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1), 17-21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10.12677/tcm.2020.91004

One Case of Rose Acn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lan Wu1, Ming He1, Ting Tang2*

1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Nov. 29th, 2019; accepted: Dec. 30th, 2019; published: Jan 6th, 2020

Abstract

Rose acne is a clinically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facial lesion skin disease, combined with its long course of disease, difficult to cure,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regardles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r economic pressure, it affects the daily life of the patient. The pathogenesis of modern medicine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rose acne,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affirmative. The author shares the dialectic and med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ose acne through the clinical typical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reference.

Keywords

Rose Acn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吴思蓝1,何明1,唐挺2*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30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6日

摘要

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结合其病程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加之常*通讯作者。

吴思蓝等

伴发如高血压等严重并发症,无论从心理压力或经济压力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现代医学对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效果不满意。中医药在治疗玫瑰痤疮上历史悠久,疗效肯定,笔者通过临床典型案例,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分享中医药治疗玫瑰痤疮的辩证及用药,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玫瑰痤疮,中医辨证论治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出现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鼻赘造成永久性损容性改变。多发于中年人,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但病情严重者多为男性。在经济、精神压力不断增加、饮食结构及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作用下,中国某些城市小样本调查显示发病率已达到6.5% [1],在欧美国家为1%~20%,瑞典为10% [2],英国为1.65/1000 [3]。

2. 中医辨证论治

《丹溪心传》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玫瑰痤疮虽是发于面部皮肤的疾病,但与肺、胃、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辨证论治是治疗玫瑰痤疮的关键所在,不同的医家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尤其是皮损)的综合分析,对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治法、药物进行治疗[4]。

3. 中医对玫瑰痤疮的认识

本病在古代相关古籍中,属于“酒糟鼻”、“鼻准红赤”、“赤齄”、“肺风粉刺”、“鼻准红”

等范畴[5],历代医家对其认识各持己见[6],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明医指掌》载:“鼻齄,赤鼻也,由饮酒血热熏肺,外遇风寒,血凝不散而赤色,亦有不饮自赤者,肺风血热故也”。《外科正宗》云:“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当今中医临床见解亦不尽相同,目前辨证分型和疗效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上辨证多见肺胃蕴热证、热毒蕴肤证及痰瘀互结证[7] [8]。

4. 中医诊治玫瑰痤疮

中医治疗方法众多,如中药内服、外用、针刺及灸法等,在诊治玫瑰痤疮上亦是精彩纷呈,如余宏垠等发现改良刺络疗法联合五味枇杷方治疗玫瑰痤疮,内外同治,标本兼治,在整体调节的同时改善面部皮肤局部的免疫功能[9],时秀颖等针药结合,从肝论治,内外同治,共达消疹退邪之功效,使玫瑰痤疮速愈[10]。张瑞雪等[11]从体制角度出发,认为毒浊瘀阻是关键病机,诱发因素如精神、饮食、气温等,故解毒化浊通瘀是治疗玫瑰痤疮之法则。有临床案例表明[12]刺络疗法在治疗玫瑰痤疮上疗效明确,是治疗该病多种疗法中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实施面部刺络放血,可直泻血中郁热,引邪外出,使郁积之热毒、瘀血邪出有路。也有研究运用耳背放血联合中药内服外用的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玫瑰痤疮取得了良好的临

吴思蓝等

床疗效[13]。临床上治疗玫瑰痤疮方法众多,且各显其优势,疗效均佳,故中医药在治疗玫瑰痤疮上有重要优势。

5. 病例分析

(一诊)患者赵某,女,69岁,2018年06月26日初诊。主诉:患酒渣鼻多年。患者此前曾多次就诊于外院,均予中西药内服及外用药外涂(具体不详),自述疗效均不佳,每因进食油腻辛辣之品或情绪波动等鼻部反复出现潮红伴表面瘙不适。现患者稍感面部干燥、瘙痒不适,刻下症见(如图1所示):鼻头皮肤红肿,见少许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左侧尤甚,两侧面颊及左上唇周见散在片状红斑,伴心烦、口干、眠差、小便黄、大便质粘不成型;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舌尖稍红、舌边齿痕,脉弦滑数。西医诊断:玫瑰痤疮(红斑期);中医诊断:酒渣鼻(肺胃湿热型)。治则:先清肺胃积热、养血疏风止痒,再以清利湿热、通泄三焦。故先以消风散加减疏风养血、清肺胃热,再以五苓散化裁利湿行水、通泄三焦之热;方药如下:

