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全国卷三 作文

2017全国卷三 作文

2017全国卷三 作文
2017全国卷三 作文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60分)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跃龙门”的“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四十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随时有跌落深谷的危险的独木桥。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却也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那时的教育远未有如今这样普及与发达,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与勤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最贴切的形容,反映了当时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

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是付出便有收获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现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考上一所大学早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获得高水平知识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关怀的逐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明显,使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刑场”成为了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

从独木桥到高考如今的阳光大道,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转变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力。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恐惧于高考的淘汰率而转向期待高考所会带来的人生改变时,高考就真正达到了它培育人才、挑选人才的真实目的。

高考仍然需要改革,需要从“阳关道”向不定方向的“自由原”转变。尽管我国的高考在对人才的培育上已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唯分数论”依然束缚着考生的发展。浙江等地推行的高考新政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当文理不再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科,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为文不择理而忧愁时,高考才真正地成了一个“自由原”,考生则是原野上驰骋的骏马,自由而奔放,挣脱缰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肆意奔跑。

高考,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个凝聚了几代人理想与回忆的“独木桥”,正完成了向“阳关道”蜕变,正声势浩大地开辟成一片“自由的原野”,为下一代人提供更加完善的腾飞之地,理想之港。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一我看高考

四十年华凤和雨,十三亿人笑与泪。旋踵之间,距高考恢复以历四十载。四十年间,高考“斩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诚然,高考有它的缺陷。在以成绩为基础的选拔上,应试教育随之而生。许多人都批判高考使人愚钝和呆板。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高考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能忽视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考,中国将至少倒退十年。

自古以来,门第都是阻挡学子发展的关卡,高考恢复,使得所有的学子都拥有了平等的

权利,都拥有了一个去公平竞争的舞台。高考,为所有考生,洒下了平等的清光。

“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长吉(李贺)的悲叹,而导致他写下“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的,竟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字避讳,李贺的一生便就此完结。相较于科举,高考更加的公平和客观,范围也更加的的全面,他给予我们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四十年来,创造了无数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奇迹,为国家输送了难以衡量的人才。

1977年,当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进入考场时,心中怀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迷惘,或许已元从得知。但我知道,如今我坐在考场,心中充盈着的,是对高考的崇敬;笔尖书写着的,是对高考的赞扬。敬畏他带个我的一切,歌颂他洒下的清光。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总是要失望的,因为他想要的总比他得到的多。”高考成功与否,成绩高低与否,是每个人所关注的。有人成功就必定有人失败,成功者喜笑颜开,失败者痛哭流涕。但这些,并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全部。十年的奋斗与拼搏,艰辛和喜悦,磨砺与苦难,这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真正彻悟之人,是不会纠结于是否为应试教育的,因为高考带给了我们更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维克多·雨果曾如是说。而高考,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如果说对辛弃疾来说,他的“桂婆娑”是朝廷上的苟且偷安派。那么,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桂婆娑”便是门第与内心深处的幼稚。高考“斩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停笔之时,清光洒进胸膛。

人生的站口

“高考记忆”几乎成了国民记忆。穿越40年的时光隧道,将目光投向那个冰雪消融、生机无限的年月,或许能捕捉到不一样的价值和心跳。

在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里,“白卷英雄”张铁生当年凭借“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手上的老茧上了北大。这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深深伤痕。

40年高考之路不寻常,无论多么艰辛,但毋庸置疑,高考是我们国家向前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拿什么标准去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高考!高考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当代中国,高考的本质远远超出了考试甚至是教育本身。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政治,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选拔标准,高考是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社会公平,主持社会公正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确在过去的岁月里为我国各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不管现在社会怎么诟病高考,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考试制度能够取代高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时代,这无疑是对读书人绝对的诱惑与鞭策。一考定终生,我为考试狂。时至今日,这种极端思想仍流毒无穷。如愿的,好似得了人生“免死牌”,在原本圣洁的大学殿堂里,俨然一个混世魔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最后成为社会垃圾人;失意的,消极颓废,“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游戏人生,甚至上演跳楼自杀的人间悲剧。

