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九十年代日本经济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及其前景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二战后初期重建和六、七十年代高速增长之后,于八十年代末期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创下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奇迹”。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以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阶段性衰退的长期停滞阶段。

一、日本经济持续长期停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除1991、1995和1996三个财政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2.5%以上外,其他财政年度都在2%以下,1998年出现了1.1%的负增长。2001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调整,日本经济的多数经济指数都呈现衰退迹象。据日本总理府公开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GDP比上季度下降了1.2%,以后又连续两个季度比上季分别下降0.5%和1.1%,这种连续3个季度的负增长表明目前的日本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状态。

(二)通货紧缩特征明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就曾开始表现出一些通货紧缩现象,进入新世纪后,通货紧缩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资料显示,1999年和2000年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下跌了0.5%和0.6%,2001年头9个月,该项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均为负增长。这种物价连续两年以上持续下降的状况,不仅在日本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在战后其他主要西方国家也实属罕见。日本政府从去年起不得不公开承认:“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

(三)民间内需严重不足

过去10年中,占其GDP近6成以上的民间消费需求一直处于极度低迷状态,据日本总

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家庭实际消费支出除1995年上升0.1%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增长,1997年跌幅达到2.1%。2001年除4-6月略有上升外,1、3两个季度也均为负增长。

(四)财政负担空前沉重

截止2001年度财政预算计,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国内债务已达到666万亿日元,约为日本GDP的130%以上,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也是其他发达国家所没有的,为此日本前财务大臣宫泽喜一曾惊呼日本财政已“濒临崩溃边缘”。

(五)不良债权久拖不决

自1992年起,日本银行虽然已经处理了一些不良债权,但因经济持续不振、破产企业增多,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仍有增无减。到2001年9月,仅按银行法确定为“风险管理债权”的不良债权,就从1996年的28.5万亿日元增至达31.8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其他类型的不良债权,数目更多。据日本兴业银行估计,经济每放慢一个百分点,就得新增加5.6万亿不良债权。

(六)失业人口屡创新高

从1991年到2000年日本的完全失业率从2.1%上升到4.7%;失业人口已经从1990年的134万增加到1999年的317万;2001年年平均失业率也在5%上下,今年2月日本完全失业率又创新高,达到5.3%的历史高位。如果加上日本特有的“隐形”失业,目前日本失业率在西方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

二、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政策性因素。

(一)“泡沫经济”的“负面遗产”大伤日本经济的内需“元气”

1985年,美国为“敲打日本”,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共同签署推动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上升。日本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国民财富以

几何级数急剧膨胀,到八十年代末,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当时的日本政府认为,随着日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国民对余暇需求将迅速增强,于是在1987年出台了“休养地法”和第四次“综合开发计划”。政府这一诱导性决策,诱导民间大量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和相关传统行业,引发“泡沫经济”。在“泡沫经济”时代,由于地价与股票价格相互促进,企业“抵押能力”急剧膨胀。这一“虚拟循环”带来的“泡沫”繁荣于1989年到达顶峰而破灭。“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的直接恶果是:股市急剧暴跌和不动产大幅萎缩,企业、个人资产总额严重缩水。东京日经平均指数从八十年代末期的38915.87直线下挫,到2001年9月10日东京日经平均指数跌至10195.69点的最低记录。东京证券市场一部市值从过去峰值的606万亿日元下降到目前的296万亿日元,10年间东京股市大约损失市值达300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地价也从1992年以后持续下降,到2001年初,日本平均地价比上年下落4.9%,其中商业用地比上年下降7.5%,仅为1999年9月的18%;居住用地比上年下降4.2%,目前价格已与峰值时期相比下降了约70%,蒸发掉的资产总值约为800万亿日元以上,相当于目前日本实际GDP的1.6倍。在资产全面缩水的背景下,企业负债恶性膨胀,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加之实体经济因经济扩张时期进行超常规模的设备投资而严重过剩,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供给严重过剩,需求空前萎缩的萧条状态。

(二)政府经济政策失误扼杀了阶段性景气复苏

“泡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政府经济决策部门不能准确地对经济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拿出正确的经济对策,也是日本经济迟迟不能走出低迷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在1992年10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政府急于刺激内需共追加补充预算11次,金额达130兆日元。按凯恩斯学说,当经济收缩时,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支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刺激经济迅速上升,但在日本经济没有找到真正“病根”的情况下,套用西方经济的传统方法不但没有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反而给日本财政累计了巨额财政赤字。其次是轻视了资产缩水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泡沫经济初期,政府对资产价格的严重缩水视为经济周期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没有及时拿出应有的经济对策,导致资产价格下降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恶性膨胀。直到1995年上半年,在日本经济仍然不见回升的情况下,政府仍然认为“泡沫经济”崩溃的负面影响在1993年基本结束,造成当时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日元升值和阪神大地震,因而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三,1996年由于阪神地震带来的内需扩大,景气状况明显有所

回升,但当时执政的桥本政权没有能够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刺激景气继续扩大,而是在处理好景气回升与改革的关系时出现严重失误,将3%的消费税提高到5%,这样给来之不易的民间需求泼上一盆“冷水”。加之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萧条。第四,1998年,日本出现经济负增长和物价下跌并存的状况,但日本政府否认日本已经出现“通货紧缩”,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日本从2000年9月始,物价全面下跌,其他各项景气指数也纷纷下滑,“通货紧缩”逐渐成为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日本没能搭上“新经济快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日本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高新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丧失了持续增长的机遇。其主要原因,一是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缺乏对经济增长的后续拉动力。战后日本通过大量引进技术发展本国制造业来实现高速度的经济增长,这一技术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重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现实应用,而轻基础研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长期效应,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这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技术模式恰好相反,美国是将基础科学、高新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放在首位,在科研开发方面投入的经费比例远远超过日本,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高新产业创造“新经济奇迹”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日本金融手段不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战后日本一直实行间接金融为主的融资政策,直接金融不够发达,缺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要的风险投资机制,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和创业中的中小企业很难及时筹到开展事业所需的资金。尽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日本也意识到了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称之为“金融大爆炸”的金融改革,并开始由间接金融为主向直接金融为主的方向过渡,但由于“泡沫经济”后遗症在日本影响深重,个人投资家对金融市场的恐惧很难在短期解决,加上保护投资者机制尚不健全,所以日本金融市场的转变还需要一定时间。三是日本保守的流通体制和行业的高度垄断经营,使其流通体制盘根错节,中间商层次过多,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销集成本,也加大了新产品的推广难度。特别是少数垄断性企业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以及执政党对其提供的利益保护,人为地提高行业进入成本,抑制正当竞争,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运用。这是日本新兴行业发展迟缓的制度性根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及美国新经济的大发展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技术模式对经济起飞中的国家是行之有效的,而在后工业化的期,这一模式已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四)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战后日本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曾作为“赶超型”经济的成功典范,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冷战终结,中国及东欧一些国家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日本没有及时按照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经济体制和结构,仍然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这样在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速的背景下,传统经济体制逐步开始演变为经济发展的羁绊。这是日本经济深陷入困境、长期不能自拔的深层原因。这一体制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权限过大,具体表现是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低效部门进行政策性保护,严重违背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的原则,导致企业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竞争能力不断下降。在这一体制下,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特有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间互相持股等制度,这一制度尽管有助于促进企业集团化和密切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但终身雇佣制最大的弊端是阻碍人才流动,制约人才能力的充分发挥;年功序列制的最大弊端是全体员工在没有突出贡献的状况下同样按工龄加薪,其结果是企业丧失开拓创新精神;企业间相互持股虽然有效地阻止了外资收购日本企业,但却人为地抬高了股份,使日本的市场经济扭曲成大财阀垄断的畸形市场经济,大股东不注重投资回报,而只是一味地追求相互之间发展业务关系,为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在金融领域,由于资金融通受制于政府,政府不仅通过各种手段引导资金进入银行等金融系统,然后再按政府的意志支持特定产业。结果作为经济运行血液的金融机构完全处在政府或利益集团的掌控之下,形成日本银行所特有的“保护船制度”,易造成银行超贷、企业超借状况,最终导致银行坏帐日益严重。

