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救灾知识

救灾知识

救灾知识
救灾知识

救灾知识

一、单项选择

1、《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根据上报内容分为自然灾害快报、旱灾情况报告、自然灾害情况年报和( D )。

A.自然灾害月报

B.旱灾情况年报

C.自然灾害半年报

D.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情况报告

2、《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在当年12月下旬开始,组织核查本年度本行政区内的灾情和救灾工作数据,在下年( C )前上报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A.1月2日

B.1月5日

C.1月10日

D.1月15日

3、一般情况下,农作物成灾面积( C )。

A.大于农作物受灾面积

B.等于农作物绝收面积

C.小于农作物受灾面积

D.小于农作物绝收面积

4、灾情统计指标体系的三大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

A.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统计

B.灾情统计

C.救灾工作统计

D.冬春救助情况统计

5、《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自然灾害发生后,市级

应急管理部门要在灾害发生后的( B )内上报至省级应急管理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6、《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自然灾害快报时,县级

应急管理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 D )内将最终核定灾情向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A.2日

B.3日

C.4日

D.5日

7、《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在

当年9月下旬开始,初次核查本年度本行政区内灾情和救灾工作数据,在( B )前上报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A.10月10日

B.10月15日

C.10月20日

D.10月25日

8、下列情况不应统计为饮水困难人口的是( C )。

A.某县遭受旱灾,地表径流、水库干涸,全县80%的人口生活

饮水短缺。

B.某县遭受洪涝灾害,主要水源A水库被上游洪水污染,造成

全县生活用水告急。

C.某县地处西北内陆,降雨少且缺乏地表和浅层水源,全县人

口常年吃水困难。

D.某县遭遇地震后,大量人口被紧急转移安置在县一中、政府

大院等集中安置点,由于交通不便和人员集中,部分安置点出现瓶装饮用水短缺的情况。

9、灾害发生时间是指( A )。

A.灾害造成损失的开始时间

B.灾情统计的开始时间

C.填报灾情的开始时间

D.救灾工作的开始时间

10、灾害结束时间是指( A )。

A.灾情稳定后灾害损失不再继续扩大的具体时间

B.当时统计的灾情较上一次统计的灾情没有变化的时间

C.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

D.行政领导决定的时间

11、某个行政区内,需统计的受灾人口范围是( D )。

A.只在本行政区内的户籍人口范围内统计

B.只在本行政区内的常住人口范围内统计

C.不包括本行政区内的流动人口

D.包括本行政区内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临时居住人口

12、某地遭受台风袭击,下列哪种情况应统计为因灾伤病人

口?( B )

A.去外地躲避台风时,遭遇车祸骨折

B.房屋倒塌受伤住院治疗

C.被大风吹倒膝盖擦破皮

D.台风过境时淋雨伤风感冒

13、发生暴雪灾害后,在统计死亡人口时,下面哪个不属

于因灾死亡人口?( B )

A.因暴雪压塌房屋导致死亡人口

B.因清除屋顶积雪不慎摔倒导致死亡人口

C.暴雪直接埋压致死的口

D.因暴雪被困路上冻死的人口

14、一旦发现因灾死亡人员,需立即了解掌握该人员的基本

情况和死亡原因,建立( A ),并立即( A )上报。

A.《因灾死亡人口台账》、逐级

B.《因灾死亡人口台账》、越级

C.《受灾人口台账》、逐级

D.《受灾人口台账》、越级

15、关于年报资金填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各级填报各级的资金,避免重复交叉。

B.由省级统一填报。

C.由县级统一填报。

D.由地(市)级统一填报。

16、关于冬春救助阶段需救助人口的统计,不包括下列哪种

情况?( D )

A.需口粮救助人口

B.需衣被救助人口

C.需取暖救助人口

D.需农具救助人口

17、对于一些瞬时性自然灾害,发生时间要求准确到分钟,

以下哪一项灾害发生时间需要统计到分钟( A )。

A.地震灾害

B.干旱灾害

C.低温冷冻灾害

D.洪涝灾害

18、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在旱灾灾情发展过程

中,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 A )续报一次,灾害过程结束后及时核报,防止出现“滚雪球”式报送灾情。

A.每10天

B.每15天

C.每月10日前

D.每月15日前

19、下列哪种损失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A )