1) 消风散加减:

荆芥10 g,防风10 g,石膏15 g,盐知母10 g;

地黄10 g,川木通6 g,黑芝麻10 g,当归10 g;

麸炒白术10 g,苦参6 g,牛蒡子10 g,蝉蜕6 g。

中药三付,每天一剂,分三次温服(先服)

2) 五苓散加减:

茯苓20 g,猪苓20 g,泽泻20 g,白术30 g;

桂枝6 g,栀子10 g,茵陈30 g,大黄6 g。

中药四付,每天一剂,分三次温服(后服)

Figure 1. VISIA test in dermatology clinic of our hospital

before ini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图1. 初诊治疗前,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行VISIA检测

(二诊)患者赵某,女,69岁,2018年07月03日复诊。患者诉面部无特殊不适,刻下症见(见图2):鼻头皮肤仍见少许浅表毛细血管扩张,鼻头、面颊、左上唇红斑消退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脉象: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西医诊断:玫瑰痤疮(红斑期);中医诊断:酒渣鼻(气阴两虚证)。治则:养血滋阴、健脾益气,佐以清泄余热;予自拟方加减,方药如下:

地黄10 g,熟地黄10 g,当归20 g,川芎12 g;

吴思蓝 等

白芍10 g ,桃仁10 g ,红花10 g ,焦山楂10 g ;

炒建曲10 g ,炒麦芽15 g ,黄芩20 g ,栀子10 g 。

黄芪30 g ,白术20 g ,防风10 g

中药七付,每天一剂,分三次温服

Figure 2. VISIA test in dermatology clinic of our hospital during follow-up

图2. 复诊时,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行VISIA 检测

按:根据中医四诊合参,本案患者为酒渣鼻之肺胃湿热蕴结证。以消风散加减即可养血祛风以解“血虚者,则因肌肤失养,化燥生风而发痒”[14]之内因,又可清热除湿而达其标。且该方在临床应用中,因其“祛风、清热、除湿”的功效特点,结合医者准确辨识疾病过程中风、湿、热的病证本质,以达“治病求本、异病同治”之功,再以五苓散化裁健脾益气、利湿行水、通泄三焦,使湿热得以排除体外以达清泄体内湿热邪毒之效。

6. 讨论

中医辩证论治为中医诊治疾病基础,亦是关键所在,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证型及方药,基于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结合患者病情及舌脉象,在临床上可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异病同治”之效;加之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毛囊虫的感染[15]、幽门螺旋杆菌[16]、精神紧张及不良饮食等因素有关,故在中医治疗上从辩证论治角度出发,选择应症的方药祛除病邪以达治疗之效。

参考文献

[1] 李健, 袁超. 玫瑰痤疮的病因及流行病学[J]. 皮肤病与性病, 2017, 39(2): 90-91.

[2] Tüzün, Y., Wolf, R., Kutlubay, Z., Karaku?, ?. and Engin, B. (2014) Rosacea and Rhinophyma. Clinics in Dermatolo-gy , 32, 35-46.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10.1016/j.clindermatol.2013.05.024

[3] Spoendlin, J., Voegel, J.J., Jick, S.S. and Meier, C.R. (2012) A Study on the Epidemiology of Rosacea in the U.K.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 167, 598-605.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10.1111/j.1365-2133.2012.11037.x

[4] 严张仁, 张思娜, 申淑娴. 玫瑰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14): 129-132.

[5] 刘淑珍, 罗小军. 玫瑰痤疮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 新疆中医药, 2019, 37(1): 127-129.

[6] 焦烨. 玫瑰痤疮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11.

[7] 魏跃钢, 闵仲生.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管汾[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154-155.

[8] 洪圆圆, 闵仲生. 闵仲生教授辨证论治玫瑰痤疮经验总结[J]. 中国美容医学, 2017, 26(7): 114-115.

[9] 余宏垠, 皮先明. 改良刺络疗法联合五味枇杷方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

21(10):

吴思蓝等68-70.

[10]时秀颖, 黄咏梅, 王萍. 针药结合从肝论治玫瑰痤疮的理论探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0(9): 91-93.

