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与解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就业歧视的缓解和消除面临着很大的阻力。本文在研究国内学者对于就业歧视含义的界定,中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进行了网络调查,分别对我国就业歧视的类别、存在就业歧视的单位性质、行业性质及岗位性质、就业歧视发生的主要阶段及原因、就业歧视的危害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消除我国就业歧视现象提出对策与建议:(1)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2)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经验;(3)加大教育宣传,促进社会监督与用人单位自我调整。

关键词:就业歧视;网络调查;对策与建议

The Network Survey and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s labor market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Remission and elimination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ace strong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efini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the domestic scholar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 network survey about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n China has been taken. Types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company type, industry type and job nature of the labor contract which has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major phase and reasons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harm and solution channel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liminate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in China. (1)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nti-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 (2)learn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gains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ctively. (3) increas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and promote the social supervision and employers’ self-adjustment.

Keywords: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network surve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1 前言

就业歧视问题是一个具有长期性、普遍性的世界难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现象。根据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第111号公约——《职业与就业歧视公约》及建议书中对就业歧视所下的定义为:“根据性别、种族、宗教、政治观点、

肤色、社会出身或民族血统所造成的所有排斥、优惠或者区别,其造成的结果是有损于在职业或就业上的机会或待遇上的平等,甚至取消就业的机会”。“包含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得到在特殊职业就业的机会以及就业条件”。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5.1%,经济学人信息部(EIU)根据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进行的研究,发表了一份报告,估计中国2014年的实际失业率达到6.3%。这比英国和美国都更高。EIU估计,去年英国失业率为6%,美国为6.2%。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数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全社会的就业率的提高,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更有效和充分的利用,能够对社会矛盾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也是对公民价值的实现和“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的重要的举措[1]。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失衡[2],招聘单位总是希望能够找到更适合所招聘的工作岗位的员工,但是因为一些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客观性因素的作用,使得其他如知识储备、专业素养、工作经验等原本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的权重降低,加重了因技术能力、期望、地域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因此,消除由于就业歧视而产生的的负面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就业歧视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如性别、学历、年龄、身高等,具体表现形式为因这些非标准性的因素而导致求职者被拒或在进入岗位之后的待遇、晋升机会处于劣势[3]。本文拟从调查问卷的角度探讨目前我国就业歧视的主要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面表现,探寻缓解及消除我国就业歧视现象的途径,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2 国内学者对于就业歧视含义的界定

国内学者对于就业歧视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观点,概括来说,对于就业歧视含义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将就业歧视限定于就业过程或就业机会上的歧视

有学者专注于《劳动法》的规定,指出:“就业歧视是违反平等就业权利的,所谓的平等就业权利意味着具有劳动能力人,达到法定年龄后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用人单位,从而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不因为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肤色、宗教、国籍、而受到歧视的权利。”[4]也有些学者给出了就业歧视的定义,类似的意思是“在求职过程中具有类似条件的求职者,由于一些无关因素影响,使他们不能够享受与其他人平等就业的机会,使其平等就业权被侵犯的现象。”[5]

2.2 采取列举歧视表现的方法进行界定

有学者对普通观念中对就业歧视的理

解进行过了列举,并指出,劳动力就业歧视的三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不喜欢心理,这是招聘考官个人喜好的表现;二是不公平的待遇,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应聘者;三是不公平的待遇,这样的不公平待遇主要指社会地位、就业权利、福利、工资等的不公平对待,它使应聘者在进入市场时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6]。

2.3 根据歧视类型进行的界定

根据不同类型的歧视,如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等,有学者作了如下定义:“就业歧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和经济过程,其根源在于社会习俗,并被那些剥夺弱势群体的较好的教育与工作机会的体制所强化[7]。主要是由于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地域等等的原因,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现状,而产生的招聘过程中的不平等对待,根据产生这种不平等对待的原因的不同,它可分为绝对不平等和相对不平等。”

2.4 中国现行法律对就业歧视的界定

中国现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包括保护人权,反对就业歧视内容的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四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妇女、少数民族同胞及有宗教信仰的公民的地位平等及法律原则,其中有就业平等的含义。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奠定了就业平等在法律和原则上的基础。《宪法》第四十二条也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参与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中国批准的国际性公约。中国批准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六条和第七条也规定了劳动者工作的权利。

第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的就业行为,不得因为因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被歧视”第十三条特别强调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工作与就业的权利,在员工招聘时,除国家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岗位或工种以外,不允许以性别为理由而拒绝对女性的录用或提高对其录用的要求。其它现行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也包含着对平等工作权的规范。

3 反就业歧视的发展

3.1 西方国家反就业歧视的发展

过去100多年的西方法治国家的人权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反歧视,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历史。如1860年美国内战结束后对黑奴制度的废除,宣告了黑奴歧视时代的终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反对种族歧视以及妇女要求平等权利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美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法国、英国、德国等一大批西方国家在二战结束后开展的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妇

