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建立在全国统一

重点、难点:

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预习导入: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二、课前预习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一代天骄“指_________,他叫______,他经过多年征战统一______。1206年,被推举为______,尊称成吉思汗,建立____国。

2、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1年,______即汉位后,定国号为元,定都____。1276年,援军占领临安,_____灭亡。

抗战派大臣_______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 最后被杀。

3、元朝的经济

元世祖重视发展____,还治理_____,推广_____的种植。他开凿了两段运河

________._______使粮食可以从_____直通_____;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_____。_____既是

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______,在元世祖时来华,他的

__________,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元朝的政治

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简称_______。元

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_______。还加强对_______的管辖。

5、民族融合的发展

元朝民族融合表现在:许多_____人来到边疆, 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迁入内地,

同_____等杂居相处;_________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三、小组讨论

1、组长主持,组内统一答案,并用红笔修改。

2、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有未解决的问题,组长举手示意。组内

互查记忆课前预习内容。

四、课堂检测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

2、马可·波罗来华时的中国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元世祖

3、我国省给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宋

B、元

C、明

D、清

4、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

5、下列内容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相符的是

A统一蒙古各部B率兵灭亡西夏

C建立蒙古政权D结束了蒙古各部落间的混战

6、定国号为元的蒙古统治者是

A忽必烈 B窝阔台 C察合台 D铁木真

7、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是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8、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

A郡 B县 C 中书省 D行中书省

9、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

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

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元朝的统一测试题

第10课元朝的统一 一、选择题 1、铁木真被蒙古族尊称为 A、大汗 B、皇帝 C、国王 D、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洛阳 4、下列政权中,被元朝灭亡的是 ①辽②西夏③北宋④金⑤南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A、岳飞 B、文天祥 C、于谦 D、戚继光 6、元朝的中书省是 A、征收赋税的机构 B、草拟国家政令的机构 C、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 D、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7、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8、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他们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的性质 10、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看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历史人物是谁? 2、如何评价这一人物? 三、简答题 简述元朝巩固政治统治的几项措施? 四、列举题 列举出中国古代史上四次统一的时间、朝代。 五、活动与探究 想一想,元朝的建立及其统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文天祥被俘后却不肯降元,有人认为这是他的迂腐、、不识时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 一、1、D 2、B 3、A 4、C 5、B 6、D 7、D 8、A 9、C 10、 C

二、1、成吉思汗 2、他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三、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由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80年,西晋结束三国,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279年,元朝实现全国统一。 五、略

2017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秦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秦朝的统一》练习 一,选择题: 1.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条件中不包括() A.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统一成为趋势 B.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C.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挡秦国进攻 D.秦始皇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4.我国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在秦朝,中央负责反腐倡廉、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5.秦始皇巩固统一是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车同轨,书同文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货币④统一度量衡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 A.④⑤①②③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8.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可能是() A 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9. “一法度蘅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这反映谁的治国之道()

A.汉高祖加强中央集权 B.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C.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D.曹操北方改革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秦朝,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看到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向秦始皇汇报工作的场景 B.在市场上用秦半两钱买一石米和一匹布 C.在公告栏上看到用小篆书写的一则公文 D.看到丞相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二、填空题 1.秦朝建立时间:①年;建立者:②;历史地位:我国历史上③王朝;都城:④_。 2.秦朝设立的三公是⑤;⑥;⑦。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的时间是哪一年? (2)灭亡六国的顺序是怎样的? (3)扫六合后,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练习题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2.蒙古政权建立后,曾灭亡了哪几个政权 ( ) A.西夏、金 B.辽、北宋 C.西夏、南宋 D.辽、西夏 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蒙古政权建立 B.西夏灭亡 C.金朝灭亡 D.元朝建立 4.下面是小明总结的记忆忽必烈主要事迹的三字经,其中存在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 A.承汗位 B.行汉法 C.行暴政 D.不嗜杀 5.1276年,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亡的政权是( ) A.南宋 B.辽 C.金 D.西夏 6.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的南宋抗元名将是 ( ) A.寇准 B.陆秀夫 C.文天祥 D.岳飞 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