三、短期看,美国经济转暖和世界IT市场的动向将从外部对日本经济带来有利刺激,但由于日本经济的结构改革存在种种障碍,而排除这些障碍并非易事,所以,今后2至3年,日本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一)“新经济”重新进入上升周期尚需时日

从日本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看,美国经济恢复和世界IT市场能否走强是日本经济能否

尽早恢复的重要因素。目前日本政府已将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作为今后5年拉动经济的主导产业,日本国内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潜力,但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毕竟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历史上任何技术革命、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IT技术也一样,尽管它的发展和普及的速度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但也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目前,“新经济”对传统产业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才刚刚开始。这个融合的过程还需相当长的时间。另从目前世界IT市场供求状况看,仍然处于阶段性饱和态势。有统计表明,去年世界个人电脑市场销售出现首次下降;移动电话也没有因为因特网的发展而兴起大面积更新换代的热潮。由于电脑和移动电话行业停滞不前,半导体芯片的需求也在下降。据美国某权威机构预测,信息产业至少要到今年第三季度才能停止衰退,2003年会加快复苏势头,但若要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可能要到2004年以后。由此可见,外部力量对日本经济的刺激作用将是短期和有限的。

(二)消除通货紧缩,启动内需面临重重困难

历史经验证明,通货紧缩往往要经过一个逐步消化的过程。为稳定物价,刺激经济发展,日本政府从2001年以来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增加预算,用于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遗产税、赠与税的税率,废除股票交易中的双重课税制度,旨在促进个人投资。二是在金融政策方面,继续下调中央银行利率,诱导利率接近零,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以“通胀”治“通缩”的金融政策;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以支持股份,稳定金融市场等。三是加速处理不良债权。2001年以来,日本内阁均把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作为解决日本经济问题的中心环节加以推进,小泉内阁还确定了解决不良债权问题的具体时间表。尽管如此,从目前日本经济所面临的现实情况看,以上对策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国家长期债务重负已使政府继续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很小,并且难以直接形成新的社会需求;由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已接近零,再无下调空间,加上“惜贷”问题依然存在,将使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失灵,因此放松银根难以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东京股市长期徘徊于11000-12000点的低位,目前还看不出向上迹象,在此情况下,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其刺激需求、抑制通货紧缩的效果无疑是有限的。处理不良债权问题毕竟是一剂苦口良药,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破产企业增加,失业人口增加,收入减少,其结果还将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促使新的不良债权的产生,使日本经济难以摆脱上述恶性循环。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不良债权的产生与日

本传统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这将大大增加不良债权处理的难度。

(三)“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日本经济的深层“病根”在于日本自身的经济体制,没有彻底的结构改革,日本经济就难以从根本上获得新生。但结构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立体化工程,改革方案的全面启动和付诸实施将面临相当大的阻力和困难。首先,日本现有经济体制是颇具“钢性”的政治经济混合体,政经两界均存在着维护传统体制的保守势力,他们不但是该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而且也存在着牢不可破的紧密关系。改革现有经济体制等于向既得利益阶层开刀,这一“解体性手术”既是改革的本质所在,也是改革的重大难题。桥本执政期间曾以“六大改革”著称,但尚未全部实施便被推翻而流产;小渊也曾提出“景气优先”执政路线,也基本上是无果而终。目前正在进行的小泉号称为“无圣域的改革”,其主张主要是要清除银行系统坏账,缩减政府赤字,解除经济管制,并没有在改革的本质问题上拿出高见。为此一些日本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日本进行的改革并没有真正触及日本社会中的深层问题。其次就是要解决这些非本质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进展。财政风险因不断还本付息的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巨额不良债权还在不断产生;过剩生产能力更难以在短期消化。因此有专家预言解决日本实体经济中投资、人员及债务“三大过剩”问题至少需要3至5年时间。再次,改革与景气恢复形成强烈矛盾。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振兴10年低迷的日本经济,但结构性改革将直接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失业人口,无法避免地引发“社会阵痛”。这种将以牺牲景气恢复为代价的改革在日本上不并未得到完全认同,日本国内的经济学家对此也未达成共识。因此如何处理好结构改革与恢复经济的关系,如何让在野党和民众从较为长远的眼光理解和消化改革对实体经济带来的“阵痛”,将是小泉内阁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从一个较长远的时期看,日本的结构性改革还涉及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如何从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向民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变等结构性问题,这些课题的解决都说明日本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之,日本经济不仅要解决扩大内需、处理不良资产、再建国家财政等各种难题,最重要的是要对现有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这一过程无疑是长期和艰难的。

【参考文献】

《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1年12月刊,2002年3月刊。

2002年3月8日日本总理府网页http://www.esri.cao.go.jp。

《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1年12月。

《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1年12月。

日本财务省2001年2月发表的《中期展望报告》。

《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1年12月。

日本国土资源厅2001年3月公布。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1]

2003-4-30 王洛林余永定李薇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经济陷于停滞的10年。在80年代,生气勃勃的日本经济是世界各国羡慕的对象,并引起美国的恐惧。曾几何时,日本经济却一蹶不振,丧失了整整的10年。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则重振旗鼓,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日美经济表现的鲜明对照,迫使经济学家不得不认真研究90年代日美经济发展的轨迹,重新认识所谓“日本模式”及其经验教训。

一、日本经济的衰退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75%,通货膨胀率为0.57%。自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经济更是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失业率在1999年初一度接近

5%(4.9%),达到战后的最高水平。2000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虽然实现了2.4%的正增长,使1999财年(截至2000年3月底)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0.5%(见图1和表1)。但是至今人们对日本经济是否真正走出停滞的阴影仍疑虑重重。为了分析日本90年代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对其GDP总需求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增长状况进行考察(见表2)。

图1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说明:图中数据是自然年数据。若按财年计,1998和1999财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9%和0.5%。所用物价上涨率指标是GDP缩减指数。

资料来源:EAEP,Vol.11,February 2000.

表1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年份

项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GDP增长率

物价上涨率

失业率5.1

2.31

2.11

3.8

2.67

2.09

1

1.74

2.16

0.3

0.61

2.49

0.6

0.17

2.89

1.5

-0.64

3.14

5.0

-1.44

3.35

1.6

0.27

3.39

-2.5

0.33

4.11

0.2

-0.3

4.75

说明:表中数据是自然年数据。若按财年计,1998和1999财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9%和0.5%。所用物价上涨率指标是GDP缩减指数。

资料来源:EAEP,Vol.11,February 2000;日本银行国际部2000年12月22日,http://jin.jcic.or.jp.

表2 20世纪90年代日本实际GDP各个构成部分的增长状况 (%)

项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居民消费

住宅投资

设备投资

库存投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

4.4

4.8

10.9

-27.0

3.2

-5.5

2.5

-8.5

6.3

56.8

2.8

123.2

2.1

-6.5

-5.6

-58.1

7.5

39.5

1.2

2.4

-10.2

-37.3

8.4

8.4

1.9

8.5

-5.3

-128.5

3.1

-12.5

2.1

-6.5

5.2

-369.8

1.8

-38.6

2.9

13.9

9.5

28.9

4.3

-71.0

1.1

-15.7

4.3

3.2

-5.6

404.2

0.6

-10.9

-9.5

-107.9

1.4

13.6

1.2

5.6

-2.5

260.5

0.7

-6.0

说明:1998、1999年为财政年度数字,其余为自然年数字。1998和1999财年政府支出增长数字为公共消费开支增长速度数字。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企划厅:《国民经济计算》(1998、2000年)。

从表2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日本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4.4%降到1998年的0.6%,直到1999年才出现恢复势头。居民支出的下降同泡沫经济的破灭有关。泡沫经济破灭后,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暴跌。资产价格下降的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巨大消极影响。从1994年开始,日本的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开始缓慢回升,并在1996年达到泡沫经济破灭以后的最高值。但是,日本政府错误地判断形势,认为经济已走出低谷。1997年日本政府提出不合时宜的重整财政政策,对消费者开征消费税,导致消费需求增长速度锐减。在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之后,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信心下降,进一步造成消费支出的下降。此外,长期以来议而不决的各种经济改革(就业制度、退休制度等)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住宅投资的增长速度由1990年的4.8%降到1997年的-15.7%,直至1999年才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迹象。与消费需求不同的是,住宅投资需求变化的波动性比居民消费需求要明显得多(见表2)。[2]

