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

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

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
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

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

【摘要】自十九世纪初,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出版以来。中国的新闻伦理道德就与西方新闻伦理道德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源自西方。另一方面,受到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又与西方有着质的不同。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下,只有在不断面向世界过程中保持中国新闻传播的民族性,才能使得中国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够保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新闻伦理;中西方比较;新闻传播交流与冲突

新闻伦理道德涵盖的范围不仅仅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或者职业伦理,还包括新闻事业整体以及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组织在内的新闻媒介实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的总和。

中国的新闻传播业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从产生之初。便打上了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的烙印。这种融合与冲突始终贯穿在中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脉络中。1815年,外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启了中国近代报纸的先河。之后,外国传教士办得报纸蜂拥而入。这种行为虽是一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但客观上也将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带到中国的土地上,使中国人眼界大开,认识到报纸可以言及国事、政事,可以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正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开启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崭新一页。

1.中西方不同的新闻理念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伦理道德

西方新闻传播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指导思想是“自由主义理论”及其修正后的“社会责任理论”(即“新自由主义理论”)。媒介被认为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记者必须有新闻采访、报道、评论的自由,自由、平等的观念深深地烙在新闻界的指导理念当中。但是随着自由主义实践的发展,早期的纯自由主义被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自由而负责的报业理论———“社会责任论”(或“新自由主义”)所取代。这种理念认为,言论自由是附有义务的道德权利,是以个人对于他的思想、良心的义务为基础的,它是一项道德的权利。这与“自由主义理论”相比较起来,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种进步并不能改变资本对于媒介的占有和垄断,但是它更加强调了媒介的道德和伦理责任。

我国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是建立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之上的。这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开头表现得极为明显:“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这些明确表明了我们的新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根本区别于西方的新闻理念,所以我们的新闻伦理道德也是马克思主义伦

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比较和探析

第26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l.26N o.1 2006年2月 Journal of Y ancheng T eachers C ollege (Humanities &S ocial Sciences ) Feb.2006 [收稿日期]2005-10-18 [作者简介]胥爱华(1965-),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主要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和策划管理工作。 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比较和探析 胥爱华 (盐城广播电视台,江苏盐城224005) 【摘 要】现场报道是电视传媒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最能体现电视多种元素和传播优势的一种报道样式和手段。如果将中国与西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对现场报道的认识与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和探析,就会发现电视现场报道经过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之后,正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国内传媒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表现形态、价值取向、调控机制、传受关系等方面正呈现出不断开放与进步的态势。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表现形态;价值取向;传受关系 【中图分类号】G 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6)01-0104-04 在电视媒体中,现场报道是最常见同时也是最能体现电视多种元素和传播优势的一种报道样式和手段。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实践脉络及规律,笔者尝试从表现形态、价值取向、传受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西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一适度比较和探究。“人们期待通过比较研究,认识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提高依照这种规律传递新闻的自觉性,同时又努力寻找中外新闻传播运作中不同做法及特点,发现自己或对方的优点,坚持下去,或把人家好的做法拿过来,为我所用;看到自己或对方的缺陷,克服扬弃 或引以为鉴。” [1]5(一)表现形态 在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凡是适合于现场报道的新闻决不采用其他形式报道。理由是:现场报道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明快的节奏,解说与事件的同步进行,视听合一的立体冲击,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地。由于这些因素,现场报道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加的幅度很大,而且对现场报道的技巧越发重视,要求也更严更高。大凡一流电视新闻记者都具备高超的现场报道能力,如风云美国电视新闻界20多年的NBC 首席新闻记者汤姆?布罗考、C BS 著名 新闻主持人丹?拉瑟等,他们口才颇好,擅长即兴发挥,出口成章,且头脑冷静,反应迅速,能够抓住关键问题用精炼的口语叙述和评论新闻事件。 “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国际电视界这句概括的话,充分说明现场报道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现场性作为体现电视新闻特征的最为强烈、鲜明的构成元素,愈来愈被更多人所重视。在国内,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的电视受众,都几乎形成了共识,即;现场采访报道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收视效果。正惟此,我们能收看到在伊拉克战场上由我们的记者奔赴一线、背衬战场烟云发回的报道,我们能体验到连宋开启海峡两岸的“破冰之旅”时电视现场报道给我们传递的浓浓的亲情,我们能感受到“麦莎”、“卡努”台风袭击后灾区军民携手共同抗御灾害的壮观豪情,我们甚至能呼吸到一系列矿难发生后生命走向死亡的悲惨而冷酷的气息…… 显然,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和节目制作的基本手段和表现手法,已经具备普遍性与广泛性,但是在实践中,与西方国家的电视媒体相比较除起步晚之外,在运用技巧、报道视角、发掘深度、反应速度、使用机率等方面仍有一定距离。在国内,现场报道更多地被作为一种意识和一种报道的手法在倡导;而在西方,则完全成为电 ? 401?

