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组织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精品

最新-组织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精品

最新-组织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精品
最新-组织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精品

组织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探索

本文作者左兵杨彦彩工作单位湛江师范学院文化冲突是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合并高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面临一些文化冲突。

20世纪90年代末,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指导方针下,全国掀起了高校合并的浪潮,截止到2008年,西部共有257所高校参与了高校合并,重新组建了99所高校。

1990-2008年西部高校合并分布情况为内蒙古8、广西6、重庆14、四川16、贵州11、云南13、西藏1、陕西14、甘肃6、青海3、宁夏3、新疆5[7]。

经过大规模的合并与调整后,西部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数量、教学科研经费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西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了可能。

但是,西部高校的实质性合并要求学校组织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均要达到文化融合。

组织文化整合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性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西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石河子大学是1996年4月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四所独立的单科性大学合并成立的综合性大学,现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

2001年6月被教育部指定北京大学对口支援,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211工程高校,经过合并后十几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合理的办学规模,构建了综合大学框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教育质量、办学层次、科研水平、师资队伍都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一物质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属于学校组织文化的最外显层面,主要包括学校的环境规划、建筑设施、文化标识、校徽、校服等,它是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显文化。

这些外显文化,如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结构风格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物质建设上,都反映出学校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

西部合并高校的物质文化构建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表现为外显形象的冲突。

例如,石河子大学的合并属于异地合并,四所院校分布在石河子市、奎屯市和五家渠市三个城市,学校校址规划统一方面困难重重,整个过程涉及原有设施的重建和规划,原来的高校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利益群体会引发一些冲突。

同时,不同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各自独特的外显形象,合并高校的师生员工对风格迥异的外显形象,在心理上将产生思维定势,因而造成不同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

因此,石河子大学坚持从校区统一入手进行实质性合并,原来几个独立的校区全部迁入到石河子一个校区,使办学实体融合为一个整体。

然后,对新校区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使石河子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在物质文化融合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处于学校组织文化的中层,主要是指以文字形态表达出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由规章制度固定的体制所体现的文化[8],它主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形成学校的管理风格和管理体系,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

伯格奎斯特《学术机构的四种文化改善学术组织领导权的观点》指出,学院文化的组织成员通过学术威望而获得权力去影响学校的决策,但并不直接干预学校的决策[9]。

在高校内部,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学校具体的、有形的、成体系文化规定的阐释和理解方式直接影响和决定学校如何制定及执行规章制度。

石河子大学是由4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办学实体融合为一个新的有机办学实体,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领导层权力分配成为焦点,同时,机构的调整出现了许多富余人员,要使他们自愿转岗分流到其他岗位,成为学校合并过程中面临的又一难题。

石河子大学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三个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合并步骤,使制度文化达到了统一与融合1相对保持原有规定的连续性,干部的去留基本上按七上八下的原则进行调整配备,但对总务、财务等部门适当放宽,以确保合并后,教学秩序、科研活动和群众生活不受大的影响;2吸取原四所院校行之有效的规定,形成综合性,并采取分步合并的办法,先对领导班子和机构人员进行合并,

再对基层教职员工进行合并整合;3根据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按照学科同类项合并进行学院机构的调整[10]。

三精神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集聚体现,它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个性与追求,是历史沉积的结果,相对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言,精神文化最难改变。

由于合并前各个高校都拥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教学传统、行为标准,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精神文化,它们相互碰撞、交织和渗透,深深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11]。

观念冲突使得来自不同校区的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往往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影响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导致丧失发展机遇,降低学校的凝聚力。

伯格奎斯特认为,发展文化在创建方案和活动之初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推动所有成员的个人和专业的成长,为整个组织的制度设计及课程设置进行规划,使组织内的成员的内在愿望、潜在认知、情感变得更加成熟并达成一致[6]。

因此,西部高校在合并初期所面临的精神文化的矛盾,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碰撞,才能逐渐形成被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认知的精神文化。

石河子大学在合并组建初期,审视学校的历史和现状,编制了《石河子大学九五计划及2005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新型综合大学的办学目标,并围绕办学目标定位,明确提出大综合、新机制、有特色、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办学总思路,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办学方向定位,使办学理念达到统一认识,进而增加了学校的凝聚力。

