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8960RF测试操作手册

8960RF测试操作手册

8960RF测试操作手册
8960RF测试操作手册

移动台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E5515C)

1前言 (4)

2频率要求(频段类别0/800MHZ 频段) (4)

3CDMA2000 1X移动台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5)

3.1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前向业务信道的解调性能 (5)

3.1.1 定义 (6)

3.1.2 测量方法 (6)

3.1.3 指标 (6)

3.2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7)

3.2.1 定义 (7)

3.2.2 测量方法 (7)

3.2.3 指标 (7)

4 CDMA2000 1X移动台发射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7)

4.1波形质量和频率准确度 (7)

4.1.1 定义 (7)

4.1.2 测量方法 (8)

4.1.3 指标 (8)

4.2码域功率 (8)

4.2.1 定义 (8)

4.2.2 测量方法 (8)

4.2.3 指标 (9)

4.3开环输出功率范围 (9)

4.3.1 定义 (9)

4.3.2 测试方法 (9)

4.3.3 指标 (10)

4.4开环功率控制的时间响应 (10)

4.4.1 定义 (10)

4.4.2 测试方法 (10)

4.4.3 指标 (10)

4.5闭环功率控制的范围 (11)

4.5.1 定义 (11)

4.5.2 测试方法 (11)

4.5.3 指标 (12)

4.6最大射频输出功率 (12)

4.6.1 定义 (12)

4.6.2 测试方法 (12)

4.6.3 指标 (12)

4.7最小受控输出功率 (13)

4.7.1 定义 (13)

4.7.2 测试方法 (13)

4.7.3 指标 (13)

4.8门控输出功率 (13)

4.8.1 定义 (13)

4.8.2 测试方法 (13)

4.8.3 指标 (14)

4.9发射机传导性杂散发射 (14)

4.9.1 定义 (14)

4.9.2 测试方法 (15)

4.9.3 指标 (15)

5 移动台测试条件 (15)

5.1标准环境测试条件 (15)

5.2测试系统设置 (16)

5.2.1 功能框图 (16)

5.2.2 一般说明 (16)

附录A (17)

A.1A W G N条件下前向业务信道性能要求 (17)

A.1.1 测试参数 (17)

A.1.2 性能要求 (19)

1 前言

本文论述的测试仪器如无特指,默认为Agilent 8960系列的E5515C综合测试仪;所测试的手机如无特指,默认为cdma2000 1x;手机的频段类别为0,扩展速率集(SR)为1。

在后面所谈到的各个测试项,如无特别说明,则其起始环境为默认设置(启动或重起的设置)+频段选择,通过shift+Preset按键可以恢复默认设置。进入默认设置的界面后,更改Cell Band 为US Cellular(对应频段类别0),选择channel(测试呼叫信道)为283或384。如果手机支持的话,还可以更改为其它的呼叫信道。

2 频率要求(频段类别0/800MHz 频段)

频段类别0 的移动台的信道号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见表1和表2。用于频段类别0 的首选CDMA 频率集见表4,支持扩展速率集1 频段类别0 操作的移动台应在表2 所示的有效和有条件有效的信道上支持CDMA 操作。一些指配的信道为无效信道而其它信道为有条件有效,如果邻近信道分配给相同的被许可人或已获得其它有效的授权则可使用有条件有效的信道。

3 cdma2000 1x移动台接收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3.1 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前向业务信道的解调性能

如果移动台支持前向基本信道则应在该信道上进行测试,否则应在前向专用控制信道进行测试。如果移动台支持前向补充信道和前向补充码信道,则也应在这些信道上执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应关闭基站中的前向业务信道闭环功率控制。

3.1.1 定义

AWGN 条件下前向业务信道解调性能用帧差错率(FER)确定,对每种数据速率分别计算FER。

3.1.2 测量方法

1 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2更改Radio Config为测试所需,其中:

(Fwd1,Rvs1)对应RC1;

(Fwd2,Rvs2)对应RC2;

(Fwd3,Rvs3)对应RC3;

(Fwd4,Rvs3)对应RC4;

(Fwd5,Rvs4)对应RC5;

Fwd指的是前向信道配置,Rvs指的是反向信道配置。

3设置Cell Power为-55(基站信号输出功率Ior = -55dBm)。

4 选择仪器的测试项Frame Error Rate。

5 设置AWGN Power为-54(打开E5515C的高斯白噪声并设置其功率Ioc = -54dBm)。

6按照步骤7设置Frame Error Rate Setup中相应的参数。

7按照附录A中表A.1至表A.10的规定,设置Traffic Ec/Ior和数据率;并根据以上设置参数自动生成的Eb/Nt,在表A.35至表A.39中查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FER并设置。

8 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9 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

3.1.3 指标

在每一测试中实际使用的Eb/Nt应在表A.1 至表A.34 中指示的值的 0.2dB 范围内。每种测试的FER 值应不超过表A.35 至表A.59 中各点所规定的分段线性FER 曲线,并具有95%的可信度。

3.2 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3.2.1 定义

移动台接收机的射频灵敏度是指当帧差错率FER 不超过规定值时,在移动台天线连接器口处测量的最小接收功率。移动台接收机的动态范围是指当FER 不超过规定值时,在移动台天线连接器口处测量的输入功率的范围。对于所有测试应关闭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闭环功率控制。

3.2.2 测量方法

1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2选择测试项Frame Error Rate。

3对于测试1(灵敏度)按表41 的规定,在FER测试项的Setup中设置相应的测试参数及更改基站的输出功率Ior,并进行步骤5 的测试。

4对于测试2 (动态范围)按表41 的规定,在FER测试项的Setup中设置相应的测试参数及更改基站的输出功率Ior,并进行步骤5 的测试。

5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

3.2.3 指标

每一测试的帧差错率应不超过0.5%,具有95%的可信度。

4 cdma2000 1x移动台发射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4.1 波形质量和频率准确度

4.1.1 定义

频率准确度是移动台发射机在指配载频上发射的能力。本测试测量波形质量因数ρ ,并且同时给出载波频率误差?f 和发送时间误差τ的值。

4.1.2 测量方法

1 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2 选择Radio Config为RC1。

3 选择测试项Waveform Quality。

4 按照下表设置各测试参数

5 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波形质量因数ρ, 载波频率误差?f 以及发射时间误差。6如果移动台支持无线配置3、4 或5 的解调,则选择Radio Config为RC3。

7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8按照下表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9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10选择测试项Waveform Quality。

11 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波形质量因数ρ ,载波频率误差?f 以及发射时间误差。

4.1.3 指标

波形质量因数ρ应大于0.944,过剩功率小于0.25dB,载波频率误差?f 在频段类别0时,应在±300Hz 范围内,发射时间误差τ应在±1μs 范围内。

4.2 码域功率

4.2.1 定义

码域功率是一个CDMA 信道中的每个码分信道的功率。

4.2.2 测量方法

1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2如果移动台支持无线配置3、4或5的解调,则选择Radio Config为RC3,并执行步骤4至5。

3按照下表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4选择测试项Waveform Quality + Code Domain。

5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的码域功率。

4.2.3 指标

每个未激活码分信道的码域功率应比组合的I 和Q 数据信道上测量的总输出功率至少低

23dB。

4.3 开环输出功率范围

4.3.1 定义

移动台由其平均输入功率估算其开环平均输出功率,此处对于扩展速率1,其标称CDMA信道带宽为1.23MHz 。

当在接入信道上发送时估算等式定义如下:

平均输出功率(dBm)= -平均输入功率(dBm)

+偏置功率

+干扰修正

+NOM_PWR-16 NOM_PWR_EXT

+INIT_PWR.

