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摘要: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来自不同地域、国家和文化背景,因其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使谈判过程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屡见不鲜。增加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并有效提高跨文化能力为解决跨文化冲突形成有力保障,并以此竭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商务谈判;跨文化冲突;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国际商务发展历史久远,但真正意义的国际商务起源于二战之后,当时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试图建立一种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由此,国际商务历经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最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对此起主要作用。随后欧洲、亚洲的世界贸易发展脚步紧随其上,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这一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身份的碰撞,跨文化冲突势必产生。商务谈判这一国际商务核心环节,也饱受跨文化冲突的深刻影响,其中人际冲突或者低效交际是谈判双方所面临最严峻挑战。但遗憾的是,在跨

国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众多跨国公司的谈判人员对于跨文化情境因素知之甚少。在谈判人员跨文化能力低下的窘境下,国际商务谈判常缺乏相互理解,以导致谈判处于信任危机之中,而这种信任危机深刻影响着谈判问题的解决和合作行为。跨国公司之间交易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谈判,因此,理解和掌握成功的商务谈判中有效预防和缓解跨文化冲突的驱动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至关重要。

二、研究概述

跨文化商务谈判绝非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国内外研究随国际商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方兴未艾。国外研究主要围绕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风格差异,国际商务谈判中培养跨文化能力,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途径等问题展开。国内对于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研究者包括傅曦琛、魏薇、王瑞雪、赵一蕊等。研究涵盖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语言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言语交际策略的跨文化问题等方面,但对于国际商务谈判中导致跨文化冲突的具体诱因以及有效

应对跨文化冲突的策略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冲突的类型

总体来说,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可归纳为3类:语言运用不当型冲突、跨文化语境认知不足型冲突、跨文化意识欠缺型冲突。其中,语言运用不当型冲突指由于某种语

言的语法规则、语用原则或语篇原则的运用不当导致的冲突。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常忽视语言的文化背景而单存关注文字意义。跨文化语境认知不足型冲突主要产生于跨文化知识的认知不足、理解和运用不当,例如对于谈判的时间条件、空间条件或谈判者的语气、眼神、姿势、礼仪等各种跨文化语境认知的欠缺。跨文化意识欠缺型冲突主要由缺乏跨文化能力提高意识导致,谈判中通常以自我文化为中心,忽视对方文化尊重诉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常常被理成对其价值观的一种表达,也常常被视为一种行为方式。跨文化冲突经常产生于对另一种语言的语法运用相对熟练,而对其文化内涵了解相对欠缺的矛盾问题上。例如,在一则中英商务谈判案例中,中方谈判代表向对方提出“你方要在5月1号执行第一批订单”这一要求。中方谈判者将此句表达为“You must execute the first order by May 1st.”由于英语中“must”一词表达“一种命令”,英方谈

判代表由此产生不悦。这种命令口吻完全破坏了谈判的友好气氛,让英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有不礼貌、高高在上的谈判态度。我们完全可以运用“I would like you to execute the first order by May 1st.”等一系列表达,客气、得体的发出某种指令。在另一则案例中,英方代表请求中方降低产品价格,但是由于成本问题,中方确实在价格问题上不

能让步,因此中方代表直接拒绝对方这一请求,进而使用句子“I can’t lower the price.”表面上,句子含义并没有什么错误和歧义,但是在英语文化中,语言使用者常运用模糊表达来缓解语言可能带来的紧张气氛。由此,“I’m afraid that I can’t lower the price.”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但语气上缓和、委婉、更加礼貌。在跨文化商务谈判过程中,切记语言背后的某种文化含义以及深刻理解某种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甚至冲突的产生。

不同国家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滋养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跨文化商务谈判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谈判者很难与形成已久的行为习惯剥离开来。不同国家甚至对于“问候”这一肢体语言都存在千差万别的表达方式。来自不同国家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时间观念、不同的交际风格、不同的肢体语言、不同的礼节与礼仪习惯等。国际商务谈判中,交际双方都期待获得对方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谈判者不仅应充分理解对方语言风格、行为方式,并努力使谈判过程处于交际友好型的跨文化语境中。

所谓跨文化意识即对跨文化语境、跨文化知识的有意识认知、理解和运用的跨文化思维和跨文化行为。国与国之间在文化起源、社会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宗教信仰方面皆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商务谈判人员只有意识到这些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促进国际商务谈判顺利进行。

