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

绪论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相互关系,内环境和稳态。

细胞

简单扩散和异化扩散的异同,Na+泵的本质、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主要特征。

AP 产生的原理,全或无现象。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刺激神经干时或刺激单根神经纤维(单个细胞)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的不同。

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区别。

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或神经系统中的突触传递)的传递。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具体过程。

血液

两种凝血途径的异同。促进或阻止血液凝固的主要因素。

ABO血型系统分型的依据。输血的基本原则。

循环

心肌细胞的分类。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各时相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比。

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的形成机制及意义。正常、潜在、异位起博点

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代偿间歇。

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特点及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其特点。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的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微循环血流的通路。有效滤过压高低对组织液影响。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减压反射反应范围及生理意义

呼吸

胸内压形成和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无效腔的概念。无效腔显著增大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的增大或减小

CO2解离曲线与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中CO2、O2的分压和pH对呼吸的和作用机制。

消化

胃肠道激素作用方式和主要生理作用。

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特点,与肌肉收缩关系。基本电节律起源和产生原理,生理意义。

胃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胃排空。

消化期内抑制胃酸分泌的主要因素和可能的机制。

胰液的成分和调节。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

能量代谢和体温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泌尿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其意义。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的特征。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ADH、醛固酮的生理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糖尿病患者、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大量饮生理盐水、大量饮水、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大量出汗后的尿量。

感官

正常人看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及老视眼的发生机理和矫正。

行波理论

神经

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递的特征。突触、缝隙连接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征 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内脏痛的特征。牵涉痛的产生机制。

两种睡眠时相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脊休克表现及产生机理。牵张反射机理。

正常脑电波的分类及各波的意义。

内分泌

第二信使学说的基本内容。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调节。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甲亢的发生的机制有何不同。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应立即停药还是逐渐减量?

1内环境:多细胞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相对恒定状态

3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4 正反馈:规定受控制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4钠钾泵: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每个转运周期约需10MS

5单纯扩散: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化机制参与

6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7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9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10全或无现象:刺激强度未达到阙值,动作电位不会发生,刺激强度达到阙值后,可触发动作电位,其幅度立即达到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也不会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大而增大11阙值:能引起动作电位最小的刺激强度

绝对不应期: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

12等长收缩: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

13等张收缩: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14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溶剂百分比

15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16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17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8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19,心脏泵血功能评定?

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准确的反应心脏泵血功能)

2)每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不同个体功能的评定指标(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

3)心脏做功量:1)每搏功:心室刺激收缩射血所做的功2)每分功: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所做的功(用心脏做功量比较心脏泵血功能更显其优越性)

20有效不应期:由于从0期开始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时间内,心肌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21:心力储存: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22.血-脑脊液屏障: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很可能在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屏障

23 血-脑屏障: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类似的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自由交换

24 有效虑过压:促进液体虑过的力量和重吸收之差

25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26肺泡通气量:每次呼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27氧解离曲线:血液中氧气的分压和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红蛋白氧饱和关系的曲线

28消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9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形成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0基本点节律: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31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2:内因子: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33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

34氧热价:某种事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所产生的热量

35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氧气量的比值

36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37调定点: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变动

38肾小球率过滤: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39虑过分数:肾小球虑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40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肾小球虑过率的改动而发生比例变化的现象

41水利尿: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42简化眼: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43生理盲点: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是视神经的始端,在该处无感光细胞,所有物光感受作用

44适应: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的现象

45视野: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46明适应:人长时间在暗处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稍带片刻才能恢复视觉

47暗适应: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增高,逐渐看到暗处的物体

4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

4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50突触后抑制:都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51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52非特异投射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53脊髓休克: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

54大脑僵直: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变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

55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56允许作用:激素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他的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要基础

57旁分泌:某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58:激素:内分泌腺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59钠钾泵: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每个转运周期约需10MS

60α波块:α波发生在醒来,冷静,闭上眼睛,它可以迅速取代β波时,眼睛打开或接受刺激。

1神经纤维导电:完整性:绝缘:双向传导,相对不疲劳

2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CO), 心脏每分钟射入动脉内的血量,CO=SV×HR;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每搏出量:心肌前负荷,异长调节,Starling定律;二者正相关;心肌收缩力,等长调节,二者正相关;

心肌后负荷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下降,心室残余血量增多,心肌前负荷增大,Starling定律,使搏出量增大。

(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心率过大则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3)心肌顺应性:心肌顺应性越大则心缩力越强,心输出量增大。

3 喝多少尿会改变,机制?

大量饮水后尿量会增加,其机制是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下降,尤为晶体渗透压下降,减少反射性刺激SON、PVN释放ADH,肾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终尿量排出增多。另一方面,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原尿量增多。其次,饮水使血容量增加,反射性抑制SON、PVN释放ADH,导致终尿量增多。

4 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功能

特异性投射系统:产生特定感觉的上行投射系统。其功能特点在于具有专一传导路径,三级神经元接替,与大脑皮层成点对点的联系,产生特定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不产生特定感觉的上行投射系统。其功能特点在于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与觉醒,无专一传导路径。

5试述胃液的成分作用?

胃液的成分: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

主要作用: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2)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3)杀菌作用;(4)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

(5)作为还原剂促进小肠铁、钙的吸收。

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和激活胃蛋白酶原。

黏液形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

内因子有助于VitB12的肠腔吸收。

6下丘脑和垂体腺的功能连接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主要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即血液联系为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主要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系统,即神经联系为主。

1血液循环基本步骤:凝血酶原活化,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动脉血压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定义:动脉血压指动脉血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其影响因素有:(1)搏出量变化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

(4)大动脉壁弹性缓冲动脉血压,减小脉压。

(5)循环血量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是血压形成的前提。

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

(1)滤过膜的面积、厚度和通透性;

(2)有效滤过压的变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囊内压的改变

(3)肾血浆流量的变化。

4睡眠的时相分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慢波睡眠特点:脑电波呈现慢波,感觉减退,肌紧张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如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发汗加强,胃液增多,唾液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蛋白质合成加快等。(4`)

