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在文学上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学术界虽然在两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在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根据及历史发展过程上做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笔者相信,如果能有充足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材料证明鲁迅接触过、熟悉甚至精通陀氏,将为两者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厚实的平台。

一、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依据

1.曾大量接触过陀氏的作品及研究资料

据鲁迅日记中记载,他早在1913年8月8日,即购得日文版的《罪与罚》;1917年10月2日,又购得陀氏小说3本。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编印的《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来看,他还收藏有很多德文、日文版的陀氏原著,如德文版的《罪与罚》、《白痴》、《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集》;日文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罪与罚》、《赌徒》等;还藏有一些日文版研究陀氏的论著,如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升曙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认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据《(穷人)小引》中所记,他还读过《Dostoievsky?s Literarsche Schriften》和升曙梦的《露西亚文学研究》等书中关于陀氏的论述;据增田涉回忆,他还买过日文版的《舍斯托夫全集》,因此也必然会接触到《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战胜自明(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等著作。中文版的陀氏著作,他至少藏阅有韦丛芜译的《穷人》和李霁野译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书,这在他的日记及书信中都有记载。

2.对国内陀氏的介绍与研究工作给予过热情的帮助与支持

在鲁迅主编的很多刊物中,都发表过与陀氏有关的译介性文章,比如:《莽原》第2期与第6期上分别刊有《阿列伊》和《(穷人)英译本引言》;《语丝》第4卷第17期~18期上载有《朵思退夫斯基与屠格涅夫》;《未名》第1卷第1期上刊有《陀思妥夫斯基的忌妒》;《译文》第2卷第2期、终刊号、新2卷第3期、第4期中分别刊有《杜斯退益夫斯基的特质》、《果戈理和杜思退益夫斯基》、《杜斯退益夫斯基的样式与方法》、《杜思退益夫斯基》等文章。这些刊物是当时介绍陀氏的一股重要力量,无疑与鲁迅的关注与支持分不开的。尤为令人难忘的是,陀氏第一篇中译本《穷人》的出版,是在鲁迅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完成的。鲁迅不仅出资将这篇译稿编入在“未名丛刊”中,而且亲自比较了日本译者白光的原译文,写了《(穷人)小引》,以致数十年之后韦丛芜依然牢记着鲁迅所寄于他的“以后要专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最好能把全集译完”的希望。此外,林语堂在《鲁迅》一文中曾提到1927年鲁迅在广州时,“经常给学生讲陀斯托耶夫斯奇”。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本人对陀氏有着怎样大的兴趣与热情。

3.在许多文章与译作中都有过对陀氏的专门评论

鲁迅论述外国作家的专文并不多,而陀氏却是其中之一,而且一下还写了两篇:《(穷人)小引》和《陀思妥夫斯基的事》。据笔者粗略统计,鲁迅在其全部著作中,至少还有50余处提及过陀氏或其著作。尽管鲁迅没有译过一篇关于陀氏的作品,但他所译的其他文章中谈及陀氏的地方却为数众多,比如《“否定”的文学》中称陀氏的作品“发源于否定”;《文学者的一生》中指出其作品中有着“非这人便不能表出的真实”《LEOV TOLSTOT》中对陀氏“描写那病底心理”的分析;《一九二八年世界文艺界概观》中对其“人不能单用面包来活的”“这一思想的阐释;《果戈理私观》中对他的“锋利到了病象的人间心理的写实”的称赞等。作为这些文章的翻译者,鲁迅不可能不从中受到触动与启发。

4.对陀氏的文学艺术风格有浓厚兴趣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小说都是些阴暗的东西。我曾一时倾慕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今后我的小说大约也仍是些阴暗的东西。”。他曾经告诉冯雪峰: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对我的影响是很小的,倒是安得列夫有些影响”,而安得列夫的艺术特点却是师承陀氏的,罗迦乞夫斯基指出:“安特列夫、阿罗兹白绥夫、梭罗古勃等人都是以杜思退益夫斯基为基点而出发的作家”,他所提到的这些作家的作品,鲁迅基本上都翻译过,而且有很多关于他们的论述。事实上,鲁迅翻译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深受陀氏的影响,这一点鲁迅也毫不隐瞒,多次在译作后记中有意地提及。比如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中,他就引用阿尔志拔绥夫的话:“陀思妥夫斯奇……便是我的文学的导师的姓氏”;在《<一天的工作)后记》中,他引用玛拉式庚的话:“我看见那许多伟大的散文创作:普式庚、莱尔孟多夫、果戈理、陀思妥夫斯基和蒲宁。研究着他们的创作,我略常觉得一种苦痛,想起我自己所写的东西——简直一无价值”;在《(食人人种的话)译者附记》中,指出其著者“爱读尼采、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的著作;自己的住房的墙上,写着一句陀思妥夫斯基的句子道:…得到许多苦恼者,是因为有能堪许多苦恼的力量”等。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和随意的提及,而是一种婉转的暗示,透露出鲁迅对陀氏艺术风格青睐的态度。

