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

由安丘汶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陈永林、刘世海、姚同业、王文、刘炳贞、倪莲波、王涛、刘志刚、王永华、张术科、曹钦等完成。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主要含70-110㎡鼓式真空洗浆机系列产品,是造纸工业解决废水污染,实施碱回收工程的关键技术装备;是国家计委1999年环保装备国产化专项中的重点项目;是国家造纸工业“十五”期间发展大规格、自动化制浆造纸装备,替代进口的重点产品;是国家环保总局重点推广应用的环保设备,其中90㎡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已列入二00二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2项国家专利。

一、主要技术内容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用于造纸企业蒸煮黑液提取和纸浆漂洗,适用于年产3.4万吨以上草浆及10万吨以上木浆大型制浆造纸企业。

该产品由转鼓、槽体、密封式平面分配阀、洗涤装置、剥浆装置和自控系统等组成。洗浆机转鼓整个鼓面分为34个格室,每个格室通过滤液流道与阀座端面的对应格室相连,阀芯将整个端面分为两大区:真空区、剥浆和排气区。转鼓在盛有浆料的槽体内旋转,每转一周,每个排液口先后通过真空过滤区,剥浆和排气区,由于真空抽吸作用,浆料中的液休从滤液流道、分配阀被抽走,浆料吸附在鼓体外表面,由空气刮刀剥落,实现浆料的吸滤、剥浆和排气过程。

主要技术指标同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如下:

3.鼓式洗浆机指标是以四台串联逆流洗涤+封闭筛选为例。)

通过对比,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在黑液提取率、生产能力、洗后残碱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国内同类设备,与国外造纸发达国家相比,重要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耗能低,操作简便可靠,洗涤效果好,黑液提取率高,洗后残碱低等特点。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其中产品技术在碱发法草浆领域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1) 采用不锈钢波纹式滤板专利技术(专利号:ZL98 2 21027.2),增加了有效过滤面积,防止"糊网";过滤效果好,防倒灌,彻底解决滤液"反吐"现象,避免浆料二次污染。

(2) 采用国内首创密封式平面分配阀专利技术(专利号:ZL96 2 28762.8),使用时阀座与阀芯不直接接触,保持0.1-0.25mm间隙,用水膜密封,既延长了分配阀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真空度。解决了锥阀洗浆机向大规格发展密封性差,真空度低的现象。

(3) 转鼓滤液流道由原来的管式改为幅板式,端部排液,提高滤液流速,工艺性好。采用旋转式空气刮刀剥浆装置,保护滤网,剥浆能力大。CC采用移动式洗网水管,便于滤网清洗和浆层形成。

(4) 采用液位传感,浓度、流量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三、产品推广应用

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于2001年7月12日正式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大型波纹板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空白,是一种先进的黑液提取和纸浆漂洗设备,对滤水性能差的浆种(如稻草浆、麦草浆)的洗涤,能取得显著效果,是理想的洗浆、黑液提取设备。大规格洗浆机主要为年产3.4万吨以上草浆及10万吨以上木浆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配套设备,已经在河南银鸽、山东晨鸣、武汉晨鸣等32家造纸企业运行356台,使用效果良好。目前,麦草浆提取产量达到135t/d,洗后残碱含量在0.1g/L以下,提取黑液浓度为7.5°Be'(15℃),黑液提取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减少了企业造纸黑液污染,保护环境,还为企业回收70%以上的烧碱,使废水达标排放。该设备的成功运行,将大大推进我国制浆造纸黑液处理碱回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第一完成人简介

陈永林同志1982年7月毕业于济南纺织工业学校机械专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安丘汶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环保领域重点实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陈永林在造纸行业主持开发的新产品有19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利税1亿元以上。有20种新产品通过省部级鉴定,14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星火科技奖;其中25m2预挂式真空过滤机获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荣获2004年度国家环境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0m2波纹洗浆机获得99年度国家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拥有一项国家专利。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白泥预挂式过滤机”、“大规格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分别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A”类和“B”类实用推广技术。2003年主持开发的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双辊置换压榨挤浆机”是集机、电、仪一体化的高效黑液提取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陈永林为我国造纸行业污水治理碱回收技术的发展、推广应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造纸行业污水处理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公认。是山东省潍坊市“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拔尖人才; 200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评为“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成为全国百名青年科技精英之一。

气候变化对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阈值及综合评估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院等单位的许吟隆、居辉、张建云、吴绍洪、高庆先、李从先、熊伟、范代读、杨守业等完成。

一、技术关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

技术关键:在区域气候模式(RCM)对我国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集成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具国际可比性的我国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完成国家“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脆弱领域影响的综合评估”报告,为我国的国际谈判和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立与未来RCM气候变化情景相一致的社会-经济情景,在分析未来100年气候变化结果的基础上,为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沿海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提供各自模型输入所需的气候情景数据;

建立具国际可比性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

完善各领域的评估模型,得出各领域的最脆弱区,是影响评估研究的技术核心和关键;

在各主要脆弱领域的综合评估报告中,明确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影响水平、相互关系,是实现综合评估客观性、科学性的技术关键;

建立和完善网络系统,为我国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各项活动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

本项成果是我国在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面新的突破和发展,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可循,是我国科学家对人类认识气候变化影响“危险水平”的创造性贡献。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在所查国内外文献中没有相关报道,具有新颖性。成果鉴定结论认为:该项成果立项具有前瞻性,对我国社会经济背景和环境外交有实用价值,该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发现、发明及创新

确定了各领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脆弱性指标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具国际可比性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

基于IPCC 2000年出版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报告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获得与SRES的情景相对应的中国的社会-经济情景;

利用PRECIS(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构建了高分辨率(50公里×50公里)SRES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库;

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影响评估模型50公里×50公里数据库的建立及其与RCM 输出结果的嵌套技术;

气候变化对农业、淡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脆弱区的确定;

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风暴潮灾害等因素,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缓冲海岸带环境变化的综合管理框架的构建及费效分析;

在各领域影响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气候变化对全国的影响和脆弱性,是本项成果最核心的创新点。

三、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目前该项目研究的成果应用情况:

该项研究生成的气候变化情景数据,目前还应用于973课题研究,以及和英国、加拿大、日本的双边合作研究中;

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评估,为我国参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作用;

各部门的影响最脆弱区的确定,为国家制订适应气候变化长期战略对策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部分研究成果被列入全国政协的重点建言献策;

目前,该研究的部分成果汇总到由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国家报告-影响和适应卷”中和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中国国家信息通报”中;

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以坚实的科学数据为依据,阐述了中国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立场,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利益。

该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以推广应用于为我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制订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保护我国业已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制订,可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

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科学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和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张远航、邵敏、张振钿、罗家海、吴艳标、谢文彰、王新明、曾立民、钟流举等完成。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然而,在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珠江三角洲一、二十年内集中爆发。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城市群发展模式造成各城市环境污染相互关联以及多种高浓度污染物在时空上的重叠,并导致污染物生成、输送、转化过程中的耦合作用,使得区域大气污染特征极为复杂。这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极具典型意义,大气污染的研究和控制具有示范性。

本课题旨在全面系统的科学观测和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掌握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提出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控制战略框架以及粤港间的联合控制方案,为制定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规划及区域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掌握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状况及演变趋势,弄清珠江三角洲主要大气污染(SO2,NOx,颗粒物细粒子,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弄清典型城市大气有害物质污染水平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估算粤港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提出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的控制对策,提出粤港联合空气质量监测监控网的建设方案,建立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控制框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课题从区域着眼,重点研究具有区域影响的光化学烟雾、细颗粒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粤港不同社会管理体制下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控制机制,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的研究的一个示例。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1. 通过历史资料和观测数据,得出珠江三角洲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和典型条件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臭氧O3污染已成为

新的城市和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

2. 在国内第一次开发和运用了包括蒸气喷射颗粒物及相关组分的在线分析、液相吸收大气OH自由基分析、开拓了O3、SO2和NOx微气象通量测量等先进技术,丰富了我国大气污染研究的技术手段;

3. 在我国首次开展了以区域性光化学烟雾和细粒子为主的二次污染研究,综合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大气复合污染的区域性和变化规律;初步评估了广州市区、郊区和区域清洁对照区大气有毒有害物浓度暴露水平和癌症风险

4. 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数据库。结果表明应加强对点源和流动源的治理,特别是注重对点源排放细粒子的控制;

5. 开发了二维空气质量模式和三维区域嵌套空气质量模式,在定量水平上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机理和颗粒物细粒子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预测,提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6. 定量分析了主要污染物在粤港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输送关系,估算了SO2、NOx和PM10在粤港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粤港双方对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的大气污染现状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公平”地承担大气污染物的削减任务。粤港双方应该从区域性的角度出发,联合制定和实施区域污染控制战略和污染控制对策。

7. 对粤港大气污染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在“一国两制”的制度背景下,粤港两地关于大气污染控制的法律制度与环境标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粤港之间的大气污染物越境问题,需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下,建立相应的区际环境冲突的协调机制,

8. 提出解决区域大气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生化型经济”转变为“阳光性经济”,并组建“珠江三角洲生态城市群落”。

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粤港双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得到了初步应用。以项目取得的大量数据和研究结论为支撑,粤港联合发布了《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的联合声明》,确立了大气污染排放削减目标并进入实施阶段,港双方政府已启动和合作建设“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课题成果为启动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支持,也为我国未来污染控制的区域化机制提供了范例。

第一完成人简介

张远航:1982年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参加了“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对城市大气污染、区域性酸雨和城市光化学烟雾以及大气颗粒物污染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92年负责修订了我国臭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97年主持UNDP-广州市环保局项目“广州NOx污染控制能力建设”,研究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2000年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广东省环保局“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和科技部专项“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分析”,研究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的特征、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2001年负责科技部863课题“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建立了以源排放采样、示踪物检测和源解析模型为重点的污染物源解析综合技术。2002年起主持科技部973课题“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立体观测和污染过程研究”,围绕大气氧化性和颗粒物细粒子,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开展综合研究,以揭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环境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UNEP-ABC科学工作组成员。

我国有机锡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周群芳、刘稷燕等人完成。

有机锡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已通过决议,要求从2008年1月1日起全球范围内所有运营船舶均不得再使用含有有机锡的防污涂料。然而,我国至今仍没有实施任何相关政策法规,各类有机锡化合物的广泛使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迄今尚缺少国内有机锡污染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全面、真实、科学地认识我国有机锡的污染现状,并尽快实施有机锡使用控制管理措施是极为紧迫的。