快波睡眠特点:脑电波呈现快波,感觉进一步减退,唤醒阈高,快速眼球运动,肌张力进一步降低,部分肢体抽动,心率、血压、呼吸不规则,易于做梦。(4`)

5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因为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和脂肪)的酶均有(2`),且酶类多、活性强,消化能力高。

1.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①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出神经→效应器;特点:作用迅速,局限,短暂,准确②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循环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特点:全身性-作用缓慢广泛持久;局部性-作用范围较局限③自身调节:调节幅度较小。

2.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生殖。

3.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理?静息电位是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他是稳定的直流电位,膜外正,膜内负的极化状态。产生机理: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细胞内K+及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多,细胞外Na+、Ca2+及Cl-多②膜的选择通透性: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大③K+外流,而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随K+外流,形成与K+隔膜相吸的极化状态④静息电位值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1)峰电位①去极相:膜受刺激后发生快速去极化和倒极化;特点:刺激达阈值,膜部分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②复极相:膜迅速复极化;特点:Na+通道迅速关闭,Na+内流停止,膜对K+通透性增高,K+迅速外流(2)后电位①负后电位:膜仍轻度去极化(未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特点:复极时膜外K+蓄积,妨碍K+继续外流②正后电位:膜轻度超极化;特点:主要为生电性Na+泵活动加强。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征是什么? 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达到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的瞬间开放,Ca2+借助于膜两侧的电化学驱动力流入神经末梢内湿末梢轴浆内Ca2+浓度升高。Ca2+可启动突触囊泡的出胞机制,将囊泡内的Ach排放到接头间隙。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中瓣膜,与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并使之激活,于是通道开放导致Na+和K+的跨膜流动。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对Na+的内驱动力远大于对K+外向驱动力从而跨膜的Na+内流远大于K+外流从而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这一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特点:量子式释放,时间延搁,单向传递。

5.试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和作用?一、被动转运1 单纯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净移动,膜是否存在对其无影响,水(溶剂)的单纯扩散称为渗透 2 易化扩散①载体中介分子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跨膜扩散,只消耗浓度差势能,细胞本身不需要耗能,分子与载体之间有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②通道中介某些离子在膜上有相应的离子通道(相对选择性);当通道开放时离子才能顺其浓度梯度经通道扩散,有门控控制,可受特异性阻断剂的影响二、 1 原发性主动转运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需要细胞细胞直接消耗能量 2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主动转运的另一种形式,在伴随着na+转运的同时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其他物质,能量来自于势能贮备,最终由Na+-K+泵提供能量,间接消耗atp 3 出胞细胞内大分子物质通过膜上暂时出现的裂空而被排出细胞的过程 4 入胞吞饮(细胞摄取液体性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吞噬(细胞摄取固体颗粒物质的过程)。

6.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1)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其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活性都很强(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迁入组织中发育成巨噬细胞,比中性粒细胞更强的吞噬能力,当有细菌入侵时已存在的巨噬细胞立即发挥抗感染作用)(3)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无杀菌功能(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4)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但能分泌某些活性物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还在机体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5)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7.试述ABO血型系统的分类原则和输血原则?只含A抗原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A和B两种抗原均无者为O型。输血原则:①首选同型输血②输血前需做交叉配血实验-供血者红细胞+受血者血清进行配合实验为交叉配血主侧,相反为次侧。两侧没有凝集,输血。主侧凝集,配血不合。次侧凝集,基本相合,紧急情况下输入少量,速度不宜过快,过程中关注受血者情况③条件许可,改异型输血为同型输血④异型输血需遵循剂量缓慢原则。

8.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有哪些?(压力容积房瓣主动脉瓣血流方向心室容积)等容收缩期(急剧↑—关关无血液进入心室不变)快速射血期(先↑后↓↓关开心室→动脉快速减小)减慢射血期(↓↓关开心室→动脉减至最小)等容舒张期(急剧↓—关关无血液进入心室不变)快速充血期(轻微↑↑开关心房→心室快速增大)减慢充血期(轻微↑↑开关心房→心室增大)。

9.血浆渗透压有哪几类?各自组成及生理意义?分两大类: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组成,其作用在于调配血细胞膜内外水的分布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组成,其作用在于调配毛细血管壁内外水分布。

10.期前收缩和代偿性间歇是如何形成的?正常情况下,当窦房结产生的每一次兴奋传到心房肌和心室肌时,心房肌和心室肌前一次兴奋的不应期均结束,因此不能产生新的兴奋,于是整个心脏就能按照窦房结的节律进行活动。如果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也由其自身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则此次正常下传的窦房结兴奋将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即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须待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11.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小动脉的阻力和大动脉的弹性,以及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1心脏搏出量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脉压↓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脉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少 5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1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比②心脏收缩力量右心衰竭时射血能力减弱心舒期右心室内压增高,血液淤积在右心房和大静脉内静脉回心血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浮肿等体征,左心衰竭时左心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④呼吸运动⑤体位改变

13.试述主要的心血管反射有哪些?各自的生理意义?①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它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等发生突然改变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压力感受性反射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尤其在动脉血压降低时的缓冲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在生理学中讲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相反压力感受性反射对缓慢发生的血压变化不敏感②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在调节血量及体液的量和成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心肺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可抑制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血管升压素的减少可使肾排水增多③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其反射的效应主要是使呼吸加深加快,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并不起明显的调节作用,只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生作用④躯体感受其引起的心血管反射⑤其他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⑥脑缺血反应。

1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有何异同点?两者对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肾上腺素可于α和β两类受体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α和β2受体的分布情况。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能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在骨骼肌和和肝的血管上β2受体占优势,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以兴奋β2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而大剂量时则因α受体也兴奋,故引起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的β1受体结合但与血管平滑肌上β2受体结合能力较弱。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又可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引起心率减慢。

15.血管紧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以及血压的调节均有重要作用。心脏内局部ras对心脏的主要作用包括:正性变力作用,致心肌肥大,调节冠状动脉阻力和抑制心肌细胞增长。血管内局部ras 的主要作用包括:舒缩血管,影响血管结构和凝血系统功能。