不可否认,高考让多少有志青年、寒门子弟,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华丽转身,通过这一跳板,在人生路上春风得意,阔步向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青春的路上,我也曾为三天六份考卷近乎疯

狂拼命。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岁月砥砺,我懂得一个道理: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万千条,高考只是人生列车的一个小站,未来的路还很长。

考试终了的铃声即将响起,又该落幕了。故事不多,宛若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时代列车还在前行,我们只是高考的一介匆匆过客。风正好扬帆,感谢高考,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社会更加正义公平,让人生旅途有梦可循。

四十年,追梦人

——我看高考

1976年,四人帮下台,邓小平同志立刻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制度,从此以后每一位学子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自此中华英才无需叹息无用武之地。我泱泱中华,当续辉煌。

一次高考,一段岁月

我们有权按照自己的愿望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高尔基

四十年前得知高考要在十二月十日恢复进行后,很多人不过只有几十天的的时间,可那一张张被幸福涨红的脸,裂开的笑都在风里雨里追逐着,奋斗着。这几十天对他们来讲金贵于过去的几十年,高考可以从乡村去到城市,从农民变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么几十天的光阴沉淀着过去,孕育着未来,而无数的人把梦想与未来交给了这段岁月。那时候的他们面带着青涩的笑容,看着正向他们招手的幸福。

四十年后的我们,高考对于我们来讲就整个青春。我们总是把青春挂在嘴边,充斥着疼痛苦涩,甜蜜欢笑的青春在高考的钟声里迎来了终点。这是无法忘记的时光,从不谙世事到逐渐清晰明了自己的路,我们跌跌撞撞并不断成长。高考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是一道坎,必须迈过才不算白活,在这道坎里,我们把青涩的爱情,鲁莽的性格,懵懂的过去一起埋葬。在这段岁月里,我将青春与未来都当作了赌注,放手一搏,为了我憧憬的生活奋起直追。

一次高考,半生理想

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

——罗曼·罗兰

四十年前理想是什么?是脱下脚上的胶鞋草鞋,换上皮鞋;是从木凳子上站起来,坐在一张皮沙发上;是背着我的大包小包,从家里去到大学。朴素的生活塑造的是朴素的人儿,“文革”浇不灭他的热情,时光催不老他的理想,用了半生的时光只为坐在课桌前,拿着笔书写自己的人生。巾帼不让须眉,女孩子们反抗着媒妁之言,扎着麻花辫,手紧紧地拽着裤子,看着面前白花花的考卷,热泪盈眶。

四十年后理想是什么?生活的逐渐富庶,使精神层次的需求更为丰富。从小便琴棋书画样样得学,大学便是一个精修的地方,也或是一个摆脱这些束缚的地方。高考使我们获得自由,摆脱家长的一厢情愿,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出生,自己的父母,所能做出的第一个选择便是在高考,余生的几十年都在自己的手上握着。就算理想被风雨淋湿,依旧会为所追逐的远方而风雨兼程,我把半生的理想都装在了这里。

一次高考,终生缅怀

不论来自何地,生于何时,我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做“高考生”。

四十年前大学录取率只有4.5%,可不论是考上的或是没考上的,都没有谁说自己后悔过。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没有出国,艺体这么多路可以走,更没有什么自主招生,一次高考

为的不是功成名就,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着与梦想。生活很简单,我想做我便去做,无论输赢,无论姿态,只要不负此生,便够终生缅怀。

四十年后,高考会进行交通管制,母亲穿上红色的旗袍意味着旗开得胜,父亲穿着红色的马褂意味着马到成功,从教育界到演艺界,全国的人民送上自己的祝福,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满满当当的幸运。这种喜庆的氛围,暖心的话语是一辈子的记忆,那年那日那时我拥有着全天下的好运气,直到老那片充斥的红色的世界都不会褪色。

2017年,高考到了不惑之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正火热的开展中,“知识改变命运”依然适用,940万考生一起在课桌前书写他们青春最后的篇章。我泱泱中华,正在重振辉煌。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语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 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 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 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 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 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 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 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 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 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

