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化学平衡,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平衡,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平衡,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平衡,质量作用定律

一、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裂解能与结合能图线. 以双原子模型为例, 每个分子都有相应的振动模式, 像弹簧一样的伸缩模式. 图中给出了等间距能级. 当不是简谐振子时, 能级实际上并不等间距. 但在能量较低时, 能级分布基本上等间距.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分子可以处于任何一个能级. aA + bB = cC + dD

0000ln b

a d c p bG aG dG cG K RT G --+=-=? T Nk Q T k PV F G B B ln +-=+=,其中!

int

trans N q q Q N N =

elec rot vib int q q q q = 包括振动能、转动能、电子作用能等.

由于N N N q q N Q +-=ln )ln(ln int trans ,

因此

N N q T Nk N N q q T Nk G ln ln ln )ln(B int trans B -=-=

讨论:a) elec q 实际上通常只关心一个电子状态, 即最低的那个电

子态. 因为室温下很难使原子处于激发态. T

k D

e q B 0

elec =

b) 111B 0vib ≈-=

-T

k e

q ε, 00νεh =, 0ν为振动频率. 室温对应的

频率较低,大概200个波长, 而原子本身的振动频率通常

较高大概4000个波长.

c) 10rot

B rot ≈=

εT

k q 0, 在300K 左右的温度下,

对小分子或中等分子而言, 其转动能级大概在10-100个波数.

d)30trans 10≈q 举例:

1. A-B + C-D = A-C + B-D

i i i i

i i N q RT n N q T k N G ln

ln B -=-= 00ln ln

P P RT G N q RT G i i i i i +=-= → V P RT q RT V P RT N N q RT G i i i i i 000ln ln -=-= P K RT q q q q RT

G ln CD

AB BD

AC 0-=-=? T k D T

k D D D D T

k D T k D T k D T

k D P e e

e

e

e e K B B CD 0AB 0BD 0AC 0B CD

0B AB

0B BD 0B AC

0)?--+===(

对大多数分子, 可通过化学或光谱学的方法获得其裂解能, 并据此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反应平衡常数.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 只要知道分子的能级即可完成相关计算. 2. 相平衡

与上述计算有所区别之处是需要考虑协同效应.(cooperative) 为了讨论方便, 以固-固相平衡为例.

每相的配分函数可记为:(

)

N

N

T N

T

k h N T k h T k e

e e Q 3E B 3B B E

B -11

)(???

? ??≈??

? ??=-νφν

ε,

其中没有阶乘项是因为晶体中的分子没有发生平动而相互交换位置. ???

?

??--=-=E

B B B ln 3ln νεh T

k T Nk N Q T k F ???

? ??--=???

????=E

B B ,ln 3νεμh T k T k N F V T 在临界温度T c , 两相化学势相等βαμμ=. 据此有αβαβννεεE

E

c B ln 3-T k = ,

)

ln(3E E B c α

βα

βννεεk T -=

αε-

βε-

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习题.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 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 一、填空: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过任一节点的 ________________为零 , 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从电路上的任一点出发绕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 ________________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 2、如图 3-1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E=12V,内阻不计,电阻 R 1、 R 2两端的电压为 2V 和 6V ,极性如图所示。那么电阻 R 3、 R 4和 R 5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上标出电阻两端的极性。 3、图 3-12所示的电桥电路中,已知电阻 R 1、 R 2和 R 3中的电流分别是 25mA 、 15mA 和 10mA ,方向如图中所示,那么电阻 R 4、 R 5和 R 6中的电流分别是 _____、 ______和 _____,并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5、电路如图 3-16所示,则 I= 。