16.血管升压素对血管活动有何作用?又称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后可引起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在完整机体内,血液中血管升压素浓度升高时首先出现抗利尿效应,仅在其血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菜引起血压升高。这是因为血管升压素能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故能缓冲升血压效应。血管升压素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经常对血压起调节作用,仅在禁水失水失水等情况下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主要对机体内细胞外液量进行调节并通过对细胞外液量的调节实现对动脉血压的调节。

17.胸内压的特点、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特点: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形成机制:胸内负压的形成与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积不同有关。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比肺快一次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因为两层胸膜紧紧贴在一起所以从胎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即被牵引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由此,胸膜腔便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是时肺泡扩张的肺内压二是使肺泡缩小的肺回缩压,胸膜腔内压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在呼吸过程中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而总是倾向于回缩,因此在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总是保持负值只是在吸气时肺扩张程度增大肺回缩压增大,导致胸膜腔内负压更大,呼气时肺扩张程度减小肺回缩压降低导致胸膜腔内负压减小。用力呼吸或气道阻力增加时由于肺内压的大幅度波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更负,而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可以为正压. 生理意义:维持肺叶的扩张状态,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18.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有哪些?肺换气过程-血液Po2比肺泡气低O2在分压差作用下向血液扩散,血液Po2上升,最后接近肺泡气Po2。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影响换气的因素:①呼吸膜厚度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反比②呼吸膜面积扩散速率与面积反比③通气/血流比值④气体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和扩散系数。

19.氧解离曲线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下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 的结合情况.特点: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60-10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可认为它是反映Hb与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比较平坦表明在这个范围内PO2的变化对Hb 氧饱和度或血液含量的影响不大 2氧解离曲线的中断较陡,相当于Po2在40-60mmhg之间的Hb氧饱和度,是反映HbO2释放O2的部分3 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15-40mmhg 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也是反映HbO2与O2解离的部分,该段曲线也可反映血液中O2的储备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1 pH和Pco2的影响 ph↓或Pco2↑ Hb对O2亲和力↓ P50↑氧解离曲线右移。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它既可以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当血液流经肺时,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血液Pco2随之下降,H+浓度也降低二者均使Hb对O2的亲和力增大,促使O2与Hb的结合,血液氧含量增加。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血液Pco2和H+浓度随之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促进HbO2解离为组织提供O2 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O2的释放3 2,3-二磷酸甘油酸 2,3-DPG浓度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4 其他因素 O2与Hb结合还受Hb本身性质的影响。

20.试述缺氧、CO2潴留和H+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作用?缺氧: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和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因而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CO2潴留:吸入气肿CO2增加时肺泡气Pco2随之升高,动脉血Pco2也升高因而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可使CO2排除增加使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重新接近正常水平。但当吸入气CO2含量超过一定水平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显著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活动的抑制,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CO2麻醉 H+浓度升高:动脉血液H+浓度升高,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2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一般生理特性①舒缩迟缓②富有伸展性③具有紧张性

④节律性收缩⑤对电刺激不敏感(2)电生理特性①静息电位数值小产生机制K+由膜内向膜外扩散和生电性钠泵活动②慢波③动作电位主要由慢Ca2+内流形成,出发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活动。

2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压↑滤过量↑)②囊内压(囊内压↑滤过量↓)③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滤过量↓)④肾血浆流量(流量↑滤过量↑)⑤滤过系数滤过膜的面积厚度↓和通透性↑则滤过量↑。

23.试述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常见的胃肠道激素种类?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②营养作用③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常见的胃肠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胃动素抑胃肽。

24.试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滤过形成超滤液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过程中经过选择性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最后形成尿液

2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②囊内压③血浆胶体渗透压④肾血浆流量⑤滤过系数。

26.促进胃排空和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①胃排空速率通常和胃内实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胃内实物量大对胃壁扩张刺激就强通过壁内神经丛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可使胃运动能力加强从而促进胃排空2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或化学刺激(主要蛋白质消化产物)可引起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后者可促进胃体和胃窦收缩有利于增加胃内压同时又能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综合效应是延缓胃排空。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1肠胃反射进入小肠的酸脂肪脂肪酸高渗溶液以及食糜本身的体积均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化学、渗透压和机械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而抑制胃运动使胃排空减慢②胃肠激素当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这些激素一直胃运动延缓排空。

27.为什么说胰液是消化能力最强的消化液?胰液富含碳酸氢盐及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腺分泌的胰液由导管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胰液中的碳酸氢盐能中和随食物排到小肠中的强酸一胃酸,使肠黏膜免遭强酸的侵蚀,有保护小肠黏膜的完整性及消化吸收的能力。胰液能为小肠内的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小肠内的许多消化酶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弱碱性(pH7~8)才能正常工作。弱碱性的胰液能中和强酸性的胃液,使小肠中的许多消化酶更好地发挥消化吸收的功能。胰液是“强力消化剂”。胰液中有许多消化酶,其消化力极强,能使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完全消化。如胰淀粉酶可分淀粉为麦芽糖;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可被机体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有利于小肠的吸收。胰腺是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如果胰腺分泌胰液过少或缺乏,将会出现消化不良,尤其是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被完全吸收。因为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的酶均有且酶类多活性强消化能力高。

28.试述胰液分泌的调节作用?①头期胰液分泌食物对感觉细胞的刺激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得胰液分泌,这是由于条件反射或食物直接刺激口咽部等感受器引起的,其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递质是Ach。Ach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对导管细胞作用较弱故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酶含量丰富。迷走神经还通过促进胃窦和小肠粘膜释放胃泌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引起胰腺分泌。分泌量占消化期分泌量20% ②胃期胰液分泌食物扩张胃通过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得胰液分泌。扩张胃以及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也可刺激胃窦粘膜释放胃泌素间接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占5-10% ③肠期胰液分泌是消化期胰液分泌反应最重要时相,此期胰液分泌量最多占70%,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也高,进入十二指肠各种食糜成分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的水解产物多胰液分泌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参与胰液分泌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