2017年全国卷3高考生物试题

2017年全国3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1.(2017?新课标Ⅲ卷.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2017?新课标Ⅲ卷.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动物体内的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正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快速而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所以不具有自养能力,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编程性死亡,D正确。 3.(2017?新课标Ⅲ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2017?新课标Ⅲ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下降,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2017?新课标Ⅲ卷.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 英语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 1.【答案】A 【解析】题干问的是三月份可参加的旅行,而第一个项目San Francisco Winery Tour的时间是从2月1日到4月30日。故选A。 【考点】冠词,细节理解。 2.【答案】C 【解析】第二个项目Back to the Fifties Tour中提到在San Francisco你能免费品尝冰淇淋。而其他选项在这个旅行中没有被提到。故选C。 【考点】介词辨析,细节理解。 3.【答案】D 【解析】第四个项目Holiday Lights Tour的最后一句话提到”Advance reservations required”,由此可知,该旅行需要提前预定。故选D。 【考点】代词,细节理解。 4.【答案】B 【解析】根据第一段的最后一句”As one group of workers carried out the rubbish,another group began removing seats and other theater equipmen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buildings end”可推断出工人们清理垃圾和清除座位及其他剧院设备是在为剧院的关闭做准备。故选B。 【考点】副词辨析,推理判断。 5.【答案】D 【解析】根据第二段中的”Theater owner Ed Bradford said he chose the movie because it seemed appropriate”可知,剧院的老板亲自选定了The Last picture Show这部电影,因为他认为这部电影很合适。原文中的“appropriate”和D选项的“suitable都表示“合适的”。故选D。 【考点】细节理解。 6.【答案】C 【解析】第四段最后一句说剧院被卖给了当地的开发公司,该公司计划在剧院所在地建综合购物大楼,因此可推断出剧院将被推倒拆除。故选C。 【考点】动词的时态,推理判断。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三附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全国卷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

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注意事项:文语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1.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选出每小题答案后,2.回答选择题时,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3. ) (35分一、现代文阅读 小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本题共3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题。 1~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居民望得见山、虽然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化建设的要求,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 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在新型城镇然后进行综合甄选。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呵护乡村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记忆,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如村落的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又要让游子在故乡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活化乡村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活化乡村记忆,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产业化升级,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需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要发展教育、医疗、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 1. ( C )分)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不会留下“乡痛”。新

2017年全国卷3文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新课标Ⅲ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50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液、刮纸刀。 第I 卷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1,2,3,4,2,4,6,8A B ==,则A B 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 复平面表示复数()2z i i =-+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 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4.已知4 sin cos 3 αα-= ,则sin 2α=( ) A. 79- B. 29- C. 29 D. 79 5.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3260 00x y x y +-≤?? ≥??≥? 则z x y =-的取值围是( ) A. []3,0- B. []3,2- C. []0,2 D. []0,3 6. 函数()1sin cos 536f x x x ππ??? ?=++- ? ???? ?的最大值为( ) A. 65 B. 1 C. 35 D. 15 7. 函数2 sin 1x y x x =++ 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全国卷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

