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19世纪中到19世纪60、70年代

政治:国内: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战争不断(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经济:国内: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官僚资本)民族主义的出现,外资企业出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国际: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国内: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君主立宪制

国际:启蒙思想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由主义思潮出现

19世纪60、70年代到19世纪末

政治:国内: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战争不断,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

国际:代议制民主或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

经济:国内: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外国资本的进入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

思想:维新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思想

20世纪初到1921年

政治:国内: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阶级矛盾尖锐。战争不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际:一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

经济:国内: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

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思想:革命派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无产阶级主张马克思主义

20世纪20、30年代

政治:国内:民族危机加深。(1931年,九一八)军阀混战,国共内战,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国际: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德、日、意法西斯同盟形成,二战的爆发,国际局势紧张经济:国内: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快发展,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际: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思想:国内: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

国际:凯恩斯主义

20世纪40年代

政治:国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危机由严重到解决,阶级矛盾尖锐国际: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经济:国内: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接近崩溃

国际:第三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以美国为首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思想文化:国内:毛泽东思想成熟、成为中共指导思想

国际: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20世纪50年代

国际:

政治:美苏两大阵营对立,两级格局形成。

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国内: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巩固政权,“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经济:恢复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思想文化:“双百方针”,扫盲教育,参照苏联模式改革高等教育。

20世纪60、70年代

国际:

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东盟等建立;从黄金时代到“滞涨”。

思想文化:凯恩斯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国内:

政治:“左”倾错误不断发展,“文革”发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破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

经济:“文革”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70年代末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思想文化:“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袁隆平杂交水稻选育成功,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0世纪80、90年代后

国际:

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经济: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资本主义经济恢复,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

中国:

政治: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关系回暖。

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实行不结盟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经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贸。

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双百”方针恢复;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科教兴国战略、神舟号宇宙飞船。

1949—1956年过渡时期

总特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政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标志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建立。

外交:“一边倒”外交奠定建国初期的外交方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体现外交政策的成熟。

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借鉴苏联,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模式;

文化:提出“双百”方针,促进文艺事业发展;扫盲运动推动国民素质提高。

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总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政治:“左”倾错误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民主政治受挫;

外交:中苏、中美关系恶化,外交环境恶化;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和团结。

经济:两头好,中间差;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思想:“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双百方针未能贯彻;教育“大跃进”,教育受挫;以原子弹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成就突出。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总特征: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受挫。

政治: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和破四旧运动等,导致民主法治严重受挫。

外交: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

经济:经济建设受严重影响,损失巨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人民生活困难。思想:“左”倾错误发展到一个极端。

文化:双百方针被废,文化凋零;大学停止招生,文攻武斗,上山下乡,导致教育受挫;以氢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成就突出。

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创办乡镇企业;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加入世贸组织等史实。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文化: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文艺繁荣;高考制度恢复、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等,促进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社会:民众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发生巨变;交通通讯巨大进步;大众传媒尤其互联网发展迅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

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厂手工业时期。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到19世纪初工业革

命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和拓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3、思想上,三大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相继发生。

4、科技文化上,以牛顿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技产生。

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是指从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扩展到20世纪前期。

1、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

2、政治上

(1)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辫,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3)落后国家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本国的近代化。

3、科技文化的发展

(1)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是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2)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914~1945年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体制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二)二战后的世界

1、政治上,世界政治格局的调整和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出现

(3)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济上

(1)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前景。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4)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战后,斯大林体制严重阻碍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改革,但都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福利制度、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仍有很大的容纳度,还处于上升发展时期。

4、科技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包括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2)文学上,以贝克特《等待戈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兴起。