6、如图所示,已知I 1=0.01μA , I 2=0.3μA , I5=9.61μA, 则 I 3= , I 6= I4= 。 二、判断 ( 1、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仅适用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性质有关。 ( 2、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 3、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E 图 3-12 图 3-11 三、选择 1、如图 3-11所示网络 N1、 N2,已知 I 1=5A, I 2=6A,则 I 3为( A 、 11A B、 -11A C、 1A D、 -1A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基础知识 三、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 ⑴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用“ ”代替“==”。 ⑵可逆反应中所谓的正反应、逆反应是相对的,一般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向左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⑶在不同条件下能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不叫可逆反应。如: 2H 2 + O 2 2H 2O ;2H 2O 2H 2↑+ O 2↑ ⑷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在一定条件下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达到平衡状态。 2、化学反应的限度 ⑴化学反应的限度就是研究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⑵反应的转化率 反应物的转化率:α=%100 该反应物起始量 反应物的转化量 3、化学平衡 ⑴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①化学平衡的微观标志(即本质):v 正=v 逆 ②化学平衡的宏观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和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即随时间的变化,保持不变。 ③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正、逆反应同时开始,都能达到化学平衡。 ⑵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处于平衡态时,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没有停止。 ③等: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都不等于零。④定: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体积分数保持一定。对反应物,有一定的转化率,对生成物,有一定的产率。 ⑤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平衡发生移动,最终又会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四、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以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为例 1、直接标志 ⑴v正=v逆。 具体可以是:①A、B、C、D中任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生成个数等于反应掉的个数。②单位时间内生成m mol A(或n molB),同时生成p molC(或q molD)。 ⑵各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⑷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2、间接标志 ⑴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有颜色,颜色稳定不变。 ⑵当m+n≠p+q时,恒容下总压强不再改变。(m+n=p+q时,总压强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 pC(g)+qD(g) 是否平 衡状态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是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是 ④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总浓度一定不一定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即v正=v 逆 是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 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5.对平衡CO 2(g)CO2(aq) △H=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着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4基尔霍夫定律练习题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1.4 基尔霍夫定律 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电路称为__复杂电路_______。 2、电路中的_____每一分支_______称为支路,____3条或3条以上支路___所汇成的交点称为节点,电路中__________闭合的电路______________都称为回路。 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_____基尔霍夫电流定律_____________,其内容是:______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意某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为:_∑i入=∑i出。 4、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__基尔霍夫电压定律_,其内容是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_,数学表达式:________∑u=0_________。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7、每一条支路中的元件,仅是一只电阻或一个电源。(×) 8、电桥电路是复杂直流电路,平衡时又是简单直流电路。(√) 9、电路中任一网孔都是回路。(√) 10、电路中任一回路都可以称为网孔。(×) 11、在列某节点的电流方程时,均以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判断电流是“流入”还是“流出”节点。(√) 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13、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14、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15、从物理意义上来说,KCL应对电流的实际方向说才是正确的,但对电流的参考方向来说也必然是对的。(√) 16、基尔霍夫定律只适应于线性电路。(×) 17、基尔霍夫定律既适应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与非线性电路。(√) 18、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19、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t c v ??=(A) (A);单位:mol/(L ·min)或mol/(L ·s)。 (3)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动”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v 正=v 逆≠0 ②“等” :达到化学平衡时v 正=v 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 ③“定” :外界条件不变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物质的浓度、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④“变”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影响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3.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涵义。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学会应用建立等效平衡的思维方式解决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问题。 【经典题型】 一、化学反应速率 题型一: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 【例1】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 v(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C ) A.) mol/(L 0.010 ) (NH 3 s v? =B.) mol/(L 0.001 ) (O 2 s v? = C.) mol/(L 0.001 (NO)s v? =D.) mol/(L 0.045 O) (H 2 s v? = 【方法点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型二:以图象形式给出条件,计算反应速率 【例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Y_______2Z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0.05mol/(L·min)__________。 题型三: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3】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B )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30mL 2mol/L的X溶液 C.20℃10mL 4mol/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二、化学平衡 题型四:已知一个可逆反应、一种起始状态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导案

基尔霍夫定律-教案

————————————————————————————————作者:————————————————————————————————日期: 2

学科《电工学》 课题§1-5《基尔霍夫定律》班级机电57班 人数47 课时2学时课型教授课周次第九周授课时间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第5、6节 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 3、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事物本质、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论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解题步骤及例题讲解 教学难点电流参考正方向的理解及电阻电压、电源电动势正负的确定教学方法观察演示法、讲授法、启发讨论法、媒体应用法 教具及参考书1、完整的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一块 2、万用表三支 3、多媒体课件 4、电化教学设备 5、连接导线若干 6、电阻若干 参考书:《电工与电子基础》(机工4版)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复习提问 3、新课引入 4、新课讲授 5、提问 6、归纳总结 7、布置作业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法,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并详细讲解在列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的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释疑解难、突破难点,学好课程内容。