本项研究首次对我国环境中有机锡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方面:

1. 建立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有机锡形态分析方法。本实验室研制的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对于锡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其绝对检出限在pg水平。本项技术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2.系统分析了我国多种环境介质中的有机锡污染状况。选择研究了具有有机锡潜在污染源的典型环境样品如水、底泥、水产品、酒、食品等。在酒类样品中普遍存在较高的丁基锡污染,其中一、二丁基锡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形式。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主要河流、海域以及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水域如烟台、香港、台湾以南海峡、北京官厅水库、东海、太湖等地进行了丁基锡污染评估,结果发现研究水域中有机锡污染普遍存在。

3.1999-2003年间以烟台海域为典型区域开展了丁基锡污染的全面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丁基锡污染比较普遍,并且在不同污染地点具有特征各异的丁基锡污染模式与变化趋势。由于新旧污染源的引入与不规律排放,有机锡污染将长期影响着烟台海域的水质。

4.在全面研究我国有机锡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有机锡污染的对策。

本项目的发现、发明以及创新点是:

1.自主开发建立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有机锡形态分析方法,其绝对检出限在pg水平。该系统可成功实现多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定量分离测定。所建立的方法为方法标准化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2.首次对我国环境水域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并定量调查了我国多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样品、酒、食品等有机锡污染状况。发现研究水域中有机锡污染普遍存在,有些区域污染程度远超过了敏感水生物的毒性阈值。2000-2003年对我国部分城市市售水产品的分析表明由于含三丁基锡的船舶防污涂料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了大部分水生贝类和螺类的污染。

3.对烟台海域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地区丁基锡污染比较普遍,在不同污染地点具有特征各异的丁基锡污染模式与变化趋势。

4.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了40篇论文并提出了控制有机锡污染的对策。

推广应用情况:

1.发展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有机锡形态分析方法已被列入国家“十五”攻关食品重大专项研究计划。

2.对我国四区食品中有机锡污染的研究为评估我国食品污染现状提供了重要数据。

3.研究成果还将以技术转让或联合协作的方式,与全国监测系统建立共同合作的关系,推广所建立的标准方法体系,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有机锡的污染监测,争取在国际IMO 规定的期限内达到预定的水平,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完成人简介

江桂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境化学》期刊主编,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青年科学家小组”学术带头人,国际环境科学领域著名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

江桂斌研究员从事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有毒化学污染物检测新方法、污染现状与环境化学行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等。在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研究中联用技术、方法学及相关机理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该领域国内外著名的青年科学家。

江桂斌研究员主持完成了我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方面第一个国家863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与控制技术”等10多项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目前是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方面第一个973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首席科学家。

江桂斌研究员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均排名第1),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有关研究已获得和申请15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100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期刊上。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排放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由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的田洪海、金宜英、海颖、殷惠民、全浩、陈岩等人完成。

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的产生及控制,是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也是影响焚烧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前我国尚未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恶英类污染物具有毒性大、浓度低等特点,包括了210种同类物/异构体组成,实际样品中存在大量的干扰物,因此,本研究首先在调查分析国外二噁英标准分析方法和系统探讨环境样品中超痕量多组分二噁英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垃圾焚烧的特点和焚烧设施的实际情况,建立二噁英监测分析方法及配套实验条件。对仪器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样品检出限以及焚烧烟气的采样量进行了研究确定;提出用“浓硫酸-多层硅胶柱-氧化铝柱/活性炭硅胶柱”去除样品中大量干扰物的净化程序;并选择高分辨率色谱/质谱联用仪(HRGC/HRMS)分析,采用内标法定量和校准曲线保证分析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检出限、空白值和净化内标回收率均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与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对比分析结果符合精度控制要求。

研究期间,对我国不同炉型、不同处理量、不同尾气净化配置的典型焚烧设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监测调查,分析研究了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特征。在分析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存在形态的基础上,探讨了焚烧二噁英的去除机理和工艺控制关键环节,提出

了我国废物焚烧二噁英排放控制的管理对策。并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了三种烟气处理工艺对烟气中二噁英的去除效果。

主要创新点:

(1)针对我国废物焚烧源二噁英样品的成分复杂、干扰物多的特点而建立的“浓硫酸-多层硅胶柱-氧化铝柱/活性炭硅胶柱”净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烟气样品中的大量共存干扰物,是一种较有效的前处理方法。

(2)首次采用实测排放因子估算了我国垃圾焚烧烟气的二噁英年排放量(截止2001年约为72g TEQ/a),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排放水平(数kg TEQ/a)。即使全国垃圾焚烧处理量以每年5%的速率递增,如果同时对现有焚烧技术和烟气处理系统加以改进提高,使垃圾焚烧的二噁英排放全部达标,那么到2010年我国垃圾焚烧的二噁英年排放量仍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3)研究发现17种毒性较大的2,3,7,8-位有氯取代的二噁英异构体在所有的焚烧炉烟气样品中都有检出,各异构体的浓度分布随焚烧炉不同有较大差异。烟气中的PCDFs对二噁英类总毒性当量的贡献较大。

(4)影响焚烧烟气二噁英排放因子的因素包括垃圾组成、炉型、烟气处理系统以及运行工况等。数据表明,焚烧烟气净化处理系统较为完善的焚烧设施,其排放因子一般较小。

(5)焚烧烟气的降温和净化过程是控制焚烧系统形成二噁英的关键环节。有数据显示,当烟气温度处于300℃~500℃之间时,在烟气的多相环境中可以最大程度地生成二噁英,在这个温度区间之外,形成二噁英的数量随之减少。

(6)中小型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的二噁英负荷较高,而且二噁英存在形态的分布规律并不明显。小型焚烧炉烟气中吸附在飞灰颗粒上和气相的二噁英分配比例相差不悬殊。因此,在小型焚烧炉烟气处理中只使用布袋除尘器可能不足以有效控制二噁英类的排放。

(7)飞灰是垃圾焚烧系统中二噁英的主要载体,对焚烧源进入环境的二噁英总量贡献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完成人简介

田洪海,男,博士,硕士生导师。1971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7年获环境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区域环境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多年来在环境化学和二噁英类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先后主持完成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如“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检测大气氢氧自由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排放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二噁英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研究”、“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废气污染物监测方法—二噁英的测定”等。设计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针对排放源监测和污染控制的二噁英分析实验室,建立了从样品采集、样品中干扰物的净化程序、内标法定量和校准的一整套焚烧排放二噁英取样分析方法,达到了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对我国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技术的垃圾焚烧设施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我国二噁英的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秦山第二核电厂二号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问题核安全

技术研究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中心、机械院核设备安全与可靠性技术中心等单位的郁祖盛、王俊、张英振、张跃、张征权、孙造占、李志国、马殿忠、严天文等人完成。

1. 科学技术领域:本项目属于核安全审评监督技术领域

2. 主要内容: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厂重要安全屏障,其压力容器接管与主管道之间的安全端焊缝(简称:接-安焊缝)是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焊缝承受的运行压力为150 MPa,内部包容放射性流体,该焊缝是核安全审评监督的重点部位。“接-安焊缝”属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的异材焊缝,采用的焊材(Inconel-690)焊接流动性差,焊缝晶粒较粗大、各向异性明显。对焊缝进行超声波(UT)检验时,由于结构信号和结构噪声较强,检验比较困难。该焊缝的焊接及探伤技术是一个国际难题,许多国家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秦山第二核电厂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接-安焊缝”是我国第一次设计、制造此类焊缝。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和技术方面的差距,致使秦山第二核电厂2号压力容器“接-安焊缝”在制造、检验、役前检查中分别出现了焊缝缺陷超标,机械性能不满足要求,役前检查发现焊缝缺陷超标等问题。为了确保核安全,针对此情况,国家核安全局组织专家组对“接-安焊缝”相关问题,包括:焊材、焊接工艺、焊缝性能、焊接缺陷微观特征及性质、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无损检验方法、在役检验技术、返修方案、返修工艺以及焊缝返修对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管道系统结构完整性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长达3年零11个月的独立研究和审评监督。

3. 特点:

本研究项目涉及到材料科学、焊接工艺、检验技术以及结构力学等多学科、多专业;

设备已安装就位,评审进度直接关系投产日期,因此面对工程进度的巨大压力,如果不能按期投产,则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安全评审的主要对象是国外技术先进的著名公司(美国西屋公司),重要技术问题均为首次遇到

涉及的单位众多,影响巨大,责任重大。

4. 主要成果和贡献:

研究证实了“接-安焊缝”试件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焊材及焊接工艺存在问题,焊缝中较多地存在宏观缺陷所致,缺陷表面的微观特征为“自由凝固面(点状未融合)”,当这些缺陷在焊缝中集合成线状或面状分布时将对构件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证实了国内在压力容器制造阶段对“接-安焊缝”采用超声波检验是必要的,而目前的检验技术需改进;

在粗晶材料探伤中,首先应用结构噪声的扩散理论,定量计算出了结构噪声电平,为结构噪声评价开辟出了新路;

国内第一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证明了美国西屋公司的自动UT技术对小尺寸缺陷的性质判定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该异材焊缝制造阶段的检验要求;

促成了国内第一次用较完善的自动超声波检验(UT)技术对该焊缝进行无损检验,并使规范的自动UT技术在核电厂在役检查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证实了国内此前,用于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接-安焊缝”在役检查的的自动UT技术不规范,不能满足相应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证明该“接-安焊缝”确实存在超标缺陷,并按要求对存在的超标缺陷焊缝进行了返修,消除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重要安全屏障的隐患,提高了其安全性;

通过对材料性能和存在缺陷的综合分析,对秦山第二核电厂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接-安焊缝”的质量作出了正确的安全评价;

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对该焊缝监督运行的要求。

5. 其它:

为审议上述有关研究、审评结论及管理决策,国家核安全局前后两次召开“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会议,专家们肯定了上述研究成果,并同意核安全审评和监督的结论。

受此安全问题的启示,国家环保总局采取相应措施,如:批准核安全司恢复核设备处,

并修订“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以进一步加强对核设备的监督管理。

此重大安全问题的解决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肯定和表扬。

此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及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对秦山第二核电厂二号反应堆压力容器“接-安焊缝”做出了正确的安全评价、对焊缝进行了返修,并作出了对此焊缝监督运行的的决策。从而,使该核电机组得以投入运行。同时对中国的核安全管理、核电发展、核电设备国产化、核电厂在役检查的有效性,以及对核设施重大质量问题的决策思维将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核安全文化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完成人简介