女平等权利运动,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不仅如此,从一开始的反歧视运动发展到后来对对性别、年龄、生理特点、宗教、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就业歧视和其他歧视现象的反对,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都有针对某一特殊人群加以保护而采取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8]。而人权与反歧视的表里互动关系更为凸现。

3.2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发展

从法理及政治层面言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对公平正义和平等权利有着更高的价值追求和更有力的保护。客观而言,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人权事业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在保护未成年人和妇女权益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更为明显。我国由最开始对人权概念的不认同发展到进行积极广泛的国际人权对话和交流,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更难得的是,对人大代表所呼吁的“尽快制定《反歧视法》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国家卫生部对该提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069号)给予正式答复(见卫办建函[2004]348号)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劳社建字[2004]138号文件给予了正式的答复,并积极表示将会向全国人大提出建议,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并且为防止就业歧视现象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国家人事部以人案[2004]102号文件正式对该提案给予了答复,而且针对公务员招录中的身高、性别以及乙肝携带者涉嫌歧视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在征求对招录公务员体检标准意见稿的基础上,已形成正式标准。时至今日,我国关于保障人权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公务员法》。

4 关于我国就业歧视的网络调查及解析

4.1 样本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统计

本文样本数据的来源是通过在问卷星(https://www.sodocs.net/doc/4a5934479.html,/)网站上发放名为“关于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调查问卷”(ID:4397434)的网络调查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共收获了243份问卷。被访者涵盖了广东(14.40%)、山东(10.70%)、北京(8.23%)、浙江(7.41%)、上海(7.41%)、新疆(6.17%)、湖北(4.94%)、江苏(2.88%)、河南(2.88%)、福建(2.88%)、陕西(2.88%)、辽宁(2.88%)等中国29个省、直辖市,如图1所示。

图1 被访者地理位置

在243位被访者当中,男生占31.28%

比重,女生占68.72%比重;有62.96%的被访者为城镇户口,37.04%的被访者为农村户口;在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占27.98%,共青团员占53.09%,普通群众占18.93%;在学历方面,研究生学历的占20.58%,本科学历占69.96%,专科学历占6.5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88%;243位被访者大部分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个别被访者某方面有病史或患有轻微疾病,1人患有重疾;

80.25%的被访者有过求职经历,其中,已工作的占36.21%,正在求职中的占44.44%,有意向单位的占19.34%。

4.2 针对就业歧视的样本统计分析

4.2.1 被访者对就业歧视的看法

在被访者中,有82.3%的人认为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中存在就业歧视现象,17.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就业环境中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而且,在求职过程中有49.38%的被访者遭遇过就业歧视,占总人数的一半,可见,就业歧视现象在人们求职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在对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问题的看法上,23.05%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是很正常的,65.43%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只有11.52%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是可以避免的。可见,大多数被访者对于求职过程中的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或者感到无能为力。

4.2.2 就业歧视类别排名

就业歧视的种类繁多,包括对种族、肤色、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出身、性别、户籍、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学历、工作经验、婚姻状况等的歧视,目前我国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有性别、年龄、学历、院校、工作经验、婚姻状况,以及户籍与地域歧视[9]。

在被访者遭受的就业歧视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性别歧视(62.50%)、经验歧视(54.17%)、学历歧视(47.50%)。而根据被访者性别划分,其分别遭到的就业歧视类别又有明显差别,如表1所示。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男经验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女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表1 性别与歧视类别交叉分析

另外,院校歧视(39.17%)、户籍与地域歧视(33.33%)、年龄歧视(29.17%)也占较大的比重,而身高歧视、外貌歧视、政治面貌歧视、婚姻歧视、疾病或身体缺陷歧视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小。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最主要的是注重应聘者的工作能力、有无工作经验,以及其所掌握专业知识的多少,而受中国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会认为男性的各方面工作能力要比女性强,加之男女性格及生理特征的差异,所以长期以来对女性一直存在严重的偏见,导致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尤为明显,而且遭受到性别歧视的应聘者大多为女

性,男性遭到性别歧视的现象很少。另外,院校歧视、户籍与地域歧视、年龄其实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大,则是主要出于招聘单位对应聘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家庭所在地,以及能否长期留在本地,在本单位工作的考虑。而在身高、外貌、政治面貌方面的歧视较少,可以看出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就业歧视上呈现出“理性化”的趋势[10],即主要还是从人才的利用效率和工作能力上出发和考虑的,而与工作能力关联程度不大的因素居于次要的位置。

图2 就业歧视类别

4.2.3 就业歧视的应聘单位性质、行业性质及岗位性质

被访者在遭到就业歧视时所应聘的单位性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国有企业(54.17%)、事业单位(40%)、民营企业(40%),而在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较少,由此可以认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求职者心中普遍被认为是高收入、工作稳定的单位类型,所以导致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应聘中严重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为缩小范围,并从中挑选出优质人才,所以会提高招聘的标准及要求,从而导致了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可能更多的是由于其行业性质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导致其招聘员工时,会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人能力及知识储备,以期获得更高的边际效益,同时希望员工有更多的工作经验,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高回报。