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公式:υ= t c ?? 单位:mol / (L ·s )、mol / (L ·min )等。 说明:反应速率只取正值,为平均值。表示反应速率时要注明是用某物质表示的,用 不同物质来表示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数值之比值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浓度:增大气体或溶液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加快正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浓度可加快逆反应速率。 (2) 压强: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实质上是增加了气体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压强对气体体积减少的反应的影响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的影响大得多。 (3) 温度:升高温度,可以成倍地加快反应速率。 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一般增大2~4倍。 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对吸热反应的影响比对放热反应的影响大得多。 例外:(1) 2NO +O 2 2NO 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慢;(2) 酶的催化,在温度 过高时,活性减小,速率减慢。 (4) 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可以成千千上万万倍地加快反应速率。例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使用催化剂的速率是不使用催化剂的速率的一亿六千万倍;全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速率是不使用催化剂的速率的1016 倍。使用负催化剂可以抑制有些化学反应的进行。 (5) 接触面积:增大固体表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增加固体的量,或将固体粉碎,以及混合、搅拌等都可以增大参加反应物质的接触面积。 (6) 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对化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

1. 请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下列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表示式(试用各种物质分别表示)。 ()()()()21 A+B 2P 2 2A+B 2P 3 A+2B P+2S 4 2Cl+M Cl +M k k ??→??→?? →?→? 解:()[][][][][]d A d B d P 11A d d 2d r k t t t =?=?==B ()[][][][][]2d A d B d P 112=2d d 2d r k t t t =?=?=A B ()[][][][][][]2d A d B d P d S 113===A d 2d d 2d r k t t t t =??=B ()[][][][]22d Cl d Cl 14==Cl 2d d r k t t =?M 2. 某气相反应速率表示式分别用浓度和压力表示时为[]A n c c r k =?和,试求 和之间的关系,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A n p p r k p =?c k p k 解: 设反应为 ()()A g B g p k ??→A A d d n p p p r k t =?=p 因A A p c RT =,代入上式得 ()()A A d d n p p c RT r k t =?=c RT 则 ()1A A d d n n c p c c r k RT c k c t ??===A n ()1n c p k k RT ?= 故 ()1n p c k RT k ?=3.时N 298K 2O 5(g)分解反应半衰期12t 为5.7h ,此值与N 2O 5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 (1)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2)作用完成时所需时间。 90%解:(1)因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故此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 数为 1112ln 2ln 2h 0.1216h 5.7k t ????===???? - 1 -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节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分别是0.2mol/L 、0.1mol/L 、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 2为0.4mol/L ,O 2为0.2mol/L B .SO 2为0.25mol/L C .SO 2、SO 3(g)均为0.15mol/L D .SO 3(g)为0.4mol/L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 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3.可逆反应H 2(g)+I 2(g) 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 D. I 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 、B 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C 、 D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5.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 x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为P %,若此时A 的转化率为a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若x=1,则P >a B .若x=2,则P <a C .若x=3,则P=a D .若x=4,则P≥a 6.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7.在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NH 3N 2+3H 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初始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百分含量也为a %的是( ) A .3molH 2+1molN 2 B .2molNH 3+1molN 2 C .2molN 2+3molH 2 D .0.1molNH 3+0.95molN 2+2.85molH 2 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g),起始时SO 2和O 2分别为20mol 和 10mol ,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 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 3的物质的量及SO 3的转化率分别为( ) A 10mol 10% B 20mol 20% C 20mol 40% D 30mol 80% 9.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n (Y )=n (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 %1005?+b a B .%1005)(2?+b b a C .%1005)(2?+b a D .%1005)(?+a b a

1—7基尔霍夫定律1

习题1 1—3 根据图1-29所示参考方向和数值确定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a) (b) (c) (d) 图1-29 1—4 在图1-30所示电路中 (1)元件A吸收10W功率,求其电压U a; (3)元件C吸收-10W功率,求其电流i c; (5)元件E发出10W功率,求其电流i e; (7)元件G发出10mW功率,求其电流i g; (1) (3) (5) (7) 图1-30 1—5 求图1-31所示各电路中未知量。 (a) (b) (c) 图1-31 1—9 在图1-35所示参考方向和数值下,求 (1) 图(a)电路中电流I; (2) 图(b)电路中各未知支路电流; (3) 图(c)中各未知支路电压。 (a) (b) (c) 图1-35

1—11 求图1-37所示电路中电压U1、U ab、U cb。 图1-37 1—13 求图1-39所示电路中电压U1和电流I2。 图1-39 1—14 求图1-40所示电路中电压U s和电流I。 图1-40 习题2 2—l 电路如图2-22所示,已知R1=1Ω,R2=2Ω,R3=4Ω,求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c)(d) (e) (f) 图2-22 2—3 电路如图2-24所示,已知R=2Ω,求开关打开和闭合时等效电阻R ab。