29.小肠运动的形式和各自的功能意义?①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使小肠平滑肌保持一定紧张度保持肠道一定形状维持一定腔内压有助于肠内容物混合使食糜与肠粘膜密切接触有利于吸收进行②分节运动活动梯度有助于食糜由小肠上段向下推进,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同时增强食糜与小肠粘膜接触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通过对肠壁挤压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为吸收创造条件③蠕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新的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在回肠末端出现逆蠕动防止食糜过早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有利于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20.试述醛固酮的生理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醛固酮的功能: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可增加K+的排泄和增加Na+水的重吸收,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胞质与胞质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后者穿过核膜进入核内通过基因调节机制生成特异性mRNA,mRNA进入胞质后由内质网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其调节机制是血钠含量低或血钾含量高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分泌增多;当血钠含量高或血钾含量低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分泌减少。

31.(即大量饮水)水利尿产生机理?大量饮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血容量增加,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只是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32.试述Na+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形式机理?(肾小管和集合管中)?①近端小管吸收超滤液70%的nacl,2/3跨细胞转运途径发生在近端小管前半段 1/3细胞旁途径重吸收后半段。在前半段Na+进入上皮细胞的过程与H+分泌以及与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偶联。由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钠泵作用细胞内Na+浓度低,小管液中Na+和细胞内的H+由管腔膜的Na+-H+交换体进行逆向转运H+被分泌到小管液中而小管液中na+顺浓度梯度进入上皮细胞,再经基底侧膜上钠泵泵出细胞进入组织间隙,细胞间隙中渗透压升高,水进入细胞间隙,细胞间隙内静水压升高促使Na+和水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在后半段 Na+-H+交换和Cl-HCO3-逆向转运体,Na+和Cl-进入细胞H+和hco3-进入小管液。Cl-由基底侧模上的K+-Cl-同向转运体转运至细胞间隙再吸收入血。从而小管液中正离子相对增多造成管内外电位差,管腔内Na+顺电位梯度通过细胞旁途径重吸收。②髓袢主要在升支粗段,顶端膜上游电中性的Na+-K+-2Cl-同向转运体使小管液中1个Na+1个Cl-和2个Cl-同向转运进入上皮细胞,Na+进入细胞顺电化学梯度,进入后Na+通过细胞基底侧膜钠泵泵至组织间液 3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在远曲小管始段,Na+在远曲小管和和集合管逆电化学梯度重吸收是主动转运,在管腔膜小管液中Na+和Cl-经Na+-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细胞内Na+钠泵泵出。

33.ADH生理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ADH(抗利尿激素,即血管紧张素VP)分V1V2两种受体。V1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使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V2分布于肾远端小管后端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激活后通过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cAMP激活蛋白激酶A使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小泡镶嵌在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形成水通道,增加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血管紧张素通过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对尿量产生明显影响。分泌调节①体液渗透压体液渗透压改变对血管升压素分泌的影响是通过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而实现的。血浆渗透压低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的渗透浓度阈值时血管升压素分泌停止血浆中血管升压素浓度可接近于0②血容量降低时血管升压素释放的血浆晶体渗透浓度阈值,血管升压素释放的调定点下移反之上移3其他因素疼痛应激低血糖尼古丁等刺激分泌乙醇抑制故饮酒尿↑。

34.试述眼视近物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当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睫状肌收缩导致连接于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因其自身原因的弹性而向前和向后突出尤其以前凸更明显,晶状体前凸使其表面的曲率增加折光能力增强从而使物象前移成像于视网膜。

35.试述视觉的二元学说?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如何证明有两种①在视网膜分布不同中央凹处视锥细胞,中央凹以外周边视杆细胞,在明亮处中央凹视敏度最高有色觉功能,在暗处周边部敏感度较中央凹高,能感受弱光刺激无色觉功能②两种光感受器与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的联系方式不同③动物种类特点看白昼活动动物视锥细胞为主夜间活动视杆细胞④光感受器细胞所含视色素来看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紫红质视锥细胞含三种吸收光谱特性的视色素 1视杆或暗光觉系统: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在中央凹旁10o~20o区域最多,其与双极细胞节细胞的联络方式在普遍存在会聚现象。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但分辨能力差无色觉在暗光下视物主要靠视杆细胞。2、视锥或昼光觉系统: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在视网膜周边区域相对稀少。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节细胞形成的信息传递为“单线”联系,无聚合现象,使中央凹处对光的感受有高度的分辨能力。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和色觉,光敏感度较差,但视敏度高。

36.试述行波学说的主要内容?当声波的机械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压力变化立即传给耳蜗内液体和膜性结构,引起耳蜗淋巴液的振动,镫骨内移时,前庭膜和基底膜就将下移,最后是鼓阶的外淋巴压迫圆窗膜向外突出;相反,当镫骨外移时,整个耳蜗内结构又作反方向的移动,于是引起基底膜振动,这种振动是以波的形式沿着基底膜向前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圆窗膜实际上起着缓冲耳蜗内压力变化的作用,是耳蜗内结构发生振动的必要条件。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即靠近卵圆窗膜处开始,但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行波的出现部位各有不同,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远,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耳蜗顶部的基底膜,而且在行波最大振幅出现后,行波很快消失,不再传播;相反地,高频率声音引起的基底膜振动,只局限于卵圆窗附近耳蜗底部的基底膜。

37.试述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及机制,突触后电位?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前膜上电压门控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Ca2+浓度升高,触发突触囊泡出胞,引起末梢递质量子式释放,然后轴浆内Ca2+通过Na2+-Ca2+交换迅速外流,Ca2+浓度迅速恢复突触后电位: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厚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入后膜,突触后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形成突触后电位。使突触神经兴奋性增高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形成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使递质门控通道开放后膜对Na2+和K+的通透性增大,并且由于Na+的内流大于K+的外流从而发生内向电流导致细胞膜的局部去极化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产生机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递质门控氯通道开放,引起外流电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SPSP(慢突触后电位):发生于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上,分慢EPSP和慢IPSP,前者由膜K+电导降低所致,后者由膜K+电导升高所致:SPSP可影响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

