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_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_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_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_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变频器

新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

1 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1.1 总体形势

“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能源发展方向,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的战略,更加强调能源的持续发展对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为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有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几十项配套政策,调整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水平,增加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额度;制定完善了风电建设管理制度,推动大型风电基地和分散式风电同步发展,制定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启动海上风电建设,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比重不断提高;颁布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明确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支持政策,光伏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出台了垃圾发电上网电价及补贴政策,与农林剩余物发电上网电价共同形成了完整的促进生物质发电的电价制度;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供热、供气以及绿色能源县、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建设。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在能源消费和电

力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稳步增加。2014年,在能源消费总量数值被调整并增加4.1亿吨标准煤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占比仍保持一定的增长。2014年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各类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的供应总量约合4.11亿吨标准煤,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9.64%,其中水电7.94%,风电1.17%,现代化利用的生物质能和光伏发电分别为0.36%和0.17%。

如再考虑核电的贡献量,全部非化石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51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6%,距离201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4%的规划目标已较为接近。

如再考虑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沼气、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地热等非商品化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

量从2010年的2.93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14年的4.69亿吨标准煤,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10.9%。在总量上也接近2015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为4.78亿吨标准煤的规划目标。

图1 各类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注:不含非商品化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和电力供应总量增长迅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2.54亿千瓦增加到2014年的4.36亿千瓦,在全国总发电装机中的比重从26%增加到32%;总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时璟丽

摘要:201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规模化发展态势,水电装机稳定增加,风电和光伏并网装机容量总计超过1.2亿千瓦,太阳能热利用和生物质能多元化快速发展,但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发电并网和消纳、热利用和燃料利用市场环境、产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市场开拓、持续的资金支持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障碍,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15%和20%的目标仍面临挑战。未来5~6年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实施新的机制以保障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Focus

聚 焦

电量从2010年的7611亿千瓦时增加到2014年的1.47万亿千瓦时,增长近一倍,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从19.8%增加到23.2%。如再考虑核电,则全部非化石能源发电在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为25.6%。

图2 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

1.2 电力

——水电发电量超万亿千瓦时,装机已超过2015年目标,面临的环境、生态和限电等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第一,是当前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2014年我国新增水电装机2185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3.02亿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2183万千瓦),发电量达到1.0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9.2%。虽然近年来水电装机量和发电量增长迅速,但由于环境影响、生态保护、流域综合规划协调难度高等问题,水电规划项目前期准备相对滞后,将有可能影响“十三五”期间的新增规模。此外,电网建设和市场消纳滞后于水电站建设进度,水电丰枯矛盾和外送通道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在西南水电较为集中地区开始出现较严重的弃水现象。

——风电市场开发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海上风电建设启动。自2012年开始,我国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2014年,风电发电量为156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2.8%,累计装机9637万千瓦,新增装机1921万千瓦,显著超出此前四年的每年新增约1500万千瓦的水平,风电市场进入又一新的增长期。年装机规模显著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风电项目储备较为充足,二是明确了风电电价将在2016年开始下降的政策,此外,国家提出能源转型战略、对清洁能源需求增加等也是促进风电市场扩张的因素。根据规划目标,风电累计装机将在2020年达到2亿千瓦,这就意味着2020年前我国风电年新增规模需要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甚至更高。在发展布局方面,2014年风电从“三北”地区集中发展转变为陆上大型基地和分散式并行发展、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启动的局面。随着东中部地区适宜风电开发地区的扩大和低风速风机的广泛应用,东中部地区的风电装机规模增长迅速,在风电累计装机中,北部风电基地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79%下降到2014年的75%。海上风电项目之前由于用

海、并网等协调和电价政策不明等问题进展缓慢,但2014年6月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政策的出台后,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启动,目前有200多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或在建设之中,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省。