20世纪90年代日本私人设备投资和库存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更为明显。造成投资支出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泡沫经济”破灭后造成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为了避免不良债权的进一步增加,同时也为了满足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金融机构减少了给企业的贷款。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只好压缩投资。②“泡沫经济”破灭后股市暴跌,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也日益困难。③90年代以来,日本公司投资效益下降的趋势日益明显,资本—产出率(实际资本同实际GDP之比)不断上升,[3]利润率不断下降。实际借贷成本由于物价水平的下降等原因而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亏损、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主动减少投资支出。[4]

20世纪90年代日本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出口增长速度,但进口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一般而言,当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时,进口增长速度较慢或为负,反之则相反。因而,净出口的增长速度往往与经济增长速度呈反向变化。在1996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净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了71%。1997年当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时,净出口增长速度又猛升至404%。90年代日元对美元汇率变动也对日本的贸易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一般来说,日本政府并未把日元汇率的变动作为影响日本外贸状况的手段。

在日本GDP中,消费所占比重最高,然后依次是设备投资、政府支出、[5]住宅投资、净出口和库存投资。以1995年为例,日本的消费、政府支出、设备投资、住宅投资、净出口和库存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9.4%、18%、16%、54%、1%和0.2%。在以后的各年中,日本总需求构成也并未发生很大变化。由于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远高于其他成分,消费增长速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因而,GDP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相对稳定,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总需求成分。

在正常情况下,设备投资增长速度的变化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应仅次于消费增长速度变化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而且非常不稳定,是造成GDP增长速度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在90年代,有5年设备投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见图2和表3)。

政府支出是设备投资需求之后的第三大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支一再被用来弥补其他需求部分的不足,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5年超过了设备投资的贡献。除在1997年,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正的(见图2和表3)。

由于净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很小(1%~2%),净出口的增长速度必须有很大变化才能对GDP的增长速度产生较大影响。一般而言,净出口的变动对日本GDP变动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在1997和1998年,净出口的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见图2和表2)。

图2日本总需求中各个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项献

说明:1997年以前数字为自然年数字,1998和1999年为财政年度数字。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企划厅,1998和2000年。

表3 1990年以来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及其

各个构成部分对增长的贡献 (%)

项目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GDP

居民消费

住宅投资

设备投资

库存投资

政府支出

净出口

5.1

2.6

0.3

2.0

-0.2

0.5

-0.0

3.8

1.6

-0.5

1.2

0.3

0.4

0.9

1.0

1.2

-0.3

-1.1

-0.5

1.2

0.6

0.3

0.7

0.1

-1.9

-0.1

1.4

0.2

0.6

1.1

0.4

-0.9

-0.3

0.6

-0.3

1.5

1.2

-0.3

0.8

0.2

0.3

-0.8

3.9

1.7

0.7

1.5

0.0

0.8

-0.8

0.8

0.6

-0.8

0.7

0.0

-1.0

1.3

-1.9

0.4

-0.5

-1.7

-0.6

0.2

0.3

0.5

0.7

0.2

-0.4

0.1

-0.2

说明:1997年以前数字为自然年数字,1998和1999年为财政年度数字;此表中1996及1997年数字与表1不一致,原文资料如此。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企划厅:《国民经济计算》(1998、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泡沫经济破灭到1997年前半年是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尽管泡沫破灭后的种种后遗症使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日本人对于经济问题的严重性仍缺乏充分认识,对于推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种改革措施缺乏必要的决心。自1997年第四季度起,日本经济陷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似乎这时日本人才认识到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1997年日本政府执行所谓“财政重建政策”,不良债权拖而不决造成国内金融危机的加深,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自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1998财年日本GDP比上财年下降1.9%。在这个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和企业赢利状况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表现得极为突出。由于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实际利率上升。风险的增加则使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在私人部门负债水平很高的情况下,企业因资金短缺和融资成本上升而破产的数量大大增加。[6]对于那些仍然还在挣扎的企业来说,物价的

下降则导致公司利润率[7]的下降,而后者又导致企业对GDP增长预期的恶化。[8]1998年9月份日本大藏省的数字显示,1998年第二季度,公司利润下降34%,大中型公司对前景的信心下跌到历史最低水平(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1998)。在1998财年的前6个月中,日本公司破产的债务高达7.93万亿日元,比前一个时期增长33.8%,[9]大公司的倒闭使就业环境恶化。1998年,劳动力市场需求疲软,对于每100个求职者只有61个空缺(1998年1月)。就业状况的恶化和工资增长缓慢增加了消费者对职业的不安定感,消费者信心自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显著恶化。因而,居民进一步提高了储蓄偏好,私人消费支出增长率在1998财年仅达到0.4%。由于消费者信心恶化和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居民的住房投资明显减少。住房开工数量在1997年第二季度后逐月下降,在1998年初更是下降16.3%。[10]与此同时,预期增长率的下降则导致企业投资的下降。而银行的惜贷使投资前景尚好的企业不得不压缩投资。由于不良债权的拖累,日本的信贷紧缩继续发展。在1998年前三个季度日本各银行的贷款逐月下降。[11]1998年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11%。1998年全年固定资产支出(设备投资)则比上年下降1.7%。在整个1998年,政府开支的增长对经济免于遭受更为严重的衰退起到关键作用。

在经过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的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之后,在1999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开始恢复正增长。在1999年第一季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按年率计,达到7.9%。

[12]在1999财年结束之时,日本的大公司大多扭亏为盈。由于经济增长前景好转,自由资金流量(Free cash flow)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开始增加。在1999年,尽管日本GDP各季度增长速度波动较大,但毕竟实现了正增长。2000年10月3日日本财政大臣宫泽喜一终于正式宣布,日本经济已实现复苏。然而好景不长,2001年3月16日日本政府宣布,经济又陷入战后最严重的通货紧缩之中。

二、日本的货币政策及政策工具

在日本,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概念是M2+CD;[13]基础货币则由现金(Cash money)和存款银行存放在日本银行的准备金(Deposit money)两个部分构成。

日本银行几乎同所有的重要金融机构都有交易关系。日本银行为客户开立了经常账户。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些账户进行结算和彼此的金融交易。金融机构同日本银行之间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这些账户进行的。存款银行在日本银行的这些账户上的存款余额即为准备金或称准备存款(Reserve deposits)。准备存款没有利息,故存款银行一般只在日本银行存放法定准备率所要求的最低限量存款。

日本银行还从事票据[14]再贴现和对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15]的业务。日本银行能够同金融机构进行票据(Bills)和证券(Securities)的买卖。票据买卖主要是指买卖金融机构所持的票据和出售日本银行发行的票据。证券买卖主要是指日本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政府债券的买卖。

政府的所有收入都要存入政府在日本银行的经常账户。而政府的所有支出都是通过开具政府支票从这个账户支取的。日本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还负责政府债券的发行、付息、赎回和登记等事宜。日本银行不得承销(Underwrite)一年以上的政府债券,也不得向政府提供一年以上的贷款。日本银行可以承销用于政府短期现金管理的政府短期证券(FBs),但不得承

销政府短期贴现国债(TBs)。[16]

在日本银行的资产中,最大项目是政府债券,其次是购入的票据,再次是贷款。政府债券往往占总资产的3/5以上。在其负债中,最大项目是银行券,其次是金融机构存款。后者的数额约为前者的1/10。

日本货币政策的法定最终目标是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中央银行把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最终目标(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日本银行并未这样做,而是坚持综合考虑各种经济指标,然后由日本银行董事会的成员通过投票决定日本货币政策的变动(如是否提高隔夜拆借利息率等)。[17]在确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币值稳定、低通货膨胀率或低失业率等)之后,货币当局还需在两种中间目标(最终目标无法直接控制,中间目标可以“直接”控制)中进行选择:利息率目标或货币供应量目标。[18]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货币当局一般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90年代许多货币当局则以利息率水平为中间目标。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利息率。日本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不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控制准备金来控制货币供应,而是通过参与货币市场[19]的各种交易活动影响货币市场的利息率与流动性,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并最终影响公众的经济活动。