四、应对措施

(一)积极语言影响谈判伙伴

许多研究数字表明尽管跨文化谈判过程中充满误解,也常因此而气氛紧张,但若谈判交际语言和过程令双方愉悦,跨文化谈判则会制造更大的联合收益。例如,利用礼貌表达、委婉表达、模糊表达等积极语言使谈判过程处于轻松、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之中,谈判双方则更易于努力交换并采纳对方的标准和预期,谈判者更易于利用不同观点进而产生更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二)换位思考

一位优秀的谈判者可以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与实现谈

判双方共同目标的平衡点,因此对谈判对方的目标、预期与谈判策略的了解对谈判者来说至关重要。而在跨文化情境下,这种了解往往存在很大障碍。尤其是在谈判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谈判亟须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时,多元文化的经验便有利于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换位思考帮助谈判者认知跨文化谈判情境,形成谈判解决方案。多元文化身份者更容易具备优良的换位思考能力,因此在须要更多不同观点的谈判过程中,他们更容易占据优势。

(三)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多元文化身份

与单一文化身份者截然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身份者拥有

相当多的两种或多种文化经历。多元文化身份并非仅通过多国居住经历来确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形成多元文化意识,掌握其他文化影响下的不同行为习惯、社会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来确立。多元文化者不仅能熟练掌握其他不同国家的语言,并能够理解和运用其他文化。换句话说,多元文化身份者能够真正内化一种或多种其他文化,并使其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到积极作用。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跨文化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身份更容易搭建文化差异之间的桥梁,因此在积极影响谈判伙伴和谈判过程上意义明显。

五、结束语

国际商务谈判是对外经济贸易中,买卖双方为达成某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款进行协商的过程。国际商务谈判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实体之间进行,拥有不同文化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参与其中。因此,国际商务谈判绝非简单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其体系复杂,文化因素始终贯穿其中。增加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并有效提高跨文化能力为解决跨文化冲突形成有力保障,并使双方谈判处于交际友好型的氛围之中,以此竭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Robert Wilken,Frank Jacob,Nathalie Prime.The

ambiguous role of cultural moderators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3,(12) .

[2]Adair,W.L.,Okumura,T., & Brett,J.M.,Negotiation behavior when cultures collide: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3).

[3]佟敏强.英语词汇发展机制的整合性研究[J]. 外语学刊,2015,(1).

[4]王贝贝.外事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应对策略[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5]魏薇,王瑞雪.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1).

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文化机遇与挑战:知识讲解

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文化机遇与挑战: 我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战略 刘韬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热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技巧、市场联系、研究与开发等方面与东道国当地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乃至市场规模等优势结合起来,利用跨文化优势,展开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在跨国经营中产生的国际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必然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国际企业在跨文化背景、地域下成功运营的保证,这尤其对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企业更具有现实意义。 跨文化优势(cross-cultural advantage):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与机遇 企业跨国经营主要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直接对外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使一国的企业摆脱了单纯的地域界限,成为面向整个世界的国际企业。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跨国经营呢?正如自然界中存在“杂交优势”的现象一样,社会经济生活中也是同样表现。进行跨国经营是企业有效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人力 资源与自然资源,实现“跨文化优势”的结果。 著名的美国《国际商业周刊》(International Business Week)有文写道:在文化方面,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它把过去没有必要或没有机会彼此相互联系的人们联系到了一起……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都被国际商业的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其结果是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财富。被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称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国际生产模式”的邓宁(John Dunning)的折衷理论就是体现为这样优势的理论。邓宁认为,企业只有同时具备所有权、内部化、区位的特定优势,才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具体来说,邓宁的跨国经营的三优势动因理论可归纳为下述三点: 一是为什么出去投资:企业拥有特殊优势(peculiar advantage)。这种优势主要指无形财产方面的优势,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能和产品特性、商标牌号等;二是怎样进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企业拥有的财产通过内部化转让到国外子公司,可比通过市场转让给局外人得到更多的利益;三是到那里去投资: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企业满足了前两点要求在利用上述优势时,至少要同当地某些生产要素投入相结合,即把投资企业的优势和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达到取得比单纯出口得到的更多的利益。这就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为什么选择一些国家而不选 择其他别的国家的解释原因。 邓宁的理论道出了在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一种潜在的优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市场状况、技术水平、人力自然资源的条件,能给国际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回报。这就可体现为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带来的“跨文化优势”。如美国麦当劳公司(McDonald’s)通过跨国经营,把它的“快餐文化”成功地辐射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包括在文化炯异的亚太地区。其在1997年共建了2110家餐厅,其中约有85%是在美国境外。此外,它现在在亚太地区17个国家拥有4500家以上的店面,其销售量占它全部销售量的16%左右。 从经营学的角度讲,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前,必须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作出具体的分析与评估,