其中偏置功率:-73

4.3.2 测试方法

1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2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3测试1:设置Cell Power为 -25,并执行步骤6到8。

4测试2:设置Cell Power为 -75,并执行步骤6到8。

5测试3:设置Cell Power为–93.5,并执行步骤6到8。

6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7选择测试项Channel Power 或 Digital Average Power。

8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的输出功率。

4.3.3 指标

移动台输出功率应满足如下规定的限值。

测试1:-48 ±9.5dBm

测试2:-8 ±9.5dBm

测试3:20 ±9.5dBm

4.4 开环功率控制的时间响应

4.4.1 定义

平均输入功率每变化一步,移动台的平均输出功率也将由于开环功率控制而发生变化。本测试测量开环功率控制相对于平均输入功率每一步变化的响应时间。

4.4.2 测试方法

1按照表70 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2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3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4按照表70 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5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6选择测试项Time Response of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7提高输入功率20dB,并测量输出功率,此输出功率作为该步输入功率变化后100ms时间的函数。

8降低输入功率20dB 并测量输出功率作为该步输入功率变化后100ms时间的函数。

9降低输入功率20dB 并测量输出功率作为该步输入功率变化后100ms时间的函数。

10提高输入功率20dB 并测量输出功率作为该步输入功率变化后100ms时间的函数。

4.4.3 指标

平均输入功率每步变化?Pin 之后,移动台的平均输出功率将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变化范围在下列限值之间,定义如下:

(a)上限:

对于0

对于t≥24ms: max[1.2? |?Pin|, |?Pin| +0.5dB]+1.5dB

(b)下限:

对于t>0: max[0.8? |?Pin|? [1-(exp(1.25-t))/36]-2.0dB,0]-1dB

其中t 以毫秒为单位,?Pin 以dB 为单位,max[x,y]为x 和y 中的最大值,图1 为

?Pin=20dB 时的上下限开环功率控制引起的平均输出功率变化的绝对值,应为时间的单调增加函数。如果平均输出功率的变化是由离散增量组成开环功率控制引起的单独增量,将不超过1.2dB。

4.5 闭环功率控制的范围

4.5.1 定义

移动台对于其开环估计应提供闭环调节,调节是作为有效接收的功率控制比特的响应,调节的范围是由移动台最大输出功率和开环估值之差与移动台最小输出功率和开环估值之差确定。

4.5.2 测试方法

1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2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3设置功率控制步长为1dB,执行步骤4 至19。

4设置Traffic Data Rate为Full。

5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6调节Cell Power直至移动台的开环输出功率为-15dBm(测试1),执行步骤8至9。

7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l Up bits。

8选测测试项Channel Power 或 Digital Average Power,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输出功率。

9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l Down bits。

10选测测试项Channel Power 或 Digital Average Power,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输出功率。

11设置Traffic Data Rate为Half。

12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13调节Cell Power直至移动台的开环输出功率为-15dBm(测试2),执行步骤7至10。

14设置Traffic Data Rate为Quarter。

15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16调节Cell Power直至移动台的开环输出功率为-15dBm(测试2),执行步骤7至10。

17设置Traffic Data Rate为Eighth。

18选择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19调节Cell Power直至移动台的开环输出功率为-15dBm(测试2),执行步骤7至10。

20如果移动台支持0.5dB 的功率控制步长,则设置Pwr Ctrl Size(功率控制步长)为0.5dB,并执行步骤6 到19,测试5、6、7 和8 除步长外等同于测试1、2、3 和4。

21如果移动台支持0.25dB 的功率控制步长,则设置Pwr Ctrl Size为0.25dB ,并执行步骤6 到19,测试9、10、11 和12 除步长外等同于测试1、2、3 和4。

4.5.3 指标

闭环功率控制范围应当至少为开环估算值的 24dB,All Up bits的功率控制比特后,功率调整范围应超过24dB(含24dB);All Down bits的功率控制比特后,功率调整范围应超过-24dB(含-24dB)。

4.6 最大射频输出功率

4.6.1定义

对于移动台支持的每种反向业务信道无线配置最大射频输出功率是指在移动台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移动台发射的最大功率。

4.6.2 测试方法

1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2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3按照表73 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4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l Up bits。

5选测测试项Digital Average Power。

6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输出功率。

4.6.3 指标

对于每个无线配置,III 类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有效辐射功率应在[ 23dBm, 30dBm]

范围内。

4.7 最小受控输出功率

4.7.1 定义

移动台的最小受控输出功率为当闭环和开环功率控制表示为最小输出时,在移动台天线

连接器处测量的输出功率。

4.7.2 测试方法

1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2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3按照表76 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4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l Down bits。

5选测测试项Channel Power。

6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移动台输出功率。

4.7.3 指标

当闭环和开环功率控制都设置为最小时,移动台平均输出功率将小于-50dBm/1.23MHz。

4.8 门控输出功率

4.8.1 定义

当以无线配置1 和2 中的可变数据速率传输方式工作时,或反向导频信道门控,或反向基本信道门控被激活时,移动台仅当各门控开启期间才以正常受控功率电平发射,每个周期定义为一个功率控制组,在门控关闭期间抑制发射的功率电平。本测试测量一个门控开启功率控制组1.25ms 时移动台平均输出功率的时间响应。

4.8.2 测试方法

1 按照表77 设置各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2如果移动台支持无线配置1 或2,则选择Radio Config为RC1,选择Traffic Data Rate为Eighth,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3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ternating bits。

4选择测试项Gated Power。

5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门控功率。

4.8.3 指标

给定都具有相同平均输出功率的功率控制组的集合,该集合平均的时间响应在图2 所示的容限之内,该集合平均输出功率是1.25ms 时间窗口中测量的门通输出功率平均值,平均输出功率低3dB 的两点间的响应时间长度为至少1.25×K_0.003ms,且在图2 所示的范围之内,其中K 为1(对于无线配置1、2 或反向导频信道门控)和2(对于反向基本信道门控);在1.25×K+0.014ms 时间窗口之外输出功率电平应至少比图2 中所示的整个集合平均输出功率低20dB,反向基本信道和反向导频信道之比应在-1.25dB 的0.25dB 范围内。

