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口译[1].doc教学大纲revised

口译[1].doc教学大纲revised

口译[1].doc教学大纲revised
口译[1].doc教学大纲revised

《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英语口译(一)、(二)

二、课程英文名

English Interpretation (I)、(II)

三、课程编号:

080314037-4137

四、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开课学期:

64学时、3.2学分、第六、第七学期

六、授课对象:

英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

七、编制者:

孟竞成,讲师

八、编制日期:

2009年5月

九、课程开设的目的与任务

口译课是英语专业阶段的四年级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口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掌握连续翻译和某些同声传译的基本技能从而能够在一些中小型的国际会议、谈判、座谈会和一些外事活动中进行口译。翻译应做到流畅、准确和达意。

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要求学生首先要具备相当的英语和汉语水平,包括一定的词汇量、基本的句法知识、听力理解能力和较强的短期记忆能力。

十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十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与教学进度安排

本科程共计64学时,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第一学期上。教学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等诸多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第一学期主要以介绍基本口译技巧为主线,技巧主要包括:听辩信息、口译记忆、逻辑分析、口译笔记、公众演讲、数字口译、应对策略等。口译技巧训练不仅能培养从事口译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以及出色的公众演讲技巧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胜任实际工作的有利条件。

课程第二学期在进一步巩固上学期所介绍的口译技能的基础上,分专题逐渐将口译内容深化,使其在内容和难度上更贴近学生在毕业后将面对的口译场景。通过口译模拟场景的练习,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同时,本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的口译职业素养,增进对口译职业的了解,并给学生介绍自我训练的途径,为学生以后可能走上口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口译技巧,能应用所学的技巧,正确地分析理解所听的信息,然后准确地、顺畅、即时地把所听信息复述、翻译出来,信息传递较完整达意、语言表达规范正确、语音语调自然流利。多数学生能够胜任一般性口译工作,达到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在课程中表现突出,对口译怀有执着的兴趣,并决意进一步深造,以此为日后的职业。

《英语口译》教学进度表

十三、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可采取小组考核和集体考核两种方式进行。主考教师可根据考生的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最多不宜超过5人,试卷有主讲教师准备5至7篇难度大致相同的适合口译的文章并将文章逐一编号由参考学生当场抽取进行现场口译。期末分数占40%,平时课堂练习,口译技能和出勤各占20%。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语音室设备进行考试,教师应提前录制好考试的内容并将之录成标准的口译磁带,中间留出学生口译和录制的时间间隔,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录制的磁带进行评分。但这种方式对设备要求较高。卷面分值与平时成绩比仍是4:2:2:2

十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口译教程》,雷天放,陈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口译》,苏长青,天津大学出版社。

《实用口译手册》,钟述礼,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英汉同声传译》。张维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实战口译》林超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级口译实考汇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实用英语口译入门教程》戚文琴旅游教育出版社

口译2教学大纲

《口译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 2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第六学期口译课,为英语专业三年级的主要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课,主要讲授口译基础知识,训练包括听、说、读、记、译在内的口译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得运用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译等综合能力;为高级英语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口译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听、说、读、记、译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正确、自然、流畅地运用本阶段所学的语言,恰当、灵活地予以使用。并通过基础训练与实例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译能力,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第六学期课程,共计16学时。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得知识,掌握查阅文献、检索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各类原版英文视听材料为基本,使学生达到在一般及个别专业翻译场合能胜任外事翻译。专业八级以上难度的段落及篇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口译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具体场合口译能力。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占30%;小测验、作业占70%。 (七)主要参考书目: 《高级口译教程》,梅德明、戴炜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口译教程》,梅德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翻译精要》,陈定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翻译变体研究》,黄忠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轻松掌握英语翻译》,马光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我国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不足及建议措施