中西方新闻自由比较

中西方新闻自由的比较 新闻传统不同: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外部侵略产物 西方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追求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过了数世纪的发展,其追求自由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新闻研究者要求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维护新闻自由的环境。而西方政府在长期的斗争中,认识到了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或不制定法律约束新闻界,或指定法规保障新闻界。在西方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新闻自由可以不断壮大。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则是鸦片战争输入的产物,且在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自由”这个概念本身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政局的变化,就不断经受着多方挑战。中国新闻界几次利用短暂的宽松环境不断壮大自己,但是最终都受到了压制。 中国新闻界先是与政府严厉的出版条例抗争,在抗争未果的情况下,先是质疑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认为西方新闻自由不适合中国,奉劝国人不要太看好自由。再是向政府妥协,沦为政府发布新闻的工具。最后,面对动荡的时局和不自由的言论环境,中国新闻界还是寄希望与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法规来保护新闻自由。 新闻本体价值观不同: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通过中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自由领域的研究,西方对新闻自由观念产生于西方人的信仰,“人人平等”是西方新闻自由的哲学基础,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注重人的个性的舒张和主体性的发挥,追求绝对自由,是对自然权利的诠释和解读。 而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来自于西方,是在西方殖民侵略活动中流入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物。它迎合了几千年来戴着沉重的封建镣铐跳舞的中国人自由表达思想的渴望,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在西方新闻自由流入中国的过程中,因为中国的具体国情,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被中国人认可并继承下来,但是对价值理念并没有被中国多数学者所接受,中国学者将新闻自由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否定了西方绝对自由的理念,而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且被中国国人认可的新闻自由观念。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篇一: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 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 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 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 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 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 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 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 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 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 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但现 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 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他说,发达国家“无 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 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 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 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 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 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谈到技术转让问题时,解振华说,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发 达国家勉强同意建立一个技术机制,但极力将这一机制弱化为只有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兰州城市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期末考试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 为例 学院名称: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学 学生姓名:刘晶 任课教师:杨棪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 《比较新闻传播学》课程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刘晶专业新闻学班级103 论文题目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总分评阅教师 评价指标及权重评语得分选题(10分) 论文结构(40分) 论文创新性(20分) 论证(20分) 语言(10分)

浅析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 ——以“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 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新华网”与《洛杉矶时报》2013年12月25日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的新闻报道,从报道类型、报道篇幅、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这四个方面,对两家媒体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中西方媒体在新闻价值、新闻受众观、消息来源的处理、新闻传媒的编排特色四个方面存在差异的结论。通过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比较,认识不同媒介生态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发现我国媒体的不足与弱点,从而有针对地改进、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运作。 关键词:中西方媒体新闻报道差异新华网《洛杉矶时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手段的不断提高,各国之间信息的交互也愈加频繁,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阔,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国家的媒体获取他们想知道的信息。但是中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体制、文化差异等不同,中西方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存在差异。 各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节日更是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对其国家、民族、甚至平民百姓来说都是历史的馈赠,这些节日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密切,对彼此国家的传统节日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圣诞节属于西方传统节日,如今在中国已经备受重视,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备受欢迎。然而中国人怎样过西方的传统节日,这一话题也无疑会让西方人感兴趣。因此中西方媒体对“中国人怎样过圣诞节”这一事件的报道也颇具比较的价值和意义。