被访者在遭到就业歧视时所申请的行业性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行业(35%)、文化教育科研行业(29.17%)、政府机关行业(27.5%),IT设备/服务/软件行业和宾馆餐饮娱乐行业也占一定的比重,其他行业所占比重较少,如图3所示。

图3 就业歧视行业类别

被访者在遭到就业歧视时所应聘的岗位性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管理岗位(46.67%)、服务岗位(36.67%)、销售岗位(35.83%),另外,技术操作岗位也占较大比重(31.67%),研发岗位和文书岗位所占比重较少。

4.3 就业歧视发生的主要阶段及原因4.3.1 就业歧视发生的主要阶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就业歧视现象发生的主要阶段主要是面试阶段(78.33%),其

次是资格审查阶段(如简历筛选,报名阶段,63.33%),而体检阶段、政审阶段和正式工作阶段(如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升职解职等环节)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较少。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比较注重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如言谈举止、人际交往、临场发挥能力,以及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应聘者的个人简历介绍,而体检、政审以及正式工作阶段,由于应聘者已经通过了用人单位的主要招聘阶段,加之大多数应聘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政治面貌没有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些阶段中就业歧视现象就很少发生。

4.3.2 就业歧视发生的原因

进一步探讨产生就业歧视的原因,72.43%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求职者众多,供求比例失衡,单位可选择性太多所致;46.09%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所致;

44.86%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是由于用人单位要求过高或盲目跟风,导致对人才素质要求虚高所导致的;36.21%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人力资源市场缺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所导致的;很少有被访者会把该现象的发生归因于求职者缺乏维权意识。

由上可见,被访者认为的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求职者众多,供大于求;第二、用人单位岗位的特殊性所致,如对性别、学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第三、用人单位盲目跟风,要求虚高;第四、人力资源市场缺乏有力的监管。然而求职者的自我维权普遍被忽略,这与中国目前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方面的缺失有着很大关系的。

4.4 就业歧视的危害及求职者的反应

关于对就业歧视的危害问题上的看法,51.03%的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破坏了就业公平竞争的环境,造成人才浪费,还有一部分被访者(23.87%)认为就业歧视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少数被访者认为就业歧视会增加用人单位人才招聘的成本,同时也会使求职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当遭遇到就业歧视后58.02%的被访者的反应是感到不满,然后会向朋友或家人发泄,最后无奈接受,也有21.40%的被访者在遭遇就业歧视后采取的措施是向用人单位或其上级单位要求复议,据理力争,而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却很少,如图4所示。

图4 求职者遭受就业歧视的反应

由图4可以看出,当被访者在应聘过程中遭到就业歧视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向他人抱怨,消极地接受,或者向用人单位或其

上级反映情况,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很少有被访者会通过向信访部门反应、通过媒体(报纸、电视、电台等)途径曝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等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5 消除就业歧视的途径探寻

就业歧视现象的消除可以从很多方面寻找解决途径,在本调查中共给出了六个方面,分别是人大立法、政府规范、招聘单位调整、媒体监督、求职者维权,以及成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在243位被访者中,被认为是能够消除就业歧视现象的三个主要途径分别是招聘单位调整(53.09%)、政府规范(48.56%)、媒体监督(38.27%),求职者维权排在第四位,如图5所示。

图5 消除就业歧视的途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访者把消除就业歧视现象的主要希望寄托于用人单位的自我调整,以及外界力量的规范与监督,而通过自我维权途径解决的人较少,主要是由于被访者对于当收到就业歧视时自我维权的途径不了解,以及相关政策机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另外,在问卷的最后,我们就是否应该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向被访者提问,95.06%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反就业歧视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单方面依靠法律手段难以奏效,需要包括求职者、用人单位、相关政府机构等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5 消除我国就业歧视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如何对就业歧视现象进行缓解和消除,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考量。本文认为尽管就业歧视的种类呈现多样化,但其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应该从这些共性出发,针对消除就业歧视这一整体现象,构建出一套较为通用的制度路径。

5.1 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包含反就业歧视内容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而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尚未颁布实施。所以,从立法角度缓解和消除就业歧视是一项必要措施。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反就业歧视法》应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明确列出法律禁止的歧视性行为,如对性别、身高、地域等的歧视。(2)明确列出可以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单位或岗位。(3)明确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行为的法律原则。(4)

明确用人单位招聘广告及招聘过程的法律规范。(5)明确用人单位违反反就业歧视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6)明确规定遭受就业歧视的求职者的诉讼权及诉讼程序。

5.2 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经验

在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与机构设置上,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反就业歧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不仅制订了一些列完善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设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专门协助求职者处理关于就业歧视方面的案件,帮助求职者通过调节或者司法程序维护其平等就业权[11]。1996年英国出台了《就业法庭法》,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法庭和就业上诉法庭,遭受就业歧视的求职者在平等及人权委员会无法解决时可以向就业法庭提起诉讼,该机构的设立处理了大量就业歧视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求职者在就业和工作中的平等[12]。可见,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实施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能更好地推进反就业歧视进程。

