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 罗杰斯
传播学史 罗杰斯

第五章芝加哥学派

一,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重要的欧洲理论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强调符号互动论

4.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地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二,乔治.西梅尔和芝加哥学派

1.西梅尔,德国人,围绕社会进化,城市社会生活,城市生态学等问题从事教学和写作

2.西梅尔认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时对社会化的理解,此观点由C.H.库利,G.H.米德和J.杜威推向前进,并将之系统地阐述为符号互动论

3.西梅尔有关传播的理论观点

(1)社会由个体之间的传播所构成

(2)所有的人类传播代表着某种交流,具有交互的效果

(3)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

(4)人类传播满足某些基本需要

(5)某些种类的传播随时间的发展而代表着文化和社会结构

三,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

1.共同的特征

(1)改良派,通过更准确地理解社会问题而对抨击社会问题发生了兴趣

(2)库利和米德创建了互动社会心理学,反对以直觉构成人类个性的基础,认为人际传播是个性构成的中心

(3)强调人类传播的主观主义,即信息的接受者以某种为其所特有的方式解释信息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如同信源的意图

(4)早期芝加哥学派是经验的,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将统计的方法运用到量化资料的分析中

2.库利

(1)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镜中我”,“初级群体”

(2)三本主要著作:《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

3.杜威和实证哲学

(1)他认为:个体只有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发现自我意识;因此对于民主制度来说,共同体乃是基本的

(2)被称作“民主制度的哲学家”,认为传播是使人民成为社会的完美的参与性的成员的手段

4.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

(1)“主我”与“客我”

(2)“内形式思考”

(3)(布鲁默)符合互动论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个体基于对象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产生于与人们的同伴的社会互动,也通过个体的解释过程得到修正)而对对象采取行动。

5.帕克和芝加哥的鼎盛期

(1)开创了4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2)利用了达尔文生存竞争的观念,区分了四种主要的社会进程: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3)陌生人和社会距离

a,社会距离:两个或以上个体或其他范畴之间的能感觉到的亲近感的缺乏

b,边缘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的人

c,陌生人:集团以外的人,具有某些优势,如在理解集团及其行为方面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

d,创新者:即一个系统中最先采纳新思想的个体,他们具有世界性,与他们的系统相对来说不成一体。因此,他们享有免予遵守这个系统的规范的自由。

第六章拉斯韦尔与宣传分析

一,什么是宣传?

1,拉斯韦尔:“通过操纵有意义的符号控制集体的态度”

2,宣传与说服的异同

(1)相同:都是有意图的传播,由一个信源所进行,以改变受众成员的态度

(2)不同:说服是面对面的,人际间的传播,更具有互动性

宣传是借助于大众媒体的说服,往往是单向的

二,内容分析

1,定义:通过将信息内容分类,以便侧度某些变量的途径对传播信息进行研究

2,拉斯韦尔用它来研究一战的宣传战史及宣传技巧

三,五W模式

1,在洛克菲勒传播研讨班中提出

2,内容: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3,成为限定美国传播研究的范围和问题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使传播研究侧重于媒体效果,把传播看作一种行动,而非过程

四,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在洛克菲勒传播研讨班中提出

2,内容:

a,监督环境:开拓个人视野,知道更多事件

b,协调社会对于某种环境下的事件的反应:帮助个人了解事件的意义

c,传递文化遗产:让儿童接受有关他们的民族的历史的教育等

五,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

1,他的五个问题传播模式导致了传播学对于确定效果的重视

2,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侧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

4,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美国社会科学

5,他帮助创办了政策学,这是一门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整合起来的跨学科的运动六,刻板模式

李普曼“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以至于一个信源能够轻易地将之传递给个体。”“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如,“刻板模式”),以便为这混乱的世界提供解释;由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伪环境’,它是新闻过程中高度把关所产生的结果。”

七,议程设置的概念化

1,李普曼: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队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早期的议程设置

2,(M.麦库姆斯和D.肖)议程设置过程包括:

a,媒体议程设置:一种特殊新闻问题之报道的相关数量由大众媒体把关者,重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受众的兴趣所决定

b,公众议程设置:公众决定哪些问题相对来说最重要

c,政策议程设置:政府体系或被选出官员的问题议程得以确定。以法律的通过或基金的调拨为标志

决定决定

a ——〉

b ——〉c

3,大众媒体在决定人们想什么方面具有强烈的影响。在构成舆论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八,麦库姆斯和肖的论文的贡献:

1,为这个新的研究专业提供了一个名称,为研究议程设置的过程提供了一种经验的方法论2,论述了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一种异常紧密地联系,提出通过议程设置过程,大众传播具有间接的效果

3,论文既展现给研究公众议程设置的大众传播学者,又展现给研究政策议程设置的政策学家和社会学家

第七章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

一,拉扎斯菲尔德的两个重要的方法论贡献

1,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节目分析仪:能使研究者们将广播节目,或广告内容与其对受众个人的情感影响连接起来