大数据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

大数据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近年来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这些趋势使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式变化。《分析的时代:在大数据的世界竞争》是____年12月xx全球研究院(MGI)发表的一份报告。五年前MGI就指出大数据分析在基于定位的服务、xx零售业、制造业、欧盟公共部门及xx健康医疗领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数据正在被商业化,来自网络、智能手机、传感器、相机、支付系统以及其他途径的数据形成了一项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苹果、亚马逊、Facebook、xx、通用微软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利用大数据分析及自己的优势改变了竞争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稀缺数据的所有者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在一些市场近乎垄断,只需用独特方式将数据整合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几乎可以“赢家通吃”。____年全球的数据储量就达到1.8ZB,与____年相比____年大数据增长了近4倍,未来十年,全球数据存储量还将增长十倍,大数据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新途径。大数据在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xx百货的SAS系统可以根据7300种货品的需求和库存实现实时定价。零售业寡头摩尔xx通过最新的搜索引擎Polaris,利用语义数据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的完成率提升了10%到15%。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xx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____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____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 大数据可以把人们从旧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从全新的视角和角度理解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复杂技术的涌现,变革人们关于工作、生活和思维的看法。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利用数据整体性与涌现性、相关性与不确定性、多样性与非线性及并行性与实时性研究大数据在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大数据与xx计算、物联网一起使得很多事情成为可能,将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数据随着以数据科学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跨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对xx乃至全国的大数据研究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民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薄伽丘、莎士比亚;思想解放 西方人文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欧美代议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论和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近代世界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部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 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自由贸易和建设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期弊端严重,导致苏联解体赫鲁晓夫、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摸式弊端→苏联解体背景: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年底加入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世界( 1917 ——今) 近代世界 古代世界

中国历史各阶段特征【精简版】

高中历史各阶段主要特征 先秦史(远古时代至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 先秦史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一、政治: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2)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它以宗法制为基础,家国一体。 (3)世卿世禄制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二、经济: (1)土地制度历经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青铜冶炼技术显著提高。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秦汉史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政治: (1)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统一强盛的华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2)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经济: (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思想文化: (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5-11-16 当今世界,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犹如一波千尺巨浪,汹涌而至。个人、企业、政府无不被这思维技术理念的大变革所席卷,各行各业都跃跃欲试,弄潮其中。当新一轮的税收现代化改革的号角吹响时,改革浪潮与大数据浪潮已不期而遇,在这碰撞与冲击下,大数据正催生着新的治税思维。 一、大数据成就了一个变革的时代 大数据,近年来风靡全球,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然而对其的理解却几乎都是模糊不一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并非一个确切的概念。也许它初始是大到需要改进处理数据工具才能处理的海量数据,而由此促进了新的处理数据的诞生,并最终成为了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以及改变市场、组织机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的方法。研究机构Gartner则将“大数据”定义为,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无论何种,大致上可以说明大数据是传统模式(或流程、工具、手段)无法处理的海量数据集。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甚至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由此,大数据开启了重大的时代转型,故而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大数据爆炸,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撼动与巨变,于是成就了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一个数据无所不在、改变蓄势待发的新时代。 二、大数据时代促动了现代治税理念 我国税收现代化进程伊始,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带来的诸多变革,无疑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税收改革。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现代化规划蓝图中,完备规范的税法体系、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优质便捷的服务体系、科学严密的征管体系、稳固强大的信息体系、高效清廉的组织体系构成了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总目标。且不说毋庸置疑的信息体系、显而易见的征管体系,与大数据有如此直观又紧密的关联,即便是税法体系、税制体系、服务体系等其他体系,也亟需大数据的“发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资产、数据分析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将使得传统的治税思维将难以为继,税收现代化建设首推治税理念的现代化,税收治理的大数据思维。 (一)大数据时代,税收治理应更加注重预测与决策 多年来,我国税收管理一直重视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并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数据大集中和信息管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传统的数据管理往往常规分析为主,深度挖掘不足,事后管理为主,事前预测不足。在大数据构成的世界,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用数据表示。从数据到大数据,不只是数据数量和种类的无限扩大,更多的是其藏于海平面之下的亟待于我们去深度挖掘和应用的钻石石油般的资源价值。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现象与事物,只有集中海量纷繁包容的原始数据,才能揭示总是隐藏在数据的相互关联之中的事物全貌、本质和规律。如大数据的核心是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的预测,这不但会给新一轮税制改革重大决策问题研究中的更多趋势洞察与深度分析,也能使得纳税服务有了更好的目标领域与需求指向。尤其是在我国探索创新大企业个性化服务的进程中,以税法遵从为目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模式下,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将无可估量。 (二)大数据时代,税收治理应更加注重提供与共享 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税务部门在数据获取上也具有先天的优势,但传统的数据管理往往内部数据为主,外部数据不足,沉淀储存为主,盘活清理不足。而实践中还常有人将信息数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2016年高考历史重大史实及基本知识点 复习 ★★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重要提示: 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有:(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交流频繁的原因 (3)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文化科技发达; (6)人民的辛勤劳动; (7)前代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古史归纳原因的一般公式,务请牢记) 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和归纳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的知识充实进来。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 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 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 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 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印发给学生)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实现了数 据信息的大量、高效交换,打破了原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内涵和特点,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现状;前景 大数据也称巨量数据,指数据量极其巨大,无法通过现有的主流数据处理软件,在合理时间内进行采集、管理、处理的资讯。大数据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继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新兴事物,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确保其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大数据的内涵和特点 简单来讲,大数据就是指大量的数据,其中所蕴含的信息无法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处理,也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服务。通常来讲,当数据容量在10TB-1PB之间时,就可以称之为“大数据”。

