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金属氧化物+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S 低价金属硫化物

金属氧化物+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S 低价金属硫化物

导体

A.全部正确

B.除②外全部正确

C.仅①③④正确

D.除③外全部正确

教学回顾:

教案

[投影]注意事项:

、CaCl2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汽,使收集的氢气易点燃

2、管中石绵绒的作用是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汽的接触面

实验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气体可听到爆鸣声

[讲]教科书中介绍的是用一支试管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试管底部塞有一团潮湿的棉花,在湿棉花左边放有铁粉,蒸发皿中

放肥皂水(或在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整套装置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

培养学生尊重实验结

果,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案

2mol : 2mol : 2mol : 1mol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2. 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钠的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 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璃片(2片)、小刀、镊子、滤纸、烧杯、酚酞、、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管、试管。 ●教学方法演示、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认识和接触过哪些金属制品?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讲述】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时至今日,金属钛被喻为“未来钢铁,二十一世纪金属”,在多种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金属。

【复习】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回顾。 多数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绝大多数常温下为固体。 【过渡】金属都有什么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图片3-2,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第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金属与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一、金属钠(Na) 【展示】金属钠样品 【演示】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47实验3-1)实验改进: 1.为了让学生看清钠的切面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用玻璃管切割金属钠,这样钠与玻璃界面能较长时间保持光泽,现象明显。 2.为了让学生理解钠很软,选择两片玻璃片,在玻璃片之间放一小块金属钠,让一个学生用手指轻压玻璃片。 【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 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预习内容 1 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 2 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 3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 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 会运用钠和铝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钠和铝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过程 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 钠与O2的反应: [学生实验1]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吹气生火(细节略)。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2 铝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可观察到铝的燃烧。 [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通过对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对金属镁、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金属铝片、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稀盐酸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镁、铝都能与氧气反应,这种性质上的相似性是由结构的相似性决定的,这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 三、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1.共性 (1)跟非金属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

〖讲述〗因为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不仅能跟单质O2反应,而且还能与其它金属单质反应(如卤素、硫等),甚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设问并组织讨论〗 (1)回忆复述Mg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回答〗(1)Mg能跟水反应,加热反应更明显: Mg+2H2O===Mg(OH)2+H2 〖提问〗铝跟水反应吗? 〖演示实验〗Al与沸水反应 将去掉膜的Al条放在沸水中(用投影仪做此实验)。 〖观察、回答〗 (1)Al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2)结论: 2Al+6H2O===2Al(OH)3+3H2 〖提问〗初中化学课中同学们学习过CO2的有关性质,知道CO2不支持燃烧。这是一瓶CO2,瓶壁无色透明,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瓶中,观察镁条是否熄灭?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Mg与CO2反应 〖观察、思考、记录〗 1现象:Mg条在CO2中剧烈燃烧,放出白光和大量热,有大量白烟生成,瓶壁上有黑色固体生成。 2结论: CO2不支持燃烧是具有相对性的;Mg不仅能与游离态的O2反应,而且能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表现出强还原性。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高中化学 第一节_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2.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中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四幅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图片,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归纳出金属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有关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验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在家里呢? [学生回答] 水龙头、铁凳、铁窗筐,铁架台…… [引言]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说明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根据书本图片,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复习] 金属与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 [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图片。 [设问] 是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加热呢? [引言]今天我们来认识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板书]1、钠与氧气的反应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2Mg + O 2= 2MgO 4Al + 3O 2= 2Al 2O 3 △点燃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把一小块钠放在蒸发皿上加热。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反应:2Na + O 2 = Na 2O 2(淡黄色,过氧化钠) 结论:钠的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取用钠的方法:用刀切开一小块钠,观察断面变化。 现象:切开的光亮的金属断面很快地变暗。 反应:4Na + O 2 = 2Na 2O (白色) 注意实验安全性! ① 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② 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③ 玻璃片上进行切割 1、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 2 = 2Na 2O (白色) 点燃:2Na + O 2 ======== Na 2O 2 (淡黄色) 产物的稳定性:Na 2O <Na 2O 2 科学视野:特殊的氧化物——Na 2O 2 Na 2O 2的性质 实验探究:① 用棉花包少量Na 2O 2,吹入CO 2。现象:棉花剧烈燃烧 思考:为什么Na 2O 2与CO 2反应后,棉花会剧烈燃烧? 因为反应产生了氧气和放出热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实验探究: ② 用棉花包少量Na 2O 2,再滴加水。现象:棉花剧烈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 2的用途:供氧剂、强氧化剂 2、其它金属与氧气反应 科学探究:点燃镁条和加热铝箔 现象:镁条剧烈燃烧,产物滴落;而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点燃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它在编写上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一必修中的要求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还原性,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做实验,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完成钠、铝与氧气的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线索、思路和方法,并转化为长时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2)体验氧化铝对铝的冶炼、使用的影响。 (3)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逐渐体会社会支持,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5)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因为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较少,易失去电子。 1. PtAu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绝大多数金属为固体,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大,熔、沸点较高。 3. 金属的化学通性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少,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比较强的还原性。在化合物中 只有正化合价,无负化合价,不同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从左到右,由易变难不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KCaNaMgAlZnFeSnPb (H )CuHgAgPtAu (1)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2) 金属与酸反应:较活泼金属均可以与盐酸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放出氢气。 (3) 金属与盐反应:有些金属可以失去电子,将盐中其他金属元素置换出来,表现还原 性。 4. 金属的应用 金属的存在形态、金属的含量(富集过程)、金属的冶炼的成本及金属制品的用途决定了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青铜器时代直至目前的金属合金时代。 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泼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 属 稳定金属