2,焦点小组访谈: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对于某个媒体信息的理解上,由深入细致的,自由型的访问所引起,以便帮助回忆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1,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2,拉扎斯菲尔德用4个法则论述他对社会研究的信念

a,任何现象都应该以反省报告和客观观察来侧度

b,案例研究应该与统计信息结合起来

c,资料研究应该与所研究的问题的历史信息结合起来

d,来自不引人注目的测量方法的资料应与问卷和其他自我报道的资料结合起来

三,1940年的伊利县研究

1,舆论领袖,两级传播

2,“有关媒体内容的特殊的,可侧度的,短期的,个人的,态度的和行为的效果的研究,以及媒体在舆论的形成中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结论

3,J.T.克拉帕:“一般说来,大众传播不能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的与充分的原因,倒不如将它看作是通过一组中介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些中介因素通常使大众媒体在巩固现存状况的进程中成为一种能够发挥作用的力量,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四,个人影响的迪凯特研究(1945):《个人影响》

1,这个调查促进了对于舆论领袖过程中的大众媒体和人际传播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术理解2,内容:第一部分是卢因式的群体动力学研究,表明群体影响对于个人决定的重要性,并论证说来自小型群体研究的概括可以被扩展到大众传播过程中。第二部分报道了迪凯特研究

的经验结果,即关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家庭主妇类的调查对象的决策行为的作用

五,医药扩散研究

最先采纳创新思想的个人,不被系统中的其他个人所尊敬,所以采纳的速度最初增长缓慢,然后,在这个系统中的舆论领袖采纳了这个创新思想之后,人们中间关于这个创新的讨论促使“S”型的扩散曲线向上飚升

六,研究局的研究风格

1.风格:

a,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中收集资料

b,从未使用统计显著性检验

2,拉扎斯菲尔德对于节目制作过程和报纸出版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对于传播产品本身背后的运作都一无所知,导致他脱离了对于大众媒体传播的源泉组织的研究。他引导着传播学沿在社会背景下研究个人行为的方向行进,将传播学领域引向效果问题的研究

七,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

1,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2,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收集不醒目的侧度,焦点访谈,三角策略以及各种资料分析方法

3,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第八章勒温和群体动力学

一,群体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

1,群体中的成员资格是一个人立足之“地”的组成部分。与一个群体的认同为一个人提供了一种观点,一种视野和一种自我的意义。当一个人通过一种传播过程接受了信息,该信息的意义就部分地由这个人所属的群体决定。

2,“自我怨恨”:当一个群体的否定方面超出了肯定的吸引力,那么一个人就会离开这个群体,但是,由于多数人群体的更大力量,少数人群体的成员被禁止离开他的群体。多数人群体过于强大,难以攻击,所以这个体转而进攻其所在的群体或其本身

二,权威主义的,民主的和自由放任的领导

1,专制的领导被定义为“在群体决策中,由领导者所实施的一种高度的控制,成员们没有多少自由,也不参与”,民主的和自由放任的领导人控制程度低,但区别在于民主的领导人“积极鼓舞群体讨论和群体决策,”而后者发挥着“消极的,袖手旁观的作用。”

2,在勒温从个体心理学向社会心理学的变化中,领导方式的实验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三,食品习惯变化方面的实地实验

1,胰腺实验:在有关相互作用的人际传播(由讨论的条件所代表)和单向大众传播(近似于演讲的条件)之间差异的方面,该实验成为一个经典性的研究。

2,行为变化的三阶段程序:解冻,行为和凝固新的行为

a,当一个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时,这个行为不久就会回复到它以前的状态;

b.在改变和维持那样的行为方面,群体的其他成员对于每一个个体的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c.群体决定对于未来的行为具有某种“凝固”的作用

四,把关

1.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把关概念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各种传播环境)

2.“把关”在本质上是一个群体(而非个体)过程,因为一个报道在电视台新闻演播室里通

过一道门,然后在行进中又通过另一道门,以便被广播出去。

五.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1.内聚力:个体成员实现集体期望的程度。因此,内聚力标志着集体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并被用来解释一个集体中的成员资格能够预示一个集体成员的行为变化的程度。

2.集体内聚力往往产生有益的效果,但它也导致集体审议,这是一种“精神效力,现实检测和道德判断的退化,它来自集体内部的压力。”

六.西门研究(1946年,费斯廷格)

两个个体之间的偶尔联系由于空间的靠近而得到大大增加。空间距离通常是谁对谁谈话的主要因素。

七.费斯廷格和认知不和谐

不和谐是一个个体面临两种冲突着的认识要素的程度。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不和谐的一个效果是避免面对相互冲突的信息。其过程存在着传播的方面。

八.场论

一般观点:研究处于他(她)的“场”中的个体,因为事件是由个体当下的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决定的。这个“场”也被称为一种生活空间,它是个体行为的私人环境,或是围绕此个体的社会环境。

将场论运用于受群体影响的行为——群体动力学

九.勒温对传播学的贡献

1.群体传播对于个人行为的效果研究:群体动力学运动,组织中的参与性管理研究;