37.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①单向传递,突触前→间隙→突出后②中枢延搁现象③兴奋在时空上可以综合④兴奋传入传出节律的改变⑤具有后发放现象⑥对内环境理化因素药物变化敏感⑦容易发生疲劳⑧传递突出后的效应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是抑制性的试述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主要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即血液联系为主;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主要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系统即神经联系为主。

38.试述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及两个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

①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第四层形成丝球结构与该层内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引起特定感觉。另外这些投射纤维还通过若干中间神经元接替与大锥体细胞构成突触联系从而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联络核在结构上大部分也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归入该系统②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一方面该系统经多次换元并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因此与皮层不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通过脑干网状结构间接接受来自感觉传导道第二神经元侧支的纤维投射,而网状结构是一个反复换元部位.该系统没有转移感觉传到功能不能引起特定感觉。该系统上行纤维进入皮层后分布于各层内以游离末梢形式与皮层神经元的树突构成突出联系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39.内脏痛和牵涉痛的特点是什么?内脏痛①定位不准确(主要特点)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主要表现慢痛,渐进性增强③中空内脏器官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对切割烧灼不敏感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的改变牵涉痛疼痛往往发生在与患病内脏具有相同胚胎节段和皮节来源的体表部位(即皮表法则),牵涉痛的产生与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有关。

40试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和急救方法?有机磷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表现为流涎流汗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心跳缓慢全身肌肉时时颤动。有机磷对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其急救法首要的是制止毒液继续被吸收,包括立即转移中毒现场,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洗涤,口服者应迅速彻底洗胃,常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肥皂水或清水洗胃,反复冲洗至无特殊蒜臭味为止,也可使其饮大量洗胃液,再对其催吐。

41.试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其功能?锥体系一般指椎体束及其发出锥体束的皮层神经元。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生理功能1加强肌紧张2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的协调性3其他如抑制传入冲动的传递锥外体系:指不经过延髓椎体的管理躯体运动的下传系统。生理功能:主要作用是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维持机体姿势平衡。

42.试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功能及其特征?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侧角神经元,一个借钱神经元一般能和多个节内神经元联系,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交感神经的另一个特征是作用弥散。副交感神经分散比较分散一部分起自脑干有关的副交感神经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装置近,有的神经节就在效应器旁甚至就存在与效应器官的壁内故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长而节后纤维短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比较局限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主要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其调节作用通过不同的地址和受体系统实现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主要递质和受体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受体①潜伏期长作用持久②紧张性支配。迷走神经(副交感)具有持续的紧张性传出冲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对心脏则具有和迷走神经作用相反的紧张性作用③对统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很多情况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④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⑤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在环境急剧变化时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适应环境急剧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局限,其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

43.试述下丘脑的主要作用?①体温调节②水平衡调节③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④生物节律控制⑤其他功能如产生某些行为欲参与睡眠情绪和情绪生理反应。

44.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几类?各自作用?各自阻断剂?胆碱能受体①毒覃碱型受体(M受体)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阻断剂阿托品②烟碱受体(N受体)小剂量Ach作用于N受体兴奋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收缩骨骼肌,大剂量ACH阻断自主神经节突触传递。阻断剂 N1六烃季铵 N2十烃季铵 N1N2筒箭毒碱。

45.试述激素的作用原理?含氮类激素:它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这一结合随即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在Mg2+存在的条件下,ATP转变为cAMP。cAMP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cAMP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类固醇激素:这类激素是分子量较小的脂溶性物质,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复合物通过变构就能透过核膜,再与核内受体相互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促进或抑制特异的RNA合成,再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46.重要的腺垂体激素?各自生理作用?①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对机体各器官组织产生广泛影响,参与集体的应激反应②催乳素调节乳腺活动调节性腺功能参与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功能③促黑激素刺激黑色素细胞使细胞内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同时使黑色素颗粒在细胞内散开导致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④促甲状腺激素⑤促肾上腺素激素⑥卵泡雌激素7黄体生成素 4567为促激素,分泌入血后分别作用于各自靶腺再经靶腺激素调节组织细胞的活动4靶细胞甲状腺5肾上腺皮质67为两性性腺。

4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①促进生长发育②调节新陈代谢③影响器官系统功能甲状腺功能的调节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系统②自身调节③神经和免疫调节。

48.糖皮质激素的作用?①调节物质代谢②影响水盐平衡③影响器官系统功能④参与应激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②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③应急反应性调节。

49.胰岛素的作用?①调节物质代谢-糖代谢促进全省组织摄取和氧化葡萄糖,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脂肪酸脂肪代谢促进肝合成脂肪酸,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②调节能量平衡胰岛素的调节:①营养成分的调节②激素调节③神经调节。

50.睡眠的时相分几类?各自特点?慢波睡眠特点:脑电波呈现慢波感觉减退肌紧张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如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发汗加强胃液增多唾液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蛋白质合成加快快波睡眠特点:脑电波呈现快波感觉进一步减退,唤醒阈高,快速眼球运动肌张力进一步降低部分肢体抽动心率血压呼吸不规则易于做梦。

51.列举2个生理(生活)体验?加以解释?①寒颤高热现象提问调定点学说解释②久居高原者缺O2环境中面颊“红二团”现象,用EPO增多RBC解释3馒头在口腔中长时间咀嚼感觉出甜味用唾液淀粉酶作用解释。