5.在许多文章中毫不掩饰对陀氏及其作品的偏爱

在鲁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很多文章中表现出对陀氏及其作品的强烈兴趣及偏爱:在《集外集》中,鲁迅说陀氏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在《华盖集》中,鲁迅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陀思妥也夫斯奇的《罪与罚》等,都不是啜末加咖啡,吸埃及烟卷之后所写的”在《且介亭杂文》中,鲁迅这样描述:“壁上还有一幅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大画像。对于这先生,我是尊敬、佩服的”;在《鲁迅佚文全集》中,记录着鲁迅这样一段话:“要将现在中国人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比较起来,像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对比起来,真是望尘莫及哩”;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鲁迅说:“我佩服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少谈自己,以及有些文豪们的专讲别人”。一个外国作家能够受到鲁迅如此的重视和喜爱是很难得的,如果这其中没有深刻、持久的思想共鸣和心灵感应,没有特殊的文学关联,是决不会如此的。

二、鲁迅对陀氏精神的体悟及态度的变化

1.对陀氏精神的体悟

鲁迅专论陀氏的两篇文章——《(穷人)小引》和《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在中国陀氏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陀氏研究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林贤治指出:“在鲁迅对陀氏的分析中,有一种知己般惊人的深刻”。

鲁迅以异于他人的直觉和灵感,敏锐地抓住了陀氏作品的主要特质。鲁迅辩证而递进地剖析了陀氏如何在人的灵魂中展示善恶,显示出“人的灵魂的深度”。他说:“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对于陀氏而言,人本身就是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上痛苦的一部分,而恶与痛苦的原因就是人自身,若要消除它们,首要应正视并承认我们自身有罪,这一心灵的历程正如鲁迅所看到的:“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陀氏笔下的人物,是一种相互冲突和对立的两极尖锐地并存于一身的有限的罪恶存在,他所竭力揭示的,不是他们的社会性,而是带有生理色彩与存在意义的人性。陀氏认为,人又不只是“犯人”,即便是犯人也自有其善,污秽的灵魂自有其神圣性或神的禀性和“埋藏的光耀”。鲁迅将陀氏对人的这种二重结构的展现形象而深刻地表述为:“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

受的境遇里,来试验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利的处死,竭力要放它们活得长久。”

鲁迅还慧眼独具地洞悉到陀氏性格中与那深厚的博爱情怀相并存的黑暗因素与恶魔风骨,称陀氏有时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天才”,非常明确地指出:“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而且,他还体悟到陀氏笔下人物经受的灵魂上的拷问正是陀氏一生所无法摆脱的梦魇,鲁迅说:“其实,他早将自己也加以精神底苦刑了,从年青时候起,一直拷问到死灭。”这使笔者想起陀氏那由衷而发的心声:“我是时代的孩童,直到现在,甚至直到进入坟墓都是一个没有信仰和充满怀疑的孩童”,由此可见,鲁迅如果没有一种知己般的心灵体会,是不会有如此惊人相似的洞悟的。