郁祖盛研究员。男,1941年12月出生,安徽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退休前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中心副主任。兼任第三届国家高科技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主要贡献:

1965-1984年从事不锈钢材料及特种工艺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科研工作,其中“汽轮机动叶片压力铸造工艺的研究”(1972-1979)为汽轮机动叶片提供了一种由钢水直接精密成型的新工艺,该项目获1980年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330工程17万千瓦水轮机ZGOGr13Ni6Mo不锈钢叶片本体(解剖)性能的研究”(1981-1984,六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为长江葛洲坝电厂大型水轮机叶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并使我国生产的大型水轮机叶片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1985年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5年至今,主要从事我国民用核设施的核安全评审、监督和研究工作。完成了5MW 低温供热核反应堆有关机械设备的核安全评审;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核安全局对我国第一座核电厂——秦山核电厂机械设备的核安全评审;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多项核电厂建造阶段的重大不符合项以及对核电厂几次重大运行故障的技术评审和监督工作。通过技术评审和监督及时、准确地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和风险,为国家核安全局果断地采取核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有关项目分别荣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次。

1992年以来,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我国核承压设备监管的法规制订和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监管经验积累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我国第一个核安全技术援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先后组织50余位中国专家,历时8年,为巴基斯坦核安全当局,就中国援巴建造的恰希玛核电厂的核安全评审和监督提供全面的技术援助,并两次赴巴讲学。为保证恰希玛核电厂的顺得建成和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浮选精煤脱水隔膜自动压滤机的研究和应用

由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省汤阴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谢广元、张金国、欧泽深、吴玲、王同林等人完成。

一、主要技术内容、发现发明及创新点及其推广应用情况

1. 主要技术内容

“浮选精煤脱水隔膜自动压滤机的研究和应用”项目,属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82121300)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矿业大学、河南汤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该技术研究和应用主要是解决细粒浮选精煤的高效脱水问题,并应用于未入选原煤泥、浮

选尾煤的固液分离。对解决煤炭生产中的细粒浮选精煤脱水难、进一步降低精煤产品水分,增加煤泥资源回收、减少煤泥水外排而引起的煤泥流失、占用农田、减轻环境污染都起到特别显著的作用,并可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工、酿造及环保污水处理等相关行业的固液分离。

该项目涉及到选矿学、表面化学、流体力学、高分子材料、机械设计、液(气)压传动及工业自动控制等学科和领域,属于多学科的高科技项目。

研究内容包括:

⑴研究压滤机的结构,解决滤饼、滤液的二次混污现象;

⑵研究滤板的结构,实现强化压榨脱水的功能;

⑶研究隔膜压榨橡胶板的性能,解决滤饼剥落易卸饼的问题;

⑷研究入料过滤方式,实现快速过滤、快速脱饼、快速卸料的三快高效过滤工艺;

⑸研究压滤过程液、气、机全部实现PLC程序控制,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压滤机结构上采用大梁中间无支腿,彻底解决了滤饼、滤液二次混污现象。

滤板采用双面隔膜,有利于滤板密封,减轻滤布损伤,避免喷料现象;强化压榨脱水功能,大大降低了产品水分,并有利于滤饼与滤布的剥落,滤饼脱落快。

采用独立多气道,避免风道堵塞,提高进气速度。

采用高压风入料、吹风、压榨三位一体的高效过滤工艺,实现了快速过滤、快速脱饼、快速卸料的快速压滤技术。

液、气、机全部实现PLC程序控制,系统协调稳定可靠,操作管理简便,解决了设备工作可靠性问题。

3. 应用推广情况

XMZG精煤隔膜自动压滤机自1999年5月通过省级鉴定后,已形成XMZG-50、100、120、150、200五种系列产品,近三年在峰峰矿务局邯郸洗选厂、辽宁省北票矿务局台吉煤矿选煤厂、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井亭煤矿选煤厂、大同矿务局大斗沟矿选煤厂、阳泉南庄煤矿选煤厂、山西省蒲县东胜福利洗煤厂、山西省古交焦化厂等推广应用45家单位,共70台套,分布在全国8个省份,长期生产运行,脱水效果好,节能明显,维修方便,生产成本低,仅统计11家单位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就已达1.46亿元,其中新增利润1.16亿元;新增税收1623万元;节支总额135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同时,作为传统圆盘真空过滤机和普通压滤机的替代产品,将产生选煤技术的重大变更,对选煤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解决煤炭生产中的细粒浮选精煤脱水难、减少煤泥流失、占用农田、减轻环境污染都起到了特别显著的作用。而且为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酿造及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微细物料的固液分离开创了新的途径,应用前景广阔。

第一完成人的简介

谢广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煤炭工业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或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厂矿企业横向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鉴定成果6项;科研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

编国家九五重点规划教材《选矿学》1部;独编《选煤产品脱水》1部;参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手册》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EI、ISTP收录5篇。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处理生态工程研究及示范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吴振斌、雷志洪、成水平、贺锋、彭立新等人完成。

1. 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中国乃至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水污染,该项目研究发展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水处理工艺,为水质净化、水生态系恢复开辟新路。内容包括:⑴复合构建湿地工艺的提出和设计;⑵小试、中试系统的建造;⑶系统净化效果,净化容量,工艺优化,净化机理的研究;⑷水回用,植物资源化、商品化利用;⑸研究成果数据库构建;

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2. 技术特点

⑴系统净化功能强。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磷,而且对重金属、细菌、藻毒素、外源生物活性物质和环境激素类物质等也有较理想的去除效果;劣V类地面水,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II-III类。⑵适用范围广。不仅可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而且可因地制宜进行分散处理;不仅可用于生活污水、城市综合污水处理,还可用于农业、养殖、矿山等行业废水的处理。⑶常年运行比较稳定,即使在冬季也有较好的净化效果。⑷建设、运转费用低,尤其运转费低。⑸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具有净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3. 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⑴首次提出并设计了下行、水平、上行等多流态相复合的垂直流构建湿地工艺,并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了验证;⑵确定了该类湿地的最佳并、串联方式和级数;⑶提出了该类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及相应优化工艺流程方案;⑷优选出了热带、亚热带区域净化能力强、具有美化环境和一定经济价值湿地植物,并提出了较佳植物组配方案;⑸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角度系统地阐明了该类型湿地的净化机理。深入揭示了微生物、植物根系输氧、植物相生相克作用、水力学特征在净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机制。⑹提出了湿地的进水方式,基质的合理选材、配比,有效地解决了湿地配水、堵塞等问题,提高了其净化功能。

4. 推广应用情况

成功地在深圳、上海、武汉等地建成了我国第一批复合构建湿地系统示范工程,在污水处理,水质改善、回用,景观建设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⑴已建成的工程

i 深圳洪湖公园生产规模构建湿地系统,日处理水量达1000吨。抽取布吉河部分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公园绿化浇水补充。处理和回用效果显著,当地新闻媒体称之为“环保魔术”。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ii深圳观澜河高尔夫球场构建湿地处理系统,日处理量为300吨,对该球场职工宿舍排出的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进行苗圃化卉的浇灌。

iii深圳龙岗区大规模复合构建湿地系统,日处理水量达5000-7000吨。对该地区田脚河小流域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经过处理后水质得到大大改善,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iv上海松江五厍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复合构建湿地系统,日处理量为1000吨。对示范区收集的蔬菜大棚雨水进行处理,出水用于无公害出口蔬菜的种植。

v 上海松江叶榭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建成的复合构建湿地系统,日处理量为1500吨。对示范区收集的地表汇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用于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种植浇灌。

vi中国科学院武汉关桥研究基地,采用该湿地水处理技术进行养殖源水水质的提高和养殖后废水的处理,设计日处理水量1万800吨,已建成运行,效果显著;

vii深圳洪湖公园人工湿地二期扩建工程,日处理量4000吨,已竣工投入运行;

viii深圳石岩水库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量1.5万吨,用于处理入库污水,已建成运行;

ix深圳市甘坑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量1.6万吨,用于处理城市综合污水,已建成运行。

⑵已设计、在建工程

i 武汉二郎庙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已经完成,二级处理采用该湿地技术,日处理水量18万吨,已立项并完成可研工作,正在作施工前准备;

ii武汉东湖风景区落雁景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初设已完成,处理对象为该景区生活污水,设计日处理量为800吨;

iii上海嘉定城镇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日处理量5000吨,设计已经完成;

iv该人工湿地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中得到广泛应用,已在武汉汉阳地区建成莲花湖、三角湖、月湖规模化湿地3处,即将兴建更大规模湿地9处。

第一完成人简介

吴振斌,男,1956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科技突出贡献津贴获得者,欧盟第五框架常规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水协会植物在水和土壤治理应用专业委员会亚洲区协调人。

先后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欧洲联盟重大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奥、中日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国内外重大科研课题十余项。目前担任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示范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生态工程、环境生物学、水生植物逆境生理学、恢复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和水生态系退化问题,研发出一系列高效适用的可持续性生

物工艺来实现水质改善、回用,水生态系统重建和水体修复。

作为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湖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多项。

氧化铝厂燃烧-—赤泥附液吸收脱硫技术

由昆明理工大学、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等单位的宁平、牛利民、殷在飞、申立中、王学谦、赵书庆等人完成。

氧化铝厂在采用硫化钠法从氧化铝生产母液回收镓的过程中,产生高浓度的硫化氢废气,该废气在排气过程中因反应速率变化,气源不稳定,H2S浓度波动较大(1%~13%),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环境及厂区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由于金属镓价格昂贵,如能有效解决硫化钠法回收镓工艺的废气治理问题,保证镓车间顺利开车,则可为氧化铝厂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本成果结合氧化铝厂镓回收车间硫化氢废气间歇性排放、废气浓度波动大的特点,采用了燃烧—赤泥附液吸收的工艺技术方案治理该含硫废气。在H2S浓度高时,先将其经燃烧转化为SO2,H2S的燃烧转化率接近100%,H2S燃烧过程热量可自求平衡;在H2S浓度低时,H2S不经燃烧直接用赤泥附液吸收。赤泥附液对SO2吸收净化效率>98%,对H2S的净化效率>98%。采用燃烧—赤泥附液吸收法使得整个流程较为简练,项目工程投资小,见效快,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净化后H2S、SO2排放均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治理效果稳定可靠,其方法在国内外氧化铝厂尚属首创。

本成果探索了H2S在CO2环境中缺氧燃烧及赤泥附液吸收H2S及SO2的可行性,与常用脱硫方法如碱液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氧化铁脱硫法及生物脱硫法等均有实质性区别。