我国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不足及建议措施 【摘要】为应对口译市场对实用型口译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必须面向实用化、专业化的发展。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口译的经历从学生主体出发,探寻高校口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为今后的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生主体;口译教学;现状和不足;建议措施 1.高校口译专业教学现状 口译教学是指以培养口译能力和译员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强调技能性、实践性以及仿真性[1](王斌华,2006)。高校作为系统、周期性口译教学的主要组织者,承担着为整个口译行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我国已经有多所高校开设了英语翻译专业,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完整翻译教育体系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口译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说都很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统一的纲要和体系来指导口译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其次,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班级规模过大、不能因材施教等也构成了高校口译教学的难点。 2.以学生为主体视角下的英语口译教学不足 笔者认为,学生是感受教师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口译这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要求较大强度的自主训练的学科,更需要从学生感受及吸收效果出发来研究口译教学中存在不足,以往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教师的角度出发,本文将从学生接收信息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口译教学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1学生实践机会不足,课后自主练习材料缺乏 口译是一项实用性很高的课程,不仅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翻译实践。然而,我国高校口译课开设的课时数普遍过少,造成了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实践性内容很少涉及,多数高校并未与当地的一些口译人才需求机构建立联系,并未提供给口译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由于口译课时的限制,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不足,只能学习一些口译理论或者大概了解一些口译方法,而造成口译技巧的训练时间大大减少,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多数高校缺乏给学生提供口译自主学习的平台与条件,如翻译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口译语料库等。如著名口译专家鲍川运所言:“目标过高,课时不足,这是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矛盾”[2](鲍川运,2004)。 2.2班级设置不合理 在口译教学中,班级规模越小,每位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就更多,而目前我国英语专业班级普遍设置在20至30人左右的班级,这就导致学生的单位训练时

《英语口语1》课程教学大纲 -

《英语口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2401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1 总学时数:24 实训学时:12 学分:2 后续课: 《英语口语2》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英语口语1》是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口语基础。 2、教学目标和意义 《现代大学英语口语1》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国际音标训练、初级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为其英语初级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2)教学要求 《英语口语1》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准确的语音语调。其次,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较复杂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注重思辨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一定难度的英语对话和篇章,并能运用简单的日常英语进行对话,能就所听、读的材料回答问题和复述,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能就一般日常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就熟悉的话题经一定准备后作2-3分钟连贯性发言,学生能在发言中表达比较复杂的观点。《口语1》旨在为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训练语音语调以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掌握准确的发音。要求学生能够表达有一定难度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注重思辨能力的发展。 教学难点;少部分学生发音不够准,语法基础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尽理想。

5、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采取英语交际法和情境教学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一堂课以PPT形式的主题讲座开始,其中包括热身问题的讨论、课文主题词汇的补充和丰富以及主题内容补充读物以扩展学生的主题知识面,尤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课文的教授主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是也始终着重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通过个人叙/陈述、双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口语实践形式,让学生理解单元课文内容和巩固语言点和知识点。通过要求学生课后讨论难度更深一层、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发展学生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层次讨论的英语口语能力、创新和思辨能力。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就所教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现代大学英语口语1》总主编:杨立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4月第11次印刷 教学参考书目: 1)《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总主编:Simon Greenall 文秋芳外语教学 出版社2013年7月第3次印刷 2)《英语口译技能教程——听辨》卢朝信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吴钟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口译教程》林郁如编审雷天放陈菁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Supplementary materials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 二、正文部分 Unit 1 First Day in College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打招呼并讨论中学、大学生活。 二、教学内容 1. 训练部分国际音标,以帮助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2. 第一单元“First Day in College”,讲解如何介绍、打招呼,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学生 学习介绍大学生活、比较中学大学生活等。 三、本单元学时数 4学时。 Unit 2 Hometown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介绍自己曾经参观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二、教学内容 1. 训练部分国际音标,以帮助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2. 第二单元“Hometown”, 讲解名胜古迹,传授如何描写某地方和讨论气候等。学生 学习介绍家乡、介绍自己旅游过的地方。 三、本单元学时数 4学时。 Unit 4 Let’s Go Shopping 一、教学要求

