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发展迅速。对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天然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的土壤侵蚀规律,为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以设置在石林天生桥村的样地的产流产沙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天然降雨条件下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产流产沙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区有三个样地,其中样地A和样地B为石牙出露样地,石牙出露率分别为75%和50%,而样地C为参考样地无石牙出露。

其研究结果表明:(1)石牙出露坡地的产流过程有别于其他坡地,石牙的存在减小了地表容许下渗面积,制约降雨入渗,并产生石牙表面径流流向土壤层,促进土壤饱和产生饱和地面径流过程。三个样地的产流速度和产流量都表现为样地A>样地B>样地C,这表明石牙出露程度越高产流速度越快,产流量越大。

同时,大量石牙的存在阻隔了地表径流的扩散,使得坡面径流在石牙之间汇集,加大了径流的冲刷能力,从而加剧了土壤侵蚀量;由此可见有石牙分布的裸坡地更容易被侵蚀。根据降雨强度(X1)、石牙出露程度(X2)和植被覆盖率(X3)确定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程为:Y=0.028X1 1.276 × X2-1.921E-8 × X3-0.562。

(2)三个样地之间的土壤机械组成差异较小,随着土壤侵蚀程度的加深,土壤中<0.001mm的土壤粘粒含量呈逐渐增大。样地C的水分物理特征要好于样地A和B,随着土壤侵蚀程度的加剧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逐渐变小。

样地A和样地B的大团聚体在遇水后容易被分散,土壤出现明显砂化,极易遭

受侵蚀。对选取的10个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0.25m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0.05mm黏粉粒含量、<0.01mm物理性粘粒含量等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研究区土壤抗蚀性能的优化指标。

根据三个主成分所占的权重,可推导出研究区土壤抗蚀综合指标模型为

F=0.370F1+0.358F2+0.272F3;三个样地的综合土壤抗蚀值数从小到大依次为样地C>样地B>样地A。径流量、泥沙量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幂函数关系,而泥沙量与降雨量之间的最优拟合关系为对数关系;径流深度、泥沙量与30分钟时段最大雨强(130)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径流量流量和泥沙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二次项关系;年降雨量与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样地A和样地B的土壤侵蚀量与年降雨量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而样地C的土壤侵蚀量与年降雨量为不显著水平;三个样地的土壤侵蚀量与侵蚀性降雨量都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905、0.785;样地A、样地B和样地C的土壤侵蚀量和降雨侵蚀力之间相关系数非常高,分别为0.974、0.976、0.887,在0.01水平上均达到了显著相关。

这表明侵蚀性降雨和降雨侵蚀力是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一 岩溶地貌的特征

一岩溶地貌的特征 岩溶地貌发育完美、典型、具代表性,并有许多特色。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碳酸盐岩的制约作用 碳酸盐岩是岩溶地貌赖以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及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是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最重要因素。 从岩石类型看,广西的岩溶地貌基本上都属于碳酸盐岩地貌。主要是由上古生代中泥盆纪至下二叠纪及中生代三叠纪各种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而成。仅在局部(如桂东北资江流域、桂西百色盆地、桂东南桂平麻洞白石山、博白沙河的花石山、藤县、容县都峤山和北部湾海域) 分别可见到少量的由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早第三纪钙质及含碳酸盐岩成分 的红色碎屑地层形成的红层岩溶地貌—丹霞地形和新生代第四纪期间由珊瑚礁形成的生物礁 岩溶地貌。 碳酸盐岩岩性的差异,导致岩溶发育强弱不一,岩溶地貌类型各异。纯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质白云岩) 一般发育为全岩溶地貌(峰丛洼地及峰林平原);不纯的碳酸盐岩或间互夹层型碳酸盐岩发育为半岩溶地貌(丘岭谷地、丛丘谷地、缓丘台地及缓丘平原等)。纯度高的碳酸盐岩岩溶化程度高,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地貌特征显著。 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组合特征) 不同,岩溶地貌类型不一样。全广西4个碳酸盐岩岩溶 层组组合类型分别发育形成为全岩溶地貌及半岩溶地貌两个不同的地貌类型。即:全碳酸盐岩组合(纯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全岩溶地貌;间层组合(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组)、互层组合(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互层岩组)及夹层组合(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组)形成的是半岩溶地貌。 与气候的密切关系 气候是塑造岩溶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气候对岩溶地貌发育、形成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降水量,特别是有效降水量,是造就岩溶气候形态的最主要因素。典型岩溶峰林地貌区(如广西)现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也在1200毫米左右。二是温度,直接的与间接的对岩溶 地貌发育起控制作用,温度的增加使溶蚀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在潮湿热带亚热带气候作用下,地貌多以负向形态(封闭洼地和岩溶谷地平原)为主,广西及其邻近也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是在潮湿热带亚热带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含量较之大气往往要高出数十倍的) 二氧化碳,使之具有强烈的溶蚀能力,而这种溶蚀速度的最大值往往又是出现在土壤和石灰岩的接触带附近,因此,覆盖及半覆盖型岩溶地貌,尤其是岩溶峰林平原区普遍都存在着双层剥蚀—表层地表水的溶蚀侵蚀及土层与岩石界面的土下溶蚀,从而大大地加速了岩溶地貌发育与演化的过程。四是土壤本身的一些属性,如酸碱度、碳酸钙含量等皆和气候有关,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蚀作用的强度。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湿润系数大于1。自晚白垩纪以来,广西总体上 一直属于湿润热带亚热带,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在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时,内陆湖盆发育,基本上处于亚热带南部,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为主,林下喜湿热、喜水蕨类繁盛,湖盆及岩溶空间普遍沉积或堆积湿热环境成因的并富含淡水轮藻、介形虫等化石的红层和红色岩溶岩系(如溶积钙质泥岩、溶积钙屑灰岩及溶积钙砾岩等)。此时期为广西岩溶峰林地貌形成的初始时期。晚第三纪(喜山期构造运动)以后,气候变化比较复杂,干与湿、冷与热交替变化频繁,在晚第三纪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出现了2个湿热化气候的高峰期,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控机理