国别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变通.讲解学习

国别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变通 2010-1-13 摘要:当国别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时,折衷范式需要根据投资区位的文化特性如价值观、社会关系、权力距离等因素做出适应性调整,而母国文化特性如商业习惯、顾客偏好、风险与不确定性偏好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选择、产业选择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折衷范式;文化差异;企业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对提高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显现出来,跨国公司(MNC)也不得不面对文化差异并且要妥善处理,避免它造成产品认知障碍。国际生产理论,包括折衷范式(OLI)在内,最初都没有直接考虑区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一种“理性”的理论;目前也存在着另一个极端,某些跨国公司行为分析过分强调文化的作用而忽视传统理性假设,似乎原有的国际生产理论都应该在“文明冲突”中推倒重来。其实国家制度、企业组织模式、经营行为偏好等本身就带有文化作用的痕迹,即使是“理性”的折衷范式,其理论框架也是构建在隐含的文化作用的基础之上。鉴于文化差异在影响跨国公司行为与绩效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拟在原有折衷范式的基础上,结合邓宁(Dunning,1997)对OLI范式的后期研究,挖掘OLI框架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寓意,并把它们作为原先OLI变量的影响因素添加进去,用以解释跨国公司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对投资区位选择与投资策略的变通。 一、文化差异及其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 世界经济体系中确实存在着思维方式与制度代表的文化差异,如欧美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所代表的东方文化。这些思维方式差异通过企业家精神、商业惯例、工作风格、顾客期望、组织结构、对待外资态度、决策模式等表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与国家竞争力的差异。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地区文化差异在某些方面有趋同的趋势,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另外一些文化差异如对风险的态度,工作风格等已经固化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而且在一些文化保护组织和民族观念的推动下甚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跨国公司既是产品和技术全球销售者,又是母国文化的传播者,它们面对的文化差异经常成为跨国经营的障碍。 文化对跨国公司经营行为的影响根深蒂固,举例来说,日本跨国公司的合作行为比美国普遍的多,这和日本长久以来形成的人们互相信任、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分不开。面对市场

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特征文档

2020 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特征文档 Document Writing

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特征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与国内谈判的共性特征 (一)为特定目的与特定对手的磋商 国内商务谈判和涉外商务谈判同样都是商务活动主体为实现其特定的目的而与特定对手之间进行的磋商。作为谈判,其过程都是一种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取”与“予”是兼而有之的过程,谈判过程中所适用的多数技巧并没有质的差异。(二)谈判的基本模式是一致的 与国内商务谈判相比,涉外商务谈判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差异,但谈判的基本模式仍是一致的。事实上,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差异,谈判过程中信息沟通的方式、需要讨论的问题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与国内商务谈判一样,涉外商务谈判也同样遵循从寻找谈判对象开始,到建立相应关系、提出交易条件、讨价还价、达成协议,直至履行协议结束这一基本模式。 (三)国内、国际市场经营活动的协调

