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2015年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摘要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从集中深化的问题切入,并通过勾画问题解决路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既可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又能够降低教学难度。

关键词集中深化,勾画,解决路线。

特别声明I通过山东省2015年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平台观察的六节的课,每一节都是优质课。每位老师都很多地方有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1观察内容

山东省2015年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平台随机派送的六节课堂教学视频。授课教师和课题分别是★。

2 观课目的

⑴通过观课发现各个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到他们的共性,推广优点,为克服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全省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提高。

⑵为完善和发展自己提出的“专题探究教学模式”、“现实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连动生成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理念提供实践支撑。

⑶学习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观察点

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1 选点背景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生物学课堂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建构和应用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因为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内容的不当,以及课堂提问的缺失,影响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和避免有效提问的缺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2 选点目的

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对话。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提问。只有有效提问,才能促进有效教学。

选择该观察点观察的目的是,发现有效提问的特点,改革课堂教学,增加有效提问,减少无效提问或低效提问。

3.3 观察点的界定

研究发现,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问题的类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问题的数量等。为提高观察和研究的说服力,本次仅观察和研究提问的时机和问题的类型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影响。

⑴问题的类型分类

根据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类型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什么的问题,即描述性问题;第二类,为什么的问题,即理解性问题;第三类,怎么办的问题,即应用型问题。

根据思考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可分为浅显问题和深隐问题。思维含量少,容易回答的问题称为浅显问题,也称为低层次问题。思维含量多,不易回答的问题称为深隐问题,也称为高层次问题。

⑵提问的时机分类

提问的时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次观察和研究仅根据问题提出时,学生是否已经具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把提问的时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无基础提问,即在学生不具备与回答问题相关已有知识和经验时进行的提问。第二类,有基础提问,即在学生已经具备与回答问题相关已有知识和经验时进行的提问。

无基础提问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学生不具备回答问题应用的任何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提问;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激素调节》之前,问“什么叫激素”就是这一类。

第二类,有些问题学生虽然具备回答问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但是,在缺少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不具备回答问题的能力;提出这类问题后,又不能给学生必要的引导,这类问题也属于无基础提问。例如,要让学生回答“根据四种脊椎动物心脏的结构,说出动物进化的规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两心房两心室是由一心房一心室逐渐进化而来的”等一系列的认识。学生具备建立这一系列的认识的基础,若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帮助学生形成“两心房两心室是由一心房一心室进化而来的”等一系列的认识的教学环节,学生就不能真正建立这一系列的认识。不能真正建立这一系列的认识,也就缺少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反之,若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帮助学生形成“两心房两心室是由一心房一心室进化而来的”等一系列的认识的教学环节,学生就具备了回答提问的基础。这个提问就是有基础提问。

第三类,回答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学生只具备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基础,而缺少另一部分知识基础;基于的这类问题进行的提问,也是无基础提问;例如,要回答“成年人如果生长激素仍然分泌旺盛,会怎么样”的问题时,需要学生具备“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成年人骨干和骨端之间的软骨成已经骨化成骨”和“只有关节面等处还有软组织”等知识。若教师,在学生仅仅拥有“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的基础下,提出该问题,这样的提问也是无基础提问。

为了方便叙述,本报告把缺失提问和错后提问,也归为有基础提问。在学生具备了概念(或知识)的建构、或迁移、或应用的条件下,教师不能及时提出问题,促进概念(或知识)的建构、或迁移、或应用,称为问题缺失;例如,在学生已经知道“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功能”时,教师不能及时提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之类的问题,就是缺失提问,也属于有基础提问。缺失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再提出,称为问题错后。例如,利用四种脊椎动物心脏的比较,既可以发现生物进化的趋势,也可以发现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若比较四种脊椎动物心脏之后,只提出“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的问题,而不能提出“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的问题,而是再基于“生物进化树图”,提出“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的问题,就是错后提问,也属于有基础提问。

有效性的表现

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提问是有效提问。学生的思维量越大,问题的有效性越高。学生思维的内在过程是不可观察的,但学生的思维的外在表现是可以观察的。学生的思维量,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获取答案的途径、回答速度、回答质量和面部表情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学生获取答案的途径、速度和质量与思维量的关系如下表:

获取答案的表现思维量

途径找通过课本或其他资源寻找低想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速度快马上回答低慢延迟回答高

无呆坐或沉思无或高

质量无个性回答答案统一低有个性回答答案富有个性,有根据,有创造高

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可以反映在面部表情上。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通常表现为成功后的愉悦和轻松。

4 观察工具

我的观察工具主要是观察表。

问题编号课堂提问的具体问题

学生获取答案的表现

途径速度质量面部表情

5 观察记录举例

题编号课堂提问的

具体问题

学生获取答案的表现

途径

质量

问题1 什么是激素?找答案快

无个

性回

问题2 比较四种心脏的结构,看有何规律?找答案快

无个

性回

问题3 成年人如果生长激素仍然分泌旺盛,会怎

么样?