低浓度H2S及H2S燃烧后SO2采用赤泥附液吸收,消耗了大量氧化铝厂赤泥附液,就我国目前氧化铝生产能力计,每年外排赤泥大约1.3×107吨,外排碱性废液4.1×107m3,严重影响了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也没有好的赤泥附液利用方法,本成果利用氧化铝厂的赤泥附液作为酸性废气的吸收液,减少了大量废碱液的排放及造成的土壤碱化、沼泽化,污染地表地下水源,为氧化铝厂的赤泥附液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达到了以废治废、综合治理的目的。

氧化铝厂赤泥附液含碱量较高,且稳定,可作为废碱液脱硫使用,但可溶物含量高,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物,为防止堵塞,本方法首次采用特殊喷淋设备及工艺清理沉淀物,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整套工艺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000年5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实施了第一套燃烧—赤泥附液吸收脱硫工程,该装置运行稳定、净化效果好,保证了该公司镓车间正常生产,每年为该公司新增产值上亿元,因此,该公司2001年7月再上一项硫化钠法回收镓及以之配套的燃烧—赤泥附液脱硫工程,两期工程新增产值数亿元人民币,获得了良好经济,保证了当地的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氧化铝的产量还不能满足铝电解的需要,以年产铝200万吨计,需要400万吨氧化铝,缺口量大约100万吨。国产氧化铝的产量正在扩大,随着国内氧化铝厂镓生产行业的兴起,本成果将得到更普遍的推广应用,将使国内氧化铝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完成人简介

宁平,男,1958年2月出生于云南开远市,云南省特聘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获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6年到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留学,1995年获凯泽斯劳腾大学化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1996年在凯泽斯劳腾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7年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环境工程及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起任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学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2年起从事环境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候选人,1998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以来获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云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基金,国家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基金,原有色金属总公司科研基金,国家环保局、云南省环保局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

浑河治臭及综合整治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荆治严、李宁江、张斌、贾丽艳、聂志勇等人完成。

浑河是辽宁省三大河流之一,浑河沈阳城区段全长32公里,由于河流水量逐年减少,城市污水排入量增大,该河段已成为严重影响沈阳这一工业基地改造和发展的臭河,浑河治臭是沈阳市政府于2001年末提出、2002年正式实施的重大环境整治项目,也是为振兴沈阳而必须全面建设新环境的攻坚战。

沈阳环科院是我国最早涉足恶臭研究领域的单位,在基础研究、分析方法建立、国家标准制定及治理技术开发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但对于大河流恶臭治理也是首遇的重大课题。

浑河32公里城区段发臭的原因及采取何种技术能够当年实现治臭目标乃是无人探讨过的问题。沈阳环科院接受治臭任务后,从调查研究入手,在一个月时间内,通过调查、采样和分析,查清了每日排入几十万吨污水,几十万平方米河床黑泥和污水滞流河面的发臭特点、规律及主要发臭物质的理化特性,确定了重点发臭河段、重点时段、重点控制物质和重点控制方式,特别是根据恶臭物质臭度大浓度低的特点等,确定了治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案。继而在经国内外招标未能发现适用于浑河除臭有效药剂的困境下,仅在一个月时间内,开发研制了适用于排水、底泥和污染河面的除臭药剂、施药设备和施药技术,当年三月起即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浑河排放污水、河面和底泥恶臭的控制中,保证了全年度治臭目标的实现。环科院将治臭现场作为科研、技术开发基地,当年相继开发了水生植物除污技术、高温期底泥上浮控制技术、污水河道薄膜覆盖封闭和集中施药技术、调节水量控制径污比技术等,特别是与相关部门合作实现了污水的截流下引处理,从而通过综合整治技术和方案,当年实现治理水域由恶臭的厌氧型超五类水域转变为标准好氧型的四类

水域,开创了我国大河流恶臭治理高速、低耗、优质的先例。继2002年浑河桥5公里河段的治理成功,2003年下游段另5公里河段的治理同样实现了“当年治理,当年见效”的目标。

短时间内浑河实现的巨大变迁是一个奇迹,浑河的成功治理为沈阳市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浑河的整治为新沈阳、新环境的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并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1. 浑河城区中部10公里河段恶臭全面消除,截流前后排放污水恶臭强度被控制在2级以下,水质达到4类水域标准;

2. 浑河水质的改善改写了城区段半年开闸放水所导致浑河无水的历史,通过四季蓄水保证了城区两坝前的四季水位和水量,使沈阳市环境空气湿度和清洁度有了明显改善;

3. 水质的改善和水资源的保护促进了沈阳市地下水环境的改善,地下水位上涨,水质质量不断提高;

4. 浑河的研究与治理为两岸的建设与开发奠定了有利的基础,随着滩地公园的建设,两岸开发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质量不断提高;

5. 浑河的成功治理争强了全市人民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信心和自觉性,加快了环境改善的步伐和环保项目的实施,为沈阳在环境年迈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行列做出了贡献;

6. 该项目研究与实施为国家节省浑河治理资金数千万元;

7. 该项目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沈阳城市垃圾填埋厂渗滤液的黑臭处理,解决了重大难题;

8. 浑河环境的改善有力推动、促进了两岸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以浑河为纽带的两岸大部区域成了各项事业开发建设的黄金地带。

有关水质特别是大河流的全面恶臭研究及成果应用在国内外尚属空白,该项目利用20年相关研究成果,急沈阳市经济与环境建设之所急,在2-3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常规需1-2年时间的研究内容,全面研究了浑河发臭的原因和治理恶臭的途径,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浑河的除臭药剂和应用技术,成功控制了排水、底泥和污染河面的恶臭,结合研究应用的水生植物工程、水质水量监控工程及生态恢复技术等,实现了浑河水质的改善,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其研究方式、成果水平、进展速度、成果效益实属国内外历史罕见。

第一完成人简介

荆治严同志现任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是我国环境分析和恶臭研究的知名专家。在从事环境科研近30年历程中,他始终瞄准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先后组建了4个实验室,安装并调试了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5台大型分析仪器,填补了我国环境科研领域中的许多空白。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特殊污染物分析测试技术、恶臭分析治理技术、特殊工业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许多成果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荆治严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种刊物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组织并参与23项国家、省、市重大环保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其中《沈阳市西部污水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国家恶臭分析标准制定》等10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13 项获国家各级政府的奖励。

2002至2004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带领同志们投入到浑河三年治理的巨大工程之中,他高度发挥专业技术之长,历经巨大的风险和磨难,发扬了为民舍身的实干精神,实现了使浑河旧貌换新颜的全市人民的夙愿,因此被誉为“浑河治臭第一人”并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优秀专家和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马世豪、何星海、王凯军、李宇军、田仁生等人完成。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2001年提出,于2002年12月2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批准发布,编号为GB18918-2002。

二、制定的必要性

目前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由于该标准的控制对象主要是工业废水,对城镇污水的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与实现污水资源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标准值偏宽,个别指标偏严,没有控制生物性污染的指标,对处理厂臭气缺乏有针对性的控制,没有污泥控制指标等。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1. 以我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为依据,与《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协调。

2. 严格控制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

3.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经济可行处理技术为依据。

4. 防止污染物在不同介质间的转移,同时对污水处理厂水、气和污泥排放进行控制。

5. 选择控制项目标准值的确定,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6、考虑污水资源化和与相关标准的协调

四、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技术内容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泥控制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基本控制项目制定了包括:BOD、COD、SS、动植物油、石油类、LAS、总氮、氨氮、总P、色度、pH、粪大肠菌群数、汞、铬、镉、砷、铅、镍、铍等19项。

第二类为选择控制项目包括酚、氰、硫化物、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43 项。

标准分级按处理厂的规模和处理工艺和排放去向,分为三级排放标准和适用于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处理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和甲烷4项,主要控制污水处理厂的臭味污染。

提出污泥控制标准和污泥农用标准,包括锌、总铅、总铬、总砷、总镍、总锌、总铜、硼石油类、苯并(a)芘、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PCDF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多氯联苯(PCB)等14项。

五、创新点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通过资料收集,发函函调,网上查询等,对国内120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情况、处理工艺、污泥处理与处置情况、投资费用、污水排放与回用等

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还收集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相关水、气、污泥的排放标准,以及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城市污水、污泥、臭气处理、污水回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也收集了我国有关城镇污水处理的政策、法规、规划等以指导标准的制定工作,使标准符合政策,结合国情。

六、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对本标准实施后的经济预测,若在实施本标准5年内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5000万 m3/d,其中污水常规二级处理为30%(1500 万m3/d),二级强化处理为20 %(1000 万m3/d),深度处理回用率为50%(2500 万m3/d)。5年需投资:930亿元;运行费:381.06亿元;可收取代处理收费:382.5亿元;水资源和综合利用收费:82.32亿元。

实施本标准的直接经济总收益:83.74亿元。可削减COD1792万t;BOD985.5万t ;NH3-N153.3万t;总N109.5万t;总P1.37万t。

第一完成人简介

马世豪,教授级高工。1963年清华大学毕业,1992年1~4月在日本造水中心进修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主要从事工业废水、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设备开发、工程设计,国家环境标准、技术规范制修订等工作。

主要科技成果有:国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19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8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臭氧发生器国家标准》,《北京市工业用水定额》,《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应用技术规程》等。工业废水处理研究和工程设计:如:臭氧发生器研制和医院污水臭氧消毒研究,包头磴口水厂臭氧消毒工程研究设计,PTA废水处理研究和工艺设计等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和城镇污水资源化工程,国家大剧院水景池循环水工程等多项工程设计等;臭氧发生器,膜生物反应器、医用垃圾焚烧炉等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

主要文章和著作:水污染防治手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医院污水污物处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达标技术指南,工业废水达标技术指南,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离子交换树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著作和论文。获省、部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无机陶瓷膜过滤器的研制及在丝网印刷

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由南京理工大学的王连军、李健生、刘晓东、于文敦、孙秀云等人完成。

本项目采用挤出成型工艺,详细研究了干燥条件、粘结剂量、烧成温度、烧成添加剂等因素对支撑体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分离膜用原料的预处理、稳定涂膜液的影响因素、分离膜厚度的控制、孔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微滤膜的表面修饰的研究,解决了国产原料制备稳定制膜液的难题,获得了性能可控的无机膜工业化制备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一、多边形多通道氧化铝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

研究结果表明:

1. 采用干燥温度为25℃和相对湿度为40%-75%的条件能使坯体得到很好的干燥,避免干裂。

2. 粘结剂的用量对泥料的成型性能有显著影响,其用量在4%-8%之间均能满足支撑体性能要求。

3. 烧成温度显著影响支撑体的孔性能和机械性能,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支撑体的抗压强度增大(支撑体的抗压强度由1000℃时的25.81MPa增加到1600℃时的117.17MPa)、纯水通量呈下降趋势(由1000℃时的12.25m3/(h·m2)下降到1600℃时的8.32 m3/(h·m2),其在1200℃-1500℃范围内下降最大、支撑体的孔径变小。选用二氧化钛(添加量为1%-2%)或氧化镁(添加量为0.25%-0.5%)可使烧成温度降低100℃-200℃。

二、分离膜的制备

研究结果表明:

1. 通过水力分级得到一定粒径分布的粉体,水力分级后,细颗粒的粒径分布变窄,最可几粒径为0.618μm,比表面积高达4.75m2/g。

2. 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分散剂制备涂膜液,分别采用六偏磷酸钠、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PAA)作为分散剂制备涂膜液。结果表明:PAA的稳定效果最好,六偏磷酸钠次之,经PAA分散后,涂膜液粒径分布在0.05μm-2.50μm之间,粒径分布窄。经过六偏磷酸钠分散后,涂膜液的粒径分布在0.05μm-10.12μm之间,分布宽化。

3. 在涂膜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膜厚与涂膜液的浓度呈较好的线形关系,随着固含量的浓度由4%增加到20%,膜厚相应的从7.59μm增加到51.7μm;通过调节涂膜液浓度和控制涂膜时间,可对氧化铝膜的厚度在10-50μm间做到有效的控制。

4. 原料粉体的粒径、膜厚、烧成温度显著影响膜的孔径。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2.36μm、0.86μm、0.51μm的粉体制备的膜最可几孔径分别为1.40μm、0.76μm、0.55μm,可见膜孔径随着原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维持涂膜时间恒定,改变涂膜液的固含量,可得到不同厚度的膜,膜厚为8μm时,最可几孔径和平均孔径分别为0.76μm和1.03μm,膜厚为20μm时,最可几孔径分别为0.58μm和0.78μm,因此,担载膜的孔径随膜厚的增加而减小,烧结温度对孔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在膜厚较薄时,孔径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变大,孔径分布变宽,而当膜厚较厚时,情况正好相反。

5. 采用低粘度、低固含量的涂膜液二次浸涂,可以达到对膜面进行修饰的目的。修饰前膜的最大孔径为2.58μm,修饰后膜的最大孔径减小为0.64μm,对大肠杆菌的截留率从修饰前的70.48%提高到修饰后的99.11%。

三、创新点

1. 六边形陶瓷膜支撑体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2. 在陶瓷微滤膜的制备过程中解决了超细粉体的分散问题,得到了稳定的涂膜液,并对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及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国内对此未见报道,富有创新性。对膜的微观结构、膜性能指标如膜厚、孔径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为无机膜的制备及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技术。

四、推广应用

将氧化铝微滤膜制备成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的过滤器,对过滤器的结构参数、密封方法进行设计,结合德资企业Simemens芜湖威迪欧汽车仪表有限公司表牌印刷车间废水处理等工程实例,研究无机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将自行设计的陶瓷膜过滤器与氧化吸附相结合,废水经处理后稳定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为丝网印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与工艺。

第一完成人简介

王连军,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自82年以来,一直从事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膜分离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003年7月至12月在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化工学院作Visiting Professor。在著名膜科学家A.G.Fane的指导下从事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先后指导了环境工程专业40多名硕士研究生、多名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并指导兵器工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和法国留学生。主持了10多项课题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3件。另有2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并被应用。主持完成多项水处理工程项目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1部,教材2部,获市、校优秀论文奖、优秀教材奖10多项。个人1997年获首届中国环境学会青年科技奖,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兼任校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治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环劳保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农村生态环境》、《江苏环境科技》编委。

亚热带海水养殖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由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和福建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汤坤贤、焦念志、梁红星、徐永健和沈东煜等人完成。

该项目针对网箱、对虾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选用生长适温和生长环境具有互补性的大型海藻为修复生物治理受污染的环境。先后于2000~2002年和2002~2004年实施福建省漳州市科技项目“江蓠对养殖污染海水的修复技术研究”和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福建典型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在各自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试验,2个项目均已取得完满成功,并通过相应的市、省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是以上两项的综合成果,并侧重于实用性较强的现场的环境保护部分。

一、主要研究成果

1. 探明江蓠对IN、IP的吸收规律和产氧规律

江蓠对IN、IP的吸收速率受营养盐浓度、光照强度、江蓠的生长状况、江蓠的密度、水温等因素的影响。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和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 liui)在光强约6000lx条件下对营养盐的平均吸收速率为:IN:0.38 mg/g?d,IP:0.028 mg/g?d和IN:0.28 mg/g?d,IP:0.023 mg/g

浅析方钻杆旋塞阀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析方钻杆旋塞阀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方钻杆旋塞阀失效的形式和原因,确定了方钻杆旋塞阀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分析出方钻杆旋塞阀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旋钮无法转动、旋塞本体产生裂纹和旋钮孔处泥浆溢出以及密封失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方钻杆旋塞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旋塞阀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题词方钻杆旋塞阀失效分析对策 方钻杆旋塞阀简称“旋塞”,是一种重要的钻具内防喷工具,安装在方钻杆上端的称方钻杆上旋塞,安装在方钻杆下端的称方钻杆下旋塞。用专用的扳手转动阀芯,实现旋塞阀的打开和关闭,平时为常开,当发生溢流或井喷时,关闭方钻杆旋塞阀,截断钻具内通道,达到钻具内防喷的目的;当水龙带、高压管汇损坏时,关闭该装置,即可进行安全更换。我们井控车间在检验旋塞时频繁发生阀芯与阀座之间密封失效,阀座刺坏;阀芯长期不活动,阀座密封面锈蚀严重,旋钮不能转动,无法实现旋塞的开关动作,开关耍圈等等多种失效形式。为此,我们针对旋塞的失效进行分析统计通过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为新型旋塞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构造及工作原理 方钻杆旋塞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本体、孔卡、卡环、挡圈、上阀座、密封件、挡环、定位环、旋钮、拨块、球阀、下阀座、叠簧和密封件等组成(图1)。 旋塞内部结构实物图 旋塞通过专用扳手扭动旋钮,带动拨块,使球阀发生转动,以实现开关状态的转变。球阀是一个带通孔的阀,在其通孔与旋塞阀水眼一致时,其为开位。当再旋转90°,其通孔与水眼垂直,堵塞水眼,封闭其水眼。 2现场主要失效形式 在油田生产中旋塞阀的主要失效形式如下:(1)旋钮开关力矩过大,旋钮内六方孔磨损,无法传递足够的开关力矩;(2)旋钮锈蚀或旋钮固死,导致旋钮开关力矩过大或旋钮无法转动(3)泥浆颗粒较大,旋塞阀开关不到位(4)使用时间较长,旋塞本体产生裂纹或旋钮左右两侧有裂纹(5) 阀芯加工工艺差,球芯刺坏(6)旋钮孔密封圈损坏,旋钮密封失效泥浆溢出(7) 阀体膨胀变形(8) 阀芯

01.2 ZXIII鼓式真空洗浆机说明书

前言 安丘汶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机械厂)建于一九五六年,是机械部定点生产转鼓式固液分离设备的专业制造厂。主要产品有(圆锥分配阀、平面分配阀)鼓式真空洗浆机、圆网浓缩机、GW型外滤式过滤机、GD 型折带式过滤机、YG式预挂过滤机、GL淀粉过滤机、碱回收苛化工段成套设备,矿山选矿成套设备。 公司于一九九一年根据我国纸厂使用芬兰洗浆机的形式,开发研制了第一代新型锥阀式鼓式真空洗浆机,在此基础上,又吸取了瑞典、美国等国家制造的同类洗浆机的先进结构,不断对洗浆机进行改进,现已研制出ZXIII型第三代鼓式真空洗浆机,新型鼓式真空洗浆机除具备第二代洗浆机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转鼓内排液管原在中部现改在端部,并把原倾斜管连接改为垂直管连接,改后其优点为 (1).减少了液体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滤液流速,排液量增大。 (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保证了制作质量。 (3).滤管内不易结垢。 2.采用新型两区锥形分配阀芯,有利于提高真空度。 3.采用不锈钢波纹滤板,滤板装配形式为压嵌式,密封采用特种橡胶材料,滤板过滤效率提高80%,浆料不易“糊网”,且本身具有防倒灌作用。 4. 主传动设计有两种调速方式:电磁调速和变频调速。采用变频调速,降低电能的消耗,节约能源,便于电气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性能,同时其订货价格较贵,用户订货时需特别注明传动型式。 总之,第三代ZXIII型鼓式真空洗浆机对解决滤水性能差的浆种(如草浆、麦草浆)的洗涤,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本说明书于二OO一年十一月九日编制。