4.9发射机传导性杂散发射

4.9.1 定义

传导性杂散发射是指在移动台天线连接器处测量的,在指配CDMA 信道带外频率上的辐射。本测试测量在连续发送期间的杂散发射。

4.9.2 测试方法

1 根据下表,在Cell Info -> Access Parameters中设置接入参数消息的参数。

2如果移动台支持RC(无线配置)1、2、3、4 或5 的解调,根据测试选择Radio Config为RC1或RC3。

3使用基本信道283或384建立呼叫,然后更改channel到测试信道。

4按照表89 设置测试参数,其中(Pilot Ec)/Ior和(Traffic Ec)/Ior的设置在Generator Info -> Code Channel Parameters中。

5设置Rvs Power Ctrl为All Up bits。

6选择测试项Tx Spurious Emissions。

7进行单步测试或连续测试,测量发射传导杂散。

4.9.3 指标

根据本地无线电规章,移动台应大致满足ITU A 类或B 类杂散发射准则。移动台的杂散发射应小于下面规定的限制:

|?f|范围杂散发射限值

885kHz 至1.98MHz: -42dBc/30kHz 或-54dBm/1.23MHz

1.98MHz 至4.00MHz: -54dBc/30kHz 或-54dBm/1.23MHz

注:?f=中心频率-较接近的测量边界频率(f)。

5 移动台测试条件

5.1 标准环境测试条件

常温测试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

温度+15 至+35

相对湿度45%至75%

大气压86000Pa 至106000Pa

5.2 测试系统设置

5.2.1 功能框图

图3 至图4 是针对于不同测试的测试功能框图

5.2.2 一般说明

下列说明适用于所有CDMA 测试

a) 前向CDMA 信道可以由一个导频信道、一个同步信道、一个寻呼信道、一个业务信道和其它

正交信道(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OCNS)组成。

b) 若进行测试需要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并且它们的功率比在测试参数表中没有规定则在寻呼

信道数据速率为4800bps 时,用同步信道Ec/Ior 等于-16dB,寻呼信道Ec/Ior 等于-12dB。

c)调整OCNS 增益使所有规定的前向信道的功率比之和为1。

d)除非有其它规定如果移动台支持反向补充信道上的turbo 编码则测试过程中应在反向补充

信道上使用turbo 编码否则移动台在该信道上应使用卷积编码。

e)对于测试设备的要求参见3GPP2 C.S0011-A(2001 年3 月29 日)的6.4 节。

f)可信度的定义和说明参见3GPP2 C.S0011-A(2001 年3 月29 日)的6.6 节。

g)其它说明信息参见3GPP2 C.S0011-A(2001 年3 月29 日)的6.5.2 节。附录A

A.1 A W G N 条件下前向业务信道性能要求A.1.1 测试参数

A.1.2 性能要求

雨课堂考试系统操作流程(学生端)

雨课堂考试系统操作手册(学生端) 2020年5月

目录 1. 基本介绍 (1) 2. 手机微信端作答 (1) 2.1 作答入口 (1) 2.2 考试过程 (2) 2.3 查看成绩及答案 (3) 3. 电脑网页端作答 (3) 3.1 作答入口 (3) 3.2 身份验证 (4) 3.3 在线考试 (5) 3.4 查看成绩及答案 (6)

1.基本介绍 雨课堂为师生提供在线考试功能,老师发布试卷后,学生可在手机微信端或电脑网页端作答。如老师在发布设置中勾选了【在线监考】的选项,学生不可使用手机微信端作答,只能使用电脑网页端作答。 雨课堂为考试系统提供了本地的缓存机制,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因网络中断而掉线,不会丢失已作答的记录。但为保证考试的正常进行,不影响作答时间,请学生尽量确保自己的网络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2.手机微信端作答 2.1作答入口 (1)作业提交提醒 老师发布试卷后,学生将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中收到【作业提交提醒】。如老师在发布设置中未勾选【在线监考】,学生可直接点击该提醒进入作答页面。如老师勾选了【在线监考】,学生将无法用手机作答,【作业提交提醒】的备注中将有提示。 图1 无在线监考时的提醒有在线监考时的提醒 (2)学习日志—试卷 如错过了作业提醒,也可在雨课堂微信小程序中找到试卷并进入。进入雨课堂微信小程序(请使用长江雨课堂和荷塘雨课堂的同学进入对应的小程序),在【我听的课】列表找到对应课程,找到标签为【试卷】的考试,点击进入即可答题。

图2 学生手机端试卷入口 2.2考试过程 雨课堂为在线考试提供单选题、多选题、投票题、判断题、填空题、主观题6种题型,其中主观题可以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作答,网页版可上传附件。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每填答一道题系统将自动缓存答案,但学生必须点击试卷最后的【去交卷】,才能顺利提交试卷。 考试时长结束或考试截止时间到了以后,试卷将被自动提交,逾时无法再进 行作答。 图3 主观题作答页面

北京精雕- 自动油脂润滑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

定量式自动油脂润滑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 目前我司设备的润滑系统有两种形式:稀油润滑和油脂润滑。它们在使用上各有利弊。稀油润滑可以容易地实现自动润滑,而且由于润滑油的流动性好,在润滑的同时还可以带出粉尘异物;但是也会带来润滑油滴流的问题,造成工件和加工环境的污染。油脂润滑可以很好地避免润滑油滴流的问题,但不宜实现自动润滑。 现在推出了一种稀脂自动润滑系统,这种稀脂润滑系统使用的是00#极压锂基脂,它的流动性介于润滑油和普通锂基脂之间,既可以实现定时自动润滑,又不会发生润滑油的滴流现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润滑系统。 由于自动脂润滑系统需要比较高的系统压力(最高压力可达10MPa),因此,该系统无论是油泵、油管还是计量件都与过去的稀油润滑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以CarverPMS_A TC_G(厂家:浙江流遍)为例,来介绍自动脂润滑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以便各部门及分公司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一、系统的组成 浙江流遍型自动油脂润滑系统主体采用的是DBS-J20-08D型电动卸压式油脂润滑泵(220V)和MG型定量加压式油脂分配器,并添加00#极压锂基脂。它主要由油脂润滑泵组件、Y轴油脂分油器组件、机头油脂分油器组件、两根可拆卸式高压油管组成。 润滑系统安装到机床上后,各位置如下:润滑泵组件如图1所示,Y 图1 浙江流遍型润滑泵组件安装位置 图2 浙江流遍型Y轴润滑油排安装位置 轴润滑油排如图2所示,X和Z轴润滑油排如图3所示。 图3 浙江流遍型X和Z轴润滑油排安装位置