找答案快

无个

性回

问题4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时,大致

分几步完成?

小组内合作,

制定出实验

步骤

个性

回答

问题5 桔子的表皮是什么组织?思考快

无个

性回

问题6 一些缺碘地区曾经流传这样的说法:“一

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请同

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独立思考

答案

基本

一致

问题7 糖尿病有什么样的危害,哪些不良的生活

方式会诱发糖尿病,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

呢?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个性

回答

问题8 心脏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未记录

未记

问题9

植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

未记录

未记

6 观察结果分析6.1 问题类型分析

题编号提问时机

问题的

类型

1

在学习新知之前的提问,属于无基础提问是什么

问题2 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帮助学生形成“两心房两心室是由一心房一心室进化而来的”等一系列认识的教学环节,属于无基础提问

是什么

问题3 学生虽然具备“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生长”的知识,但是不具备“成年

人骨干和骨端之间的软骨成已经骨化成骨”和“只有关节面等处还有

软组织”等知识,属于无基础提问

为什么

4

学生首次接触定量分析实验,属于无基础提问怎么办

5

学生已经学习了“组织的种类”等相关知识是什么

6

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为什么

7

学生课前已经作了糖尿病的相关调查怎么办

问题8 学生是在机械记忆心脏的结构。假如,教师提出心脏的结构是怎样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的问题,并引领学生分析,学生就会感悟“生命

之美”,体验思维之乐;学生在获得相应的事实的基础上,还可以及

时建构概念。这属于缺失提问

无问题

问题9

比较四种脊椎动物心脏之后,只提出“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是

怎样的”的问题,而不能提出“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

的问题,而是而是再基于“生物进化树图”,提出“无脊椎动物的进

化历程是怎样的”的问题,属于错后提问

是什么

6.2 问题类型与有效性分析

提问的时机问题的类型有效性

无基础是什么低为什么低

怎么办高

有基础就近发展

是什么低

为什么较高

怎么办高缺失提问无错后问题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办低

提问的有效性与提问的时机和问题的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深隐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或为什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有效性高。

六节课堂提问,浅显问题多于深隐问题,即低效问题多于高效问题。

只要有问题,学生就会有或多或少的思考。教师不提问题,学生往往不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问题缺失的教学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不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时提出问题的教学往往是低效。

7 观察结论

⑴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什么的问题”、“怎么办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相应的提问属于高效提问。在学生没有任何基础的基础上提出“怎么办的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寻找原理,相应的提问也是高效提问。

也就是说,集中深化的问题,让学生既有时间思考,也有必要思考。

⑵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及时建构知识、巩固知识,深化理解知识,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时提出问题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8 改革建议

8.1改革建议

8.1.1化低效提问为高效提问

化低效提问为高效提问的措施:

1 改变提问的时机

改变提问的时机,变“无基础提问”为“有基础提问”

例如,直接提出什么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有哪些,就属于无基础提问,学生只能找答案,提问是无效提问。

让学生分析了下面的资料。

资料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相同的蝌蚪分成等量的两组,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在其中一组的饲料里添加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在喂养过程中,他们每天都认真观察蝌蚪的发育情况。结果发现,饲料里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的一组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小型的青蛙。

资料二某宠物犬近来体温经常在39℃左右,心率为140次/分,均超出正常值的范围。该犬的食欲较平时旺盛,精神焦躁,不停吠叫,导致声音嘶哑。兽医诊视后发现,该犬右侧颈部有一肿物,经X 射线照射,诊断为甲状腺肿瘤。通过手术,该犬的甲状腺被全部摘除, 并按时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它的精神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①甲状腺激素从何而来?

②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通过什么作用于细胞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食物的?

③甲状腺和唾液腺的结构有何不同?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回答问题需要通过积极思考才能想到答案,像这

样的提问就是有效提问。

2 改变问题的类型

改变问题的类型,变“是什么”为“为什么”,变“为什么”为“怎么办”。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不同的问题类型,学生的思维量是不同的。

①问“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哪些”,属于“是什么的问题”,学生获取答案的方式——找答案,思维过程无,无效提问。

②问“为什么缺碘地区的呆小症患者较多”,属于“为什么的问题”,学生获取答案的方式——想答案。回答这一问题,学生要思考“呆小症与碘有何关系”、“甲状腺激素有何功能”、“怎样才能知道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从思维含量角度看,属有效提问。

③问“怎样减少呆小症的发生”,属于“怎么办的问题”,学生获取答案的方式——想答案。学生不仅要思考“呆小症形成的原因”,还要思考“怎样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思维含量更多,有效提问。

要实现高效提问,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

8.1.2 重视概念教学

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8.2 改革阻力

为什么教师总爱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呢?为什么教师不能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和迁移应用概念呢?