项目名称: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段风沙水沙过程与调 控机理 首席科学家:拓万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 程研究所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探明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道粗泥沙来源,揭示粗泥沙风-洪产输机制、水沙过程变异、塌岸淤床过程及洪-床-岸相互作用四项风沙水沙关键过程,发展风水复合侵蚀与沙漠河流泥沙动力学理论,构建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流域多源数据平台及风沙-水沙-河道流域分布式动力学模型,建立沙漠宽谷流域-河道一体化的“固-拦-调-放-挖”风沙水沙综合调控体系,为防治黄河上游“新悬河”,构建水沙调控体系提供科学支撑。凝聚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充实完善实验基地和科技大平台,推进我国沙漠学与河流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五年预期目标 1. 通过河道钻孔取样、测年分析与地球化学及矿物学指标测量,重建近千年尺度河道沉积的时空演变特征,定量分析不同沙源对淤积河道粗泥沙的贡献率,准确界定淤积沙漠宽谷河道粗泥沙界线及重点源区。 2. 通过对沙漠区风水复合侵蚀及风沙水沙过程的观测、实验与模拟研究,建立风水复合地表侵蚀模型及沙漠河流泥沙动力学模型,准确计算沙漠粗沙入黄量,科学认识沙漠对黄河的作用与影响。 3. 揭示沙漠宽谷河道与河流水沙过程互馈机制,结合黄河上游水沙变化与水库调节关系的定量分析,科学认识大型水库调节作用对沙漠宽谷河段水沙关系变异的影响。 4. 通过对沙漠河流“悬移质-推移质-断面”的实地观测,结合实体模型实验,建立沙漠河流推移质泥沙输移理论模型,正确认识沙漠粗沙在沙漠河流中推移输移规律。 5. 通过对沙漠宽谷河岸坍塌过程的观测与模拟,建立河岸坍塌动力学模型,揭示高含沙洪水入黄后沙坝形成与演变过程。通过构建基于洪-床-岸相互作用的2-D河流CFD模型,揭示沙漠宽谷河道不稳定性机理,确定沙漠宽谷河道相对平衡的水沙阈值,准确评估可控洪峰过程对沙漠宽谷河道的冲淤效应,为正确制定沙漠宽谷河道“冲沙减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6. 建立沙漠宽谷“风沙-水沙-河道”流域分布式模型,确定河道冲淤平衡的风沙水沙变量(粒径、沙量与流量)阈值。 7. 提出沙漠宽谷流域-河道一体化的“固-拦-调-放-挖”风沙水沙综合调控方案,为沙漠宽谷河道悬河及其洪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8. 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0篇以上,其中在SCI收录的刊物上达到120篇,出版专著5部以上,发明专利3项。培养硕士60名,博士50名。

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小儿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各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小儿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称为胎儿期,约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该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称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此时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2/3。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足7天。 此期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期