二、分配器流量及加脂周期 本系统采用的分配器是定量式分配器,在一个供油周期内(即通、断电一次)分配器仅排油一次,并与分配器的安装位置无关。 CarverPMS_A TC_G整个润滑系统总共有16个润滑点,其中12个导轨滑块润滑点,3个丝杠润滑点,1个刀库润滑点。如图7、8所示,导轨滑块和刀库采用MG-05型定量加压式油脂分配器,泵油一次的油量为0.05ml;丝杠采用MG-10型定量加压式油脂分配器,泵油一次的油量为0.1ml。故润滑油泵泵油一次的总流量为0.95ml。 在软件中,这两种机型的泵油频率都设置为:开机泵油一次,然后每隔8小时泵油一次。 注意:公司于2011.10.26下发关于推出机床全行程润滑功能的说明的技术通知单,在客户处全面推行机床全行程润滑保养工作。这是在上述加油频率之外的额外给油,故在计算润滑泵加油周期时需特别考虑。每家客户的保养频率和相关参数设置都不尽相同,有关详情,参看《机床自动运行功能说明20111026》。 浙江流遍润滑泵的容量为0.6L,在不考虑机床全行程润滑保养的前提下,按理论计算:若机床24小时运转,则润滑泵每隔6个月需添加一次润滑油脂;在考虑机床全行程润滑保养的前提下,加脂周期大概会缩短50%,甚至更多,但每家客户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应自行予以注意。当达到最低液位线时,机床会自动报警,提示添加润滑脂,添加方法见后面介绍。 图7 浙江流遍型Y轴润滑油排及分配器牌号 图8 浙江流遍型X轴、Z轴润滑油排及分配器牌号 三、油脂润滑泵组件的结构、连线及加油方法 1、油脂润滑泵组件的结构 油脂润滑泵组件主要由润滑泵主体、滤油器、压力表、压力开关(24V电源)、接线盒、出油口等组成。泵体上有放气阀、调压阀;滤油器上有加油口,如图11所示。润滑泵电缆线与电控柜的连接都如图12所示。高压油管与润滑泵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1 浙江流遍型润滑泵组件结构(最新) 图12 电缆线的连接 2、添加油脂方法 本润滑系统采用的润滑脂是00#极压锂基脂(推荐厂商:长城、美孚Mobil LUX EP 004)。

ZDRH-2000智能集中润滑系统说明书

目录 一、系统简介------------------------------------2 二、系统工作原理------------------------------3 三、系统主要部件的基本配置与技术 参数-----------------------------------------11 四、润滑系统工作制度-----------------------13 五、润滑系统操作规程-----------------------14 六、系统维护与注意事项--------------------22

一、系统简介 ZDRH-2000型智能集中润滑系统是我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高新润滑技术产品(专利号:012402260.5),系国内首创。该润滑系统可根椐设备现场温度、环境等不同条件或设备各部位润滑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油脂,适应单台设备或多台设备的各种润滑要求。 润滑系统突出优点是在设备配置、工作原理、结构布置上都做了最大的改进,改变了以往以单线或双线为主的传统润滑方式,采用微电脑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的方式,使设备润滑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系统中主控设备、高压电动油泵、电磁给油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每一个部件都是经过精心研制并专为智能润滑系统所设计的。 设备采用SIEMENS 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系统,为润滑智能控制需求提供了最恰当的解决办法,可网络挂接与上位机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以实时监控,使得润滑状态一目了然;现场供油分配直接受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供油量大小,供油循环时间的长短都由主控系统来完成;流量传感器实时检测每个润滑点的运行状态,如有故障及时报警,且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点所在,便于操作工的维护与维修。操作员可根据设备各点润滑要求的不同,通过文本显示器远程调整供油参数,以适应烧结机的润滑要求。整个润滑系统的供油部分,通过公司最新研制的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精选5篇)-最新范文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一:软件测试课收获和体会 软件测试课学习心得 1204013031 许院生 12计本3班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的兼容

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 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QQ 群论坛里使我对测试方法和设计分析有了大致的接触和深入了解。收印象深刻的有一下几点。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 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

干油润滑系统使用说明

宁波北仑DQ4200/4200.42堆取料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 技术说明

目录 1系统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STI 2 2典型双线系统工作原理……………………STI 4 3FYK分油块…………………………………STI 6 4DRB泵………………………………………STI 8 5SSP双线分配器………………………………STI 16 6YCK-M5压差开关……………………………STI 19 1.系统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宁波北仑DQ4200/4200.42堆取料机干油集中电动润滑系统润滑点部位包括:大车集中润滑系统和回转集中润滑系统.其余润滑系统均采用分油块润滑系统. 大车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回转集中润滑系统原理图 电动双线集中润滑系统:整个系统由电动干油润滑泵、双线分配器、连接管路和接头等组成。 2.典型双线系统工作原理 润滑泵开始工作后,泵不断地从贮油桶中吸入油 脂,从出油口压出油脂。泵排出的 压力油脂经液动换向阀进入主管1,送至各分配器。此 时,主管2通过XYDF型液动换向阀与回油管相连,处 图A

于卸荷状态。主管1中的油脂进入各分配器的上部进油口(图A所示),利用上部进油口处的压力油推动分配器中的所有活向下运动,并将活塞下腔的油经分配器的下出油口2,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有分配器的下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即所有分配器中的供油活塞下行到活塞行程的末端停止运动后),主管 1中的压力将迅速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 向阀换向。 换向阀换向后,润滑泵输出的压力油进入主管 2,同时主管1卸荷,各分配器的下进油口进油(图B 所示),分配器中的活塞向上运动,将活塞上腔的油 经分配器的上出油口1,定量地送入各润滑点。当所 有分配器的上出油口一次送油结束后,主管2的压力 上升,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换向阀换向。这样系 统就完成了一次循环,每个润滑点均得到了一次定量 的润滑油脂。 分油块示意图 3.FYK型分油块 用途及特点 分油块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补脂方便的特点。FYK型分油块是我公司为手动集中供油而设计的一种给油装置。 FYK型分油块分为两种形式,按出油口数量分,又各有8种规格。该分油块通常与油枪或移动式加油泵车配合使用,广泛应用在港口机械、冶金设备等手动集中润滑系统中。 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 FYK-A型FYK-B型 规格型号出油口数L1 L2 重量Kg 安装螺钉规格进、出油口螺纹D FYK-A-1 1 80 — 1 GB 70-85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M10X40 标准产品为Rc1/4 可根据用户要求定 制加工 FYK-A-2 2 110 80 1.3 FYK-A-3 3 140 110 1.7 FYK-A-4 4 170 140 2 FYK-A-5 5 200 170 2.5 图B

三浪集中润滑KFU操作维护手册

第1章 KFU2-40自动集中润滑系统系统组成 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 润滑点 主油管 堵头集中润滑泵分配器 分油管 1-1

部件介绍 一、油泵 KFU2-40油泵由一个12VDC或24VDC直流电机带动齿轮泵旋转,通过一个限压溢流阀和卸压的卸荷阀组成一个泵源系统,其工作或休息由DKQ型程序控制器控制,整个外形为半封闭状,以防外力打击透明油箱。 外形尺寸 1-2

