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新闻流行语“有关部门”

认知新闻流行语“有关部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015873568.html,

认知新闻流行语“有关部门”

作者:古金子陆红旭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9期

摘要:2010年,网络上掀起了“有关部门到底为何部门?”的讨论狂潮。“有关部门”蕴含

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它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现今公民意识的觉醒,也增强了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力度。“有关部门”这种新闻流行语的产生,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该词语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多元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认知有关部门新闻媒体

一、引言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语言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流行语。伴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媒体在政务评论及事件报道中使用的特殊用语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因而,它也就自然成为语言学者研究的热门问题。在新闻语言中短语形式的流行语多由流行事物产生,因其触发大众的关注焦点,被迅速挖掘出来,在媒体和公众的联合作用下成为公共舆论事件,进而发展成新闻流行语。2010年,某社交网站上一个题目为“中国最神秘的部门,你认为是?”的问卷调查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兴趣,其中“有关部门”以92%的绝对优势入选。自此,网络上掀起了“有关部门到底为何部门?”的讨论狂潮。与其他流行语不同,“有关部门”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有关部门”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现今公民意识的觉醒,也促使政府部门增强信息公开力度,起到了政务监督的作用。

在北大语料库中,共检索到“有关部门”词条两万余个,经分析,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报纸上,主要用于涉及某事件的外国部门和我国高层部门的统称,其中多是出于对外交敏感、国家机密及新闻语言经济原则的考虑。但随着近些年敏感事件、突发事故层出不穷,“有关部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上,逐步褪去了其原意而成为逃避真相或推诿责任的代名词。罗兰·巴尔特认为,“能指使得符号具有某种‘意义潜力’”。[1]每一个符号都包含多个所指,含有多个潜在的意义,因而,“有关部门”在媒体的推动下,成为蕴含着意识形态的特殊符号,其内涵也被无限地拓展和延伸。

“有关部门”这种新闻流行语的产生,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语言符号本身来看,其符号的多元本质决定了其传播中的多义性;从语言符号的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在于媒体语言的特殊性、新媒体的产生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

二、媒体语言的特殊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