外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2016

《外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外贸英语口语》课程是根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需要开设的一门职业基础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语言技能训练课。其前导课程为商务英语听说、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后续课程为商务英语翻译等。本课程具有很高的综合性,涉及商务活动、商务谈判、外贸单证等英语专业知识,是对英语语法、词汇、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运用。本课程旨在通过专业的口语训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贸英语会话能力及口语技巧,从而使学生达到基本满足从事商贸工作所必需的英语口语要求,使学生具备在一般涉外活动和商务谈判中自由交流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外贸商务知识及外贸英语基本词汇、句型及表达; (2)掌握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等相关外贸商务活动背景知识及相关对外贸易实务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就日常话题和接送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报盘、询盘等相关商务话题进行对话和讨论; (2)能就某一商务话题清楚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就某一相关商务情景组织对话、回答问题、发表评论。 3.素质目标 (1)通过分组模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英汉互译,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锻炼学生英汉双语表达能力,激发语言学习的热情,增强爱国意识; (3)通过商务口语模拟活动掌握商务社交规范与礼仪,培养学生的社

交能力。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参考学时共计64课时。 (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共计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根据外贸业务流程的有关知识将其内容分为十二个主要教学项目:建立业务关系、询盘与报盘、供货紧缺、价格、佣金与折扣、支付方式、包装、装运、保险、签订合同、投诉与索赔及代理。

口译课教学大纲

《口译》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 一、课程目标 1. 课程性质:《口译》为英语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必修课程。口译活动是集听、说、读、写、记为一体的复杂言语交际活动,因而必须以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课程为基础,在掌握这些课程所传授的技巧的基础上才能顺畅完成教学任务,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课程。此外,口译课涉及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因此除了注重词汇、句式积累,该课程注重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及运用能力,该课程将为社会培养基础实用人才。 2.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课后练习为辅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口译》课旨在通过讲授口译基本及其和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并结合口译实践,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相关及其的这运用能力、认知、推理能力及相应的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更多采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结合口译技巧教学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如英语讲演,辩论,田野采集等方式,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4.课程学时:36学时 5.课程学分:3学分 6.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 7.考核方式:考试 8.适用专业与年级: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 二、课程结构 Chapter On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ation(学时数: 2) 知识点:1)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2) 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 3)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4)the patterns of interpretation 重点: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the patterns of interpretation, etc 难点:interpretation skill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interpretation Chapter Two Ceremonial interpretation and public speeches skills(学时数: 4)

英语口译 课程标准

《英语口译》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英语口译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 4 先行课程:高级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基础英语等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参考教材:1、《英语口译实务》,外文出版社,2009年1月(主编:梅德明) 2、《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9月(主编:林超伦) 3、《英语中级口译证书考试:中级口译教程(第4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主编:梅德明) 4、《英语中级口译证书考试:中级听力教程(第4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主编:周国强) 一、课程性质 《英语口译》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翻译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着重口头翻译训练。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语言交际活动,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及时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一种被动,单一,机械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其实不然,它是一种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心理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际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准确、流利是衡量口译优劣的两条基本标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主题的有关词语、表达方式及句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基本国策及国情,同时也能了解其它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了解口译活动的基本过程,口译过程中大脑的反应,对笔记的要求,各类句式的处理,各类意外情况的处置,以及基本的社交礼仪(着装,提前到场,文具准备)等。本课程以英汉互为口译为主,培养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属英语类专业技能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良好的口语水平和娴熟的口译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口译基本理论,掌握口译技巧,并运用到不同情景的口译实践当中,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等翻译工作。 (一)专业能力目标: 在对语言理解和运用方面,以英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片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观赏英文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片等,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语境和语用场合了解;能较好地复述所观看的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具备用英语讲述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能针对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若干话题,进行模仿、对话、讨论等,具备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上口能力和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较快的语速。经过系统