1-3 液压原理图 KFU2-40 技术参数: KFU2-40KFU2-40B 最多连接润滑点数 60工 作压 力 油 箱容 积 使 用电 压 控制器3.8MPa 3L 12或24VDC DKQ型或SL-ECU SL-ECU 参数 型号

工作原理:当油泵收到控制器发来的起动指令后,电机带动齿轮泵沿压油方向旋转,产生真空吸入油脂,油脂被齿轮泵压送至压力出口,迅速打开卸荷阀中的出油通道,开始对外供油,当外接分配器储油结束后,整个系统成封闭,压力上升到溢流阀控制压力,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系统正常讯息,系统余油经溢流阀泄回油箱,这样主油路保持溢流阀控制压力值不变。如果油泵接收到控制器发来的停止指令,油泵电机停转(间歇工况),泵出口至卸荷阀入口段压力逐步下降,在卸荷阀弹簧作用下打开卸荷口,系统主油管的油压迅速下降,定量分配器开始进入向润滑点供油工况。由于管路的滞阻作用,系统只能卸压至0.05-0.1MPa。 t1:系统上压时间,取决于泵大小,分配器数量多少。 t2:系统压力保持时间,为了保证分配器可靠储油。 t3:泵工作时间 t7:一个润滑周期时间 t4:系统卸荷时间 P1:最大残压0.1MPa t5:分配器供油时间 P2:分配器动作压力区间 t6:间歇时间 P:额定压力 注 意: 油泵的电压必须与汽车的电源电压相匹配。 1-4

软件测试作业指导书

测试作业指导书 基础篇 (3) 001.什么是软件缺陷(BUG) (3) 002.影响软件质量的原因 (3) 003.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 (4) 004.软件测试的目标与定义 (4) 005.软件测试中的原则 (5) 006.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员 (7) 007.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 (9) 008.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9) 01.测试用例的特征: (9) 02.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 (9) 03.等价类划分方法 (10) 04.边界值分析方法 (11) 05.因果图方法 (15) 06.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16) 07.功能图分析方法 (20) 08.场景设计方法 (21) 09.测试用例设计综合策略 (21) 10.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22) 009.软件测试的基本方式 (22) 01.黑盒测试 (22) 02.白盒测试 (22) 03.静态测试 (22) 04.动态测试 (22) 010.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 (22) 01.过测试和失败测试 (22) 02.等价类划分 (22) 03.数据测试 (23) 04.状态测试 (23) 05.其他黑盒测试方法 (25) 实践篇 (26)

001.测试流程图 (26) 002.测试准备 (27) 003.如何做好式样理解 (27) 004.关于测试用例的设计 (27) 005.测试数据的准备 (28) 006.测试的实施 (29) 007.测试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30) 008.如何填写QA票和BUG票 (30) 009.文档管理工具(CVS)的使用 (30) 010.BUG管理工具(QAMS)的使用 (30)

硬度测试系统操作手册

显微硬度计及图像测量系统 显微硬度计电脑操作手册 显微硬度计对于研究金属组织,产品质量管理及出具商品证明资料均是不可欠缺的试验机。对于精密机械类的小零件,金属组织及表面硬化层、电镀层等可对被限定的微小部分进行测定,并且对被测部分基本上没有损伤,具备了极高的测定可靠性。

此测量分析软件特点 可以作连续加载后连续读取压痕的连续试验,并且可以进行每次加载荷和每次读取压痕的逐次实验。采用了观察方便的ccd摄像头、视频线或USB接口的数码摄像头,可在显示器上直接观察测量压痕,用鼠标测量精确度高。对于设定试验条件,显示结果等均可清楚快捷地操作及显示。通过测量软件,可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方便,实现单点测量可随机测量多点、统计测量数据,任意设定两点或多点测量点的间距作渗层深度测量可沿X或Y两个方向测量、统计测量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判定值(如550)自动计算硬化层深度.统计演算、换算、显示曲线、判断是否合格等.可测量零件长度图形保存打印。

操作手册 一、软件系统 1、主机系统:32或64位系统主机,Windows2000、Windows xp、Windows7软件平台,全中文操作界面,支持彩色打印 机输出。 2、 1024×768分辨率显示器32位彩色显示器 二、操作说明 (一) 系统界面介绍

该界面主要由7部分组成,左部为图形显示工作区和测量数据显示区。该部分显示所摄取的压痕,以手动/自动采集时用于点取。除这两个区域外右部分为 A:功能区 1.手动测量(推荐):此按钮用于切换是否测量压痕对角线。

2.打开图片:可将原来保存的图形读出,以便观察或重新进行测量分析。 3.图像保存:可将目前正在显示区显示的图形保存起来(保存图像时可选择图像的格式),以便将来观察和分析。 4.动态采集:可由静止状态切换为活动状态。 5.图像静止:此按钮可让活动的图像静止,以便测量。6.放大镜:打开后会出现一个数码放大的窗口,以便更精确测量。 7.图像设置:可调整显示区显示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亮度等数据。 8.修改:按此键后可修改正在测量的四条刻线位置,修改方法为:wsad四个键分别代表上下左右四条刻线,‘-’和‘=’两个键代表的是移动方向。如果要移动右边的线就先按‘d’键,再按‘-’和‘=’移动至正确的切线位置。 B:硬度换算功能区

软件测试技术总结

软件测试技术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软件测试技术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软件测试技术总结公司面试手册最全的类面试题,包括: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数据库:数据库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网络:网络技术面试题网络安全面试题开发:面试题开发面试题:面试题面试题软件测试:软件测试面试题其他类:英语面试外企面试面试题程序员面试更多面试题请访问:软件测试技术总结软件测试就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分析和执行程序的过程。 ——概念+基本知识+软件开发过程-定义-计划-实现-稳定化-部署一、软件开发模型(四种典型的模型)、瀑布模型概述:包括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六个阶段。 六个阶段自上而下、相互衔接,以固定的次序进行。 特点: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文档驱动;推迟实现的观点;质量保证。 缺点:不适合需求模糊的系统、原型模型概述:先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需求的原型系统,使得用户和开发者可以对目标系统的概貌进行评价和判断,然后对原型系统进行反复的扩充、改进、求精,最终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目标系统。 特点:快速开发工具;循环;低成本。