这些与教师的愿望和能力密切相关。

8.2.1不愿改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与大家同和与教材同。

与大家同的表现很多。例如,出示教学目标,往往是一个孤立的、无意义的教学环节。就是这样一个孤立的、无意义的教学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不舍得舍弃。这样做的理由是大家都如此,不做可能得不到好评。

与教材同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 不增

忽视学习隐性教学内容。例如,济南版教材中,心脏部分只涉及了心脏结构有关的问题。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了心脏的结构之后,不能及时引领学生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忽视学习潜在教学内容。例如,要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就要用到“种子植物是由藻类植物逐渐进化来的”的,而“种子植物是由藻类植物逐渐进化来的”这一知识点教材中未阐明,教师在教学中也不阐明。

忽视勾画问题解决路线。在引导学生探究某个问题时,勾画问题解决路线,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降低探究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教材中没有这一类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也就缺少这一环节。

2 不减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既不是《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建构、迁移和应用价值,在今后的学习、生产、生活中也没有多大用途。这样的教学内容是可以舍弃的。舍弃这些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为重要概念的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然而,几乎没有教师敢舍弃教材上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例如,“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这一知识点的建构、迁移和应用

价值都不大,而且“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尚未定论;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只要教会学生如何识图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准确描述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由于教材有这一部分内容,教师还是不遗余力的领着学生学习这一内容。

3 不变(与教材呈现顺序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一个事实得出一个或几个结论。例如,基于对脊椎动物心脏的分析,既可以抽象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也可以发现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济南版教材,生物进化的趋势和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两个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把这两部分内容分开学习。

六节课皆“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一方面与参赛教师的基本素质优秀,又能精心备课,反复打磨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提出的问题浅显,而且教材中能够找到答案有关。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就会答不出,教学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教学过程不流畅,教学任务完不成,就不会得到好评。所以教师普遍求易怕“难”。

8.2.2不能改革

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对应的浅显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比较容易,而要将一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或几个集中深隐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比较难做。另外教师又会担心提出集中深化的问题,学生不知怎样学习和探究。

8.3 创课建议

8.3.1 不拘一格来评课

说到底,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涉及将深隐的问题,不敢及时引领学生就近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制定的评课标准对教师要求太高、太细,而又忽视最根本的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改变优课评价标准。建议优课评价的标准不要过细,优课评价应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教学任务”三个维度进行。只要要能“体现课程性质,落实课程理念,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就是优课。

8.3.2 问题的集中深化策略和简单易化策略

集中深化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问题集中深化基本程序是:罗列知识点→确定在干知识→主干知识具体化→具体问题生活化。

集中深化的问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不知怎样解决。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问题简单易化,并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勾画问题解决路线”是“将问题简单易化,并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措施。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三日

《压强》观评课报告

《压强》观评课报告 本节课老师在教学中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加强了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合理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学生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亮点:1、通过设计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做到由浅入深,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又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老师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如何观课评课

如何观课评课 一、观课报告 完成观评课后,就6节“优课”课例从总体上,或就某一节“优课”课例,按照模板撰写、提交观课报告,观课报告不少于800字。(全体人员,包括研修组长,指导教师) 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观评课观课报告 作业要求: 要有对课堂观察现象的细节及综合描述,可以从某一节课或几节课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观察点来阐述;不少于800字。 1.要体现观察点选点。如可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等维度来进行观察,再选定视角和观察点; 2.要有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如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 3. 要有自己的收获。 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观评课研修组研课报告(研修组长提交)市县(区):

二、研课报告 二、“一师一优课”活动赛课评价表 2015年山东省省级“一师一优课”活动赛课评价表

青岛综合实践指导教师青岛17中刘娜 不同的人对同一节课会有不同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课,重要的是要看,要思考,自己要参与其中。至少说几句让自己信得过的话,打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分数。那样即使和别人的评分有一定离散也能自圆其说。观别人的课,创自己的课。在观课评课中,点滴提高,勇于积累前进的量变。 1.文字 不要急于先看课堂实录,先大致浏览文字。阅读课例的“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文字内容,了解课的设计。阅读时,如果文字不清楚,可以调整文字显示比例(100%可以看清)。 2.视频 观看“课堂实录”。准备好纸笔,一边看,一边用笔记下主要教学环节、亮点、问题。为避免视频卡,第一,可以避开高峰,早上、晚上看,第二,可以下载观看。(看技术指导)3.草稿 根据文字和视频,针对各环节打分,并写出扣分原因,0-200字,存下草稿。 4.评课 离开平台,在电脑中,用word写这节课的评课。字数控制在200-500字。如果超过500字,多余的字数在上传到平台时将被砍掉。 评课,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技术使用、学生表现、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建议等角度来分析。提取几点,避免散乱。我们研修的主题是技术优化教学,可重点关注。汲取他人课的优点,为我所用。 5.提交 检查各项分数、总分、点评、评课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修改调整后,再提交。注意:草稿可反复修改,提交后不能再修改,一定要令自己满意再提交! 6.反思 观别人的课,创自己的课。反思这节课中值得借鉴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吸收可以为我