[11]张瑞雪, 胡春福, 黄震, 方正清, 吴成长. 辨体质与解毒化浊通瘀相结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4): 1546-1549.

[12]罗自强, 皮先明. 皮先明治疗玫瑰痤疮验案1则[J]. 湖南中医杂志, 2017, 33(6): 105-106.

[13]杨扬, 谢韶琼, 宋勋, 汪青良, 姜文成, 唐苏为. 耳背放血联合清肺除湿中药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 上海针

灸杂志, 2018, 37(4): 436-439.

[14]叶飞. 瘙痒性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J]. 皮肤病与性病, 2011, 33(5): 306+305.

[15]Meyerhoffert, U. and der Schr, J.M. (2011) Epidermal Proteas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osacea. Journal of Investiga-

tive Dermatology Symposium, 15, 16-23.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10.1038/jidsymp.2011.2

[16]Dakovi, Z., Vesi, S., Vukovi, J., et al. (2007) Ocular Rosacea and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Helicobacter Pylori In-

fection: A Case Series. Acta Dermatovenerologica Alpina Panonica et Adriatica, 16, 83.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痤疮的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的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的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1.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热而脸生粉刺。 2.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3.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4.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 1.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5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的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的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的发生有关。 2.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和皮脂腺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的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的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另一方面在雄激素的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的丘疹和粉刺。 3. 毛囊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和毛囊皮肤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3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的皮脂分泌过多给这 3组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的炎症反应和细菌本身引起的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的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其它

中医辨证治痤疮.pdf

中医辨证治痤疮疾病名称(英 文) acne 拚音CUOCHUANG 别名 青年痤疮,中医:肺风粉刺,粉疵,面疱,酒刺, 西医疾病分类 代码 皮肤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 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皮脂腺 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常见的有寻常痤疮和聚合性痤疮。本病又称青年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痤疮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由

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特别是双氢睾丸酮的增加,使皮脂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导致皮脂淤积于毛囊内而形成脂栓,即所谓粉刺黑头或白头。毛囊内的痤疮杆菌,在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繁殖较快,并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酸酯使其成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分解酶和透明质酸酶能破坏毛囊壁,使毛囊内含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反应。此外,毛囊内寄生痤疮丙酸菌;体内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的缺乏或 相对不足。遗传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或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胃热上蒸;亦可为月经不调,瘀滞化热等。

季节地区 人群 本病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 强度与传播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痤疮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但有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之分。脓疱等皮损属于风热、毒热所致。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等炎性症状不明显,慢性过程,为寒疮寒疡之症。又如瘢痕性痤疮可因气滞血瘀所致。 病理 1.皮脂腺肥大,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毛囊扩大,于毛囊口处形成黑头,黑头由角质细胞和皮脂组成。 2.毛囊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形成炎性丘疹。黑头阻塞引起的毛囊内外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黑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地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地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地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地部位,临床上以面部地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地范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内热而脸生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和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 .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和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地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是痤疮发病地主要因素.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内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内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地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地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和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地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地细胞周转和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地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地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地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地发生有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和皮脂腺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地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地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内;另一方面在雄激素地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地丘疹和粉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和毛囊皮肤内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地皮脂分泌过多给这组微生物地生长提供了良好地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地炎症反应和细菌本身引起地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地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它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_全文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全文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2015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美国为2.0% ~ 2.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然而,由于过去国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根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一、发病机制 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天然免疫反应异常激活在本病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外界刺激包括紫外线、蠕虫感染等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2(TLR2)途径及可能的维生素D依赖与非依赖通路、质网应激途径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丝氨酸蛋白酶激肽释放酶5(KLK5)活性增强,KLK5加工抗菌肽使其成为活化形式LL-37 片段,从而诱导血管的新生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 2.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与血管高反应性形成和炎症扩大化密切相关。多种刺激因素(如饮酒、冷热、辛辣刺激食物、过量咖啡、巧克力及甜品等)、皮肤屏障损害以及天然免疫效应分子不仅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也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血管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释放大量神经介质。通过神经末梢表面的TLR及蛋白酶激活受体,又反过来促进天然免疫的激活,维持并扩大炎症过程。 3. 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神经脉管调节异常被认为在玫瑰痤疮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玫瑰痤疮累及的脉管包括血管和淋巴管,其异常表现为通透性增高、血管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优选.)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者:闫景东6138人已访问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著。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 1.肺胃热盛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化痰软坚。 3.冲任失调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