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又称乳儿期。对热能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但此期小儿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故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婴儿期的后半年,因从胎盘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此期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但活动范围渐广,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和中毒;同时由于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传染病发病率仍较高,防病仍为保健重点。乳儿乳牙出齐,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需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5.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四年)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自理能力增强。此期小儿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应加强早期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学龄前期小儿抗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因接触面广,仍可能发生传染病和各种意外,且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 6.学龄期:自入小学前(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岁)前为止。此期小儿体格生长稳步增长,至学龄期末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是长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应加强教育,促进学龄期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要注意预防近视和龋齿,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治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但个体差异较大,有时可相差2~4岁,也有种族的差异。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男性肩宽、肌肉发达、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女性骨盆变宽、脂肪丰满;青春晚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痤疮、贫血等。女孩出现月经不规则、痛经等。外界环境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常可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此期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加强体格锻炼和注意充分休息外,应及时进行生理、心理卫生和性知识的教育。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呈一连续的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 第一个生长高峰:头3个月 第二个生长高峰:青春期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

无痛人流过程介绍

无痛人流过程介绍 无痛人流是通过负压吸引将宫腔内妊娠物吸出而终止妊娠。无痛人流危害很大,若不能正规的操作,直接危害到孕妇生命。因而只有了解无痛人流过程,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以下便市无痛人流过程介绍。 第一步:确定妊娠,宫内孕,才能行无痛人流术 根据停经史,妊娠试验阳性者一般可诊断为妊娠,但必须排除宫外孕及葡萄胎等滋养细胞疾病。停经35天时B超显示宫内见孕囊,可确定为宫内孕;若宫内无孕囊,而宫外有,可诊断为宫外孕;若宫内无孕囊,但有雪花状阴影,可考虑为葡萄胎。有些农村医院条件简陋,无B超设施,此时必须细查刮出物。刮出物见到胚胎或绒毛,才可确诊为宫内孕;如无,须考虑宫外孕的可能。 第二步:术前禁止性生活 无痛人流术前三天及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有阴道炎症者需要治愈后方能手术,否则容易引起感染扩散,出现盆腔炎、附件炎等严重后果。若采用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禁食8小时。 第三步:用手术或药物将胚胎从子宫内清除出来 微微无痛人流适合于2个月内的早孕。尤其是怀孕35-50天

者。患者处于麻醉状态,“—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其优点是:可视性强,由于手术在可视技术的引导和监测下进行,医生对宫腔内情况一目了然,可准确迅速取出孕囊,不损伤正常组织,在短时间内便可以安全地完成手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了传统人流术中因为紧张、恐惧、躁动和挣扎造成的子宫穿孔、吸宫不完全、漏吸、人流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在睡眠状态下就能轻松的完成手术。 第四步:术后营养保健 流产后进食鸡蛋、牛奶、排骨、鸡、鱼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禁忌用冷水洗头、擦澡、洗手及洗衣物与蔬菜等,否则冷水刺激可诱发关节炎,遗留下受冷部位关节、肌肉疼痛的毛病。 无痛人流一旦处理不当,便会给自己套上不孕和众多疾病的枷锁,直到有一天真想要孩子的时候,子宫可能再也难以提供胎儿成长的温床。为了不让成为母亲的美梦破灭,熟悉无痛人流过程十分关键。

流产的处理方法

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应根据流产的不同类型,及时进行恰当的处理。 1.先兆流产应卧床休息,禁忌性生活。黄体酮每日肌注20mg,对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具有保胎效果。维生素E、小剂量甲状腺粉也可应用。经治疗两周,症状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应停止治疗,让其流产。或进行B型超声检查及β~HCG测定,了解胚胎的状态,给以相应处理,包括终止妊娠。 2.难免流产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早期流产应及时刮宫,对刮出物进行认真检查,并送病理检查。晚期流产,吸宫及刮宫有困难者,可用催产素10单位加于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促使子宫收缩。胎儿及胎盘排出后检查是否完全,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产物。 3.不全流产一经确诊,应及时行吸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流血多有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出血时间较长者,应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完全流产症状消失,B型超声检查官腔内无残留物,如无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5.稽留流产稽留流产处理较困难。因为胚胎组织可能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稽留时间过久,可能发生凝血机制障碍,导致DIC,造成严重出血。(1)处理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块观察试验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等,并作好输血准备。(2)凝血功能正常者,可口服已烯雌酚5~10mg,每日3次,共5日,以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子宫小于12孕周者,可行刮宫术。子宫大于12孕周者,可静脉滴注催产素,也可用前列腺素或利凡诺等进行引产。(3)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应迟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引产或刮宫。 6.习惯性流产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包括女方生殖道检查及卵巢功能检查、男方的精液检查及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与血型鉴定。查出引起流产原因,尽可能于怀孕前治疗。7.流产感染流产感染多为不全流产合并感染,治疗原则应首先控制感染。若流血不多应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清除宫腔残留组织。若流血量多,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和输血的同叶,用卵圆钳将宫腔残留组织夹出,减少出血,不可搔刮宫腔,避免感染扩散;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再行彻底刮宫。若已合并感染性休克,应积极纠正休克。若感染严重或腹、盆腔有脓肿形成,应手术引流,必要时考虑切除子宫。