长期以来,公定贴现率政策是日本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公定贴现率是日本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上为商业票据再贴现收取的利息率。[20]公定贴现率的变动具有所谓“成本效应”。由于从日本银行所获贷款的成本变化,货币市场上的各种资金供求关系都将发生变化,并进而导致各种短期利息率的变化。例如,隔夜拆借利息率(Overnight call rate)和三月期CD利息率这两种最重要的短期利息率一般都随公定贴现率的变动而变动。[21]改变公定贴现率将影响整个货币市场的利息率水平和结构,并进而影响经济的活动水平。公定贴现率还有所谓“宣布效应”。由于公定贴现率是政府货币政策变化方向的重要指示器,公众将根据公定贴现率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动。在实现金融自由化之后,货币市场利息率更多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但公定贴现率仍对货币市场利息率发生影响。有时公定贴现率也随市场利息率的变动而变动,认可市场利息率的变动(Tachi,1993)。此外,公定贴现率的变动还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

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公定贴现率变动对货币市场利息率结构从而对日本实质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其变动主要是发挥“信号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越来越放在无担保银行间隔夜拆借利息率上面。同公定贴现率不同,隔夜拆借利息率不能由日本银行完全直接控制。同美国联邦基金利息率相似,日本银行主要通过改变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流动性(资金)间接控制隔夜拆借利息率。影响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需求的重要原因是日本银行规定的准备金要求。确定商业银行准备金是否满足日本银行的规定要求有一套计算方法。但无论如何,到每个月的月底,商业银行必须使日本银行认可它们确实已满足规定的准备金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它们就要受到日本银行的处罚,并使自己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当商业银行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无法满足日本银行规定的准备金要求时,它们就要从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以满足准备金要求。而日本银行可以通过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购进各种债券和商业票据为同业拆借市场提供流动性(与此相对应,商业银行通过出售所持有的债券和票据从日本银行获得流动性),从而影响同业拆借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而流动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便决定了同业拆借市场上隔夜拆借利息率的高低。

公开市场操作是一般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上,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是改变货币供应量,而不是改变利息率(但利息率会受到影响)。从理论上说,日本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货币量来改变货币供应量。从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在日本,基础货币量(即现金+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对政府所提供信贷(主要是所持政府债券)+所持外

国资产+对存款银行提供信贷+所持其他净资产-政府在日本银行的存款等。从资产运用角度看,日本银行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对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所持政府债券和外汇储备[22]的数量改变基础货币量。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则可通过货币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

日本银行公开市场操作(Takewaki,1991)[23]的直接目标是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由于准备金的变化,金融机构不但要相应调整在借贷市场上的借贷行为,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必须相应调整在同业拆借市场的借贷行为,从而导致同业市场上各种利息率的变化。

由于债券市场相对不发达,日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市场操作。1981年日本银行开始在公开市场出售短期政府证券(FBs)以吸收过量的流动性。80年代末,日本银行又实验在公开市场上以回购方式买卖CP,以加强对短期市场利息率的控制并通过对金融机构准备金的调节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在日本,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的金融工具还有政府短期贴现债券和长期国债等。在日本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政府债券交易主要是通过谈判进行的,因而公开市场操作也叫“债券操作”(Bond operations)。

准备率也是日本银行可以运用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最高准备率曾从10%上升到20%。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准备率的变动是比较频繁的,不同类型存款有不同准备率。90年代初最高的存款准备率已降到2.5%(Takewaki,1991)。

为了摆脱泡沫经济崩溃造成的不景气,并使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贷—存利差以增强处理不良债权的能力,日本银行从1991年7月起开始降低公定贴现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见表4)。在降低公定贴现率的同时,日本银行也在使用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传统货币政策手段。但是,日本政府发现越来越难以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法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换言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越来越具有内生性。基础货币的增加往往伴随货币乘数的下降。例如,1995~1997年日本基础货币的年均增长速度从1992~1994年间的1.5%上升到7.9%。但在此期间,日本货币供应量(M2+CD)的年均增长率仅为3.2%。[24]又如,1997年下半年以来,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表最近的增长速度(即基础货币的增长速度)按年率计超过50%。[25]然而,1998年2月日本商业银行的贷款量同1997年同期相比下降0.6%;3月份又下降1.6%。由于占日本贷款30%的日本城市银行力图压缩资产而不愿发放新贷款,1998年3月贷款量比1997年同期下降14.4%。[26]

由于公定贴现率对货币市场利息率变动的影响力日趋减弱,货币乘数的急剧降低,日本银行把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转向无担保银行间隔夜拆借利息率。1998年9月9日日本银行将隔夜拆借利息率的目标水平由接近公定贴现率的水平(0.5%)降至0.25%的超低水平。此后,在1999年3月3日,日本银行将隔夜拆借利息率进一步降至0.03%。在扣除货币经纪商佣金后,利息率实际为零。日本经济进入所谓零利息率时期。在此期间,日本银行主要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日本政府债券(JGBs),[27]其次是买进商业票据(Commercial bills和CPSs)向同业拆借市场注入资金,使同业拆借市场上流动性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保证了零利息率的实现。直到2000年8月,日本银行将隔夜拆借利息率上调到

0.25%,零利息率时期才告结束。

在降低利息率的同时,日本银行仍试图通过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还增加了国债的购买量。本来日本银行每月两次在国债二级市场上(公开市场上)买进400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JGB)。1998年日本银行把月国债购买量增加到6000亿日元。[28]

表4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利息率政策

(%)

日期公定贴现率隔夜拆借利息率(目标)

1990年8月30日 1991年7月11日 1991年11月14日 1991年12月30日 1992年4月1日 1992年7月27日 1993年2月4日 1993年9月21日 1995年4月14日 1995年7月7日 1995年9月8日

1998年9月9日

1999年2月12日 1999年3月3日

2000年8月11日

6.0

5.5

5.0

4.5

3.75

3.25

2.5

1.75

1.0

0.5

<1.0

0.25

0.15

0.03

0.25

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日本银行也注意到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配合问题。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挤出效应”导致长期国债利息率出现上升趋势时,日本银行和大藏省便采取相应措施以抑制利息率的上升。在1999年第一季度,由于国债的过量发行,日本最重要的国债——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度从1998年9月的0.7%上升到2%以上。正是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通过购买各种商业票据向同业拆借市场注入资金,使隔夜拆借利息率由0.25%下降到0.15%。

1998年以来日本大藏省和美国政府多次对日本银行加以批评,认为日本银行应采取更具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日本银行则担心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将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死灰复燃,拒绝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由于美国的强大压力(美国希望日本进一步实行扩张性政策,以防止美元的进一步下跌),日本银行从原有的立场后退,开始直接购买政府短期债券。面对经济形势的重新恶化,2000年3月通过公开市场,加大操作力度,日本银行恢复零利息率政策,并开始实行事实上的以通货膨胀率大于零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三、日本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危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到1996财年年底,日本的国债余额达到244.7万亿日元。日本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6年日本议会通过法律,决定从1997年开始执行日本财政重建计划。然而1997财年开始执行并延续到1998财年的财政紧缩政策,特别是增加消费税的政策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日本政府放弃了刚刚开始实施的财政重建计划。1998年4月20日,桥本内阁宣布了一项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价值16.65万亿日元(1281亿美元)的“综合经济对策”。该项综合经济对策有三大支柱: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临时减税刺激国内需求;改善国家的经济结构、增强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提供便利以加速不良债权的处理。大藏省人士估计,新的综合对策将能使日本1998年的名义GDP提高两个百分点。[29]

在提出上述综合经济对策之后,日本政府又把财政政策的重心转到永久性减税上。小渊惠三原首相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施政演说中提出,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将由65%降低到50%。法人税(公司税)的税率也将由46%降到40%。政府将增发国债为减税、增支计划融资。日本政府希望减税将能刺激居民消费并帮助企业恢复销售和利润水平。[30]

1998年11月16日,小渊首相宣布了一项23.9万亿日元的紧急综合对策。其中包括增加8.1万亿日元支出用于公共工程;减少6万亿日元税收(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将由50%降到40%,法人税最高税率也降到40%);1万亿日元用于就业创造;5.9万亿日元用于增加信贷以缓解信贷紧缩。日本企划厅宣称,这项综合对策将使日本经济在1999财年增加2.3个百分点。