英语口译教学大纲

《英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D0111007 D0111005 课程名称英语口译 课程性质英语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含各方向)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总学时34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1-4 英语听力1-4 英语口语1-4 英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1-2 英语词汇学跨文化交际学英语语法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英文报刊阅读高级英语1-2 英语国家社会与 文化1-2 平行课程:英语测试英语论文写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英语新教材分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导游业务模拟导游 后续课程:无 课程简介: 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口译基本技巧训练,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等口译技巧,能够基本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双语对译。 推荐教材:《口译教程》(雷天放,陈菁主编。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5. 3. 冯建忠,《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2002.3 4、林超伦,《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9 5、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 CHINA DAILY, CHINA TODAY, VOA,BBC,CRI,CCTV-9 等。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旨在进一步加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听、说、读、译等基本外语能力,并通过英语口译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巧、口译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各种题材的口译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口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常用题材口译要运用到的词语、表达方式等,了解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母语和外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一般性口头翻译工作;同时结合各项专题口译知识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工作应变能力,开拓职业合作精神,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对外事联络陪同口译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基本胜任这项工作。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课程主要以介绍基本口译技巧为主线,技巧主要包括:信息听辩、口译记忆、逻辑分析、口译笔记、公众演讲、数字口译、应对策略等。口译技巧训练不仅能培养从事口译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以及出色的公众演讲技巧,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胜任实际工作的有利条件。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共4页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目前,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和相关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与服务,进而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英语翻译教学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提高英语翻译教学效率,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英语翻译教学理念落后。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翻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翻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点,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将翻译教学局限于课堂讲解,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导致翻译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翻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实践,一味的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掌握,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这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要求。其次,教学方法陈旧。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目前许多英语翻译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致使英语翻译教学单一僵化,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单一的讲解和训练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调查表明,目前,只有极少部分高校

英语翻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式、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仍旧未能在翻译教学中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这不仅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1.革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并合理采用自由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具体而言,课前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进行渗透,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讲解单元背景知识,营造教学情境,在介绍完背景知识后还要附上一篇难度适中的课前篇章,当然,这篇文章的内容要与单元知识紧密相连。然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翻译、PPT制作等,并将讨论过程录制成视频,或组建微信群、QQ群,进行线上讨论。在翻译课堂上各个小组应当用PPT的形式在班级内分享自主学习心得,并派小组代表向翻译的技巧、思路,以及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详细讲解。小组展示后还要进行班内讨论,通过网络或微信投票的方式评选最佳翻译小组。在完成之一环节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翻译一篇难度较高的文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点评学生的翻译情况,做到针对性指导,并加强师生互动。 2.更新教学理念。在传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国,教师时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显然不符合翻译教学的规律,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会影响师生互动,不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翻译课堂氛围。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到许多较为抽象的知识和技巧,若教师不及时关注学

(完整版)英语口语训练课程标准

《英语口语训练》课程标准 学分:8 参考学时:120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高职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学习口语表达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学会口语交流。使学生能在一般社交场合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依据学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该标准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细分为六大能力,以提高、培养学生的五大能力教学任务,并根据任务设计教学活动,设定教学课时、考核方案。 二、课程目标 《英语口语训练》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表达思想,依据这一纵向目标,本课程标准把课程总体目标分为六个能力目标:词汇能力、流利程度、语音语调的标准性、功能句型的使用、基本语法的正确性及文化意识的强弱。六大能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应贯穿于口语教学的始终,并穿插进行,单独或同时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课程内容