2020-2026全球及中国酒糟鼻治疗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0-2026全球及中国酒糟鼻治疗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1 2020-2026全球及中国酒糟鼻治疗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 报告摘要 近年来,酒渣鼻全球市场稳步发展. 治疗酒渣鼻的药物是通过药店、医院等渠道销售的。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地区,欧洲是继美洲之后的第二大消费市场。 酒渣鼻影响着全球4亿多人,但它仍然是一种诊断不足的疾病。全球疾病发病率估计为5%。皮肤白皙的人,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在市场渗透和定价基础上竞争的厂商的专利到期和仿制药渗透,酒渣鼻治疗市场高度分散。对酒渣鼻疗法的认识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的激增为酒渣鼻疗法市场的参与者创造了有利可图的增长机会。 本报告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酒糟鼻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企业,同时对比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等地区的现在及未来趋势。 2019年全球酒糟鼻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9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 本文重点分析在全球及中国有重要角色的企业,分析这些企业酒糟鼻治疗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定位、产品类型以及发展规划等。 主要企业包括:

3 Nestle Skin Health Teva Mylan Bayer Sun Pharma Perrigo Bausch Health GSK Pfizer Allergan Almirall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外用 口服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药店 商店 其他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亚太地区

中医治疗青春痘的方法

中医治疗青春痘的方法 青春痘是比较常见的影响个人容貌的皮肤问题,针对青春痘的治法众说纷云,截止目前却并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青春痘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加之个体的差异大,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青春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就犹为重要。 青春期出现的青春痘有自愈性,因此,学者建议轻度的青春痘,也不影响美容的,只要在平时的饮食作息方面注意就足够了。并不需要治疗。 但对于中度或者重度的青春痘,一个是影响个人的形象,另一个会对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的压力,严重者还具有一定的毁容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取得好的疗效,还原肌肤的本真面貌。 中药疗法 祖国医学把青春痘称之为痤疮,并且对于痤疮的论述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中医对青春痘的治疗方法也是根据个体差异,皮损的严重程度来具体辨证论治,所以效果要比西医好,也是被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方法。 中医根据四诊将痤疮主要分为以下三型: 1.肺经蕴热怔: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洁美保健露,主要成分有:野菊花,千里光,桑白皮,知母,黄芩,金银花,紫花地丁,薰衣草,

赤勺,生地,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蛇舌草,茵陈,六一散,生甘草等。 3.血瘀痰凝证:主要表现为痤疮日久,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涩。型多见于长期的慢性痤 疮患者。 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药物有:大黄,蛰虫,水蛭,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等。 一般都是将药物煎煮后的药液,或将新鲜植物中草药捣计,或以酒、醋等作溶剂制成溶剂。溶液有清洁、止痒、退肿、收敛、清热解毒等作用。外洗的主要目的是清洁病损部位,消炎、退肿、收敛的作用。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者:闫景东?6138人已访问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效果显着。 一、病因病机及治疗 1.肺胃热盛 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 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的治法,通腑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30g、重楼20g、生山楂30g、泽泻20g、枇杷叶15g、蜜桑白皮15g、黄芩10g、丹参20g、生大黄10g(同煎)、生甘草10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20g,疏肝行气。 2.湿邪蕴结

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 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字区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 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30g、焦神曲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20g、陈皮15g、虎杖15g、生白术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15g、藿香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加防风15g、羌活15g,干姜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15g、浙贝母30g、牡蛎30g,化痰软坚。 3.冲任失调 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行经腹痛,月事有血块,多属肾阳虚,虚阳浮越,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原。又因肝肾同源,故在治疗上应兼顾彼此,滋肾阴不忘清肝火,温肾阳同时暖肝阳。