观课报告

暑期研修中,我共学习了六节课,就其中一节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谈一下自己的体会。这节课,教学设计合理,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这节课有以下主要优点很值得学习: 1、从教师教学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合理,活动安排科学,能够落实分层教学,考虑全体学生。练习设计合理,有层次,有梯度,基础知识掌握在课堂上,关键性的训练完成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面向全体,不同层次学生均得到发展;过程体验充分,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标检测及时有效,达成度高。目标明确,设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中,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 2、课堂气氛营造: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又适当的加入激励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老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3、师生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充分暴露学生思维中的缺点,教师及时补充更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师生交往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4、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学中开展了小组活动,活动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看本,这节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证明思路分析能力为着力点,通过定理的证明、例题的引领、练习题的巩固,及时地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造性地使用例题到设计变式训练、迁移训练;从设计条件开放、结论开放题,到设计条件不变、图形变化的各种训练;从展示正确证明过程到展示错误证明过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发展,从而实现数学思维的全方位训练。 教学建议: 1、学生回答猜想勾股定理时,教师最好补充一下,肯定后让学生再去验证。 2、讲解完定理后,教师最好强调一下。教师在讲解定理的证明时方法最好结合图形,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 我的收获: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放心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精选例题,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3、多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对于学生回答的不管怎样都给以充分的表扬。

触摸春天公开课教案[1]

《触摸春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 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 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 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 对生命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那么谁来说一下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们校园里,大家有没有发现春天的影子? 在我们的眼中,春天是那么的美好,但是你想过没有,在盲人的眼中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的盲童安静一起来触摸春天!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2页,自读课文。结合大屏幕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读一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分享:1、小组为单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交流预习时自己不理解的字词。3、小组内实在不理解的字词请做上记号。4、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看来大家都完成了差不多了。接下来,老师来检查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字词掌握得怎样了。(出示字词1:流畅磕磕绊绊弧线飞翔权利缤纷清香袅袅)(字词2:穿梭悄然一瞬间曲线) 3、师:看来,大家都扫清了字词障碍。接下来我们来简单说说,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师板书:安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板书:触摸春天) 三、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思考: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都创造了哪些奇迹?

观评课记录

观评课记录 在这次上课中,我得到了不少同行老师的帮助,收获颇丰。尤其是课堂细节的处理上,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每一次课件播放前的导入,教师既要有语言的准确描述,又要能自然地切入到下一个环节,这一点,难度较大,是优秀教师功力的展现,这也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灵活处理课堂教材的实际操控能力。 试课中,在许老师的提议下,我看到了自己上课的许多不足之处。在名家作品点评环节上,,我没有做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让学生结合画面进行联想分析,通过老师们的观课指导,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疏忽,并及时的进行了改进。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在指导学生们自由作画阶段时,我仍留在讲台上想问题,没有及时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关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绘画水平是不一样的,老师应该第一时间,走到学生身边。给与指导与关注。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老师地一句鼓励下,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因此,教师巡回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在作品点评时,有观课的老师提出,让学生进行互评,比老师一一点评,印象更深刻。我觉得提议很好,今后一定要实践一下。在范画演示阶段,画纸挂的太矮,其实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样可能不太理想,特别是对于后面的学生,老师的头或身子会把范画遮住,学生们不能集中注意力看老师现场作画,也不能很好的看到老师作画的细节。观评课后,我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把画纸适当挂高一些,作画时,身子稍斜或侧身演示,让学生看清作画的内容。 在试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在构图、用笔用墨、提款铃印时,知识欠缺,不够规范。在后来的演示中,我又进行了讲解。注意到了学生作画中的不足。亡羊补牢,给作品尽力少留遗憾。 在引导学生看投影屏幕时,我语言功底稍显不足。环节关联上,总是不自然不协调。尽管不断地改进自己,但是还是自身觉得欠缺了不少。这些问题,我希望以后会慢慢克服掉。我平时还喜欢在讲台上来回地走动。这一点是不好的教学习惯。以后一定改掉。我应该站在讲台中央,尽可能使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集中到所提的问题中来。当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时,我想,我会精简站位的转移次数。因为移动次数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精力分散,造成只见老师不见知识的失败现象。 从我的这次试课教学中,观课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受益匪浅并深表谢意,我更明白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老师,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依然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学习。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远程研修我认真观看了六位教师精彩的课堂实录视频,并仔细阅读了相关的教学材料,受益匪浅。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非常成功,优点很多,值得学习。下面我根据自己的观察谈谈观课的几点体会。 一、主要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反思6位教师的课堂课堂,都能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知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通过向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拓展延伸,让学生走进生活,开阔视野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学生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六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活动的人。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如教学视频《我爱我的家人》,教师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议 1、关注课堂评价,突出育人意识。 品德社会社课评价的核心是“帮助”,我认为教师不要盲目地夸大其词的去评价。如“聪明”、“漂亮”这样的词不能轻易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这些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拥有的。无形中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评价必须恰如其分,以激励为主。 2、关注教学策略,突出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敢于创新。取舍的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说不出理由的取舍是不合格的。 3、关注学习方式,突出人文意识。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学生的认知会出现冲突。教师要善于引导,多利用同学之间的事例来做榜样。