2.提出行为研究、把关人、暗示——行动等重要概念。

第九章卡尔·霍夫兰和说服研究

1.霍夫兰开创了有关个人态度变化的微观层次研究的学术传统。

2.说服:做出积极努力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有意图的传播,是由某种信源所作出的单向尝试,以便在接受者方面造成效果

3.态度研究经历的三个时代:(麦奎尔)

(1)20世纪20y~30y,态度测度时代。(1935~1955,群体动力学使该研究黯然失色)

(2)50y~60y,态度变化时代(卡尔·霍夫兰时代,之后,社会知觉研究将其取代)

(3)80y~90y,态度和态度体系

一.说服试验

1.以美国1500万新兵为实验对象,研究《我们为何而战》系列片的效果

2.内容:一面理信息和两面理信息,恐惧呼吁的影响,信源可信度的效果等

3.结论:个人认识方面的变化超出了其态度方面的变化,个人的明显行为的改变程度更小

4.有关说服的战时研究开创了“信息学习法”(MLA),试验涉及信源、信息、信道、信宿中的一个方向。

二.信源的可信度和说服(1953)

1.信源的可信度:一个传播信源被接受者认为是值得相信和能够胜任的程度

2.实验结果:比较大的态度变化来自具有高可信度的源泉。4周之后,在高可信度对象和低可信度对象之间的早先态度变化方面的差异消失了。

3.结论:信源可信度的效果在传播时最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退化(休眠效果)。因为个人具有这种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忘记低可信度的信源不值得信任,人们记住的是信息,而非值得怀疑的信源

4.控制实验促进研究的内在有效性(一项调查控制外来变量效果的程度),而外在有效性(一

个研究结果被推广到现实世界条件中的程度)比较低。

三.恐惧呼吁(贾尼斯)

温和程度的恐惧呼吁更有说服力。使用过强的恐惧呼吁可能相当于玩火,使受众置于一种情感紧张的状态中,受到激发而忽略这种危险的重要性,或使其重要性减到最小。而如果使用温和的恐惧呼吁,可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在引起态度变化方面不会产生相反效果

四.从霍夫兰说服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1.霍夫兰有关说服的研究和理论来自三种影响

(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C·赫尔的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变化的方法

(3)勒温的场论和群体心理学研究

2.说服研究的成果

(1)信源可信度与态度变化、休眠效果

(2)恐惧呼吁(见《传播学教程》207-208)

(3)一面理信息和两面理信息的说服效果(见《传播学教程》203-204)

(4)陈述结论与让结论含而不露的说服效果(见《传播学教程》205-206)

(5)一种强烈的自我评价能够提供对于说服信息的抵制

(6)积极参与说服过程的人与消极的参加者相比,具有更多的态度变化

(7)在一个与群体规范相反的问题上,受群体强烈吸引的个人较难说服(即:群体的内聚力鼓舞群体的个体成员遵守这个群体的规范)

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将说服研究与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

第十章诺伯特·维纳和控制论

一.控制论

反馈是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因此,它是借助于重新插入一个系统的过去行为的结果来控制该系统的一个手段。在传播系统中,反馈是信宿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

二.控制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1.反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信息流通,因为被传递的信息描绘了系统自身在从前某一时间的运行状况

2.控制论包含着一种时间中的动力学的,行进中的行为观

3.控制论假定,一个系统的控制主要在于这个系统的内部。因此,这个系统从它自身中学习。关于环境变化的信息只有当这些变化必须适应于反馈的时候,才能影响这个系统。

第十一章香农的信息论

一.信息:被定义为一种有别于物质、能源的东西,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有一个选择存在于一批选择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影响不确定性。

讯息:都是已知和未知,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结合。在一个只含有你已知道了内容的讯息中,没有信息,所以,一个讯息中的预料之外的部分就是信息的一个标志。

二.香农的传播模式(详见〈传播学教程〉)

三.信息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1.香农模式:有助于奠定传播学的学术领域

2.关于信道能力的命题(与传播学学者对于传播效果的基本兴趣不十分吻合)

3.信息论和传播学

第十二章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建立

1.施拉姆的传播学观1942年在华盛顿产生,1943年—1947年在依阿华大学成型,1947年在伊利诺伊成为现实。

2.1955年,施拉姆前往斯坦福大学;1955-1970年,斯坦福大学支配了美国传播学领域

一.“绿眼罩人”和“卡方人”之争

1.绿眼罩人:以新闻职业为方向,而不是以新的传播科学为方向;他们认为,新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

2.斗争的中心:正确的术语是“新闻”还是“传播”,社会科学在新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理解人类传播和新闻实践的认识论的基础是什么。

3.布莱尔的弟子们在为施拉姆的传播研究观准备新闻学院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传播

1.每一份报纸的意识形态立场直接影响它的报道

2.施拉姆对国际传播产生兴趣的原因:

a.只以一个国家为中心的传播学是过于有限的;

b.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研究国际传播问题是将传播学推广到其他国家的一个途径

三.为什么施拉姆如此有影响

1.具有涉足某一特定研究前沿的能力,快速地理解主要的问题,确认有前景的研究方向,然后将这一认识组合成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著作。