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_任宗萍

第5期水文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第32卷第5期 2012年10月Vol.32No.5Oct .,2012 收稿日期:2011-08-23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2009SD-6) 作者简介:任宗萍(1982-),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GIS 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E-mail:renzongping@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 通讯作者:张光辉(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E-mail:ghzhang@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 河流系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动态系统,水沙变化是该系统最为活跃的部分。河流水沙变化研究为土壤侵蚀和河道泥沙沉积提供了重要信息,是河流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自然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影响,乃至黄河流域水沙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1-3]。 延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严重[4],其水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黄河中游地区水沙变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泥沙较以前减少近50%,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泥沙较60年代减少81.8%[5-6]。许多学者对黄河水沙减少原因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所用资料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受数据序列长度的影响很难反应近期的水沙变化情况[7-9]。延河流域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了水土保持试验工作,70年代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初见成效,1997以来国家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因此,可以系统研究延河流域从60年代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本文利用延河流域甘谷驿站的水文泥沙数据,研究了近 50年延河流域的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定量分 析了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本研究不仅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分析黄土高原水沙锐减的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研究区概况 延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区间,是黄 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周山,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三市县,于延长县南河沟乡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延河全长286.9km ,流域总面积7725km 2,主要支流有杏子河、西川、蟠龙川和南川等。该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降水量514mm ,年平均气温约9.3℃。流域以黄土丘陵沟壑地形为主,沟壑平均密度为4.75km/km 2,占流域面积的90%,土壤类型以抗蚀性较差的黄绵土为主,植被属于森林灌丛草原。根据近50年的实测资料,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5×108m 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0.411×108t 。 2 资料与方法 2.1 基础数据 数据资料采用1961~2008年安塞、延安、志丹、延 摘 要:利用Mann-Kendall 秩相关分析确定了1961~2008年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结果表 明,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有显著的减少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延河流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在 1974年和1997年均发生了突变。以1961~1973年为无人类活动影响的基准年,比对1974~1996年和1997~2008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均径流量分别减少0.17×108m 3和0.86×108m 3,年均输沙量减少0.17×108t 和0.41×108t 。双累积曲线分析表明,延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水沙特征;人类活动;降水因素;延河流域中图分类号:S157;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12)05-0081-06 近50年延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任宗萍1,张光辉1,2,杨勤科3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无痛人流的手术步骤一览

无痛人流的手术步骤一览 无痛人流虽然有安全、无痛等优点,但是在做完无痛人流后的术后护养工作确实女性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很多女性在做完无痛人流后,觉得身体上没有什么变化,于是直接忽视了无痛人流后的护养工作,专家提醒做好无痛人流术后的护养工作也是保证手术的成功,那么无痛人流的手术时如何进行的,有哪些步骤呢? 由于在平时生活中避孕措施采取不及时,导致女性意外怀孕,给女性朋友带来困扰。为解决问题,许多女性都选择较为安全的无痛人流手术来终止妊娠。因此,无痛人流手术步骤也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确定妊娠 妊娠试验检测为阳性者为妊娠。停经35天后,通过B超可以看见宫内孕囊,确定是宫内孕;如果在宫外出现孕囊则为宫外孕;如果宫内没有孕囊,但是出现雪花状的阴影,可能是葡萄胎。无痛人流手术须在确诊是宫内孕后才可进行。 二、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比较关键的无痛人流手术步骤。在无痛人流手术前三天以及术后一个月内要禁止性生活,存在阴道炎症的患者要治愈病症后才可进行手术,否则较易出现感染扩散,造成盆腔炎及附件炎等一些严重的后果。在无痛人流手术前患者应禁食6小时。 三、无痛人流手术期 经过手术前期检查,不存在各种不良因素外,患者可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术前为达到无痛效果,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的注射,使患者进入沉睡状态,然后通过微管无痛人流将胚胎组织从体内拿出,进行术后消炎手术即可完成。 四、术后康复期 为最后的无痛人流手术步骤,也是比较关键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得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所以,患者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禁止接触凉水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冷水刺激导致关节炎,造成关节及肌肉疼痛毛病。 女性朋友在全面了解无痛人流手术步骤后,一定要做好术前准备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免由于准备不充分或护理不当造成手术失败及手术后遗症的出现,影响身体康复。