5.3 加大教育宣传,促进社会监督与用人单位自我调整

就业歧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传导性,不仅会对用人单位自身及求职者产生负面作用,同时也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13]。要最终消除就业歧视现象,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自由、平等的人权观念,要靠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宣传,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对于反就业歧视来说,任重而道远。针对反就业歧视的宣传与教育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对我国就业歧视的研究投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就业歧视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心理上杜绝就业歧视现象。(2)通过媒体揭露就业歧视现象,在全社会形成舆论压力,促使用人单位的自我调整。(3)向求职者广泛宣传自我维权的途径与方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程序,唤起求职者的维权意识。(4)从学校、家庭、工作单位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公民的伦理教育与权责教育,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最终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体魄.我国就业歧视研究进展评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

[2]阎天.重思中国反就业歧视法的当代兴起[J].中外法学,2012(24).

[3]林嘉,杨飞.论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J].政治与法律,2013(4).

[4]姜颖,宋艳慧.就业歧视救济路径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 [5]郭建伟,王亦娴,程羽亚.中国“国考”中的就业歧视及其根除探析[J].经济体制改

革,2013(5).

[6]李长兵,罗淼.大学生就业歧视抑制机制

及法律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3(10).

[7]庞铁力.劳动权的平等保护及禁止就业

歧视的法律思考[J].法学杂志,2012(3). [8]冯虹,杨桂宏.户籍制度与农民就业歧视

辨析[J].人口与经济,2013(2).

[9]王哲.反就业歧视的立法思考[J].天津

行政学院学报,2013(15).

[10]李璐,郭利川.中国劳动力市场招聘歧

视问题研究概述[J].宁夏大学学报,2012(5).

[11]Obama, Barack H .Statement on Senate Passage of Legislation To Preven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ersons[J].Daily Compilation of Presidential Documents,2013(1).

[12]Alex Lindsey,Eden King,Tracy McCausland, Kristen Jones, Eric Dunleavy .What We Know and Don't: Eradicating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50 Years After the Civil Rights Act[J].Ind Organ Psychol,2013(6). [13]Hilary M. Lips.The Gender Pay Gap: Challenging the Rationalizations. Perceived Equity, Discrimination,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Capital Models[J].Sex Roles,2013(3).

[14]Bj?rklund Fredrik, Backstr?m Mart in, Wolgast Sima .Company norms affect which traits are preferred in job candidates and may caus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6).

[15]NodirAdilov,HughJ. Martin.Editors' Preface: Book Sales and Word-of-Mouth, Media 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ublic Policy and Soccer Broadcasts [J].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012(2).

[16]齐爱华.论我国就业歧视及法律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3(4).

[17]刘廷华.英国反就业歧视法概述[J].中国劳动,2012(7).

[18]吴万群.论雇主实施就业歧视的赔偿责任[J].法学杂志,2014(2).

马原作业

07-26 1、【单选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 A 实践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辩证的否定观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3、【单选题】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 A、量子学理论 B、DNA双螺旋结构 C、广义相对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 A、实践性 B、阶级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汇总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7、【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8、【单选题】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培根和洛克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斯密和李嘉图 D、圣西门和傅立叶 9、【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10、【单选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人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07-28 1、【单选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同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2、【单选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3、【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单选题】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 5、【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6、【单选题】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粱、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7、【单选题】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8、【单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浅析网络调查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浅析网络调查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调查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调查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法相比,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随着网络调查法的不断运用,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阐述了网络调查法的优越性和现状,详细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网络调查法能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网络调查法;优越性;现状;问题;对策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统计调查工作已成为日益热门的研究话题。网络调查是指将网络技术和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良好的交互界面和信息反馈速度快等优点而出现的一种现代调查技术。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6.2%。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为网络调查提供了数量基础,同时统计信息工程的实施为网络调查提供了技术与设施基础,成为网络调查法可行性的有力保征。 鉴于网络调查法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网络调查目前在我国的现状进行探讨,旨为网络调查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网络调查法的优越性 网络调查作为伴随互联网、电子邮件技术兴起的新兴调查方法,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独有的优越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网络调查的学者对此都有很多的相关论述。综合起来,主要优越性包括如下几点: 1、网络调查的时效性。网络上的信息传输速度非常快,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可以立即传送到世界各地,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并且能马上通过统计分析产生结果,这就保证了调查机构调查信息的时效性,这是传统调查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2、网络调查的可靠性。与传统调查方式相比,一方面,网站访问者一般都是对网络调查有一定兴趣,对调查内容作了认真思考之后进行回复,他们又无须面对调查者,可在一种轻松而从容的气氛中回答问题,不受调查人员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干预或误导,这很大程度上就保证了网络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网络调查省去了传统调查的数据录入环节,从而减少了数据录入过程中易产生遗漏、编误等问题。在自动统计软件配合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标准化的统计分析工作,保证了网络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网络调查的低成本性。在网上进行调查,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只需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一部电话就可以进行网络沟通交流。调查者在网站上发出电子调查问卷,提供相关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访问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迅速整理和分析,是十分便捷的。其次,网络调查又不受天气、距离