2.具有广阔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的背景,为他建立传播学这一跨学科领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轻易地将他那个时代的杰出学者融合在一起,将与这些权威的关系用作通达其他学科的知识桥梁,用作为发现一个新领域做出准备的工具

四.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1.对传播学这个新的科学领域持有某种观念

2.撰写了大部分大众传播方面的早期教科书

3.将研究基金和博士申请人吸引到他的研究机构

4.赋予新领域的研究以特殊的方向

5.创建了第一个被称作“传播学”的学术单位

五.大学对传播学的吸收

1.传播学盛行于现存的新闻学院,逐步地使这些学院的传播教学和传播研究从一种职业的视野转向更为科学的方向。

2.传播学渗透到言语学系,将它们从对修辞学的人文研究改变为对人际传播的科学分析。

3.由此,将传播学领域划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分支学科。

六.技术决定论者:英尼斯和麦克卢汉

1."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变化导致社会中的社会变化。(技术决定论的批评者们论证说,一种技术通常被嵌入到一个社会结构之中,这一社会结构影响技术的发明、发展、扩散,影响技术对于社会的作用。技术可能成为社会变化的一种动力,但并非唯一的动力。)

2.哈罗德·英尼斯,最有影响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

(1)媒介决定论者认为,一种文明的占支配地位的传播技术是那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中心。英尼斯将传播媒介看作是文明的真正本质

(2)《帝国和传播》:根据传播媒介允许控制时间或空间的倾向,将它们分为“以时间为偏向”(经久耐用,难以运输)和“具有空间的偏向”(不那么耐用,易于运输),倾向于现在和未来,侧重点在于扩展,在于政治权威的增加,在于各种世俗机构的创立。

3.马歇尔·麦克卢汉

(1)侧重于传播技术如何改变基本的视、听、嗅、触、味觉等问题

(2)媒介就是讯息:那些有文字被写于上面的东西比文字本身更重要

(3)热媒介(受众参与度低)和冷媒介(受众参与度高)

(4)传播技术是人的心灵的延伸

七.今日的传播学学科

1.主要是经验的、定量的、侧重于确定传播的效果

2.传播学的两个分歧

(1)主流传播学学者考察“是什么”,批判学者对“应该是什么”感兴趣

(2)定量的还是定性的

3.可供替代的选择:解释学派;文化研究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1~4章)【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 第一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 一、名词解释 1.威尔伯·施拉姆 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 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老爸”布莱尔 答:“老爸”布莱尔是美国大学新闻教育的非正式的奠基人,1873年生于密尔沃基的一个报人家庭。1912年,他帮助创建了美国新闻学教师协会,并担任了该协会的第一届主席。他通过主持美国新闻学院和新闻系协会课程委员会(AASDJ)的工作,影响了其他大学的新闻学课程。布莱尔是新闻问题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他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担任美国新闻教师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布莱尔通过以一个更加学术性的方向改造新闻学院的途径,帮助新闻学院生存下来。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三个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于1856年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弗莱堡。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他提出男孩们将父亲视作母亲的性关注对手的理论,震惊了因循守旧的欧洲。他声称,歇斯底里症是由儿童的性诱惑造成的,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有可能患歇斯底里症。1939年因癌症去世。 5.大众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武汉理工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四川大学2007年研;厦门大学2004~2005年研;北师2005年研;上海交大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4年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大众传播_重点总结