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3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6月8日9:00—11:30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3及答案解析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 ) A.3 B.2 C.1 D.0 2.设复数z 满足()1i z 2i +=,则z = ( ) A. 12 D.2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4.()()5 +y 2y x x -的展开式中33y x 的系数为 ( ) A.-80 B.-40 C.40 D.80 5.已知双曲线2 2 22 :1x y C a b -=() 00>>a b ,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与椭圆22 1123 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 ) A.221810x y -= B.22145x y -= C.22 154 x y -= D.22 143 x y -= 6.设函数()π3cos ? ?=+ ?? ?f x x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f x 的一个周期为2π- B.()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8π = 3x 对称 C.()π+f x 的一个零点为π6 =x D.()f x 在( π 2 ,π)单调递减 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 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 ) A.5 B.4 C.3 D.2 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 A.π B. 3π4 C. π2 D. π4 9.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236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 ( ) A.24- B.3- C.3 D.8 10.已知椭圆C :22 221x y a b +=()0a b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A ,2A ,且以线段12A A 为 -------------在 --------------------此-------------------- 卷-------------------- 上-------------------- 答--------------------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17年全国卷3高考理科数学含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 } 22 (,)1x y x y +=│ ,B ={} (,)x y y x =│,则A I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A . 1 2 B . 22 C .2 D .2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学#科&网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4.(x+y)(2x-y)5的展开式中x3y3的系数为 A.-80 B.-40 C.40 D.80 5.已知双曲线C: 22 22 1 x y a b -=(a> 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5 y x =,且与椭圆 22 1 123 x y +=有公共焦点,则C的方程为 A. 22 1 810 x y -=B. 22 1 45 x y -=C. 22 1 54 x y -=D. 22 1 43 x y -= 6.设函数f(x)=cos(x+ 3 π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f(x)的一个周期为?2πB.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8 3 π 对称 C.f(x+π)的一个零点为x= 6 π D.f(x)在( 2 π ,π)单调递减 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 A.5 B.4 C.3 D.2 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Ⅲ套(丙卷)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图1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图3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017年全国卷3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新课标3卷理综化学 参考解析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aCO3受热分解,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植物没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 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配制浓度为0.0101 mol L- ?的KMnO4 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 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参考答案】B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A 0.6N个中子 A.0.1 mol 的11B中,含有A 0.1N个H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 A 0.6N个CO2分子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 A 2N个P-Cl键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 A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 个,D错误,答案选A。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xS8+2e-+2Li+=Li2S8,故A错误;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故B正确;C.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正确;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越多,则生成Li2S2的量越多,故D正确;答案为A。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

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卷【参考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全国卷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3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2 2 (x, y│) x y 1 ,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2 C.1 D.0 2.设复数z满足(1+i) z=2i,则∣z∣= A .1 2 B. 2 2 C. 2 D.2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 年 1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 月份 D.各年 1 月至6 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 月至12 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5 的展开式中x 3 y 3 的系数为 4.( x+ y )(2 x - y ) A .-80 B.-40 C.40 D.80 5.已知双曲线C: 2 2 x y 2 2 1 a b (a>0,b>0)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5 y x ,且与椭圆 2 2 2 x y 12 3 1 有公共焦点,则 C 的方程为 A . 2 2 x y 8 10 1 B. 2 2 x y 4 5 1 C. 2 2 x y 5 4 1 D. 2 2 x y 4 3 1 6.设函数f(x)=cos(x+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3 A .f(x)的一个周期为-2 πB.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8 3 对称 C.f( x+π的)一个零点为x= D.f( x)在( , π单)调递减 6 2 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为使输出S的值小于91,则输入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 A .5 B.4 C.3 D.2 8.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 2 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 .πB.3π 4 C. π 2 D. π 4 9.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a2,a3,a6 成等比数列,则a n 前6 项的和为 A .-24 B.-3 C.3 D.8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含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38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38页)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r 5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tRNA 、rRNA 和mRNA 都从DNA 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 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 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2O 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 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2CO 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2O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抽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 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4KMnO 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 10.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 mol 的11 B 中,含有0.6N A 个中子 B.pH=1的34H PO 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三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卷三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 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 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均.18. C.均.15. 答案是C o 1. What will the woma n do this after noon? A . Do some exercise. B. Go shopping. C. Wash her clothes. 2. Why does the woma n call the man? A . To cancel a flight. B . To make an apology. C . To put off a meeting. 3 . 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 eed for the car? A . $ 5, 000. B . $20, 000. C . $25, 000. 4 . What is Jane doin g? A . Pla nning a tour. B . Calli ng her father. C . Ask ing for leave. 5 . How does the man feel? A . Tied. B . Dizzy. C . Thirs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Jack wa nt to do? A. Watch TV. B. Play outside. C. Go to the zoo. 7. Where does the con versati 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In a cin ema. C. In a supermark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Richard do? A. He ' s a newsman. B. He' s a manager. C. He ' s a researcher. 9. Where is Richard going n ext week? A. Birmi ngham. B. Mexico City. C. Sha nghai.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A. Eat out together. B. Visit a uni versity. C. See Professor Hay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 on ship betwee n the speakers? A. School frien ds. B. Teacher and stude 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