1、概 述: 1.1用途: 鼓式真空洗浆机采用锥形分配阀。转鼓每转一周,洗浆机能相继完成浆料的过滤、洗涤、剥浆三个工艺过程。它广泛用于制浆造纸企业各种浆料的粗浆洗涤及各段漂后洗涤。 随着造纸行业碱回收的发展,有效控制了造纸黑液的污染,使废水达标排放,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1.2排列方式: 洗浆机按电机传动所在位置分为Z 型(左手机)、Y 型(右手机),即人站在出浆端,面向进浆方向,传动装置在左侧为Z 型,反之为Y 型。 洗浆机总图均以”Y ”型(右手机)排列绘出,总图上用示意图表示”Z ”和”Y ”型的排列方式,但基础图分别绘出,供用户选用. 1.3型号及意义: Z X Ⅲ 50 2、设备结构说明: 单台洗浆机主要由转鼓、槽体、分配阀、洗涤装置、剥浆装置、传动装置和螺旋输送机等组成。串联洗浆机还有压料装置和搅拌装置。该种洗浆机只有一个分配阀,一端排出滤液。排出滤液端为操作侧,另一端为传动侧。 2.1分配阀(见附图一,部件2) 分配阀具有不同的分区,转鼓每转一周,洗浆机连续完成真空过滤,真空洗涤和吹气剥浆等工艺过程。 分配阀主要由阀芯、阀座、端盖等组成。阀芯呈10o锥形,它与鼓体的阀体配合构成完整的分配结构。阀芯与阀体的配合面要求有0.5-0.8mm 运行间隙,互不摩擦。阀体随转鼓旋转,阀芯与阀座固定不动。阀体中心有小轴与阀芯中心的套筒相连接,一起作相对转动。当转鼓每旋转一周鼓体上的小室分别与阀芯的分区相通,洗浆机便相续完成真空过滤、真空洗涤、吹气剥浆等工艺过程。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总复习题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总 复习题 一、判定题: 1.蒸煮锅的高度、直径及上、下锥角的大小是蒸煮锅外形尺寸的重要指标。其上、下锥角大小对蒸煮锅装料、放浆、送液和通汽等操作没有阻碍,只是对蒸煮锅的高度有一定的阻碍。(×) 2.锅壳上锥部内壁面装有两组锥形滤网,上面一组用于排汽(气)时防止锅内纤维物料被带出,下面一组滤网用于把循环加热系统送来的药液分布到蒸煮锅整个截面上。(√) 3.下锅颈侧面有两根接管,其中一根较粗的接管用于送入蒸汽,升温时作为辅助加热之用,另一根用于送入循环加热系统加热后的药液。(×) 4、卡米尔连续蒸煮器的高压进料器中的锥形转子它有四个穿过轴线的料腔。它们沿转子轴向呈螺旋状排列而互不相通。四个料腔中两个为一组,每组两个料腔是互相垂直,两组料腔又相错450。(√) 5.卡米尔连续蒸煮器锅顶分离器有多种。液相型蒸煮锅锅顶采纳标准分离器,汽液相型蒸煮锅则采纳内置反向分离器或外置倾斜分离器。 6. 横管式连续蒸煮器中T形管是料塞同药液及蒸汽的汇合处,并附有喂料器的防反喷装置。它适用于软质非木纤维原料,与饥饿型螺旋喂料器配套使用。(√) 7.横管式连续蒸煮器的.卸料器有卧轴和立轴两种型式。卧轴式卸料器用于热喷放,而立轴式卸料器用于冷喷放。(√) 8螺旋喂料器是横管连续蒸煮器最关键的设备,它决定着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固性。螺旋喂料器最常见的故障是打滑、堵塞和反喷。(√) 二、填空题 1.间歇式立式蒸煮锅的抽液循环系统由加热器、循环泵和循环管道组成。循环泵一样采纳双吸式离心泵, 2. 间歇式立式蒸煮锅锅盖目前多采纳自动锅盖,国内应用较多的是自压紧式自动锅盖,国外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球阀盖。这比自动锅盖在保证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即使启闭时刻大大缩短,操作方便,又便于实现锅盖启闭的遥控。 3连续蒸煮器的显现是蒸煮设备进展中的突破性进展,对制浆工业的迅速进展起了推动作 用。它实现了间歇式蒸煮设备的装料、送液、升温、蒸煮、保温及放料全过程在同一时刻内 的连续化。 4.目前连续蒸煮器的型式要紧有塔式(立式)、横管式、斜管式三种。塔式中可分为单塔式及双塔式;横管式可分为一、二、三管式;斜管式可分单斜管及双斜管式。 5.高压进料器是卡米尔连续蒸煮器的关键设备,用于将料片定量地平均地从低压的溜槽送入高压的蒸煮锅(或浸渍锅)。它有两个水平接管和两个直立接管。上部接管与溜槽相接,供木片和药液进入料腔之用。下部接管与溜槽循环泵吸入管相接,供

方钻杆旋塞阀

井控装置维修使用手册 钻具浮阀 塔里木油田工程技术部 二〇〇七年五月

目录 钻具浮阀 (1) 1. 概述 (1) 2. 型号及表示方法 (1) 2.1. 分类 (1) 2.2. 表示方法 (2) 2.3. 规格及技术参数表 (2) 3. 浮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3.1. 浮阀的结构 (2) 3.2. 浮阀的工作原理 (4) 4. 产品检验 (4) 4.1. 入库检验 (4) 4.2. 现场检验 (6) 5. 使用操作 (7) 5.1. 安装 (7) 5.2. 使用 (7) 5.3. 使用注意事项 (8) 6. 维护保养 (8) 6.1. 使用前维护 (8) 6.2. 现场维护 (8) 6.3. 浮阀的安装与拆卸 (8) 7. 判废 (9) 8. 标准规范 (9)

钻具浮阀 1. 概述 钻具浮阀简称浮阀,是一种全通径的钻具内防喷工具。 2. 型号及表示方法 2.1. 分类 2.1.1. 按阀体的连接形式:可分为A型和B型两种。 A型钻具浮阀接头为上母下公结构,B型钻具浮阀接头为双母结构。其内部结构相似,见图1、2。 1 阀体, 2 浮阀芯总成 图1 A型钻具浮阀 1 阀体, 2 浮阀芯总成 图2 B型钻具浮阀 2.1.2. 按阀板结构分:可分为盲板式和孔板式两种。 盲板式在浮阀关闭时,钻具内通道全部封闭;而孔板式浮阀,由于阀板上有一个小孔,钻具内通道未完全堵死,从地面能观测到井下压力。 2.1. 3. 按阀芯结构形式分:可分为阀板式浮阀和箭形浮阀两种。

井控手册-内防喷工具-旋塞 板式结构箭形结构 图3 板式结构及箭形结构 2.2. 表示方法 FZF □ / □ —□ 接头螺纹代号(左旋为LH) 最大压力(MPa) 阀体外径(mm) 名称代号 2.3. 规格及技术参数表 图表1. 主要参数表: 3.1. 浮阀的结构 浮阀主要由浮阀本体及阀芯总成组成,见图4、5。

一真空洗浆机

培训资料 一、真空洗浆机 我们使用的真空洗浆机是鼓式真空洗浆机,由国内汶瑞提供,是以真空负压产生的抽吸力用为推动力,将废液透过浆层滤出而得以分离的洗浆设备。转鼓旋转时,根据各部分的作用不同分为几个区,重力成型区、真空成型区、扩散区、淋洗置换区、剥浆区。主要部件包括:转鼓、滤网、曲线槽、刮刀、洗网管、淋洗管、剥浆风机、碎浆螺旋等。转速根据产量调整,一般0 4转/分钟,进浆浓度约1~1.5%, ~ 出浆浓度10%左右。 主要结构如图:

洗浆机生产使用工艺流程: 1:单台洗浆机工艺流程:进浆→过滤→洗涤→剥料→输送→ 2:多台串联洗浆机工艺流程:(以4台串联洗浆机组为例) (1号机)进浆→过滤→洗涤→剥料→稀释搅拌→(2号机)进浆→过滤→洗涤→剥料→稀释搅拌→(3号机)进浆→过滤→洗涤→剥料→稀释搅拌→(4号机)进浆→过滤→洗涤→剥料输送。 洗浆机启动程序如下: 如下: 碎浆螺旋→剥浆风机→洗网水泵→洗浆机稀释水泵→转鼓→进浆

操作要点: 1.启动转鼓(洗浆机头槽必须有液体往曲线槽) 2.搅拌装置、出料螺旋、风机等,检查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3.打开进浆阀门送入浆料,浓度为1.5%~2.5%。 4.当浆层及真空度达到正常时,逐步开启洗涤阀门喷液量由小到 大直到正常值。 5.供浆量及浓度应保持稳定。 安全操作要求: 下面介绍多台串联洗浆机一般操作,供参考。 开机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槽底部有无污水及其它杂物。 2.各排污管路是否全部关闭。 3.水腿管线上所有软管、短管及其法兰连接应紧密,没有漏气。 分配阀、密封法兰等填料密封已调好。 4.所有润滑点经过注油。 5.分配阀阀芯与阀座(转鼓)配合间隙已调整好,严防压紧。 6.其它机械情况正常。

1-1 井控手册-内防喷工具-旋塞-1029-LJG

井控装置维修使用手册 钻具内防喷工具 方钻杆旋塞阀 塔里木油田工程技术部 二〇〇七年五月

目录 方钻杆旋塞阀 (1) 1. 概述 (1) 2. 方钻杆旋塞阀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1) 2.1. 方钻杆旋塞阀的类型 (1) 2.2. 方钻杆旋塞阀的表示方法 (1) 2.3. 规格及技术参数 (1) 3. 方钻杆旋塞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3.1. 方钻杆旋塞阀的结构 (2) 3.2. 方钻杆旋塞阀的工作原理 (3) 3.2.1. 旋塞阀的打开 (3) 3.2.2. 旋塞阀的关闭 (3) 4. 产品检验 (3) 4.1. 入库检验 (3) 4.1.1. 超声波探伤 (3) 4.1.2. 磁粉荧光探伤 (4) 4.1.3. 密封性能检验 (4) 4.1.4. 开关力矩检验 (5) 4.2. 现场检验 (5) 5. 使用操作 (5) 5.1. 安装 (5) 5.2. 使用 (6) 5.3. 注意事项 (7) 6. 维护保养 (8) 6.1. 入库维护保养 (8) 6.2. 现场维护保养 (8) 6.3. 旋塞的装配与拆卸 (8) 7. 判废 (12) 8. 典型故障分析 (13) 9. 标准规范 (14)

方钻杆旋塞阀 1. 概述 方钻杆旋塞阀简称“旋塞”,是一种重要的钻具内防喷工具,安装在方钻杆上端的称方钻杆上旋塞,安装在方钻杆下端的称方钻杆下旋塞。用专用的扳手转动阀芯,实现旋塞阀的打开和关闭。当发生溢流或井喷时,关闭方钻杆旋塞阀,截断钻具内通道,达到钻具内防喷的目的。 2. 方钻杆旋塞阀的类型及表示方法 2.1. 方钻杆旋塞阀的类型 方钻杆旋塞阀按其在钻柱组合中的安装位置可分为: 方钻杆上旋塞阀(简称上旋塞); 方钻杆下旋塞阀(简称下旋塞)。 方钻杆上旋塞安装在水龙头下端与方钻杆上端之间,上部连接为内螺纹(母扣),下部连接为外螺纹(公扣),采用左旋螺纹(反扣)连接。 方钻杆下旋塞接于方钻杆下端和钻柱之间,上部内连接为内螺纹,下部连接为外螺纹,采用右旋螺纹(正扣)连接。 2.2. 方钻杆旋塞阀的表示方法 FXS □/□-□ 接头螺纹代号(左旋为LH) 最大压力(MPa) 阀体外径(mm) 旋塞阀的名称代号 2.3. 规格及技术参数 塔里木油田常用的旋塞阀的规格及技术参数,见下表。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方案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 造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的污染现状,对造纸行业目前技术的工艺、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是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后从工艺技术的革新、设备的改进、管理方法等方面对造纸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改造。旨在对造纸行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有其借鉴作用。