大众传播重点总结 传播是指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传播学史研究人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 从三个方面认识传播的定义:传播是共享;传播是传输;传播是互动 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形成的历史条件:a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传媒的兴起,政治与战争的需要,新闻学的发展;b 传播学产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渊源,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以及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传播学的奠基人 a 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1912——1961 耶鲁学派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方式、技巧和能力等。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1953年出版《传播与说服》一书。 b 哈德罗—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拉斯韦尔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模式。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说:监视环境、协调社会、文化传承、娱乐(1959年,查尔斯-赖特从社会学的角度补充) 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方法论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影响和独到见解,属于经验学派。提出两级传播论,并于1948年出版《人民的选择》一书。舆论领袖破除魔弹论。 两级传播论:是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公众的两级传播过程。 舆论领袖:并非指提出思想的人,而是那些积极主动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判的人。 库尔特-卢因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心理动力学和团体动力学心理场论把关行为研究 7、心理场概念:a 一方面意指人们的经验和行为所处的心理环境 b 另一方面,心理环境也是人的需要寄居的场所 对于传播学来说,心理场论的意义在于可以用之分析传播双方的心理层面关系。 心理场的有限重合性:个人的心理场积淀了他的个人经验,而两个人的个人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任何传播中参与双方的心理场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但作为人,人们又必然有一定的共同经验。因此任意两个人的心理场既非完全重合,又非完全分离,而是一定部分重合的。 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1907--1987)又译宣韦伯,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的学者;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和成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他研究的主题主要是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苑辰docx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2班 100200219-苑辰 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这部书里,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 世纪60 年代它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讲述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这部书与以往的传播学理论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概 括得更加全面,传播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学派、理论基本都涉及到了,并且还花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它的贡献 就是让人们重新注意到那些以往被传播学理论界所忽视的,但却曾经为传播学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几位学者,比如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等,并且让我们重新审视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施拉姆所总结的传播学理论框架,夸大了四位奠基人,造成窄化和压缩传播学为个人主义和短期效果为主的研究。而杜威、米德、库利、帕克的传播学研究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高度加以研究的,视野开阔,他们也是传播学技术主义 的先驱。通过对《传播学史》这本书前半部分的反复阅读和思考,以及与之前阅读过的传播学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学者都沿袭了施拉姆的四大奠基人的观点,忽视了芝加哥学派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但其实,无论是拉斯韦尔,卢因,还是拉扎斯菲尔德或者霍夫兰,他们对传播问题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些对他们本学科有用的方面,“他们的终极目标,仍是在解答他们本学科的问题,而不是在建立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由于施拉姆的过分强调,以及他本人在传 播学界的巨大影响力,将后来的传播学研究工作限制在了这四人的理论框架之下,这大概就是前面学者所提及的传播学窄化。而与上述四位学者不同,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者把传播问题放在了社会解释的中心位置,认为传播构成了人的社会 化过程,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人的传播。这些传播问题也占据了米德和库利思想的中心,他们的全部理论都与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这样说,他们的哲学、社会学理论就建立在他们对人类社会消息传播思考的基础之上,由他们最初阐发,后经米德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总结的“符号互动论”至今仍是传播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们的许多思想对后世的传播研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学研究有五种取向:(1)心理学取向,认为传播是劝服,关键词是态度和行为;(2)社会学取向,认为传播是沟通,关键词是稳定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取向,认为传播是斗争,关键词是 意识形态;(4)美学取向,认为传播是游戏,关键词是快感;(5)人类学取向,认为传播是互动,关键词是意义。而符号学贯穿五个取向(而不是自成一个 取向),所以是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这五种取向的观点乍一看来泾渭分明,容易理解,但是读过《传播学史》的欧洲起源部分之后,应当对这种观点进行重新思考。首先,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主要在四个方面:(1) 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2)由赫伯特·斯宾塞的社 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尽管他们后来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特别是帕克,他是大众传播的第

0702:《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一天一道论述题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一天一道论述题之7-2 2014年7月3日09:40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一书的基本观点与内容。 by北大欢洛生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和作为集大成者的施拉姆,是《传播学史》的主线。 第一章 施拉姆的口吃直接影响了他对传播学的关注,导致传播学的最终建立。 拉斯韦尔(1948)的传播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产生什么效果?” 施拉姆建立了(衣阿华大学)第一个传播学博士课程在一个新闻学院——这是第一个关于传播的印刷途径的专业培养单位——的开设,直接导致了传播领域之被区分为两个分支学科: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一部份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思想构成了对自然科学的根本重建,这在进化的生物学的狭窄范围之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库恩,1983) 赫伯特·斯宾塞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斯宾塞“终身狂热地仇恨国家权利”,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统治最少的政府。……斯宾塞声称,所有的系统不可避免地从不那么有组织的状态向越来越有秩序的状态进步。与之相对,达尔文对生物进步的思想是持谨慎态度的。 对于传播学学者来说,达尔文特别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它出版于1873年。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尽管达尔文没有这么称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依德的主要贡献是他对于无意识的认识,对于超出我们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对于性欲在个体从婴儿时期起的精神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库恩,1983)。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对行为的一种内在考察的个体性的解释,是通过对无意识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传播学史》读后感

读《传播学史》的感悟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发展历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本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名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杰斯,也是一位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这本书是罗杰斯的得意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知道了那些对传播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著名学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书中,罗杰斯从达尔文、马克思等人的巨著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世家60 年代传播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为世人所接受,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在这些事件的讲述中,罗杰斯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的,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人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程。读完这本书,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42 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由古及今,由欧洲到美国,逐一介绍了那些对传播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这些学者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接触过,但是所了解的并不多。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主要讲了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这三位伟大的智者。由于他们都是欧洲人,而且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产生启蒙的影响,所以这一部分也就被称作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这三位智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对后世的学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重的影响。而传播学的起源也正是从此而来。读了这一部分,不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三位伟人,也让我更使得知道了他们的学说,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尤其是达尔文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借鉴,我想他们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成功者心中都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种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们一直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是书的主体部分,也是讲述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二战及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中心,无论经济还是文化,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时期许多学者涌入美国,这为传播学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传播学的发展也是传播学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 第二部分中写到了许多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包括

