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1)

第五章面积

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地点:

教学时间:2016年4月12日

授课形式:新授课

执教人: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情景导入】

1、涂色比赛,制造冲突。

请两名同学涂色。(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

2、探讨比赛是否公平,引出“面”的概念。

3、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有面,它们的面在哪里?

引出课题:面积与面积单位(一)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1)摸一摸,比一比。

学生用手摸一摸身边的面。说出哪些面比哪些面大。

(2)写一写,说一说。

学生小组边摸边说,并写下来。

(3)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4)练习巩固

(5)总结“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教学例2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请学具来帮忙。

(3)课件展示用三种单位图形分别比较。

(4)小组讨论:

a、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b、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5)巩固练习。

P6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五章

面积与面积单位(一)

思考1: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

课桌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

的大小就是

的大小就是

思考2:

(1)用这些图形作单位,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就是通过数的个数,在比较单位图形个数的多

少来判断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

(2)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中,用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因为不能铺满所测图形,

能铺满所测图形,能完整的代表所测图形;

同时四边一样长,在摆放时可以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石泉吗?老师从石泉到汉阴,你们说这么长的路程该用哪个长度单 位来表示? 生:千米。 师:那么,比“千米”小一点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 生:米。 师:比“米”再小一点的长度单位又是什么呢? 生:分米。 师:对。比“分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还有吗? 生:厘米,毫米。 师:是的。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可以用长度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 等表示。 二、面积的含义 教学设想: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经典的老课,四年前我曾在省名师班课堂教学展示会上作过此课,教学过程与今天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所编写的方案如出一辙: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由于这样的方案实施,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研究空间,40分钟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几年来,我一直被这个两难问题所困扰。而最近我在研究数学概念中,认识到面积是一种陈述性的概念,面积单位都是人为规定的知识,我就

想诸如此类的概念教学是否可以创新一种上法,把教材用活,让课堂上得更轻松有效,彰显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靓丽生命呢? 预设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并会应用常见的面积单位。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规定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形状的合理性。 3、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课堂回放: 一、谈话揭题,直面现实 师:为昨天的照片配镜框,该怎么计算镜框的长度,要给镜框里面装上玻璃压住照片的话,你知道要多少玻璃吗?要算的是玻璃的什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知识——面积,你们听说过面积吗?在哪儿听过?(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我家买新房子时听说过。 生:我爸爸建房子时说过面积。 生:我家楼下工人叔叔在装修一个房间,我听他们说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 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 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 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 老师这样不公平!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 对,要想公平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指一指: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摸一摸: 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1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1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6的例1、例2、例3和“课堂活动”、练习五的1-3题 ?教学提示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一)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学时要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本课时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自主探索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实践活动式学习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关于面 积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在熟悉的事物中由初步感知到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意义,体验面积知识建立形成的过程。 2.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 活,体验自主学习知识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物体的面、物体表面的面积含义。 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直尺、方格纸、形状不同的两片树叶、钉子板等 学生准备:直尺、方格纸、形状不同的两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故事描述法、游戏体验法等。) 一、读图谈话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24页主题图) 师:读“教室”情境图,仔细观察,找出情境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预设) 生1:课桌的面是指哪一部分? 生2:数学书和语文书的封面一样大吗? 生3:地面上一个格子有多大?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成准确的表象。 3.学会使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树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请一名学生上台来,并握手相认,举起手请学生观察谁的个手大?拿出两片大小不同的树叶请生上台来摸一摸并回答哪片大?(教育不要乱摘花草树木) (二)新授课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 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课件)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课件) 1. 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课件) 1.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够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 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面积和面积单位2_北京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面积和面积单位 2_北京版(含答案) 一、填空: 1、物体的()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铅笔盒宽10();数学课本长19();课桌高7();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一棵大树高1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3、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5、20分米=()米=()厘米. 6、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7、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边长是()分米,周长是()分米。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分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23厘米,宽是15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5、黑板的面积是4米。() 6、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7、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8、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三、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A 长度 B 面积 C 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 16米 B 8米 C 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A 1千克 B 1米 C 1平方米 5、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 4个 B 8个 C 9个 6、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 6平方厘米 B 6平方分米 C 60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1、一块菜地长8米、宽5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菜16千克,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菜多少千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4.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 2.每组一套(学具袋1:三张不同颜色的图形纸片;学具袋2: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学具袋3:若干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纸片)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课,老师真开心!老师非常愿意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的和老师击一下掌!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老师真荣幸!就让这位同学当代表吧!(击掌) 在老师和这位同学击掌时,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什么是面积 (1)物体的面积 (同时举起老师和同学的手)老师的手大其实是指手掌的表面大,这个同学的手小其实是指手掌的表面小。那老师手掌的表面跟黑板表面比,谁大谁小? 请你摸一下课本的封面和桌面,感觉一下谁大谁小?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1