同时,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科融合是高校实质性融合的核心问题。

石河子大学针对学科专业结构分散重复、层次和布局不合理的实际情况,重新统一规划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基本建设,确定了加快发展本科教育,重点发展农学、医学等学科类专业,积极发展工学学科专业,稳步发展经济学科类专业,促进师范教育类专业发展,筹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科发展原则,使学科融

组织文化理论

关于组织文化理论的研究进展 、组织文化发展的背景 组织文化理论并不仅仅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有关日美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形成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经济背景、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 1、思想背景现代主义思潮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实践在文化和意识领域的表现,其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科技能够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使人类最终由压迫走向解放。 后现代主义不仅对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问题进行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观念进行批判与解构,形成了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欧洲哲学家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奎因、罗蒂等美国哲学家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以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永无完成论” 。虽然后现代主义“矫枉过正”,在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但对西方思想和建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研究,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追求,无疑为注重研究工业场所中人的价值和精神世界的探究,并研究由此导致的人的行为变化的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经济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日本仅用了30 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美国和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注重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并不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而日本企业的目标、战略、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却在激励人们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效果显著。 威廉?大内(William G - Ouchi)的《Z 理论》(1981)、帕斯卡尔(Richard T ? Pascal ) 和阿索斯(Thony G- Athos )的《日本企业的艺术管理》(1982)、特伦斯?迪尔(Terence E - Deal)和阿伦?肯尼迪(Allan A - Kenned)的《企业文化》以及托马斯- 彼得斯(Thomas J - Peters )与小罗伯特?沃特曼( Robert H - Waterman)的《追求卓越》(1982)则主要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日本胜出的原因就在于对事关人的价值、规范和精神的企业文化等软性因素的强调,从而掀起了风靡全球的企业文化研究浪潮。 3、实践背景除了思想背景和经济背景之外,诸多新的管理实践问题也呼唤能够突破理性主义管理弊端的新理论诞生。这些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一是人们的追求由物质世界过渡到精神领域。另一方面,物质的丰富又一定程度上源于人们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可避免的导致休闲娱乐时间的减少,要求工作本身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满足。二是严苛的制度管理对于脑力劳动者效果并不理想。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企业重体力劳动者的比例骤减,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传统的基于理性主义的严苛的制度管理并不为知识工作者所接受,如果仍然坚持这种管理模式,只能降低企业的整体效率。三是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增加。在员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余地,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对任何组织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四是组织结构的变化要求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劳动分工的深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组织的扁平化和网络化趋势,组织结构的变化在减少管理人员数量的同时,也给与员工更多的自我管理权限。但自我管理并不自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必须依赖明确的目标指引、高尚的价值观感召和优秀道 德规范的自律。 上述管理实践问题的解决都指向特别强调组织使命、目标、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的组织文化理论。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以宝山石头城为例

08级5班 08068005 王俏 摘要: 民俗文化是传承文化,也是变异文化,它是认识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更是关注现实人生、变迁滞后文化的核心所在。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类型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受时尚潮流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本来据有的发展繁荣空间正在被一点点的吞食,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么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哪里,民俗文化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本文通过以金沙江峡谷宝山石头城民俗文化为例来浅析一下民俗文化的当

代价值以及其旅游开发的新路径,以达到传承保护开发目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宝山石头城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二、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1.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有利于提高游客兴趣 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有极高的参与性,满族了游客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系统

