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绿色的世界教案

绿色的世界教案

绿色的世界教案
绿色的世界教案

绿色的世界教案

第一课时语言活动:绿色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内容,体验诗歌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

3.识字:天空、小猫、甜糕、手套

4.写字:天小(可不加)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画面内容,体验诗歌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

2.识字:天空、小猫、甜糕、手套

三、教学难点

识字:天空、小猫、甜糕、手套

二、教具(活动准备)

1、诗歌的画面一幅。

2、绿色眼镜一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上午好!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呀?恩,同学们喜欢的颜色都不相同,我们的世界也是五光十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花儿是红色的、黄色的,小草、大树是绿色的……那么大家看一看课本的第三页,画面上的都有哪些事物,又是什么颜色呢?(绿色)为什么都是绿色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一个绿色的世界绿色的世界。(板书:绿色的世界)现在请大家一边观察书上的画面、一边听老师朗诵这首诗歌,之后呢,请大家告诉老师,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绿色的世界?在读之前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一边出示画面,一边朗诵诗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绿色的天空时”,右手指着天空,眼睛顺着手指的方向看。

“绿色的小猫”,双手放在嘴边,做猫抹胡子状。

“绿色的甜糕”时,双手放在嘴边,做吃东西状。

“绿色的手套”时,双手手心手背翻转一次。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时左右手分别向两边轻轻挥动。

“到处都是绿绿绿”时,右手往左右两边各指两下。

“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时双手蒙住眼睛再放开。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时,微笑着摇头。

(1)为什么会出现绿色的世界?(戴了绿色的眼镜)

(2)这首诗说了什么?(引导学生脑中形成画面:一个孩子带着绿色的眼镜,在大自然中快乐的观察,发现周围的事物都要变成绿色的时,他非常开心。当他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消失了)

(3)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让幼儿讨论。(天空、小猫、甜糕、手套板书或贴图片或展示PPT)

2.(你想不想带上绿色的眼镜看一看周围的世界呢?)幼儿轮流戴着绿色眼镜看周围的世界,对“绿色的世界”有个感性印象。

(1)你戴上绿色眼镜后看到什么东西变绿了?用“XX是XX色的”句式说一说,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

3.幼儿带着眼镜,齐读、领读或幼儿读诗歌、体验诗歌意境。

(1)观察了周围的世界、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4.识字。(1)连线:这首诗我们体会到了是一个小朋友戴着绿色的眼镜观察世界,那合上书本你还能找到他们吗?

(2)生字卡片

5.写字:天小

四、作业布置

回家在家长帮助下朗读三遍诗歌

五、板书设计

绿色的世界

图片天空

图片小猫

是色的图片手套

图片甜糕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美工活动:做眼镜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装饰眼镜

2.培养幼儿对美工的兴趣及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

2.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想象,仿编新的诗歌、表演诗歌。

带上绿色的眼镜会看到绿色的世界,如果带上红色、紫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什么呢?再熟悉诗歌基础上,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二、活动准备

1.镜架及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

2.范例眼镜

三、活动组织

1、出示范例眼镜,引起幼儿兴趣。

2、示范讲解装饰方法及粘帖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4.活动延伸

让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周围世界有什么变化,互换眼镜,看看透过不同的眼镜,周围世界又变成了什么样,从而更深地理解、体会作品在描绘的“绿色世界”。

5.(第三课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想象,仿编新的诗歌、表演诗歌。

带上绿色的眼镜会看到绿色的世界,如果带上红色、紫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什么呢?再熟悉诗歌基础上,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一个小朋友带着绿色的眼镜去观察世界,做出了这样一首优美的诗歌,那现在我么有了这么多种颜色的眼镜,你能学习这个小朋友也来编一首诗歌呢?谁愿意试一试?)

6.(第三课时)朗诵诗歌:同学们真聪明,能做出这么美妙的诗歌,现在大家都是小诗人啦!古人作诗呀是为了吟诗,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诵,那现在哪个小诗人能为大家吟一首诗呢?