华蓥山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华蓥山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摘要:华蓥山隧道洞身段穿越雷口坡组的可溶岩地层,岩溶发育,地表落水洞、溶斗、溶沟、溶洞、地下暗河多出现在该段。本论文拟对华蓥山隧道岩溶发育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等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论证,并对隧址区可溶岩地段岩溶发育强度预测,为华蓥山隧道建设优化设计等相关技术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岩溶岩溶发育形态主控因素 ABSTRACT:The Huayingshan tunnel body through the Leikoupo Formation of karst, karst, surface sinkhole, funnel, karren, karst cave, underground river in the section. This thesis intends to Huayingshan tunnel karst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ystem, and the tunnel area karst development intensity prediction, and provide reliabl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Huayingshan tunnel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Key words:KarstKarst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1 引言

震撼人工流产全过程图精编

震撼人工流产全过程图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南无(皈依)阿弥陀佛 堕胎又称中断怀孕或,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堕胎在西方是颇受争议的手术。这么一个有争议的手术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 取胎(胎儿惊恐失措,痛哭寻母) 1、手术者应穿清洁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2、受术者取刮宫位(膀胱截石位)。 3、外阴盖以无菌孔巾。 4、详细复查位置、大小及附件。 5、用窥阴器扩开,拭净阴道内积液,暴露出子宫颈,在宫颈及颈管消毒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

6、用探针依方向探测宫腔深度。 7、用宫颈扩张器以执笔式逐号轻轻扩张宫口(扩大程度比所用吸管大半号到1号)。 吸引宫腔(痛苦失声,孤立无援) (1)将吸管与术前准备好的负压装置连接。 (2)依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宫底部后,退出少许,寻找胚胎着床处。 (3)松开负压瓶装置上的夹子,感觉有负压后,将吸管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旋转,上下活动,待感到有物流向吸管,同时有收缩和宫壁粗糙感时,可折叠捏住皮管,取出吸管(注意不要带负压进出颈管),再降低负压到100—200毫米汞柱,继续以吸管按上述方法在宫腔内吸引1—2周后,取出吸管,测量宫腔深度。

(4)抽出吸管时,如胚胎组织卡在吸管头部或管腔中时,需开动机器,将组织吸到瓶中再关机器。如组织卡在子宫口,可用卵圆钳将组织取出。 碎胎(骨肉凌迟) 必要时可用小刮匙轻轻刮宫底及两角,检查是否已吸干净。如需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可按常规操作。 吸净的标志为: (1)吸管头紧贴宫腔壁有紧涩感。 (2)宫腔缩小~2.0cm。 (3)宫颈口有血性泡沫出现。 10、用纱布拭净,除去宫颈钳,取出窥阴器,手术完毕。

中国典型岩溶发育区域划分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8, 8(4), 845-85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journal/ag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10.12677/ag.2018.84092 Typical Zone Division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China Xianfa Cao1,2, Hailing Li1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2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uilin Guangxi Received: Jul. 27th, 2018; accepted: Aug. 12th, 2018; published: Aug. 20th, 2018 Abstract Determining the typical area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China would provide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geology in karst areas in China. By quant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analyzing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ormation lithology of carbonate rocks in China, regional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rock regions in China are evaluated, and finally the representative karst zone in China is reasonably and theoretically delineated and demonstr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Carbo-nate rocks in southwest of China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s which are very favora-ble for karst development, distribute continuously and massively, and therefore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typical karst area. This is also a very explanation that karst morphology devel-ops completely. Especially, karst in the zone includ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southeastern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karst region in southwest of China because of its purest carbonate rocks. Keywords Carbonate Rocks; Karst Area; Representative Karst Zone 中国典型岩溶发育区域划分 曹贤发1,2,李海玲1 1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2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0日