鲁迅有别于一般评论的精到之处,还在于他从“显示灵魂的深”这一点出发所作的引申意义,表达对自己和民族审美心理的内省。他曾对中国读者的阅读心态作了自我揭示,讲到自己“总不能爱”的作家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陀氏。他说读陀氏作品,虽叹其伟大,“却常想废书不观”。这种不忍卒读的感觉,究其原因,可归纳为:(1)“灵魂深处本不平安,敢于直视的本来就不多,何况写出。”(2)“把人物放在万难忍受的境地里反复试验,竭力使他们在极端的痛苦中活得长久。”(3)陀氏的忍从是快要破裂的忍受,“太伟大的忍从”,“作为中国的读者的我——却还不能熟悉陀思妥夫斯基式的忍从——对横逆之来的真正的忍从。”因为中国没有俄国的基督。在中国君临的是礼,不是神。(4)“只有中庸的人,固然并无堕入地狱的危险,但也恐怕进不了天国。”前两点涉及陀氏自身艺术的另类特征,后两点则道出了中国人难读陀氏作品的文化心理原因。总括而言,以儒学为主导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传统,缺乏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不相信人的灵魂不朽,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以伦理代替宗教,重视教化和行为规范,其安身立命之地乃是现实的、功利性很强的今世,这便造成了不以信仰为重而是善于调和的心态和中庸的、经世致用的处事方法,因此面对那种狂热执着的宗教心态和神魔二分的宗教理念,中国人不仅感到陌生,而且反感;这就造成了宗教色彩极浓的陀氏艺术难以被中国文化精神认同的主要原因。作为宏观的东西文化比较,鲁迅从中国文化缺乏罪感和审痛意识的角度去分析,深刻而独到,至今仍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2.对陀氏前后态度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穷人>小引》中,鲁迅对陀氏的态度与《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前者中,鲁迅的态度是景仰、欣喜和重视,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共鸣,不仅承认陀氏“拷问灵魂”的伟大,而且对他的基督式的博爱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爱是何等地纯洁,而又何其有搅扰诅咒之心呵!而作者其时只有二十四岁。却尤是惊人的事。天才的心诚然是博大的”;在后者中,鲁迅对陀氏却颇有不满和微词,不仅承认自己对陀氏“拷问灵魂”的做法“总不能爱”,“常想废书不观”,而且认为“忍从的形式,是有的,然而陀思妥夫斯基式的掘下去,我以为恐怕也还是虚伪”,同时毫不留情地道出了“陀思妥夫斯基式的忍从”的社会危害性:“因为压迫者指为被压迫者的不德之一的这虚伪,对于同类,是恶,而对于压迫者,却是道德的”。

鲁迅对陀氏这种感情上的主动疏远与1927年鲁迅的思想转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都曾指出,在1927年以后,因为政治形势的变化,鲁迅将个人观点转移到一般政治立场上。因为迫在眉睫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不仅威胁到国族,而且威胁到个人的生存危机,这时的鲁迅似乎没有陀氏的那种冷眼旁观的余裕了,启蒙和救世的激情促成了鲁迅的变化。蒋介石对共产党员及同情共产党人士的大屠杀,使他更清醒地去正视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把眼前的功利摆在第一位,开始为一个确定的目标而斗争;尤其在左翼文坛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之后,他的文学立场更加政治化和功利化,早期那种个人内心层面的因素与个性扩张的文学自觉明显地降低和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用一种社会学和阶级论的眼光解读陀氏那种恶的文学艺术和基督教的忍从思想便成为一种必然,在《且介亭杂文·后记》中,鲁迅一语道出了他的写作初衷:“我在这里,说明着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决不能成为朋友,所以彼此的道德,并不相同。”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定这种态度就代表了鲁迅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对于鲁迅这样的伟大的越界者和先行者来说,思想上的摇摆、情绪上的起伏和心灵间的惨厉斗争既是真实的,又是异常痛苦的,并不像很多跟风型的学者对待思想观点的取舍如换季装似地潇洒和灵活;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才造成了鲁迅的伟大与广阔。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抛开外在的事实因素,去寻找鲁迅心灵中那种对陀氏潜在的抵制动因的话,这种变化还是基于鲁迅意识深处的人性本善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即前面提到的鲁迅对中国人难读陀氏作品的文化心理的探源,其中也蕴含着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自省和自嘲。

鲁迅对俄国文学的深厚感情和思想维系,是人所共知的。他与陀氏的联系就是其中突出的表现。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鲁迅不仅接触和研究过陀氏,而且熟悉甚至精通陀氏。由于鲁迅和陀氏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文化语境的相似性,使得他们之间具有很强的可以相互阐释的互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西两位文化巨人之间高度的内在默契和他们跨越时空的思想与心灵的对话。

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及其他。鲁迅在这篇短文中,先后用了四个“伟大”,流露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敬仰。鲁迅年青时对陀翁颇为敬服,但并不爱他“暮年似的孤寂”,直至后来“身受了和他相类的重压,那么,愈身受,也就会愈懂得他那夹着夸张的真实,热到发冷的热情,快要破裂的忍从。”陀氏之伟大,在鲁迅看来,在于他既是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又是残酷的拷问官,“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般难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孤独、苦痛、绝望、救赎,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主题,也成为鲁迅挥之不去的人生烙印。对人性的拷问,对苦难的启示,贯穿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的生命始终,一脉相承。然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陀翁绝望之救赎,最终走向了宗教的忏悔,鲁迅的救赎,却选择了呐喊与抗争。文章的后半部分,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忍从”在中国能否通用深表怀疑。“百分之百的忍从,在未嫁就死了定婚的丈夫,坚苦的一直硬活到八十岁的所谓节妇身上,或许偶然可以发现罢,但在一般的人们,却没有。”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善于剖析和拷问自我的灵魂,他们都将个人的罪孽感、痛苦感融入群体当中,并肩负起对整个民族和全人类的前途的忧患重任.由于历史、时代和自身的原因,他们无法实现自身的理想,因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深刻的忏悔意识.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他们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忏悔道路:鲁迅是通过自我批判从而否定自我,而陀氏是通过苦难的净化从而肯定自我.