7.(第三课时)表演诗歌:恭喜同学们成为这么出色的小诗人,作出这么美妙的诗歌,这么好的诗歌,大家想不想表演一下呢?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教案

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阅读指导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一)指导目标: 1、本次活动课以路遥《平凡的世界》阅读为主。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带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转变,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天下,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读书、说话、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个性化的、鲜活的阅读替代教师对文本肢解性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和作家、作品对话,读出作者,读出社会,读出自己。 (二)指导重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二、指导课时: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1)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前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许多人被电视剧的魅力所感染,教师便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路遥,接触作品,激发兴趣阅读。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活动课前天,教师引导学生从兴趣特长出发,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体验(读《平凡的世界》第一部。)(3)教师课下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指导过程: 1、导语:“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这是李宗盛的《凡人歌》,它道出了平凡人劳碌的一生。但是平凡不代表平庸,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去体验平凡的世界里,凡人辉煌的人生。 大家在课下已经读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相信你对这本书或书中的人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总结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为阅读后面的两部做个指导。 2、七嘴八舌话人物: 读一本小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对《平凡的世界》中哪个人物最有感触?与大家交流一下吧。 (某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交流我相信大家对小说中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就是我们集思广益的结果。我们不妨把这种阅读方法叫做同伴共读法。(板书:同伴共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0.绿》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0.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中表现出的主旨:绿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同学们,想象一下,绿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艾青的诗歌《绿》,感受一下他眼中、心中的绿色世界。 二、范读诗歌,基础学习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圈画生字词。 2.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反馈。 4.学生自主练习生字书写。 三、再读诗歌,理清顺序 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诗歌共有几节,分别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2.诗歌共有五节。 (1)第一节:绿色的世界,像是墨水瓶翻了。 (2)第二节:列举绿的颜色。 (3)第三节:自然界的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 (4)第四节:写绿的静态美。 (5)第五节:写绿的动态美。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同学们,这首诗歌围绕“绿”字来写,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绿”,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看看作者是怎样一首诗写尽一个“绿”字的。 2.完成课后练习提升。 第2课时 一、诗词展示,学习新知 (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古人诗歌中的“绿”,想一想,这两句诗中的“绿”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童眼看世界教案

《童眼看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 ②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重点: ①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想象。 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活动一: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②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③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2.活动二:了解与运用 ①看一看:观察同桌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从形状、颜色、特点、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 ②眼睛的结构 3.活动三:欣赏与启发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 ③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4.活动四:交流与创作 ①同学们,你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②老师眼中的世界,引导学生如何创作。作画步骤:1.画眼的外形 2 .添加眼里的画面 3 .画睫毛(夸张变形) ③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④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 5.活动五: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提供评价要点): ①构思独特,富有童趣;?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7课《平凡的世界(节选)》教案

7 平凡的世界(节选)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概述主要情节。 2.品味语言,体会孙少平丰富的内心世界。(重点) 3.拓展阅读,理解平凡的深刻内涵。(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路遥用生命写作,一部《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那块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黄土地,演奏着一首首动人的乐曲,美丽而又忧伤,跟随这一首首乐曲,是否你也曾落泪,跟随这一首首乐曲,是否你也曾欢笑,或者,微笑着流着眼泪……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出示题目) 二、自主预习 1.走进作者。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陕西榆林人。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写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 蓝莹莹.(yíng)被褥.(rǔ)不guǐ(轨)谴.责(qiǎn ) 郝.(hǎo)波lán(澜)脸颊.(jiá)殷.勤(yǐn) 监督.(dū)震hàn(撼)弥.漫(mí) shuǎng(爽)快 4.理解词义。 不轨:越出常轨,不合法度。 谴责: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 轻声慢语:说话时声音很小很慢,形容说话很温柔。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约,相约。 献殷勤:为讨好别人而细心伺候﹑奉承。 正经八百:正经的,严肃认真的,也有名副其实的含义。 毫不相干: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 漫无目的:形容放纵散漫没有目标。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孙少平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孙少平进城在学校读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孙少平在县城学校的读书生活叙述了哪些事?可以划分为几层? 明确:围绕孙少平在县城学校的读书生活,叙述了这些情节:孙少平喜欢在城里各种地方转悠;孙少平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养成看课外书的习惯;孙少平在课堂上看《红岩》,被侯玉英揭发,却并没有受到班主任的谴责;孙少平认识了贫困学生郝红梅;孙少平和郝红梅因为都喜欢读书而成为好朋友。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 图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两种形状图,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体的数量.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从上面看的形状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形状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重难点】 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首苏东坡的诗体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说明了观察物体是有讲究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观察物体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1.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两个物体,指出右边的3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2.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请说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3.观察右表中所示物体,并将看到的图形填入表中. 概括: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于三个视图反映的是同一个物体,所以每两个视图之间必有一个相同的度量. 因此得到: 主、俯视图等长“长对正”; 主、左视图等高“高平齐”; 俯、左视图等宽“宽相等”. 【当堂反馈】 1.如左图,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 2.画出图中两个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课后小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学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反思】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之《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任务群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真阅读《平凡的世界》,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分析作品的语言和用词 特色,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学习小说中用景物渲染气氛,突出性格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知书中人物形象,理解思想主题,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拓思维的广度。通过对比《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分析小说主题的相似与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提高审美能力,对小说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评价并抒发自己的感悟。感受 人物的苦难,发现人性的多样,体悟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路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通过小说感知改革开放对一代人形成的巨大 影响,学习和理解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等人体现出来的坚韧、淳朴的性格。 (二)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 仔细阅读《平凡的世界》,并结合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以及关于路 遥的生平传记、创作背景,具体有厚夫著《路遥传》、杨晓帆《路遥论》、王刚《路遥年谱》等进行对比阅读,获得多文本阅读的体验,回归真实的阅读过程。 2、梳理与探究: ①梳理和归纳《平凡的世界》、《人生》基本情节,梳理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轨迹。并重点分析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高加林等人的形象,对其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并写人物分析。 ②分析小说运用了哪些写人、写事的手法,归纳小说主要的艺术特征,探究路遥小说的艺术手法。 3、表达与交流: 小组讨论,分享汇报阅读成果,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谈谈时代背景对人的命运和文学的影响。 (三)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主、合作、