2.主要内容与要求 任务一:任务重点为日常交流中所需基本词汇,主要包括: 1 个人信息 2 性格特点 3 兴趣爱好 4 健康问题 5 交通 6 食物 7 服装服饰 8 家庭设施 9 家庭成员 10 公共设施 11 常见动植物 12 旅游 13 天气 14 时间日期 15 中西方节日 要求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日常交流各方面的基本词汇,能够以足够的词汇量就某一话题,或为达到某一日常生活目的用英语进行交流。 任务二:此任务旨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时不再结结巴巴,能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交流。达到这一任务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通过句子、文章的背诵、复述等手段提高流利程度。语言输入材料应来自教材和补充课外内容,如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33卷第8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8 2012年8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g.2012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永利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基于口译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口译教学模式改革较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口译受训人员明确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口译训练,而且对师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教师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和教学外获得实战经验,在口译教学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文章在作者从事口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与口译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思维建构与课堂协作教学模式可以为地方高校的口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优秀口译人才。 关键词:口译;培养模式;教改;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8-0144-04 一口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专业化口译人才的需求,口译已经不是外语专业的一门普通的必修课,近年来,口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 系统性很强的专业。[1]从2006年起,我国首先有三所高校单独设立了翻译专业,旨在尝试探索专业化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专业的设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本科英语教学的发展。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的教育主要完成语言板块、技能板块、知识板块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翻译专业本科的培养模式体现为:扎实的双语应用能力+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相应的人文素养。[3]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硕士点(MTI)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翻译人才的专业化培训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交流的需要,它的设立也是翻译人才培训的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口译的职业化是我国口译教学的大势所趋,口译的专业化也很可能实现。 [2] 在这一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口译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模式应该也是以培养具有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和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口译教学应该立足于口译过程自身特点,努力拓宽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以口译市场调研为基本导向,尽最大可能将学生培养成能为社会发展不同领域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口译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输入—理解—输出”[4],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口译员在语言转换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现场应变能力方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语言能力方面看要求译员在口译时尽可能的使用口语体,尽量使用音节少的常 收稿日期:2012-04-01 基金项目:湘潭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项目“口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翻译思维建构”(项目编号0529/2904014)。 作者简介:刘永利(1981-),女,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用词,句子结构应尽量简单明了,译员表达需准确清晰流畅;口译同时又是一种瞬时性很强的工作,紧张的现场氛围和各种突发情况要求译员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口译涉及的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内容的广泛性同时也要求译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百科知识。 口译职业的特点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能在有限的课程设置时间内将学生训练成能够基本胜任各项口译工作的人才是口译教学教师和专家一直探讨的问题。口译教学应该首先以市场为导向,以每个学校的强势学科和翻译教学相结合为基础,各个学校充分发挥强势学科的影响力辅助翻译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色,在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口译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强势学科,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实习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口译教学改革。 二地方高校口译教学现状——以湖南地区为例刘和平教授在关于口译教学与培训的三要素的阐述中认为对各地区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是第一要素。[3]通过走访湖南地区各高校,综合市场需求,我们了解到,近五年来,由于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湖南省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较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但是口译人才的需求量随着各种经济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变大。以前的口译教学和培训主要针对有升学需要的本科生和极少数具有市场需要的职业人员,但近几年随着市场对口译人才需求量不断变大,很多职业口译人和一部分高校教师开始活跃在湖南地区的口译培训市场和各种口译现场。市场的需求要求我们摆脱口译作为一门外语专业普通必修课的教学定位,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关注市场对口译人才的要求,努力培养更高质量的口译人才。 144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编码:TA0B28 开设时间:第5学期课时数:72学时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传授翻译理论知识及实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英汉翻译任务。课程是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典型翻译例文向学生传递实用的翻译技巧,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际的翻译任务锻炼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课程设计从商务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入手,结合基本的翻译理论、方法以及实际外贸业务对英汉翻译的专业知识需要,在比较全面的介绍英汉翻译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补充了大量实际有用的专业翻译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不仅对英汉互译有进一步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翻译技巧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灵活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把实践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翻译任务独立完成

等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独立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 (2)掌握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3)熟悉各种商务文体翻译的过程。 (4)了解译者的工作原则和职业操守。 2.社会能力目标 (1)能够处理对外贸易企业的日常涉外文件翻译。 (2)能够对外贸企业各种函电进行专业翻译。 (3)能够做到对外贸易工作过程中的陪同口译。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类转译法、增词法、省词法、被动结构的译法和正反、反正的译法。