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 徐海亮 黄河的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归根结底是一个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历史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床形态、堆积形态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水利学方法,并吸取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河道变迁的历史事实,认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数个躁动期,有多次的水沙剧烈振动(两汉、宋金、元明、明清),相应地,中下游河道进入躁动期。来水来沙的突出变异,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加剧,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事件频频发生。唐宋以来环境恶化及这一相关变化趋势加强,明清尤剧。从历史长河看,环境演变对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研究 今人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做过各种研究,影响较大的诸如对决口改道的各种研究。近年在本课题中,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各阶段的具体变迁,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从这些研究中,特别是通过对决溢、变迁,河床堆积形态的探讨,认为应从黄河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意义来认识黄河变迁,记载中的1500多次决溢事件以及人类重大的治河活动,可以从更为深刻的含义上去理解。从而在各种历史年表和笔者自己研究的河患事件中,筛选出38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下游重大河患与变迁事件。筛选的根本原则是:这些事件正处于黄河历史变迁时间序列的转折点上,或者处于变迁的高发阶段,它们客观地又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河道变迁中一系列重大的控制性变异,或反映出阶段性变异的某种后效;其中包括黄河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下游河道的上段所显示出的沿程淤积效应,同时也考虑到河口段的变化和溯源反馈。这些事件以自然变迁为主,同时也涉及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这样,客观地显示出流域自然环境变迁、水沙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在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和河道变迁的结果。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变迁的重大事件,从宏观现象上披露了黄河河床堆积与河道游荡性加强的实质。钱宁根据北方多沙河流的水沙资料,提出游荡性指标表达式1:Θ=(ΔQ/0.5TQπ)×(Q max–Q min/Q max+ Q min)0.6 (J/D35) 0.6 (B/h) 0.45 (W/B) 0.3 其中第三因式显示了河床物质的相对可变动性,隐含了河流来沙状况和冲淤变化的幅度,第二因式突出了径流变幅对河流游荡性的影响。总课题里其他子项目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关联2。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下面筛选出的重大河患年表,都遵从这一数理表达的基本思路。认为河患——特别是重大河患、变迁事件,是河床变形的一个结果,实质上都反映出河流来水来沙的急剧变化,研究将这些经过特意筛选的河患事件,作为来水来沙变异、变化的某种象征点;以河床变异(而非水文)来探讨水沙变化的规律, *“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课题子项目报告,辑入《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三),地质出版社,1992 1钱宁等,1987年,《河床演变学》P196,科学出版社。 2钱意颖1991;王玲等1991年见总课题论文集(一) 地质出版社,1991年。

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和全过程

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和全过程 药物流产是很多女性都会选择的方法,不过,药物流产不可独自在家进行哦。同时,要掌握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和全过程,这样可以降药物流产的危险降到最低。 药物流产的最佳时间 针对药物流产最佳时间这个问题,专家介绍说,意外怀孕后49天之内终止妊娠是药流的最佳时间,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参考的药流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做药流主要依据B超的检查结果,当孕囊达到一定大小做药流才合适,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药流越早做越好。 但是,超过49天一般不主张使用,药流的时间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药物流产只适合停经49天以内(孕45天以内效果好)怀孕(宫内孕)的女性。 接下来,再来看看药物流产的全过程是怎样的吧。 药物流产的全过程 服药的全过程现在国内药物流产应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即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多数医院的服法是:连续2天空腹服用米非司酮(剂量遵医嘱),服药后1小时最好禁食。第三天早晨,再空腹服米索前列醇。 服药后的反应服米非司酮时,不良反应轻,大多数妇女没有什么感觉。服完药后可回家,可以照常工作。少数人可能会轻度头晕、腹痛,有少量阴道出血(出血与否并不会影响流产效果)。服米索前列

醇后,70%左右的人会在4-6小时内排出胎囊。这段时间内要留在医院,由医生观察这期间的出血、腹痛和排出物。因为等待时间较长,可以带些食品、报刊去医院,最好再准备一些卫生巾。 排出物什么样随血排出的胎囊,为粉红色的肉样组织,有时可见其中有一个小水泡。如在医院观察期间没有排出胎囊,回家后要注意观察阴道排出物。此时尤其要注意与血块鉴别(血块呈深紫红或黑红色,质地均匀而软),1星期后,要携带排出物到医院复查。少数妇女(4%-5%)仅服用米非司酮即会排出胎囊,如果出血不多,可用清洁小瓶盛放、保留排出物,第三天(原来预约服用米索前列醇的日子)带到医院检查,如果出血很多,则应立即携带排出物去医院急诊。 流产后的出血接受药物流产的妇女,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时间一般比接受刮宫术的妇女长。如果停经只有35天左右,一般出血较少。如果停经天数较多,则出血时间也会延长。总的来说,平均出血天数为14-18天。所以,流产后2个星期左右应该回医院复查。如果出血持续3个星期不净,或出血量大且伴有血块,则应及时做清宫术,以免留下后遗症,影响今后妊娠。 要不要休假按照国家规定,刮宫术流产后的休假时间为2个星期,药物流产后的休假与此相同。但临床上。很多妇女药物流产后没有按规定休假。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个体医生抓住妇女图方便或怕别人察觉的心理,欺骗她们药物流产可以不请假、不影响学习和上班。另一方面,妇女们自认为没有经历手术损伤,就可以少休息甚至不休