第一章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管理 二、政府意识形态管理的功能 (一)意识形态管理的政治功能 首先是政治合法化的功能 其次是政治动员功能 第三是政治团结功能 (二)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协调功能 (三)对大众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协调功能 案例分析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中意识形态的作用。 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意 第二章投资 3、投资的特点 (1)投资是以让渡其他资产而换取的另一项资产 (2)投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外持有的资产 (3)投资是一种具有财务风险的资产 (二)投资管理 1、含义 投资管理是一项针对证券及资产的金融服务,以投资者利益出发并达致投资目标。 投资者可以是机构譬如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及公司或者是私人投资者。 (二)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1、资本是文化产业的增值源 (1)资本市场运作是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2)文化产业投资的利润回报高于其他产业 2、文化产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1)文化产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 (2)文化产业投资属于长线投资 (3)文化产业投资需要经营智慧 (三)文化产业资本投资和运营方式 1、文化产业主要投融资模式 (1)政府投资 建造大型文化基础设施赞助公益性文化单位保护文化遗产和扶持高雅艺术扶助文化产业,鼓励对外文化交流 2)股份合作(3)国际投资 2、文化资本运营一般方式 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1)兼并收购 兼并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把其他企业并入本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使被兼并的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经济行为。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

组织文化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关于组织文化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组织文化发展的背景 组织文化理论并不仅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关日美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形成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经济背景、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 1、思想背景 现代主义思潮是近现代资本主义实践在文化和意识领域的表现,其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科技能够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使人类最终由压迫走向解放。 后现代主义不仅对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问题进行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观念进行批判与解构,形成了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欧洲哲学家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奎因、罗蒂等美国哲学家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以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永无完成论”。虽然后现代主义“矫枉过正”,在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解构有余而建构不足,但对西方思想和建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研究,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追求,无疑为注重研究工业场所中人的价值和精神世界的探究,并研究由此导致的人的行为变化的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经济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日本仅用了3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美国和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传统的注重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并不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而日本企业的目标、战略、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却在激励人们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效果显著。 威廉·大内(William G·Ouchi)的《Z理论》(1981)、帕斯卡尔(Richard T·Pascal)和阿索斯(Thony G·Athos)的《日本企业的艺术管理》(1982)、特伦斯·迪尔(Terence E·Deal)和阿伦·肯尼迪(Allan A·Kenned)的《企业文化》以及托马斯·彼得斯(Thomas J·Peters)与小罗伯特·沃特曼(Robert H·Waterman)的《追求卓越》(1982)则主要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日本胜出的原因就在于对事关人的价值、规范和精神的企业文化等软性因素的强调,从而掀起了风靡全球的企业文化研究浪潮。 3、实践背景 除了思想背景和经济背景之外,诸多新的管理实践问题也呼唤能够突破理性主义管理弊端的新理论诞生。这些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一是人们的追求由物质世界过渡到精神领域。另一方面,物质的丰富又一定程度上源于人们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可避免的导致休闲娱乐时间的减少,要求工作本身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满足。二是严苛的制度管理对于脑力劳动者效果并不理想。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企业重体力劳动者的比例骤减,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传统的基于理性主义的严苛的制度管理并不为知识工作者所接受,如果仍然坚持这种管理模式,只能降低企业的整体效率。三是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地方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样,民俗学为社会民俗史提供充分资料,使之成为历史科学的主要依据;历史学借助历代民俗事象揭示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轨迹。人类学者、民族学者对原始部落、晚进民族的深入调查。对那些部族和地区的复杂的古老信仰风俗的研究,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由于古代原始宗教的发展和人为宗教的创立与传播,民俗事象与宗教生活的体验互为影响。因此,民俗学又与宗教学结成了近缘关系。民间传承所展示的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和美的艺术创造,为探讨美学提供了重要佐证。美学的研究也只有注视了世世代代民间传承文化中的美学,才能揭示出更为科学的美学规律,表达出更完整的美学思想。因此,民俗学与美学同样是近缘学科。此外,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高度想象和艺术构思,及其所显现的信仰观念和奇异的思维,既是文学的又是民俗的。如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言》、《两拍》、《老残游记》等,还有大量的传奇小说、讲唱文学、戏曲名著,都是我国历代生活的风俗画卷.现代,如鲁迅作品《阿Q正传》、《风波》、《孔乙己》、《药》、《祝福》;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等,都在表现民俗生活上为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彩。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是大量的民俗事象,有人称其为“现代学”、“未来学”、“人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主要概述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共产党人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本章主要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956至1966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曲折探索时期,期间面临的两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八大提出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八字方针的提出和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都是这个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是在曲折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但能有错必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后,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1966年至1976十年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是全局性的错误。不过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受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 本节的主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以及1957年前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早期积极探索。 本节的知识要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合作”的思考,《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远指导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刚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苏联的建设经验来建设新中国。但是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本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的经验也并不都是成功的。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在共产国际运动中引起极大震动,帝国主义也乘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这促使中共中央重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像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一样,领导全国人民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行“第二次合作”,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离开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国知识分子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起向科学进军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又没有现成答案,苏联与其他国家的道路和模式不能完全适合我国情况,全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探索。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f12640161.html,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探析 作者:曾聪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7期 摘要:民俗文化产生并传承于民间,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现象,民俗文 化有着朴素、草根、区域性的特点,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现象的价值不可估量,能够体现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中,民俗文化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应该将其外价值进行体现,对内价值的实现进行保护,本文就对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与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俗文化价值体现表达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1 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 1.1 文化价值 文化的结构有内外两层,外层通过物质财富所创造的,对人际关系以及制度行为进行规定,内层面主要是对人的情感以及价值观进行分析,这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它决定着外层面的变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它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如果没有民俗文化就能够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够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延续,民俗文化还会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以及道德标准,它具有普遍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也为现代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帮助,在世界文化多元融合的前提下,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思考,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继续,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创新中形成,也在不断的打破传统走向现代化,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有着不同的经历,这都是历史演变的标志,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要想让民俗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还需要发展先进文化,能够将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这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要不断的增进群众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这就需要民俗文化能够将地方的精神特色展现出来,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升华出他们的信仰,从而形成一种对文化的认同感。 1.2 经济价值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已经得到体现,从文化遗产经济学方面就能够看出这一点,而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规范化、制度化的经济,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条件,任何的经济模式下都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精神文化也直接决定着经济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我们也需要将最宝贵的文化都发掘出来,从而能够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民俗文化的效益也是旅游业所看中的,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