鲁迅说过使他看不下去的有两个人的书,一个是但丁、一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他认为这二位都是堪称“伟大”的作家。在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他曾说过这么几句话,他认为陀氏很“伟大”,但“就因为伟大的缘故,但我自己却常常想废书不观。”总之,鲁迅和陀氏都是近现代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伟大是已经为历史所证明的,他在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新旧转化中,发挥了移星换斗式的推动作用。由于他的存在,使得一切企图回归前现代传统的“原教旨主义”者,具有了一个强大的天敌;而他的明知“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而偏要向他们做绝望的抗争”的自由抗争精神,前所未有的提升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境界,拓展了现代人类生存的精神疆域,这使他成为第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作家。而陀氏的伟大则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他的伟大在于将深远的宗教性的道德关怀带入到现代社会政治之中,而又将现代人的个性意识、自由精神带入到宗教文化传统之中,对一路凯歌东进的西方现代性文化所可能带来的人的生存的深层危机有深刻的洞察;并立足于俄罗斯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之中,对其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超出于时代的普遍信条之上,对于新旧社会转换时代人的心灵的陷阱和歧途、冲突和矛盾作了淋漓尽致的揭示,这种对于时代的独特思考和发现,使得陀氏超越了其时代的那种“五十个仆人共同写作的”那种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平庸、雷同状态,深化了俄罗斯文学中的伟大的道德传统,对于世界文化作出了独到的贡献。

鲁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文章两篇

《穷人》(1)小引 千八百八十年,是陀思妥夫斯基(2)完成了他的巨制之一《卡拉玛卓夫兄弟》这一年;他在手记(3)上说:“以完全的写实主义在人中间发见人。这是彻头彻尾俄国底特质。在这意义上,我自然是民族底的。……人称我为心理学家(Psychologist)。这不得当。我但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即我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第二年,他就死了。 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些柔软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4〕。 陀思妥夫斯基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们,有时也委实太置之万难忍受的,没有活路的,不堪设想的境地,使他们什么事都做不出来。用了精神的苦刑,送他们到那犯罪,痴呆,酗酒,发狂,自杀的路上去。有时候,竟至于似乎并无目的,只为了手造的牺牲者的苦恼,而使他受苦,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这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然而,在这“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的实验室里,所处理的乃是人的全灵魂。他又从精神底苦刑,送他们到那反省,矫正,忏悔,苏生的路上去;甚至于又是自杀的路。到这样,他的“残酷”与否,一时也就难于断定,但对于爱好温暖或微凉的人们,却还是没有什么慈悲的气息的。 相传陀思妥夫斯基不喜欢对人述说自己,尤不喜欢述说自己的困苦;但和他一生相纠结的却正是困难和贫穷。便是作品,也至于只有一回是并没有预支稿费的著作。但他掩藏着这些事。他知道金钱的重要,而他最不善于使用的又正是金钱;直到病得寄养在一个医生的家里了,还想将一切来诊的病人当作佳客。他所爱,所同情的是这些,——贫病的人们,——所记得的是这些,所描写的是这些;而他所毫无顾忌地解剖,详检,甚而至于鉴赏的也是这些。不但这些,其实,他早将自己也加以精神底苦刑了,从年青时候起,一直拷问到死灭。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文

