词的后头,也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从”及其所引介的成分祗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例如: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出自北门,忧心殷殷。(《诗经·邶风·北门》)

(7)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8)君子阳阳,左执簧,右召我由房。(《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9)由司射之南适堂西,释弓。(《仪礼·乡射》)

2、引介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场所,可翻译成“在”。例如:

(1)鸡栖于埘,日之夕矣。(《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2)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诗经·召南·采蘩》)

(3)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上》)

(4)季氏于鲁相二君矣。(《左传·成公二年》)

(5)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例(1)“于”引介的处所成分表示状态存在的场所;例(2)“于”引介的处所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例(3)(4)的“于”和例(5)的“乎”引介的处所成分都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

在上古汉语中,“于”“于”引介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场所,极少位于谓语动词之前,魏晋以后“于”已成为文言词,“于”及宾语位于动词之前的用例却逐渐地多起来。“乎”及其宾语则总是谓语动词之后。此外,“于”还可以引介表示范围的成分,这是“于”“乎”所没有的。例如:

(6)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

(7)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左传·昭公十三年》)

(8)燕于姬姓独后亡。(《史记·燕世家》)

西汉以后,“在”“即”也相继有引介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场所的用法,但“即”有“就在”的意思。“在”及其宾语可以位于动词之前,也可以位于动词之后,“即”及其宾语祗位于动词之前。例如:

(9)丞相李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史记·秦始皇本纪》)

(10)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史记·孝武本纪》)

(11)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3、引介方向或目标成分可翻译成“向”“往”“对”。例如:

(1)楚人谋徙于阪高。(《左传·文公十六年》)

(2)公奔于卫。(《史记·鲁周公世家》)

这种用法除了“于”“于”之外,还有“向(乡)”“当”。例如:

(3)当壁而拜者,神所立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4)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论衡·感虚》)

此外,在上古汉语里,当动词本身具有趋向意义时,方向目标成分也常常不用介词“于”“于”引介。例如:

(6)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7)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左传·文公十六年》)

例(6)的“共”和例(7)的“其邑”都是目标成分,未用介词引介。

4、引介终点成分可翻译成“到”。例如:

(1)剑及于寝门之外。(《左传·宣公十四年》)

(2)孔子自陈迁于蔡。(《史记·孔子世家》)

(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用法除了“于”“于”“乎”之外,还有“及”“至”等。例如:

(4)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5)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史记·韩长儒列传》)

(二)引介时间成分

时间成分与处所成分类似,可以分为起始时间、经由时间、发生的时间、接近的时间、先时时间、终结的时间等。

1、引介起始时间的用法最早用“自”,先秦时期也用“于”“由”“从”,但不用“于”和“乎”。“自”“于”引介的时间起点成分一般都出现在动词的前头,可翻译成“从”。例如:

(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2)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晋于是始尚羔。(《左传·定公八年》)

(4)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史记·赵世家》)

(5)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国语·周语上》)

先秦时期。“于”与“是”组合,也常常说成“于是乎”。例如:

(6)晋于是乎失诸侯。(《左传·定公四年》)

2、引介经由时间,可翻译成“从”“由”。例如:

(1)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吕氏春秋·察今》)

3、引介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最早用“于”,西周以后多用“于”,也用“在”“以”“方”“当”,汉代以后也用“即”,可以翻译成“在”。在这种用法上,介词及其宾语一般都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例如:

(1)于今日雨。(《甲骨文合集》20925)

(2)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3)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4)孔子年七十二,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史记·孔子世家》)

(5)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庄子·齐物论》)

(6)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史记·滑稽列传》)

(7)项伯许诺,即夜复去。(《史记·项羽本纪》)

4、引介接近的时间成分一般不用“于”“于”,而用“向”“临”等,可翻译成“临近”“接近”。例如:

(1)夫水,响(向)冬则凝而为冰。(《淮南子·俶真训》)

(2)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早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史记·大宛列传》)

5、引介先时时间成分一般也不用“于”“于”,而用“迨”“逮”“及”“先”等,可翻译成“趁”“在……之前”。例如:

(1)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鸮》)

(2)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4)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灞上。(《史记·高祖本纪》)