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_张攀

第27卷第4期 2016年7月 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7,No.4Jul.,2016 DOI :10.14042/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ki.32.1309.2016.04.007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水沙过程的影响 张攀1,2,唐洪武2,姚文艺1,孙维营 1(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为探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的互反馈作用,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和三维地形扫描等手段对细沟形态 演变中的水沙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析了黄土在不同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条件下,不同细 沟发育阶段的水沙过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细沟形态演变过程对产沙的影响较大,而对产流的影响较弱。 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主要取决于土体透水性、土壤的结皮作用以及产流方式,坡面产流量有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 平稳的趋势;产沙量的变化过程与细沟发育进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坡面地貌信息熵与产沙量和侵蚀速率 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4和0.916,细沟的出现会加剧侵蚀,使含沙量明显增加;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沙的变化规 律基本相同,细沟沟网稳定后的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土壤侵蚀;模拟降雨;细沟形态;水沙变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6)04-0535-07收稿日期:2015- 05-27;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2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60622.2215.012.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11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HKY- JBYW-2014-2) 作者简介:张攀(1982—),女,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侵蚀研究。 E-mail :zpyrcc@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 通信作者:姚文艺,E- mail :wyyao@https://www.sodocs.net/doc/3012866456.html, 坡面是流域地貌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策源地,尤其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细沟侵 蚀是黄土坡面的主要侵蚀方式之一[1],对流域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降雨径流的产 生会使坡面发生水沙运移和能量消耗,引起坡面细沟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土壤侵蚀量的迅速增加,从而引起 细沟中水流水力学特性的改变,因此,细沟形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降雨、侵蚀、水流水力学特性、沟床形态 变化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耦合系统。在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中,将水文学和地貌学相结合研究坡面流形成和水 沙运移过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坡面微地貌演变的角度来分析坡面水沙运移过程,是坡地侵蚀研究的新趋 势之一。 在细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也随之发生改变。一方面,细沟形成后,为径流和侵蚀 产物提供了输送通道,坡面水流由面流转变为沟内股流,水流性质的转变引起侵蚀量的急剧增加,必将使坡 面水沙关系发生变化 [2-3] ;另一方面,细沟形态在演变过程中,通过分叉、分级、密度、频度、数目以及长度等因素,影响着沟内水流结构,从而影响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径流、入渗、泥沙输移和汇流等,尤其对于黏 粒含量低的土壤,侵蚀过程中易发生细沟边壁坍塌,引起水沙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坡面细沟形态是一 个能够综合反映坡面侵蚀动力学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地貌因素,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将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侵蚀动力过程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多,尤其是关于降雨、坡度和土 壤对细沟发育过程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4-6],而对于细沟形态演变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关注较少。雷廷武和Nearing [7]、和继军等[8]、Shen 等[9]对细沟形态和侵蚀水沙关系做过相关试验研究,但由于 试验条件、土壤性质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通过3种雨强(66mm /h 、94mm /h 和127mm /h )的对比研究,分析细沟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变化规

岩溶发育区地段

岩溶发育区地段,一般地质结构复杂,表现在溶洞、裂隙比较普遍,岩面倾斜较大。 本桥地质情况由上至下依次分别为杂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弱风化结晶灰岩及微风化结晶灰岩,灰岩溶岩发育。溶洞大概可分为4类,即空溶洞(12个)、多层溶洞(9个)、大型溶洞(H>4m的8个)、有充填物溶洞(21个)。类型主要以有填充物溶洞为主,其充填物主要有半充填淤泥质土、砂砾、碎石、卵石、粘土等。最大溶洞为左3 #-3孔,高19.4m。右2#-3孔为6层溶洞。多层溶洞一般高度较小。C匝道9#墩、10#墩、11#台;主线1#桥5#墩均处在岩溶较发育地区。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的孔隙潜水和弱风化结晶灰岩中的裂隙水,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一般见溶洞孔的水位均偏低。葵涌镇南部中冠公司至高圳头一带河谷之下及其两侧隐伏着下石炭系灰岩、大理岩,岩溶比较发育,岩溶水赋存于岩溶之中。本桥址地下水对桩基有中等腐蚀,桩基混凝土应采取二级防护措施。 岩溶地区桥基的勘探首先应采用物探,查明桥位区岩溶的发育规律、不同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和发育特点,第四系的地层岩性、层序、觉积厚度、结构特点。在充分研究初探的基础上,布置钻探工作,主要查明每个基础范围内岩溶的发育规律、基本形状、规模大小,洞穴顶板岩层厚度、完整性,洞内充填物性状。评价桥基的稳定性,可能时提出洞穴顶板岩体的安全厚度,对影响桥基稳定的岩溶洞提出工程措施。 ① 详细掌握溶洞出现的位置,并推断其范围大小。 ② 对有溶洞的桩位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制订适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③ 每个孔位的地质柱状图和施工方案都单独列出,发给有关人员,让具体操作者、技术人员、作业队长都知道溶洞的位置、大小、充填情况以及应采取的施工方案。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摘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以高含沙量闻名于世。过去治理黄河的首要问题是治理黄河泥沙,尤其是中游地区的来沙。历史上黄河的高含沙量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并发生漫滩形成泛滥平原,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然而,黄河的高含沙量形成了宽广的三角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以及Surfer和Mapinfo等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1950-2009年黄河水沙的变化过程,以及水沙变化对下游河道和三角洲的影响,同时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沙产自中上游,其中径流量主要来源于上游,输沙量主要来源于中游,下游不产水不产沙。1950-2009年黄河流域各水文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表现出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这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流域输沙量减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土保持措施,其次是水库拦沙,然后为降雨量减少。黄河入海水沙具有显著的年(0.5-1.0a)、年际(3.0-6.5a)和年代际(10.1-14.2a)3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而且入海输沙量的周期变化主要受入海径流量周期变化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入海水沙的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表现均不明显,时间尺度越小,周期变化显著性越低。195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淤积-冲刷不断交替的变化过程,水沙条件(花园口站含沙量)是这种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当进入下游河道的含沙量小于18.6kg/m3时,河道表现为冲刷,大于18.6kg/m3时,河道表现为淤积。艾