——光伏电站建设进展迅速,政策着力分布式光伏。2013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三十余项配套政策,提出促进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价格、补贴、项目管理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措施。2014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052万千瓦,累计2805万千瓦,发电量250亿千瓦时,发电量增速超过200%。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进展迅速,累计装机达到2338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模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屋顶光伏系统外,光伏农业大棚、渔业光伏电站、荒坡光伏生态电站等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光热发电市场预期较好。与风电、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可以通过技术可行、成本相对低廉的储热装置实现按电力调度需求发电,既可以作为基础支撑电源,也具备较为灵活的调峰能力,大规模开发光热发电可以缓解西部和北部的风电、光伏限制出力情况,并共同组成清洁发电系统,大大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比例。但是,由于集成技术成熟度不够、初始投资较大、政策缺失等因素,目前国内光热发电仍处于规模发展的前期阶段。2013年7月,中控德令哈光热电站一期1万千瓦投运,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万千瓦级大型光热电站集成建设和运行技术,2014年7月和2015年3

月,中广核德令哈、兆阳光热张家口万千瓦★作者简介★

时璟丽(1969-),女,研究员,现就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从事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经济政策研究。

级电站相继开工,光热发电市场预期较好。

——生物质发电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受农林剩余物资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林剩余物发电项目经济效益下滑,造成近期农林剩余物发电的增长速度放缓,2014年底农林剩余物发电(不含蔗渣发电)装机在450万千瓦左右,此外,尚有总装机容量为170万千瓦的蔗渣发电,大都为糖厂自备电厂。垃圾发电在垃圾处理的巨大需求下增长迅速,累计装机从2012年的243万千瓦增加到2014年的400万千瓦以上。目前,资源有限和成本增加等原料问题是限制农林剩余物发电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提高,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原料收集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收集运输成本逐年增加,使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发电厂经济效益急剧下降。

1.3 热利用

——太阳能热利用稳步增长,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14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超过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利用新增集热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在新增集热面积和累计使用总量上保持世界领先。截止2014年底,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约为4.1亿平方米,折合替代能源量为47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热利用是非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力。太阳能热利用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提供热水外,在政策推动下,北京、河北、甘肃等地建成了区域性太阳能供暖示范工程。2014年初“家电下乡”政策退出后,太阳能热水器零售市场有所下降,但大型太阳能热利用工程市场迅速发展,在印染、干燥等工业领域和农业、畜牧业的应用范围扩大。

——地热热利用迅速发展。我国中深层地热热利用发展较快,实现了商业化应用,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已经在北京、天津、陕西、河北、山东、黑龙江等省建设了规模化的中深层地热能供热项目。浅层地热市场也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和2014年总供暖面积分别达到2.4亿和3.0亿平方米。

1.4 可再生能源燃料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规模扩大。受益于补贴政策,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量从2010年的不足100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850万吨。除了应用于农村生活用能外,成型燃料在供热锅炉和工业窑炉的使用也初具规模,相关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关键设备已经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

——液体燃料发展进展缓慢。我国以陈化粮和木薯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产能为220万吨且多年保持不变,以玉米芯、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示范项目开始建设,但非粮生物液体燃料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近期难有大的突破。生物柴油的年产量约为40万吨,但原料基本为餐饮废油,以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项目总产能约10万吨,囿于原料和市场准入等问题,均未能正常生产。总体上,相对于其它可再生能源应用,生物液体燃料进展缓慢。

1.5 示范项目

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项目分类推进,但发展模式尚有待创新。为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县域及城市中的应用,近年来开展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和“新能源示范城市”项目,已评选出108个绿色能源建设县(其中86个县的建设方案获得批复并实施)以及81个新能源城市和8个新能源产业园区。但从绿县实施的进展看,绿县建设的理念仍在延续建设农村能源的思路,很多县(市)仍将示范县建设单纯作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手段,建设重点也是以财政支持的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等项目为主,尚未把农村能源走市场化道路、融入国家能源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示范县建设的发展思路。新能源示范城市着眼于扩大新能源在城市范围内的应用规模,目前许多城市已规划把太阳能热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地热能应用及生物质替代燃煤供热等作为未来城市能源供应的重要方式,但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建设进展和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1.6 装备制造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依靠技术引进、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明显甚至有所领先的产业之一。风电整机、光伏电池和组件、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装备的制造能力均位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各类产品不同程度地进入和占领国际市场。