②取用小块钠后,剩余的钠要尽快放回原试剂瓶中;残余的钠屑不能随意乱放,应放在火上烧掉。 (2)除了与氧气反应外,钠还与硫、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Na+S 加热或研磨Na 2S 2Na+Cl 2点燃2NaCl 2. 铝与氧气的反应 2Al+3S ?Al 2S 32Al+3Cl 2点燃2AlCl 3 三、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 钠与水和酸的反应

高中化学-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规划 本章介绍的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上章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本章内容编排体系的了解,也有利于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钠、镁、铝、铁等典型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便于学生掌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学习好本章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单质主要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顺序编写,使知识结构非常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质及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通过对“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的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章介绍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在选材上着眼于几种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例如,通过实验介绍钠、镁、铝、铁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科学视野“未来金属——钛”“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时要复习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有关知识,做好与新课的衔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本章选取的几种典型金属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离子反应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联系密切,教学时要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从新角度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的学科特征,增强学习的探究性和体验性。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由于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以应尽可能地采用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本章通过“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探究”以及“习题”等的设计,使学生活动得到增强,体现了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章也和其他章节一样,设置了大量的插图、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使教科书更具有可读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漂亮的插图及“科学视野”无时不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钠、镁、铝、铁等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几种典型金属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金属的通性,并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学案:1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结合实验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根据金属的性质来认识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习重点难点:钠的氧化 学习过程: 【思考与交流】 1、金属的物理通性 2、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交流小结】金属可以与反应、可以与反应、可与某些反应等等【阅读分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四幅图分别是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镁条燃烧、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改成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 和还原剂。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3—1】用镊子取出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观察截面及其变化。 现象: 解释: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3—2】用镊子取出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切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于坩埚中,加热。 现象: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点燃镁条时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 【问】铝与氧气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应控制条件,如:选铝块、铝条还是铝箔?需不需要加热? 【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现象:

解释: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 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 现象: 解释: 。 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小结】活泼金属容易与活泼非金属反应,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疏松就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等),氧化膜致密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 镁等) 【应用】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课堂练习: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 A、有银白色光泽 B、有延展性 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有很高的熔点和 硬度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①钠在燃烧前先熔化②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以上有关实 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⑤B、只有①C、①④⑤ D、②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 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 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 5、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6、能否把钠保存在汽油里或四氯化碳(CCl4)中?说明理由。(提示:汽油易挥发、易燃; CCl4 的密度比钠的大。) 课堂练习:1、C 2、D 3、C 4、A 5、D 6、略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是不同的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 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金属钠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能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可推测钠的密度(g·cm-3)是() A.大于1.0 B.小于0.8 C.介于0.8~1.0之间 D.不能确定 5.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6.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是() A.Na2O中O元素为-1价 B.Na2O2中O元素为-2价 C.SO2中O元素为-1价 D.SO3中O元素为-2价 7.下列金属在空气中,能自发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的是() A.Fe B.Al C.Mg D.Na 8.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 A.Cu B.Cu(OH)2 C.H2 D.O2 9.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NaOH (aq),第二份加入足量的HCl(aq),如果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 B.1∶3 C.3∶2 D.1∶1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已知在含HNO3的溶液中放入Al不生成H2 。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何者能存在于溶液中。 (1)当生成Al3+时,可能大量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生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反应: Na:4Na + O2 = 2Na2O(常温) 2Na + O2 == Na2O2(点燃) Al:4Al + 3O2 = 2Al2O3(常温) 4Al + 3O2 == 2Al2O3(点燃)Fe: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3Fe+2O2 == Fe3O4 (纯氧中点燃) ○2与反应: Na:2Na+Cl2 == 2NaCl(点燃) Al:2Al+3Cl2 == 2AlCl3(点燃) Fe:2Fe+3Cl2== 2FeCl3(点燃) ○3与S反应: Na:2Na + S = Na2S(常温) Al:2Al + 3S == Al2S3(加热) Fe:Fe + S == FeS(加热) 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与反应: Na:2Na+2H2O=2NaOH+H2↑(常温) Al:2Al+6H2O==2Al(OH)3↓+3H2↑(去膜后与热水反应) Fe:3Fe+4H2O(g) == Fe3O4+4H2(加热时与水蒸气反应) ○2与酸溶液反应: Na:2Na+2HCl=2NaCl+H2↑ Al:2Al+6HCl==2AlCl3+ 3H2↑ Fe:Fe+2HCl=FeCl2+H2↑