传播学史笔记

传播学史 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E.M 罗杰斯 引言 思考:什么是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是自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传播学史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史.(与五大社会科学领域关联紧密: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 我们对传播学的印象 先驱者:对传播学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传播学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样看,他们也没有通过在大学里建立传播学院或传播系是这个领域机构化(施拉姆的划分 奠基人:没有受过传播学的正规教育,但是从事传播研究,并在这个新的领域培养的新一代的传播学学者。 三大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 传播学史的主线 欧洲起源 三个学派 四个先驱者 集大成者施拉姆 第一部分欧洲起源 19世纪的三大智者 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 《物种起源》精神分析理论批判学派 他们每一个人都以其关于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的革命思想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精神在某种精神的意义上,这三人都是创造性的叛逆者,都反抗他们所处的欧洲社会规范,并都为他们的理智激进主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学模式的建立 1450年后的欧洲大学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的欧洲型大学产生于天主教教会)。 研究性大学的样板是创建于1737年的格廷根大学(德国)。 由此开始了这样的思想:教授应该从事研究以便发现新知识,而不仅仅是将他们领域的传统科研成果传授给他们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其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是聆听和背诵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研究性大学模式的建立迅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两个不同的大学模式:一是大学的本科生的模式,即自由的艺术教育模式。 二是注重研究生学习的研究性大学的德国模式。

中传考研笔记整理第一章传播学史

第一章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 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 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名词解释:麦克卢汉00’ 11’施拉姆01’ 03’拉闸斯菲尔德05’ 法兰克福学派04’ 99’专拉斯韦尔00’专 简答题: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04’ 传播学引入我国的经历02’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11’ 卢因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12’ 论述题: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分类以及对传播学的认识和看法99’ 对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看法00’ 定性、定量研究法的含义及评价02’ 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00’专 一、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 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辟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 虽然早期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后人珍视的观点,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实现从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是一种飞跃,即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学术范畴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的形成与确立。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它是在美国诞生的。 1、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形成,必然要尤其社会基础、社会需要以及学科基础和需要。传播学的兴起也是如此。 (1)首先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国内市场开始初步走向国际市场,走向跨国经营,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2)19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独立的产业--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3)科学基础:传播学的形成还必须有科学发展作其基础。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经过半学期的课程,也只是对传播学的皮毛稍有了解。对作为广电传媒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了这些理论知识的知道,想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本学期读的最后一本传播学类的书籍,这是一部对传播学的历中与创建进行系统、全面、客观闸述的意义深远、文体典雅的文献。这注定要成为传播学领域的一部基础之作。罗杰斯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我们理论来源的新颖的、透彻的观点。 首先,吸引我的是本书用一个独特的传纪式的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纪、历史、理论三种形式。对于我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我了解传播学发展历史的最佳读物,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的知识和观点,它更多地让我进一步了地了解了传播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让我懂得了一门学科的产生是需要很多历史条件和历史人物的推动,而且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支持。作者罗杰斯,是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学与新闻学系教授和系主任。在这部著作里,他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讲起,到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追溯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42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

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由古及今,由欧洲到美国,逐一介绍了那些对传播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这些学者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接触过,但是所了解的并不多。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主要讲了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这三位伟大的智者。由于他们都是欧洲人,而且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产生启蒙的影响,所以这一部分也就被称作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这三位智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对后世的学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重的影响。而传播学的起源也正是从此而来。读了这一部分,不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三位伟人,也让我更使得知道了他们的学说,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尤其是达尔文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借鉴,我想他们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成功者心中都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种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们一直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达尔文,作为一个生物学家研究了动物和人类的表情言语,创

传播学史总结

传播学的三大欧洲起源 1.达尔文与进化论(英国) 2.佛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 3.马克思与批判学派(德国) 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和传播学的重要影响 1.它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库利、帕克最初都是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某些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尽管他们后来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其中,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它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至今都在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包括传播学学者。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传播学的贡献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的范围内寻求对行为的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中。今天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传播理论,都是在个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尽管这些理论并不是精神分析理论)。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2.佛洛伊德理论影响了学习理论,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是由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3.佛罗伊德的理论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尽管它没有直接的影响拉斯韦尔的传播研究)。 4.法兰克福学派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造了今天的批判的传播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传统做法中派生出来。 马克思和批判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1.马克思主义及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可以看作是经验学者的思想和概念的一个来源。 2.批判学派注重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的问题,这于经验学派的研究方向不同。 3.批判学派对于社会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于非批判学派的研究者能产生意识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它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的方向。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报告 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奠基人,可以说是他开创了传播学这门学科,他在传播学史中也是一位重量级的核心人物。每一个有重大成就的人,都少不了诸多的努力。他在孩童的时候得了严重的口吃,导致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遇到种种困难,但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和智慧,在1928年获得玛丽埃塔学院历史和政治学学士学位。还是因为他的表达有困难,最终导致他进入传播领域并在传播学上创下不朽的业绩。 书中的前半部分讲到了帕洛阿尔托小组和传播的联系,精神分析理论假定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今天的批判的传播理论,他们从精神病理中提出的一些传播学启蒙理论有深远的积极意义。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传播学可以在人类微妙的交往的关系中延伸出来。再看看罗杰斯和法拉斯发展的一种便于传播两重性的关系深度予以操作化的方法,像这类的相互作用分析在传播研究的分析单位方面,它是侧重于关系,而不是侧重于个体。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传播学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二战期间德国的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带着欧洲根源的传播理论转移到美国,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即使他们带来的是社会学的科学理论,但是在美国,它们在传播学中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研究。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理论与研究的影响则更为深刻,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一次重大繁荣,对于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它起着思想登陆点的重要作用,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科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这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发展有了很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他们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一步步发展,他们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这对传播学的初步形成又靠近了一步。 芝加哥学派的乔治·梅西尔作为一个社会学和哲学的教师,在他的研究和作品中反映出有关传播理论的观点,有几个观点很容易从社会的角度上去理解传播学中的一些理论。他提到,社会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传播构成的。不难理解,社会之间的联系交流,传播是必需的互动行为,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种类的传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此代表着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在他的研究中出现的这一传播理论的观点,是一种与社会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传播观点。在他研究中诸如此类的传播理论观点还有,人类传播满足某些需要;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这些理论观点虽然是在他研究社会学中得出来的,但对传播学的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对于人类传播的关注以各种方式影响的芝加哥学派。 总之,芝加哥学派和传播学是紧密相连,毕竟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研究和发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即使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观点很少为今天传播学学者所引用,但他们在传播史说留下的痕迹是传播学界里不可否认的。 传播学在美国建立并得以发展,这也是极其困难的开始。关于传播学的创立,施拉姆是必不可少的创始者。他在衣阿华、伊利诺伊和斯坦福创立了传播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从事传播学研究,培养传播学博士,这一举措对当时社会科学研究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说明了传播学已经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二战以后,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快速发展更是起到了关键