52.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为什么?吸收的机制?主要部位:小肠原因①营养无知在小肠已消化为可吸收小分子②小肠含有皱襞绒毛微绒毛使其吸收面积很大③小肠壁具有吩咐毛细血管血流喇叭管道平滑肌神经纤维网络等便于吸收④小肠长走行曲折蜿蜒食物停留时间长可被充分吸收吸收机制①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渗透)②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③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11.试述心肌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形成机制及其特征?自律细胞:①普肯耶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波形、分期和形成原理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出现自动地缓慢去极化,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即引发下一个动作电位。普肯耶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机制:目前认为4期有一种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If),主要是Na+内流,从而导致自动除极。另外,4期内导致膜复极化的外向K+电流(Ik)逐渐减弱,亦有助于膜去极化。②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窦房结含有丰富的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后出现明显的4期自动除极,但它是一种慢反应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具有许多不同于心室肌(快反应细胞)和普肯耶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特征:(1)窦房结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60~-65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普肯耶细胞;(2)0期是由于细胞膜上慢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而形成。0期除极结束时,动作电位幅值约70mV,超射小;(3)其除极幅度(70mV)小于普肯耶细胞(为120mV),而0期除极时程(7ms左右)却比后者(1-2ms)长得多。因此,动作电位升支远不如后者那么陡峭(4)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5)4期自动除极速度(约0.lV/s)比普肯耶细胞(约0.02V/s)快。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除极机制:(1)进行性衰减的K+外流是窦房结细胞4期除极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2)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主要是Na+内流。但它不同于心室肌0期除极的Na+内流。此钠流可被铯所阻断);(3)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在自动除极过程的后半期,窦房结细胞上的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使膜电位进一步减小,当除极达-40mV时,激活L型钙通道,引起下一个自律性动作电位。因此,根据0期去极的速度可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根据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可分为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如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为慢反应自律细胞。心肌工作细胞:①静息电位:心室肌细胞在静息时,细胞膜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其主要由K+外流形成。②动作电位: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1、2、3、4等四个时期。 0期: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30mV左右,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为除极过程(0期)。它主要由Na+内流形成。 1期:在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主要由K+外流形成2期:1期复极到0mV左右,此时的膜电位下降非常缓慢它主要由Ca2+内流和K+外流共同形成。 3期:此期心室肌细胞膜复极速度加快,膜电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历时约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离子流(Ik1和Ik、Ik也称Ix)形成。 4期:4期是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心肌细胞已处于静息状态,故又称静息期。Na+、Ca2+、K+的转运主要与Na+--K+泵和Ca2+泵活动有关。关于Ca2+的主动转运形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a2+的逆浓度梯度的外运与Na+顺浓度的内流相耦合进行的,形成Na+-Ca2+交换。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案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展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具体要求如下: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能。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部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三、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硕士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4、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科研能力、能否进行开题报告等,中期考核作为进入论文阶段的先决条件,选优汰劣。经过中期考试,少数成绩优秀、独立工作能力强,有创新思想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者,按计划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差,或因缺乏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或

系统解剖学重点

运动系统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按部位分为: 中轴骨(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2.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长管状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体表面有血管孔称滋养孔,内有空腔称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骨干与骨骺的相邻部位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软骨称骺软骨,成年时闭合称骺线短骨多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 扁骨主要构成腹腔,盆腔,胸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 3.表面形态:骨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形态的结构:突起,凹陷,空腔,膨大,面,缘,切迹 4.骨的结构: 1.骨质substantia ossea:骨密质、骨松质 颅盖骨:表层为骨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内板薄而松脆,外板厚而坚韧,骨折多发生在内板,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2.骨膜periosteum: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 3.骨髓bone marrow: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 4.骺软骨epiphysial cartilaga: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骨干与骺相连称干骺端,幼年保留软骨,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骨化,长骨加长。 红骨髓的分布 胎儿和幼儿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腔隙内,6岁后仅存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肱骨,股骨近端骨松质 腔隙内,终身保持造血功能 5.骨的理化: 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弹性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坚硬。 幼儿有:无=1:1(青枝状骨折),成年有:无=3:7 6.椎骨 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 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 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 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 1.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锥体小,横突有孔,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切迹,有椎动脉穿过,,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 第2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 第7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且不分叉. 2)胸椎: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棘突叠瓦状排列. 3)腰椎:锥体粗状,棘突宽而短且呈板状水平后伸. 腰椎穿刺多在第4-5腰椎, 进针顺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 4)骶骨:呈三角形,有岬,骶角,骶管裂孔. 5)尾骨: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尾骨尖

2020年人体解剖学08个知识点(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08个知识点 (课件) 解剖学108个知识点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 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 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 1椎骨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9:躯干骨的连接:? 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2肋的连接: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一章内分泌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 王国卿 第十一章内分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激素 2 内分泌系统 3 允许作用 4 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5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6 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7 远距离分泌 8 旁分泌9 神经分泌10 第二信使 二.填空题: 1 激素作用的传递方式有————、————和——————。 2 激素的分类主要有——————、——————和——————。 3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是——————、——————、——————和————————。 4 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是————和————,各自的作用是————————————和————————————————————。 5 生长素(GH)的主要作用是————————和————————。 6 催乳素(PRL)的主要作用是————————————、————————————和——————————————————。 7 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主要作用是—————————和——————————。 8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主要作用是————————————和————————————————。 9 甲状腺激素的种类有———和———两种,其合成原料是——和——。 10 甲状旁腺素(PTH)的主要作用是——————和——————————,其分泌主要受————的调节。 11 降钙素(CT)的主要作用是————和————,其分泌主要受————的调节。 12 胰高血糖素(glucagon)的主要作用是——————、——————和——————————————,其分泌最主要受——————的调节。 三.单选题: 1. 关于内分泌系统最佳的描述是(D) A. 区别与外分泌腺系统 B.无导管,腺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系统 C.分泌物通过体液传递信息的系统 D.包括内分泌腺与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的一个总的系统 E.由内分泌腺组成的系统 2. 神经激素是(C) A.作用与神经细胞的激素 B.具有酶功能的神经递质 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 E.使神经兴奋的激素 3. 下列哪种激素属类固醇激素(D) A.肾素 B.胰岛素 C.生长素 D.氢化可的松 E.甲状腺激素 4. 下列哪种激素不是含氮类激素(D) A. 肾上腺素 B.生长抑素 C.促卵泡素 D. 雄性激素 E.胰高血糖素 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D) A. Ca2+ B.cAMP C.cGMP D.肾上腺素 E. 5’-AMP 6. 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B) A.GH B.OXT C.ACTH D.TSH E.PRL 7. 生长素对代谢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钠\钾\钙\磷等重要元素的摄取与利用 B.促进蛋白质合成 C.促进脂肪的分解