图2-24 2—9 电路如图2-30所示: (1)开关K打开时,求电压U ab; (2)开关K闭合时,求流过开关电流I ab。 (a) 图2-30 2-13 求图2-34所示各电路的最简单的等效电路。 (a) (b) (c) 图2-34 2—14 求图2-35所示各电路的最简单的等效电路。 (b) (d) (f) 图2-35 2-18 求图2-39所示各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高中化学23高考化学选择题之——经典化学平衡题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 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 的正确判断是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H 2(g) CO(g)+H 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 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 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 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 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g). △H=-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4、对于平衡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T 1 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5、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2molH 2O (g ),发生反应:CO+H 2O (g) CO 2 +H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x 的是 A .0.5molCO+2molH 2O(g)+1molCO 2+1molH 2 B .1molCO+1molH 2O(g)+1molCO 2+1molH 2 . C .0.5molCO+1.5molH 2O(g)+0.4molCO 2+0.4molH 2 D .0.5molCO+1.5molH 2O(g)+0.5molCO 2+0.5molH 2 6、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 ·S) 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 7、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 2(g )O 2(g )+2NO (g );?H >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 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的物质的量 B .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 C .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 .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5O 2(g ) 4NO (g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5υ逆(NO )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催化剂 高温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盛世清北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综合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应用化学综合样题 注意事项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 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 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色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可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通常使用什么试剂鉴定Ni2+的存在( ) 。 (A) 试镁灵(B)丁二酮无污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 2.当CN-与Cu2+在水溶液中起反应时,CN-起的作用是( )。 (A) 还原剂(B)氧化剂 (C) 络合剂 (D) 起碱的作用 3.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A) 浓H2SO4 (B)CaCl2 (C) P2O5 (D) NaOH(s) 4.用硫化钠处理下列硫化物时,不能被溶解的是( )。 (A) As2S3 (B) Sb2S3 (C) Bi2S3 (D) SnS2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何者化学键极性最大 ( )。 (A) AgF (B) AgCl (C) AgBr (D) AgI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具孤电子对( )。 (A) H2O (B) NH3 (C) NH4 + (D) H2S

7.下面一些宏观过程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有( )。 (A) 摩擦生热(B)0 oC 时冰熔化成水 (C)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D) 火柴燃烧 8.把固体NaAc 加到HAc 稀溶液中,则pH 将( )。 (A)增高(B)不受影响 (C)下降 (D) 先下降后增高 9. 反应: 产物为物质B,若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活化能()。(A) E1>E2, E1>E3 (B) E2>E1, E2>E3 (C) E1E1,E3>E2 10. 对于两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 1 (B) 2 (C) 3 (D) 4 11. 设i 为理想混合气体中的一个组分,下面正确的是() (A) pi/p=Vi/V=ni/n (B) piV=pVi=niRT (C) piVi =niRT (D) 都正确 12. 某液体混合物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其热、功、内能变化、焓 变化分别为Q1、W1、DU1、DH1 和Q2、W2、DU2、DH2,则()。(A) Q1-W1=Q2-W2 (B) DU1-W1=DU2-W2 (C) DH1-Q1=DH2-Q2 (D) DU1-DH1=DU2-DH2 13.将反应H2(g)+1/2O2(g)=H2O 设计成电池,下列正确的是()。 (A) Pt, H2(g) | OH-(aq) | O2 (g), Pt (B) Pt, H2(g) | H+(aq) | O2 (g), Pt