1999年11月,日本政府又通过了“新生经济对策”。在总额为18万亿日元的这项支出中,7.4万亿日元用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金融困难,6.8万亿日元用于“社会资本整备”,其他支出则分别用于住宅金融、加强物流效率和竞争力、发展IT产业等等。从日本政府经济对策的内容可以看出,政府的财政政策不仅以刺激经济增长作为目标,而且越来越多地把短期刺激政策同结构改革、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改善结合起来(见表5)。

表5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主要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

日期名称金额(万亿日元)

1992年8月20日1993年4月13日1993年9月16日1994年2月8日1995年4月14日1995年9月20日1998年4月24日1998年11月16日1999年11月11日2000年秋综合经济对策

综合经济对策推进措施

紧急经济对策

综合经济对策

日元升值紧急经济对策

经济对策

综合经济对策

紧急经济对策

经济新生对策

经济新生对策

10.7

13.2

6

15.25

7

14.22

16

17

18

12

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制约因素是所谓“挤出效应”:在其他情况给定的条件下,增发国债必然对利息率产生上升压力;利息率的上升又会挤掉私人需求,特别是私人投资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上节已经指出,由于国债的过量发行,在1999年第一季度,日本最重要的国债——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上升,并带动了其他利息率的上升。例如,住房抵押贷款利息率和公司借贷成本都出现上升势头。利息率的上升不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同时,利息率的上升会导致日本资本由美国向日本的回流和日元升值,从而进一步对日本经济复苏造成不利影响。1999年2月日本银行实施零利息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抵消“挤出效应”。日本银行的零利息率政策,以及日本财政部和有关机构采取的增加国债需求量的措施,使日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息率上升的势头得到抑制。

在20世纪90年代,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日本政府的反周期政策中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日本经济在1999年之所以能实现正增长,主要是靠政府公共工程开支的刺激实现的。但财政赤字的增加和国债的积累将必然为日本经济的未来增长带来严重消极影响。目前,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财政状况最差的国家。由于日本的国债余额已高达GDP的130%左右,政府已很难继续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国债余额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财政赤字将导致长期利息率的上升,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由于“挤出效应”而大大削弱。同时,由于日本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债务余额过高将使未来经济因债务负担过重而崩溃。

早在1997年2月,日本大藏省生计局就在一份题为《财政健全化目标》的文件中指出:日本在21世纪将迎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未曾有过的超高龄社会。依现在的财政结构,在超高龄化社会下,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扩大。其结果必定是经济和国民生活的崩溃。为了避免这种事态的发生,在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同时对财政结构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31]如果债务余额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可理解为财政赤字对债务余额之比高于经济增长

速度),债务余额对GDP之比就会越来越高。当债务余额对GDP之比超过某一限度之后,居民对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彻底丧失信心,政府也将无法通过出售国债的办法来偿还债务。从理论上说,国债利息率将上升到无限大,其结果将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彻底崩溃。基于这种认识:日本政府在当时确定的财政重建目标是:①实现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不再上升。②在实现前一目标之后,实现债务余额不再上升。

在1997年,日本大藏省对日本财政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数量分析。1997年,日本的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为91.2%,一般财政赤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赤字)对GDP之比为5.4%。大藏省的分析指出,假定此后日本GDP的增长速度为3.5%,且财政赤字对GDP之比每年减少0.3%,到2003年,日本债务余额对GDP之比将达到98%的最高峰,此后,债务余额对GDP之比将逐渐下降。2005年日本的财政赤字对GDP之比将降到3%。届时,债务余额对GDP之比将下降到97.7%。如果日本政府能够使财政赤字每年减少0.7%。到2003年,日本将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与此相对应,日本的债务余额与GDP之比将降为86.2%。决定债务余额与GDP之比的变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财政赤字对GDP之比与经济增长速度。在1997年以后,日本经济不但没有按大藏省预想的那样实现3.5%的年均增长,反而出现负增长。在今后数年中,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仍不可能超过2%。与此同时,由于连年实行力度极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的财政赤字对GDP之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急剧上升,由1997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10%。21世纪前5年日本已不能实现债务余额对GDP之比不再增加的目标。按照目前的这种趋势,日本国债余额对GDP之比将很容易迅速超过150%甚至200%。如果事情发展到那一步,所谓“经济和国民生活的崩溃”就真将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如果日本政府不再继续推行赤字财政政策,经济就可能重新下滑。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同样会使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迅速上升,同样将会导致经济灾难。应该说,日本政府暂时还不能把财政重建列入议事日程。但日本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运用空间很小的情况下,日本经济的根本出路就只剩下一条,即大力推进结构改革。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了一系列结构改革。在大多数情况下,日本的结构改革目标是独立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是不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的,是针对“供给方的”。但是,结构改革的实行往往也会对需求及短期经济状态产生严重影响。因而,如何协调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结构改革措施,是日本政府必须经常面对的问题。

由于极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未使日本经济像原来期望的那样恢复景气。目前,日本政府又开始重新考虑先由桥本提出、后被小渊放弃的财政重建政策。小泉政府的财政重建政策与桥本当年的政策并无很大区别,但理论依据却有变化。日本政府官员最近搬出了所谓李嘉图等价原理来指导自己的财政政策。李嘉图等价原理认为:减税政策对于刺激消费是无效的,因为担心在未来会被迫交纳更多的税赋,公众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当前的消费。因而,日本政府准备出台的新财政政策是增税、减支(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通过增税、减支来刺激经济的思路听起来十分令人费解。很难设想,这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衰退的困境。但是,1997年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否定之否定倒是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经验教训:不大力推行结构改革,仅凭借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一国经济是难以走出通货收缩困境的。

四、日本经济结构的改革

在当前的经济文献中,人们对结构改革(Structural reform或restructuring)的内涵并无严格的定义。最广义的结构改革可理解为除传统宏观经济政策之外的旨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各种措施。最狭义的结构改革则可理解为经济上的制度性改革。在这里,为讨论方便,我们将按最广义的理解来讨论日本的结构性改革。日本结构改革的范围十分广泛,以下我们仅就其中的几项进行讨论。

(一)动用公共资金核销不良债权

20世纪90年代前期,金融机构和日本政府对不良债权的态度是一掩盖、二拖延,希望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特别是不动产市场价格的回升,不良债权问题将自动得到解决。1995年以后,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突然恶化,一系列大银行、证券公司相继倒闭。尽管如此,由于公众舆论强烈反对由国家注入资金解救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日本政府始终不敢动用公共资金来解决不良债权问题。1997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陷入严重通货紧缩,不良债权问题进一步恶化,日本朝野才形成共识:不解决不良债权问题经济就无法好转,而要解决不良债权问题就必须大量动用公共资金。

1.日本政府对不良债权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认真清查。根据金融监督厅1998年7月17日的公报,日本各银行、合作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总额为35.21万亿日元。所有金融机构的问题债权总和为87万亿日元。不良债权总额(35.21万亿日元)对总贷款余额(668.47万亿日元)之比为5.26%。

2.日本政府在1998年2月制定了稳定金融职能法案。根据该法案,日本政府于3月底开始向一些银行注入资本金。在1998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了投入30万亿日元公共资金处理破产银行债权债务(其中17万亿用于存款保险,即保护存款人,13万亿用于补充资本)的计划,7月提出了金融重振整体方案,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过渡银行制度整顿金融机构,处理不良债权。8月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与重振金融相关的六项法案(“金融六法”)。

1998年10月12~16日,日本国会审议了政府提交的有关重建日本金融体系的9项法案[32](相应撤销了早先通过的某些法案),把日本政府向银行提供的公共资金由30万亿日元增加到60万亿日元,其中17万亿日元用于保护存款者,18万亿日元用于处理金融机构倒闭后的清算(建立过渡银行的相关事宜)。25万亿日元用于增加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原来确定的数目是13万亿日元),使日本19家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5%。[33]在60万亿日元的公共资金中,有7万亿是政府的交付国债,3万亿是政府出面担保的从日本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借款。政府将通过购买金融机构的普通股、优先股和次级债券的方式向银行注入资本金(25万亿日元)。

由于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日本金融机构在处理不良债权方面取得很大进展。1998财年日本17家主要银行处理了1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到1999年3月底,这17家银行的不良债权减少到20万亿日元,占贷款余额的5.9%。[34]