国内商务谈判和涉外商务谈判是经济活动主体从事或参与国际经营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尽管国内谈判同涉外谈判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进行,但由于企业必须保持其国内商务活动和涉外商务活动的衔接,国内谈判与涉外商务谈判之间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了解国际谈判时,必须考虑到相关的国内谈判的结果或可能出现的状况,反之亦然。 跨文化商务谈判特征之国内谈判的区别 在把握国际谈判与国内谈判的共性特征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两种谈判之间的区别,并进而针对区别采取有关措施,方能取得涉外商务谈判的成功。 涉外商务谈判是跨越国界的谈判,谈判的根本区别源于谈判者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及谈判活动与谈判协议履行的环境的差异。国内商务谈判双方通常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于共同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在谈判中,谈判者主要应考虑的是双方公司及谈判者个人之间的某些差异。而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于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这种差异不仅形成了人们在谈判过程中的谈判行为的差异,而且会对未来谈判协议的履行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比较而言,由于上述背景的差异,在涉外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面临着若干在国内谈判中极少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差异 国内谈判中,谈判双方通常不存在语言差异(谈判者通常都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跨文化差异,正确认识这些跨文化差异现象并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跨国公司成功经营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跨国公司常遇到的跨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跨国公司对跨文化差异影响的措施,这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影响;应对措施 “跨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差别。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独特性、延续性、非物质性的特点,各个民族间的语言、传统、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造成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千姿百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不仅是跨文化差异的来源之一,而且,每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风格差异以及员工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也是跨文化差异的重要来源。例如,从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来看,西方强调个性和创新,而东方更强调集体和稳健;从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差异来看,高科技企业更强调创新,工厂性企业更强调稳健。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表现为积极的创业文化,成熟阶段的企业表现为稳健的守业文化;从员工个体文化素质差异看,经营管理者是组织文化形成的中枢,其个人素质、偏好与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文化的个性,感召力越强则这种个性越强。 一、跨国公司面临的跨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都积累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千差万别。 1、语言交流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思想最基本的工具。人们进行交流时,需要借助某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媒介。语言交流分为高关联度模式和低关联度模式。在高关联度模式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都依赖于对语境的共同理解来进行交流。在低关联度模式中,大多数信息通过语言明明白白地传达出来。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日本属于高关联度模式,而美国属于低关联度模式。在日本公司给美国公司的商务函中,会先叙述很多与商务不直接相关的事情,如问候、关怀、祝愿、昔日的友谊等,在信件的最后才会提到要订200吨的货。美国人会觉得日本人太兜圈子,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因此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函时,常常先翻到末尾,直接看具体的商务诉求。同样,日本人也不习惯美国人开篇就谈订200吨的货,认为他们傲慢无礼、不够委婉,因此日本人在读美国人的信函时,也先翻到末尾,通过读问候、关心、祝愿等预热一会儿,再看开头的商务诉求。[1] 2、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 思维活动方式是受不同文化背景、个人知识结构、社会与工作的环境及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如中国人习惯形象思维、偏好综合思维;欧美人习惯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偏好分析思维。 3、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重要性在广泛意义上的排列,价值观决定了我们认定什么是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等。宗教对世界各国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文化以他人取向和集体主义为主,强调和谐与“天人合一”;讲求团队精神;重视亲情,通过情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基石。西方国家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取向为核心,突出个性,强调个人独立与个体价值的实现;通过契约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管理实践,包括组织中的评价、奖惩、人际关系等。比

企业文化-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企业国际化的蓬勃发展,然而,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研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以帮助跨国企业减少文化冲突,实现其预期目标。 关键词:国际化跨文化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大量的外资企业来我国投资建厂,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有20多万家。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其经营领域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更为广阔丰富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大批国内企业蜚声国际,令世人瞩目。 据统计,我国在境外有投资企业6000多家,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而且,还有一大批其他国内企业正准备加入国际经营行业。然而,跨国经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绝非易事。因为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诸多差异的经营环境,这些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其中文化环境对企业运行来说,其影响力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 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不考虑文化差异,而一味地照搬、照抄在自己国内的做法,其结果将是致命的。所以跨国企业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所投资国的文化差异,实施跨文化管理,完善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体制。 跨文化管理在企业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顾问公司罗兰?贝格曾对我国50家国际化大企业跨国经营进行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受访企业认为,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是海外经营区位选择中最次要的因素,这一结果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觉得文化和外国市场的知识不是很重要,只要其产品好,什么地方都能卖,这种认识一般发生在企业国际化的初始阶段。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制度,国外经营生产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这充分说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制度只是外在约束,而文化才是内在影响。 当制度没有形成文化形态时,其成本自然就会很高。而当制度形成文化形态时,员工就会在一种文化环境里自觉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制度不能代替文化发挥作用,而文化可以部分代替制度发挥作用。 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按照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G?Hofstede 教授的观点,文化是同一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 文化作为一系列观念、习俗、规X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有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正如哲学家帕斯卡在其《思想录》中所说的那样:“在比利牛斯山这边是真理的东西,在比利牛斯山那边就成了谬误。” 企业管理中的文化 美国学者戴维?A?利克斯曾指出:“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这一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和融合及跨文化管理策略(一)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和融合及跨文化管理策略(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不断扩大,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跨国经营所 引发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的失败。本文从分析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表现及成因入手探讨了跨国经营中的 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及跨文化管理策略,并进一步阐述了促进跨国公司健康运营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冲突文化融合跨文化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及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使国内企业以及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 ,如何在国内与来自于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另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如何融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去。跨国公司经营中如何聚合彼此的核 心能力以开拓新领域,产生的1+1>2合成效应,是其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跨国公司经营中因母文化、各自企业文化的差异,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它对1+1>2的合成效应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将上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发挥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 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我们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最终目标。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就是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 一、文化冲突的表现及其成因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 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企业的跨文化经营管理就是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 阶段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并由此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管理过程。它既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或离散过程,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汇和 融合。文化冲突和融合作为文化交汇的两个方面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两种文化交汇的过程中总是共存其中,相伴而行。因为异质工作团队的 现实,使文化冲突和离散不可避免,而现实利益与目标的同向选择又使文化融合成为可能。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文化冲突不可调和;外来文化被本 土文化所同化;外来文化占主导地位;两种文化“求大同存小异”,实现融合。跨文化管理就在于把冲突双方引导到一个促进企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所以跨文化管理在过去管理的基础上大大强化了文化的影响,把管理的复杂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新领域。 企业跨国经营过程所面临的文化冲突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沟通方式和语言导致的文化冲突。由于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及其 表达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沟通中的误会,因而易产生文化冲突。沟通方式,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可以将不同文化的人群分开。由于语言或 非语言障碍的存在,人们对时空、习俗、价值观等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充分沟通往往有一定难度,容易产生沟通误会。第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导 致的文化冲突。宗教和信仰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是处于文化深层的东西,它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倾向和禁 忌,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同时,宗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态度,每一种文化有其特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 行为,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观念上的差异常常会使跨国公司的管理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与解决路径