痤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痤疮得中医辨证论治 一、痤疮得病因病机分析 痤疮就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得慢性炎症。好发于男女青春期得颜面及胸背皮脂腺丰富得部位,临床上以面部得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病得范畴、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就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淤滞而成、 1。肾阴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与,故能有子”。若素体肾阴不足,会导致女子二七与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阴虚内热而脸生粉刺。 2.肺胃血热 面部皮肤主要有肺经与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与皮也,其荣毛也"。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大肠积热, 上蒸于肺胃、合而导致肺胃血热, 脸生粉刺、丘疹、脓疱。 3。痰瘀互结 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面部而出现结节、囊肿与瘢痕、 4.冲任失调 肾阴不足,肝失疏泻,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至女子月事紊乱与月经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 西医认为痤疮就是一种多因素得皮肤附属器疾病,其详细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以及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就是痤疮发病得主要因素。 1.内分泌失调 目前已经公认内分泌雄性激素在痤疮得发生、发展与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雄性激素主要由性腺与肾上腺分泌,其中以血清睾酮作用最强。睾酮在皮肤中经与5α还原酶作用转变为组织活性更强得双氢睾酮刺激皮脂腺得细胞周转与脂类合成。血清或皮肤组织中雄性激素水平过高,或毛囊皮脂腺单位得雄性激素受体过多,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得比例失衡,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得敏感性增加均认为与痤疮得发生有关。 2. 皮脂分泌旺盛 毛囊与皮脂腺就是雄性激素靶器官。在不正常水平得雄激素作用下引起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过浓得皮脂郁积在皮脂腺导管内;另一方面在雄激素得刺激下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管腔变窄,更进一步加重了皮脂排泄不畅,形成了临床上所见到得丘疹与粉刺、3. 毛囊内微生物感染 已知表皮与毛囊皮肤内存在痤疮棒状杆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与白色葡萄球菌3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棒状杆菌跟痤疮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皮肤中得皮脂分泌过多给这 3组微生物得生长提供了良好得环境,它们分解脂肪,促使皮脂转化为游离脂肪酸,后者使毛囊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游离脂肪酸产生得炎症反应与细菌本身引起得炎症共同形成临床上所见得红色炎性丘疹、脓疱、结节与脓肿。 其它 除了上述内分泌失调、皮脂分泌旺盛与微生物感染因素外,其她因素如免疫、遗传、血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权威性报告)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权威性报告) 痤疮在皮肤科临床上虽不属重症,但由于其与人的“面子”有关,故患者对治疗的要求较高。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主要依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用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 传统上依据患者病程长短、皮损形态、兼夹症状等因素,将痤疮分为三型论治,即肺经风热型、胃肠湿热型、痰湿血瘀型。不同医家由于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理解,在治疗上又有不同的偏重,或在辩证的同时加用一些与其观点相符的药物。如有的医家强调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进而痰火郁结,湿毒内蕴引起较严重的囊肿性痤疮,故治疗上多加用疏肝散结药物;有的医家强调本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相火过旺,治疗上多用滋阴降火药物;有的医家认为湿盛为痤疮发病的根本原因,热邪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注重清利湿热。 临床上没有一种方法或一种药物是所有痤疮的克星,所以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地使用药物,而不是片面学习某位专家经验,或某些偏方、专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础,也是临床疗效的基础,中西医结合是吸取各家长处,不是简单地中药和西药同时使用;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的