网络调查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网络调查分析 案例分析答案 1.以上关于消费行为的网络调查,在问卷设计方面有哪些可取和不足之处? 答题要点: 优点:排版清晰,一目了然;有关个人信息的题目放在问卷最后一部分,有助于降低被调查者的敏感性;问卷分为几个部分,有助于提高反馈率;网络问卷的说明部分较为合理。 不足:应增加对受访者的称谓;可增加进度指示器;可提供激励手段(奖品)。 2.从网络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网络调查与传统线下调查有哪些不同? 答题要点: (1)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2)调查时间较短、范围广和反馈快,可降低调查的成本 (3)互联网匿名特点可降低社会期待效应,提高数据质量 3.如何增加该网络调查的反馈率? 答题要点: 第一,网络问卷的说明。包括对受访者的称谓,调查主持者,调查机构与资助单位,调查的主题,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意义及预期贡献,填写问卷及回复之方式,问卷截止日期,填写问卷对研究之贡献,研究者对受访者隐私信息的保证及致谢等内容。 第二,网络问卷的设计。网络问卷外观、结构、显示、排版方式与操作等方面 第三,调查的实施方式. 预先联系的方式会提高调查反馈率并使反馈的时问比较集中. 第四,使用激励方式(奖品)。网络调查中可使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抽奖、彩券等。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基于研究范式的网络调查法可以分为网络定量调查和网络定性调查两大类 2. 基于抽样方式的网络调查法可以分为基于便利抽样的网络调查和基于概率抽样的网络调查两大类 3.通常情况下,网络问卷屏幕的布局应该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标题部、问题部和导航部。 4. 一般网络消费者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简单型、冲浪型、接入型、议价型和内容型。 5. 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因素、心理因素、收入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 6. 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心理动机和需求动机。 7. 感情动机是由人的感情需要而引起的购买动机,它分为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两类 8.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满意和不满意感。购买者对其购买活动的满意感是其产品期望和该产品可觉察性能的函数

网络营销实验报告

网络营销实验报告

网络营销实验报告(一) ——网络营销概念认知实验目的:通过上机操作,了解网络营销的现状、发展及常用手段方法。 实验内容:浏览主要门户网站及专门网络营销网站,总结网络营销的基本现实状况,认识常见的网络营销方式。 过程描述:1、浏览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网等国内主要门户网 网站(上图,以新浪网为例)。了解到,A、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录服务,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B、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服务。C、常见的网络营销方式有:网络站点营销、无网站营销、论坛推广、博客宣传、E-mail营销、友情链接、B2B平台、软件捆绑等。D、对网络营销有以下新认识:网络营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不是指网上销售,也不等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不是孤立的,无论处于主导地位还是辅助地位,都是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机营销网,中国营销传播网等。

思考与结论: 1、网络营销,是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营销,借助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或媒体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但它不仅仅只通过网络进行商品或劳务买卖活动,还涉及到传统市场的方方面面、 2、网络营销具有范围广、可视性强、公平性好、交互性强、能动性强、灵敏度高、易运作等优势。但网络形式的效果至今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容易把握,包括网络广告所影响的区域、对象以及对象的购买力等等,不定因素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否则很容易丧失营销策略的时效性和竞争优势。 3、网络营销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即行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条件和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者、合作者以及公众等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上下游组织机构。不同行业企业的微观营销环境是不同的。网络营销宏观环境是指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影响较为间接的各种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法律、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自然地理等环境因素。互联网用户数量保持大幅增长态势,网民的结构发生变化,网上第三方认证 环境普及化,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等等。

马原大作业题目

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1. “三农”问题 2. 基层选举 3. 环境保护与发展 4. 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 5. 基层法律服务 6. 社区医疗服务 7. 食品安全 8. 玉树地震 9. 世博会 一、哲学类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 践 13.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14. 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15.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16.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 研究 17. 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8.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19. 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20.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典型调查 2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查研究 22. 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案例分析23. 国企股份制改革典型调查 24.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5.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6.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7. 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 2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9. 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3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研究 31. 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34. 农业产业化研究 35. 农村税费改革调研 3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研究 37. 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38. 城乡就业形势和扩大就业门路问题调查研究 39.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经营发展研究 40. 名牌战略案例分析41. 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42.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43.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具体要求: 1、每组同学(人数可以在7-12人)在上述题目中任选一个,文章内容要紧扣题目,内容不得跑题和偏题。 2、A4纸打印,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第一页写明题目,班级,学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能低于2000字。 3、严禁网上抄袭,严禁互相抄袭。 4、提交时间:教学周第15周,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 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及要求 一、大作业题目: 1、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关系。 2、运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原理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3、如何理解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及其关系? 4、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原,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docx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B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D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实践的中介是( A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C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C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B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B )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ping tracert netstat ipconfig telnet netcat Arp route nslookup Ssh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第3章_马原作业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C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了( C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上层建筑是指( D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社会形态是( B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社会革命源于( D )。