6、引介行为终止的时间成分用“于”“于”“乎”,也用“及”“比”“逮”“至”“犁(黎)”“迟”,东汉以后也用“到”“投”,可翻译成“到”。例如:

(1)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经·豳风·东山》)

(2)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孟子·滕文公上》)

(3)骥、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吕氏春秋·别类》)

(4)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史记·殷本纪》)

(5)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6)逮夜至于齐。(《左传·哀公六年》)

(7)扁鹊名闻天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8)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记·晋世家》)

(9)于是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偃旗帜,迟明,围宛城三匝。(《汉书·高帝纪》)

(10)儒者传学,不妄一言,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论衡·定贤》)

(11)投暮,入其里宅,因自匿不见人。(《汉书·原涉传》)

(三)引介工具、方式或凭借的依据成分

引介工具、方式或依据成分通常用“以”,但也可以用“于”“于”“乎”。用“于”“于”“乎”一般都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后头,祗有“于”引介依据成分时才可以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头;而用“以”引介工具或方式成分,两种语序形式都可以。引介工具成分可翻译成“用”,引介方式及凭借的依据可翻译成“凭”“依靠”“按照”等。例如:

(1)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管子·乘马》)

(2)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哀公七年》)

(3)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窽。(《庄子·养生主》)

(4)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史记·吴王濞列传》)

(5)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按:此例中“纪于鸟”与前面的“以云纪”“以火纪”的作用是一样的,都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前几个依据成分用“以”引介,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前,后一个依据成分用“于”引介,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

(6)醒,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法仪》)

(8)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左传·宣公四年》)

(9)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左传·昭公六年》)

这种用法除了用“于”“于”“以”之外,还用“用”“因”。“用”可以引介工具和凭借成分,“因”主要引介凭借成分,一般都分布在谓语动词的前头。例如:

(10)齐氏用戈击公孟。(《左传·昭公二十年》)

(11)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孟子·滕文公上》)

(1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四)引介对象成分

对象成分按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比较对象、言语对象、服务对象、予取对象、偕同对象、关涉对象、支配对象等。

1、引介比较对象一般都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偶尔也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前。可翻译成“比”(差比)“跟”(比较异同)。例如:

(1)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尚书·盘庚下》)

(2)与人善言,暖于是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4)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人间世》)

(5)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庄子·齐物论》)

(6)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左传·成公二年》)

2、引介言语对象,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可翻译成“向”或不译。例如:

(1)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公羊传·隐公元年》)

(2)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3)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当谓语动词是“言”“语”时,言语对象成分也用“与”“为”引介,“与”“为”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4)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

(5)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战国策·韩策二》)

3、引介服务对象一般都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于”时偶尔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可翻译成“为”“替”。例如:

(1)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左传·僖公十二年》)

(2)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孟子·万章上》)

(3)妇人遂行,生二子于郄氏。(《左传·成公十一年》)

这种用法也用“为”“与”,“为”“与”及其宾语的分布位置都是出现在谓语动词的之前。例如:

(4)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5)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6)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国语·吴语》)

4、引介与取对象,指所引介的成分表示给予的对象或索取的对象。引介给予对象时可翻译成“给”,引介索取对象可翻译成“向”。例如:

(1)郑子产献捷于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史记·孔子世家》)

(4)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齐。(《左传·宣公六年》)

(5)薛谭学讴于秦青。(《列子·汤问》)

(6)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以上例(1)(2)(3)中介词“于”“于”“乎”引介的是给予对象成分,例(4)(5)(6)中介词“于”“于”引介的是索取对象。

给予对象成分也可用“与”引介。例如:

(7)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索取对象成分汉代以后也可以用“从”引介,“从”及其宾语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8)(文君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5、偕同对象成分表示偕同施事或与施事交互从事某一行为的人或事物。“于”“于”引介这种成分时可翻译成“跟”“和”“同”“与”等。例如:

(1)晋赵婴通于赵庄姬。(《左传·成公四年》)

(2)宋华元善于令尹子重。(《左传·成公十一年》)

这种成分也可以用“与”“及”引介,“与”“及”及其宾语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3)初,内蛇与外蛇鬬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左传·庄公十四年》)

(4)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卫风·氓》)

6、关涉对象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向或旁及的对象。“于”“于”“乎”引介关涉对象可翻译成“对”“对于”“在……方面”等或不翻译。例如:

(1)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左传·昭公五年》)

(4)王曰:“吾甚惭于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5)此于其亲戚兄弟若此,而又况于仇雠之敌国也?(《战国策·魏策三》

在这种用法上,“于”及其宾语有时作为主语的一部分,前面用结构助词“之”关联。例如:

(6)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论语·卫灵公》)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史记·张仪列传》)

7、支配对象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支配对象成分一般是不用介词引介的,但有时为了强调,也用“于”“于”“乎”引介。“于”“于”“乎”的这种用法一般可以不翻译。例如:

(1)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

(4)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吕氏春秋·用众》)

(五)引介施事成分

“于”“于”“乎”在被动句中引介施事成分,可以翻译成“被”。例如:

(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2)郄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六)引介原因成分

“于”“于”引介原因成分可翻译成“因为”。例如:

(1)余必使尔罢(疲)于奔命以死。(《左传·成公七年》)

(2)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用法用“于”“于”“乎”比较少,更多的是用“以”“为”,汉代以后也用

“因”“缘”。例如:

(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4)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于诸侯。(《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7)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8)赵穿缘民众不说(悦),起弑灵公。(《公羊传·宣公六年》)

古代汉语虚词题目及答案

(一)根据下列例句分析归纳“之”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0 分)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北冥有魚》) ——动词,往,到……去, 2.湯之問棘也是已。(《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助词,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3 .之二蟲又何知?(《北冥有魚》) 代词,或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北冥有魚》)――作人称代词,指代彭祖。 5.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北冥有魚》) 连词(或以为助词)。或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领属关 系,相当于“的”, 6.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之,助词(答“连词”亦可),加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或语法作用。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衛靈公》)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3A.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连词,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递进,可译成“而且”。 4.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誌銘》)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可译为 “在”。 5.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 6.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以,介詞,由於。 7?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以,介詞,由於。 ――介词,弓I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 译为“因为”、“由于”。 8.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國家之急。 以,目的连词, 9.在“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句中,“以”的用法是(C )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 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 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在、从、到等。如: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 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

古代汉语常识

古代汉语常识(一)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式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音序法) ⑴汉字拼音。现在通行的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⑵注意字母。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按照注意字母的顺序排列。 ⑶平上去入、一百零六韵。在古代,也按平上去入四声、一百零六韵(平水韵)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这就是所谓的部首检字法,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例如,“口”部是三画,排在“木”部(四画)之前;同在“口”部,“吹”字四画(部首笔画不算),排在“味”字五画之前。 第一部用部首检字法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3、按号码排列(注意繁简字变换) 流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一般是方形,都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用0至9是个号码来代表。 四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每字得四码P65

4、按义编排 《尔雅》十九篇即按义编排。如“兄”,“弟”在“宗族”中查。“间”(秦汉以前没有此字),jiān、jiàn、xián ?《新华字典》 目前最常见的字典。 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个以上。 ⑴適當的收了一些古書中的常用字 ⑵在有些字的义项中也收了一些古代的用法 ⑶还收了少数古汉语中特有的双音词(又称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典》 是一部记录普通话语汇的中型词典。 它对所收的一万多单字,注音比较准确,释义比较情当,并收了一些古字古义,对初学古汉语的读者,是很有帮助的。 ?《古汉语常用字典》 收字3700多个,2000多个双音词,按汉语拼音排序,收的是常用字,注意词义的辨析。 ?《康熙字典》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其收字四万七千多个(47035)。

古代汉语 介词、连词 用法总结

介词、连词 一、介词 1、于(於、乎) ——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2、以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3、为 (1)引入行为动作的对象。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2)引入行为动作的目的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二、连词 1、与 作连词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作介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

介词?连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汉语介词主要特点是什么? 2.古代汉语介词和现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介词和介词宾语,如介词宾语省略也请说明: 1.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 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3.可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7.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柳子厚墓志铭) 三、说明下列各词的词性和在句中的作用: (1)于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答李翊书) 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2)诸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滕文公下) (3)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6.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7.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 8.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9.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10.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1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2.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自知) 13.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为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2.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答李翊书)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5.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 6.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劝学) 7.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古汉语文言虚词-疑问代词助词副词归类(转)精品