最新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精品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 的异同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引言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有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新闻语言。中英文新闻语言由于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等原因存在大量的不同。在中国,阅读英文新闻逐渐成为新的学习渠道,因新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及了解外国本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现今许多教学创新模式都在强调英文新闻阅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对中英新闻进行比较研究,从新闻的灵魂——标题入手,窥探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并向中文新闻语言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引。 2.新闻语言与对比研究现有成果 2.1新闻语言的定义 蓝鸿文(1989)在其著作《新闻语言分析》中指出,新闻语言是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段业辉(1999)在《新闻语言学》中对新闻语言的定义做了补充,指出新闻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语言包括消息语言、通讯语言和评论语言,狭义的新闻语言则仅指消息语言。 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SundayTimes)前总编埃文斯(Evans)所说,任何一位语言大师对语言的影响,都不可能像新闻记者的语言影响那样广泛,那样巨大,那样深远(吴建清,2005)。 2.2比较新闻学与中英新闻语言对比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植根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首次以“比较新闻学”为题的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埃文森教授与戈尔顿教授合撰了《比较新闻学》,该书将世界报业一分为三:西方世界、第三世界、共产主义国家,并收录了大量实例。在中国,1994年由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进行横向对比;而1994年樊凡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则从多学科、多侧面进行研究;1997年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将中外新闻理论、文化、业务三方面加以对照;1999年童兵主