触摸春天说课稿

触摸春天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触摸春天》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以“感受生命的美好”为主题,本文主要讲述了有个叫安静的盲女孩,在花丛中捉蝴蝶和放蝴蝶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盲女孩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赞美。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分析,还要对学情有所把握,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识字及阅读能力,但是由于阅读数量不足,对于文中蕴含的道理领悟不深刻,因此我将结合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三维目标设定如下: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生词,掌握“径、畅”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通过“读、画、悟”的方式品析文中精彩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盲女孩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赞美,使学生懂得要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为落实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2设立为重点,教学目标3设立为难点。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以读代讲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法上,我坚持将学习的主权归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立为以下四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开始,上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你们能想到哪些成语来描绘下春天的景色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花繁叶茂)是啊,春天的景色多姿多彩,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叫安静的女孩是个盲童,她是怎么感受春天的呢?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鼓励学生自助借助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生词问题,并通过个别提问、整体认读的方式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针对重点及掌握不准确的字词进行分析、讲解。例如:径、畅 在扫除生字障碍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总结,学生不

小学美术观评课报告

小学美术观评课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美术观评课报告 经过这段时间的听课活动,我真的收获很多。四位风格不同的美术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也给我今后的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现将我的听评课学习和感受总结如下。 一、观课总结 在学生学习方面,四位美术教师的课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美术教学的必要。如付老师在《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中,先是出示了几个象形文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谈了对象形文字的感受以及如何猜出它们的,这就是在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这一引导,使学生从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有学有得,学生爱学乐学,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四位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如王老师《对称的美》一课中注重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孟老师《走进春天》把音乐引进了课堂,活跃了美术课的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关键,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第二,教学过程和内容是否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四位老师的教学中目标与内容高度一致,而且目标达成度很高,这两者其实是具有因果关系的,目标与内容高度的一致,因此,学生的目标达成度就很高。在创作环节,学生的优秀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观察结果分析

四位老师的备课都很充分,以导入为例,作为一个老师大概要怎样去备课,怎样去吸引学生,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美术课有趣,就会带给学生一种身心的愉快,比较喜欢盼望上这个课程,也可以减轻同学们在其他课程的压力。如孟老师的《走进春天》中,将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课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而且课堂气氛非常强烈,互动效果也好,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 三、观课收获 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我收获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对称的美》一课中,王老师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对称图形,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不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评价以肯定为主。 2.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听《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付老师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太阳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 3. 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观课听课评课评语

观课听课评课评语 观课听课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观课听课评课,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 尽在学校评语栏目! 观课听课评课评语一 1) 优点:准备充分,教态亲切、平易近人,让孩子们经历了知识的过程,在活动中 感悟、在合作中积累。建议:教学时间的掌控上,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一些,后面时间控制稍紧。 2) 优点:目标明确,围绕目标展开教学,能注意到细节。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注重 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对课堂处理跟进到位,练习与新授穿插。建议:发挥高年级小组学习优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优点: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练习本等课堂用品,养成好习惯。放手让学生讨论计算 办法作用较好,指导很详细,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建议:个别环节有些松散,后半节课学生有些松懈,部分不在学习状态,用该考虑如何调动。 4) 优点:用心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提前做好准备。以谜语、简笔画等形式揭示课题。重视生字教学,规范学生书写,及时纠正读课文中出现的出错。建议:自由表演部分、小组卡片认读环节需要提前安排好,课堂中处理的有点混乱。 5) 优点:利用实物讲解,学生参与互动。善于引导,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交流, 学生动手动笔,精力集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保持学习兴趣。建议:板书不完整,有必要列出计算公式。口头出题时要注意学生是否能跟进,要做好检查。 6) 优点:用英语互相问候,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表达流利。学生喜欢表演创设 的购物情景,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建议:订正练习时稍快,有的学生没有改正确,注意加强反馈。 7) 优点:充分挖掘短文内容,善于引导,利用简笔画让学生充分理解霍金人物形象。建议: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感觉有些被动。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8) 优点:学生有较好的听讲习惯,对于一年级来说非常不错。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字形结构非常细致,板书工整,及时纠正出现的出错。建议:有个别学生没有跟上教师节奏,要善于观察。