《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间教室底面的面积约是( ) 。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A.1米 B.1厘米C.1分米 3.讲台桌的桌面的面积约是80()。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 4.()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A.手指甲面B.手机面 C.房间地砖面 D.电视屏幕面二.填空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大小要用()做单位。 4.用2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分米。() 2.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15平方厘米。() 3.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分米。 4.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720平方米。() 四.解答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把两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3、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吗?周长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教室地面的面积比较大,要选用平方米做单位。 2.答案:A 3. 答案:B 解析:讲台桌的面积比较大,不可能用平方厘米做单位。如果用平方米做单位,80平方米,应该相当于一间教室的大小了,所以应选择平方分米做单位最合适。 4. 答案:A 二.填空题。 1.答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答案:1平方厘米 3.答案:平方米 4. 答案:2平方分米 解析: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还是2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米。 2.答案:√ 3.答案:× 解析: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应该用面积单位,而不能用长度单位。 4.答案:√ 四.解答题。 1.答案:边长:4÷4=1(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解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可以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用4÷4=1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新华中心学校普会金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通过比较、观察、动手围一围实际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认识常用面积单位。 教学资源准备:学生每小组一套学具,课件,长方形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大一小两张白纸)我们要组织一次涂色比赛,老师要请同学在这两张纸上涂上颜色,比一比谁的速度快,你会选择哪张纸?(生:小的那张。) 师:为什么选择小的那张?(因为这张纸的面小。) 师:也就是说这两张纸一张的面大,一张的面小。(教师把两张纸重叠。)二、摸一摸、看一看,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通过重叠、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

1、老师让学生摸一摸教科书、文具盒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接着比一比教科书、文具盒的面的大小。教师强调:现在我们摸的是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表面,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数学书的表面要比文具盒的表面大。 2、师:现在我们来观察教室里这些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先观察,小组交流,进行汇报。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大,黑板的表面比窗户的大。。。。。)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3、强化概念。师:刚才我们说的黑板的表面比课桌大,现在要说黑板的面积比课桌的面积大。引导学生多说一说。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知道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那我们学过的很多图形,它们也是有的大有的小吗?(多媒体出示几何图形,学生观察。) 5、学生交流,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6、之后出示一个不封闭图形,教师引导和不封闭图形比较,发现无法比较。师:这个图形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图形。而我们其它的图形,它们是封闭图形,它们有大小,所以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7、引导学生再说一说这些几何图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8、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中的红色和黄色的长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师: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分组操作。通过重叠两两相比,比出大小。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40个左右),1平方米大的报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双手,听我的口令,看谁的反应快。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背、手背?? 师: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利用了手的两个面,像这样的面还有吗?生:有。 二、面积概念 师:在哪里?你说。 生:桌子的面,书本的面,铅笔盒的面??(学生都有的可以摸一摸,摸的时候要把整个面摸完整。) 师:刚才咱们说的摸的都是物体表面(板书)。再回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物体表面的大小(师补上“大小”) 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你认识吗?依次出示,生依次说出。师: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生:平面图形。(板书) 师:它们跟物体表面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面积。完成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面积单位 1、认识单位的必要性 ⑴观察法 师:现在咱们比较一下黑板和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生:黑板的面积大,课桌面的面积小。(说完整)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看就可以知道的。 师:直接看能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板书:观察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1、填空: (1)物体的()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的正 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 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 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 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 长江长约60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000 课本的封面有2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约440000 学校操场面积约1000 学校占地9000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一支钢笔长13_______ 大楼高20_______ 橡皮的面积是8_______ 一格火柴盒表面15_______ 8、比大小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9、.先数出下面每个图形各占几个方格,再画一个和图②一样大的图形。 10、在方格纸上中画出所有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11、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白藤小学林凤玲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 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比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老师把课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板书:长方形)(2)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长方形是封闭图形的一种(板书:封闭图形),它的大小也叫做面积。 (4)让学生读面积的概念两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

面积和面积单位案例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70-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重迭、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用一用、想一想,从实际生活中形成面积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 中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哪张纸?为什么? 2、师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积的概念 1、出示实物,引导观察 (1)出示一本数学书和一个练习本,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封面,再比较一个它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2)组织学生汇报比较的结果。 (3)你再摸一摸课桌的面和铅笔盒的面,它们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吗?