中西方新闻写作比较案例

以中美主流媒体报道金正日逝世为例, 从新闻稿件写作业务上比较中美新闻的差异 通过对CNN中文网克里斯蒂安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的报道和新华社发的特稿《朝鲜领导人逝世,不接受外国代表团的吊唁》的报道中分析比较,我得以下一些结论。 克里斯蒂安的报道短短不足三百字和新华社的六百字报道,大致的有着相同的内容。基本主体都是报道金正日逝世,以及葬礼安排的相关情况。但在这个主题下,各自说话的角度很不一样,在内容的组织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仔细揣摩就会发现里面大有文章,既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这个大前提下决定,更是中美新闻观念不同所结出的果实。 1、CNN的新闻报道可读性相比中方新闻报道更强 中方的报道继承了一贯的新闻消息的叙事方式,消息标题点名主要事件,导语部分介绍主要事实,然后依据倒金字塔结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 这些耳熟能详更可以说是千遍一律的新闻写作手法,虽然新闻很好的完成了新闻告知的任务,但我觉得新闻写做“以人为本”方面还很有欠缺,即使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稿件。从《朝鲜领导人逝世,不接受外国代表团的吊唁》的新闻中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都是基本的告知功能,读完后的感觉是:朝鲜死了一个领导人叫金正日。至于这个金正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他的死会给朝鲜或是世界会有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文章中大肆写的什么领导人讲了什么话,葬礼是怎么安排的都不是我所关心的。这是一篇中国时政新闻中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稿件,一样的严肃叙事方式,固定的写作模式,严肃冰冷的信息编码,这对于感性的或是对政治不是那么敏感的受众是毒药,绝对不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关注兴趣。 CNN的华尔街报道文体这种“故事化”“人性化”“贴近性”“强大的信息释放”相比中国新闻界的时政报道而言,更具可读性 美方的新闻《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的消息,内容简短却信息量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信息正是受众感兴趣,也是能唤起受众注意的编码。文中第一句是这样表述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从而确保这个贫穷却拥有核武装的国家稳定的责任,压在了他经验不足的小儿子身上。看到这样的开头,我想读者的神经都会立刻绷紧,心中会马上涌出这样的感叹:朝鲜要出大事了,主席死了,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儿子就要继承。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马上被唤醒,就会接着继续认真的研读这条新闻。其次,文章在介绍金正日逝世时有意识的提到了金正日喜欢美食和名酒,这些信息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感受,更容易满足读者贴近新闻,和猎奇的心理。在结尾反面简短的对朝鲜的现况做了分析,如“让这个高度军事化、正遭受着慢性营养不良和电力严重短缺的国家团结在一起。”简短却很公正的评价,如画龙点睛,信息饱满却字字玑珠,真正的做到了一切从读者出发。 在新闻结构方面,是典型的“DEE结构”即Descriotion、Explain、Exclusion。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浅析中西新闻传媒宣传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新闻传媒宣传观的差异[内容摘要]中西方本来就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这种差异都影响着中西新闻传媒的宣传观念,通过分析了解到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因为这些原因给中西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各自不一样的宣传方式和新闻内容的走向。 [关键词]新闻;政府;媒体;议题; 自古以来中西各方面存在的差异都是值得拿来比较研究的,因为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取长补短。对于中西方新闻传播而言并不是像其他中西差异一样从开始出现就一直存在差异,而是它们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在变化与发展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而中西新闻传媒的宣传观直接影响着中西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走向。 中西新闻传播观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中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上的因素,又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原因。 (一)历史渊源透析差异根本 中国媒体政治色彩浓重,而西方媒体唯利益马首是瞻。自封建时代官报、民报同在,到近代外人办报、国人办报的风潮云起,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政党报刊的轮番上阵,再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蓬勃兴起,政治舆论工具的媒体性质始终不曾改变。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为取得社会舆论的主动权,为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在开始他们报刊活动的同时,就开始了他们积极的政论活动,以求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新闻媒体主要是政治家办报。19 世纪90 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办报是政治家办报的开始,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报刊活动是政治家力报传统的形成,梁启超、章太炎等人都是以政治家的身份从来报刊活动的。至于国共两党的办报人更是一些职业政治家,他们的报刊活动是他们整个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刊是他们宣传政治主张组织政治运动的工具。这就不可避免的使报刊言论成为议政的载体,宣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2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5 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 i Xi —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6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7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8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9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策略及教学启示 10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11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2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 13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 14 T h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hcliff’s Character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5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6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7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18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19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0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21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2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23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24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25 F 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26 A 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27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28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29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30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中西新闻报道比较 摘要:由于中西历史人文、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新闻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在角度、内容、方式、思想上有很大差异。