内容提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对人类苦难有着深刻理解并善于将这种苦难做骇人听闻 描述的作家,百多年来世界对其的研究论述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对其饱含血泪的作品中隐含着的某种鲜为人觉察的深刻喜剧性做过专门论述,本文试图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和内容的喜剧性为切入点,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想进行初步阐释。双重、多重性格是陀氏作品大多数人物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性格的矛盾性造就了这些人物的喜剧性。在陀氏作品中常常能找到一些相悖的作品元素,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并巧妙的结为一体,而这种悖谬性也形成了其内容的一种喜剧特性;透过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陀氏作品内容的喜剧根本特性——狂欢性,狂欢式的笑、狂欢广场效果是它的表现形式;悲剧与喜剧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陀氏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互相蕴含,通过对此的探讨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陀氏作品的喜剧性。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陀氏作品确实存在一种怪异的喜剧性,但不能就此把其作品归入喜剧一类,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是极为深刻的,喜剧性不过是这深刻思想所 表现出的一个侧面,本文也只不过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一点不同探索而已。 关健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喜剧性。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因其作品思想的深刻与复杂性,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同时也在世界文坛占有独特而又显著的位置。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一种诡异的喜剧性,但这一直为人所忽视,不能不算 是遗憾,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地论述。 一、人物的喜剧性 陀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深刻复杂的人物,他们那些怪异 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奇特的喜剧性。 首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小人物形象,作家对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抱以深深地同情。但在他笔下的一些小人物不但丧失了与不公平命运抗争的勇气,相反倒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甘愿去作小丑,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地下室手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在文学上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学术界虽然在两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在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根据及历史发展过程上做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笔者相信,如果能有充足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材料证明鲁迅接触过、熟悉甚至精通陀氏,将为两者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厚实的平台。 一、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依据 1.曾大量接触过陀氏的作品及研究资料 据鲁迅日记中记载,他早在1913年8月8日,即购得日文版的《罪与罚》;1917年10月2日,又购得陀氏小说3本。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编印的《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来看,他还收藏有很多德文、日文版的陀氏原著,如德文版的《罪与罚》、《白痴》、《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集》;日文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罪与罚》、《赌徒》等;还藏有一些日文版研究陀氏的论著,如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升曙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认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据《(穷人)小引》中所记,他还读过《Dostoievsky’s Literarsche Schriften》和升曙梦的《露西亚文学研究》等书中关于陀氏的论述;据增田涉回忆,他还买过日文版的《舍斯托夫全集》,因此也必然会接触到《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战胜自明(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等著作。中文版的陀氏著作,他至少藏阅有韦丛芜译的《穷人》和李霁野译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书,这在他的日记及书信中都有记载。 2.对国内陀氏的介绍与研究工作给予过热情的帮助与支持 在鲁迅主编的很多刊物中,都发表过与陀氏有关的译介性文章,比如:《莽原》第2期与第6期上分别刊有《阿列伊》和《(穷人)英译本引言》;《语丝》第4卷第17期~18期上载有《朵思退夫斯基与屠格涅夫》;《未名》第1卷第1期上刊有《陀思妥夫斯基的忌妒》;《译文》第2卷第2期、终刊号、新2卷第3期、第4期中分别刊有《杜斯退益夫斯基的特质》、《果戈理和杜思退益夫斯基》、《杜斯退益夫斯基的样式与方法》、《杜思退益夫斯基》等文章。这些刊物是当时介绍陀氏的一股重要力量,无疑与鲁迅的关注与支持分不开的。尤为令人难忘的是,陀氏第一篇中译本《穷人》的出版,是在鲁迅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完成的。鲁迅不仅出资将这篇译稿编入在“未名丛刊”中,而且亲自比较了日本译者白光的原译文,写了《(穷人)小引》,以致数十年之后韦丛芜依然牢记着鲁迅所寄于他的“以后要专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最好能把全集译完”的希望。此外,林语堂在《鲁迅》一文中曾提到1927年鲁迅在广州时,“经常给学生讲陀斯托耶夫斯奇”。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本人对陀氏有着怎样大的兴趣与热情。 3.在许多文章与译作中都有过对陀氏的专门评论 鲁迅论述外国作家的专文并不多,而陀氏却是其中之一,而且一下还写了两篇:《(穷人)小引》和《陀思妥夫斯基的事》。据笔者粗略统计,鲁迅在其全部著作中,至少还有50余处提及过陀氏或其著作。尽管鲁迅没有译过一篇关于陀氏的作品,但他所译的其他文章中谈及陀氏的地方却为数众多,比如《“否定”的文学》中称陀氏的作品“发源于否定”;《文学者的一生》中指出其作品中有着“非这人便不能表出的真实”《LEOV TOLSTOT》中对陀氏“描写那病底心理”的分析;《一九二八年世界文艺界概观》中对其“人不能单用面包来活的”“这一思想的阐释;《果戈理私观》中对他的“锋利到了病象的人间心理的写实”的称赞等。作为这些文章的翻译者,鲁迅不可能不从中受到触动与启发。

最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1 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3 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双4 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5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6 一、复调小说 7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8 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9 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10 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11 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12 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13 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14 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15 声音的传话筒。 16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17 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18 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但是19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20 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21 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 22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23 成交响曲。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思想拷问灵魂 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他的才华曾让高尔基称赞“只有莎士比亚堪与相比”,忧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以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云端,也在地狱;是天使,也是魔鬼。人们叹息于他自我审视的力度和勇气,却也感受到他绝望的叹息和无助的挫败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籽粒来。”在自己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此题词。艰深、沉重,充满对人类灵魂的探索与对哲学宗教的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此拷问着自身与人类生存的困境。 1881年2月,正准备撰写《卡拉马佐夫兄弟》续篇时,60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咳血了。他最终没有完成这部曾经许