最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绿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绿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中表现出的主旨:绿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能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同学们,想象一下,绿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艾青的诗歌《绿》,感受一下他眼中、心中的绿色世界。 二、范读诗歌,基础学习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圈画生字词。 2.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反馈。 4.学生自主练习生字书写。 三、再读诗歌,理清顺序 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诗歌共有几节,分别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2.诗歌共有五节。 (1)第一节:绿色的世界,像是墨水瓶翻了。 (2)第二节:列举绿的颜色。 (3)第三节:自然界的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 (4)第四节:写绿的静态美。 (5)第五节:写绿的动态美。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同学们,这首诗歌围绕“绿”字来写,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绿”,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看看作者是怎样一首诗写尽一个“绿”字的。 2.完成课后练习提升。 第2课时 一、诗词展示,学习新知 (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古人诗歌中的“绿”,想一想,这两句诗中的“绿”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二、学习诗歌,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朗读诗歌。 (2)想象画面,感受墨水瓶打翻的情景。 2.学习第二节。 (1)齐读诗歌。 (2)这节诗歌写出了哪些绿的颜色?有什么作用?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说明绿的颜色多,眼睛看不过来,这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绿的世界。) 3.学习第三节。 (1)教师范读诗歌。 (2)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这是一个绿的世界?(风、雨、流水、阳光都是绿的。)4.学习第四节。 (1)齐读诗歌。 (2)这一节说了绿的静态,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静静地”可以看出来,同时也通过“挤”“重叠”等词说明绿很多。) 5.学习第五节。 (1)齐读诗歌。 (2)这节诗中的“绿”指的是什么?(小草、树木等一切绿色的植物。) (3)这节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比作“舞蹈教练”,语言活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绿的生机勃勃、昂扬向上。)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 苏科版