本文重要针对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来做对比,探讨中西方新闻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差异性共同点 主要内容:灾难事件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都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报道,灾难性报道指媒体对天灾人祸所进行的报道,这些报道由于其事发突然,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西媒介各方面的不同有所差异,有所相同。 <一>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性: 1、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公开性 信息发布方面表现为信息发布的快速性和公开性。这一点西方记者向来比较注意。西方国家非常看重媒体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同时媒体最关注的也是这种突发性、灾害性的事件,只要发现有涉及公共安全或者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异常情况,媒体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秉承的理念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无所不能的西方记者甚至连捕风捉影的灾难也要报道出来,哪管它仅仅只是传说呢。像美国炭疽袭击,最后就证明多是谣言或恶作剧。 中国新闻界向来是以正面宣传为主,像灾难这样的“负面报道”要遵从统一口径,等到政府批示之后才开始报道,时效性明显不强。但是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以5·12地震为例,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8分钟后就发布了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32分钟后直播《关注四川地震特别节目》。36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断原有节目插播地震消息,19时电台推出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面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向灾区最前线派出得力记者。从5月13日起,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快速、及时地向国内外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经由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不间断的覆盖式报道,5·12汶川地震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和公开,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一个典范。 2、报道内容的差异性 我国记者擅长波澜壮阔的全景式素描,西方记者则注重事实和细节的仔细描摹。中国媒体一向认为“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对于灾难的报道向来多停留在全党全国救灾的宏观场面,突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全民面对灾难无所畏惧的乐观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写作上善于从小切口入戏,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开对灾区灾情的报道。2000年春夏,巴基斯坦南部遇到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井水干涸,河流枯竭”,人们饮水困难,不少人和大牲畜渴死。美联社记者在报道当地灾情的一篇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巴基斯坦南部一个名叫巴西马的小镇,农民布希罗因再也无钱买水买粮,一家人身陷绝境,夫妇二人万般无奈,不得不把15岁的女儿扎胡拉从老远的家乡带到集市上,等着有人把她买去当佣人或者是做新娘。赶集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布希罗悲哀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没有粮食没有水,我们都快要死了。如果卖掉她就能救活家里其他20口人。”尽管最终扎胡拉逃脱了被卖的命运,但是作者通过描述受灾地区再普通不过的一家人的故事,把旱灾的严重性,救援的急迫性,以及灾难给当地人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了。 3、表达方式的不同 我国记者在报道抗灾救灾的同时,不仅通过客观的叙事描写来表达主题思想,还会通过抒情议论等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感情。2005年6月黑龙江局部地区连续暴雨引起沙兰镇洪水肆虐,《光明日报》的一则新闻《洪水无情人有情》这样写道:“灾难来得那么突然。一场猝不及防的山洪,在大地上留下了淤泥与悲恸。但在灾难中,有一样东西却没有被淹没,那就是爱,就是职责,这种爱,这种职责,不仅使受难者得以获救,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情。”这里作者还没有讲述事实,就用先声夺人的抒情议论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同时这样的抒情和议论不仅有力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更加强了文章在抗灾救灾期间对人们精神的引导和启发,增强了文章的指导性和思想性,能够激发抗灾救灾的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 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倾向于纯客观主义的叙事,对灾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画。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袭击,《纽约时报》在9月3日的头版刊登《新奥尔良情况依然悲惨——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把水抽干》的报道写到:“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海湾沿岸5天以后,新奥尔良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使这个城市陷于希望夹杂着绝望的复杂情感。哪儿都没有秩序,成千上万目光茫然的幸存者,带着不过装了几只垃圾袋的物品,排着长得没有尽头的队伍等着逃离的机会。机场成了急救场所,在一角,有一排躺在担架上的人,还有其他困在轮椅上的人,有的人已经死去。在一个候机厅里建起了一个太平间。”这段话里完全是在描写和叙述,并没有对事件做观点鲜明的评价,也没有明显的抒情议论,作者的感情只是在字里行间通过单纯的叙事描写表达出来。 <二>中西媒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共同点 1、都注重人文关怀 分析对5·12地震灾难的报道,可以看出中西媒体较好实现了其社会功能,通过对灾难的探索与诠释,使事件报道成为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中介,显示出对生命的关爱,人文精神渗透其中。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精神在于为灾民提供人性化的援助信息和帮助。灾难发生后,媒体立足于提供给灾民真正关心的信息,如哪里可以得到援助,哪里更安全等信息;同时,也给非灾区的人们提供“去何处给予帮助”的信息,从而为社会和灾民搭建了一个人性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福克斯晚间新闻播