①蒙古政权建立②南宋灭亡③改国号为元 ④元朝统一全国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料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唐朝 B.元朝 C.辽朝 D.金朝 9.“当蒙古军假道于宋,进逼汴京的时候,南宋认为复仇的机会已到,遂配合蒙古军,派江海、孟珙协助蒙古军进攻蔡州,灭亡了金朝。”从这句话中可分析出金灭亡的原因包括 ( ) A.蒙古将士勇猛 B.蒙古经济实力强大 C.金朝政治腐朽 D.蒙古军战略正确 10.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11.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这段话中包含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宋、元 D.隋、金、元 12.元朝、隋朝和唐朝都实现了国家统一。元朝与隋唐相比,其鲜明的特点是( )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彭志文主讲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 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 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 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 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 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 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 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 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 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

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 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 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 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 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继而,忽必烈又建立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此概念对于 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讲述时应结合《元朝疆域》图讲明以下几点: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行 省制度的作用,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应使学生明确三点: 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导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 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嬴政登基称王。公元前230年,秦王发兵灭韩,拉开了10年统一战争的序幕。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灭齐,至此天下尽归于秦。秦王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庞大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天下万民只有一个领袖——秦始皇。 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有什么历史功绩呢?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1.合作探究:秦始皇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 2.教师总结归纳: (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2)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超群。(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积极策划。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秦王统一的过程。 提示:(1)时间:公元前230年—前221年。(2)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人物:嬴政。(4)都城:咸阳。(5)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4.图片展示:观察教材《秦朝形势图》 5.教师讲述: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6.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课堂活动:学生表演小品《朝会》,情景再现,感受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 (《朝会》剧本附教案文件夹内) 2.问题思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创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一是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二是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3.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提示: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元朝历史_高三作文

元朝历史 《正说元朝十五帝》读后感:读史小札——元史发布于2010-10-1110:22。点击阅读更多有关《正说元朝十五帝》读后感。查看《正说元朝十五帝》在卓越网的售价、在当当网的售价。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1235年,窝阔台建哈刺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大蒙古国统治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据有的波斯之地(见伊利汗国),先后成为名义上是大汗藩属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的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年灭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堪称一位大英雄,毛泽东还将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相提并论。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之后,他还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扩充怯薛军、创制了蒙古文字(畏兀字书)、从怯薛军中分离出了一部分担任行政管理职务。 成吉思汗的墓地一直是个千古之谜,美国曾有人重金悬赏寻找依然无果,可能这个谜永远都不会解开。 (二)蒙古国的三次西征:

1,第一次西征(1219-1225):成吉思汗西征是蒙古国的三次西征之一。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于1223年大败钦察和俄罗斯的联军。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2,第二次西征(1235-1244):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的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 3,第三次西征(1253-1260):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Mulahida,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并挥师继续西进,攻陷报达(今巴格达),