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题§5.1 丰富的图形世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多方面、多形式地对图形进行感受,发展学生 的空间感;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与球体等图形进行判断。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合作,通过对图形的比较、分类,能描述图形的 区别与联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观察,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 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 教学重点图形的区分与归类 教学难点描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空间感的形成 教具准备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的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说出一些建筑物中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2.观察教室内的物体,生活中的包装盒、易拉罐等实物,问:哪些物体与棱柱、棱锥相类似?哪些物体与圆柱、圆锥相类似?哪些物体与球相类似? 二、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让学生出示几何体实物或自己制作的几何体,学生识别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板书:几种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名称) 2.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几何体的实例 3.对点、线、面的认识 (1)让学生观察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指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让学生观察易拉罐、水管、地球仪等,它们的表面又有什么共同点。 (3)归纳出面可分为平面与曲面 (4)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几何体,它们由哪些面组成? (5)举出生活中的平面与曲面。独立思考 抢答完成 思考 交流 回答 学生观察、 思考、 讨论 用丰富的 图片,引导 学生感受 图形世界 是丰富多 彩,体会 “丰富多 彩的图形 世界是由 一些常见 的图形组 成的”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分析概 括能力。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人物心理刻画展示人物形象(如:孙少平)。 3、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人物心理刻画展示人物形象(如:孙少平)。 教学难点: 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简介路遥及《平凡的世界》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在此期间,他在劳动、工作、学习之余,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名著。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中篇小说《人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什么是平凡?没有辉煌灿烂的人生;没有一般人所渴望的成功;平凡就是碗里的咸菜,平凡就是一杯白开水,平凡就是一张只有五十分的分数。总之平凡,就是能想到的一切最一般的东西。如黄土高原的贫瘠,窑洞、矿井,贫苦孩子艰苦的学习环境等等。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平凡人孙少平是这样来理解他所受的苦难。 反思自己—— 缺少实际行动,缺少足够的信仰;物质充裕,却失掉了意气风发的激情;不懂得珍惜却总是一味的去抱怨社会的不公……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不平凡的经历,有不平凡的生活与未来。其实,身处平凡世界而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生活、精神,才是最最令人敬佩的,路遥做到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也同样做到了! 《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路遥先生手迹“有耕种才会有收获”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故事梗概: 第一部: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尊;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红梅产生情愫,被侯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与郝红梅关系渐变恶劣,后来郝红梅却与家境优越的顾养民恋爱,少平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村支书田福堂女儿,县

七上 走进图形世界5.4.1 从三个方向看(1)教案 含答案 题型全

§5.4.1 从三个方向看⑴ 【问题情境】 ⑴小华看见了什 么?小彬呢? ⑵如果想同时看到 杯子和乒乓球,那么他们 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自主探究】 1、议一议问题情境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还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上述现象吗? 2、想一想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如左图所示),说出右图所示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 3、读一读阅读教科书P91页第3节,然后在上图中每幅图的下面写上视图的名称。 4、试一试 ⑴指出左边三个平面图形是右边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中的哪个视图。

【回顾反思】 1、小明观察六棱柱所画的主视图如图所示,你认为正 确吗?若不正确请改正。 2、小华和小芳分别画一个圆柱体的三视图如下,他们画的都很正确,但为什 么不同呢? 3、从回顾反思1、2中可以看出我们画三视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你有什么经 验和体会? 【应用拓展】 基础演练 1.观察长方体,判断它的三视图是()A.三个大小不一样的长方形,但其中有两个可能大小一样。 B.三个正方形。 C.三个一样大的长方形。 2.指出下图中左面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右面这个物体三视 图中的哪个视图。 (1)图(2)图(3)图

4.观察左图,并在右边的三视图中标出几何体中的相应字母的位置。 5.如图是由五块积木搭成的,这几块积木都是相同的正方体,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三视图。 能力升级 6.画出如图所示的螺帽的三视图。 7.用长、宽、高之比为1:1:2的长方体搭成如下图形,分别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⑴ A B C D

⑵ 8.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把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画出来,它是由几种几何体拼成的。 【拓展应用】 9.有一个正方体,在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1、2、3、4、5、6,甲、乙、丙三位同学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此正方体,观察结果如图所示,问这个正方体各个面上的数字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甲乙丙 14 62 1 3 5 4 3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2、学习作者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体会孙少平心理的变化过程。 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读一本适合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并不容易。我是在大学里碰到《平凡的世界》的,当时读这部小说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激奋的心绪难以平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痛快的抒发一下这种情感,一定要是和看过这本书的人聊着才痛快,才过瘾!我喜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就是再看几遍我也不会厌,我真的为有这本书而自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看我们在那种环境中是否也有那样刻苦奋斗的精神。我很遗憾我没能在高中接触到这部小说,因为高中阶段的同学是极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的,很需要外界不断地注入精神动力。

《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能让我们在心灵受到震撼之后主动要求上进的小说。 一、作家作品介绍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部和《延河》部任。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二、《平凡的世界》介绍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绿色的世界》的幼儿园中班教案

《绿色的世界》的幼儿园中班 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并感知诗歌所展示的色彩,体验探索的乐趣。 2.尝试替换诗歌中的色彩,学习仿编诗歌。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色的透明的糖纸或胶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活动,感受戴着绿色眼镜看事物的感觉。 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绿色玻璃纸休做的小眼镜,请幼儿 带上眼镜,看看周围,教学图片上的图标(天空、小猫……),说一说周围的事物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都变成了什么颜色?(幼儿自由表达。教师注意用诗歌语言回应提升幼儿的回答,如绿色的 墙壁……) 小结:当我们戴上绿煞费苦心的眼镜,看见的是绿色的天空……我们平时看见的颜色很不一样。老师把它们编成了一首诗歌,请大家一起来听听,诗歌的名字叫《绿色的世界》。