中西新闻自由观念的差异

中西新闻自由观念的差异 近代西方新闻自由观 (一)新闻自由在西方的发展 新闻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最初被表述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一些思想家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观念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从约翰·弥尔顿到约翰·洛克到密尔,最后由杰弗逊把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付诸实施,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 (二)西方新闻自由的特点 1.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由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民主和宗教自由的增长,以及自由贸易与旅行探险的扩展,自由放任主义经济被社会广泛地接受,再加上启蒙运动的推动,新闻的自由主义观念应运而生。 2.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在民众中是普遍的,彻底的西方新闻自由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西方社会争取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斗争过程是极其惨烈的。 3.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被看作是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力。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是不需要任何人恩赐的,把个体自由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近代中国新闻自由观 (一)中国新闻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新闻自由观念是外国传教士传入的。而国人新闻自由的思想是由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玕首次提出。此后,随着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更加频繁地接触,王韬、郑观应、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以及孙中山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也对西方的新闻理论与实践进行研习,并将其中部分理念引入中国,付诸于各种报刊活动中。 (二)中国新闻自由观的特点 1.新闻自由观念的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 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的近70年里,中国近代报人基本上是围绕抵御外辱、自救图强的主题来探讨“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在五四运动以前,新闻自由在中国是当作一种武器来使用的,即是当作一种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文明的工具来看待的。 无论是在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还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争取办报自由基本上是为了保国保种,救国图存,这和西方的新闻自由观念毫不相干。新闻自由的理念被误读成了一种武器,这种从实用角度出发,在西方争取办报自由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2.新闻自由是少数政治家的术语 正如中国革命的进程一样,无论是维新运动、还是辛亥革命从来没有发动过普通的民众参与一样,中国的报刊实践活动也仅仅停留在一些少数的政治精英的实践活动层面,普通民众参与的非常少。因此,国人对于新闻自由的观念的解读也仅仅停留在一个比较高的学术层次上。 中西方新闻自由观不同的原因分析 (一)文化传统不同 西方文化的内核之一是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维护个体自由和权利,保持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或多或少的独立地位。西方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尊重个体自由的理性精神,并且一直是把个人的自由放在了首位,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基础,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所在。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个体自由的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观念的影响很深。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家天下”成为了专制政权和文化意识的主流,在这样的社会中是没有什么个人自由可言的。中国近代思想家在接受新闻自由的观念的时候,不免会受到这样的传统的影响。他们主要不是强调个人自由,而是强调“群体自由”、“国家自由”、“总体自由”。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摘要: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 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谈到技术转让问题时,解振华说,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发达国家勉强同意建立一个技术机制,但极力将这一机制弱化为只有信息交流和咨询的功能,这样的机制无法使技术转让实实在在地发生,与发展中国家用得起、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的希望相去甚远。 他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中国政府将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坚定不移地采取减缓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哥本哈根会议成果的基础上,

中西经济类新闻报道中委婉语对比研究 ——以中美贸易战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5), 675-68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6b6741094.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6b6741094.html,/10.12677/ml.2019.75088 Contrast Study on Euphemism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ws Reports —Take Trade War as an Example Yaqi Wa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August 12th, 2019; accepted: August 27th, 2019; published: September 3rd, 2019 Abstract News repor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ressing their positions, propagating political ideas as well as guiding public opinion. In addition, their remarks are also publicly accessible worldwide and radical words in news reports may lead to wor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refore, in sensi-tive contexts, journalists often use relevant euphemisms to reduce aggression in discourse, avoid intensification of contradictions and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ir government. Recently,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have turned into a lengthy trade war. On this sensitive topic,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media have adopted corresponding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eautifying the facts and safeguarding their own interests. Keywords Linguistics, Economic News, Euphemism, Trade War 中西经济类新闻报道中委婉语对比研究 ——以中美贸易战为例 王雅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2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3日 摘要 新闻报道具有表达立场,宣传政治理念,引导舆论导向等重要作用。报道中使用过激言论可能会造成国

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 作者:张洁意文章来源:《中国记者》 内容提要: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却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不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 中国人物报道的体裁有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等。《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访“葡萄常”》、《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名篇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只称“新闻”或“报道”,并无“通讯”这一体裁,按照他们的划分,除了消息、社论之外的所有文章,都归为特稿,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写道: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1)其中的人物特稿与我国的人物通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英迪拉?甘地》、《彭德怀印象》、《格雷迪的礼物》、《被排斥的优等生》等成为人物报道中的佳作。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体裁的划分终是由内容的表达而决定,本文不作报道体裁的划分和比较,而把中国人物报道与西方人物报道作为两个大的单位进行比较,从两者的报道对象、主题、人物性格塑造、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对中西人物报道的写作进行比较。 一、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点不同。 中西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在人物报道中所选取的新闻人物侧重点不同。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如焦裕禄、孔繁森、吴吉昌、蒋筑英等以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劳模李素丽等一个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中张海迪在困境中坚毅的人格魅力。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中的女中学生尹嵩琦,《我是“蜘蛛人”》中的高楼清洗工作者,《我的母亲》中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人性光辉,《西部,一个士兵的葬礼》中平凡的西藏边防军人。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 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老报童”罗伊去世了》中体弱多病,却认真工作,偶尔出错的卖报人罗伊;《弃婴》中遗弃亲生孩子的母亲朱迪;《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