历史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本次暑假研修收获颇丰,尤其是观课评课这一环节的设置非常好。听课对教师的专业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而观课评课的大力开展比听课的作用还要大,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因此,更易产生欣赏意识、交流意识和分享意识,对于新教师的快速成熟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在观看了杜鹃老师的《明清经济的发展》、李拥军老师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董艺老师和胡涛老师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王绪才老师的《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以及程艳华老师的《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六节课后,感受很多。接下来我就结合这六节课的具体实施过程,来浅谈一下自己对这六节课的认识。 首先,省级专家非常用心地分配了观课评课内容。每位教师所观看的课例虽不同,但都照顾到了内容不一,形式各样的授课方式。拿我所观看的课例为例,既有杜鹃老师和程艳华老师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探讨,又有董艺老师和胡涛老师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不同课例展示,同课异构,新教师和老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同,都鲜活的一一向我们呈现了出来,让我在观课过程中切实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对于历史教学也有了自己更进一步的思考。 其次,六位授课教师都对教材有深刻解读,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都较强。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在设计选材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都能根据具体学情和授课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比如董艺老师在讲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时能做到重新整合教材内容,采用板块化教学方法,用人物贯穿本节课,用邓小平这一伟人的历程贯穿本课的教学。将诸多的历史事件很好地串联起来,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历史史实,又以情动人,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课件设计新颖别致,很好地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授课效果较好,完成了教师的预期目标。再比如王绪才老师在讲授重要历史人物拿破仑时,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探讨来思考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的合作获得学习的快乐,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由此可见几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能俯下身去专研教学,这些都值得我去向他们好好学习。 再次,几位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平时常听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员说教无定法,也时刻督促我们教师要注意积累,尽快成熟,早日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教学风格。自己从教时间较短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通过此次观课评课确实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刻的

触摸春天说课稿精选.

《触摸春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手触摸、用心感受美好春天以及在春天一个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安静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并思索应该怎样去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从而升华学生的人生观。(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关键词句蕴含的道理领悟其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难点 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说学情 1、充分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2、联系自我,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这篇课文主要用的是合作交流法,其他方法为辅: 初读感悟――――提倡自主性 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 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 四、说学法 因为学生缺少经验,本可采用以下几种学法:创设情景法、品味语言法、朗读体会法、想象感悟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疑而学文,识写生字。 我主要精讲第二课时,这个课时主要分为四大环节:(一)、激情导入,铺垫情感基调 1、复习词:流连、花繁叶茂、流畅、灵性、弧线、飞翔、

《分式的基本性质》观评课报告

《分式的基本性质》观评课报告 今天听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一章的重点,这一章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分式的学习,课本是通过算术中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接受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是要使学生达到透彻地理解,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采用师生共同体会关键字眼在分式概念表述中的重要性和指导练习习题的不可忽视性.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目标定位准确明晰。 二、合作交流中收益。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会了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了语言表达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约分的基础上,学习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约分方法。这一过程由学生自己学习、归纳,这样学生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起来也不觉得困难,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类比的思想。由学生自己归纳,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对等式的变形填空练习,让学生观察分子或分母变化,想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一点建议: 本节课安排了基础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联系实际的练习,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是在第三个练习的安排上时间不够。在组织学生表达时要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的剖析,要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活动组织可以让学生板演,也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竞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问题没能及时引导和纠正,要注意给学生强调,只有将同类项合并正确,才能保证解方程的正确性。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没有点明本节课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思想。应让学生自己小结反馈,多让学生说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对学生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对学生的困惑要及时解决,可通过教学媒体展示或改正。

《通分》观课报告评课稿

《通分》观课报告评课稿 听了老师上的通分课,“通分”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又是今后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现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新课伊始,教师从比较大小(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比较),这些旧知识与本节课的内容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起到铺垫作用,为新课的学习伏下较好的一笔。但是教师在此时所用的时间比较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时间布局,也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旧知复习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如在同分母分数比大小中设一道同分子的,在同分子分数比大小中设一道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从而制造了多次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也很自然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老师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教师讲的多,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同时在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方面有欠缺,在教学通分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放慢教学脚步。如:让学生先通分,再比较大小练习时,老师不要太放手只是让学生讲自己怎么做,我觉得在每一步时也