元朝的统一 优秀教案

元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历史过程,理解行省制度设置的重要意义及民族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做出正确评价,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蒙古统一及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原因,通过阅读归纳元朝统一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文天祥抗元与元朝统一之间的不矛盾原因。结合当今的行政体制,帮助学生认识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的抗元体现了南宋军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此外,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南宋文天祥的正义性,又涉及到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和元朝对外开拓政策的开放性,面对一系列矛盾体,面对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是比较难以讲清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意图》,说明蒙古族是继辽、金之后北方又一兴起和发展的少数民族,最终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从而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自学指导: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相关史事部分,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知识点:(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结合本目学习,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铁木真? 2、蒙古灭西夏与金 自学指导:1、蒙古进行统一的过程 2、 3、元的建立与统一 1.(多媒体展示忽必烈图像)读 图学史 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教师讲述:元朝建立基本情况?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3.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其影响。 教师展示答案: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 教师展示答案: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四、课堂练习:见PPT习题 五、课堂总结 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的评价文天祥的言行。21·com 六、分层作业学生看相关事实的部分,并将措施找出并标注在书上。 学生回答完问题并将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看图并看书,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将相关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进行思考,并派代表进行回答,并指导学生将答案标注在书上。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讨论后进行语言的组织,然后派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进行跟老师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 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2、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 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2、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3、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 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中国封建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局面? 生回答: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 师归纳: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提出问题: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以此导人新课。 【讲授新课】 一、大国疆域--元朝的疆域 展示:《元朝的疆域》图。 比一比: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朝疆域超越汉唐时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过渡: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___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_制度。 二、治国方略 1、行省制度 (1)图示行省制度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行省制度的影响如何? 材料一: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宋濂《元史》 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准备 《元朝疆域图》《元宣政院印与澎湖巡检司印》等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自主探究: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元朝统治者是如何对它进行治理的呢?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又有什么新的建树和发展? 二、感知理解 (板书)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 图片展示:《汉朝疆域图》、《唐朝疆域图》、《北宋疆域图》、《元朝疆域图》 史料研读: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史·地理志》 提问:材料说明了元朝疆域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提出问题:那么这个空前辽阔的帝国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学生回答: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教师提问:阅读《元朝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时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教师过渡: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统治者们又该如何管理这么辽阔的疆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元朝的行省制度。 (二)行省制度 教师引导:中原王朝统一全国之后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秦朝时实行郡县制;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时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等等。元朝建立后,也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采取了一些不同于蒙古贵族在漠北的统治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史料研读: “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元史·百官志》 思考:元朝中央机构有哪些?各自分管什么事务? 学生讨论后回答: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检察事务。 教师补充:中书省:元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中央的最高行政机关,总理全国政务。长官为中书令,由皇太子兼领,是虚衔。中书令之下设左右丞相,是实际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及参知政事等。中书省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共同处理政事。 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总理全国军事。长官为枢密使,由皇太子兼领,也是虚职。由枢密副使掌军务,下设同知枢密院事等。枢密院不仅掌理军机且管宫禁宿卫及军官选授迁调事项。但地位低于中书省。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1.西汉时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1)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解与交往。 (2)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2.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乾隆帝)(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容分裂 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交往,双方“和同为一家”。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2)1727年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4.新中国成立后: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一五”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1959年,西藏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后,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地实行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台湾问题 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 (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2)隋唐时台湾称流求。(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今台湾)。(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元朝的统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面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一住就是17年。他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东方世界。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向往。(展示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图片) 教师设问:你知道元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 二、教授新课 (一)元朝的疆域 图片展示元朝的疆域图,再展示汉朝和唐朝的疆域图,提问: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 学生回答: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而在汉唐时期,这些地方都不在领土范围内。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展示白塔寺图片。 教师展示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提问:这次“遂一天下” 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朝的统一导学案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称为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 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 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秦王 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 统一:公元 年,都城 。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 -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国家。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确立 的称号,拥有至高无上的 ,拥有绝对的权力;在中央设 、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 制,全国设36个郡,下设县。 经济上:统一 (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文化上:统一 (小篆,后来是隶书)。 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 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2.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 ( ) A .镐京 B .洛邑 C .长安 D .咸阳 3.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皇帝 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半两”铜钱 5.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草书 6. 年,秦国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国经过十年的战争,先后灭掉了 、 、 、 、 、 等六国。 7.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 、 、 ,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8.秦统一后,以圆形方孔的 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把 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剖析.

元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一、元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 1.元朝结束了中国长期存在的南、北分裂状态,建立了强大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号成吉思汗。1227年消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 这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原因:(1)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2)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4)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国,同汉族、蒙、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5)全国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意义: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仿照汉法建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 中央行政机构: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其下设左三部司吏、户、礼,右三部司兵、刑、工。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下设知院、同知、副使、佥书枢密事、同佥枢院判等。罢世侯,军民分职。至元五年设“御史台”,司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二员,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郑佳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继而,忽必烈又建立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此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讲述时应结合《元朝疆域》图讲明以下几点: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行省制度的作用,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应使学生明确三点: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时我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我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新课。 2.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应突出成吉思汗这个人物。通过讲述铁木真童年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以加强感性印象。强调蒙古政权的建立,是成吉思汗最大功绩。讲蒙古政权建立的作用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第二单元第11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第二单元第11课的内容,这是本单元第2课时的新授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元朝的统治.学习的内容从元朝辽阔的疆域说起,到行省制度的实施和对边疆的管辖。使学生对元朝有更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我校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严重,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将课程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经历回顾旧知——学习新课——探究交流——总结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旧知识,预习导学案,观看教学视频等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归纳元朝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感受历史之美.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元朝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观看视频、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一)知识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的建立”请再来认识一下“忽必烈”(教师放出图像),然后提问:元朝的统一意义(学生试背诵)【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进行复习,能高度概括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导入新课《元朝的统治》 揭示课题:《元朝的统治》(板书) (二)看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 学生根据地图结合“导学案”回答: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教师强调: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元朝的统一