【关键字】语文、条件、难点、现代、配合、发展、掌握、需要、倾向、能力、办法、倾斜、发扬、公心 第三节疑问代词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曷”“奚”“胡”“恶(wū)”“安”“焉”“几”“几何”。汉魏时期出现“何物”“何等”,是询问事物的,相当于“什么”。 “谁”“孰”主要用来询问人。例如: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歧予望之。(《诗经·卫风·河广》)——按:歧,通“企”,踮起脚跟。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尚书》里有一“畴”字,也是用来询问人的,相当于“谁”。例如: (4)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尧典》)——按:此例《史记》翻译成“尧曰:‘谁可顺此事?’” “谁”在汉魏以后也说成“阿谁”。例如: (5)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何”“奚”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其中“何”偶尔也写作“可”。例如: (1)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2)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经·小雅·苕之华》)——按:此例意思是,人拿什么吃,拿什么饱? (3)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诗经》里“以”有时也是疑问代词,当“何”字解。例如: (4)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诗经·召南·采蘩》)汉魏时期产生的“何物”“何等”相当于上古的“何”,也是询问事物的,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5)所谓尸解者,何等也?(《论衡·虚道》) (6)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禇因举手答曰:“河南禇季野。”(《世说新语·雅量》) (7)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卿何物?”(《世说新语·方正》)(8)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 “胡”有人说是“何故”的合音,用来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但也可以用来询问其它事物,可以翻译成“什么”。例如: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按此例询问原因,意思是“为什么”。 (2)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乎?(《墨子·兼爱下》)——按:此例是询问人,意思是“什么人”。 (3)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汉书·食货志上》)——按:此例询问事物。意思是“什么”。 “曷”多见于《诗经》和《公羊传》。在《诗经》里主要用来询问时间,可以翻译成“什么时候”;在《公羊传》中则主要用于询问原因,可以翻译成“为什么”。例如:(1)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按:曷至哉,何时回来呀?