与一般的数据信息相比,大数据具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信息容量极其庞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的信息容量能够达到1ZP(约为1.0×1012GB)的数量级, 相当于传统1TB(约为1.0×103GB)的数量级要远远超出;二是信息处理效率极高,大数据时代许多的信息流都是能够进行实时计算存储的,而且依托于网络可以实现高速传输,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信息流实时高速传输的显示需求,需要开发更加专业的大数据处理工具;三是信息结构的多样化,大数据时代中数据信息的构成并非单一的文本信息,还包括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样化的内容,在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数据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信息处理的难度。 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也为人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以确保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需求。 1.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开幕预示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从目前来看,计算机网络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互联,开放式的数据共享平台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也使得“大数据模式”在各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最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请大家结合实际,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角度阐述了以下内容:面对各个领域的飞速变化,身处校园但即将面向社会的大学生应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储备,既要学好专业课程知识又需了解时代发展方向、掌握社会发展脉搏,为自己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大数据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也受到了它的极大冲击。有人曾说,信息化社会,我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只是一根网线的问题。随着公开课、E-learning等新学习方式的出现,传统学习方式“遭遇”了挑战。 一、立足当下:当前学习模式概述 学习模式往往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大学学习模式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师生授受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就如同“母鸭带小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授课教师身上,由教师带着学。学生把教师当作知识的来源,“唯教师,唯书本”,缺乏学习主动性。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知识需要自主学习,大量数据背后的潜在意义也需要自主探寻,一味依赖“灌输”则不能适应社会要求。 第二,探究与问题解决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从一个或多个具有挑战性或有争议的问题开始,然后借助各种媒介资源,由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确定问题并提供解答,之后吸收他人建议,进行修改最终完成。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对第一种模式而言,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专题合作学习模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题。在合作学习模式中,要求学生作为成员参与到学习团队中,完成专题研究或研究项目。这是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最终通过团队合作达到课程或项目规定的要求。 二、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双重影响 第一,快速便捷。大数据时代有快速化的特点,人们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处都可以学习,而且可以走在时代的前沿,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以往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书本,但书本学习往往面临时间滞后等方面的限制,会影响学习效果与知识更新。 第二,经济有效。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没有能力支付课外培训学习的费用。在大数据时代,很多公开课程都是免费的,只要有学习的时间和需要,经济不再是制约大学生学习的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教育公平。 第三,资源共享。大数据时代具有量大、多样化的特点,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呈现在学生面前。网络学习拉近了国际、区域和校际之间的距离,所有的学习者在学习资源利用方面拥有同等的权利。一直以来,好的学校是稀缺资源,但在不远的将来,由于在线教育的普及,人人皆可上名校将不再是梦想,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在线教育对个人的重大意义,还不仅仅是教育机会的增加,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与时俱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三大转向 1.由被动学习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就像嗷嗷待哺的婴