山以下河道的冲淤变化过程除受水沙条件控制外,还受到入海流路变迁的影响。流路变迁初期形成新河口,河道发生溯源冲刷;流路变迁中后期河口延伸,河道发生溯源淤积。不同流路时期,当黄河入海总水沙量比在25.34-26.05kg/m3时,河口附近岸线延伸,三角洲面积增加。但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以后,2000-2007年黄河入海总水沙量比仅为10.90kg/m3,河口三角洲表现为侵蚀,加上废弃河口的岸段侵蚀,整个黄河三角洲已由淤积转变为侵蚀。黄河三角洲YDZ1孔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粘土质粉砂。以假单畴(PSD)-多畴(MD)晶粒为主的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YDZ1孔沉积物的磁性特征。根据YDZ1孔沉积物粒度参数和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合AMS14C测年,推断黄河三角洲沉积相序自上而下大致经历了泛滥平原相→河流相→三角洲前缘相→浅海相→潮坪相→河流相,沉积动力环境表现为强(陆相)→弱(海相)→强(陆相)的变化过程。【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水沙变化冲淤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V14 【目录】:摘要7-9Abstract9-11目录11-13第一章绪论13-211.1研究

人体胚胎发育图解全过程

人体胚胎发育全过程(图) 受孕 看看在受孕过程中,你的身体内部在经历哪些神奇的过程。 受精 怀孕1个月 你的宝宝现在还是个胚胎,由两层细胞群组成。宝宝的所有器官和身体部分搜将从这两层细胞群发育而成。 怀孕第04周 怀孕04周标志着胚胎期的开始。从现在到怀孕第10周,胎儿所有的器官将开始发育并运行。因此,这时候的胎儿最为脆弱,特别容易受到任何影响他发育的因素的干扰。 现在你的宝宝还是一个由两层组织构成的胚胎,他的所有器官和身体部位都将由这些组织发育形成。最初的胎盘细胞着床在子宫内膜上,为胎儿的血液输送制造空间。到了本周末,胎盘开始逐渐发育,便可以提供给宝宝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了。这个时期还会出现包裹胎儿的羊膜囊,其中的羊水会在宝宝生长发育时起到保护作用,而卵黄囊会在胎盘发挥功用之前,为胎儿制造红血球和输送营养物质。

怀孕第05周 怀孕05周胚芽正在你的子宫深处迅速生长。这时候,你的宝宝已经有芝麻粒般大小了,但是看起来还不像人,更像一只小蝌蚪。它现在由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这三个胚层将来会形成宝宝的器官及组织。细胞正在分化形成胎儿的主要器官(如肾脏、肝脏),神经管也开始发育。神经管是由胚胎的上层即外胚层分化而来,将来会发育成宝宝的大脑、脊髓、神经和脊椎等。外胚层还将形成宝宝的皮肤、头发、指甲、乳腺、汗腺及牙珐琅质等。胎儿的心脏及循环系统开始由中胚层分化形成。(事实上,在这一周,宝宝的小心脏已经开始分成心室,开始跳动,并能泵血了。)中胚层还将分化形成宝宝的肌肉、软骨、骨骼和皮下组织等。而第三层即内胚层将形成宝宝的肺、肠道、早期泌尿系统,以及甲状腺、肝脏和胰腺等。与此同时,为胎儿输送营养和氧气的最初形态的胎盘和脐带已经开始工作了。 怀孕第06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