2、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摸和看,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板书 3、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们以前还认识过一些封闭图形,比方说:“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出示课件)那这些图形有大小吗?(生汇报) 4、师小结:对,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5、揭示面积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引导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人小组都有两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生汇报) 2、师:对于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刚才大家有三种猜测,那么到底哪种猜测是正确的?你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3、组织交流 师: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呢?不一样大的图形行吗?(生汇报)看来在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一定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4、引导动手操作,实际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张纸的面积到底谁大谁小?(生汇报)5、揭示面积单位: (1)的确,为了方便,人们就统一用正方形做为面积单位,(板书:正方形)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边长是多长的正方形来做为面积单位呢?(2)生汇报,师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1、填空: (1)物体的()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的 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周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 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 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 长江长约6000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6 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选择。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 A.周长B.面积 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 A.1平方米B.1平方分米C.1平方厘米 3.1分米和l平方分米的意思( )。 A.相同B.不相同 4.大拇指的指甲盖最接近( )。 A.1平方厘米B.1平方分米C.1平方米 5.一角硬币比一元硬币的面积( )。 A.大B.小C相等 二、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和( )。 2.小明的身高是128( )。 3.掌心的面积大约是30( )。 4.用格子纸测量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 )来测量。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右图中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 2.下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小于长方形的面积。( ) 3.一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 ) 4.一个游泳池的面积大约是300平方;米。( ) 5.周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l平方米。( ) 四、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l.一张报纸的面积约35 。 2.房间门的面积约140 。 3.一个脚印的面积约是190 。 4.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2500 。 5.单人桌的面积约300 。 五、应用题。 1.长方形长20厘米,宽1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用两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教室地面瓷砖东西方向摆了25块,南北方向摆15块,一共摆了多少块瓷砖?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开放题)把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个长方形,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情景题)—条小路环绕着√L童游乐场,游乐场周长应是多:少米?180米的篱笆够用吗? 3.(操作题)分一分,画一画,你能知道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吗? 答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1.B 2.C 3.B 4.A 5.B 二、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厘米 3.平方厘米 4.略 5.面积单位 三、1.X 2.√ 3.X 4.√ 5.X 四、1.平方分米 2.平方分米 3.平方厘米 4.平方米 5.平方分米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我基本上能完成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验探究之乐,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是:建立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为了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情境导入引入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让学生拿起数学书,摸一摸它的封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再用手摸一下课桌的桌面,感觉哪个大;再请一位同学再来摸一摸黑板的面,谈感觉;接着总结能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物体的表面有大;最后小结:物体表面的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2.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通过学过了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认识封闭图形,并认识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从而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了面积的含义。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善于依赖直观的矛盾,还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

认识。运用具体实例,通过比较各种物体的表面和学过的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充分认识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具体的面积含义。 为了实现第二教学目标和突破难点,我通过创设观察比较、重叠比较、画方格比较等方法比较物体和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让学生参与“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而且使学生领悟到产生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紧跟着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习1平方厘米是我让学生先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并量一量边长是否是1厘米,确认后,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表面与1平方厘米差不多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有多大,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在学生脑海中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特征,最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量一量可桌面的面积。让学生自己画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量课桌面的面积,使学生体会到不方便,从而引出大点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平方分米,并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最后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课室地面的面积,学生马上反应用1平方分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不方便,从而引入更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学习1平方米时,我设置了体验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请一些同学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站一站,估一估大约能站多少人,通过体验,谈感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

面积和面积单位(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一张1平方厘米的纸片,课件。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交流,实践能力。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 1、涂色比赛 2、全班交流。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感知“面积”。 师:(1)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看看,电视机屏幕和黑板面,你有什么体会? (4)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 教师小结: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大有小,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提问:黑板面的大小就叫黑板面的面积,那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什么?桌面的大小叫做什么? 2、通过“封闭图形”让学生感知“面积”。 我们还学过很多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也有大有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四个图形,你能来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角等图形,你能找到它们的大小吗? (3)将封闭图形填色,感知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3、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或封闭图形) 4、你能完整地说一说什么叫做面积吗? 5、用观察法比较教室地面的面积和大屏幕的面积大小。 师:如果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很小,没有办法看出来,你有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教学重叠法) 三、丰富表象,认识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的产生。 (1)设疑。 出示课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3)利用小方块解决问题。 为什么小恐龙不带圆形或三角形来呢? ①学生讨论交流 ②小结: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人教版 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第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主题——探究——展示 方法:倾听——串联——反刍 二、教学材料 1.学具:各个小组准备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50个、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2个、长方形:3厘米×4厘米、6厘米×2厘米 2.教具: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若干、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若干、边长1米正方形纸1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探索面积的意义。 (1)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2)各个小组在主题活动中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程度) (4)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述在具体实际中面积选择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串联学生回答进行追问)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过程 (一)主题活动一:长方形大小比较 1.课件出示黑板面和电子白板屏幕,教师提问:黑板面和电子白板屏幕的面哪个大(初步感知面的大小) 2.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你的课桌面,数学书封面,作业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表面)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物品(认知的初步迁移)。 (二)主题活动二:认识面积 1.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封闭和不封闭 2.小组讨论:分组给出三个长方形比较,让学生说说比较长方形的大小的方法。 预设:(1)重叠法比较、(2)观察法比较、(3)摆1厘米正方形若干(基准单位1)、(4)直尺测量(部分学生可能使用) 发现问题:有些情况下利用不同办法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引出矛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若此时出现了(3)或(4)的方法,肯定学生,串联进入下一环节。若未出现,进行讨论,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第明确图形的实际大小 3.小组合作:单位的概念的建立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第五单元面积 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