2.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里说了哪些绿色的东西?(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子来回答。) 诗歌里的绿色世界是什么样的? 摘下眼镜后,世界是绿色的吗?为什么? 3.教师再次配乐示范朗读诗歌,幼儿欣赏,感受诗歌意境。 4.师幼一起看图朗诵诗歌1~2遍。 5.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幼儿自由观察和表达。 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红色的胶片或糖纸,让幼儿透过胶片或糖 纸观察周围的环境,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老师注意用诗歌的语言回应、提升幼儿的回答,如红色的桌子、红色的小朋友……) (2)带领幼儿学习仿编诗歌。 师:老师把你们看见的红颜色的东西编进了诗歌里,我们一 起来念一念(老师慢速朗诵,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仿编的。)6.延伸活动:你又发现了什么? 让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颜色的胶片或糖纸,再次透过彩色的 糖纸或胶片观察周围的环境,自由表达。 注: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平凡的世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 革。 2、学习作者以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的方法。体会孙少 平心理的变化过程。 3、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特征和精神品质。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读一本适合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并不容易。我是在大学里碰到《平凡的世界》的,当时读这部小说真的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激奋的心绪难以平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一起痛快的抒发一下这种情感,一定要是和看过这本书的人聊着才痛快,才过瘾!我喜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就是再看几遍我也

不会厌,我真的为有这本书而自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它,看我们在那种环境中是否也有那样刻苦奋斗的精神。我很遗憾我没能在高中接触到这部小说,因为高中阶段的同学是极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的,很需要外界不断地注入精神动力。《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能让我们在心灵受到震撼之后主动要求上进的小说。 一、作家作品介绍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二、《平凡的世界》介绍

《绿色的世界》教案

《绿色的世界》(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2.通过玩糖纸,感知、理解与表达诗歌内容。 3.积极参加朗诵活动,能在集体中大胆地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绿色糖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礼物导入,以引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件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 幼:——想 师:好~第一件礼物我先不告诉你们是什么,我请小朋友上来猜一猜?(通过鼻子、耳朵、眼睛、手)把你用的方法告诉小朋友。 幼:——是绿色的纸 2.以操作活动玩绿纸,引出绿色,加深幼儿对绿色世界的理解。 师:小朋友非常棒,现在我把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师:你们想一想这个礼物可以怎么玩? 幼:可以飘着玩、套在手腕上玩…… 师:你们看我是怎么玩的,放在眼睛上面作为眼罩用,小朋友试一试 师:通过绿纸能看见什么?发现有什么变化? ——幼儿透过糖纸观察周围世界,教师提醒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颜色的世界。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绿色的世界”的感性印象。 师:当你看糖纸时你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变绿了? 幼:绿色的钢琴、绿色的桌子…… 师:再次出示礼物——小猫、甜糕、手套,看看是什么颜色的? 幼:都是绿色的。 4.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讲到“绿色的天空”时,右手指着天空,眼睛顺着手指的方向看。 ——讲到“绿色的小猫”时,双手放在嘴边,做猫抹胡子状。 ——讲到“绿色的甜糕”时,双手放在嘴边,做吃东西状。 ——讲到“绿色的手套”时,双手手心手背翻转一次。 ——讲到“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时,左右手分别向两边轻轻挥动。 ——讲到“到处都是绿绿绿”时,右手往左右两边各指两下。 ——讲到“当我把绿色的眼睛拿掉”时,双手蒙住眼睛再放开。 ——讲到“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时,微笑着摇头。 5.指导幼儿边表演表朗诵诗歌。 ——引导幼儿运用轮流念诗歌的方式朗诵诗歌。 ——玩糖纸,朗诵诗歌。 6.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复习与小结教案 苏科版