分类:按照对原型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渐进型和抛弃型。 、增量模型概述:在增量模型中每个阶段都生成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版本,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阶段交错进行,版本逐渐完善。 同原型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原型模型中每个阶段发布一个原型而在增量模型中则完成一个正式版本。 、螺旋模型概述:适用于大型软件的开发,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 特点:每个阶段都包括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评审四个阶段;开发过程迭代进行,每迭代一次螺旋线增一周,工程前进一个层次,系统生成一个新版本,投入新的时间成本,最终得到客户满意的版本。 -软件测试从需求开始:现代的软件测试将测试渗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即使瀑布模型,表面看测试工作是在测试阶段开始的,事实上,在计划、需求、设计阶段,测试人员便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如:了解软件需求,编写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 二、测试用例、三要素:前提条件和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必须以需求为依据。 三、软件测试分类、是否关注软件结构和算法-黑盒测试:基于软件需求的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基于软件内部设计和程序实现的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测试平台操作说明 一、概要 测试平台是用来测试模块的驯服及守时能力的一个系统,操作简单,可同时对10个模块进行测试,可实现自动测试、数据自动保存功能。如图1所示,测试平台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电源输入端:测试平台电源输入端,为测试平台提供工作电压,输入 10~12V直流稳压电压 2)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由两块单片机组成,用来控制测试平台的运行,处理测试系统的数据。 3)待测模块安装插座:测试平台有0~9共10个安装插座供待测模块安装,换言之,测试平台可同时测试10个待测模块。(插座是根据51*51的模块引脚尺寸所设计的,如果要测65*65的模块需要先把模块插入65转51的转接板上再插入测试平台上测试) 4)电源控制模块:此处共有10个稳压管,分别输出10个5V电压到10 个待测模块安装插座中,给每个待测模块进行单独供电,每个稳压管可通过其旁边的跳线帽来控制其输出电压的通断。 5)显示模块:显示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输出信号源显示CH,以及待测模块锁定信号显示LOCK。两个部分均由10个LED组成,其序号与待测模块安装插座的序号相对应。 6)卫星接收模块:此处安装卫星接收模块,用来接收卫星信号,为测试系统提供基准1PPS信号。 7)串口:测试平台上有COM1和COM2两个串口。COM1输出的是卫星接收模块发送出来的卫星信息,用来监控卫星接收模块的工作是否正常;COM2 输出的是安装在测试平台上的待测模块的测试数据。 8)PPS_IN:此处为待测模块1PPS信号输入控制部分,以控制待测模块时处在驯服状态还是守时状态,共11个开关,其中0~9号10个开关是用来控制 0~9号待测模块1PPS信号输入的通断的。按下开关便给待测模块提供1PPS信号,使待测模块处于驯服状态;断开开关,断开提供给待测模块的1PPS信号,使模块处于守时状态。(为方便观察开关是否按下,按下开关时开关下的LED会点亮,以说明开关已按下) 9)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有3个端口,分别为PPS_IN,PPS_OUT和10M。其中PPS_IN输出的是接收模块输出的1PPS信号;PPS_OUT端口输出的是待测模块输出的1PPS信号;10M端口输出的是待测模块输出的10M信号 10)按键S1:按键S1的作用是切换输出信号源,即选择信号输出端输出哪个待测模块的信号。当前切换到的信号源序号会在显示部分的CH中显示出来。例:当前切换到3号待测模块,CH中的3号LED会亮起,此时PSS_OUT端口

软件测试心得

软件测试心得体会 软件测试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确保软件的质量、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所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软件的错误、有效定义和实现软件成分由底层到高层的组装过程、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规格书要求和系统定义文档所规定的技术要求、为软件质量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而且软件的测试不仅是要确保软件的质量,还要给开发人员提供信息,以方便其为风险评估做相应的准备,以及为其提供分析依据,重要的是要贯穿在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保证整个软件开发的过程是高质量的。 软件测试对测试工程师来讲,要求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严谨细心耐心的测试态度,良好的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以下是就自己的个人工作经历谈一些浅见: 1.标准文档的制定: 1.1.任何一个公司要让自己的产品面市,都要有自己的一

套完整的品质标准,这个标准一定是在符合国标及客户 标准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标准,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一款 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安规要求等一系 列的产品标准,并根据客户特定要求相应调整。 1.2.测试仪器的作业指导书(SOP)及保养说明等。定义仪器 的使用步骤、操作指南和保养细则等。 2.测试资料的归档: 标准媒体文件、测试报告、BUG LIST库(电子类问题、结构类问题、软件类问题:方案自存问题、品证测试问题、生产测试问题、客户反馈问题、终端消费者反馈问题等)、认证测试文档归纳总结(认证公司培训资料、认证过程中出现并改善的问题)、测试工程师经验分享、常见问题解答FAQ等。 3.功能测试: 3.1.这是软件测试工作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一项测试,该测 试的主要内容是检查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定义,并通过构 造正常的操作来检查的动作是否正确;在这个测试里, 正确性是最最重要的软件质量要素。 3.2.功能测试按照可见性可以分为两类:显性功能和隐性功

在线考试系统-操作手册

微厦在线考试(试题练习)平台 操作手册

1建设内容 微厦在线考试(试题练习)平台主要分为两大块学员管理和管理员管理,学员在系统中的主要职责是在线学习、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充值消费;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日常任务的分配和管理,如:教务管理、题库管理、资金管理、员工管理等。 1.1学员管理 学员在系统中主要是学习和消费,学员进入系统后主要对以下六个模块的内容进行操作:章节练习、模拟场、考试指南、错题重做、我的笔记、我的收藏、统计分析、联系客服、个人中心,如下图: 学员进入系统后如果未购买课程,可以对系统中的课程进行试用,试用的题数可以管理员后台自定义,试用分为两种情况:一、游客试用(即未登录试用);游客试用时只能操作章节练习、考试指南、联系客服这三个模块的内容,游客操作其他模块会自动跳转到登录界面。二、登录试用;学员登录试用时可以操作除“模拟考场”之外的所有模块,学员购买科目试题后方能操作全部模块。 点击右上角的“”可以切换专业,也可以查看“我的科目”,如下图: 点击其他专业则会切换到其他专业下的科目学习,点击“我的科目”可以查看“当前科目”和“已购买的科目”。如下图: 1.1.1章节练习 学员第一次登录后操作任意模块都会进入专业选择,学员选择相关专业和科目后才能进行学习,级别划分是:专业>>>科目>>>章节,学员学习时针对“科目”进行充值消费,科目有多个章节,这里的“章节练习”包含了该科目下的所有章节。如下图: “章节练习”即试题练习,主要是对章节里的试题进行练习和学习。学员在练习时可以查看试题的答案和解析。对于一些难题、错题、易考题学员可以收藏,

收藏后收藏按钮会变成红色,笔记功能有助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左右滑动可以切换上下题。 点击“提交”按钮后系统会自动对该题的答案做出批阅,如下图: 如果该试题有错误,学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报错”向系统提交错误报告,错误报告在管理员后台查阅。如下图: 1.1.2模拟考场 模拟考场中存储了科目下的所有试卷,学员可以随时进行模拟测试,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右上角是计时器,显示该场考试的剩余时间,点击“”可以收藏试题,收藏后“”按钮会变成“”点击“”可以报错。最下方是答题卡和提交按钮,答题卡按钮提示了当前已做答的题数和全部试题数,点击可进入答题卡界面。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蓝色背景的试题序号表示已作答的试题,点击“试题序号”可以自动定位到该试题,点击“交卷”可以交卷,交卷后系统会自动给出得分,学员也可以在“统计分析”中查看详细的成绩报告。 1.1.3考试指南 考试指南类似于教学大纲,明确重点、难点、考点,帮助学员轻松掌握,顺利通过考试。由管理员后台录入。 1.1.4错题重做 错题重做收录了学员每次在练习中做错的试题,相当于一个错题集。如下图所示: 点击试题题干可以查看该试题的答案和笔记,点击“进入答题”可以练习这些错题,重点学习。如下图: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北京朗润德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9月