传播学考研学习计划

第1章卓越考研个性化学习计划(传播学)1.1 卓越个性化学习计划制定原则 明确性原则: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安排有序的日程,持续不断地对时间进行最有价值的利用。 通用性原则:学习方法符合学习规律,计划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与学科学习规律。 个性化原则: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合理性原则:每个人的情况分配任务。 可调节原则:任务分配、计划制定不断检测,不断更新,使之更合理科学。 1.2 卓越个性化学习计划制定过程 1.2.1 个性化学情诊断 学员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英语,数学,专业课),参照标准(英语等级考试,大学专业课成绩,往年考研成绩等);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录取线以及考试科目每年的难易程度的差距;学员学习努力程度,方法及习惯。 1.2.2 个性化学习计划制定 一、全程方案(持续周期:报名至初试) 1、辅导方案

各科目复习时间分配(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时间分配,各科目复习阶段时间分配,听课与自学时间分配) 各科目复习学习方法入门 各科目阶段复习任务(内容及其配套测试) 各科目全程课程安排(基础,强化,冲刺,答疑) 2、辅助方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学习方案的有效实施) 对周围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作息时间规律 自制力的培养 心理压力调整 良好心态的培养 二、阶段辅导方案(以天为单位,两周为一个阶段) 1、阶段辅导方案实施过程 学员领取学习任务单 学习进度跟踪 学习任务检测 一周学习结果分析 是否调整阶段学习方案 2、阶段学习辅助系统 学科教研老师跟踪(学习方法的指导,疑难问题解答,学习进度记录) 班主任(学习状态了解,自习情况记录,协调学员和教研老师的沟通) 后勤支持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笔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阅读传播和传播理论的书籍必定要追根溯源,读传播学史就成为更全面和深刻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一种独特的传记式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记、历史、理论三种形式,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创建有了系统、全面、客观的理解。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在四个方面:首先,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其次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再次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他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最后,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这其中也包括传播学学者。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提出了“无意识”现象,并且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学派的传播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经验学者思想的一个来源。三大思想本身也相互吸收、互相影响,所以他们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是交叉的。 第二部分讲“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包括芝加哥学派、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勒温和群体动力学、霍夫兰和说服研究、维纳和控制论以及香农和信息论。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发展,很大原因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量的知识分子流亡到美国,传播学研究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传播理论诞生,并逐步形成三大学派。 抛却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从另一个侧面也让我感触颇深,就是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领域的事,而是多方面的融汇结合,你必须得跳出一个圈子,在更广阔的领域吸收精华。纵观传播历史上的“大家”,鲜少有人是传播学出身的,有的是社会学家、有的是心理学家、还有的是数学家等等,正是因为他们丰富和广阔的背景为他们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让传播

传播学概论 读书笔记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人们对威尔伯·施拉姆的评价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在很多方面迥然不同与传统学科。而作为一门多科性边缘学科,传播学又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行为学科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信息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在喜欢拨虚伪的形成过程中,各个相关学科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分别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借用施拉姆的妙喻,传播学领域好比一块未开垦的“绿洲”,吸引了众多学科的众多学者来此辛勤耕耘。 传播现象由来以久,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以久的。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传播的存在和作用,并展开长期不懈的研究。从古代初始的传播研究,到现代成型的传播学,期间经历了一个差不多相当于人类历史的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本世纪的40年代,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一新,并且趋“整体化”(相互关联、相互启发),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人们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换言之,可能与需要的结合,催生了作为20 世纪众多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播活动本身又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量实用性信息的及时传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工作,各种娱乐性信息的提供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信息的传播及信息的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作家赵鑫珊曾经记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93年,为了体验生活,他在欧洲的一个难民营待了七天。那里有来自保加利亚、土耳其等九个国家的三十多个难民。物质生活堪称丰富,天天鸡蛋、香肠、鲜果汁,