应加以说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就不会导致后面让学生讨论总结通分的步骤时无法入手。 3、每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应该讲求教学实效,而不只是一个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既注重教学过程,更要关注教学结果,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为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服务。如:在学生展示比较方法:1/4 =1×2/4×2=2/8,2/51/4时,教师能不能在这个部分给学生讲一下,这个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又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教师在这部分只是让学生说,然后就一带而过。 4、对于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通分,但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同分母或同分子的比较大小,反而把通分的内容设计时间花的较少,而这里的通分部分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应要多花点时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交流——明理,领悟通分的意义及方法,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由于旧知的复习所用的时间过多,导致学生探究知识和新知识应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 反复观看了这几节精彩的课后,我感触很深。在这几节课中,我充分感受到教与学的的多样化,以及教与学的乐趣,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明白原来我们的生物课堂也可以这样精彩纷呈,也可以像生物课堂那样大放光彩。在这里,我有几点收获,和大家共同探讨: 1.充分备课,精心设计,设置一连串联系密切且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串,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的积极性,调动课堂的 活跃程度。 2.上课教师“带着课标上路,依据课本上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任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课程标准把握深刻到位,运用教材合理有度。应该说,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极大的颠覆,过去是讲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现在老师更像一名策划,看上去是解放了教师,真正发动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他们学会读书、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发言。而实际上很多工作都还需要老师去引导、点拨。即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在对课标、教材深刻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老师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反映敏捷,在学生面前展示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鲜明的荣辱观。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3.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主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次听课,就有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把学生引入一个水草丰美的百花园,他们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不由自主的去探索其中的奥妙。教学活动生机昂然。教师避免了繁长的讲

解,不用找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活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更易于学生接纳。 4.教学环节丰富多样,可操作性强。我注意到,本次讲课大部 分参评教师都采用了丰富的教学环节,如:聚焦热点、健康指导,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解决问题……等等。既增加了课堂容量,趣味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学生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众的才华,真正把生物教学融入生活之中。 5.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评价学生。听课的过程中我发 现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还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外,对学生多用激励的语言,根据现在学生本身的特点给予恰当的评语。所以有的教师注意时时观察学生,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恰当的表扬、鼓励,激励学生去尝试,真正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6.生物学科是一门需要实验的学科,要重视实验的力量,学生对 于实验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对教材本身的兴趣,所以教材上涉及到的探 究实验和演示实验,要尽量的在课堂上涉及,并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 到其中。在课堂上,教师提前在班内建立了生物兴趣小组,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前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并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 演示的同时教师也给与了他们提问同学的权利,俨然一个真正的教师。那么,学生在课下进行实验的同时,必然会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充实自

《触摸春天》听课有感

《触摸春天》听课有感 以前听盛老师对我们说过,教学具有四种境界:第一境界,具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并能在课堂上得到100%的实施。第二境界,具有教学理念能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施展,略有折扣。第三境界,能就一篇很好的教学设计上出一堂好课。第四境界,即使有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也上不出一堂好课。日前,我就有幸听到了我们学校钟梅老师为我们青年教师展示的一堂精彩分呈的好课。 要具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很大一方面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只有“三读教材”实施了教师与作者、编者、学生的“三者对话”,才能为文章的教学找到一个出口,深入浅出,让“浅出”有丰厚的底蕴。正是扎实的文学功底,高超文本解读水平,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才看到了教师的底气、霸气,不以气势压迫人,而是娓娓道来,从从容容指点江山。整堂课为我们展示了教师语言的魅力,学生语言的神奇。 (同学们,还记得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冷风冷雨中傲然开放的繁花,去世后捐赠所有完好器官的琳达一家……他让我想起一句话,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盲童的春天,她的名字叫—安静。) (同学们,用我们柔软而敏锐的心去触摸文中的词句,去细细品味,你就能走进安静的心灵世界。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地方读到了“触摸”,读懂了“触摸”?) 钟老师的课可谓为我们作了一堂单元主题课文教学示范课,指导我们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如何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找到课文中的生长点。“触摸”一词的挖掘,让我们拍案叫绝。因为抓住了“触摸”一词,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命脉,真正走进了盲女孩的心灵世界。由“触摸”一词发散开去,由点到线至圆,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画面。 (安静触摸到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内心的体验,什么词?)(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 钟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整体框架,自始自终,都在注重学生语文水平的培养,学生的生成,随时作出调整。在教学中,钟老师善于激活学生自己储存的语言信息,从词到句到生活的感悟,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拳出击。学生就是在教师设计无痕的那份随意中,语言、思想得到提升。 正因为有了老师的春风化雨,学生才道出了安静的心声。妙哉!