目录 【摘要】 (2) 一、引言 (2) 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 (2) (一)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2) (1)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 (3) (2)沟通障碍 (3) (3)种族优越感 (3) (4)主流文化与边缘性文化共存 (3) (二)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 (3) (1)语言与沟通风格的差异 (3) (2)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差异 (4) (3)变革观与风险观的差异 (4) (4)合作意识的差异 (4) 三、文化冲突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4) (一)文化冲突带来的挑战 (5) (二)文化冲突的影响 (5) (1)对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影响 (5) (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 四、文化冲突的解决路径 (5) (一)培训 (5) (二)共同价值观管理 (6) (三)本土化经营策略 (6) 五、结论 (6) 【参考文献】 (6)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与解决路径 【摘要】 跨国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最后简述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冲突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差异文化冲突解决路径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产品、服务、资本的跨国发展,人力资源也正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跨越国界,积极迎接挑战,寻求新的机遇。在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视文化的差异是极其重要的,文化决定了组织的工作思路,决定了组织制定全球化的人力资源规划。跨文化企业在经营管理时,所面对着的是与母公司文化根本不同的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所决定着的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及行为的形形色色的人。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人本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文化管理的核心,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原则。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跨国公司由于国度环境与社会历史的不同,各自形成了不同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文化传统,由此,决定了跨国公司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 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差异,也即文化差异,最主要是指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因素的差异对于跨国经营企业是一项极其重要又复杂的变量。当跨国公司进入另一种文化制度时,常会遇到它文化背景中各种各样陌生的人的行为和方式,并会产生文化冲突。 (一)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后,由于双方民族文化背景差异和双方企业文化风格不同,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国公司的日常运作。产生