A.灾害造成的林木、桥梁、船舶损失

B.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死亡人口、伤病人口

C.因灾停产(减产)、停运、停业等所造成的产值、营业额损

D.用于防灾、抗灾、救灾的一切费用

20、灾情初报时,对于造成( B )死亡(含失踪)或房屋

大量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等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县级在上报市应急局时,需同时上报省应急厅和应急部。

A.5人以上(含5人)

B.10人以上(含10人)

C.20人以上(含20人)

D.30人以上(含30人)

21、乡镇级上报灾情可以通过( D )等设备上报。

A.电脑

B.手机

C.传真

D.上述三种都可以

22、《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县级民政部门填报《受

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统计表》,于( B )日前报地(市)级民政部门。

A.10月10日

B.10月15日

C.10月25日

D.10月20日

23、下列哪一个统计指标最能反映农作物受灾的严重程度?

( C )。

A.农作物受灾面积

B.农作物成灾面积

C.农作物绝收面积

D.毁坏耕地面积

24、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中不包括( C )。

A.投亲靠友人员

B.借住公房人员

C.参加救灾人员

D.集中安置点受灾人员

25、《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于哪年正式发布?

( C )

A.2012年

B.2010年

C.2014年

D.2015年

26、选出下列不属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损

失统计范围的内容。( A )

A.因灾造成的抢险救援费用、停工停产损失、生态系统受灾造

成的影响损失和恢复重建费用。

B.农村与城镇居民住宅用房损失、非住宅用房损失。

C.居民家庭财产损失、农业损失、工业损失、服务业损失。

D.基础设施损失、公共服务系统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

27、在下面所列中哪个不属于自然灾害?( D )。

A.地震

B.台风

C.洪水

D.煤矿突水

28、自然灾害情况统计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

反映自然灾害情况和( D )。

A.防灾工作情况

B.备灾工作情况

C.恢复重建情况

D.救灾工作情况

29、下列哪种损失不是直接经济损失?( D )

A.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

B.灾害造成的道路损失

C.灾害造成的厂矿损失

D.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员精神损失

30、《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的统计范围不包括

以下哪种灾害类型?( C )

A.洪涝灾害

B.地震灾害

C.干旱灾害

D.海啸灾害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ABCD)

A.灾害种类多

B.分布地域广

C.发生频率高

D.灾害损失严重

2、根据干旱发生季节,我市主要干旱分为(ABCDE)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E.季节连旱

3、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曾经连续发生干旱的时间(ABC)

A.1959

B.1960

C.1961

D.1962

4、我国干旱地区有(ABCDEF)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地区

E.华南地区

F.西北地区

5、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有那些(ABCDE)

A.南水北调

B.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

C.植被建设

D.人工增雨

E.拦截和蓄存雨水雾水

6、洪水灾害有那几种(ABCD)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暴潮洪水

7、洪涝有几种(ABCD)

A.春涝

B.夏涝

C.夏秋涝

D.秋涝

8、冰雹灾害从时空分布上的特点(ABC)

A.地区性

B.季节性

C.时间性

D.强度大

9、台风灾害致灾原因主要有那些方面(ABC)

A.狂风巨浪

B.风暴潮

C.暴雨

10、低温冷冻灾害按时间发生划分那三种类型(ABC)

A.春季低温冷冻灾害

B.秋季低温冷冻灾害

C.东北夏季低温冷落灾害

11、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那些(ABCD)

A.风暴潮

B.海啸

C.灾害性海浪

D.海冰和赤潮

12、突发公共事件有些特点(ABCD)

A.公共影响性

B.危害严重性

C.成因复杂性

D.处置困难性

13、灾害统计的基本原则(ABCD)

A.及时有效

B.准确无误

C.完整无缺

D.客观可靠

14、灾害信息基本要素有几种(ABCD)

A.灾害种类

B.灾害发生时间

C.灾害结束时间

D.受灾区域

15、受灾情况统计有几项(ABC)

A.人口受灾情况

B.农作物受灾情况

C.因灾损失情况

16、救灾工作情况包括(ABC)

A.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情况

B.救灾资金投入情况

C.救灾物资投入情况

17、根据灾害程度,按照不同的范围要求进行统计的方式(ABCD)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18、灾害信息报送方式有几种(ABCDE)

A.公文流转方式

B.常规通讯方式

C.网络通讯方式

D.应急通信方式

E.传统人工方式

19、台风预警信号分几级(ABCD)