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及教学调查问卷

《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问卷调查 您好! 以下是关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的问卷调查,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您认为的最佳答案,其中涉及到您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为您XX。谢谢您的合作! 请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编号前划“√”,若有其他答案,请添写在选项后面的划线上。 你所在的教学点:______________ 基本情况 1.性别:A男B女 2.年龄:A18~25岁B26~30岁C31~40岁D40~50岁E50~60岁F60岁以上 3.参加工作时间: A1~5年B5~10年C11~20年D20~30年E31~40年F退休或其他_______ 4.最后学历:A高中B职业高中、中专C普通大专D成人大专E普通本科 F成人本科G其他 5.家庭状况:A.已婚 B.独身 C.未婚 6.职业类型: A企业单位管理人员B企业单位员工C政府或事业单位领导 D政府或事业单位职员E个体工商业者F自由职业者G进城务工人员H其他 7.本人月收入情况: A.1000元及以下 B.1000-3000元 C. 3000-5000元 D.5000元以上 8.职位情况 A单位领导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普通员工 9.专业类别: A人文艺术科学B自然科学C工程与技术学科D教育 E农科F医科 10.专业层次: A专科B本科 11.家庭所在地区(两项) ⑴A苏南B苏中C苏北 ⑵A城区B农村 12.所属教学点层次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13.你以往所接受的教学形式中有(多项选择) A面授教学B函授教学C电视、广播教学D网络教学E其他:___________ 14.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困难是 A家务B应酬C身体状况D记忆力不佳等心理因素 E加班等工作因素F其他______________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 网络协议分析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的抓包软件,了解ARP 、ICMP 、IP 、TCP 、UDP 协议的结构。 二、实验环境 1.虚拟机(VMWare 或Microsoft Virtual PC )、Windows 2003 Server 。 2.实验室局域网,WindowsXP 三、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四、实验内容 注意:若是实验环境1,则配置客户机A 的IP 地址:192.168.11.X/24,X 为学生座号;另一台客户机B 的IP 地址:192.168.11.(X+100)。在客户机A 上安装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若是实验环境2则根据当前主机A 的地址,找一台当前在线主机B 完成。 1、从客户机A ping 客户机B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ARP 协议; 2、从客户机A ping 客户机B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icmp 协议和ip 协议; 3、客户机A 上访问 https://www.sodocs.net/doc/4a5934479.html, ,利用EtherPeek (或者sniffer pro )协议分析软件抓包,分析TCP 和UDP 协议; 五、实验步骤和截图(并填表) 1、分析arp 协议,填写下表 客户机B 客户机A

2、分析icmp协议和ip协议,分别填写下表 表一:ICMP报文分析

3、分析TCP和UDP 协议,分别填写下表

马原作业-

矛盾的特点 一、含义:矛盾是反映是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二、特点: 1、矛盾是客观的:矛盾的本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 (1)对立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同一性: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对立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区别:对立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联系:①同一性以事物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事物的的对立性,就没有 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②对立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 矛盾统一体,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例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影响甚至决定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建能141-17号-李阿芳