苏州大学2017各专业录取人数(不含推免生)

学院lqzydm lqzymc录取人数(不含推免生)001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3 001010102中国哲学2 001010103外国哲学2 001010104逻辑学1 001010105伦理学3 001010108科学技术哲学2 0010101Z2管理哲学1 001030200政治学9 0010302Z1地方政府与社会管理2 001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 001120401行政管理19 001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4 001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 001125200公共管理257 002020105世界经济1 002020200应用经济学18 002025100金融15 002025300税务7 002025400国际商务3 002120200工商管理15 002125100工商管理324 002125300会计111 003030101法学理论6 003030102法律史5 003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8 003030104刑法学6 003030105民商法学10 003030106诉讼法学5 003030107经济法学4 003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 003030109国际法学7 003035101法律(非法学)107 003035102法律(法学)90 004040100教育学22 004040200心理学17 004045101教育管理3 004045400应用心理50 004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2 005040300体育学21 005045200体育69 006010106美学3 006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 006045103学科教学(语文)52 006045300汉语国际教育40 006050100中国语言文学33 007050300新闻传播学6 007055200新闻与传播41 007055300出版11 007130300戏剧与影视学5 008085237工业设计工程1 008130100艺术学理论1 008130400美术学3 008130500设计学7 008135107美术19 008135108艺术设计79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贴于骨表面, 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第 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 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 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肋颈外侧的 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5.颅前、中、后窝各有哪些主要的孔、管、裂、门? 答:●颅前窝有筛孔;颅中窝有视神经管、颈动脉管内口、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内耳门。 6.鼻旁窦包括哪些?各开口于何处? 答:●鼻旁窦包括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资料讲解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知识点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2.骨的分类 ①长骨:骨干,髓腔,滋养孔(血管出入),骺,骺软骨,骺线 ②短骨: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③扁骨:主要位于颅腔、胸腔和盆腔,如颅盖骨、肋骨、胸骨 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含气腔—含气骨),如椎骨、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颞骨 3.骨的构成 ①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颅骨中特有—板障) ②骨膜:骨外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内膜 ③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可在大出血时转化为红骨髓) 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及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临床常选穿刺部位: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4.骨中化学成分有机质:无机质=3:7最为合适 5.骨连结(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1)直接连结 ①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 ②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 ③骨性结合(如骶椎) (2)间接连结:滑膜关节(关节) 1.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负压) 2.关节辅助结构: ①韧带(固定作用):囊外韧带,囊内韧带 ②关节盘:可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合 ③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 ④滑膜襞,滑膜囊(滑膜脂垫) 6.椎骨共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 7.椎骨的一般形态 7个突起,其中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椎体与椎弓包围形成椎孔,当椎骨连结成脊柱时,各椎孔可炼成椎管。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8.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①颈椎(3-7块):有横突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第2颈椎—枢椎(齿突) ②胸椎: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 ③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而短,水平伸向后方 ④骶骨:岬,横线,4对骶前孔,4对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 9.胸骨 ①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 ②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苏州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期末测验考试样卷

苏州大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期末考试(A)卷共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 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A型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择代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37分) 1、下述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 ) A.心输出量低于正常 B.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C.心脏指数低于正常 D.由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泵衰竭 E.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难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 2、破坏心脏各部位舒缩活动协调性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B.心律失常 C.心肌顺应性下降 D.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E.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3、心肌细胞内[Ca2+]降低的机制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 ) A.细胞膜钙通道障碍 B.肌浆网摄取Ca2+增多 C.肌浆网释放Ca2+减少 D.钙泵功能障碍 E.酸中毒 4、心力衰竭时体内儿茶酚胺代谢是 ( ) A.血内儿茶酚胺增多 B.心肌内儿茶酚胺合成减少 C.心肌内儿茶酚胺消耗增多 D.心肌内儿茶酚胺减少 E.以上都是 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加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细胞内cAMP减少 C.激活蛋白激酶 D.促进肌浆网磷酸化作用 E.增加肌浆网对Ca2+的摄取和释放速度 6、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面哪项变化 ( ) A.下肢水肿 B.肝肿大 C.少尿 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E.心性哮喘(两肺湿性罗音,咳粉红色泡沫痰)