元朝的统一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文天祥的抗元;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他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②文天祥坚持抗元,从容就义。教育学生学习文天祥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的民族气节。③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3.培养学生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学生答: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和西辽,党项族建立的两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 2. 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两宋后,我国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蒙古族也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近百年,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是谁统一了蒙古各部?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它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哪些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本课标题) 3. 讲授新课 一、蒙古的兴起(板书)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早年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东部的密林里,7世纪时,他们走出密林,向西迁移到蒙古高原。蒙古人分成许多部,多数过游牧生活,称“毡帐中的百姓”,少数在森林中从事狩猎,称为“林木中的百姓”。(让学生看教材P108图画《蒙古帐幕车》)12世纪,蒙古各部与邻近各民族,逐渐加强了经济联系。他们用马匹、皮毛换取纺织品和铁器。铁制工具和武器的使用,对蒙古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此,蒙古各部逐渐走上统一的道路。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统一蒙古部的吗?(成吉思汗)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板书)随着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奴隶主贵族为掠夺奴隶、牲畜和财产,彼此展开激烈的战争。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完成全蒙古的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完成统一蒙古这一历史重任的是铁木真。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让学生看教材P109图画《成吉思汗》及描写争战情景的原始资料)铁木真是斡难河流域蒙古族一个部的杰出首领。他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联合盟友,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其它各部,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在本目标题后板书1206年)现在大家阅读一下P109小字部分,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其原因,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铁木的智慧和才能。总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各部之间的长期混战,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蒙古统一后,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这当然是不对的,但不能因此而抹煞他的历史功绩。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就他一生的主要事迹进行评说,不可苛求于古人;只要对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就应给以肯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为后来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元朝统一全国(板书)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是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完成的。当时,蒙古军队相继灭了西夏、金,降服畏兀儿和吐蕃,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板书: 1.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1271年继承汗位,正式定国号为元,后来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让学生看P110《元世祖忽必烈》板书: 2.南宋灭亡(1276年):忽必烈在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后,便倾其全力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了。板书: 3.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0: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元军大举进攻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如陆秀夫、张世杰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天祥。(让学生看P111图画《文天祥》)板书: 4.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才华出众,考取过状元,是南宋的丞相。元军压境时,他毅然把自己的家财充作军费,组织军队救援临安。南宋政府曾派他到元营谈判。他面对蒙古贵族的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元贵族将他押禁在军营中,后在押解路上,一位船工帮他脱险。临安陷落后,文天祥继续组织抗元斗争,转战江西、福建、广东等地,1278年在今广东海丰以北的五坡岭被俘。押解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他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丹心照汉青”的千古名句。(让学生看P111文天祥的名句及注释)同学们要牢记这个名句。后来,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忽必烈用宰相这一高官劝降,但他始终不屈,又在狱中写了《正气歌》,表达了誓不投降的坚强意志。1283年,他在大都英勇就义,享年47岁。讲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提出一个问题,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也给肯定,这应该怎样理解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元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中图版

第4课元朝的统一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世纪,蒙古高原生活着很多部落,以______为首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蒙古各部。 2.蒙古大汗国的建立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___,统一的______正式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灭掉西夏、金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形成对南宋的包围之势。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年,______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忽必烈就是______。____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灭亡。南宋丞相______坚持抗元,被俘后,慷慨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3.元世祖发展经济 (1)措施:______重视____,多次禁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做法。招抚____,鼓励____,在中央设立______,管理全国的农田水利等事务。 (2)影响:他统治期间,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____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 4.巩固统一 (1)设立______,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________,由中央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2)设立______,负责____地区的行政事务。 (3)在澎湖设______,加强了对____(台湾)的管辖。 三、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民族融合 1 目的保证________的统治地位 第一等级______ 第二等级色目人(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和西域人) 第三等级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人、契丹人和女真人) 第四等级原____统治区的各族人 2 (1)元朝的____,促进了周边民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大量信仰________的外国人迁入我国,和汉、蒙古等民族长期通婚杂居,形成了新的民族——____。 答案:一、1.铁木真 2.1206 成吉思汗蒙古国 二、2.1271 忽必烈大都元世祖1276 文天祥 3.(1)元世祖农业流民垦荒劝农司(2)大都国际大都市 4.(1)中书省行中书省(2)宣政院西藏(3)巡检司琉球 三、1.蒙古贵族蒙古人南宋 2.(1)统一(2)伊斯兰教回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