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管理学基础教案-组织文化(5.14)

天门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 【讲授新课】 一、组织文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用途,理论界目前对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 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德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 1.学院型组织文化

学院型组织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不断地成长、进步。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桑南菲尔德认为,学院型组织的例子有:IBM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等。 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组织中,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与学院型组织相反,它们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俱乐部型组织的例子有: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德尔塔航空公司等。 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这种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招聘时,从各种年龄和经验层次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由于这种组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巨额奖酬和较大的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在会计、法律、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广告机构、软件开发、生物研究领域,这种组织比较普遍。 4.堡垒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公司重视创造发明,而堡垒型公司则着眼于公司的生存。这类公司以前多数是学院型、俱乐部型或棒球队型的,但在困难时期衰落了,现在尽力来保证企业的生存。这类公司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堡垒型组织包括大型零售店、林业产品公司、天然气探测公司等。 (二)按照组织文化所涵盖的范围 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又是由单个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个体组成。在一个组织中,除了整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外,各种正式的、有严格划分的子系统,或非正式群体,相对于组织来说也都能够作为一个小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文化又可以分化两类: 1.主文化 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当我们说组织文化时,一般就是指组织的主文化。正是这种宏观角度的文化,使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某一社会主流文化中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在组织中,主文化虽然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但是,它不能包含组织中所有的文化。组织中有各种小整体,在认同组织主文化的前提下,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亚文化。亚文化或者是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word版本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 匹配方式使二者相得益彰 一、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 1.从个体与环境匹配到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 匹配的观念来源于Lewin(1951)提出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他用社会——心理的公式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人的行为可以用个体的个性特点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匹配来加以解释。在研究个人与环境匹配的问题上,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探索个人特性与职业属性的交互影响,第二种为探讨个人与组织特性的匹配。个人与组织特性匹配的相关研究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二是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三是个人的喜好需求与组织系统、结构的一致性;四是个人的人格特质与组织氛围的一致性。由于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是个人与组织匹配的关键,因此,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有关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发现,个人与组织文化的匹配程度高,会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 2.从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到管理者与组织文化匹配 组织在变革过程中要求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作为组织中个体重要一员的管理者,自然也必须与组织文化相匹配。由于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使得管理者与