7、下列哪一项不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 ) A. 代谢性酸中毒 B. 高钙血症 C. 低钠血症 D. 高血压 E. 氮质血症 8、在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环节中起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 肾小管管型堵塞 B.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 C. 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D. 原尿反漏到间质 E. 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 9、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 A. 肾小管堵塞 B. 肾缺血 C. 原尿反漏 C. 肾细胞肿胀 E. 肾内DIC 10、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发生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 ) A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 +、NH 3障碍 B .肾小管主动重吸收HCO - 3减少 C .醛固酮生成增加 D .固定酸体内蓄积 B .高钾血症 11、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 A .儿茶酚胺类释放增多 B .钠水潴留 C .前列腺素、缓激肽生成减少 D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E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生成增加 12、正常体液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 ( ) A .随膳食直接摄入的酸 B .代谢产生的碳酸 C .糖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 D .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无机酸 E .脂肪代谢产生的羟丁酸 13、血液缓冲系统对固定酸的缓冲主要靠 ( ) A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 .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E .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14、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时血液[HCO 3-]/[H 2CO 3]的比值接近 ( ) A .30/1 B .25/1 C .20/1 D .15/1 E .10/1 15、某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7.3,PaCO 24.9kPa (37mmHg ),HCO 3 -18mmol/L 。 该患者体内发生了 ( )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E .酸碱平衡情况正常 16、某糖尿病患者,入院后作血气分析测定:pH 7.30,PaCO 24.5 kPa (34mmHg ), HCO 3- 16mmol/L ,Na +142mmolL ,Cl -104mmol/L ,K +4.5mmol/L 。该患者应诊断为 ( ) A.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 .酸碱平衡情况正常 17、某溺水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7.20,PaCO 2 10.7kPa (80mmHg ),HCO 3- 27mmol/L 。该患者应诊断为 ( )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 18、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PaCO 2升高, 同时有HCO 3- 降低, 可诊断为 ( ) A .呼吸性酸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记。 2、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 脉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3、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缓冲减震作用。 4、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起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5、盆骨: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6、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的1/3 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问答题 1、分别写出臂部前、后肌群和大腿前、后肌群及其主要功能。 答:臂部前肌群有: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 后群肌有:肱三头肌,功能:伸肘。 大腿前肌群有:缝匠肌,股四头肌,主要功能:缝匠肌屈髋关节,屈膝关节;股四头肌能伸膝关节。 大腿后肌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主要功能:伸髋关节;半腱肌、半膜肌能屈膝关节。 2、写出隔的位置、作用及主要裂孔名称。 答:膈肌为向上呈穹窿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肌束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的前面。分部:胸骨部;肋部;腰部。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平第10胸椎前方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平第8胸椎高度有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 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答:肩关节是上肢最大的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盂浅而小, 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盂唇,加深关节窝,肱骨头面积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其上部前、后、外侧有肌、肌腱和韧带加强;关节囊下部薄弱易形成肱骨头从下部脱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4、颈、胸、腰椎的主要区别。 答:颈椎均具有横突孔。胸椎在椎体两侧的上、下和横突末端有小的关节面,即 肋凹。腰椎无上述特点。 第二部分内脏学 名词解释 1、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2、齿状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附着缘共同围成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 3、肝蒂:肝门内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 神经出入,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中央,有左、右肝管,肝固有动脉 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5、肺根: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骶角:骶骨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的角(是第5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 2.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3.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4. 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来源,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等均不同 7.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8. 肋隔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9. 纵膈: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10. 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 11.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12. 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穷 13.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14. 心包腔: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15.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 的遗迹 16.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17.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8.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的传导。 二、填空题 1. 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4.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诵过,肩关节的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关节唇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 6?胃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7?十二指肠是呈“ 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隆、水平、升四部。 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和骶曲。 9.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1. 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其中最大的是上颌窦。 12. 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 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正常人体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P23 翼点:在颞窝的前下部,额、顶、颞、蝶骨连接成“H”形,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其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外伤或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而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P15 胸骨角:柄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两侧连结第二肋。 P12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根和血管通过。 P62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左腭舌弓、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和通道。 P71 麦氏点:阑尾根部与盲肠的关系固定,其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又称麦氏点。患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牙痛等体征。(如何寻找阑尾: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故沿结肠带寻找。) P75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P77上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 P84 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为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常积聚于此处。 P9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光滑无邹襞,是炎症、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P88 肾区:肾门在腰背部的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所形成的夹角内,临床上称为省区,某些肾病患者,触压或叩击次区域可引起疼痛。 P103 阴道穹:呈穹窿状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二者间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分前、后及两侧部,其中以阴道后穹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隔阴道壁紧密相连。临床可经阴道后穹穿刺或引流腹膜积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P114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P126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官腔稍膨大的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当血压增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 P140 静脉角:头臂静脉(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为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苏州大学生理学考研真题

苏大运动生理历年真题

2004年运动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肌丝滑行理论 2.运动单位募集 3.最大吸氧量 4.运动技能的动力定性 5.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6.热服习 二、简答: 1.举例简要说明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2.简述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3.简述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心力储备因素 4.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5.简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6.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三、论述: 1.试述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3.根据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论述体育教学中为何要贯彻全面身体锻炼原则

2005年运动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动作电位 2.真稳定状态 3.能量统一体理论 4.运动技能的动力定性 5.超量回复 二、简答题 1.人体功能调节方式 2.长时间运动为何要强调适当深而慢的呼吸 3.影响柔韧素质的解剖生理因素 4.简述两类肌纤维的解剖生理差异 5.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6.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三、论述题 1.论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2.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006年运动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稳定状态 2、强度—时间曲线 3、条件抑制 4、超量恢复 5、运动效果 一.名词解释 1、简述肌肉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 2、简述心率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3、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简述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5、简述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张力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儿童少年的运动系统发育特点及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运动型疲劳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实践谈谈有哪些消除疲劳的方法

历年苏州大学各专业考研进入复试的分数线

历年苏州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 ——苏州大学考研需要多少分才能上? 2019考研在即,许多考生在决定报考苏州大学时,总在烦恼需要考多少分才能够进入该专业的复试环节?每年又有多少人进入复试?近几年的分数是升了还是有所下降?东吴苏大考研网将为即将参加2019苏州大学考研的各位同学,整理苏州大学考研各学院、各专业往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低分数线,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往年数据,提前做好准备。欲知更多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苏大考研真题答案】,也可报名,考研成功,快人一步! 2018苏州大学各院系考研复试分数线 https://www.sodocs.net/doc/5c4074605.html,/zhaosheng/details.aspx?id=6954 2018苏州大学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音乐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护理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医学部考研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考研复试分数线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骨学 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 2. 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③扁骨:板状,如顶骨。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②骨膜, 贴于骨表面,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3.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 4.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棘突大部分较短, 末端分叉。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 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 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5.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 6. 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7.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 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与胸骨直接相连称真肋,第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 ●肋骨属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为肋头,肋头外侧稍细,称肋 颈,肋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肋体长而扁,内面下缘处有肋沟。第一肋骨扁、宽、短。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 总汇 王国卿 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神经元 2 突触 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 神经递质 6 胆碱能神经纤维 7反射 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 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 11特异性投射系统 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14 皮肤痛 15 内脏痛 16 牵涉痛 17 运动单位 18 脊休克 19 牵张反射 20 肌紧张 21 腱反射 22 锥体系 23 锥体外系 24 条件反射 25 非条件反射 26 第一信号系统 27 第二信号系统 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 29 脑电图 30波阻断 31 慢波睡眠 32 快波睡眠 二.填空题: 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 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 3 经典的突触指————、————和————。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 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 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 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