2017年观评课分析报告

一、总体评价:本次暑期研修观评课,我观看了《西游记》阅读指导,《回忆鲁迅先生》,《老王》,《岳阳楼记》总体上看,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了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都是比较成功的课。 二、自我反思: 观课就像照镜子。参加这次观课活动,也使我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首先,通过这次观课,使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不是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聋子”。今后我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就必须融入的海洋,跟上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也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能够使用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气氛营造上多想想办法。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再次,通过这次观课,让我认识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

唯一的听众学生参与情况观课报告评课

《唯一的听众》学生参与情况观课报告 撰写时间:2011年9月29日 《唯一的听众》学生参与情况观课报告 曲阜市实验小学韦亚东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孔老师课堂上运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比例达到90%,举手的人数都在50%以上,在不少环节,达到80%。 在《唯一的听众》这节课上,对学生参与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表一: 回答 学生人数(共32人)所占比例 次数 7次1人 3.1% 4次3人9.4% 3次2人 6.3 % 2次11人34 % 1次8人25 % 0次7人21.8% 以上这张表是学生主动要求举手后老师叫起回答问题的人数,当然还存在学生举了手老师没有叫到的情况。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节课的学生参与情况是比较不错的,至少有

25名同学主动参与了课堂,占全体同学的78%,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比较广。从学生回答问题次数来看,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次或者两次,有六个同学回答了三到七次。 表2:学生座次表及回答情况 A B C D 走 道E F G H 1 0 2 2 0 0 2 4 4 2 2 1 2 2 1 3 1 0 3 2 0 0 7 1 3 0 2 4 1 4 2 1 2 1 2 1 (A--H是8列,左边的1,2,3,4是排数,中间绿色数字是回答问题次数)从第二个统计图更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坐在教室左边、右边、后边的学生没有忽略,全班同学一视同仁,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一样,回答两次、一次、四次的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有7名同学没有得到发言机会,分别是A1、B3、C3、D1、E1、G3、H2,这7位同学都举过手,老师没叫到,我观察,这里面有几个同学举手次数也少,当老师问的问题稍有难度,便举得很不自信,手掌是弯曲的,有时干脆没举手,这说明个别学生自信心不足,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不会,只是怕回答错了得到同学们的嘲笑。对于这些同学,建议老师以后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好学生,自信是一定要有的,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你在鼓足勇气之后,一定要有所行动才行,不然你就总是只是想,永远不会有进步。我也有过这样的问题,不要紧张,行动最重要,有了一次以后就好说了。

观课报告

《比例尺的意义》观课报告 听了孙老师的《比例尺的意义》一课,比例尺这部分知识内容单一,枯燥、抽象。然而孙老师把这部分内容讲的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源之于生活,悟之于生活;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际适合学生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使他们乐学、善学。孙老师恰恰结合生活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1、教师教学落实目标到位。本节课有关比例尺的意义目标都能有效达成,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都掌握得十分扎实。课堂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知识,教师不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通过观察、操作与分析交流,让学生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通过测一测、绘一绘、估一估、算一算等活动,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孙老师的教学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维方式在变化,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突破难点,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教师注重生活联系实际。教学中老师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利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对知识内容的建构。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对于比例尺有初步的理解,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对此做出主动反应,使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内容更丰富了。 3、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本节课孙老师不断的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提出质疑,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流淌。通过表扬、展示作品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各种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愿学、乐学数学课。 本节课,教师掌握教材熟练,教学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巧设情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练习设计采取“小台

触摸春天观课报告

《触摸春天》一文内涵深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涵,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而王老师却迎难而上! 王老师的这堂语文课质朴自然,没有以往某些公开课的浮华与矫饰。可圈点处甚多。 一、教态自然,语感亲切 有人说过,“教师的眼神、语言给学生一片阳光”。骆老师以平等的身份,营造了一种活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字词教学,扎实有效 从字音和字义这两方面层层落实。字音教学不是简单的一读再读,而是重视细节,关注学生读音上的不足,区分前后鼻音,了解多音字。从点滴中,让学生学得扎实。 字义教学有所创新。从老师讲解,学生自己“翻译”,到动作“领悟”,最后听写,逐步推进,细细落实,既有过程,又重视反馈。尤其是动作“领悟”环节,让在座的老师印象深刻,如教学“弧线”,用语言讲解,似乎不够形象,毕竟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有限。而骆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何谓“弧线”。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相信已经让每一位学生对“弧线”这个词语了如指掌,让学生在内化词语的过程中懂得积累。真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 三、以生为本,朗读有针对性 朗读是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而且朗读的目标明确。 一读课文,预习检查。再读,解决难读的字、词。三读,读通课文。四读,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提炼画面,最后划重点句子。从面到点,层层落实。 总之,王老师上的这堂课,读导结合,读思结合,读练结合,以循循善诱的方法,轻轻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