A.蓝色预警

B.黄色预警

C.橙色预警

D.红色预警

20、暴雨预警信号分几级(ABCD)

A.蓝色预警

B.黄色预警

C.橙色预警

D.红色预警

21、雪灾预警信号分几级(ABCD)

A.蓝色预警

B.黄色预警

C.橙色预警

D.红色预警

22、冰雹预警信号分几级(AB )

A.橙色预警(√)

B.红色预警

C.黄色预警

D.蓝色预警

2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D )

A.通常,地震震级越高,震感越强烈

B.滑坡灾害的特点是水多、混杂土块石块

C.台风编号的后两位代表了台风的强度

D.洪涝灾害包含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其中暴雨洪水、融雪洪

水均属于洪水灾害

24、一次灾害过程中,受灾人口的统计范围包括( ABCD )。

A.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的户籍人口

B.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的常住人口

C.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的临时居住人口

D.本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的流动人口

25、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包括( ABD )。

A.投亲靠友人员

B.借住公房人员

C.被困人员

D.集中安置点受灾人员

26、某县遭受洪涝灾害,下列哪几项损失应统计为直接经济损失。( ABC )

A.桥梁冲毁

B.通信基站损毁

C.校舍倒塌

D.商场因灾停业

27、下列哪项损失需折算统计入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ABC )。

A.因灾牲畜死亡造成的损失

B.农作物受灾造成的损失

C.因灾沿海养殖业造成的损失

D.因灾工厂停产造成的损失

28、下列哪种灾害在上报灾情时可统计为风雹灾害( ABCD )

A.大风

B.沙尘暴

C.雷电

D.龙卷风

三、判断题

1、自然灾害快报的上报要遵循初报、续报、核报制度,跟

踪报告灾情发展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直到灾情稳定为止。(√)

2、24小时零报告制度是指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各级部门每24小时必须上报一次灾情,直至灾害过程结束。若灾情没有变化则不需上报。(×)

3、开展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统计时,应以最初发生的原生自然

灾害为主要灾害种类,各类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归类到原生灾害中。(√)

4、分散安置人口是指由政府安排安置在分散搭建的帐篷、指

定的临时居住场所等地点,或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安置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员数量。(√)

5、旱灾核报数据中,各项指标均应采用整个旱灾过程中该指标的

平均值。(×)

6、在农作物初始生长期内遭受严重干旱后,对于抢种、补种成活后的面积只计入受灾面积,而把前期播种的受灾情况计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对于抢种、补种但没有成活的面积则计入绝收面积。(√)

7、在核报中,因灾死亡人口不能大于初报时的因灾死亡人口。(×)

8、在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统计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灾区没有倒损房屋,却有因灾伤亡人口。(√)

9、对于已经上报的灾情,如果灾害发生时间、灾害种类、灾害损失指标出现错误或者有重复上报数据,可以通过系统的勘误管理模块,完成错误数据的更正和重复上报数据的删除。(√)

10、倒损的校舍、厂房等可统计进入倒损房屋户数指标。(×)

11、一次灾害过程中,有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就应有相应的房

屋倒塌的统计数据。(×)

11、需重建住房户数应与倒塌房屋户数与严重损坏房屋户数之

和基本一致。(√)

12、一般情况下,如果灾区人均直接经济损失非常巨大,那么

灾情信息统计数据可能出现错误。(√)

13、倒塌的辅助用房、活动房、工棚、简易房和临时房屋可作

为倒塌农房进行统计。(×)

14、某省7月31日11时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2人死亡,8

月1日13时通过系统上报,则该条灾情的及时性评估得分为0分。(√)

15、开展自然灾害基本情况统计时,灾害发生时间指因灾害造

成损失的开始时间,一般准确到天即可;对于一些瞬时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间要求准确到分钟。(√)

16、被困人口是指由于自然灾害造成道路中断等原因被围困,

生命受到威胁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需紧急转移或救助的人员数量(含非常住人口)。(√)

17、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不能在现有住房

中居住,需由政府进行安置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的人员数量(包括非常住人口)。(√)

18、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中,直接经济损失不包含受灾厂矿企业的搬迁费用。(√)

19、重大灾害发生后,各单位互相通报重大灾害过程、灾情及灾害应对措施等是灾情会商的一项重要内容。(√)

20、现场核查房屋倒损情况时,主要依据《自然灾害情况统

计制度》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21、农村受灾后的房屋统计中包括偏房、临时搭建设房、牛

棚(×)

四、简答题

1、灾害救助款物使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分级管理、分级负担、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强化监督、注重实效。

2、灾害救助的原则是什么?

