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英汉互译文化可译性限度

浅英汉互译文化可译性限度

浅论英汉互译的文化可译性限度

摘要: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采用归化译法、异化译法或补偿法等各种翻译方法,尽可能地拓展源语作品的文化可译性限度,尽可能地使译语作品达到与源语作品在文化内涵上的一致性。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可译性限度翻译方法

可译性研究(translatability)一直是翻译研究的关键问题,指人们通过翻译,将一种语言(源语)用另外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可译性研究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可译性(linguistic translatability)和不可译性(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其关键在于译语表达能否准确而完整地再现源语表达,包含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表达[1]。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语言是自我的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2]。从宏观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和相互渗透性,相当一部分文化信息可以在另一种语言表达中找到契合对应和平行对应的表达,是可译的。从微观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使用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性决定了英汉翻译的文化可译性限度(cultural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3]。文化可译性限度涉及源语与译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