第五章丰富图形的世界 【知识梳理】 【范例点睛】 1、当下面这个图案被折成一个正方体时,数字1对面的数字是几? 答:1的对面数字是4。 思路点拨:想象折叠后的正方体图形,设定3处于底面,判 断各个数字所在的面的位置。 易错辨析:先确定某一个数的位置,以免引起混乱。 方法点评:可借助于实物帮助思考。 2、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小明拍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 答:拍摄顺序为b、c、e、d、a。 思路点拨:从汽车图形的角度判断汽车在人的何种位置。 易错辨析:本题建立立体图形位置的想象的基础上,如果想象有困难可借助于汽车模型帮助思考。 方法点评:熟练掌握物体的各个方向所看到不同图形的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 【回顾反思】 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在大小、形状上都没有变化。 一个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平面图形,某些平面图形折叠后可得到立体图形。在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中,要注意棱与折痕的关系。 三视图在工业绘图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三视图可以把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部位的精确尺寸表示出来。如何由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关键是要熟悉立体图形在各个方向上的投影。【训练巩固】 一、填空题:

1、圆围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图形是。 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2、6、7、8。 算式是。 3、长方体由个面围成,圆柱由个面围成,圆锥由个面围成。 4、五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面。 5、点动成,线动成。 6、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是。 7、把四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按图3.5-1所示堆放于地面, 则其表面积为 cm2。 8、如图3.5-2的三视图所画的几何体是。 9、几何体中正视图是圆,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长方形,该几何体是。 10、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把一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3.5-3所示。请问这样第次可拉出128根面条。 二、选择题: 11、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将一面完全重合,构成的几何体面数有() A、12个 B、11个 C、10个 D、6个 12、下列几何体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A、正方体 B、三棱柱 C、长方体 D、圆锥体 13、用六根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搭等边三角形,最多搭成个。() A、2 B、3 C、4 D、5 14、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15、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需要剪的棱的条数是() A、5条 B、6条 C、7条 D、8条 16、如图3.5-4的陀螺是由下面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学设计 一.以亲身经历导入今天给大家上课,老师从书柜中抽出了曾在九四年读过的一本小说,当时老师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小说一百六十多章,里面的字也只有课文中的四分之一大。清楚记得当年碰到这本书时,是复习参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前的最后一周,可老师竟把它放在一边,三天三夜,常常泪流满面。读完了这部小说,真有读此书“三月不识肉味”的感觉,后来虽然错过了那次考试,但我不后悔,因为是它在给我的人生不断地注入精神动力。 [多媒体显示] 《平凡的世界》路遥 [多媒体显示] 老师感言:一部能让我们在心灵受到震撼之后主动要求上进的小说。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1)大家听说过这位作家吗? (2)“他写作时,因为写的时间太长,手都硬了,只能拿热水泡。《平凡的世界》是它用生命换来的一部力作。” [多媒体显示] 路遥(1949—1992),陕西著名作家。他在文学领域进行过很多有益的探索,尤以小说成就最高。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曾获茅盾文学奖。 短暂的人生,永恒的精神。 2、作品内容的简介 [多媒体显示] 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乡

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全书共三部,162章。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从哪句话可以了解到小说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 [明确整部小说的大背景] 三.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课本中的这一篇选自《平凡的世界》的第三章,起名为《做客》。 [多媒体显示] 1、培养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兴趣。 2、学会欣赏小说,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3、树立不仇恨苦难,不自卑贫穷的人生观。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世界》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世界》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绿色的世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 2.红、黄、蓝、绿各色玻璃纸。 【活动流程】 1.看诗歌,学习诗歌。 1)展示2-5图片。 师:这个图片上的是什么?(观察图片2-5) 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幼儿带上绿色的纸,观察图片2-6。 师: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会怎么样?(播放7) 2)根据图示1-7,教师朗诵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做《绿色的世界》,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跟念。) 2.引导幼儿观察具体形象,仿编短句。 1)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儿自由观察教室,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引导说出“我看到了 第 2 页共 6 页

绿色的xx”) 3.延伸活动。 让幼儿戴上红、绿、蓝等色彩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说:我看到了X色的xx。 附:儿歌《绿色的世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 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 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上床睡觉》 【活动设计】 《上床睡觉》这个故事情节诙谐、幽默,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分享阅读中一本非常经典的读本,很受 第 3 页共 6 页