《英汉口译》教学大纲

一、理论部分 四川大学志在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本课程恰恰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属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语听、说、译等实践技能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文化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双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高效率人才。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但也有由不同知识模块组成的理论部分的教学,包括对口译特点、口译分类、口译标准、口译的语言特点、合格译员的素质和各种口译技巧从理论角度进行的介绍。口译技巧涉及口译记忆、笔记、公共演讲、数字转换、综述、应急处理、习语成语和幽默笑话的译法、中外尊称和专有名称的译法、译前准备、跨文化交际技能等等,这些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跨文化交际和人际交往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理论部分中知识模块的内容与后面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对应 第6学期(周学时2) 第1-2周:知识模块—介绍口译课的教学安排、特点和目的;口译的定义、类型和标准;口译的语言特点;合格译员的素质; 第3-4周:知识模块—公共演讲技巧、外事礼仪、行为规范。 第5-6周:知识模块—意义听辨,译员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7-8周:知识模块—记忆技巧 第9周:实景模拟口译演练及点评。 第9-11周:知识模块—笔译技巧。 第12-13周:知识模块—跨文化交际技能。 第14-15周:知识模块—语言转换. 第16周: 自主口译演练和复习. 第 17 周: 期末考试 第7学期(周学时2) 第1-3周:知识模块—数字转换。 第 4周:知识模块—综述技巧。 第5周:知识模块—主旨口译。 第6周:知识模块—应急技巧。 第7-9周:话题练习及点评。 第10-11周:知识模块—译员角色。 第12周:知识模块—译前准备。 第13周:知识模块—口译教学法。 第14-15周:知识模块—口译研究 第16周:自主口译演练和复习。 第 17 周: 期末考试 二、实践部分

翻译硕士较为好考的高校

翻译硕士较为好考的高校 大家都在关心哪个学校的翻译硕士好考的问题,实际上还可以这样来说,看看排名大家都了解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找的有关翻译硕士学校排名。 第一批: 1.北大招生30名,其中推免20 2.北外英语笔译60名(学制两年)(好像除了翻译基础和汉语百科,会考俄日法德其中一门二外) 1.《中式英语之鉴》JoanPinkham、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南开英语口笔译非在职和在职生各招收30名暂无,参考《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外研社。 4.复旦英语笔译30名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只有(专业学位)英语笔译,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翻译硕士英语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建议考生多阅读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扩大词汇量,扩宽视野,培养中西文化比较意识。 英语翻译基础推荐看以下书籍:《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翻译基础》,刘宓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希望考生关注时事,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复试科目:英汉互译备注:外语口语(含听力)为复试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品德、思维表达能力等也均为复试必须考核项目。 5.同济英语笔译德语笔译未列招生人数翻译硕士英语:暂无参考书,建议考生多阅读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扩大词汇量,扩宽视野,培养中西文化比较意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希望考生关注时事,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英语翻译基础:1.《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翻译基础》,刘宓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或:《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全国联考指南》,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7;《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上海交大(上海交通大学)英语笔译未列招生人数1)《英汉翻译基础》,古今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上外英语笔译35人(下设法律翻译,公/商务笔译,专业编译三个方向)英语口译15人(下设会议口译方向,公/商务口译方向和陪同口译方向)法语口译5人 1.学位方向:专业口译(MI)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课程标准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方向(三年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方向职业核心课。 三、先修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基础写作等职业基础课程。 四、教学目的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口译方向)旨在培养了解并基本掌握口译技巧,能较好地负担起生活接待、导游、一般性会议和简单的商务洽谈等口译任务的商务、外贸、物流、旅游、外企的技能型英语人才。要胜任口译工作,译员必须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面发展,五种能力缺一不可。只有这五项技能都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承担一定程度的口译工作。考虑到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方向学生的具体情况,口译课主要通过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记笔记能力等来综合提高学生听和口译的能力。通过三学期144学时的训练之后,学生应能用记忆并在笔记的帮助下一次性记住200个单词左右的文本并用基本准确流畅的中文或英语进行口译。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 该课程在第四、五、六学期开设,总学时为144学时,每周2个学时,共计6学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不可完全分开。 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迎来送往、礼仪致辞、晚宴聚会、商务旅行、商务访谈、商务广告、商务陈述、企业介绍、企业文化等。主要学习技巧包括:公共演讲、数字、记忆训练、笔记、应对技巧、总结归纳、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等等。 六、教学基本要求 商务口译这门课程以“绪论”为教学先导,以口译技能及《商务现场口译》选取的内容为教学核心,以“口译测试”(含词汇测试、模拟口译场景操练等)为教学检测,通过三个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对口译及技巧有基本的了解与并运用于实践,这将对他们将来的实际工作有着莫大的助益。