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跨文化的商务谈判 目录 1------ 2----- 摘要 跨文化的商务谈判是影响到发展经济的有效方法之一。跨文化的谈判重要性元素通过了解并熟悉各个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思维方式差异、政治、法律及经济制度。为了解决这些差异上带来的影响,应建立好跨文化意识,培养国际文化观,理解不同的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谈判;影响因素;对应策略 引言 跨文化的商务谈判是人际之间的形式,是买卖双方为了促成交易而进行的活动,或者是为了赢取得经济利益的一种方法手段。一个好的谈判者的综合素养和对语言表达的方式,谈判的主观因素,贯彻整个谈判的各个环节需要环环相扣,良好的目的和手段是谈判的成功因素之一。在商务谈判中,由于人际之间文化的不同,受到政治法律、风俗习惯、和教育文化的环境影响,一句话、一个动作和一件事都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错误理解,导致不能明确地转达信息,甚至信息被误解,发生文化上的冲突和障碍。因此,对跨文化谈判中的文化理解和怎样理解显得十分重要。 1. 跨文化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越国界的活动,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成功的商务谈判会对经济带来不同的改观,现在的社会格局继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经济、能源为首。新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和商务交往愈加频繁。特别是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得更多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的交际对于我们的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新世纪的重大意义。现代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时代,人们面临不同文化的交往,合作和互相依存已构成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跨文化的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2. 跨文化谈判的影响因素 商务谈判过程中各国的谈判者一般都有一些步骤。在双方见面时都会先是寒暄,先谈一些和工作不相干的话题,再进入到工作相关信息;然后双方提出要求和某种需要进行互相采取协调并说服对方,最终才达成协议。下面文中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在谈判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一些方面: 2.1 思维的方式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造成思维的冲突。有很多的谈判者常常没有领悟、重视或者注意到对谈判方面的重要影响。对于外国谈判的方式,有些谈判者可能早已注意到谈判对方的一些“不同的”,或者“费解”的谈判方式表现,但往往

跨国公司背景下的文化冲突问题探析.

跨国公司背景下的文化冲突问题探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往往面临着东道国民族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差异,导致双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经营目标、管理方式、处事作风等方面往往持有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在企业决策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文化冲突给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提高了管理成本,因此跨文化管理问题成为国际化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根据跨国公司的文化冲突这一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跨国公司文化冲突,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二)定量分析法 通过一定量的案例分析,使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文化冲突背景,把握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势。 (三)定性分析法 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从图书馆、网络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而来认识文化冲突的本质、揭示他们的内在规律。 (四)跨学科研究法 现在,越来越多领域提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本文通过一定的数学数据分析,加上一些哲学分析,使我要阐述的观点更鲜明。 三、研究成果 (一)对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认识 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国际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面临的背景及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团队、经营活动氛围除了面对多元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同时面临有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强烈印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措施 摘要: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来自不同地域、国家和文化背景,因其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使谈判过程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屡见不鲜。增加跨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并有效提高跨文化能力为解决跨文化冲突形成有力保障,并以此竭力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商务谈判;跨文化冲突;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国际商务发展历史久远,但真正意义的国际商务起源于二战之后,当时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试图建立一种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由此,国际商务历经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最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显著增长,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对此起主要作用。随后欧洲、亚洲的世界贸易发展脚步紧随其上,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这一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身份的碰撞,跨文化冲突势必产生。商务谈判这一国际商务核心环节,也饱受跨文化冲突的深刻影响,其中人际冲突或者低效交际是谈判双方所面临最严峻挑战。但遗憾的是,在跨

国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众多跨国公司的谈判人员对于跨文化情境因素知之甚少。在谈判人员跨文化能力低下的窘境下,国际商务谈判常缺乏相互理解,以导致谈判处于信任危机之中,而这种信任危机深刻影响着谈判问题的解决和合作行为。跨国公司之间交易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谈判,因此,理解和掌握成功的商务谈判中有效预防和缓解跨文化冲突的驱动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至关重要。 二、研究概述 跨文化商务谈判绝非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国外研究随国际商务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方兴未艾。国外研究主要围绕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风格差异,国际商务谈判中培养跨文化能力,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途径等问题展开。国对于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研究者包括傅曦琛、薇、王瑞雪、一蕊等。研究涵盖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语言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言语交际策略的跨文化问题等方面,但对于国际商务谈判中导致跨文化冲突的具体诱因以及有效应对跨文 化冲突的策略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冲突的类型 总体来说,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冲突可归纳为3类:语言运用不当型冲突、跨文化语境认知不足型冲突、跨文化意识欠缺型冲突。其中,语言运用不当型冲突指由于某种语

浅谈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

浅谈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和应对措施摘要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跨国经营,而跨国文化管理是跨国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顺利地在国际环境下贯彻公司的战略,实现公司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文化是否在跨国公司中很好的贯彻、传播。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在当今跨国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研究如何正确的认识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处于国际化进程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对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措施,最后针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具体现状,提出建议。 Abstract Economic integration brings us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key characters in th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Whether we can carry through the strategy and realize the goals of the business, to some extend, is decided by whether the culture can be deeply understand in the whole business. To overcome the culture shoc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owadays. It becomes rather meaningful to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shock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especially for the business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is going to analyze why the culture shock comes out, and in the meantime, propose several pieces of the measurements to settle the problems which are brought out by the culture shock, e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corporations under the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冲突文化管理跨国企业文化管理措施企业文化是一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科学,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近三十年。客观上说,自有企业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上半期,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显著,到了20世纪下半期,企业文化的作用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并涌现了一大批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取胜的企业。到了70年代,鉴于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功能,理论界开始对它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于80年代形成理论探索的高潮。近十几年来,在跨国企业内部,由于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与冲突越发明显。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关注,希望合作伙伴尊重不同文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并已成为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介绍一下跨国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原因。一,不同国家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