在处理不良债权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从收入中大量提取准备金,日本大多数主要银行都处于亏损状态。不良债权的处理在一段时间曾使银行借贷问题恶化,加重了通货紧缩现象。然而,随着不良债权的核销和股市的回升,2000年日本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实现扭亏为盈,银行的惜贷情况也大大好转。但是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还远未解决。据英国《经济学家》2001年8月4~10日的报道,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坏账和可疑账)仍高达150万亿日元。看来,

日本经济泡沫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日本经济泡沫 1.1历史回顾: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已经引来了美国的不安。 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而美国经济在巨大的压力下运行,当年对外净债务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压日元升值。 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为抵消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大幅降息。而被日元升值打击得元气大伤的日本出口商为弥补亏空,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股市三年之内涨了300%,房地产也涨幅惊人,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盘子以美元计算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由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而沾沾自喜。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甚至重金收购了美国最高的建筑洛克菲勒大楼,“购买美国”的声音喧嚣一时。 但危机正悄悄袭来。 1989年初,为了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日本开始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日本股市由最初的下跌,变成恐慌性出逃。股市暴跌,地价急剧回落。 股市的崩溃迅速传导到银行业、保险业,直至制造业。“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在高峰期,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1%,2009年,日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35%左右。 对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成因,虽然尚存一些争议,但是回看历史,泡沫的产生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难脱干系。 1.2泡沫经济的崩溃与重生-20年日本走过的路 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此后日元一路飙升。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剧;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成因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乃至破灭。 (一)国内资金流动性方面产生严重过剩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前景下,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得到扩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日元升值又导致日本外贸出口受阻,于是,投资者就把大量资金投入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领域和股市等不动产行业,日元的升值也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日本,使外国资金大量涌入日本,而外国资本涌入的大多也都是房地产市场。从根源上来说,正是日本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和不合理投资是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祸端。 (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日本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为了让资金流通得快些使国内的经济向正常化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但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并没达到相应目的,投资者仍不愿把资金投入其它行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仍是严重的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状况下,日本政府又提供大量的货币,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严重过剩,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

流入见效快,易吸纳的楼市和股市,对不动产行业的过度投机,使日本的楼市股市价格飙升很快,这又刺激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投资,这对日本的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代的到来。 (三)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加剧房地产泡沫碎裂 在日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致使日本资金在国内极度泛滥,在此状况下,日本的商业银行本应执行信贷紧缩政策,但银行为了稳定和利率的回报,银行执行的却是宽松的信贷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极高,致使银行信贷大量地涌入房地产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日本各大银行都扶持房地产业,各大银行争相向房地产业给予大规模的贷款,这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加剧化,直至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四)中央银行突然的银根收紧政策促使房地产泡沫破灭 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不断加剧化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的宽松政策,代之的是日本政府对货币和财政执行紧缩政策并严格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入。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急剧下降,由于资金的供应量下滑过快,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下降,这进一步导致投资者迅速把资金退出房地产业,于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了,这最终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度跌入低谷。 二、中国现有的房地产状况与日本房地产的相似之处 从当前情况看,中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日本房地产是有许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日文资料整理) 一、泡沫的形成(80年代后期) (一)由「广场协议」引发的快速日元升值和「内需扩大」 ●「日元升值经济衰退」、「产业空洞化」对策 + 美国施加的「条件放宽」、「内需扩大」的要求(「日美构造问题协议」)→财政扩大、金融缓和政策。 ●大幅度的金融缓和政策(低利率、货币供给同比超过10% )→股市投资、地产投资成为了资金的流向地。 ●由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大额存款的自由化)引起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企业的「资金管理」。 ●快速日元升值引发的错觉→对美元过度评价(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将升值)、 对日元过低评价(缺乏「富裕」的生活实感,日元将贬值)。 (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剩余钱财+资产价格上升→企业、个人的「资金管理」、土地投机→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企业的资金调集转移到「直接金融」[←平衡金融(=伴随新股发行的资金调集)变得容易]→大企业的「脱离银行」进行→银行需要发展新的融资对象→向中小企业、房地产融资倾斜。●「双边建立交易」(B/S表上的资产、负债两边扩大):把土地A作为担保进行融资(期待土地A的升值)→买入土地B→(期待土地B的升值)→买入土地C→。 ●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泡沫,而是为了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上升(例如:「国际金融中心—TOKYO」)。 ●沉迷于「资产效果」的有利之处→造成对勤劳的观念,对企业伦理等的不良影响。 ●批发物价(←日元升值)、消费者物价安定→否定了对通胀的担忧,政策性的疏忽。 二、泡沫的破裂和归结(90年代=「失去的十年」) (一)泡沫破裂的经过 ●股价1989年末达到顶峰,进入1990年后下落。 ●1990年,大蔵省作为地价对策引入了房地产关联融资的总量限制机制→地价下落的诱因 →1992年更是引入了地价税(1998年实际废止)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 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有人甚至以阴谋论的解释认为日本遭遇了一场“货币战争”。这也成为某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基本逻辑。无疑,他们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当年的日本如果能采取更合理和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暂缓日元升值、及时提高储蓄利率以及其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本可能降低经济泡沫膨胀的风险。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是,如果站在历史大背景的视角下梳理基本史实,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一味评判经济政策得失的窠臼,对1989年日本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战后日本遭遇了第一次经济大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这次危机的起点在能源供给领域,对日本整个产业结构的既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过相比1989年,日本卷入这场危机具有客观上的无奈性,因为当时美苏冷战正在进一步向第三世界蔓延,南北矛盾激化之下,日本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分子被拖拽进这场整体性的危机。石油危机并没有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这恰恰是因为日本尽管经济实力猛增,可尚未被要求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承担领军性的责任。虽然美日贸易不时擦出火花,可美国及其盟国(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相对开放的市场与原料供给一直是日本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前提。在金融秩序方面,布雷登森林体系虽然渐渐走向末路,但还在确保日本企业享受固定汇率的便利。 到1980年代后半期,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让日本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重新判定——它在国际上越来越渴望充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美国身后的游戏参与者。对此时的日本来说,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身份,首先就要正式确立自己世界经济新中心(至少是中心之一)的地位。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拉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及国际化的序幕。这是一项壮举,因为在之前的石油危机时代,美日之间曾经就日本减少金融贸易的国内壁垒而进行了拉锯战式的谈判,最后美国是以政治筹码为要挟才取得了有限的成果。由此看来,似乎并不能轻易惋叹说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冒失的经济金融战略,因为就当时历史契机来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发展出现长达10年左 右的萧条。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专家仍然警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迹象与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 本相似,在深刻了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阶段与日本那段时期的差异和共性,探索中国预防和应对泡沫经济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关于金融自 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 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第二个过程伴随着《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的实施。1985年9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

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泡沫经济的膨胀期。银行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易。由于大企业利用通过直接金融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偿还银 行借款,因而日本的金融机构迫不得已将重点转向扩大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小企业中资金需求旺盛的有流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不动产行业、金融和保险行业、租赁行业,上述贷款都是抵押贷款,向这些非金融机构贷款和不动产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同时,市立银行不经由中小企业而直接扩大以住房贷款为中心的面向个人的贷款。股票期货交易的扩大,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1988年9月起,开始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大阪证券交易所日经平 均股价为对象的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更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泡沫经济的崩溃过程。日本的股票市场自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以来,在一年内股票大幅跌落了两次。接着,三重下跌的结构使泡沫经济彻底崩溃。1990年,在到4月10日为止的时期内,东京股票市场经历了10次股票大幅下跌,在股价下跌的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还出现了日元贬值、债券下跌的现象,即所谓的三重下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和警示意义

青岛农业大学 《日本经济与社会》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其警示意义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外包1405班 学生姓名(学号)李冰(20142833) 完成时间2016年5月30号 2016年05月30日