网上调研方法和步骤

网络市场调研与传统地市场调研一样,应遵循一定地方法与步骤,以保证调研过程地质量.网络市场调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问题与确定调研目标 明确问题和确定调研目标对使用网上搜索地手段来说尤为重要,不要为之付出了时间和上网费地代价. 因此,在开始网上搜索时,头脑里要有一个清晰地目标并留心去寻找.一些可以设定地目标是: .谁有可能想在网上使用你地产品或服务? .谁是最有可能要买你提供地产品或服务地客户? .在你这个行业,谁已经上网?他们在干什么? .你地客户对你竞争者地印象如何? .在公司日常地运作中,可能要受哪些法律、法规地约束?如何规避? (二)制定调查计划 网上市场调研地第二个步骤是制定出最为有效地信息搜索计划.具体来说,要确定资料来源、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抽样方案和联系方法.下面就相关地问题来说明: .资料来源:确定收集地是二手资料还是一手资料(原始资料). .调查方法:网上市场调查可以使用专题讨论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 ()专题讨论法是借用新闻组、邮件列表讨论组和网上论坛(也可称,电子公告牌)地形式进行. ()问卷调查法可以使用(主动出击)分送和在网站上刊登(被动)等形式. ()实验法则是选择多个可比地主体组,分别赋予不同地实验方案,控制外部变量,并检查所观察到地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地显著性.这种方法与传统地市场调查所采用地原理是一致地,只是手段和内容有差别. 例如:年月,拉拉手网站和中央电视台信息部等一些新闻媒体单位联合推出“中国首届网上购物测试”活动,结果发现在配送等环节存在着明显地地区差异. .调查手段: ()在线问卷,其特点是制作简单、分发迅速、回收方便.但要注意问卷地设计水平. ()交互式电脑辅助电话访谈系统,是利用一种软件程序在电脑辅助电话访谈系统上设计问卷结构并在网上传输.服务器直接与数据库连接,对收集到地被访者答案直接进行储存. ()网络调研软件系统,是专门为网络调研设计地问卷链接及传输软件.它包括整体问卷设计、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程序. .抽样方案:要确定抽样单位、样本规模和抽样程序. .联系方法:采取网上交流地形式.如传输问卷、参加网上论坛等. (三)收集信息 网络通信技术地突飞猛进使得资料收集方法迅速发展.没有时空和地域地限制,因此网上市场调研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同时,收集信息地方法也很简单,直接在网上递交或下载即可.这与传统市场调研地收集资料方式有很大地区别. 如某公司要了解各国对某一国际品牌地看法,只需在一些著名地全球性广告站点发布广告,把链接指向公司地调查表就行了,而无需像传统地市场调研那样,在各国找不同地代理分别实施.诸如此类地调查如果利用传统地方式是无法想象地. 在问卷回答中访问者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漏掉一些信息,这可通过在页面中嵌入脚本或程序进行实时监控.如果访问者遗漏了问卷上地一些内容,其程序会拒绝递交调查表或者验证后重发给访问者要求补填.最终,访问者会收到证实问卷已完成地公告.在线问卷地缺点是无法保证问卷上所填信息地真实性.

马原作业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 二、辨析题 1、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物质是实物的总和。 答:错误。 物质是客观实在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为人的意识所认识,但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一切物质实物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和根本特性;并不是实物的总和,也不是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答:(1)错误。 (2)此命题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应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任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遭受规律的惩罚,导致实践的失败。 3、才须学也,学以广才;学须静也,静以修身。 答(1)正确。(2)此命题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是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3)学习与成才、学习与心态、成才与修身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和途径,离开学习成才便是无源之水;学习离不开平静的心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心情浮躁,好高骛远,朝三暮四,学习难以为继。因此,淡定从容,修养身心,专心致志,是成才为学的基本条件。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至江海。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或细节决定成败。 对。这种观点正确反映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要量变突破事物的度,事物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答: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真正作用是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变客观世界,但不能创造客观世界,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意识作用实现需要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同时人们发挥意识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6、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1)正确。(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内容,实践是意识的来源。 (3)此命题,即体现了意识依赖于物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也说明了意识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思考加工改造的能动过程。 三、问答题、论述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P30--31 答:(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物质观,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观。 第三,坚持了辩证法物质观,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静止时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静止不是不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是人们理解和把握运动的标准。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网上调查的方法与问题

论文标题:网上调查的方法与问题 论文作者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国际商业技术》,论文单位,点击次数134,论文页数页2001年2001月论文网https://www.sodocs.net/doc/4a5934479.html,/paper_7645767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市场调研已开始向网络时代迈进。作为一种适应信息传播媒体变革的崭新的调查方式,网上调查已经产生,并有了相当程度的应用。在欧美等互联网发达的国家,关于市场及民意的网上调查已相当普遍,数千个站点、几十万个英文web 上含有调查栏目。国外已经开发出了针对网上调查的调查软件,并已经有国外组织探讨用Internet实施常规的统计调查。国内的网上调查也已起步,如CNNIC等机构已举行了数次关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情况的调查。尽管目前网上调查只是一股新生力量,但随着互联网成为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媒体,网上调查将会成为调查的一种主流形式。 一、网上调查的含义及其优点 网上调查是传统调查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上的应用。它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等活动。与传统调查方法相类似,网上调查也有对原始资料的调查和对二手资料的调查两种方式。 Internet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它的特点在于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等。由于这些特点,网上调查具有传统调查所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 1.及时性。网上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如用e-mail,几分钟就可把问卷发送到各地,问卷的回收也相当快。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即时统计,整个过程非常迅速。而传统的调查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2.广泛性。网上调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24小时向天南海北、世界各地进行调查,抽样框相当大,调查范围也相当广泛。 3.便捷性与低费用。传统调查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网上调查只需有一台上网的计算机,通过站点发布电子问卷或组织网上座谈,利用计算机及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省却了传统调查中的印刷问卷、派遣人员、邮寄、电话、繁重的信息采集与录入等工作与费用,即方便又便宜。 4.客观性。网民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调查,对调查的内容往往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回答问题时更加大胆、坦诚,调查结果可能比传统调查更为客观和真实。 二、网上调查的方法 根据调查方法的不同,网上调查可分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网上实验法和网上观察法等。 1.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问卷调查法是在网上发布问卷,被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填写问卷,完成调查。根据所采用的技术,网上问卷调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站点法,即将问卷放在网络站点上,由访问者自愿填写。另一种是用e-mail将问卷发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完成问卷后再用e-mail返回。网上问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比较客观、直接,但不能对某些问题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2.网上讨论法。网上讨论法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BBS、ICQ、newsgroup、网络实时交谈(IRC)、网络会议(Net meeting)等。在相应的讨论组中发布调查项目,请访问者参与讨论。或是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被调查者通过互联网视讯会议功能虚拟地组织起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讨论。网上讨论法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法,是小组讨论法在互联网上的应用。 3.网上观察法。它是对网站的访问情况和网民的网上行为进行观察和监测。大量网站都