目录1产品用途 2工作原理 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 4运行 4.1运行前的准备 4.2 运行油雾发生装置 5辅油雾发生器 5.1一般说明和应用 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 6维护检查 6.1日常检查 6.2每周检查 6.3半年检查 2

1产品用途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是一个产生、传送并自动向各种工业机械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链条和滑动表面提供润滑剂的集中润滑系统。 2工作原理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油液雾化,即产生一种像烟雾一样的干燥油雾,然后通过管道再经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送到需润滑的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 3

a)打开前门。核实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排放阀的堵塞应安装并上紧。 b)大油箱油盖位于旋转式管路过滤器的右边。松开并卸下注油盖并放在一边。注意盖用一根链条联接至大油箱。 检查注油软管的端部是否有污染。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管上的灰尘和沙粒。将软管插入注油接头并充注大油箱。监视油位计,不要过分充注。如果注油时大油箱内有压力,可打开放气阀,排放大油箱内的空气。 c)一旦注油完成,关闭放气阀,拿开注油软管并重新安装注油盖。盖只需用手牢固上紧。油软管应揩干净并存放好以防污染。将来会需要它重新充注油箱。 ! 不要使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来旋开和上紧注油盖。用手拧紧注油盖。 4.1.2起动油雾发生器前的准备 起动前重新检查所有联接并保证上紧所有接头,且电气联接正确完好。保证油雾分配器放气和排放正确安装。核实用来维持气源的设备和系统处于正确工作状态而这些气源在装置空气入口接头处已接通。 4.2运行油雾发生装置 起动油雾发生器非常简单且只需要几个启动的动作。起动油雾发生器的步骤是: 1)接通入口气源。 2)接通电源。 3)设定油雾压力。 5

软件开发作业指导书

软件项目开发作业指导书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 公司设计人员根据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设计大的方案和ppt文案,然后指定人员进行的前期调研工作,可行性研究负责人员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市场定位、功能需求、经济效益、进度需求、风险分析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产品立项建议,拟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部门负责人指定市场营销部门配合可行性分析人员,技术负责人协助安排。可行性分析完毕后由综管部组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技术研发部进行安排立项工作。 本阶段提交的文档: 1、设计文案 2、PPT介绍 3、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技术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下达)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人员编写) 二、立项阶段 可行性分析评审通过后,由研发部门经理下达立项任务,指定相关人员填写立项申请报告报批。报批通过后,由部门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协商,下达开发任务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公司批准。批准立项后项目进度应以立项申请报告中的阶段进度为准,如果进度要调整,需填写进度调整申请报告报批。 本阶段提交的文档: 1、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2、开发任务书 三、需求分析阶段 承办单位根据交办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软件任务书以及其它有关文件,与交办单位协作,确定详细的软件需求,该阶段完成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经审 定和批准后将作为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列入配臵管理的基线,在本阶段可利用 快速原型法使比较含糊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需求(主要是功能)明确化。能给本公司开发的软件的“需求基线”确定提供一个讨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在本阶段, 由产品经理负责,其他人员配合,编写产品规格说明书,此说明书面向最终用户和 领导,主要描绘产品的形状以及功能、性能、功能特性、性能特性。由项目经理负

油雾润滑操作手册

第二催化车间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第二催化车间 2011年12月

目录1产品用途 2工作原理 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 4运行 4.1运行前的准备 4.2 运行油雾发生装置 5辅油雾发生器 5.1一般说明和应用 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 6维护检查 6.1日常检查 6.2每周检查 6.3半年检查 7故障原因及处理预案 2

1产品用途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是一个产生、传送并自动向各种工业机械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链条和滑动表面提供润滑剂的集中润滑系统。 2工作原理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油雾发生器加热后使油液雾化(即产生一种像烟雾一样的干燥油雾),然后通过管道再经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送到需润滑的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 3

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 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发生装置(去掉前门) 4运行 4.1运行前的准备 4.1.1大油箱注油 油雾发生器有一个大油箱。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供油加满。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 4

油源泵入。 a)打开前门。核实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排放阀的堵塞应安装并上紧。 b)大油箱油盖位于旋转式管路过滤器的右边。松开并卸下注油盖并放在一边。 检查注油软管的端部是否有污染。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管上的灰尘和沙粒。将软管插入注油接头并充注大油箱。监视油位计,不要过分充注。如果注油时大油箱内有压力,可打开放气阀,排放大油箱内的空气。 c)一旦注油完成,关闭放气阀,拿开注油软管并重新安装注油盖。盖只需用手牢固上紧。油软管应揩干净并存放好以防污染。将来会需要它重新充注油箱。 ! 不要使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来旋开和上紧注油盖。用手拧紧注油盖。 4.1.2起动油雾发生器前的准备 起动前重新检查所有联接并保证上紧所有接头,且电气联接正确完好。保证油雾分配器放气和排放正确安装。核实用来维持气源的设备和系统处于正确工作状态而这些气源在装置空气入口接头处已接通。 4.2运行油雾发生装置 起动油雾发生器非常简单且只需要几个启动的动作。起动油雾发生器的步骤是: 1)接通入口气源。 2)接通电源。 5

造纸行业润滑手册

造纸行业润滑手册

目录 一.背景-------------------------------------------------------------3 二.工艺流程及润滑特点---------------------------------------5 三.主要设备的润滑----------------------------------------------9 四.附录-------------------------------------------------------------18 1.造纸机OEM推荐 2.设备润滑管理 3.常见润滑术语 4.常见润滑剂标准

一、背景 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纸的用途 1、载体——文化、信息载体;工农业材料、产品载体。 2、保护、装饰材料——日常生活使用;建筑使用。 3、加工材料——充当特殊条件下的加工、工具材料。(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1、纸的消耗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呈同步趋势。 2、纸的消耗量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同步趋势。 世界和国内造纸工业概况 (一)世界纸产量及主要产纸国家 2005年全世界纸及纸板产量3.67025亿吨。 2005年产纸量列前10位的国家及产量、消费量(万吨) (二)我国纸产量、企业数 2005 年我国纸产量达5600万吨,居世界第2 位。 目前我国有造纸企业3500余家。