浅论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其警示意义 摘要 在中国经济十几年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自2004年以来,很多一线城市股价、房价持续飞涨,许多人惊呼中国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特别是最近北京、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回落,有人断言中国的房价达到了“拐点”,膨胀的经济泡沫很快就要破灭了。于是,泡沫经济又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泡沫经济”这个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媒体和学术杂志上。 我们对“泡沫经济”再熟悉不过了,追述历史,从第一次泡沫经济出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历史上有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英国的“南海股票泡沫”;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就挣扎在经济破灭的萧条中长达时间年之久;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泡沫破灭。使得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都受到重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在二战之后保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经济令人称羡,但是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并最终导致泡沫崩溃,应该说这种泡沫经济的崩溃给日本带来了相当大相当深远的影响,不但使经济出现滞带,更为严重的是此后的日本竟然出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停滞。因此,“泡沫经济”和“失去的十年”成为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经济学界探讨的话题。历史或许不会重复事实,但历史会重复规律,这也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原因所在。 我们中国今天的情况和日本当年有些相似。都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面临着本币升值的压力,都需要金融制度的改革等很多相似点。因此对于我们中国经济来说,无论如何都应该仔细研究日本经济泡沫的那段历史,以寻找到经济泡沫产生、扩张的原因,研究如何对经济泡沫进行控制,以及如何应对经济泡沫的崩溃。我相信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会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更加保持一种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尤其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非常复杂,大家对经济状况的判断也不是很明朗。因此我觉得对日本泡沫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内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启示意义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988中后期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在“出口导向,贸易立国”的国策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日本的制造业中特别是家电制品等称霸世界,日本银行的总资产和股票时价总额也居世界前茅。人均所得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泡沫经济和崩溃前的日本经济相似,如巨额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并暗示中国经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萧条。但中国可以从日本泡沫经济失败中吸取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规模滑坡。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日美的贸易摩擦导致日元升值,从而使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日本在

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使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日本出现经济的衰退。为了刺激经济,日本采取了宽松的金融与财政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充裕的日本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但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利润空间小,资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产,引发了泡沫经济。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从本国利益考虑,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的要求。但是由于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银行投资效率低下,当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后,准备不足的日本银行业面对激烈竞争,出现许多问题。而且日本企业的许多治理模式在未开放国内市场时还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便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而产生了泡沫经济。 二、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之处 1.面临着对美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f13612516.html,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作者:熊名奇,米运生 来源:《商业研究》2010年第12期 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日本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114.45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XIONG Ming-- (1.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Some phenomena of the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are similar to Japan′s bubble economy,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rising stock prices and real estate prices, which makes people worried that the China′s economy fall into long-term slump like Japan′s bubble burst. By comparis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different le 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t degree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and different macro-control measur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conomic bubble and different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These differences can guarantee th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 bubble economy; China′s economy; Japan′s economy; comparison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步入正轨并开始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业深度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靠近世界前列。21世纪第一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

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

日本泡沫经济经验教训 85年-95年日经平均股价变动简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广场协议的背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金刚柱般的大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 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1985年到1986年期间,随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虽资产价格急速上升股价和地价急速上升

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及其启示(精)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启示 国际贸易研究室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国今天的情况对许多日本经济学家而言,只能用“似曾相识”来形容。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尤其在一些不够细致的研究中,出现了对日本经验与教训的种种误读,使得事物的原本面貌变得尤为珍贵。 一、日本泡沫形成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有着错综复杂的背景,它既与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关,也与日本的货币政策有关,甚至与日本的发展规划也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1.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和乐观情绪 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两轮快速增长时期。第一轮增长从二战后一直持续到1973年,年均增长率都在8%~10%之间,最高的年份在11%以上。在1974年,日本经济增长经历了短暂的放缓之后,便开始了第二轮的高速增长。这一轮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持续到80年代末期,虽然增长率不及第一轮增长,但考虑到日本的经济总量,3%到7%的增长速度仍然非常可观(图1。 伴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日本的高储蓄。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日本的储蓄率非常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储蓄率始终维持在30%以上,最高的年份超过了40%。 图1 1956—2006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泡沫崩溃前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巨额外汇储备、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扬等,这些因素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是否会重蹈当年日本覆辙的担忧。然而目前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但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具体来看: 一是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二是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三是银行支持企业投资房地产市场。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大企业纷纷转向依靠证券市场融资,“金融脱媒”现象严重,日本银行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和经营危机。1989 年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由1970 年的80.5% 降至65.7%。面对这种情况,日本银行将目光转向实际资金需求不大且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房地产企业和个人,通过设立非银行公司,为各式各样从事土地和股票投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大量融资。 四是乐观预期强化投资者信心,使得资产价格不断攀升。日本人多地少,土地紧缺,产生“土地神话”;股票市场规模不大,流通股较少,形成“股价神话”,在升值预期的诱惑下,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股市、房地产市场。随着股市投机气氛盛行,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也诱使更多的投机者,甚至包括对股票一窍不通的老年人和学生也加入股票买卖的队伍。 20 世纪80 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20 世纪80 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体现在: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好文精读)

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借鉴意义 在经济上,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日本的股市和房市走了20年的熊市,不能不提醒我们思考。 作者:银泉四眼提交日期:2010-1-13 96初,到日本的第一天,住在一栋楼里的邻居须藤用茶盘端着沏好的抹茶来到我的房间,这可能是他独有的“初次见面、彼此认识一下”的表达方式。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也只能是简单的十几分钟“寒暄”,须藤把他房间里的电话给了我,让我告诉家里人可以通过他的电话和我联系。 在我没有装电话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去须藤那里接过几次电话,每次接完电话我都带点东西过去感谢一下。这样一来,每个星期抽1、2个小时坐下来聊聊天就成了一种习惯。 须藤48岁,是一家从事商业设施管理的管理员,每月工资40多万日元。我当时很奇怪,他的工资不算低,又是独身,为什么还会住在这样一栋月租金只有3万多日元、一居(12㎡)一厨(4㎡)一卫(3㎡)、5人合用一个浴室的楼房里呢?须藤对我这种疑问表示非常理解,他告诉我说,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的88年,他花6000万日元购买了一套二层别墅。现在这套别墅的价格已经跌到了3000万日元。他把别墅已经出租出去了。他住现在这样的房子是为了省下钱来和别墅的租金合在一起还银行的贷款。等他65岁的时候就可以还清贷款,然后再把房子抵押出去得到养老送终的钱。不过,他的妻子并不原意和他一起住这样的房子,离婚了。 97年,进入大学院后认识了搞金属材料研究的博士生小董(中国人),有一天他开车带我到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去摘柿子。我问他这里的柿子为什么可以随便摘,他说,这是他导师在泡沫经济时期买的地,按那个时期的发展规划,这里应该可以划入东京通勤圈的范围了,很遗憾,你看看现在,还是这么荒凉,也只有这搞金属研究的教授脑袋才这么“硬”,才会相信东京圈会扩大到这里。 小董又说:在研究室做实验的时候,教授没事儿总叨叨这块地,看来这块地让他挺烦心。教授在89年以5万日元/㎡买了这块地,一共是1.5亿日元。教授说如果现在有人出1个亿,他就卖。93年有人出价2.5万日元/㎡,教授舍不得,现在,2万都找不到买主了。种了这些柿子树还没时间照料,我们到这摘柿子吃就是帮他忙了。 我注意看了看这块地,除了几十棵柿子树,其它都是荒草。当时来的高兴劲儿晾了一大半。 后来在02年做店铺选址调查时又路过这里,感觉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我顺路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查了一下,这块地属于市街化调整区域,这种区域内的土地并不完全属于建设用地,如果要化为建设用地,当地的政府部门必须投资进行给排水、液化气、5.2米以上宽度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授买这里的土地,大概是基于泡沫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政府部门就会投资把这里化为建设用地了。如果真如教授所料,地价至少要涨到10万1平米,再如果化成了建设用地中的商业用地,30万/㎡也完全可能。很可惜,教授这个“赌注”没押对。 99年,在就职的公司里认识了川濑,他和我都爱好登山,我加入了他们的登山俱乐部,一般是星期六的早晨6点在山下集合,10点多登山结束后到温泉洗洗澡回家。 有一次三连休,俱乐部组织去日光登山,日光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观光地,不少成员都带了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我们从山上下来后,没有去登山的人已经在温泉旅馆等候了,这其中有川濑的妻子,川濑把我介绍给她,并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晚饭。自从见了川濑的妻子,我再看川濑的时候,总感觉他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前言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3倍。受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使得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进而造就了其“淡如菊花拔刀见血”的民族性格,纵观历史日本民族又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民族,通过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和日本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现在日本的特质文化。然而在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似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1.1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1.1.1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形成 中日邻邦,一衣带水,自古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甚深。公元3-7世纪,日本沿袭纯粹的中国文化,到飞鸟时代,圣德太子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禅宗于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荣西和道元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武士阶层的欢迎。然而中国文化中对日本影响最深当属中国儒学,由于儒学具有疏于抽象的世界观的思考、重视感觉经验和认识论、赋予感情色彩的伦理观、“有德者王”思想逐渐淡化、强调灵活对应现世、与固有思想共存与融合等特征,所以对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民族发现儒家文化无法使其摆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更不能富国强兵,故此毅然弃儒从西,近乎疯狂且不失目的的开始学习西方。当时,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仿效西洋文明是当务之急,并以文明开化的启蒙为己任。需要强调的是,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总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确定一个需要保护传统文化范围,并“纯化”那些可能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东西,而这种对传统的留恋和对现代化的向往构成了在两种文化中的求同除异。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也是日本近代文化形成的开端。 不断地自我完善、吸收融合的过程造成了日本人文化心理上的不安,所以二战以后美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客观上讲美国迫使日本开国,又在二战后大力扶持日本,使日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