○3与碱溶液反应: Na:不反应 Al:2Al+2NaOH+2H2O=2NaAlO2+3H2↑ Fe:不反应 3、与盐溶液反应: Na: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Al: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Fe: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4、与氧化物反应: Na:不反应 Al: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点燃) Fe:不反应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把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定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有关性质、第二课时铝、铁的有关性质、第三课时铝的有关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1、分析课本第46页图3-2,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 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 【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下面我们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板书】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钠与O2反应 【实验3-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引导学生观察金属钠切开前的表面,与切开后进行比较)。通过观 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柔软(硬度小)。 【实验3-2】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要求写出学生实验1、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 (白色) (淡黄色) 【现象】实验1钠放在空气中,银白色慢慢变暗。 在实验2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归纳】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板书】2、铝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归纳】加热未打磨的铝箔,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表面有氧化膜,因此不能燃烧)。加热已打磨的铝箔,铝箔也发红卷缩,变暗 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打磨后的铝箔表面又很快形成氧化膜,阻止了铝 的燃烧)。 Δ 4Al+3O2=====2Al2O3(致密) 【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练习2】完成下列方程式: 2Mg+O23Fe+2O22Cu+O2 【思考交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何规律?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铝与盐酸、强碱溶液的反应。 ②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③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学习铝既能溶解于酸又能溶解于碱溶液,并熟悉反应过程的数量关系。 ②回忆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计算关系,将物质的量等物理量引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前准备】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铝片、小试管若干、试管架、木条、火柴。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问题1:写出钠与氧气、钠与水、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问题2:很多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有没有金属能与碱溶液反应呢?

二、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思考】(1)写出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2)铝制餐具为什么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3)金属单质都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这句话对吗? 4、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计算关系

2H2+ O22H2O 化学计量数之比 扩大N A倍 物质的量之比 标况下体积之比 质量之比 思考:从上面一系列的比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 (2)教材52页例题 (3)归纳: ①计算题的解题步骤: ②注意问题: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质量相等的两份铝粉,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第二份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在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是 A.1∶2 B.2 ∶1 C.1∶4 D.1 ∶1 2、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进行两种不同操作:

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汪兴东

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一课时汪兴东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镁、铝、铁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了解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探究性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如制取过氧化钠,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难点 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钠、镁、铝箔、酚酞、盐酸、氢氧化铜、水、玻璃片、小刀、镊子、坩埚钳、滤纸、石棉网、酒精灯、砂纸、大烧杯、火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时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本章就来讨论它们的性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在初中我们学过金属的性质,设计一个习题让学生回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等。在回顾一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 2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2.金属与酸反应 Mg+2HCl MgCl 2+H 2 ↑ Fe+2HCl FeCl 2 +H 2 ↑ 3.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Cu+2AgNO 3 == Cu(NO 3 ) 2 +2Ag 2Al +3CuSO 4 == Al 2 (SO 4 ) 3 +3Cu (三)传授新知识。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 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 ==== Fe 3O 4 2Cu + O 2 ==== 2CuO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四位先生的表情: 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高温 高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金属 无明显现象 铜 Fe + 2HCl ==== FeCl 2 + H 2 有少量气泡产生 铁 Zn + 2HCl ==== ZnCl 2 + H 2 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锌 Mg + 2HCl ==== MgCl 2 + H 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 属溶解,反应剧烈 镁 (A 组)稀盐酸 (A 组)稀盐酸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 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预习内容 1 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 2 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 3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 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会运用钠和铝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钠和铝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过程 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 钠与O2的反应: [学生实验1]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吹气生火(细节略)。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2 铝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可观察到铝的燃烧。 [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练习2]分别写出镁、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何规律?

必修1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济源四中郑二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要介绍的金属,也仅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几种常见金属。 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1、初中已经学习过铁、镁、铝等金属的有关性质; 2、曾经背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对于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生没有接触,没有从结构上去分析物质性质的意识。 4、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知识。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金属在生产生活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③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 难点:对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实验的分析、探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