目录: -s造纸行业的发展概况 二翻工艺分析及产污分析 2.1 煮浆工段废液 2.2 含氯漂口废液造 2.3 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水 三、生产技术改造 3.1蒸煮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2提取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3漂口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4充分利用废纸浆,以节约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 5制浆蒸煮废液的回收或综合利用 四、改善企业管理方式 4.1优化管理结构,以清洁生产为中心 4.2生产过程信息化 五、小组总结 一.造纸行业的发展概况 造纸是将木材、竹类、麻类、甘蔗渣类、棉类植物等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纸浆,纸浆再经压榨烘干而得纸张的过程。作为在全世界制造工业中仅次于电信制造

和汽车工业的现代纸业,是指为包装、印刷和信息产业等提供商品材料为主的、技术和资金较密集的、规模效益显著的、连续高教生产的制造业。 造纸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2014年,我国纸及纸板生产总量约为10000万吨,消费量约为9600 万吨,造纸用纸浆生产总量约为7450万吨,但是伴随着产量的迅速增长,造纸行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山于造纸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水,并且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种助剂添加剂,因此造纸产生的废水已严?的污染水环境。 另外,制浆造纸丄艺过程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如得不到妥善的回收及处置而任意排放,则会对周W环境造成严?的污染,对后期的环境治理也加大了难度,必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然而部分企业没能重视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导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对造纸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所以推行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改进技术是解决现阶段造纸污染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造纸工艺分析及产污分析 2 ? 1煮浆工段废液 即碱法煮浆(制浆}的黑液和酸法煮浆(制浆)的红液。U前我国只有个别造纸厂采用酸法制浆,绝大部分造纸厂釆用碱法制浆,所排放的黑液主要是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例如硫化木素、二屮硫瞇和二屮基二硫化合物等,都有臭味并是造成废液中COD值增高的主要污染物,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则呈异变糖酸状态存在,是造成废液中BOD值增高的主要污染物。酸法蒸煮废液的污染物,也是木素和碳合物的降解产物,是形成COD和BOD高的主要原因。 2.2含氯漂0废液造 纸厂污染最严重的是含氯漂白废液的排放,我国造纸厂生产漂白纸浆的有数千家,除个别厂外,均采用含氯漂口技术,例如氯化漂口、次氯酸盐漂口等。 次氯酸盐漂口时主要产生三氯屮烷,废液中还含有40多种有机氯化物,其中以各 种氯代酚为最多,如二氯代酚、三氯代酚等。 2.3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水 制浆造纸过程的其他丄段废水如纸机白水等称为中段水也含有各种污染物 质,这些废水如不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这些废水一般经过适当物理处理就能达标。另外,可釆用半封闭循环系统,前一工序尽量用下一工序的废水,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制浆、造纸、碱回收流程

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吨/年漂白草浆板及包装纸板异地技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 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委托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对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吨/年漂白草浆板及包装纸板异地技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开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具体如下: 1、技改工程的名称及概况 名称: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吨/年漂白草浆板及包装纸板异地技改工程项目 概要:张掖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张火公路三公里处,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始建于1985年8月。公司目前拥有草浆纸板、书写纸和新闻纸等制浆造纸生产线,产品规模分别为万吨/年、1万吨/年和1万吨/年,总制浆规模为万吨/年。根据《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治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的通知》(张政办发[2007]97号)文件,现有工程因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废水超标排放等问题而被关停整顿,鉴于现有工程厂址位于市区,且所采用的工艺为淘汰工艺,为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光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将现有工程彻底关停,并实施搬迁技改,在远离市区的三闸镇新建村北5公里的荒滩地实施异地技改。本搬迁技改的建设规模为万吨/年漂白纸浆板生产线,同时,为了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制浆产生的废浆渣进行回收,并辅以部分回收废纸作为原料,生产万吨/年包装纸板,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于生产中产生的黑液配套碱回收装置回收碱和热量,可解决黑液排放问题;造纸行业产生的中段水量比较大,本技改工程设置厂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预处理+生化物化处理+潜流式构筑湿地,可使总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本搬迁技改工程同时也符合张掖市制定的《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提纲》、《张

制浆造纸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纸浆的洗涤、筛选与进化 1、什么叫做稀释因子,稀释因子的大小对洗涤效率和提取的废液浓度有何影响? 稀释因子(Dilution factor)(又称稀释度)表示洗涤每吨风干浆时进入所提取的废液中的水量(m3)。可由下式计算: DF≈V-VO(m3/t风干浆)或DF≈VW-VP (m3/t风干浆) 式中V-提取的废液量,m3/t风干浆;V0 –蒸煮后纸浆中的废液量,m3/t风干浆;VW-洗涤用水量,m3/t风干浆;VP-洗后浆带走的液体量,m3/t风干浆。 稀释因子大,说明洗浆用水量多,提取废液的浓度低,但废液的提取率高,纸浆洗得干净。 2、什么叫做逆流洗涤?试说明多段逆流洗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逆流洗涤:浆料由第一段依次通过各段,从最后一段排出;洗涤水(一般为热水)则从最后一段加入,稀释并洗涤浆料,该段分离出来的稀温废液再用于前一段的浆料,此段分离出来的浓一些的废液再送往更前一段,供浆料洗涤之用,……如此类推,在第一段能够获得浓度最高的废液,送往碱回收或进行综合利用。多段逆流洗涤的特点:在各段中始终保持着洗涤液(较低浓度)与浆中废液(较高浓度)之间的浓度差,从而充分发挥洗涤液的洗涤作用,并达到废液增浓的目的。影响因素:①浆料与洗涤液之间的接触面积②段数;为提高洗涤效果,增大浆料与洗涤液的接触面积,段与段之间设置了带有搅拌设备的中间槽,使浓度较高、较紧密的浆料在槽中被打散和稀释;在洗浆机浓缩程度和洗涤用水量一定时,段数越多,最后一段送出的浆料越干净。但考虑到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等因素,多数不宜过多,一般在3~5段为宜。 3、反映洗涤用水量、洗涤程度及洗涤效率的参数有哪些?试说明它们的意义 参数有:①洗净度,表示纸浆洗涤后的干净度。②置换比,表示洗涤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实际减少量与理论最大减少量之比。DR=(wo-wM)/(w0-ww) w0-洗涤前浆内废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wM-洗涤后浆内废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 ;wW-洗涤液所含溶质质量分数,%; ③稀释因子④洗涤损失,指洗涤过程的化学损失,一般用残留在每吨绝干浆中的溶质表示。 ⑤洗涤效率,指浆料通过洗涤系统后提取出的固形物占总共固形物的百分比。⑥黑夜提取率,碱法制浆的黑夜提取率是指每吨浆提取出来送蒸发的黑夜溶质量对蒸煮后每吨浆黑夜总溶质量的百分比。 4、试论述过滤、挤压、置换洗涤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过滤,指用具有许多微细孔道的物质(如滤网、滤布、多孔的薄膜或浆层)作介质,在压差的作用下,固体被截留,而液体滤出的过程。浓度低于10%时(造纸工业称为低浓),经常采用过滤的方式来洗涤纸浆并提取废液。 ?挤压,指用机械设备(如压辊、螺旋等)对高浓浆料(浓度高于10%)进行过滤的操作。特点:可将未被稀释的废液分离出来,因而对废液回收和综合利用有利。 ?扩散(置换),指传质的过程,其推动力是浓度差。纸浆的扩散洗涤是利用浆中残留的废液溶质浓度大于洗涤液溶质浓度这一浓度差,使细胞腔和细胞壁中的废液溶质想洗涤液转移(即发生置换),直达到平衡。 5、试论述影响洗涤的因素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①温度的影响。太高的温度会使滤液沸腾,从而破坏真空度,使洗浆效率下降②压差的影响。压力过高,浆层被压紧,会使毛细孔阻力增加,而过滤速度增加并不明显,同时容易损坏滤网,使纤维流失增加,洗涤效率下降③将层厚度、上浆浓度及出浆浓度的影响。浆层厚度的增加会使过滤阻力增大,过滤速度减慢,洗涤液与浆料的接触面积减少,不利于扩散;但是会增加生产能力。若其他条件不变,提高上浆浓度会使过滤网上的浆层厚度增加,生产能力提高;但同时会使洗涤质量和废液的提取率下降,洗涤效果下降。出浆浓度越大,洗涤

02.2 ZXIV鼓式真空洗浆机说明书

目次 前言 (1) 1、概述 (2) 2、设备结构说明 (2) 3、电气控制 (5) 4、设备的开箱验收、贮存、吊运、安装与调整 (5) 5、生产使用和安全操作要求 (6) 6、维护、检修说明 (8) 7、设备运行常见故障分析 (8) 8、选用订货应须知 (9) 9、易损件、备用件明细表 (9) 10、附图、附表 (11)