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基本齐全,配套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建立了以多家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制造产业群,2014年保持批量生产运营的风电整机企业26家,相比2010年底约80家整机制造企业,产业集中度大大增强,整体竞争力提升。全球市场排名前10家风电机组制造商中,金风、联合动力、明阳3家国内企业入围。到2014年底国产风电机组累计出口176万千瓦,尽管数量不多,但出口目的地已覆盖到28个国家,形成了以点带面的格局。

光伏制造业在经历2011~2012年的严冬后,2013年开始逐步完成整合,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主要部件产能和产量占据全球总量一半以上。光伏电池组件价格从2012年的每瓦6元,降到目前的每瓦4元左右,光伏电站项目单位投资从2012年的1.2万元/千瓦,降至目前的8000元/千瓦左右。光伏电池和系统的效率也在提高,目前商品化晶硅电池普遍达到18%以上,先进技术的商品化电池效率在20%以上。

2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建议从发展形势和发展总量上看,近年来我国各类可再生能源应

新能源Focus聚 焦

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速度与“十二五”预期速度和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满足15%能源需求目标的预期速度基本一致,2014年可再生能源无论是能源供应总量还是占比都已接近国家规划的目标。但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在发电并网和消纳、热利用和燃料利用市场环境、产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市场开拓、持续的资金支持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障碍,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15%和20%的目标仍面临挑战,亟需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实施新的机制。

2.1 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体制机制

未能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从水电建设推进难度大以及“十二五”以来愈演愈烈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限制出力现象看,目前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认识仍不统一,政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电力体系的运行调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电价机制等方面仍旧沿袭着眼于化石能源为主的常规能源系统,尚没有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电力运行管理体制机制,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和电量的迅速增加,电源之间、电源与电网之间矛盾日益严重,难以化解,新近出台的电改方案虽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但有待于具体措施的出台和落实。热利用和燃料市场也更多地受制于体制机制的约束,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热利用主要是户用系统或在中小企业应用,很少纳入城市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管网范畴,不但享受不到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应有的优惠财税政策,甚至在某些领域享受与化石能源相同的政策也有难度。在固体燃料领域还存在部分省市区将生物质燃料等同煤炭一并禁用等问题,液体燃料领域除了国家推广的五个大型燃料乙醇项目和一个生物柴油项目外,其他产品也难以进入车用燃料领域。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明显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

近期具体措施上,建议首先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光伏和风电产业指导意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一轮能源战略研究成果,更新和细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布局和重大举措,强化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电源等其它国家规划的衔接、规划和补贴资金的配合,提高规划的严肃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尽快出台配额制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办法,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利用目标,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等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和考核机制,建立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的机制和规则,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规模化开发和保障消纳。第三是加快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和机制体制建设。

2.2 确立支持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的资金机制

由于化石能源的外部性成本在近期难以通过税费在价格中得以充分反映,因此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持续的足额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依据《可再生能源法》,财政部在2011年底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可再生能源接网提供价格补贴,但基金的来源单一,一直以来渠道仅为随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随着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的扩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从2006年的1元/兆瓦时增加到2013年的15元/兆瓦时。在随电价征收的各类基金和附加中,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已经占到三分之一,未来进一步提高电价附加水平,必然受到影响终端电价水平的制约,上调空间越来越小。近两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提升都是借助燃煤火电标杆电价的下调时机出台,没有影响销售电价,但燃煤火电标杆电价的下调又直接使风电、光伏等电价补贴需求增加。如果按照现行15元/兆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和可再生能源规划发展目标测算,2015年当年可再生能源附加与电价补贴需求可以基本持平,但“十三五”期间电价补贴缺口将逐年扩大,累计缺口约1000亿元。因此,如何建立长效的资金机制,将极大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

解决路径上,建议近期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际资金需要以及绿色财税机制在短期内难以充分反映化石能源的为外部成本,必须尽快拓宽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财政渠道,并加大支持力度。需要建立通过财政预算和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机制,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来源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单一制扩展为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和财政专项的双轨制,财政资金来源近期可以为财政专项,中远期可以考虑利用环境税、碳税等部分资金。从操作层面,需要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管理的具体机制和流程,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和补贴效率。