答:突出以人为本、综合减灾,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与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原则,

3、应急灾害信息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传递、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等职责任务。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做牢基础、做实工作、做优特色、做响品牌”的工作思路,围绕争创“全国先进、全省一流”的目标,着力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各项民政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民政服务管理社会化、科学化水平,为奋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一、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进度,确保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抓紧实施“”地震灾后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项目。 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推动实施“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项目。注重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争创6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组织开展2-3次应急指挥系统操作演练,提升应急水平。切实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丰富市、县救灾物资储备,提高使用效益。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做好灾害信息员培训。 及时有序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推动建立市、县两级救灾资金按比例分担机制,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修订完

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完善救灾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初步救助。 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规范低保管理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机构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强化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村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备案制度、社会救助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市城市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220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110元。推动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基金。 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继续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扩大救助病种和救助范围。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优化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流程,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到100%,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60%。继续做好14周岁以下先心病儿童救助工作。 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展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敬老院管理标准体系。维修改造敬老院床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内容介绍>>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讲座

防地震安全知识讲座 南海乡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王芳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校受损和伤亡程度惨重。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学校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学校决定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疏散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广大师生认真听讲。 一、地震的一般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1、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3、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这次雅安地震就属于强震。

二、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等。 1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 是地震前兆。 动物异常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但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 三、地震自救互救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震前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震中区最为集中。 4.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越接近临震,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其发震时间为: (1)牛、马、羊、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 (3)鸡?震前一至两天。 (4)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 (7)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 震前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竹子开花,竹笋发芽,树干裂缝,提前发芽长叶。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含羞草、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等。 震前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电、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白闪光,红绿光防震减灾宣传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学习资料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学习资料 一、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二、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地震局的专家详细说明了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1)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2)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3)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4)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地震的基本知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行为方面:当地震来临时,懂得自救和救人。 三、教学难点: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四、教学重点: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五、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光盘 六、参加人员: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使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地

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校开展相应的防震减灾的综合实践活动,普及地震知识的,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关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二)第一部分――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光盘)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1)、(2)、(3)、(4) 8.恐怖的地震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三)第二部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 1.地震前兆(1)、(2)、(3)、(4) 2.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防灾减灾开展情况_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防灾减灾开展情况_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 情况 XX年以来,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安排下,按照相关政策,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一、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在每年5月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月的“国际减灾日”,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让广大群众了解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他们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五年来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万余份。 2、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成立“道县民政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社区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社区对照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活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和应急避难场所,安装各种防灾减灾标识牌和指示牌。自XX年以来,先后创建了濂溪、小江口、东洲、良田和大坪子五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指导多灾易灾村建立灾害应急避险点。从XX年开始,积极探索建设多灾易灾村应急避险点工作,对全县的多灾易灾村进行调查摸底,在有条件的村设立灾害应急避险点,帮助安装转移路线牌和功能

区指示牌,计划按每年建设两个多灾易灾村应急避险点,目前已建成了祥霖铺镇常青村、向阳村和原井塘乡沙子河村、加六洲村4个应急避险点,在建的有万家庄办事处五洲村和桥头镇桥头居委会落洞自然村两个点。 二、适时开展救灾工作 1、创新救灾工作方式。XX年,在局长XXx的提出“大救灾”的工作思路,把救灾工作作为全局整体性的工作来抓,根据他的提议,将全局的工作人员分成8个应急分队(组),制定了《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改变了过去救灾工作以救灾股为主的“单兵作战”模式为全局工作人员统一行动的“团体作战”模式,大大提高了救灾工作效率。同时积极做好救灾物质储备工作,与商家签订救灾物质供应协议,保障灾害来临时有充足的物质供应开展灾害救助工作。通过创新和完善各项工作措施,从制度、人员、物质等方面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及时做好灾害救助工作。一是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无论是2013年的“3.20”特大风灾还是20XX年“11.12”冬汛,只要一接到气象、防汛办等部门报预报预警信息,全局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本局的应急预案,救灾股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每天有1-2个应急分队在局里待命,一旦有灾情发生,应急分队按照分工立即赶赴重灾区查看了解灾情,运送和发放救灾物质,灾情信息组主动收集灾害情况,并与农业、畜牧、防汛办等部门沟通对接灾情数据,按要求将灾情上报到省市,基本上做到了出警迅速、查灾及时、报灾准确、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1.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 简单地说,地震就是地球表层-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灾害。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分成很多小块,小块间相互运动就产生地震。小块运动,一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引力不同,造成内部岩浆运动,进而影响地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震;另一种是人为造成地壳运动,称为人工地震。 2.地震能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原因: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表面以下10-1000公里处,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够探测到地球表面以下这么深处地壳运动变化情况。 有时候有人传言,说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我们可以笨脑子想一想:专家都无从预知,民间百姓又何以知道呢? 3.什么是地震谣传? 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4.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①如果传闻中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讲得非常具体,甚至对发震的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等,一定是谣传。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 2.我国目前仍处在20世纪地震活动第5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 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 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 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70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