高考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适用背景原因等类型题) 1.春秋战国:总体: 社会大变革 政治: 宗法分封瓦解,诸侯争霸混战,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文: 百家争鸣 2、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总体: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奠定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丝绸之路开通。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魏晋南北朝: 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 经济: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均田制 思文: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 4、隋唐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经济:经济发展,曲辕犁,筒车,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文学艺术领域:全面繁荣,兼收并蓄,领先世界,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5.宋朝: 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政治:北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国家局部实现统一。 南宋:国家分裂,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交子,商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源,坊市界限被打破) ,土地兼并严重;思文: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6.明清(鸦片战争之前的社会背景)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文:宋明理学,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西学东渐 7.近代: 政治: 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加深;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 经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 1、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2、产生心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 义经济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 思文: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 ●阶段特点:奴隶制国家产生、发展和繁荣。 1.政治:商: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农业:“金石并用”时代,“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 手工业: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业: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官府垄断。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特。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 ●阶段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农业:铁器、牛耕出现,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家主张、法家与中央集权、民本思潮; 文化成就辉煌(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离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点: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 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内朝、外朝(三公九卿)、刺史等)。 2.经济:农业:奖励耕织和垦荒;汉推广犁耕; 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 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东汉造纸术); 文化发展(秦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秦朝出现,汉代成熟。汉赋)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阶段特点: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多元。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草市。 3.文化:书法隶变——楷、草、行。信仰多样——儒、佛、道。 (五)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点: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 1.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制隋开创唐完善)。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与商务智能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与商务智能 整个世界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将有近200亿个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些设备不仅是电脑,更有汽车、工厂设备、数字标牌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到2020年,人类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全球范围内服务器的数量将会增加10倍,而由企业数据中心直接管理的数据量增加14倍,IT专业人员的数量增加1.5倍。 2013年,世界朝着数字时代又进了一步。这是一个变化的新纪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比工业革命大2-3倍。世界数据总量的90%左右是在过去两年里创造出来的。到2020年,储存数据数量将比2010年大50倍。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这一数据大爆炸堪比新型石油,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别。 传统的统计数据往往是通过数字来表达的,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临更多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比如图像、文本、日志,还有比如百度的搜索数据。这些数据都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社会经济、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把现有的这些数据都收集起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就会发现这些数据当中隐藏

的更深刻的规律和现象,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第一部分:大数据的时代背景 从数据谈起 说起大数据,无疑是离不开数据的,我们就先从数据谈起。数据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就来看看大数据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应用。 无所不在的数据(1)——政府数据 首先是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说到这个,我们知道国家统计局每年都要编写的《中国统计年鉴》。 以前国家统计数据,是层层上报,人工统计,比如,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是县级——市级——省级——国家这样层层上报人口数据,这样得到的数据往往滞后,很不准确。 70万家企业联网“直报”统计数据 从2012年2月18日开始,全国70万家"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在统一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平台上,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数据中心报送统计数据。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Data Base Technique ? 数据库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63【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数据挖掘技术 应用 1 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形式 要想让数据真实、且具有价值,那么就 应制定有效的方法与途径,由此让数据挖掘技 术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由于数据属 于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因此在对数据进行研究 与挖掘时,其中的资源信息能够掌握一些特点 与规律,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1 关联性的分析形式 对于一些事物是有一定关联性的表现, 而对于数据也是相同的。因数据信息量相对偏 大,如果对其关联性进行寻找将会耗费较长实 际,属于相应明确数据间规律是相当艰难的。 而为了更好的提升寻找数据关联性的效率性以 及准确性等,就应合理的借助关联性分析形式 开展工作,有效的借助数据分辨的任务形式, 满足帮助人们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要求。因 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目的性,因此对数据准确度 要求高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应合理的运用该方法 开展工作。 1.2 聚类分析形式 对于该形式就是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组 和归类,把已有的零碎数据变为有条理的信息 内容。而聚类在分类中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分类, 是在不清楚对象的情况下,在数据组找寻具有 已有的数据信息。可以看出该方法缺点就是难 以精确把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因此该方法一般 会运用到心理学、数据识别等领域中。 1.3 特征分析形式 在数据爆炸时代下,分类数据会结合自 身特征开展工作的,而该方法是结合数据特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文/杨继武 来获得相应信息的。一般会运用计算机,对数据开展虚拟数据的分类工作,明确数据和数据间特征,借助其分析的结果来开展分类工作。1.4 人工神经网络体系对于这一方法是上述特征性的分析形式,主要对数据量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之后使得数据能够建立成网络模型,运用神经网络对相应的数据开展分析工作。2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分析对于数据挖掘技术来说,其能够运用到多个领域知识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可以很好地融合到不同的领域当中,从而更好的提升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对于这一技术也能在各个企业中,增强其竞争力,对其生产经营管理形式以及效率进行改善。而在海量数据挖掘工作前,应对这些数据开展分析、整合以及分类等工作,可以说数据信息量属于数据挖掘的保障,由此才能为数据挖掘、分析以及运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2.1 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来说,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信息,明确学生成绩、优点以及学习情况等,也能对学生各个方面开展分析,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帮助和教学。对于这一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能够增强教育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让教学系统的配置满足优化的状态,由此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保障,也能为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2.2 科研领域的有效运用对于科研领域中的数据挖掘属于辅助的因子,其原因就是在于科学研究与实验数据是非常密切的,对数据间关系开展分析,之后统计结果以及经验,而且实验数据的信息量也非常的庞大。因此数据挖掘被运用到科研领域当中,有效的借助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好的帮助科研项目带来有意义的信息和数据,对科研工作的就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2.3 在电信领域运用该技术对于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信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电信企业具有大量数据信息,因此应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因该数据具有较强综合性,因此其 服务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服务质量不断下降。可是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在其中,能够有效的改善该问题,让数据更加的条理化,能够对数据开展良好分析,并能够全方位的了解以及记录用户的各项信息与数据,更好的服务于各项工作。属于数据挖掘能够在电信企业中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能为用户提供一定帮助,对企业高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4 在制造业运用该技术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环境下,人们对于产品品质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在制造业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产品相关数据信息,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该领域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产品数据归类整理中,更为有效的开展分析工作,明确产品优缺点,这样才能为制造业提供良好的数据信息,提高产品生产率,并为制造商提供良好的收益,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所以数据挖掘技术应合理的运用在制造业中,积极有效的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制造业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 结束语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之下,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和帮助,并且也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对于数据挖掘技术来说,属于无可取代的人工智能化技术形式,对于这一技术能够融入到不同的领域当中,从而为不同的领域提供便捷且优质的服务项目,进而更好的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充分将数据挖掘功能发挥出来,优化数据挖掘技术形式,从而为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具价值的数据信息,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参考文献[1]张凯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8):52-54. [2]文世敏.浅析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6):109-110. 作者简介杨继武(1971-) ,河北省承德市人。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网络安全。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完整word)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古代中国(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人物:孔子。 时段特征 1.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2.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 (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重大史实