诺给读者的作品。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结束了。 他死了。留给身后的评论家百余年喋喋不休的话题,也留给众多思想者灵感的种子。 触到死神苦涩的嘴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华曾让高尔基称赞“只有莎士比亚堪与相比”,但他的颓废又让托尔斯泰叹息“不能奉为后世楷模”。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但忧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诗意的屠格涅夫、庄重的托尔斯泰相比,具有更多诡异的色彩、更多苦难的烙印。 “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诗意的笔调展现美好。托尔斯泰具有思想家的灵性,能洞悉社会的全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等书的作者汪介之介绍说。

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各国的评论综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各国的评论综述 梅耶尔一格列菲作出了同样的判断。?有谁脑子里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念头呢——读到《感情的教育》一书里许多对话时,就想要参加一次这样的谈话。可是对拉斯柯尔尼科夫,我们却愿意争论,而且不仅同他,还要同任何的配角进行争辩。?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因此他的创作难以纳入某种框子,并且,不服从我们从文学史方面习惯加给欧洲小说各种现象上的任何模式。 第一个摸索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世界的基本结构特点的,是维亚切斯拉夫〃伊凡诺夫。自然,他只是摸索到了而已。他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认为这个现实主义不是以认识(对客体的认识)为基础,而是以?体验?为基础。不是确立他人之?我?为客体,而是当作另一主体——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观察世界的原则。确立他人之?我?(即?自在之你?)的存在,据伊凡诺夫的看法,这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克服自己的伦理上的唯我主义,才能克服自己孤僻的?唯心主义?的意识,才能把别人由影子变成真正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悲剧性惨变的基础,向来是主人公意识上唯我主义的孤僻性,是他闭锁在个人天地中的孤独。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个伦理论断?,阿斯科尔多夫写道,?初看是最为形式的东西。可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最重要的东西。‘成为个性吧!’他通过表现出来的一切褒贬、好恶,对我们这样说。?而所谓个性,据阿斯科尔多夫的理解,不同于一般作为文学描写对象的性格、典型、气质;不同之处在于:个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在的自由,有着不受外界制约的完全的独立性。 阿斯科尔多夫写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自己全部的艺术同情和褒贬,宣告一个至为重要的道理:恶人、圣人、普通的罪人,都把自己个性的本质发展到了极端,但仍然有某种同等的价值,即作为个性,他们都同凡俗划一的周围环境的浑噩气氛相对立。? 列昂尼德〃格罗斯曼从另一个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结构本身——也触及到了他的同一个基本特点。在格罗斯曼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是一种极有特色的新型小说的创造者。他说:?在综述了他那广泛的创作活动和他精神上所作的种种多样的追求之后,看来不能不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意义,与其说在于哲学、心理或神秘主义,不如说在于创造出欧洲小说史上新的、真正天才的一页。? 在我国文艺学界,应该承认格罗斯曼是客观而系统地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奠基人。 奥托〃考斯在他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命运》一书中,同样指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存在有多个同样举足轻重的思想立场,而小说的材料也极驳杂;他同样认为这两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据考斯看来,没有任何一个作者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一身汇集了如此相互矛盾,如此相互排斥的不同概念、论断、评价。但最令人惊奇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仿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word文档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作者:周晔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