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 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 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8.9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8.9级地震。 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6级。 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2.8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2.8-4.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4.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地震叫破坏性地震;(4)中强地震:4.5-6.9级的地震;(5)强烈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性大,影响面大的地震。 1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烈度也不同,同一距离上的烈度也会不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地表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有关。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精选【5篇】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精选【5篇】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x月x日,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画,组织全师生观看。同日的升旗仪式上,政教处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二、拟定“防灾减灾”公约并宣布实施。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重温20xx年x月x日的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反应力量,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本次重点针对了室内进行演练。 四、x月x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又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各项长期工作。 五、x月x日下午班会课,以班为单位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定举办“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知识竞赛。此项工作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六、充分发挥校广播室的喉舌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七、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八、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十四x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一、学校防震知识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4.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1.什么是地震? 我们常说的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2. 地球内部可分为几层?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3.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4.我们怎么办?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青少年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青少年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青少年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地震安全教案:发生地震的时候 设计理念: 地震在中国这么频繁,说明中国大陆是在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的地震带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必要从小学习一些预防地震灾害的知识,以及充分了解在大地震中,党和国家及全国人民对地震灾区群众的全力救助,增强和树立热爱祖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的图片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最近我们长春发生了一件事情,地动山摇,小朋友们知道吗? 幼;知道,地震。(多数幼儿应该会对此有所耳闻) 老师播放地震后的抢救现场的视频及各种图片。 二、讨论,对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吗? 幼:是大地在摇晃。 师:对。是大地在摇晃,那为什么大地会摇晃呢?在全世界有很多很多的大地震,它们的原因是:在我们地球的里面有很多很大的岩石,这些很大的岩石在地底下很深很深的地方,这些岩石滚来滚去的,就会有错位,断裂,这样就发生了地震。 师:大地震可不可怕? 幼:可怕, 师:如果地震发生了,会怎么样?。 幼:可怕,房子倒塌了。有的人被砸死了,有的人被砸伤了 师:是的,大地震确实很可怕,因为这是大自然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要学一学。万一大地震来了,我们怎么样来保护自己。 保护方法一:如果在游玩,尽快离开可能被头顶的重物砸到的区域,比如电视机旁,壁挂空调机旁,书柜旁等。(老师示范,幼儿分组学习。) 保护方法二:如果在床上睡觉,要尽快起床躲在床的下面,双手抓住床脚。(老师示范,幼儿分组学习。) 保护方法三:如果在吃饭等,尽快钻进桌子下面,双手抓住桌子的两脚。(老师示范,幼儿分组学习。) 保护方法四:如果没有桌子,没有床,尽快躲在墙根下。(老师示范,幼儿分组学习。)

抗震救灾科普知识

抗震救灾科普知识 地震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地震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二、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救助被埋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4)救援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5)对于埋压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6)对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7)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三、如果被埋压怎么办?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首先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其次要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第三要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第四,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第五,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第六,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抗震救灾 (一)沉着应付突发地震 1.室内应急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2.室外应急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

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总结 **加强防灾减灾和汛期安全自查工作总结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转发防灾减灾日和汛期安全管理有关文件的通知》,本部门结合学校实际,做好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思政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本部门减灾和汛期安全自查工作,由部主任翁礼成老师全面负责,办公室负责防灾减灾工作日常事务。健全了防灾减灾责任体系,明确了责任人,严防死守,确保安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发挥防灾减灾宣传队的作用,通过张贴和印发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资料,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等,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和汛期安全的意识,掌握减灾自救基本技能,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教育学生不准带火、玩火、随意烧杨树毛毛等燃料,并讲解灾害的相关知识及危害性,让学习充当宣传员和监督员,从而在灾害来临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认真摸底排查,及早整治安全隐患。对办公室的设备,像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进行消防检查。 四、完善应急预案,规范防灾减灾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制定了防灾减灾工作制度、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教育培训制