目录 前言 (1) 一泡沫经济概述 (1) (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1) (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1)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2)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2)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2) 三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危害 (3) (一)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3) (二)泡沫经济留给日本的难题 (4) 四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我国的启示 (6) (一)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6) (二)对我国防范泡沫经济的建议 (6)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非理性态势。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具有许多共同处。虽然中日经济不同,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还是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的。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破灭,再对比我国现状,可以找到一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一些经验教训。国内有不少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章,此类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方方面面。笔者也借鉴了他们的部分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同读者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中国启示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结构;内需;金融监控

前言 日本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萧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危机?“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事件对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一泡沫经济概述 (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论述了信用和虚拟资本的关系, 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并分析了泡沫经济的产生。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 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定期收入的资本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和实际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是虚拟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1]其形成过程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上涨的预期吸引了大批投机者,这批投机者一般只是想通过投机获取价差、牟取利润,而对所买卖的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由于新买主的不断介入,价格节节攀升,形成泡沫经济现象;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 泡沫破裂, 便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整个经济衰退。 (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泡沫经济指的是对整体宏观经济的描述,具体来讲是资产价格脱离实体经济的基础条件暴涨的现象。实际上,不论是经济泡沫(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还是泡沫经济,所要描述的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后者意味着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定性,说明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已。作为泡沫经济的表象,都有资产价格的大规模上升。但是不能说资产价格的大规模上升就是泡沫经济,判定是否是泡沫经济还要看资产价格的上升是否已经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在泡沫经济发作的时候,价格越涨,需求越旺,买涨不买落,这是判定是否出现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识别指标。”[2]如果过激地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将会使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破灭解脱(日语)

日本のバブル経済の教訓! 1.戦後日本経済の高度成長と貿易摩擦(1945年~1990年頃) ◆経済の高度成長 ?固定相場制による恩恵 ?米国占領軍の政策により、「¥360/$」で、日本の戦後 経済はスタートした。 ?貿易黒字の拡大 ?円安、製造業の技術革新、安い人件費に恵まれ貿易黒字を 累積した。 ◆貿易摩擦 ?欧米の対日貿易赤字の累積と産業の衰退 ?日本製品の輸入急増により、欧米各国では自国製品が売れ なくなった。 ?欧米での失業等の問題が深刻になり、「ジャパン?バッシン グ」が始まった。 ?第一次オイルショックをきっかけに、円は変動相場制に移 行した。 ?変動相場制移行にもかかわらず、貿易収支に大きな改善が 見られず、米国は財政赤字と貿易赤字(双子の赤字)に苦 しんだ。 ?円切上げ(プラザ合意) ?日米欧政府の合意により、「円高?ドル安」への誘導が始ま った。 ?それにもかかわらず米国の貿易赤字は改善せず、円高圧力 は更に強まった。 ?米国「ブラックマンデー」(株式市場大暴落)以降のドル売 りにより、円は2年間で約2倍に切り上がった。 ?日本は、急激な為替の切上げによる輸出産業の不振から、 いわゆる「円高不況」に突入した。

2.円高不況対策とバブル経済 (1990年頃) ◆バブル経済への道筋 ?円切上げによる輸出産業の衰退 ?急激な円高により、製造業は打撃を受け、企業の体力が弱 まった。 ?「円高不況」対策の発動 ?政府は公定歩合の引下げによる低金利政策を採った。 ?政府は通貨供給の増大による過剰流動性を発生させた。 ?資産インフレの発生 ?低金利?過剰流動性政策による余剰資金が「投機」資金と なった。 ?「投機」資金の流入により株式?不動産市場が加熱し、「バ ブル景気」となった。 ◆バブル経済下で起こったこと ?株式?不動産の急騰 ?金融機関は余剰資金を抱え、貸出先を求めて競争した。 ?戦後、地価が下がったことはなかった(「土地神話」(土地 は下がらないという根拠のない確信))ため、不動産市場に 大量の資金が流れ込んだ。同時に株式市場にも大量の資金 が流れ込んだ。 ?日経平均株価は、1989年12月に38,915円の史 上最高値を付けた。 ?東京の商業地の地価は、1991年に銀座「鳩居堂前」の 路線価(地価を算定する指標の一つ。年に一度発表される。) が1㎡当たり3,650万円と日本一高い土地となった。 ?高コスト構造 ?好景気を背景に、人件費が高騰した。 ?人件費の高騰により、資材?部品価格?サービス費等も高 騰した。 ?豪華な庁舎の建築や過大な公共事業への投資により、行政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献综述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献综述 1.泡沫经济的概念及日本泡沫经济的表现 1.1泡沫经济定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丸(1978)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泡沫”一词所作的解释描述了泡沫的一般表现与特征,即“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价格还要上涨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通常,‘繁荣’的时间要比泡沫状态长些,价格、生产和利润的上升也比较温和一些,以后也许接着就是以暴跌恐慌形式出现的危机,或者以繁荣的逐渐消退告终而不发生危机。”’金德尔伯格对泡沫的解释实际上描述了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裂的过程,并对泡沫的一般表现与特征进行了说明。 金德尔伯格丸对泡沫经济的定义很准确且形象,但是不够简练。日本金融学会会长三木谷良一(1998)认为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资产价格具体指股票与不动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生产、流通、增长率等暴涨,然后暴跌这一过程.李维刚(2001)指出泡沫经济指资产价格背离经济基础的一种虚假经济形式,通常表现为某一经济体在利率较低时,社会中的大量剩余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从而引起虚拟性资产的价格呈现出投资性的暴涨,远远超出了实际经济所包含的内在价值。日本泡沫首先起源于股票市场的急剧膨胀。而野口悠纪雄(2005)把现实资产价格与实体资产价格的差称为“泡沫”,也就是说,泡沫指现实资产价格中实体经济不能说明的部分。 从以上来看,概括地说,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膨胀过度,日益严重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具体表现为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疯狂.它会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但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与经济周期波动不同的是,泡沫经济是可以避免的. 1.2日本泡沫经济表现 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情况就是泡沫经济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李维刚(2001)指出日本泡沫首先起源于股票市场的急剧膨胀。1985年12月,日经平均股价仅为13113日元,但到1987年9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股价猛涨至26000日元,到1989年末已达38915.87日元。如果从1985算起到1989年末止,日本股票价格在此4年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9.19%,而日本实际GDP在此4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只有4.325%。在日本股市疯狂急升的同时,房地产行业日益火爆。从1985年到1990年末,全国地价上涨了84.2%,其中东京银座在1986年就升值了79.2%。据说1990年末日本的土地资产价格总额竟然可以购买比日本达25倍的美国,其疯狂程度可见一斑。谢芳(1999)认为货币政策不当是促使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在1987-1990年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两位数。超低利率和大幅度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刺激了股价,地价的暴涨,并于1989年达到顶峰。1985股票时价总额约为241万亿日元,到1989年末净增至890万亿日元,4年间增长了2.7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