组织文化的匹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上。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作用与一般的个体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是不同的。以往的组织文化研究偏重于组织的强势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塑造,而忽略了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如今,我们对个人可能的行为进行整体性的考察,故延伸出匹配的概念。 强调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交互作用,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相适应。管理理论的范式在近20年来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主要是沿着变革型管理理论和魅力型管理理论的研究展开的,从交易型管理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于杰出管理者,即对超越期望的变革型管理者的研究。杰出的管理者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依赖于一个表述清晰的、能够有效沟通的、可以预测的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愿景就是管理者的理念。如果一个管理者的理念能够一直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说明他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组织成员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在管理者与组织成员的互动过程中,组织成员可以接收到管理者关于使命、愿景的信息,从而受到管理者引领的组织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探讨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模式时,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匹配,而且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念要超越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即一种适宜的不匹配状态。这种适宜的不匹配应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到人们将要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人们变革或成长的能力。

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

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备选题目 1 西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之道研究(例如农村公共医疗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产品以及大量的农村经济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设施等) 2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之路研究(比如教育的市场化,医疗保障的市场化甚至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 3 社区在提供公共物品中的作用(包括城市的街道办和农村的村委会等自治组织) 4 试论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5 试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 6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地方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研究 8 西部城市政府发展经济的对策研究 9 制度性公共物品与经济绩效(例如财税政策的变迁,产权制度的改革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对经济绩效的作用等) 10 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11 公共政策执行失败的表现和成因及治理之道 12 论信息系统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影响 13 论公共政策活动中的监督机制 14 公共决策科学化研究 15 社会保障政策中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16 电子政务研究 17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18 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 19 公共管理中对公务人员的控制机制研究 20 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研究 21 地方政府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22 公共财政体制研究 23 信息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利用研究 24 服务型政府研究 25 学习型政府研究 2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研究 27 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8 公共伦理对于构建廉洁政府的意义 29 公共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30 转轨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研究 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32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比较研究 33 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34 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35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 36 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研究 37 社会保险模式(比较)研究 38 社会保险基金研究 39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研究 40 公共部门绩效研究 41 城市管理(如基础设施、人口社会管理)相关研究 42 城市化过程中的市政管理研究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 9. 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10. 当代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11. 中国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的特色问题研究 1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贡献 1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困境分析 14. 政治理念与行政体制改革 15. 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16. 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17. 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18.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19.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20.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2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知识点)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绪论 1、简述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1)消费需求的转变促使经济转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的关注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 (2)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内在发展。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已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层次的需求基本满足,人们将更多的注重精神和心理的享受。 (3)文化产业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早就对知识、文化等精神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不断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2、简述精神产品、准精神产品、泛精神产品、纯精神产品的基本概念 精神产品是精神生产的产物。 准精神产品是哲学、宗教,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成果等四类产品的总称,它具备了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泛精神产品是人类产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 纯精神产品是准精神产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也就是泛精神产品中属于准精神产品的那部分内容。 3、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原则 (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特性,这决定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利益,也不能单一的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 (2)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的原则。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分类管理。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原则。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把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作为管理的原则。 4、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1)行政干预手段。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具有对文化内容进行意识形态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2)社会监督与引导手段,如学校。 (3)法律调控手段。国家的立法体系既有综合性的基本法律,又有专业性的法规,相互配套衔接,成为政府对产业进行调控、干预、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4)经济手段,给予一定奖励。 (5)技术手段。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 5、简述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1)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当前文化产业的实践要明显的快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应该与文化产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对其归纳总结,从案例的研究和实践调查中,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作为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管理应汲取不同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建构文化产业的科学理论。 (2)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实证分析是指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文化产业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做客观的分析。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现象和重要的经济部门,要对其运营进行全面的管理,就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定性分析上。行业统计、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将成为