深层次的联合,是中医配伍中的相需、相使,而不是相畏、相杀,或毫无关系。 痤疮的辩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病程辨证:病程短,发病急骤者多为热证;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者,多夹瘀、夹痰、夹湿,或为虚证。 ②性别辨证:男性多热证,女性多阴虚内热证。 ③皮损辨证:丘疹色白者多夹湿,或热象不重,色红者多为热证,脓疱疹较多者多为热毒证。丘疹细碎而小者,分布于面部者,多为肺经郁热;丘疹色红而大,自觉疼痛,遍布颜面、胸、背者,多为胃肠湿热证;丘疹色暗,或为结节、囊肿者,多为痰瘀互结证。 ④经络辨证:皮损主要位于鼻部及周围,多为肺经风热证;皮损遍布颜面,多为胃肠湿热证;皮损位于面部两侧,多为肝经郁热证。 在临床上,根据治疗需要,一般将痤疮分为以下几型:(一)肺经风热型:常因青春期生机旺盛,血气充沛,阳热偏旺,热盛伤肺,肺热熏蒸,蕴阻肌肤而致。主要表现颜面细小红色丘疹,以额头多见,有的伴有痒感,鼻翼两旁皮肤发红、油腻、脱屑,病程较短,单纯痤疮或伴有脂溢性皮炎,炎症较明显,口干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浮数。治法:泻肺清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维胺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维胺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9T17:20:39.66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5月作者:薛磊谢浩黄红兵[导读] 探究分析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对于玫瑰痤疮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66184部队/河北省高碑店市66336部队医院薛磊谢浩黄红兵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对于玫瑰痤疮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集团军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252医院)对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收诊治的122例患有玫瑰痤疮疾病的病患者作为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病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针对常规医治组之中的61例病患者单纯的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医治,而针对于实验医治分组之中的61例病患者则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对其展开医治,两种医治方式实行结束一个月之后将对两组病患者其医治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实验数据表明,本文当中实验医治组的病患者在经过干预之后仅存在4例病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常规医治组的病患者则存在18例在干预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实验医治组的病患者在医治之后有效概率(93.44%),该概率明显的高出常规医治组病患者的有效概率(70.49%),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病患者的临床医治信息方面,实验医治组病患者对医治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玫瑰痤疮疾病作为当前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来医治病患者,可以显著的延长医治效果,降低病患者其玫瑰痤疮的复发情况,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他克莫司软膏玫瑰痤疮疾病维胺酯胶囊医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5-ZYM 前言:现如今,玫瑰痤疮疾病其病情的恶化速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快,病患者一旦患有该疾病就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患者展开及时的诊治,否则患者的患病情况很有可能会为病患者其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的威胁。近几年来,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医院医治工作之中积极推广的一类新型的医治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1一般资料 对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集了122例患有玫瑰痤疮疾病的病患者,将这些患病者统一列为试验讨论的主要对象,在选择病患者方面,选择依据主要分为如下几点:第一点,所选的疾病患者须当符合临床方面有关组织要求的痤疮类疾病的诊断标准;第二点,观察所选择病患者的患病情况,需要通过医院的检查手段以此来确诊所选择的病患者皆已经患有玫瑰痤疮疾病,并且还要剔除其中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晰)以及妊娠期的病患者;第三点,在实验开始之前也获取了这些患有玫瑰痤疮疾病患者以及其亲属的允准。 收治这些患有玫瑰痤疮疾病的病患者其年龄的范围基本是在23岁~79岁之间。将这些病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个分组,即常规医治分组之中的61例病患者,其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7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24例,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36.40±4.61)岁;实验医治组中的61例患者,男性的病患者存在23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38例,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38.60±3.91)岁,两个分组之中全部的病患者其个人的信息通过证实后并不存在差异性(P>0.05)。 2方法: 2.1医治方法 针对于常规医治分组只是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医治,仅为患者提供50毫克的维安脂胶囊,一天服用三次,持续服用一个月;而针对实验医治分组之中的61例患者则采取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对其展开医治。具体实施路径如下:为病患者提供0.1%的他克莫司软膏进行外部涂抹,同时,为患者提供50毫克的维安脂胶囊,一天服用三次,二者相配合持续医治一个月。 2.2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针对于数据信息展开分析讨论时,具体的应用分析软件为SPSS22.0。