2.3 产业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升级和新兴市场开拓

可再生能源是新兴产业,虽然近年来技术进步显著,光伏、风电等成本实现了显著下降,但未来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发展之本仍是技术创新和进步。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风电、光伏产业贸易纷争不断且日趋激烈,光热发电有制造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但仍存在技术和工程瓶颈,无论是为纷争创造有利条件,还是为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在国家、地方、企业等多个层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是关键。政府也应根据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出台和更新有关标准,引导产业整合,采取差异性措施,鼓励注重长期积累和技术研发、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优势企业发展。此外,国内许多企业已具备可再生能源产品输出和能源市场开发能力,政策应鼓励相关企业积极进军和扩大国际市场,结合“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建立和投资等良好机遇,进行新兴市场开拓,增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国际上的

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开发和研究可再生能源来代替被过度开采和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是各国政府在资源利用方面共同的发展方向。 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成为各国共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颁布了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使可持续能源产业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如光伏发电、风能、太阳能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已成为各类能源中发展最为快速的热点领域。 美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全球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最高的国家。为降低对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以及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美国近年来不断出台多项能源政策,以立法和财政补贴的形式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美国国会议员表示将推动税法改革,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享受到与石油项目一样的税收政策。税法改革提案的发起者认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应该允许

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以“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的性质征税。这种形式的税收结构允许企业从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并使企业可以避免缴纳收入所得税。 欧盟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目前欧盟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50%。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一数字将不断增加,欧盟能源安全令人担忧。为此,欧盟制定了相关策略,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欧盟1997年颁布可再生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整个欧盟国家的能源构成中要达到50%。白皮书中提到的计划包括欧盟内部的市场手段,进一步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以及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投资及信息共享,对此欧盟各国纷纷采取对应措施来响应。 以德国为例,2011年9月,德国经济部、环境部和科技部等部门曾联合颁布了德国第6个能源研究计划,重点集中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存储技术和电网技术改进等方面。德国联邦经济部、环保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长期能源转型战略,规划了未来40年德国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 德国在2004年、2008年曾两次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要在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后,逐年减少对可再生能源新建项目的上网电价补贴,促进可再生能源市场竞