跨国经营与文化冲突

跨国经营与文化冲突 https://www.sodocs.net/doc/4c16443428.html, 2004-07-29作者: jmxu来源:中西慧通(北京)有限公司 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在一个这样的企业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经理人员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的差异,对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如经营目标、市场选择、原材料的选用、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等,从而给企业的全面经营隐藏下危机。 文化差异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所产生的,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此外,除了民族、地域文化差异之外,不可否认,还有投资合作伙伴公司“公司文化”的风格差异。可以说,公司内文化差距越大,产生文化冲突与困惑的可能性与强度就会越来越大。 在一个具体的国际企业组织中,文化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有:种族优越感、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不同的感性认识、沟通误会、文化态度等等。管理,对世界上大多数管理者而言,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真正有效的管理是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进行管理,国际企业组织的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一位国际企业中的经理自认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观对待与自己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员工,必然会导致管理失败,甚至遭到抵制,这类例子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并不鲜见。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与习俗,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态度和感性认识,还会造成沟通上的误会。 从国际企业管理学的角度看,文化冲突的形成原因是国际企业经理人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经营所必须避免与很好解决的问题,否则必然发生文化冲突,而且文化冲突又导致文化困惑,文化困惑又加剧文化冲突,二者的交互影响,会出现以下不良结果。 1.极度保守: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经理与当地员工的和谐关系,经理们也许只能按照呆板的规章制度控制企业的运行,对员工更加疏远;与此同时,员工则对工作变得不思进取,经理的行动计划实施起来也十分艰难,结果双方都不会有所作为。 2.沟通中断:当经理与职工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自下而上的沟通便自然中断,结果经理人员无法了解真情,双方在不同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3.非理性反应:经理人员如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冲突,就会凭感情用事。这种非理性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员工非理性的报复,结果误会越多,矛盾越深,对立与冲突更趋剧烈。 4.怀恨心理:对于发生的冲突结果,冲突双方如不耐心的从彼此的文化背景中寻求文化“共相”,而一味的抱怨对方的鲁莽或保守,结果只会造成普遍的怀恨心理。 企业跨国经营由于处在不同“文化边际域”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对一个渴望实现成功经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不有效管理,还会造成国际企业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结构的低效率。在内部管理上,由于人们之间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将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增大企业目标整合与实施的难度,提高企业管理运行的成本。在外部经营上,由于语言、习惯、价值等文化差异使得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从而加大市场经营的难度。如我国一些大企业集团在早期开展国际化运营的征途中的所遭受的挫折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加拿大的凯林教授的研究发现,合资企业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在全部合资企业中,失败的合资企业大约占30—40%,有些地方可能略低于这个数字。但也可足于证明跨文化给企业