中国民俗的当代价值

历史的河流已流淌了数千年,形成了闪耀世界的中华文明。这古老的文明能发展到今天而依然生机勃勃,发展与创新是少不了的!然而光光是发展与创新却忘却对传统的继承的话,中华文明是绝对走不到今天的。只有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华文明才能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在今天谈论传统民俗的现代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了。 传统民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产物,经过了社会化的筛选与改良,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性。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以其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高度成就。虽然传统民俗有较多的积极意义但传统民俗中也不乏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所以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民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消极落后的部分予以剔除、改造,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民俗赋予时代意义! 传统民俗具有教化,维持社会和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促进家庭和谐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它更有实现各民族的权利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就像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春节里在外的游子们无论身在异乡何处,不论距家多远,他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赶在春节前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春节”这一传统民俗向我们灌输了一个重要的观念-与家人团聚。春节里家家都要进行大扫除,贴对联,放炮竹—这是因为“祛除前一年的霉运,为新一年祈求好运,驱除邪难”这一寓意的影响。所以像这样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民俗我们应积极传承下去。 民俗做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巨大载体,几乎所有的民俗现象无不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象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列车,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特征和心理、语言、行为方式,做为一种标识代代相传,进而焕发出巨大的爱国主义情愫。民俗,是民族认同的纽带,而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则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支柱,是各族人民团结、战斗,共同开创锦绣前程的精神源泉。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民俗现实意义的核心就在于此。民俗是时代的镜子和社会的窗口,一个国家、地区的全面情况,几乎都可以借助民俗这面镜子和窗口反映出来。古文献《尚书》有“天子巡狩,观民风俗”的记载,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民间风俗的观察和引导,以检验政治得失、民心向背,做为治国施政借鉴。学者楼钥在其《论风俗纪纲》中说:“国家之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纪纲。”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_序》中说:“为政之要,辨风正俗。”郑晓在《论风俗》中说:“夫世之所谓风俗者,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不可一旦而无焉者。”上述历代学者论述风俗的核心都在于:国家的风气,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风俗的本质作用关乎社会秩序和国家的法纪。古代如此,当代亦如此。民俗的现实意义具体说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民俗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粘合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甲骨文中即出现结构完备的“龙”字,迄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传说中华民族的祖先“龙身而人面”,这种“炎裔黄胄”之说一直流传至今天,于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便称作“龙的传人”,对龙的图腾崇拜有加。龙实际上是各种生灵的集合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不管是国内的中国人还是旅居国外的侨胞,都会在“龙的传人”的旗帜下,团结协作,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从而升华成鲜明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民族的勇气和自觉性,这不能不归功于民俗的潜在原动力。还有一些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文化项目管理期末总复习

文化项目管理 第一章 1.文化产业的理论发展中几个派别以及他们所提出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 论;英国文化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 2.文化产业各个国家的定义: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欧盟:欧盟将“文化产业”成为“内容产业”,即“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产品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 (3)美国:称之为“版权产业”,版权产业由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靠的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以及边沿版权产业等四种产业组成。 (4)英国:称之为“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其智慧和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5)其他:澳大利亚:用同心圆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日本:“与闲暇相关的服务业,包括属于服务领域中的电影业、产出液、广播业等,此外还包括娱乐用品的出租业、剧场与演出场、赛车赛马场、体育场、公园、集会场所。” (6)我国: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3、文化产业的特性: 文化性、融合性、集群性、一体性、全球性 4、文化产业管理运作模式: (1)简单运营模式:主要是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 生产者→意义解说者(如影评家、画评家、艺术评论家等)→经纪人(艺术经营结构)→消费者 (2)复杂运营模式:复杂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动画片、网络游戏等,在生产时需要艺术家、创意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多方协同配合。 生产者和辅助生产者→行业协会→生产机构→销售机构→市场(协作生产——行业协会--资产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第二章 1、双代号网络的组成:工作、节点、线路 2、项目的特性: (1)目的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每个项目都有某些方面是以前所没有做过的,是独特的。 (3)一次性。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时间起点和终点,不管项目持续多长时间,每个项目 都是有始有终、一次性的。 (4)特约性。每个项目都会受客观条件和资源制约。 3、项目管理的目的、手段、特征、要素: (1)目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甚至超越项目各方对项目的需求与期望。 (2)手段: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 (3)特征:创新性。普遍性。目的性。独特性。复杂性。项目管理需要专门的组织和团队。 项目经理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