七上 走进图形世界 全章 课时教案 含答案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问题情境】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在下列图片中, 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立体图形?与你的同 学交流一下,看谁发现的多。 【自主探究】 1、填一填先让我们来认识几种生活中常 见的几何体,请在如图所示的横线上填写几何体的名称。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学一学 (1)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也标注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吗?试 一试。 ( 2) 观 察 上 面 的 两 幅图,你认为面与面相交、线与线相交分别得到什么结果?并观察一下你所在的教室,举例 说明。 3、想一想 (1).棱柱与棱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圆柱与圆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3).圆柱与棱柱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4、议一议你能否将自主探究1中的五个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回顾反思】 1.在你所在的校园内,有哪些物体的形状近似于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和球?请举例说明。 2.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五边形,它有几条侧棱,几个顶点?共有几条棱, 几个面?底面为n 边形的棱柱呢?底面为n 边形的棱锥呢? 【应用拓展】 基础演练 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 A .球 B .圆柱 C .圆锥 D .圆 2.圆柱的侧面是 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 3.有一个面是曲面的立体图形有 (列举出三个)。 能力升级 4.三棱柱的侧面有 个长方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 都一样的三角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六条侧棱的棱柱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B .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C .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是棱柱 D .柱体的上、下两底面可以大小不一样 6.长方体ABCD -A ′B ′C ′D ′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与棱AB 垂直相交的棱有 条,与棱AB 平行的棱有 条。 7.若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七边形,则它的侧面必须有 个长方形,它一共有 个面。 8.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拓展应用 9.由平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又叫做多面体,有几个面,就叫做几面体。三棱锥有四个面,所以三棱锥又叫四面体;正方体又叫做 面体,有五条侧棱的棱柱又叫做 面体。 (1)探索:如果把一个多面体的顶点数记为V ,棱数记为E ,面数记为F ,填表: A B C D A B C D // / /

《平凡的世界》教学设计

平凡的世界辉煌的生命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董俊彦 学习目标:分析人物,探究主旨 感悟生活,热爱生命 一.导入 主持1:路遥用生命写作,一部《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那块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黄土地,演奏着一首首动人的歌曲,美丽而又忧伤。 主持2:跟随着一首首乐曲,你是否也曾落泪,跟随这一首首乐曲,你是否也曾欢笑,或者,微笑着,流着眼泪……让我们一起走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起感受他笔下那些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故事。 二.吟咏传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第一环节:吟咏传情有请(崔忆南、孙林凤卢怡凡、张作翔、武家琛)为大家展示。 主持1:他们用声音演绎着命运的浮沉起伏,用真情传递着平凡世界里生命的律动。 主持2:他们用声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世界里独一无二的风景。 三.赏鉴寄意 书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无名小卒,每个人都是黄土地的一分子,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共同为读者展现了平凡世界中的精彩故事,合上书,一定会有那么几个人让你印象深刻,感慨万千。 主持1.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礼赞不平凡的生命。有请张乃文、梁馨元、吴小洁给大家展示我所喜爱的人物之孙少安、孙少平。(展示顺序《一路向前,润叶无声》《带着枷锁跳舞》《爱而无惧,生而自由》) (展示完之后,追问:你喜欢文章中哪句话?提问两生,摘录到你的笔记本上)小组展示推荐理由 主持2:我想说,活着,就要时刻准备承受苦难,但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主持1:我想说,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是冰冷的。 四、探析悟真 读书贵有疑。展示阅读过程中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展示图片),展示整合后的两个问题集中探究(分组合作) 1.为什么孙少平不想离开煤矿? 2.秀莲死后,少安会怎样? 学生交流,师点拨。追问:少平和少安有何不同?这样写体现了路遥怎样的写作意图?师小结:每个人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又要不时的跳出现实站到

小班语言教案:诗歌《绿色的世界》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围事物的色彩变化,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ppt。 2.红、黄、蓝、绿各色玻璃纸。 【活动流程】 1.看诗歌ppt,学习诗歌。 1)展示ppt2-5图片。 师:这个图片上的是什么?(观察ppt图片2-5) 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幼儿带上绿色的纸,观察ppt图片2-6。 师:如果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会怎么样?(播放ppt7) 2)根据ppt图示1-7,教师朗诵诗歌。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做《绿色的世界》,我们带上绿色的眼镜,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朗诵,幼儿跟念。) 2.引导幼儿观察具体形象,仿编短句。 1)师: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还发现哪些东西也变成绿色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儿自由观察教室,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引导说出“我看到了绿色的xx”) 3.延伸活动。 让幼儿戴上红、绿、蓝等色彩不同的眼镜,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 1)提问:我们戴上绿色的眼镜,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变成了绿色,如果我们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颜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说:我看到了x色的xx。 附:儿歌《绿色的世界》 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 绿色的蛋糕,绿色的手套。 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 到处都是绿、绿、绿, 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 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

相关主题