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分析

□作者:北京工业大学张永安高逸琼 内容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国际企业跨文化冲突现象频繁发生。跨文化冲突已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跨文化冲突 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国际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面临的背景及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团队、经营活动氛围除了面对多元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同时面临有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强烈印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根植性、文化的渊源、文化的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较激烈的文化差异,从而形成了有着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体系的企业决策者、职员之间的显著的文化差别,继而形成有着鲜明特征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因此,跨文化冲突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成长战略所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的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相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优势。 文化规避策略。当母国文化和子公司所在地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时,母公司所派遣的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开双方文化中重大的冲突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文化作为沟通的桥梁。这种策略适用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而短时间内东道国又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时候母公司可采用文化规避策略,借助比较中性的、与东道国文化已达成一定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 跨文化冲突研究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环境并应用新的理论,提出了许多跨文化管理模式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对策。 罗俊华认为,在跨国经营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中有5种模式:本我模式——以我为主、唯我独尊;客国模式——本土化管理;区域模式——确立基本准则,分区而治;全球模式——全球标准化管理;中国特色模式——中华文化+现代管理科学。 蒋兆毅指出,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在于八个方面:第一,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认同感。第二,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考虑跨文化因素。第三,在招聘和外派中注意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选拔。第四,加强沟通交流。第五,进行跨文化培训。第六,构建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及激励系统。第七,注意公共关系。第八,建设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 俞文钊、严文华把整合同化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他们认为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同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整合期以及创新期。文化冲突的高潮可能发生在碰撞期,也可能发生在整合期。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整合同化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分为“iat的结构组合模型”和“iat系统展开模式”两个方面,并指出iat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该模型对于研究跨文化冲突开拓了新的思路。 总体上说,跨文化冲突是当前跨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于跨文化冲突的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环境及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环境及对策 作者:林文, 郭明德, 薛广禄 作者单位:林文(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1), 郭明德,薛广禄(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刊名: 市场论坛 英文刊名:MARKET FORUM 年,卷(期):2007,(1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 1.韩福荣涉外企业管理 1987 2.席西民跨国企业集团管理 1999 3.陈佳贵.黄速建.朱筠笙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 2000 4.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期刊论文]-国际新闻界 2001 5.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 200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新浩天津市利用外资投资环境分析与评价2004 资本和城市开放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来自外国的直接投资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吸引和争夺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城市投资环境的竞争中,城市投资环境对于城市能否吸引到外国直接投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介绍了外国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和对于中国城市的作用,分析了城市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城市投资环境的网络结构模型,认为完整的城市投资环境应当由:国家FDI前景、区域FDI前景、城市现实投资环境、城市发展战略和前景四部分构成。在城市现实投资环境中,分析和介绍了政府管理、法制、经济、技术、区位、人力资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八个方面构成城市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认为现阶段,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人力资源是影响投资环境的最重要因素。 同时,只有认真研究本城市投资环境各个构成因素的优势和劣势,才能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和宣传角度,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以及自身条件,认为天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是有利的,但是面临激烈的竞争。 为了评价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主要竞争城市的投资环境,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括8项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的有关评分对天津、北京、大连、青岛4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对构成城市投资环境的一级和二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天津位居北京和青岛之后,比大连稍强。在8个一级指标上,天津与北京相比,全部落后,特别是在经济、技术、人才和政府管理方面;与青岛相比,天津在经济和综合区位上略占优势,但是在法制、政府管理、自然、技术、人才、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法制、政府管理和自然条件方面;与大连相比,天津在技术基础、人才、综合区位、经济、法制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自然条件、政府管理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差距,特别是自然条件和政府管理方面。 因此,综合起来,天津、青岛、大连的投资环境相差不大,都与北京有比较大的差距。天津投资环境的主要优势是综合区位优势,差距则体现在政府管理、经济结构、人才结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等软件方面,改善投资环境最大的源泉是政府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人才环境。 2.学位论文孙灵芝美国在华独资企业的文化研究2009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改善企业管理,发展国民经济,甚至促进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些公司进入中国的投资模式由合资向独资转变。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这一战略性转变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在华的美国独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方案及建议。 本文从文化视角,对美国在华独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对比。 文章分析了企业文化的价值,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和商业活动间的关系,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方法,等等。所有这些探讨将对研究和建设企业文化带来重要的参考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以及学说。但对于在华独资企业的文化管理问题的研究比较少。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 3.学位论文王延伟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2005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新兴市场之一,大批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对于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国内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点;系统论的方法论证了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地化的必然性;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以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对于跨国公司和我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正面效应有:1、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2、“知识溢出”效应;3、促进我国的外资流入;4、促进文化融合与管理变革;5、促成国内企业向国际标准靠拢。负面效应是:1、市场挤出效应;2、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3、延缓我国社会文化的积极变革;4、人才流失的效应。 影响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内部因素为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和子公司的角色。外部制约因素为:政治环境影响因素、经济环境影响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自然资源地理条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成为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并对跨国公司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成功策略从获取、提升、激励以及外派人员的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根据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文章研究的成果,根据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对我国企业国际化人力资源政策选择从政府和企业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4.学位论文郑开来跨国公司组织文化与个人行为的互动——对上海两家外资企业的个案研究2002 跨国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类型,在当前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各国社会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展,对它的社会学研究势在必行.该文结合研究企业组织的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学的文化模式理论,在充分回顾跨国公司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人类学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员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对两家分别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电子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分支机构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企业组织文化与该地员工行为的互动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