我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张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100多个风电场,分布在22个省、市、自治区,新增装机容量3304M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906MW,已跻身世界第五位,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风电市场之一。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论述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述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0级交通运输2班 袁格格 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均属于新能源汽车。面对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急迫形势,节能减排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传统汽车技术快速提升和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双重挑战,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如何有效地选择“过渡”和“转型”协调发展战略,是当前汽车工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现状: 1.纯电动汽车:基本情况纯电动汽车问世于19世纪90年代,但由于电池性能不能满足需求,一度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应用,纯电动汽车再次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纯电动汽车已在续驶里程、动力性、快充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即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纯电动汽车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小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日前世界上有近4万辆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主要应用在市政用车、公交车、公务用车和私人用车等预域。 2.混合动力汽车:基本情况自1997年丰田首先在日本推出Prius混合动力汽车以来,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推出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如本田Insight、通用SaturnVUE、福特Escape等。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大幅下降。1999~2008年,美国市场共销售19种混合动力乘用车,总销量达132万辆。 日本最早开始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目前总销量已经达到200万辆以上,并开始赢利。欧洲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起步较晚,采取与美国合作方式共享混合动力总成技术,主要应用于采用传统技术油耗较高的车型上。 混合动力商用车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已开发了混合动力公交车、市政用车和军车等。尤其是,美国在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前已有多个车型在运行。欧洲客车和卡车生产商已将目光聚焦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德国奔驰和曼、瑞典沃尔沃和波兰索拉丽斯等相继开发了混合动力商用车。 3.燃料电池汽车:1基本情况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在潜心致力于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除国内的燃料电池开发计划外,美国通用与日本丰田、美国国际燃料电池公司与日本东芝、德国奔驰与西门子、法国雷诺与意大利DeNora公司等纷纷组成强大的跨国联盟,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并推出了一系列的燃料电池汽车。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上)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上) 二十一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是一个面向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全球性政策网。该网与政府、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产业协会和其它合作伙伴及项目发起者建立起了广博的联系,登载全世界对可再生能源的意见,提供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广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为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信息搜集、技术交流和政策制定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平台。 该网于2006年下半年公布了英文版《全球可再生能源状况报告》,为使国内相关人士更便当地了解全球可再生能源状况以及有关国家与地区的政策,笔者翻译整理了该报告,以飨读者。1报告摘要投资和产能双增长 2005年全球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方面的投资为380亿美元,高于2004 年的300亿美元。德国和中国是主要的投资国,每国大约投资了70亿美元,其次是美国、西班牙、日本和印度。风力发电量增长24%,达到59吉瓦1,居新增容量的第二位,接近第一位的水力发电增加的容量。风力发电新增量超过300兆瓦的国家有10个,而2004年只有5个。生物柴油产量增长85%,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量增长55%。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增长23%,欧洲也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美国和西班牙开始建造世界上首批大容量的太阳能热发电厂。 主导国家有所变化 德国的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量增加600兆瓦(MW)2,超过了日本。美国自1992年以来首次成为风力发电增加的先导者,燃料乙醇产量也赶上了长期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巴西。 印度的风力发电量超过了风力发电先驱者丹麦,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超过了日本。 三个欧盟新成员国开始生产燃料乙醇,九个欧盟新成员国开始生产生物柴油。 可再生能源企业快速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现状和前景分析(D OC5) 可再生能源的进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战略、系统和技术方面进行持续突破,从政策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扶持,从市场方面进行持续培养和 完善,使可再生能源为人类的进一步进展做出奉献。 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超过19.7亿吨标准煤,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是102亿吨标准油。中国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3.5%左右;但GDP按美元运算,2004年全球为4万亿,中国只有1.6万亿,仅占世界GDP的4.1%。 一、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觉状 可再生能源的范畴专门广,要紧有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一)水能 水能现在是专门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到2004年底,全世界约有8.5亿吨水电装机,占世界全部装机容量的20%多;我国有1亿千瓦的水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4,水电发电量3280亿度,占全部发电量的15%。我国水电技术专门成熟,不管是建设、治理、依旧设备制造,差不多上世界一流的。现在在建的有三峡工程,今年还打算开工金沙江1200万千瓦水电工程。 (二)风能 风能是继水电之后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进展前景的新能源 技术。世界上风能进展专门快,去年底全世界差不多有4000多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我国风能已进展了20多年,但进展相对较慢。从资源来讲,我国有10