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存在着众多的犯罪问题。犯罪问题的复现与作家自身经历、所处社会背景及其宗教原罪观念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区别于传统的侦探小说,他在犯罪问题处理上呈现出某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他热衷于揭开人物内心的隐秘,表现罪犯的双重人格,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偶合处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作家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崇尚神秘的宗教情结。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犯罪问题双重人格宗教情结 “爱能拯救世界”,“爱能征服世界”。这是十九世纪忧国忧民的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坚定信仰。十九世纪的俄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也乘虚而入,侵蚀着斯拉夫人传统的道德文明;与此同时广大俄罗斯下层人民在沙皇政府和农奴制度的压迫下,生活日益贫困艰难。畸形的社会造就畸形的事物,刑事犯罪率激增,道德堕落等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日益突现,使作家迫切地感到需要一种力量,来净化人类的心灵,拯救千千万万罪孽深重的灵魂。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直面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底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来深入探讨一番。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对此,俄国文学历史上也存在过斯特拉霍夫和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的争论。尽管公婆各持一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斯特拉霍夫作为陀氏“非常”时期的密友,安娜作为作家十四年的妻子,他们对陀氏是十分了解的,而各自站在自己的主观角度,对陀氏进行描述。斯特拉霍夫曾写到:“他身上非常清楚的显露出一种独特的双重人格,它表现为一个人醉心于某种思想和感情。”①而安娜则认为自己的丈夫干什么都好走极端。一方面在自己一生中有那样的勇气忍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在要塞里监禁过,上过断头台,流放,亲历亲人的死亡);另一方面,又不能忍受戒赌的痛苦,没有足够的毅力控制自己不去赌博。这是与他的高尚性格极不相称的。他是善与恶,爱与恨,灵与肉,理智与情感,天使与魔鬼,赌徒与忏悔者,健康与病态,常态与变态的混合体。他是一位“残酷的天才”。作家的个性和经历,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折射,基于对作家的熟悉,我们再去挖掘他作品中的犯罪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我们将陀氏的作品大致浏览一遍,可以清晰的发现,他的小说与犯罪问题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人”在盲目的意志支配下,听凭身体的本能和自由的意愿,甚至发展到有点发狂幻想的冲动,犯下一件件难以饶恕的罪行;《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将军唆使猎狗把用石子伤了他狗的小孩活活撕碎;《死屋手记》中的少

鲁迅先生生平简介

鲁迅先生生平简介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鲁迅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

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目录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1 ..........................................................................................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2 ......................................................................... (一)救赎意识2.................................................................................................................. . 1.苦难(3)....................................................................................................................... . 2.忏悔(4)....................................................................................................................... . 3.博爱(4)....................................................................................................................... . 4.宽容(6)....................................................................................................................... . (二)基督教的爱(7) ........................................................................................................ 三、总结(7).............................................................................................................................. 参考文献(9)..............................................................................................................................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要想透彻分析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就必须谈到基督教的圣典——《圣经》。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表现的宗教观念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圣经》入手来综合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打烙着陀氏独特观点的宗教信仰。 《圣经》是一本记录着上帝所说的话以及上帝借灵感所赐予人类默示的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旧约》和《新约》。它作为千百年来的经典,是所有基督教徒必不可少的读物,是他们信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他们人生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它如海边的灯塔一般,在生活上指导着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意识上救赎基督教徒的灵魂,指引他们从地狱走向天堂。基督教徒信仰上帝,他们以《圣经》为教义,一方面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但另一方面还肩负着荣誉上帝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传播上帝的“福音”,让所有人类都能得到拯救,即学者们所说的“普世情结”。 《圣经》作为千百年来永垂不朽的书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的书。而《圣经》在有信仰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是一本给历世历代解读的经书,更是一本超越所有的书,凌驾于一切书籍以上的经书,是“书中之书”。众所周知,《圣经》向教徒们传达的核心思想是:救赎意识、世界大同意识以及博爱意识。在这部圣典中,“耶稣(或者说上帝)是一切”:它虽然是不能被看见、不能被触碰的无法感知者,却是处处存在的。它是世界万物的统治者,代表着最高程度的善。它之所以要使人类消亡,是因为人世间充满了肮脏和丑陋,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洗涤一切丑恶和污浊,追求原始本能的人性和善。《圣经》里的耶稣虽然不是人性的具体所指,但它是凌驾于人性上面的,是一个能够操控、辨别人性的万能存在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道德本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名信仰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东正教的俄国作家,他用笔杆子记录斯拉夫民族的苦难历程和奋斗的血泪史,记录斯拉夫民族在东正教影响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方式。东正教派独特的创世论、原罪论、上帝万能论、救世论等基本教义形成了俄国斯拉夫独特的民族性格,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说,他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 郁达夫在鲁迅病逝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评价鲁迅,“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周海婴: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 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目录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1)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 (2) (一)救赎意识 (2) 1.苦难 (3) 2.忏悔 (4) 3.博爱 (4) 4.宽容 (6) (二)基督教的爱 (7) 三、总结 (7) 参考文献 (9)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要想透彻分析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就必须谈到基督教的圣典——《圣经》。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表现的宗教观念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圣经》入手来综合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打烙着陀氏独特观点的宗教信仰。 《圣经》是一本记录着上帝所说的话以及上帝借灵感所赐予人类默示的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旧约》和《新约》。它作为千百年来的经典,是所有基督教徒必不可少的读物,是他们信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他们人生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它如海边的灯塔一般,在生活上指导着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意识上救赎基督教徒的灵魂,指引他们从地狱走向天堂。基督教徒信仰上帝,他们以《圣经》为教义,一方面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但另一方面还肩负着荣誉上帝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传播上帝的“福音”,让所有人类都能得到拯救,即学者们所说的“普世情结”。 《圣经》作为千百年来永垂不朽的书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的书。而《圣经》在有信仰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是一本给历世历代解读的经书,更是一本超越所有的书,凌驾于一切书籍以上的经书,是“书中之书”。众所周知,《圣经》向教徒们传达的核心思想是:救赎意识、世界大同意识以及博爱意识。在这部圣典中,“耶稣(或者说上帝)是一切”:它虽然是不能被看见、不能被触碰的无法感知者,却是处处存在的。它是世界万物的统治者,代表着最高程度的善。它之所以要使人类消亡,是因为人世间充满了肮脏和丑陋,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洗涤一切丑恶和污浊,追求原始本能的人性和善。《圣经》里的耶稣虽然不是人性的具体所指,但它是凌驾于人性上面的,是一个能够操控、辨别人性的万能存在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道德本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名信仰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东正教的俄国作家,他用笔杆子记录斯拉夫民族的苦难历程和奋斗的血泪史,记录斯拉夫民族在东正教影响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方式。东正教派独特的创世论、原罪论、上帝万能论、救世论等基本教义形成了俄国斯拉夫独特的民族性格,他们认为上帝耶稣是为了赎人类的罪而死的,耶稣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只有经历了磨难和痛苦,在苦难中洗涤心灵的罪恶,从而得到灵魂的救赎,得到重生。与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不同,东正教派承认原罪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磨难中、在救赎中慢慢产生的,这种原罪意识伴随他们的一