传播学史参考书目

《传播学史研究》课程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法]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与科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让-埃诺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8.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传播学史》笔记整理

读《传播学史》心得 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会与某个思想有了偶然相遇的缘分,令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传播学史》受到推崇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传播学史》从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讲起,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最后由集大成者施拉姆建立传播学领域。基本上按照时间的线性线索介绍了奠定传播学领域的重大人物的研究活动、理论确立的过程以及部分创造性的实验。其中对于具体的、总结性的理论阐述很少,对于具体的实验计划和实施步骤解释很少。这也是本书的魅力。《传播学史》提供了一条研究传播学领域的比较清晰的脉络,对传播学的整个发展历程都作了介绍,而且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详尽的历史还原。它是开放的,它将整个历史铺展开,清晰的显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自己去深入研究感兴趣的部分,进而完整的、系统的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我因此受益良多,书中有很多章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认识到了传播学研究的多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令人兴奋。这次读书心得,先把给了我很大启发的奠基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和一些具体实验进行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便灵活运用。 第一部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 1、查尔斯?达尔文和进化论 ●非语言传播:对于传播学学者来说,达尔文特别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尽管达尔文没有这么称呼。 ●群体生态学理论:一般目的是解释一个系统内的各种单位的生存和灭绝的原因。群体生 态学理论使用诸如生态龛宽度、环境、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和生存等等进化的概念,以便预测各种组织在时间过程中得生死存亡。(不明白)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重要奠基人) 佛洛伊德的的主要贡献是他对于无意识的认识,对于超出我们理性控制的精神力量的影响的认识,对于性欲在个体从婴儿时期起得精神发展中得作用的认识。 1)佛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 ●意识,对此,一个个体可以不怎么困难地予以理解和向他人描述; ●前意识,一个个体可以召唤到意识中; ●无意识,它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一个个体的自觉意识,除非这个个体依靠精 神分析家的帮助。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 2)移情和认同 移情:是一个病人的情感态度从父母或过去的其他个体向治疗的转变。弗洛伊德认为,对于治疗者的这种非理性的爱的情感或敌对的情感是病人与童年时期的依赖性的重大而又必要地脱离。 认同:某个个体接受了另外一个人的特性,并将之体现在他或她的个性之中。

北邮参考书(特选借鉴)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用书 研究生考试网更新:2010-8-2 编辑:小优 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名出版社及版次作者 240日语二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 语》(初级1、2册,中 级1、2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中日合作编写 241法语二外《大学法语简明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1月) 薛建成《简明法语教程》(上、 下册) 商务印书馆2006年11月孙辉《大学法语阅读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9月) 张今生 6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 理》(上、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肖前 613民法《民法》(“九五”国家 规划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社(最新版) 魏振瀛主编《商法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版 范健主编 614英语语言基础817 英语语言学与文学基础《美国文学选读》《美 国文学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陶洁常耀信 《英国文学选读》《英 国文学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王守仁常耀信 《语言学教程》(第三 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胡壮麟 615管理学《管理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第四版邵冲《西方管理学名著提 要》 江西人民出版社孙耀君 616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刘同航 617传播学理论《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郭庆光著 《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李彬著 《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618设计理论《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何人可

中传考研传播学经验帖

中传考研传播学经验帖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参考书目 1、《传播学引论》(李彬) 2、《传播学基础》(段鹏)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4、《传播学史》(罗杰斯) 这四本书我完整的看过了,重点书目是《传播学基础》。 《引论》作为传播学入门书目来读,个人认为老师写的挺好的,文笔很好,条理清晰,我本科专业也不是新闻传播类,这本书阅读完全无障碍。 《基础》和《总论》差别不大,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可以互相补充着看。 《传播学史》,此书不是考试重点书目,内容是以传播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为主线,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写传播学史。这本书看得很快,比教科书有趣,有时间可以看着玩儿,没时间就不用看了。 5、《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6、《大众传播概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这两本书没有细看,《网络传播概论》比较重要,尤其是第九章之后。

一、复习经验 本人复习散漫,爱看杂书,也没有每天起早贪黑的劲头儿,总结起来,考上的原因主要两点:聪慧和运气。哈哈哈,不是不是,有两点:有条理和高效率。以下详细来说: 有条理 1、重视知识框架,比如看书先看目录 传播学的知识挺整的,主要大块是三大学派和5w,其他知识可以再向框架里填加整合。很多参考书主要也是按着这几大块来写,看书时候可以先看看目录,了解本书的结构,详细看到每一章的时候,也先看本章内的标题。 比如《传播学基础》这本书,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绪论简单介绍了传播的几大模式和类型;上编第一章中主要内容有芝加哥学派四杰(第三节)和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第三节)、传播学中三大学派:批判学派和技术学派(第四节)、经验学派主要在本书下编;第二章传播学的衍生分类经常考名词解释;第三章传播学研究方法分两类:定性和定量,主要考名词解释或简答;下编共五章,是按5w模式来写,每章按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