度、应急疏散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4小时值班和信息上报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五、完善防灾减灾设施,扩大防灾减灾能力。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的合理配置,是做好减灾工作的重要保证,乡上要求乡属所有单位和公共场所配备有标示牌、灭火器、铁锹、应急手电、棉被等救灾物资和器材。 六、存在的问题 1、教职工防灾减灾和汛期安全意识不强,遇灾自救能力不强; 2、应急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业务不熟练; 3、由于乡上财力有限,无救灾基本装备和工具,救灾物资不够充分。 七、今后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乡将认真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并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群众掌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2、加大力度,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和汛期安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3、加强对全乡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及早做好预防工作。 ******* 20XX年5月15日 ****20XX年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总结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减灾委《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

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夏琼华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资料) 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它们分层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地球的内部构造 2.地球是运动着的 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她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图片资料:用原图P2) 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上:(图片资料用原图P9)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图片资料) 6.地震的分类 人为的原因: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图片资料:唐山、汶川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图片资料:火山喷发)

幼儿园预防地震安全知识

幼儿园预防地震安全知识12 幼儿园预防地震安全知识 幼儿园是孩子聚集较多的场所,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措施十分重要。作为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在地震来临时,一定不能惊慌失措,要有序地组织孩子撤离、防震。 1、如果地震时孩子们在教学楼一楼,应立即组织幼儿紧急撤离到空旷的室外,撤离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及大型玩具,如果来不及跑出去,应迅速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 2、如地震时孩子们在教学楼上,应立即组织幼儿躲到课桌下、讲台旁,并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避开玻璃门窗,或组织幼儿到有管道的卫生间等小空间,绝不可让幼儿乱跑或跳楼。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沉着地组织幼儿迅速撤离到楼下空旷地带。 3、如地震时孩子们在楼梯上,应立即组织幼儿快速下楼,不要停留,尽可能迅速逃离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地带。来不及逃出时,应尽量躲在楼梯间墙角或支撑结构较多的空间部位。如地震时孩子们在操场和室外,则可让幼儿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并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 4、如地震时孩子们在睡觉,应立即叫醒幼儿起床,就 地避险,躲到床下,也可叫幼儿用枕头护头蹲下,蜷缩身体,并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组织幼儿到室外空旷地带。 幼儿防震小常识 1.地震来临时的危险振动大约在一分钟左右。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可暂躲较坚实的课桌、床铺等下面,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小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不能从窗户跳楼。 2.正在上课的小朋友应及时躲避。并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保护好头部,教师不可让幼儿一齐拥向出口。 3. 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4. 在户外活动的小朋友不要在狭窄的位置停留,不要躲进厕所、游艺室及教学楼等建筑物附近,教师应领幼儿到开阔地避震.

幼儿园防震减灾小知识有哪些

幼儿园防震减灾小知识有哪些 总的原则: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躲避,保护生命安全 身体姿势:蹲、坐、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 (一)楼房避震 1、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 2、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 3、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 4、地震过后,为防范余震,应该有序地、迅速从安全通道(楼梯)撤到楼外的空旷地带,不要乘坐电梯。 (二)教室避震 1、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幼儿应就地躲避,用书包或书本护住头部躲在在、课桌下。 2、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转移到操场,下楼时不要推挤。在一楼的幼儿可以快速跑出教室。 (三)商场避震 在商场、展会、书店遇到地震,要尽量躲在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吊灯等危险物体。 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四)剧场避震 (五)室外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万一被压,如何自救? 1、要有生存的信心,要沉着,不要慌张。 2、要坚定信念,保持镇静,一时不能脱困要耐心等待救援。 4、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 烟尘窒息。 5、扩大和加固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 余震造成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 6、设法脱离险境。尽量保存体力,不时用石块、砖块等敲击能 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7、不要哭喊、急躁、盲目行动。 8、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9、闭目休息,等待救援。 10、维持生命。尽量寻找食物和饮用水。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 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 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 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