精选的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言大全

精选的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言大全 导读: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2、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3、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4、爱情是无邪的,神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5、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6、无论是人类还是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生存。——陀思妥耶夫斯基 7、一个人如若不劳动,如若没有合法的、正常的财产,他就不能够生存,他就要腐化堕落,变成兽类——陀思妥耶夫斯基 8、我不能同镀金的邪恶和睦相处!——陀思妥耶夫斯基 9、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0、事情是很简单的人,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11、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陀思妥耶夫斯基 12、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3、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14、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5、简洁是艺术性的第一个条件。——陀思妥耶夫斯基 16、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陀思妥耶夫斯基 17、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8、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19、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20、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陀思妥耶夫斯基 21、一切都会过去的,惟有真理长存。——陀思妥耶夫斯基 22、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学语文鲁迅先生教案

小学语文鲁迅先生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 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透过细节描写,理解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过程与方法: 学习精读文章,在字斟句酌中,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教学难点】 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鲁迅的资料,有关写作背景,结合“思考探究”预习课文。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呢? 对,我们小学学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七年级上学期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 想得多”。为人民无私奉献,嫉恶如仇,爱护文学青年,小时候活泼 可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 哪些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透过细节描写,理解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 形象。 2、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 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 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 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 《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 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 鲁迅名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 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3.写作背景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 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 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双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一、复调小说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声音的传话筒。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但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成交响曲。 二、对话性 对话性是复调小说最主要的特点。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是在作者意志主宰下的对话,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意识,因此具有单声道的特点,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对话却表现为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之间的争论,即使是在独白之中,也暗含着形成争论的另一方。 在《罪与罚》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决不会成功?不让这门婚事成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去阻止吗?你有什么权利?要获得这样的权利,从你本身来说,你能应许她们什么呢?等到你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这不是一句空话,可是目前怎么办?目前应该做些什么,这你知道吗?但是现在你在干什么呢?你不是在剥削她们嘛……”上面这段话虽然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但是时刻充斥着他人的话语和思想,两人辩论的是不可开交,出现了对话。 这样的对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数不胜数,体现了作品对话性的艺术特点。 三、戏剧化情节 戏剧化情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另一个特色,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在纵向的历史时间上发展情节,而是把矛盾冲突集中在了很短的时间内,虽然没有达到“三一律”那样对时间的严格限制,但也足以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的紧张与压迫感,只要你走进了他的小说里,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他的作品情节设置许多悬念,整个情节始终处在紧张的态势之中,扣人心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作夫兄弟》,戏剧化情节运用的非常纯熟。这部作品的题材“弑父”本身就具有戏剧性,情节曲折多变,显示了戏剧性情节的特点。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小说的第四部分第三卷《错误的审判》中的情节。德米特里犯罪被抓,所有的人都在为他奔走,试图解救他。家人请来闻名全俄的辩护律师,并且从莫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