2014-2015(1)《马原》答案

得分成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 考生须知: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各位同学诚信答题。 2、客观题部分(1-45题)一律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部分一 律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一律不得分。 3、机读卡上“试卷代号”统一填涂“A”,“科目”不涂。考生相关信息请填涂完整。学号位数不足13位时,填写时请在学号前加零。 4、试卷和答题纸上务必准确填写任课教师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2、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3、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 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

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6、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 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7、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 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 8、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 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基于网络调查的武夷山旅游区游客感知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选择用旅游来缓解工作或学习上的压力。旅游者作为感知旅游环境的主体,总是对具有良好旅游环境的目的地更加青睐。如何提高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生存与发展。在这样的旅游市场环境下,研究游客对目的地旅游环境的感知以及如何提高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武夷山为调查区域,通过实地调研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网络手段发放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对现有问题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武夷山旅游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武夷山;游客;环境感知;网络调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s well as the quickening pace of pople's liv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use tourism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work or study. As the main body of perception tourism environment, tourists always prefer a place where have good tourism environment as their destination. The way to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of destination, attract more tourist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stination's tourism industry. In such a tourism market background,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searching tourists' image and improving their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Wuyi Mountain area for investigati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questionnaire research, field survey and network investigation, summariz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ourists'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Wuyi mountain. Key word:Wuyi Mountain;Tourist;Environmental perception;Network investigation

网上调研方法和步骤

网络市场调研与传统的市场调研一样,应遵循一定的方法与步骤,以保证调研过程的质量。网络市场调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问题与确定调研目标 明确问题和确定调研目标对使用网上搜索的手段来说尤为重要,不要为之付出了时间和上网费的代价。 因此,在开始网上搜索时,头脑里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留心去寻找。一些可以设定的目标是: 1.谁有可能想在网上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 2.谁是最有可能要买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客户? 3.在你这个行业,谁已经上网?他们在干什么? 4.你的客户对你竞争者的印象如何? 5.在公司日常的运作中,可能要受哪些法律、法规的约束?如何规避? (二)制定调查计划 网上市场调研的第二个步骤是制定出最为有效的信息搜索计划。具体来说,要确定资料来源、调查方法、调查手段、抽样方案和联系方法。下面就相关的问题来说明: 1.资料来源:确定收集的是二手资料还是一手资料(原始资料)。 2.调查方法:网上市场调查可以使用专题讨论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 (1)专题讨论法是借用新闻组、邮件列表讨论组和网上论坛(也可称BBS,电子公告牌)的形式进行。 (2)问卷调查法可以使用E-mail(主动出击)分送和在网站上刊登(被动)等形式。 (3)实验法则是选择多个可比的主体组,分别赋予不同的实验方案,控制外部变量,并检查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市场调查所采用的原理是一致

的,只是手段和内容有差别。 例如:2000年6月,拉拉手网站和中央电视台信息部等一些新闻媒体单位联合推出“中国首届网上购物测试”活动,结果发现在配送等环节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3.调查手段: (1)在线问卷,其特点是制作简单、分发迅速、回收方便。但要注意问卷的设计水平。 (2)交互式电脑辅助电话访谈系统,是利用一种软件程序在电脑辅助电话访谈系统上设计问卷结构并在网上传输。Internet服务器直接与数据库连接,对收集到的被访者答案直接进行储存。 (3)网络调研软件系统,是专门为网络调研设计的问卷链接及传输软件。它包括整体问卷设计、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程序。 4.抽样方案:要确定抽样单位、样本规模和抽样程序。 5.联系方法:采取网上交流的形式。如E-mail传输问卷、参加网上论坛等。 (三)收集信息 网络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资料收集方法迅速发展。Internet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因此网上市场调研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进行。同时,收集信息的方法也很简单,直接在网上递交或下载即可。这与传统市场调研的收集资料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如某公司要了解各国对某一国际品牌的看法,只需在一些著名的全球性广告站点发布广告,把链接指向公司的调查表就行了,而无需像传统的市场调研那样,在各国找不同的代理分别实施。诸如此类的调查如果利用传统的方式是无法想象的。 在问卷回答中访问者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漏掉一些信息,这可通过在页面中嵌入脚本或CGI 程序进行实时监控。如果访问者遗漏了问卷上的一些内容,其程序会拒绝递交调查表或者验证后重发给访问者要求补填。最终,访问者会收到证实问卷已完成的公告。在线问卷的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