前言 安丘海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机械部定点生产转鼓式固液分离设备的专业制造厂。主要产品有(圆锥分配阀、平面分配阀)鼓式真空洗浆机、圆网浓缩机、GW型外滤式过滤机、GD型折带式过滤机、YG式预挂过滤机、GL 淀粉过滤机、碱回收苛化工段成套设备。 公司于一九九一年根据我国纸厂使用芬兰洗浆机的形式,开发研制了第一代新型锥阀式鼓式真空洗浆机,又吸取了瑞典、美国等国家制造的同类洗浆机的先进结构,不断对洗浆机进行改进,在前三代的基础上,现已研制出ZXIV型第四代平面阀鼓式真空洗浆机,新型洗浆机除具备前三代洗浆机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转鼓内滤液流道由原来的管式改为幅板式,端部排液,流道由钢板拼接而成,改后其优点为: (1).减少了液体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滤液流速,增大了流通面积。 (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保证了制作质量。 (3).流道内不易结垢,且结垢便于清理。 2.采用平面分配阀,其优点为: ⑴.结构紧凑,减小设备占地空间。 ⑵.操作、维修方便。 ⑶.阀芯安装角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浆种的需要。 3.采用新型不锈钢波纹滤板,便于除垢,利于防止“糊网”,增加滤液流通面积,并且本身就起到了防倒灌作用。 4.主传动设计有两种调速方式:电磁调速和变频调速。采用变频调速,降低电能的消耗,节约能源,便于电器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性能,同时其订货价格较贵,用户可据实际情况自行选取。 5.空气刮刀由固定式改为旋转式,能方便地清洗刮刀体和更换滤网。 总之,第四代ZXIV型洗浆机对解决滤水性能差的浆种(如草浆、麦草浆)的洗涤,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考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5题,共15分) 1、(削.片机)刀盘:它是一个直径为1600~4000毫米,厚为100~150毫米的铸钢圆盘,上面装有若干把削片刀供切削原木之用。 2、(刀辊式切草机)飞刀辊:是刀辊式切草机的主要零件之一,是铸钢制成的辊式元件,刀辊式安装有二~三把飞刀。 3、(连蒸)溜槽:位于汽蒸罐与高压进料器之间,为矩形截面的上下两节直立不锈钢壳体,中间用膨胀节连接成整体,上下节都没有循环药液进口管和视孔。 4、(连蒸)螺旋喂料器:作用在系统进料的同时料片被压缩形成料塞来封住蒸煮管中的蒸汽压力的反冲,主要由喂料螺旋,锥形壳体,料塞器和使动装置构成,有两种型式:饥饿型和充满型。 5、(连蒸)高压喂料器:卡米尔连续蒸煮器的关键设备,用于将料片定量均匀地从低压的溜槽送入高压的蒸煮器。 6、(连蒸)汽蒸罐:用于预汽蒸料片,从偶那个料片驱逐出空气,利于药液的渗入,是一种有倾斜设置的卧式推进搅拌容器。 7、回转式圆筒筛:是平面的木片筛选设备,主要筛选原件是转动的筛鼓。利用筛鼓筛孔大小的不同,将合格木片和和较小的碎屑及大片分离。 8、摇摆式料片筛:是平面木片筛选设备,筛选元件是平面圆周振动的筛框,利用筛孔的大小将合格木片、木屑筛选出。 9、羊角辊式除尘器:转鼓上固定有锥形短棒,转动时把弧形筛板上的草片打散翻动,并使重物如沙尘,谷粒等通过筛板落下。 10、(螺旋挤压机)压缩比:进料螺旋压缩段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螺距的螺旋槽容积之比。 11、(盘磨机)精磨区:指盘式磨浆机的盘片中周边区,其齿相对小而多,两盘齿间隙相对较小,主要对浆料进行单根纤维的切断和细纤维化作用。 12、圆网成形器:主要由网笼,网槽,伏辊组成。网笼浸放在网槽中,随着网笼的回转,由于网内外液位差,浆料中的纤维等物质因过滤作用不断沉积网笼的网面上,当纤维层通过网笼上方的伏辊时,就自网面转移到包住伏辊的无端毛毯上,从而形成连续的湿纸幅。 13、夹网成形器:夹网成型器代表流浆箱射流喷入两张汇聚网子之间的一类成型器,纸幅成型过程进行双面脱水,脱水效率增加;另一个优点是封闭成形,成纸性能优良。 14、宽区压榨:宽压区压榨由压脚顶着压辊形成压区;压区宽度可达250mm,压榨线压可达1700kN/m,纸页在高压力下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纸页的固化,使去干燥部的纸页更干更强韧。 15、复式压榨:复式压榨指的是由多个压辊组成的多压区压榨,实际上也是一种多辊压榨的组合,具有高的脱水效率和成纸干度,对称脱水,减少纸幅两面性,缩短了压榨部长度,损纸容易处理,减少了纸页的断头。 16、辊筒的中高:由于压榨辊会产生挠度,因此工作时,导致上下辊的中间部分会产生间隙,结果湿纸幅在上下压辊间承受不同的线压力,纸页的脱水和纸页性能均会发生横向不均匀现象,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制造时将两个辊子或上下压榨辊的中部直径较大,两边直径小,即磨制出中高。所谓压榨辊中高是指上下压辊的中部直径较大沿两侧制浆逐渐缩小的特性。 17、带槽烘缸:在内壁径向加工出沟纹,以利凝结水有效的排出的烘缸。 18、压光机的线压力:以底辊上压区的总工作压力(KN)除以压光辊的工作面宽(M)称为压光机的线压力。 二、判断题(每题2.5分,8题,共20分) 1、辊式除尘器又称为羊角筛,常用于净化筛选草类原料的切片。为国内中小造纸厂所广泛使用。对

浆粕

1.背景 由于受耕地的限制,棉花供应紧缺和化纤织物比例提高是一个普通现象。粘胶纤维性能与天然纤维最为接近,在化纤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年产粘胶纤维24万吨,约需化纤浆粕25万吨。国内化纤浆粕以棉绒浆粕为主,占全部浆粕的87.5%。所以本项目主要涉及棉绒浆粕的清洁生产。 在化纤浆粕行业逐步实施清洁生产,对于节约资源、减轻污染,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椐国内主要浆粕生产厂如上海、南京、新乡等地工厂的资料,生产每吨浆粕其废水约排出COD300—400公斤,BOD100公斤严重污染环境,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没有回收黑液,使大量碱和有机物排出造成的。如上海的三个化纤浆粕厂每天排出的浓黑液,其污染程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污水污染。其中的二个浆粕厂还靠近水厂取水口,影响市民饮用水质。国内其它化纤浆粕厂也都存在类似问题。 目前国内化纤棉浆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造成黑液提取率低,国内常用的平板式洗浆机效果较差,一般黑液提取率只有60%。黑液与其它废水混合后浓度降低,但COD总量不变。而采用国外长网洗浆机黑液提取率可高达90%,有利于黑液回收和减轻中段废水的污染,类似的还有连续打浆技术等等。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更好地治理污染。 2.目标与产出 (1) 总体目标: 实现化纤浆粕行业的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消除浆粕黑液对我国水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浆粕生产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粘胶纤维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近期目标: 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原上海市区的三个化纤浆粕厂迁址郊外重建,建立上海化纤浆粕总厂清洁生产的示范工厂。 引送关键设备(详见后)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浆粕废水污染并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回收碱,实现清洁生产新工艺。上海化纤浆粕总厂作为浆粕行业清洁生产的示范工厂建成后,在维持浆粕产量3万吨的同时,将达到: COD排放量从44吨/天下降到1.6吨/天; BOD排放量从25吨/天下降到0.7吨/天; 黑液提取率从60%上升到90%以上。 废水达到上海市排放标准,为改善黄浦江水质作出重大贡献。 由于上海的化纤浆粕厂目前生产工艺与污染情况有典型性,南京、保定等大化纤厂目前与上海情况相似,所以上海的改造措施和技术、经验也可推广应用于国内其它工厂。计划到2000年,使我国化纤浆粕生产的70%达到上海浆粕生产示范工厂水平。

鼓式真空洗浆机真空水腿安装方式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根据鼓式真空洗浆机真空形成的基本原理,针对鼓式真空洗浆机水腿管的常见安装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规范合理的安装方式,以提高洗浆机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鼓式真空洗浆机;水腿管;安装方式;真空度 在一定生产规模范围内,鼓式真空洗浆机(以下简称洗浆机)是目前我国黑液提取和漂白浓缩洗涤普遍采用的成熟可靠的洗涤设备,它主要利用大气水腿产生真空,水腿管的规范安装是保证该设备真空度适宜、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本文根据真空形成的基本原理,针对实际生产中的几种水腿安装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规范合理的安装方式。 1真空形成的基本原理与有关要求真空洗浆机真空形成的原理和托氏真空基本相同,是靠水腿管不断排除滤液而形成真空的[1]。 以洗浆机转鼓内一个“格子”为例,当它通过自然过滤区或真空过滤区时,滤液充满了格子,并不断排液,当转鼓转到水平中心线以上时,小室“格子” 内的滤液受重力的作用,使它较快地排出而形成真空,在真空过滤区和置换洗涤区鼓面上喷淋滤液,可不断过滤洗涤浆料,以有利于洗涤液置换浆层中的滤液和提高浆层的干度。 理论上,在水温4℃的密封管路中, 10·33 m的水、液柱落差相当于0·1MPa的真空,根据理论计算和生产实际,水腿安装有效高度一般不小于10 m,但由于不同滤液温度的蒸汽压力不同,而可能形成的最大真空度也不同,如80℃滤液对应蒸汽压力为0·045 MPa,即理论上可能形成的最大真空度为0·055MPa。 而实际生产中由于高温滤液与空气不断进入系统中,并含有少量水蒸气,因此,水腿内下落和流动的物质实质是滤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体,它的物理性质及压力计算与纯液体不同,同时还有设备结构性能、介质性质、水腿管径、水腿安装方式、水封槽的形式结构等诸多影响因素,真空度通常为0·01~0·04MPa。过高的真空度会将短纤维吸入网孔发生堵塞,反而影响过滤能力,因此,一般滤水性好的浆料真空度可达0·02~0·04 MPa。滤水性差的浆料为0·01~0·02MPa。根据国外生产商的技术介绍,硫酸盐木浆在0·032MPa时的出浆浓度最高。根据各浆种的适宜真空度范围,如设备结构合理,辅助系统配套得当,要达到相应的理想真空度是不难的。因此,在设备结构、水平定性的前提下对辅助系统有以下要求: (1)整个真空系统负压部分均应严格密封,不许漏气。 (2)要有足够的垂直安装高度,使水腿管少弯曲,以减少流体阻力和防止空气在水腿管逸出、停留及上窜。 (3)要选择滤液在水腿管内适宜的流速,因为流速与浆种及管径大小有关,水腿直径及滤液流速见表1[2]。原则上水腿管内的流速一定要大于空气上升速度,将系统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完全带走。一要防止水量不足,不能充满管而使空气逸出上升;二要防止流速过高使管内产生湍流而损失功能,流体阻力损失见表2[2]。 (4)水腿管的水平走向要尽量缩短,以减少流体水平流动的阻力损失。有的厂估计,水腿管水平走向每米真空度损失约为0·93 kPa,在水平结构设计上要防止空气逸出而发生回窜现象和防止形成气、液界面的阻力损失。 (5)滤液管必须采用合理的水封方式,避免空气回窜影响真空管或达不到良好的水封效果而影响真空。 2几种水腿安装方式的案例分析根据托氏真空理论可知,水腿管内有一个与形成真空度大小相对应的“液气柱”,“液气柱”[2]以上的分配阀及真空脱水区为气、液共存区,因此滤液从转鼓进入水腿管进口的流速较慢,进入水腿管后,由于重力作用才加大了流速,在形成连续稳定的“液气柱”后才能形成理想而稳定的真空度,所以有效“液气柱”是形成真空的关键环节。 根据气、液两相混合物的流体理论,气液两相在管内同时流动的压力损失,总是比其中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