《口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的计划.doc

《口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与目标 2000年4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下发执行。新《大纲》规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规格为:“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口译是一门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以口、笔译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作指导,通过讲授口译基本技巧以及各种交际环境中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口译技巧和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并结合课外口译实践,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相关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认知、推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 二.口译课开设年级及课时安排 第六、第七学期,周学时2。 三.课程教学对象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 四.口译课教学要求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根据我系生源、学生专业方向以及西部地区口译市场现状,我系口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上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结合口译实践,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公众演讲等基本技巧和口译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

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学生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交替传译。注意培养学生 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积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 有初步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各项交际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五.口译课教学原则 我系口译教学以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 教学原则为指导原则,结合我系生源、学生专业方向以及西部地区翻译市场 现状,实行立体型、交叉式的口译教学模式。口译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口译相关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认知、推理能力、独立 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 六.口译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从“口译基本功”训练、“口译语言技能”训练、“口译对话翻译能力”训练、“口译实战”训练,一直到“口译专业技能训练”,“4+1”翻译班的“层次思维训练法”,以层次递进的方式,系统、有序和全方位地引导学员掌握口译的技能和能力;并通过交传和同传并重、普通班和翻班齐上的套餐形式,将学生从 听说的专业技能顺利地过渡到口译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相关专业与外语专业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使学生从语言的单一性向知 识的多元化、宽厚型方向转化。 七.口译教学参考文献 1、理论部分 1.《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刘和平,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公司,2001年。 2.《口译理论与实践》,刘和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5月。 3.《口译理论概述》,鲍刚,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4.《口译须知》<瑞士> 让·艾赫贝尔著,孙慧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82年5月第一版。 5.《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玛丽亚娜·勒代 雷著,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中职民航基础英语课程标准

《民航英语口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为中职航空票务专业职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取航空票务服务英语口语的基础技能。本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空乘服务口语素材和英语对话实例,帮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基础上提高航空票务服务英语口语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用英语进行沟通,在航空公司的相关岗位从事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在票务服务场景中,能用英语与旅客或同事进行基本沟通。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机场服务、飞行前准备、飞行中服务、降落和着陆、移民海关与检疫、特殊要求旅客的处理、紧急情况处理、急救场景中的常用英语口语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 在票务售卖过程、机场服务、飞行前准备、飞行中服务、降落和着陆、移民海关与检疫、特殊要求旅客的处理、紧急情况处理、急救场景中,能用英语与旅客或同事进行基本沟通。 3、素质目标: ①感性了解航空公司的工作氛围 ②基本具备跨文化交际、与上司或同事沟通的能力 ③基本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及对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设施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教学建议 (1)以《民航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为导向,合理安排教学; (2)以模拟航空服务英语工作过程实施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分组练习、现场示范实施教学任务。 2、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课程按照航空服务人员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需要而设置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并以工作岗位对航空服务人员所提出的要求通过相应的英语水平等级测试。 六、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建议 1.教材使用建议 民航乘务英语教材编写组.民航乘务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参考资料: [1]陆平.民航英语口语教程[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 [2]何光明. 实战商务英语教程.第2册.成功沟通[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