(三)目前我国造纸业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1、问题:(1)设备落后; (2)能耗、物耗高; (3)产品质量差、档次低; (4)进口量大。 2、发展:2010年总产量将达5115.18万吨,表观消费量5184.96万吨,人均消费量33.9 kg/人.年。 纸和纸板的概念 (一)纸和纸板的概念 利用纤维原料和辅料通过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厚薄均匀的纤维层或纸化薄膜,称之为纸或纸板。 (二)纸和纸板的区别 纸与纸板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可按定量、厚度、层数等来区别。现在国内主要按定量分。 纸和纸板的分类、规格和质量要求 (一)纸和纸板的分类 1、按抄造方法分干法; 湿法;手工纸、机制纸 2、按所用纤维原料分 ?植物纤维纸?矿物纤维纸?合成纤维纸

质量管理手册范本

目录 1.质量管理职责 1.1组织领导 1.1.1组织结构图 1.1.2任命书 1.1.3管理手册发布令 1.1.4 关于设立质管科的决定 质管科职责和权限 1.1.5相关记录 1.2质量目标 1.3管理职责 1.3.1质量管理制度 1.3.2部门职责、权限及考核办法 1.3.3岗位职责 1.3.4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办法 1.3.5 相关记录 a《不合格报告》 b《纠正措施处理单》 2.生产资源提供 2.1生产场所 2.1.1 企业区位图 2.1.2生产布局平面示意图

2.1.3 防尘、防鼠、防蝇控制管理办法2.1.4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2.1.5相关记录 《卫生检查表》 2.2生产设备 2.2.1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2.2.2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2.2.3设备和容器清洁控制程序 2.2.4相关记录 a《设施设备清单》 b《保养、检修、维护计划》 c《保养、检修、维护记录》 2.3人员要求 2.3.1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2.3.2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2.3.3 相关记录 a《员工登记表》 b《人员培训记录》 3.技术文件管理 3.1技术标准 3.1.1相关记录 a《标准清单》 3.2工艺文件 3.2.1工艺流程图

3.2.2工艺作业指导书 3.3文件管理 3.3.1技术性文件管理制度 3.3.2相关记录 a《文件清单》 b《文件借阅、发放、回收记录》 c《记录清单》 4.采购质量控制 4.1采购制度 4.1.1采购管理制度 4.2采购文件 4.2.1采购原材料的管理办法 4.2.2采购合同 4.2.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4.2.4相关记录 a《合格供方名录》 b《采购计划》 c《采购清单》 4.3采购验证 4.3.1相关记录 a《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b《原辅材料验证记录》 c《原辅材料不合格处理单》 d《包装物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系统 操 作 与 维 护 手 册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一、简述: LSC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能够产生、传输、并自动为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等提供润滑油的集中润滑系统。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油雾发生器,它利用仪表风作为动力源,将润滑油雾化成直径为1~3微米的小油滴,产生的小油 滴随仪表风通过分配管道网络到达各个润滑点,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油膜。 二、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套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由IVT型油雾润滑主机、油雾输送及分配系统、被润滑 机泵、残油收集系统组成。 IVT油雾润滑主机主要由主油雾发生器、辅助油雾发生器、自动补油系统、控 制系统组成。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三、主油雾发生器启动: (一)接通入口气源 1、打开控制柜背面的仪表风入口闸阀(此阀在设备投入使用后,不再调整); 2、打开主油雾发生器的空气闭锁阀和油泵的空气闭锁阀; 3、调整主油雾发生器和供油泵的空气压力调节旋钮。(顺时针压力升高,反之降 低。) (二)接通主油雾发生器电源 (三)接通电源后,控制系统会对主机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检。自检结束后,如果控制面板上没有显示报警信号,说明系统各项参数正常。一般情况下,如果主机在停用一段时间案之后重新启动,自检结束后AIR TEMP(空气温度)和MIST DENSITY(油雾浓度)会显示报警,但通常在几分钟之后报警信号就会自动解除。如果控制面板报警信号长时间不消除,参照“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及报警 信号消除”部分。 四、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信号消除 1、AIR TEMP(空气温度)按此键时显示进入油雾发生器的空气温度。此参数由系 统内部自动控制在设定值120℉/49℃。(一般此报警信号在主机通电几分钟后会自动消除) 2、OIL LEVEL(大油箱液位)按此键时显示大量油储罐中的油储量,高油位报警 出现是因为大油箱加油过多,此时需把排放阀打开放出一部分油,直到报警消除;低油位报警时,说明大油箱油量不够,需及时加油。 3、SUP AIR PRES(供气压力)按此键时显示进入控制柜的入口空气压力即仪表风 压力(Bar),此参数不可调节。当管道中的仪表风压力不足时会有此报警,属

软件测试流程

PM要求:1)、对老版本遗留问题需要进行回溯,2)对漏测问题需要高度重视,3)要勇于承担责任 PL要求:1)团队精神,2)能主动协调员工的积极性,3)激发员工潜能,4)员工成就就是团队成就意识,5)团队成就才能体现PL成绩,6)发挥团队能力而不是展示个人能力,7)主动学习意识,8)定位好个人愿景,9)心态的自我调整 PTM流程 测试需求分析与计划->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设计->系统测试执行->产品评估发布->产品测试数据度量及过程经验输出 1)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视角:测试类型、功能交互、产品继承、分配分解 活动框架:阶段->活动->工程方法->测试分析设计表 产品规格说明书->测试需求分析->产品测试规格->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标题->明确用例->指导测试执行 工作量估计:特性规模工作量+过程活动工作量 2)测试计划:计划的目的,指导测试组成员进行工作和让相关干系人了解测试工作。测试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包括测试策略、确定测试范围、测试资源、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职责与任务分配、测试过程风险分析与对策、项目通过与失败标准。 3)测试设计 方案设计:理论、工程方法、应用 测试规格->特性测试规格->特性测试用例 4)测试执行与评估 测试执行阶段:启动评估、用例执行、缺陷管理、发布评估 SDV从TR4开如到TR4A结束 开工会:a)让大家相互识认干系人 b)让大家了解执行策略、任务分工、任命CMO及其它 c)干系人意见反馈 d)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让大家清楚,如TIMESHEET填写测试评估:开发转测试版本质量评估、自测试活动评估 测试执行:a)第一轮测试结束需要做缺陷分析、质量分析与评估 b)根据结果调整测试策略 c)测试进度报表定期发给相关干系人 d)每周周报中对开发质量进行通报 缺陷管理:提倡引入缺陷管理工具 产品缺陷:需求缺陷、设计缺陷、产品软/硬件缺陷; 结构缺陷、用户文档缺陷 过程缺陷:需求文档缺陷、设计文档缺陷、测试文档缺陷、流程符合度缺陷 项目缺陷:项目的进度缺陷、项目成本缺陷、项目质量缺陷、项目范围缺陷、项目人力资源缺陷、人员能力缺陷、人员素质缺陷 测试结束评估:过程能力的评估、质量评估、退出评估 过程能力评估:a)进度偏差、b)缺陷密度、c)缺陷发现成本、d)综合代码测试效率、e)设计效率、f)执行效率、g)用例有效性 产品质量评估:ODC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不同触发因素)、四象限分析方法()、Gompertz分析方法(测试轮次必须大于或等于2轮,且不能有过多的CR单,主要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