亿千瓦可开发的风电装机。其中,陆地资源量约 2.5亿千瓦,要紧分布在"三边"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两年风电进展专门快,目前在建的风电装机达到3 00万千瓦。 (三)太阳能 专门多专家认为真正解决中国能源咨询题的将是太阳能。从太 阳能的资源和地区分布来讲,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2/3地区日照小时数大于2200小时。太阳能专门稳固,技术也专门成熟,确实是成本太高。截至2 004年底,太阳光伏发电装机为 6.5万千瓦,要紧用于解决偏远地区和专门行 业用电咨询题。现在用得比较好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中国大致有6500万平方米的使用量,占全球的近50%;年生产能力1500万平方米,二者均为世界第一。太阳能热水器能够节约专门多煤炭, 1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大致相当于130多公斤的煤炭,如果能够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节能作用不可小视。 (四)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最古老的能源。包括:农作物秸秆、木材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和工业有机废水、都市生活垃圾等。全世界将近20%的能源由生物质能源供给。从利用情形看,到2004年底,全国共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55亿立方米;建成了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 量约为200万千瓦。此外, 利用陈化粮生产乙醇燃料的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 二、可再生能源进展存在的咨询题 可再生能源尽管有专门好的前景和专门大的资源量,然而确实存在一些咨询题,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前景及其对策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前景及其对策 以风能、太阳能为例 廖俊峰 (文山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 11物理教育 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由于传统能源的枯竭和对环境的破坏,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近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通过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风能资源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可再生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极其所面临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1、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风力发电);2、光伏产业;3、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 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背景和意义 1.1 传统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弊病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已经伴随人类走过了一百多年,从探明的储量分析,现在地球能源的总储量为:石油一万亿桶、天然气120万亿立方米、煤炭一万亿吨。】【1J 根据世界能源部门的预测,仅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这些能源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石油40-50年、天然气50-60年、煤炭200-220年。我国石油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需求却在大幅增长,导致我国50%以上的石油需要依赖进口。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还价预测,化石燃料的终结者可能不只是其有限的储量,而是人类对生存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和挑战。 1.2 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世界共同的选择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欧盟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因此中国工程院在“能源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将是大规模开发风能、太阳能。 在正泰太阳能公司的一份行业调研报告中显示,我国2011年以前,当年扩张的产能几乎都能够被次年新增的市场需求消纳,但2011年之后我国光伏组件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其在2011年的组件总产量远远超过了2012年的需求规模。2013年国内需求虽然有所回暖,但国内光伏组件供过于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的。】【1J 对比晶科、英利、天合、阿斯特以及第一太阳这几家光伏企业在2013年1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润情况,不难发现以光伏发电为主的阿斯特、第一太阳的财务盈利表现明显好于以光伏组件制造为主的其他几家企业。 】【2J 2 太阳能和风能的资源状况及应对现状 2.1 太阳能来源及应对现状 太阳是巨大的巨变反应堆,聚变释放的能量以光辐形式送到地球,成为最可以来的初级能源,同时,太阳能是发展最快的能源。由世界与我国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量看,太阳能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因此,太阳能资源的运用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进入2000年后,太阳能光伏行业投资持续升温,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光伏行业(指把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成电能的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光伏发电具有不需要燃料、环境友好、无转动部件、维护简单、由模块组成、功率可大可小等突出优点,其应用范围十分广阔,遍及各行各业收到普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方向

“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形势 全球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形势。从2015年全球各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足30%,主要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这三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基本为60%或60%以上。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大气污染加重等后果。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形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以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与“十二五”时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为2.5%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在目前5.9万亿千瓦时的基础上,到2020年预计为6.8到7.2万亿千瓦时左右,比初始预期结果低约0.8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时期,整个能源结构也将相应进行调整,煤炭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为主要增量。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宏伟目标。全球主要国家也纷纷提出2050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愿景。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 一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其中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到“十二五”末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截至2016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662亿千瓦时,仅占到储量的万分之0.16。当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量与煤炭、石油不可直接对比,但通过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到201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3.3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站30542万千瓦,抽水蓄能2669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容量连续7年领跑全球,到2016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1.49亿千瓦,年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4个百分点。从2013年起,我国太阳能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应用市场,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在2015年4300万千瓦的基础上,增加到7818万千瓦,发电量600多亿千瓦时,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超过4亿平方米。另外,生物质能利用规模达到3500万吨标准煤,开发建设规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

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 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100%降到80%,为了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胡庭栋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1106,201101320108)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Hu Ting-dong 摘要: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所依靠的主要电力能源在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同时,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环境问题,这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展开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这个研究来探讨中国新能源的当下与未来。从我国能源形式,并网存在问题着手,研究分布式发电较集中式发电的优势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未来趋势。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 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2003年-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9.5%,其中传统能源增长9.2%,新能源增长14.5%;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改变。然而,其改变的进程相对缓慢,中国的能源危机还是愈发的走向了边缘。从下面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能源占主导地位的一次能源消费 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能源的广泛利用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出口。众所周知,中国是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条件,然而从2009年起我国从煤炭出口大国变为了净进口国,到2012年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14%。原油对外依存度更是节节攀升,从2003年的36%到达2012年的56.4%;从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2008-2012年净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速为129.28%,2012年达到378.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2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必须改变过于依赖石油和煤炭的现状,加大对天然气、核电和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发展形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一)资源潜力 根据初步资源评价,我国资源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1、水能 水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约70%在西南地区。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大江大河的干流水能资源丰富,总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经济可开发量的60%,具有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的良好条件。 2、生物质能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植物)、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全国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6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大约3亿吨可作为燃料使用,折合约1.5亿吨标准煤。林木枝桠和林业废弃物年可获得量约9亿吨,大约3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折合约2亿吨标准煤。甜高粱、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能源作物(植物)可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可满足年产量约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畜禽养殖和工业有机废水理论上可年产沼气约800亿立方米,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2亿吨。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