选修秦始皇。 时段特征 1.政治上,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开始。 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 重大史实 选修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段特征 1.政治上,国家分裂动荡,门阀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都相对削弱。 2.经济上,小农经济受到破坏,田庄经济和土地国有制(均田制)盛行。 3.思想文化上,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士大夫流行清谈(以老庄之学为基础),佛教、道教盛行。 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 选修唐太宗 时段特征 1.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3.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五、宋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1368年)

高中历史各时期阶段特征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阶段特征归纳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封建制度初步建立 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初步确立,手工业三种类型出现,商业经济打破“工商食官” 思想文化思想百家争鸣;文艺百花竞艳;科技领先世界。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 秦汉时期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商业严格限制经济 思想统一,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思想文化;科技领先,文化气度恢宏对外交往初步发展对外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总体特征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 隋唐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封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全面繁荣,兼收并包,科技领先思想文化 对外交往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总体特征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

宋元时期 政治国家由分裂到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和新发展封建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经济

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成为官方哲学;科技发展高峰;文艺通俗化思想文化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关系 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总体特征 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 明清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 慢发展 思想文化承古萌新。理学的藩篱里产生了早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传统科技向总结性发展,出 现西学东渐;文艺具有反封建色彩 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外差距拉大,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

大数据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演示教学

大数据发展背景及研 究现状

大数据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近年来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这些趋势使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式变化。《分析的时代:在大数据的世界竞争》是2016年12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表的一份报告。五年前MGI就指出大数据分析在基于定位的服务、美国零售业、制造业、欧盟公共部门及美国健康医疗领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数据正在被商业化,来自网络、智能手机、传感器、相机、支付系统以及其他途径的数据形成了一项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通用微软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利用大数据分析及自己的优势改变了竞争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稀缺数据的所有者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在一些市场近乎垄断,只需用独特方式将数据整合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几乎可以“赢家通吃”。2011年全球的数据储量就达到1.8ZB,与2011年相比2015年大数据增长了近4倍,未来十年,全球数据存储量还将增长十倍,大数据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新途径。大数据在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梅西百货的SAS系统可以根据7300种货品的需求和库存实现实时定价。零

售业寡头摩尔玛通过最新的搜索引擎Polaris,利用语义数据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的完成率提升了10%到15%。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1 大数据可以把人们从旧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从全新的视角和角度理解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复杂技术的涌现,变革人们关于工作、生活和思维的看法。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利用数据整体性与涌现性、相关性与不确定性、多样性与非线性及并行性与实时性研究大数据在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一起使得很多事情成为可能,将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数据随着以数据科学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跨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对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大数据研究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 1人民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