通过T检验对试验研究结果当中的数据展开相应的检验,选择x±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我们以P<0.05认为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分析两个分组的病患者在医治结束之后呈现的临床效果 据实验数据表明,本文当中实验医治组的病患者在经过干预之后仅存在4例病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常规医治组的病患者则存在18例在干预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实验医治组的病患者在科学医治之后有效概率(93.44%)明显优于常规医治组病患者的有效概率(70.49%),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表一两个分组的病患者在医治结束后的临床效果对比[n(%)]组别医治有效出现复发的情况实验医治组(n=61)57(93.44)4(6.56)常规医治组(n=61)43(70.49)18(29.51)X27.4811.65 P<0.05<0.05 4讨论 如今在临床研究方面,针对于玫瑰痤疮的病症,尚且缺少一种更加精确的、相对比较直观的诊治方法。目前,通常对病患者的玫瑰痤疮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医治方法,能够更加高效的治愈病患者。为此,按照本篇文章的实验探讨结果可以获知,实验医治组的病患者在经过干预之后仅存在4例病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常规医治组的病患者则存在18例在干预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综上所述,使用维胺酯胶囊和他克莫司软膏相结合的医治方法来医治玫瑰痤疮疾病的病患者,能够更高效的治愈病患者,实验的临床疗效非常好,值得临床广为推行使用。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1), 17-21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5c12524824.html,/10.12677/tcm.2020.91004 One Case of Rose Acn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lan Wu1, Ming He1, Ting Tang2* 1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Nov. 29th, 2019; accepted: Dec. 30th, 2019; published: Jan 6th, 2020 Abstract Rose acne is a clinically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facial lesion skin disease, combined with its long course of disease, difficult to cure, and often accompanied by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high blood pressure, regardles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r economic pressure, it affects the daily life of the patient. The pathogenesis of modern medicine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rose acne,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affirmative. The author shares the dialectic and med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ose acne through the clinical typical c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reference. Keywords Rose Acn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治疗玫瑰痤疮1例 吴思蓝1,何明1,唐挺2*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30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6日 摘要 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结合其病程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加之常*通讯作者。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 宁应锋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写了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痤疮方法灵活,并且疗效很好。以及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比较,中医治标更治本。 关键词:痤疮耳穴割治法经方加减治标更治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韩流的影响,现代的中国人对皮肤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痤疮的高发却严重的影响许多人的细嫩皮肤,困扰着无数的爱美人士。首先。什么是痤疮呢?【1】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那么有痤疮该怎么办?中医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痤疮,让我们看看中医关于痤疮的认识的进展。【2】 《黄帝内经》认为痤疮的起因有以下3种。 1、调摄不当——内外合邪郁于肌肤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中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对本句的注释为:“若夏月汗出,而见水湿之气,则皮肤湿热,生疖如痤,生疹如痱,??若劳碌汗出当风,寒薄于皮肤而上行,则为粉刺。” 2、肺合皮毛一邪气郁久化热内传于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说:“肺生皮毛,??肺主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3、阳明主面一腑气不通则邪热内郁加重病情 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中说:“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肺应皮”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一指火热,二指心主血脉的功能,三指心主神。 4、心藏神主血脉一血脉不通则病久难愈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96年耳穴割治法治疗座疮1 02 例。笔者通过4 年的临床实践, 用耳穴割治法治疗各型痊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10 2 例病人, 男27 例, 女75例; 年龄最大者28 岁, 最小者17 岁; 痊疮多发于面部, 只有1 例除发生在面部外, 还发生在胸、背部; 病程最长者8 年, 最短者 3 个月 1 . 2 辨证分型 1 . 2 . 1 肺胃郁热型(6 4 例) : 颜面部散在毛囊性丘疹, 间或有黑头粉刺, 皮疹以鼻及口周较多, 伴有口鼻干燥、口臭、便秘, 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沉滑有力。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 苏丹 (四川省珙县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中医科)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过后大都可自愈,故俗称“青春痘”。痤疮好发于面部,常伴有皮脂溢出.