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3、风能 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两大风带:一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二是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另外,内陆地区还有一些局部风能资源丰富区。4、太阳能 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 5、地热能 据初步勘探,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适用于工业加热、建筑采暖、保健疗养和种植养殖等,资源遍布全国各地。适用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区,可装机潜力约为600万千瓦。初步估算,全国可采地热资源量约为33亿吨标准煤。 (二)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水电已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农村能源和生态建设,户用沼气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生物质能高效利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促进经济

可再生能源发展史

可再生能源发展史: 我国古代很早就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车粉、利用高山流水带动水车臼米磨粉、利用水流伐木运输、利用阳光烘干食品。 可再生能源发展史上,风能、水力、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对能源供应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水力发电在世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现在各国目光都在太阳能上大做文章。 从2006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法》也正式实施,国家通过该法引导、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所有这些对于拥有几十年发展史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即把太阳辐射热转抵达成电能的发电技术。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太阳热能直接发电,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离子发电以及碱金属热发电转换和磁流体发电等,这类发电的特点是发电装置本体没有活动部件,但此类发电量小,有的方法尚处于原理性试验阶段。另一类是将太阳热能通过热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基本组成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只不过其热能是从太阳能转换来。 在一个世纪前的1878年一年小的太阳能动力站在巴黎建立,该装置是一个小型点聚集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盘式抛物面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置于其焦点处的蒸汽锅炉,由此产生的蒸汽驱动一个很小的互交式蒸汽机运行。1901年,美国工程师研制成功7350W的太阳能蒸汽机,采用70平方米的太阳聚光集热器,该装置安装在美国加州做实验运行。1950年,原苏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小型实验装置,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基础性的探索和研究。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1MW的太阳炉。 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的爆发刺激了人们对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相对于太阳能电池的价格昂贵、效率较低,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技术比较成熟。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国家研究开发的重点。从1981-1991年10年间,全世界建造了装机容量500kW以上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20余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电站,最大发电功率为80MW。 太阳池太阳能热发电最早是在以色列进行研究开发的。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在死海沿岸先后建造了3座太阳池太阳能热发电站,以提供其全国1/3用电量的需求。美国也曾计划将加州南部萨尔顿海的一部分建成太阳池,用以建造800-600MW太阳池太阳能热发电站。后来,以色列和美国均对其太阳池热发电计划作了改变。 随着能源紧缺各国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我国的水力发电已跃为国际先进项列。风力发电广泛兴起、太阳能发电开始投入已见成效。 就几种形式的太阳热发电系统相比较而言,塔式热发电系统的成熟度目前不如抛物面槽式热发电系统,而配以斯特林发电机的抛物面盘式热发电系统虽然有比较优良的性能指标,但目前主要还是用于边远地区的小型独立供电,大规模应用成熟度则稍逊一筹。应该指出,槽式、塔式和盘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正在积极开展工作。美国政府的太阳能热电发展计划并列塔式、槽式和盘式三种热发电技术,目的在于满足不同高层应用的需求。 在国内,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一些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和机构,也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做了不少应用性基础实验研究,并在天津建造了一套功率为1kW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模拟实验装置,在上海建造了一套功率为1kW的平板式低沸点工质太阳能热发电模拟实验装置。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发展史直接影响人类的发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u能源的定义与源头 究竟什么是“能源”呢?《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是这样说的:“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见,能源是呈多种形式的、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简而言之,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的源头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如地热、核能)、地球与其它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源(如潮汐)。 而能源是产生能量的源头。 人们通常按形态与应用方式对能源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类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这些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和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热能,可以直接用来取暖,也可用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