我看中西比较新闻学

我看中西比较新闻学 《现代汉语词典》将“比较”解释为:“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 ①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里将“新闻学”定义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②由此观之,中西比较新闻学就是对中国和西方各国新闻现象的异同、高下进行辨别的一门学科。这一自我推导的概念与张威教授关于中西比较新闻学的概念有相同点,即都将新闻现象作为比较的对象和范围。在《比较新闻学》一书中他这样定义道:“中西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对中国和西方的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和探究;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它在展示双方不同规律的同时,寻找人类共同的新闻学规律,进一步确定双方独立的价值;它的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而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 ③毫无疑问,这一概念更加全面和具体,既突出了比较的跨学科、跨文化性质,又阐明了比较的方法,即“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最重要的是强调了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即增进文化的沟通,促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推动文化的多元化。 明确比较的目的和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高速发展的通讯科技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快速便捷,但文化差异的事实仍然客观存在,麦克卢汉眼中的“地球村”远未实现。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差异常常引起文化间的误读。“误读直接引起误导(Mislead),它歪曲认知对象,加深中西文化彼此之间的鸿沟。”④而这种彼此的误读和远离,又往往是冲突和战争产生的根源。西方国家和中东阿拉伯国家间的仇视,就是文化间巨大差异引起的不理解造成的,双方都试图以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来评价对方,而这只能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远。所以,深入细致地探究文化间的差异,是稀释、消除文化误读的一种方法,也是追求世界和平、共荣的必经之路。新闻业是文化的助推器,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深入探究中西新闻业的异同,对于促进中西文化间的沟通、理解,进而推衍文明的发展趋向,可以说意义重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中西新闻现象,增进彼此了解,还可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上,为新闻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线索和可资参考的经验教训。 追溯中西比较新闻学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初,美国学者就开始了对中国报纸的研究。但早年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报业实践的观察上,真正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还很少。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打破了比较新闻学理论上的桎梏,这本书根据社会形态的不同,将媒介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形式,即权威主义媒介理论、自由至上主义媒介理论、媒介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这一划分“使人们对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首次有了全球的观点,说它是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并不过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西方比较新闻学界的思维仍然没能跳出这个窠臼。”⑤大量的新闻现象的确表明,政治因素对新闻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国家制度决定新闻体制,特定的新闻理论也是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 中西比较新闻学从对新闻现象和新闻实践的研究出发,将比较的落脚点放在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的不同上,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这种比较,有利于明确双方在新闻报道中的立场,减少彼此间不必要的争吵。具体到单个国家,比如说中国,这种对自身及对方的深入认识,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新闻界得以确知自身最大的不足,明确限制条件所在,并以此为基点,寻求调整和变革。以新闻自由在中美两国的实践为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追求新闻自由是两国新闻界的共同传统,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深入认识这一差异,探知导致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对寻求新闻自由步履维艰的中国新闻界来说,实实在在是一种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推动力。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追求新闻自由是中西新闻界的共同传统,并非西方独有。这一追索的历程总是与强势权力对新闻业的压迫相伴随,这在中西新闻发展的历史上都是清晰可见的实事。袁世凯在1913年策动的“葵丑报灾”使全国出版的报纸从500多家锐减到139家,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对新闻自由予以否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尽管袁世凯滥施淫威,他却从来没有真正控制过新闻界。由于复辟帝制越来越不得人心,大多数报刊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立面。”⑥可以看出,新闻界与政府为新闻自由而产生的斗争博弈也是中国新闻界的传统。尽管在一段特殊时期里,中国新闻界完全充当了政府的传声筒,但并非天生的哈巴狗。同样的,美国的新闻自由也不是与生俱来、一帆风顺的,1798年应约翰·亚当斯总统要求制定的《外侨法》和《煽动法》目的就是钳制反战意见,置七年前颁布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