挤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性蠕虫样脂栓排出,消退后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加,使皮脂腺合成和排泄皮脂增多,造成毛孔堵塞,致使皮脂淤积形成脂栓,产生炎症,引起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痤疮在中医学中称为“粉刺”。中医认为年轻人血气方剐,气血充盈,乃生此病。青年人紊体阳热偏盛,营血日渐偏热,血热外窒,体表络脉充盈,气血郁滞,因而发病,故有“年少气充,而生寇疮”之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嗜食辛辣油腻肥甘之品,或酗酒,伤及脾胃,使中焦运化失司,生湿生热,结于肠内,肺胃积热上塞,阻于肌肤,而诱发此病。肺主气,调节全身的气机和血液的运行.又与皮毛相表里,不洁尘埃或粉脂附着于皮肤腠理,使玄府不通,气血凝塞;或冷水洗面,气血遇寒凉而郁塞。以致粟疹累累。肝主疏泄和藏血。若思虑太过,情志失调.使肝气琉泄不及,气血郁滞,而发病。若病情旷日持久不愈,使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聚湿生痰,痰血互凝,可致使粟疹日渐扩大,或局部出现结节,累累相连,使病情加重。 中医药治疗痤疮,应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治之。①肺经风热:症见颜面潮红,皮疹隐臆,淡红或鲜红色,顶有黑头可挤出黄白色粉渣。兼见I=1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肺散热。方用枇把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菊花、黄连、赤芍、白茅根、苦参。②肺胃积热:症见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I/I臭,伴有便秘,尿黄、纳呆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黄芩、益母草、大青叶、白鲜皮、大黄、甘草。③脾失健运:症见皮疹色红不鲜,反复发作,或结成囊肿,伴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濡滑。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扁豆、桔梗、淮山药、陈皮、莲肉、枣仁、砂仁、薏苡仁。④痰湿凝结:症见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日久融合,凹凸不平,皮肤粗糙,舌淡胖.苔白,脉滑。治宜消痰软坚,活血化瘀。方用化瘀散结丸加减: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昆布、海薰、夏枯草、陈皮、炙半夏、金银花。⑤肾阴不足:症见皮疹肿痛,皮肤油腻,口千,便秘,舌绛红,有裂纹,苔薄黄,脉细数。治宜澈弱揭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山楂、玄参。不论何证型,口干者加石膏、麦冬:囊肿难以消退者加夏枯草、牡蛎: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白芍;有慢性肝病者,加平地木、虎杖;皮肤油腻明显者。加赤茯苓、茵陈。 据研究发现。丹参、黄柏、黄连、茵陈对痤疮短棒菌苗高度敏感。大黄、土茯苓抑制炎症。生山楂、生薏苡仁抑制皮脂腺过多分泌。白花蛇舌草有调节性激素水平作用。白藓皮可使皮肤变得有光泽。 饮食上宜少食肥甘、辛辣、油腻之品,还要戒烟限酒,多食蔬菜、水果等含有长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总之要“清淡富有营养,温热而不寒凉”。此外,忌用油脂类、粉类护肤美容化妆品及含有激素成分的软膏及霜剂;每日宜用温热水洗脸,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还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可用2个鸡蛋清和5匙蜂蜜搅匀后搽于脸上自然风干,可使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 典型病历:刘某,女,20岁,学生,2003年9月23B一诊:患者皮疹红肿痛痒,皮肤油腻,口干.便秘,尿黄,舌红,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弱。乃阴虚火旺,湿热塞滞所为。治宜滋阴泻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9,黄柏129,熟地黄209,淮山药159。山茱萸129,泽泻129,茯苓159,丹皮159,枇杷叶109,栀子129,麦冬159,当归129t玄参129。夏枯草309,甘草69,丹参159,水煎4剂。--诊:诉药后诸症减轻,上方去泽泻、枇杷叶、夏枯草、麦冬,加白花蛇舌草159,大黄69,慧苡仁159,沙参309.法半夏129,水煎4剂。三诊:诉药后皮疹基本消失,治宜以调理脾胃为主,方用归脾汤加减:白术129,茯神159,黄芪209,龙眼肉159,酸枣仁309,党参309,甘草69,当归159.远志159,薏苡仁159,山楂309,建曲158,白鲜皮159,水煎5剂,调理半月,并嘱忌食辛甘后昧之品,多食蔬菜、水果。半月后随访:皮疹消失,皮肤光滑。有弹性。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4—47 2颓伯康.中医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0一15l 3黄菲莉.中医美容学.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3—251

中医辨证痤疮

中医辨证痤疮 ?更多 ?来源:寻医问药社区 ?责任编辑:丞恩 ?时间:2012-08-17 中医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议使用中药配合治疗。常用的如同仁堂皮肤病血毒丸,是纯中药制剂针对皮肤病病因,以连翘、双花,清热解毒;配以蝉蜕、紫草散风、除热、解毒透疹,共奏清血解毒、消肿止痒之功。而达到清除皮肤病患者体内血毒之目的。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 。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因为情绪不良生活不规律会引起或加重青春痘。 中医解析痤疮病致病机理 中医认为,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痘痘的产生主要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国医学研究表明: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中医对痤疮的分类 1、肺经风热证: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瘙痒,或有脓疱,苔薄黄,舌红,脉细数等症状。一般面鼻及胸背部痤疮属肺,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 2、脾胃湿热证:皮疹红肿瘙痒,常伴有大便不畅,消化不良,腹胀,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常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导致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 3、肝气郁结证:多见于女子,皮疹反复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联。一般年龄偏大的女性,伴有月经不调,属于此类 4、肝肾阴虚证: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红不鲜,常见面色晦暗,色素沉着,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滑等症状。 5、热毒血热型: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