古代汉语

古汉语通论(一)自测题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填空 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 《此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是解放前收释虚词______的虚词词典。 二单选题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张玉书 C、阮元 D、王引之 2、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纂诂》 D、《助字辨略》 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 B、《诗词曲语辞汇释》 C、《康熙字典》 D、《辞通》 三多选题 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定的语法条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的辨别。学习时应结合10篇精读文选的句例加以理解,并做到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这里讨论的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语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又如"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问代词"曷"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 "何以战?" 疑问代词"何"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和......在一起)的宾语而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 在"未之闻"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闻"的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虚 (词类活用- 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6、说文学:指以《说文解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因为包括古代文字学的主要内容,也成为文字学的代名词。 27、文字学:广义的文字学包括对古代汉字形、音、义的研究,义近于古代的“小学”。狭义的文字学指对汉字形体结构、形义关系等的研究。一般所说的文字学即指狭义的文字学。 28、三仓:又作三苍,是秦代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是用小篆作为规范文字书写的字书,也是当时儿童识字的课本。 29、《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太史史籀所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字书。原书已佚,《说文解字》中有引用,与秦国的大篆近似,后世称《史籀篇》的字体为“籀文”,即大篆。 30、石鼓文:唐代初年在陜西出土的先秦时期十块鼓形石上用大篆所刻的文字,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31、三书说:现代学者唐兰主张将汉字的结构归纳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称为三书说。后来文字学家裘锡圭主张将汉字结构归纳为表意、形声、假借三种,也称为三书说。 32、右文说:宋代学着王子韶首倡从声符推求字义的一种文字学见解,即声符相同的字,其意义也相同。如从“戋”得声的字都有“小”义,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等。这一学说对探讨同源词和文字的音义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学者也指出其具有牵强附会之弊。 33、孳乳:文字学上指源词派生出新词后,便要造一个记录新词的新字,这种现象叫孳乳。由孳乳派生而产生的新字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古代汉语介词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例如:“通过”。(1)游行队伍通过了天安门。(2)通过学习文件,我对“三个代表”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介词能带宾语,但是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它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动词或主谓结构的前面作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等。 总的来看,介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古今汉语中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古代汉语介词结构还是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此外,现代汉语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国语·句践灭吴》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例如: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分期及它的两大系统等 1、古代汉语,就是指我们的祖先长期使用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2、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从有文字记载到五四运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可以把古代汉语分为:远古汉语(殷商甲骨文时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代以后至五四运动前期)-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 (注:近古汉语,宋元至鸦片战争战争时期;早期现代汉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 4、清废除科举制后设立小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诂,隋唐以后分此三类。 二、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历史 1、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卜辞)-金文(钟鼎文)-战国文字—大篆(籀文)—小篆(秦篆)—隶书—草书、楷书(真书、正书)行书 (1)汉字起源于图画。 (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卜辞、殷墟卜辞,是我们发现最早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图画性。它是殷商王朝用来记载占卜吉凶之事的文字,已具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结构,也有一些借用表义的假借字,是最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3)金石文字:较甲骨文,字形比较稳定,传达的文字信息更丰富,展示的社会面更开阔。①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本是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具,后来主要用来祭祀、宴请上面以记载典祀、歌颂战功、订立盟约等。 ②石文:可在石头上的文字。 (4)篆:①大篆,又叫籀文、篆籀,秦代建立以前秦地区使用的文字。 ②小篆,被成为中国汉字的第一次革命,基本上脱离了图画抽象,较规范;笔画趋向简单,圆润。 (5)隶书:又叫八分书,有美感,很舒展,据说是秦朝狱隶陈邈发明,有古隶在(或叫秦 隶)和今隶(或叫汉隶)之分,向方块字迈进了一大步,笔画简单,明了,是中国汉 字的第二次革命。 (6)楷书:出现于汉朝,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方块字,易写易认,完全用于交际,无美学意义。 2、(1)①最早提出古今字这个术语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的产生;②最早的隶书产生于战国时代;③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2)隶书与篆文相比,发生了两方面大的巨大变化: ①一是大量出现了偏旁的简化和形体省变,使汉子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至许多隶书破坏了篆文原有的“六书”结构。 ②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直笔,而且笔划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出现了大量的挑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了。 (3)中国文字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次革命):①西周晚期变画面笔划为线条笔划,是汉字脱离图画性走向符号化的第一个里程碑; ②秦汉隶书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4)石鼓文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二)汉字是兼有表音性质的表意体系的文字。 1、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清代以后,一般人对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说文解字》的,对次序则采用班固

我国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

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 未见所以 ..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古代汉语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一、与 “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例如: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涉起义》 “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例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例如: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古代汉语胡安顺第一单元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 一、请说明下列工具书之间的差别。 (1)字典与词典。 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字典”一词出现在《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为字书。词典是以词为解释对象的工具书。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 (2)类书与政书。 类书是一种分类汇编各种资料的工具书。其体例都是先分大类,后标子目,各种材料类聚于子目之下。类书的内容无所不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类书的大类或子目,所以有人将其比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政书是记载历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书籍。政书原本是一种历史着作,由于其中集中记载了典章制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人们就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了。政书的特点是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一种典制系统是一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区分子目,与一般类书相同,只是一般类书门类子目无所不包,而政书的门类子目一般局限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 (3)“十通”与会要、会典。 “十通”是通记历代典制的十部政书的总称,包括《通典》、《通志》、《文献通》等十部书。 会要、会典都属于断代政书。 (4)会要与会典。 会要以事类为纲,分门别类地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会典则一般以官署机构为纲,重点记述国家政令、官吏职掌,汇编有关事例。前者以类相从,后者以官统事。? 二、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主要有哪几部?指出其标古音的方法。 常见的字典、词典中标出古音的有以下几部,其标音方法如下所述; (1)《说文解字》。部分字用“读若”这一术语注出了读音。 (2)《康熙字典》。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 (3)《中华大字典》。在注音上,它以《集韵》的反切为准,每音只加一个反切,《集韵》中没有的字,再用《广韵》或其他韵书中的反切。反切之后加注直音和平水韵韵目。 (4)《汉语大字典》。其中对每个字,依次注出了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标注,同时表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 (5)《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中不仅标出了上古的韵部,同时标出了中古的韵部、声母和声调。 (6)《辞源》。其注音同时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 (7)《汉语大词典》。单字的注音分为二段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 (8)《中文大辞典》。注音先列反切,后列平水韵目,最后列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