化学平衡-答案讲课讲稿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r G m?= a,则NH3(g) = 1/2N2(g) + 3/2H2(g)的?r G m?为:() A. a2 B. 1/a C. 1/ a2 D. -a/2 2、在某温度下,反应1/2N2(g) + 3/2H2(g) = NH3(g)的平衡常数K?= a,上述反应若写成2NH3(g) = N2(g) + 3H2(g),则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a/2 B. 2a C. a2 D. 1/ a2 3、已知反应2A(g)+B(s) =2C(g),?r H m?>0,要提高A的转化率,可采用() A. 增加总压 B.加入催化剂 C. 增大A的浓度 D.升高温度 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S(s)=H2S(g)K1?;S(s)+O2(g)=SO2(g)K2? 则反应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数为:( ) A. K1?+ K2? B. K1?- K2? C. K1?K2? D. K1?/K2? 5、若可逆反应,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标准平衡常数K2? >K1?,此反应的等压热效应△r H m?的数值将()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判断 6、下列各组参数,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 Q p,G,V B. Q v,V,G C. V,S,W D. G,U,H 7、298K时,某反应的K p? = 3.0×105,则该反应的?r G m? =____kJ/mol(lg3 = 0.477)。 A. 31.2 B. -31.2 C. -71.8 D. 71.8 8、298K时,S m?(N2)= 191.50 J·K–1·mol–1,S m?(H2)= 130.57 J·K–1·mol–1,S m?(NH3)= 192.34 J·K–1·mol–1,反应为N2(g) + 3H2(g) = 2NH3(g),则?r S m?= ________J·K–1·mol–1: A. -135.73 B. 135.73 C. -198.53 D. 198.53 9、298K时,?r H m?(MgCO3) = 100.8 kJ·mol–1,?r S m?(MgCO3) = 174.8 J·K–1·mol–1,反应为MgCO3(s) = MgO(s) + CO2(g),则598K时的?r G m?= ________KJ·mol–1: A -3.73 B. 105.3 C. -1.04×105 D. 3.73 10、下列方法能使平衡2NO(g) + O2(g) = 2NO2(g)向左移动的是: A. 增大压力 B. 增大P NO C. 减小P NO D. 减小压力 11、下列反应中△r S m?值最大的是() A. PCl5(g) → PCl3(g) +Cl2(g) B. 2SO2(g) +O2(g) → 2SO3(g) C. 3H2(g) +N2(g) →2NH3(g) D. C2H6(g)+3.5O2(g)→ 2CO2(g)+3H2O(l)

第7讲基尔霍夫定律

课内试验项目操作分析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 编制部门:编制人:编制日期: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基尔霍夫定律训练对象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学时1 试验目的(1)掌握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及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和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一、仪器设备: ZH-12通用电学实验台、万用表 二、注意事项: 1、试验之前应先检查设备、器材的好坏。 2、电路连接时,要注意电源极性,避免反接。 3、使用万用表时,要正确选择档位,且要规范操作。若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应注意选 用合适量程的表,并且电路连接时要注意极性。 4、测量电压时,应将表并在所测对象两端;测量电流时,应将表串入电路。 三、试验电路: 试验<1> 图

四、操作步骤: (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稳压电源,使其输出电压为9V,待用。 (2)(2)按图<1>所示电路图接线。 (3)(3)经教师检查后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电压及各支路电流,并将结果填入表<1>中。 五、结果汇总 六、结果分析 1、分析试验电路(1)中各电流的关系 2、分析试验电路(1)中各段电压的关系 七、评分 1、操作是否符合规范(40%) 2、结果是否正确(30%)总分:_________ 3、分析是否正确(30%)

课题7:基尔霍夫定律 课型: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学会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技能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2)进一步熟练电路连接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1)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难点:(1)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2)列方程∑I=0、∑U=0过程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 定。 教学分析 本节课采用学生先根据电路及要求进行试验,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老师再加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及表达式,再详细讲解在列KCL、KVL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课程 的内容,突破难点。 复习、提问: (1)电路开路及短路时的特点? (2)什么是简单电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题:简单电路是指可以用元件的串、并联加以化简求解的电路,复杂电路是指不能用元件的串、并联化简得以求解的电路, 如下图所示电路。

化学四大平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学化学平衡理论体系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化学平衡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系统掌握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对于深入认识其他平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 途,化工生产中适宜条件的选择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深入掌握元素化合物 的知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历年高考中,这一部分向 来是考试的热点、难点。 一、化学平衡理论 1、化学平衡定义: 2、勒夏特列原理: 3、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讨论、归纳] 生产生活实例涉及的平衡根据勒原理所采取的措施或原因 解释 1.接触法制硫酸2SO2+O22SO3通入过量的空气 2.合成氨工业N2+3H22NH3高压(20MPa-50MPa),及时分离 液化氨气 3.金属钠从熔化的氯化钾中置换金属钾Na + KCl NaC l + K↑控制好温度使得钾以气态形式逸 出。 4.候氏制碱法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 5.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CO 3 2-+H2O HCO3-+ OH-两水解相互促进,形成更多的

能混合使用NH4++H 2O NH3·H2O + H+NH3·H2O,损失肥效 6.配置三氯化铁溶液应在浓盐酸中进行Fe3++3H2O Fe(OH)3+3H+在强酸性环境下,Fe3+的水解受到 抑制 7.用热的纯碱水洗油污 或对金属进行表面处 理 CO32-+H2O HCO3-+OH-加热促进水解,OH-离子浓度增大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 B.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合成氨时不断将生成的氨液化,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 D.合成氨时常采用500℃ 的高温 2、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熔融)原理如下:2RbCl +Mg == MgCl2 +2Rb(g),对于此反应 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A.铷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故镁可置换铷。 B.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 平衡右移。 C.氯化镁的稳定性不如氯化铷强。 D.铷的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3、在加热条件下,KCN 溶液中会挥发出剧毒的HCN,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来看,挥 发出HCN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产生HCN,应采取的措施 是向KCN溶液中加入。 4、把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其原因 是。 5、把Al2(SO4)3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其原因 是。 6、在泡沫灭火剂中放入的两种化学药品是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其灭火原 理是什么? 7、请解释:为什么生活中饮用的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解释:碳酸型饮料中未溶解的二氧化碳与溶解的二氧化碳存在平衡:CO2(g) CO2(aq),打开瓶盖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释放二氧化 碳的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的压力下降对平衡的影响。因此,生活中饮用的碳酸型饮 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二、中学化学常见四大平衡 1、[讨论、归纳] 常见化学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 体系 化学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思考题习题答案—第7章化学动力学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速率的定义、反应级数、速率系数、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机理等。 2.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共同特点,特别是一级反应和a = b的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利用实验数据判断反应的级数,能熟练地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系数和半衰期等。 3.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Arrhenius经验式的4种表达形式,学会运用Arrhenius经验式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4.掌握典型的对峙、平行、连续和链反应等复杂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合理的近似方法(速控步法、稳态近似和平衡假设),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学会从表观速率系数获得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 5.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会利用两个理论来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速率系数,掌握活化能与阈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优缺点。 6.了解催化反应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和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 7.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了解光敏剂、量子产率和化学发光等光化反应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与热力学不同,它没有以定律的形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经验规律,反应的速率方程要靠实验来测定。又由于测定的实验条件限制,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可能会得到不同的速率方程,所以使得反应速率方程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使动力学的处理变得比较复杂。反应级数是用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的指数和来表示的。由于动力学方程既有幂函数型,又有非幂函数型,所以对于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可能有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或小数之分。对于非幂函数型的动力学方程,就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现其级数。对于初学者,要求能掌握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主要是一级反应、a = b的二级反应和零级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化学平衡习题

第四章化学平衡 一 . 选择题 1.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0 m 随下列哪些因素而变: ( ) (A) 体系的总压力 (B) 催化剂 (C) 温度 (D) 惰性气体的量 2.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氏自由能的改变 值△rG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氏自由能 (?G/?ξ) T , P , m 的条件是() (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 (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 3. 化学反应等温式△rGm = △rG0 m + RTlnQa ,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rG0 m 将改变,该反应 的△rGm和Qa 将()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Q变,△rGm不变 (D) Q不变,△rGm 改变 4.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G0 m = 5 kJ·mol-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5.若 298K 时反应 N 2O 4 (g) = 2NO 2 (g) 的 K0 m = 0.1132,则 (1) 当 P (N 2O 4 ) = P (NO 2 )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______ ; (2) 当 P (N 2O 4 ) = 10 kPa、P (NO 2 )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___ 。 (A) 向生成 NO 2的方向进行(B) 向生成 N 2 O 4 的方向进行; (C) 正好达化学平衡状态(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6. 在 T、P 时,理想气体反应 C 2H 6 (g) = H 2 (g) 的 K c /Kx 为∶() (A) RT (B) 1/RT (C) RT/P (D) P/RT 7. 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 Kx 与 Kc 的关系是∶() (A) Kx = Kc(RT) (B) Kx = KcP (C) Kx = Kc(RT/P) (D) Kx = Kc(V/∑ B B n) 8.已知反应 2NH 3= N 2 +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 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 + 3/2 H 2 =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 4 (B) 0.5 (C) 2 (D) 0.125 9.根据某一反应的△rG0 m 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 (B) 在△rG0 m 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 (C) 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 (D) 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 10. 对一个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rG0 m ) 的关系有: (1) K0 p = exp(-△rG0 m /RT) (2) K0 c = exp(-△rG0 m /RT)(3) Kx = exp(-△rG0 m /RT)其中以()关 系为正确? (A) (1)、(2) 和 (3) 式均正确 (B) (1) 式正确( C) (2) 式正确 (D) (3) 式正确 11.下列物理量中,哪一组与压力无关() (A) Kc、(?G/?ξ) T ,P (B) Kr、△rGm (C) Kx、△rHm (D) K f 、△rG0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